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综合治疗与康复
中国急性脑卒中诊治指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处理与康复

中国急性脑卒中诊治指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处理与康复中国急性脑卒中诊治指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处理与康复急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
而在脑卒中的康复过程中,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是一个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
本文将介绍中国急性脑卒中诊治指南中关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处理与康复的要点。
一、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评估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评估对于采取正确的处理和康复措施至关重要。
指南建议采用一系列的吞咽评估工具,包括临床吞咽评估、影像学吞咽评估和触诊吞咽评估等。
通过综合评估结果,确定患者的吞咽障碍严重程度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二、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处理1. 早期处理:在脑卒中的急性期,特别是在吞咽障碍严重的情况下,需要立即采取非口服进食的方式,如经鼻胃管喂食等,确保患者的营养需求。
同时,采取保持舌头湿润和嘴巴清洁的措施,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口腔感染等。
2. 康复处理:根据吞咽障碍的类型和程度,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方案。
包括吞咽肌力训练、吞咽协调性训练和改善咀嚼及咽喉协调能力等。
康复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进食情况和进食后的反应,及时调整康复方案。
三、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脑卒中后的吞咽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配合。
康复期间需要医护人员的指导和监测,以确保康复效果的达到。
另外,家庭环境的改善和饮食的调整也是康复过程中的重要方面。
1. 家属参与:家庭成员应参与到患者的吞咽康复中,了解合适的饮食和喂食技巧,并提供必要的支持与鼓励。
2. 饮食调整:根据患者的吞咽障碍类型和程度,调整饮食的质地和方式,如软饮食、液体饮食、小碎颗粒饮食等。
在饮食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性和舌面感知的训练,以提高吞咽效能。
3. 康复训练:康复期间需要坚持吞咽肌力和协调性的训练,并逐步引入实际饮食,以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预防和常规措施除了吞咽障碍的处理和康复,预防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也十分重要。
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

在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中,经常会遇到摄食-吞咽障碍的问题,其发生率因统计数字是否包括急性期一过性吞咽障碍而高低不一。
合并摄食-吞咽障碍的患者容易引起脱水及营养不良,并且还会经常发生吸入性肺炎,气管阻塞,特别是老年患者,即使轻微的误咽也可能导致严重的呼吸系统疾患。
而且,为使患者尽早地进行康复训练,也必须改善其摄食-吞咽功能,以摄取足够的营养,使之具备必要的体力。
【吞咽的发生机制】吞咽动作分为口腔、咽、食道3个时相,对摄食-吞咽障碍的评价,一般分为以下6个阶段。
1.l 对食物的认识是食物入口之前的阶段。
意识水平低下的患者,即使见到食物亦无任何反应;精神不能集中、对食物反应冷漠的患者,在进食时则极易发生误咽。
1.2 细食口唇及前齿协调地适应食物和餐具的形态,将食物纳入口中。
口唇闭合不良的患者不能顺利地将食物纳入口中即使将食物送入口腔,亦多又漏出。
1.3咀嚼及食块形成在口腔内,食物与唾液混合,形成容易吞咽的形状(食块),其形成经过因食物的形态而异。
流质饮食原本就易于吞咽;果冻、粥类等半流质食物需通过“推压咀嚼”(舌体上下活动,使晃镌谏嘤胗搽裰浔煌蒲埂⒓匪椋┬纬墒晨椋还烫迨澄镌虺巴蒲咕捉馈蓖猓剐琛澳ニ榫捉馈保ㄉ嗵遄笥一疃⑹故澄镌谧猿萆夏ニ椋┮孕纬墒晨椤>捉朗保买⒆錾舷隆⒒匦硕耸比砜缬肷喔洌谙坎浚┍账苊馐澄锝胙什俊H绻捉涝硕⑹晨榈男纬杉氨3植荒芩忱瓿桑蚴澄锘蛘弑秽襦鹜滔拢蛘咴谕萄史瓷湟鹬氨懔魅胙什俊?1.4食物入咽(口腔相)咀嚼完成以后,舌上举,食块沿硬腭从舌尖被推至舌根,抵达诱发吞咽反射的部位,随之,口唇闭锁,下颌固定不动,发生吞咽动作。
如果咀嚼后不能将食块顺利地送至舌根,可嘱患者头后仰,或仰卧,利用重力的作用促进食块抵达舌根部入咽。
l.5食块通过咽部(咽相)食块抵咽,旋即软胯和会厌分别闭锁该部与鼻腔、气管的通路,引起瞬间吞咽性呼吸停止,同时,舌报向咽后壁推压,咽壁产生蠕动,将食块送入食道。
这一过程谓之吞咽反射,正常人完成该反射历时约0.5S。
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康复治疗

1 治疗方法 : . 2 依据吞咽障碍的程度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 其 中包 括针灸 、 电针 、 物及 手术 治疗 等 。 患者 存在 轻度 的吞 咽功 药 在 能障碍时 , 应给予针灸或是电针 的治疗 , 来进行吞咽功能的刺激 恢复, 通过刺激局部神经组织及运动点 , 以刺激脑神经受损部位 进行 修复 , 而 达到 治疗吞 咽 功能 障碍 的 目的 。 当患 者 患有 严重 进 的吞 咽 功能 障碍 时 , 局部 针 灸 、 电针及 药 物 治疗 均 不 能达 到 治疗 效果 的 时候 , 应进 行 手术 治 疗 , 外还 有 环 咽肌 切 开 术会 厌 重塑 此 部分 或全 部 环状 软骨 切 除喉 部 悬 吊喉 气 管 分离 术 长期 严 重 吞 咽 困难应 施行 喉闭 合术 甚至 喉切 除术 重建 呼 吸通路 日 。 1 康 复训练 的方 法 . 3 1 . 基本训练 : .1 3 A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治疗外 , 进行 了早期 的康复 2 结 果 护理治疗 , 治疗方法如下 : ①颈椎的活动功能训练 ; 帮助患者左右 对 比洼 田氏饮水 试 验 ,治 疗前 A组 与 B组 吞咽 功能 障碍 程
脑卒 中后吞咽困难的康复治疗
李葆源 摘 要: 目的 : 脑卒 中吞 咽功 能 障碍 患者 的 系统康 复训 练 临床 效 果 的观 察研 究 。方法 : 对 选取 我 院2 1年8 2 1-8 00 月一0 l- 月收 治的12 , f i " 6例
脑卒 中并吞 咽功 能障碍 的 患者 随机 分成 两组 , 组9例 , 行 常规 治疗意 外还进 行康 复 训练 干预 ;组 6例 , 予常规 的治疗 护理 。 A 4 除进 t 8 给 3 进 行 一个 月治 疗后 对 两组 患者 进行 洼田 氏饮 水 试验 分析 , 两组 患者的吞 咽 障碍 的恢 复情 况进行 统 计 对比 。 对 结果 : 组应 用常规 治疗 、 A 护 理联 合康 复训 练 的患者 , 咽功 能障碍 的 恢 复情 况明 显优 于B 只做 常规 治疗和 忽 的的 患 者 , 吞 组 两组 患者 疗效 有 显著 差异 (< . ) P 0 5 。结 0 论 : 于脑卒 中吞咽 障碍 功 能的 患者 , 对 系统康 复训 练 可以增加 治 疗和护 理 的临床 效果 , 咽 功能 的恢 复有 显著 的作 用。 对吞 关键 词 : 脑卒 中吞咽 功 能障碍 ; 系统康 复训 练 ; 临床 效果 中图 分类 号 :4 3 R 9 文献 标 识码 : B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2 胡兵 , 张在沛 , 张有为 , .T在外伤性肾损伤诊 治中的临床价值 . 等 C 实 用放射学杂志 ,052 :8 . 20 ,113 3 吴 在德 , 吴肇汉 , 郑树 , 主编 . 等 外科 学 . 6 . 第 版 北京 : 民卫生 出版 人 社 ,05 656 8 20 .6 .6 . 4 吴恩惠主编 . 医学影像学 . 4 . 第 版 北京 : 民卫 生 出版社 , 0 .5— 人 2 179 0
牛 秀茹 王 子 臣 杜俊 玲 白玉 杨 军静
【 】 目的 摘要
侯 永 辉
5 例脑卒 中后 吞咽 障碍 患 6
观 察综合 康复训练治疗脑卒 中后吞咽障碍 的疗效 。方法
者 随 机 分 为 2组 , 组 2 每 8例 。综 合 康 复 组 采 用吞 咽 功 能 训 练 、 咽 言语 治 疗 仪 及 高 压 氧 采 用单 纯吞咽功 能训 练。结果
性差异(P < .1。结论 00)
治疗 4周后 综合康 复组较 康复训 练组在吞咽 功能改善 方面有显 著
综合康 复疗法可明显促进 脑卒 中后 吞咽能力的恢复 , 值得 推广。
【 关键 词】 脑卒 中; 吞咽障碍 ; 综合 康复
【 中图分类号】 R733 . 4
他脏 器的关系 , 而且 能够 同时 观察其 它腹 部脏 器 的情 况 , 而 从
5 Wof nNT,B c od RE,S h rig E lma eh l c al S,e 1 n ta.Bln b o n ltama u ta d mia ru :
eau t nb T. J 19 18:9 -0 vlai y C A R,9 2, 5 4 35 0. o
约有 5 %急性脑卒 中患者可检 出吞 咽障碍n , 0 ]亦有报 道发生率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治疗的方法和效果。
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60例,综合康复组采用吞咽手法治疗加吞咽治疗仪治疗,功能训练组采用吞咽手法训练。
结果:治疗14天后综合康复组较功能训练组在吞咽功能方面有显著差异(p<0.01)。
结论:综合康复疗法显著促进脑卒中后吞咽功能的恢复,值得在综合医院进行。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综合康复【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097-022010年6月-2010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对12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病人进行康复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人资料。
120例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1],且均有头部mr检查确定脑部病变部位,主诉都有饮水发呛、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
其中男性患者75例,女性患者45例。
脑出血52例,脑梗死68例。
都是首次发病患者,其中,根据头部mr定位,假性球麻痹患者89例,真性球麻痹患者31例,病人都是意识清楚、配合检查和治疗。
两组患者情况经统计学分析有可1.2方法。
1.2.1将120例病人随机分成综合康复组、功能训练组,每组各有60例患者。
两组病人均应用脑卒中治疗指南用药。
都在病情平稳后48小时进行康复训练,功能训练组病人在康复治疗中主要采用康复治疗师一对一进行康复训练,主要内容包括口腔周围的肌肉的运动训练如口唇闭锁、下颌开合、舌部运动等,最主要的是冰刺激法,用冰过的棉棒接触以前腭弓为中心的部位,包括后腭弓、软腭、腭弓、咽后壁及舌后部的刺激部位。
康复训练时间为每天45分钟。
治疗14天为一疗程。
综合康复组采用治疗师康复训练的同时加上吞咽治疗仪治疗。
应用德国菲兹曼公司生产的吞咽言语治疗仪治疗,治疗方法是红色电极放在第七颈椎处,蓝色电极放在颌下及环状软骨之间,用带子固定好极片,然后启动仪器开始诊断,先采用方波脉冲刺激后得到一个数值a,采用三角形波脉冲刺激又得到一个数值b,通过公式α=b/a得到α的准确值,推断出脑卒中患者吞咽肌群损伤的程度,然后根据菜单选择低频刺激,刺激时间为1s,休息时间为3s,电流强度因人而宜,以患者适应并能看到患者有吞咽动作为佳。
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康复疗法ppt课件

(四)、吞咽能力评价方法
Ⅰ
舌 肌 可紧抵上腭及左右 牙龈
Ⅱ
可紧抵上腭但不能 抵左右牙龈
Ⅲ
可上抬但不能 达上腭
Ⅳ
不能上抬
咀嚼肌 可左右充分偏口角 及颊肌 合 鼓气叩颊不漏气, 上下牙齿咬合有力
鼓气叩颊漏气, 上下牙咬合一侧 有力一侧力弱
鼓气叩颊不紧, 有咬合动作,但 力弱
鼓气完全 不能,咬 动作不能
三、吞咽障碍产生的机制 1、皮质损伤 皮质损伤引起的吞咽问题往往表现 为反射的延迟,即口腔期障碍。皮层不 能协调面肌、舌肌、咀嚼肌的相互运动 。有些皮质损伤导致咽肌收缩力减弱。 2、皮质下行投射损伤 该部位受损使得皮质对低位运动神 经的支配联系中断或受损,导致吞咽的 咽喉期延长,产生吞咽困难和误吸。
(二)、Videofluorography(VFG)法 在 x 线透视的条件下,让患者吞咽造 影剂( 50g 钡加水 100ml 调成糊状,每次 5ml),观察造影剂在口腔到咽喉到食管 移动状况。 ( 缺点: 1 、该方法需专业人 员、专业化实验室及一昂贵的仪器;2、 是一种侵入性检查手段,病人不易接受 ,而且重复吞咽病人往往不能完成;3、 假阳性率较高。)
二、吞咽运动的过程
正常的吞咽运动整个过程分三个阶段: 口腔期、咽喉期、食道期。 1、口腔期 口闭合包住食物,通过吐液的分 泌和牙齿地咀嚼形成食团后,舌的前端上提 ,其次是中央部,接着是后部1/3,像活塞一 样向后作快速的波浪式运动,把舌中央部的 食物推送至咽喉部。 2、咽喉期 食物达咽喉时,软颚弓上提把鼻 咽腔封堵,防止食物进入鼻腔。
咽喉肌
双软腭上举有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侧软腭上举有力 软腭上举无力
软腭不能举
疗效评价标准: 完全恢复:吞咽功能达Ⅰ级;基本恢复:由Ⅲ或Ⅳ级提高到Ⅱ级;有效:由Ⅳ级 提高到Ⅲ级。
综合性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选 择 在 景 德 镇 市 第 一 人 民医 院 住 院 的 脑 卒 中
后吞咽 障碍患者 10例 , 0 均符合脑 卒 中的诊 断标 准 , 均经 C T或 MR 确诊 。其 中男 6 例 , 3 I l 女 9例 , 龄 年
4 ~ 0岁 。 程 1 一 58 病 5d 3个 月 。按 藤 岛一 郎吞 咽 功能 评 价 标 准 [ 估 为 中重度 . 无 口腔 及 咽喉 占位 病 : 评 均 变、 生命 体 征 平稳 、 经 学 体 征 不 再 进 展 及 神 志清 神 楚 患者 , 外语 言 、 除 理解 障碍患 者 。将 10例 患者按 0
面 比较 差异 均无 统计 学意 义 ( P 00 ) 均 > .5 。见表 1 。
右反复伸展 。④颈部放松。前 、 、 右放松颈部 , 后 左、 做左 、 右旋转运动以及提肩 、 沉肩运动 。 ⑤颊部肌肉
训练 。让患 者微 笑 或反 复 鼓腮 及做 咬合 动作 , 强 加
收 稿 日期 :2 2 0 — 6 01 — 3 1
实用临床医学 2 1 0 2年 第 1 3卷 第 6期
—Leabharlann aci l c l c n M d n c 0 2, i1 No 6 Pr t alC i ia e ii e 2 1 Vo 3,
・
12 1・
壅旦!盎匡堂 堕
垒蔓 鲞蔓 塑
la Mein , 1 ,o 1 .o i l d i 2 2V l 3N c ce 0 6
综合性康复训练在脑卒 中后吞 咽障碍患者 康 复治 疗 中的应 用
张海容 , 曹铭 华 ( 景德 镇 市第 一人 民 医院神 经 内科 , 西 景德 镇 3 3 0 ) 江 3 0 0
外拉 , 向左 、 I角 及 上 、 牙 龈 等 不 同方 向 软 牵 右 : 1 下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探讨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5月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30例,将这些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功能训练组以及综合康复组,每组患者有65例,针对功能训练组主要训练患者的吞咽功能,而综合康复组除了对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外,还采用吞咽治疗仪器与电针对患者进行治疗。
结果:对患者治疗30天后将功能训练组与综合康复组二组进行比较后发现,后者在吞咽能力方面明显强于前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针对患者采用综合康复疗法能够有效加快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能力的恢复,具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综合康复治疗吞咽障碍是一种非常常见并且十分严重的并发症,发病率非常高,患者如果出现了吞咽障碍就会导致患者营养不良、严重脱水并且出现吸入性肺炎等多种症状,这样患者就不能正常的摄取营养,对患者的疾病康复以及日常的生活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针对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能够有效加快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显示了非常好的临床效果。
现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的疗效探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130例,男79例,女51例;对患者头颅进行mr以及ct的检查,最终确诊,发现几乎患者都会出现饮水时呛咳并且不能正常进食等吞咽障碍,并且脑出血的患者50例,脑梗死的患者有80例,都是首次脑卒中患者,这些患者无认知障碍,所以在医生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以积极配合,使医生能够顺利对其进行检查与治疗。
1.2 方法将13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功能训练组以及综合康复组,每组有65例患者。
针对功能训练组:选择专业的康复护师来帮助患者进行有关吞咽功能的训练。
在训练前要进行吞咽功能的评估,根据吞咽功能评估的结果来进行训练。
首先注意进食前应嘱患者放松精神,保持轻松、愉快情绪15~30mi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综合治疗与康复
目的探讨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法及疗效。
方法对笔者所在科室16例脑卒中后伴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采用饮水试验及吞咽能力分级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评估。
结果吞咽功能训练配合针灸、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及正确的饮食指导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
结论综合康复疗法对吞咽障碍患者疗效显著,可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标签:吞咽困难;康复治疗;卒中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and rehabilitation of dysphagia after stroke
LI?Ziyuan??HONG?Weiyi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the Second Worker Hospital of Wuhan Iron and Steel Group,Wuhan 430085,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and efficacy of dysphagia after stroke. Methods Selected 16 cases of dysphagia after stroke from our department,they were treated by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Used the drinking water testing and swallow ability classification to assess the efficacy before treatment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Swallowing function training with acupuncture,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herapy and dietary guidanc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wallowing function.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dysphagia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can greatly improve patients’ life quality,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Key words] Dysphagia;Rehabilitation treatment;Stroke
吞咽困难是食物从口腔运送到胃的过程出现障碍的一种表现,引发吞咽困难的原因很多,其中因脑卒中引起的吞咽障碍最常见,约占脑卒中患者的40%。
其原因有:真性球麻痹(由延髓的疑核、舌下神经核或其下运动神经元神经受损引起);假性球麻痹(双侧上运动神经元病损使延髓运动性颅神经核——疑核以及脑桥三叉神经运动核失去了上运动神经元的支配发生中枢性瘫痪所致)[1]。
吞咽障碍的患者因不能正常进食而导致营养及水分摄入不足;同时会因为食物误咽入气管而引发吸入性肺炎,严重者引起窒息甚至危及生命。
笔者所在科室使用Endomed682系列电刺激配合吞咽功能训练和饮食指导治疗16位吞咽障碍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3~12月住院的脑卒中伴有吞咽障碍患者16例,男8例,女8例,年龄50~85岁,均为初次中风,意识清楚可配合检查治疗,无合并认知障碍。
1.2?咽障碍程度评定标准
使用洼田饮水试验[1](洼田,1982)判断吞咽障碍程度。
患者坐位,给其30 mL温水,嘱患者喝下,观察饮水情况。
其评定标准为:1级:一次喝完无呛咳;正常;2级:分两次以上喝完,无呛咳,为轻度障碍;3级:一次喝完有呛咳,为中度障碍;4级:分两次以上喝完有呛咳;5级:屡屡呛咳,不能全部喝完。
4级和5级为重度障碍。
16例患者中轻度障碍5例,中度6例,重度5例。
1.3?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吞咽治疗,10 d为一个疗程。
1.3.1?神经肌肉电刺激?康复科运用荷兰生产的Endomed682系列电疗工作站中的三角脉冲电流作为治疗电流,治疗参数如下:相位持续200 μs,相位间歇3 s,频率30 Hz。
设置好参数后,将治疗仪的电极套上浸湿的海绵垫,正极放在患者甲状软骨上,负极放在患者第七颈椎棘突处,用弹力带固定好,然后调节输出,强度剂量为患者的可感觉阈至肌肉运动阈,看到患者有明显的吞咽动作更好。
治疗时间为每次20 min,症状轻的患者每日1次,重者每日2次。
1.3.2?针对吞咽障碍的间接训练?(1)颈部活动度训练:增强颈部肌力,利用颈部屈伸帮助患者引起吞咽反射。
(2)口唇张力和灵活度训练:用冰冻棉签从外侧向中间扣打口唇周围,练习唇的前突后缩、咂唇、闭唇鼓腮,含压舌板等动作。
(3)舌肌运动训练:做舌的前伸后缩、向上向下、左右摆动、卷舌等动作。
对舌肌闭缩的患者进行牵拉。
(4)下颌运动训练,颊肌和咬肌训练:将软硬适中的物品放入患者切牙间,瞩患者咬住,持续数秒或者数分。
(5)增强吞咽反射的训练:咽部冷刺激及空吞咽,针对口腔感觉障碍、咽反射减弱或消失的患者用冰冻棉棒轻轻刺激口腔内部、舌根、咽后壁、软腭,然后瞩患者连续做吞咽动作。
为了增强刺激可以制成各种不同味道的冰棉棒。
(6)声带内收训练:用鼻子深吸气,双手放在胸前,十指交叉,肘关节屈曲90°,用力下压手掌,闭唇屏气5 s,反复多次。
(7)屏气发声训练:嘱患者屏气双手支撑桌面,做推压动作的同时突然松手,呼气并尽可能的发“a”音。
(8)声门上吞咽训练:由鼻腔深吸一口气,屏住气进行空吞咽,吞咽后立即咳嗽。
喉部上抬训练:空吞咽时,让患者用舌头顶住硬腭屏住呼吸,维持数秒,同时让患者食指放在甲状软骨上方,中指放在甲状软骨上感受喉部上抬。
(9)构音训练和咳嗽训练:通过构音训练改善吞咽有关器官的功能;吞咽困难的患者由于肌力下降、体力下降和声带麻痹,咳嗽也会变得无力,强化咳嗽训练有利于排出误吸的食物,同时促进喉部闭锁。
1.3.3?饮食指导? (1)体位选择:一般让患者仰卧,躯干前屈30°,颈部前屈,若患者不能坐起来则采用健侧卧位。
(2)质地选择:食物的形态应根据障碍程度和部位按先易后难的原则来选择,可先进食稀饭、豆腐脑等半流质食物,逐渐增加固体、液体食物。
食物的特征为有适当的粘性不易松散并且不易在黏膜上滞留。
(3)姿态选择:如严重的舌肌萎缩可让患者吞咽时尽量低头、颏向下,以推动舌向后运动将食物送入咽部。
食物从口部运送到咽部困难的患者头可以稍微后仰,这样食团容易向后运动。
一侧咽功能障碍的患者,进食时,头可以转向患侧,以利于患侧梨状隐窝关闭,防止食物残留在患侧梨状隐窝。
(4)一口进食量:正常人每次的一口量约为20 mL,对于吞咽障碍的患者可以从每口3~4 mL开始进食,然后酌情增加。
1.3.4?针刺治疗?用0.25*25 mm针灸针,取廉泉,廉泉左右各旁开0.5寸处、金津、玉液等穴位进行针刺,舌肌瘫痪萎缩的患者可针刺患侧舌体、舌部等处。
1.4?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洼田饮水试验进行评价:显效:吞咽障碍消失,饮水试验为1级;有效:吞咽障碍明显改善,饮水试验为2极;无效:吞咽障碍无明显改善,饮水试验3级以上。
2?结果
16例患者治疗后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0例。
本研究将多种治疗手段综合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见表1。
3?典型举例
患者,女,76岁,脑出血。
主诉:语言含糊不清伴饮水呛咳5 d。
洼田饮水试验:分两次喝完且有呛咳,为重度吞咽障碍。
吞咽障碍神经肌肉检查:吞咽反射减弱,口唇张力及灵活度不足,舌头、软腭,喉部运动不充分,喉部上台不足呼吸缓慢。
治疗措施:按前述方法进行训练和治疗,电刺激每天两次,每次20 min;吞咽功能训练,每天1次,每次20 min;针灸每日1次。
疗效:经2个疗程的治疗,患者可顺畅进食各种形态的食物,饮水不再呛咳,语言清晰。
4?讨论
正常的吞咽分为5期[2-4],认知期、准备期、口腔期、咽期、食管期,它需要大脑、口腔、咽喉和食管等器官的相互协调作用。
Endomed682系列电疗工作站通过输出特定参数的低频电对患者的喉返神经、舌下神经、舌咽神经等进行电刺激,一方面缓解神经元的麻痹,促进受损神经和肌肉的修复,另一方面反复多次的电刺激可增加中枢神经系统感受器的传入冲动,实现吞咽反射弧的恢复与重建。
在电刺激治疗的同时,笔者指导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改善吞咽器官的运动和感觉功能。
另外良好的进食体位可促进食物顺利进入食管,避免误吸的发生。
针灸及手法按摩挤压可缓解舌肌萎缩,促进舌部、咽部运动功能的恢复。
与此同时给予患者正确的饮食指导以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帮助患者克服害怕进食的心理,促进患者早日全面康复。
[参考文献]
[1] 大西幸子,孙启良.摄食吞咽障碍康复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3-6.
[2] 李胜利.神经源性吞咽障碍的评定和治疗[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1998,4(4):178.
[3] 周惠嫦.张盘德易化技术治疗延髓性麻痹吞咽困难的临床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20(3):205.
[4] 张臻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9(11):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