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立交桥岔口异形结构空间力学特性分析

合集下载

异形拱桥结构设计及空间受力分析

异形拱桥结构设计及空间受力分析

异形拱桥结构设计及空间受力分析张亚东;夏志远【摘要】This paper takes the tied-arch bridge of Zhongxing Road Beiyan New Cross-Qinhuai River of Nanjing City as the subject to study the static spatial effect and dynamical properties of irregular-shape arch bridge broader box girder.A model for the upper space girder of this bridge is built by using MIDAS/Civil and grillage method.Based on this model the stress distributions of typical sections are obtained in both transient situation and persistent situation.Then subspace iteration method is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structural mode of the completed bridge state.The results show that tension stresses in cross beams are large under transient situation and the compression in concrete girders is large under persistent situation.The whole cross-sections of girders are always in the state of pressure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stresses makes the spatial effect of the structure more remarkable.Moreover the preliminary beam theory is not applicable any more.The stiffness of arch rib is smaller compared with that of girders for the deformation of girder appears firstly in the 46th modal.%为研究异型拱桥宽箱梁结构的静力空间效应和动力特性,以南京市中兴路北延跨秦淮新河下承式系杆拱桥为研究对象,基于MIDAS/Civil软件建立该桥上部结构空间梁格模型,分析短暂状态和持久状态结构主梁典型截面的应力分布。

某立交变宽异形箱梁结构分析

某立交变宽异形箱梁结构分析
跨、 第二跨为整体 式变 宽箱梁 , 主 梁截 面 由单 箱 四室过渡 为单 箱 五室 , 箱梁宽 度由 1 7 . 8 4 7 m变化至 2 8 m; 第 三跨 分离为主线 和右 出( 转) 匝道 , 箱梁宽度 分别为 主线 1 3 m 宽和 匝道 1 0 I T I 宽, 箱 梁 截面均为单箱二室截面 。全桥 的平面构造见 图 1 。
跨 中横 隔板 以及虚拟 市 高架桥 的 日益增多 , 仅合肥 市从 2 0 0 8年第 一座 金寨 路高架 桥 置虚拟梁 。结构的横向体系则 由实体 横梁 、 横梁组成 , 以上纵横 向体 系组成 了该结构 的空 间梁格体 系 。其 中
竣 工 至今 , 已经陆续 建 成高 架桥 1 0 余座, 还 有很 多 目前正 在进 仅起传递 荷载 的作用 , 采用“ 工” 字形 行 规划设计 阶段 , 大批高架桥 的修建 , 使得 城市 交通 步入立 体化 所有虚拟梁均不参与受 力 ,
关 键 。
4所示 。
梁格 理论 作 为一种 实用 的计 算方 法 , 在 工程 界得 到广 泛应
分 割
用, 它 具有 基本 概 念 清 晰 、 计 算 费用 低 等特 点 , 本 文 采 用 通 用 计 算 软 件 MI D AS / C i v i l 2 0 1 2对 某 实 际 工 程 进 行 梁 格 法 建 模
将纵 梁单元 在横 梁 、 截面变 化处 等关 键部 位进 结 构 的不规 则 性 , 异 形 变宽 箱 形 预 应力 混 凝 土 结构 更 是 首 选 。 计算精度等要求 , 行划分 , 且在支座和横 梁处 加密 了 网格 J 。根 据 以上 的梁格 划 由于其构造 特点和 内力 分布 的 不均 匀性 , 特别是 其 结 构空 间效 全桥共划分 5 0 5个节 点 , 8 7 8个 单元 , 计算模 型如 图 3 , 图 应 显著 , 因此在结 构受 力分 析 上较 常规 的 直线 箱梁 桥要 复 杂很 分原则 , 多, 选 择合 适 的 方 法进 行 分 析 是保 证 工程 质 量 和控 制 造 价 的

大班科学立交桥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立交桥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立交桥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桥梁》,详细内容为“立交桥的秘密”。

通过该章节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立交桥的结构特点、设计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立交桥的基本结构,掌握立交桥的设计原理。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立交桥的设计原理及其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立交桥的结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立交桥模型、图片、视频等。

2. 学具:彩泥、卡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立交桥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其在生活中的作用。

2. 立交桥的结构特点(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展示立交桥模型,帮助学生了解立交桥的结构特点。

3. 设计原理探究(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立交桥的设计原理,并分享成果。

4. 动手操作(10分钟)学生分组,利用彩泥、卡纸等学具,设计并制作自己的立交桥。

5.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选取一道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掌握立交桥设计原理。

6.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立交桥的结构特点2. 立交桥的设计原理3. 生活中的立交桥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座立交桥,并说明其结构特点及设计原理。

2. 答案:根据学生实际完成情况,给出合理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立交桥的结构特点和设计原理。

但在课堂时间安排上,部分环节略显紧张,今后需注意调整。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立交桥,深入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立交桥的结构特点与设计原理的讲解3. 动手操作环节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1. 图片展示:选取不同角度、具有特色的立交桥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其特点。

异型桥梁结构的优化分析

异型桥梁结构的优化分析
模型四 模型五 模 型六
模型~ 模型二 模型三
左右 ; 同时 从 偏 载 一 和 偏 载 二 中 数值 可 知 , 由 最 不
图1 4 构型的最大弯矩对 比图


目 一8
利偏 载 产生 的横 向位 移都 较 小 ,最 大值 为 0 . 6 2 m m, 不足 1 mm, 因此 , 曲线 结 构产 生 的横 向位 移 主 要是 由整体温度变化所引起的。
图 3 结构型式 2
( 3 ) 第 三种 , 将分叉 点选取 在第 一 、 二 跨 间 支 点处 , 分 叉 长度 l 4 m( 见图 4 ) ;
1 构 型方 案
以上述箱梁作 为原 始依据 ,将分叉点 和分叉
图 4 结构模式 3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0 8 — 0 2 作 者简 介: 宋磊( 1 9 7 6 一) , 男, 江苏 睢宁人 , 工 程师 , 从事 桥梁 工 程 的设计 与研 究工 作 。
( 4 ) 第 四种 , 将 分叉点选 取在 第一 、 二跨 间支 点处 , 分叉长度 2 m( 见图 5 ) ;
2 0 1 3 年4 月第 4 期
城 市 道 桥 与 防 洪
桥梁结构 7 7
9 8 5 7


3 2 1 0

比较 表 2及 图 1 7中各 项数 据 可 发 现 ,整 体 温 度 变化会 给全桥 结构 带来 较大的横 向位移 ,其 中 以计 算模型五最 为突 出 , 最大 可达 5 . 8 2 m m; 将模 型一 和二 、 模 型三和 四 、 模型 五和六作对 比, 可知 当 曲线 匝道 的长 度 越 短 , 结 构 横 桥 向位 移 越 少 , 匝 道长度 1 4 m与 2 m相 比 , 横 向位 移 能减 小 1 . 5 mm

基于梁格法及板壳有限元法的立交桥空间分析

基于梁格法及板壳有限元法的立交桥空间分析

第30卷第1期2008年01月武 汉 工 程 大 学 学 报J. Wuhan Inst. T ech.Vo l.30 N o.1Jan. 2008收稿日期:2007 09 14作者简介:赖国政(1978 ),男,湖北荆门人,工程师.研究方向:城市立交桥的设计.文章编号:1004 4736(2008)01 0037 04基于梁格法及板壳有限元法的立交桥空间分析赖国政1,吕容涛2(1.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12;2.武汉工程大学,湖北武汉430074)摘 要:研究了城市立交桥多股匝道交汇处的异形梁结构的空间受力特性.以某立交桥异型梁为工程背景,采用梁格法模型及板壳有限元法模型对该异型结构进行了对比计算分析,分析研究表明:相对于实体板壳有限元法,梁格法作为一种介于平面和实体有限元方法之间的结构计算方法,其计算简便、高效、实用,可以用于工程设计.关键词:梁格法;板壳有限元;异型箱梁;城市立交桥中图分类号:U 4448.15 文献标识码:A0 引言城市立交桥多股匝道交汇处的块体属异形结构,应力状况复杂,是该种桥梁结构设计中受力状况难以把握的部位,运用常规的平面杆系有限元分析方法无法得到真实受力状态,必须采用空间分析方法进行三维有限元受力分析[1,2].对于工程设计而言,建立板壳或者实体单元模型是一件非常繁琐和耗时的工作,而用梁格法建立一个简化的等效模型则更现实可行,且可节约时间,也易于掌握和应用.但梁格法计算的结果和实际结果相差多少,能否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则鲜见于文献.本文以广州某立交桥为背景工程,建立了该桥梁格模型[3]和板壳有限元模型[4],分析了该桥的异型块结构在两种计算模型下多种荷载工况的受力特性.1 背景工程取广州某立交A 匝道左幅第三联为背景工程,本联为(4 25+21+2 20)m 的连续梁,如图1.梁体一至三跨采用单箱单室等高度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四、五跨为交叉口路段,梁体由单箱双室变为双箱单室接左转L 匝道和右转A 匝道.主梁施工采用满堂脚手架一次落架现浇施工.图1 异形梁段平面图Fig.1 Genara l view plane of irr eg ular girder该联平面位于R =600m 右偏圆曲线和A =219.089右偏缓和曲线上,桥面变宽由箱室变宽实现,梁高采用1.3m,横断面采用单箱单室过渡到双箱单室,每室腹板横向间距最小1.42m,最大4.25m;顶板厚为0.22m;底板厚0.20m;边腹板厚跨中为0.45m,支点处为0.60m,中腹板厚跨中为0.45m,支点处为0.80m;端部和跨中变厚段均为1m;端横隔梁厚1.0m ,中横隔梁厚1.5m.顶板倒角为54 18cm,底板倒角为20 18cm.梁顶横坡通过梁体旋转而成.2 有限元模型及单元划分2.1 梁格模型梁格法的主要思想是将桥梁的上部结构用一个等效的梁格来模拟[5].梁格的划分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a.梁格的纵向杆件形心高度位置应尽量与箱梁截面的形心高度相一致,此时,根据截面惯性矩的计算公式[5],梁格纵向杆件自身的截面抗弯惯性矩之和即等于整体截面的抗弯惯性矩.由此保38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第30卷证梁格离散后的计算结果与整体截面单元的单梁模型计算结果相吻合.b.为保证荷载的正确传递,横向杆件的间距不宜超过纵向梁肋的间距.c.纵梁抗扭刚度的计算按整体箱型断面自由扭转刚度平摊到各纵梁上.图2为该异型箱梁叉口局部段纵横向梁格划分示意图.当梁格横向与纵向构件间距接近时,静力荷载分布比较灵敏[6].而且每跨划分数大于8时,可以得到比较好的效果.因此,本异型段梁在划分纵向时,采用10等分每跨的原则,具体划分见图3.2.2 板壳理论有限元模型现浇箱梁按一次落架模型,采用MIDA S/Civil 进行内力计算分析,按A 类部分预应力构件配置预应力钢束.为了进行对比分析,在MIDA S 建模分析时,混凝土建模采用板单元,并结合翼缘板厚变化和腹板加腋采用变化的板厚,预应力筋采用只受拉的索单元.由于M IDAS/Civil 中板单元无法施加预应力,在本模型中采用切割法将预应力钢束单元和腹板单元(或底板单元)共用节点,协同受力,采用对钢束施加降温的方法施加预应力.考虑到其抗剪能力,本模型对腹板和横梁采用厚板单元,顶底板及翼缘采用薄板单元,在应力变化较大的位置,尽量使用了四边形单元细分提高计算精度.因该程序中只受拉索单元不能进行影响面加载,故在进行影响面分析时将只受拉索单元改为桁架单元,分析证明这种处理对腹板等主要结构的受力模拟误差较小.底板和腹板钢束截面积为0.00168m 2和0.0021m 2,采用初降温方法施加预应力,考虑永存应力为张拉控制应力的70%,初降温为 T =1395 70%/(195000 0.00001 )=501 ,分析中该程序可以按选用的规范计入混凝土收缩徐变影响.全桥腹板单元划分尺寸控制小于0.5m,交叉口作局部细化,采用人工映射划分.全联单元共计6753个,其中板单元4621个和只受拉索单元2132个.结构支承情况可以准确模拟.图4、图5为交叉口部分单元划分仰视图和支座约束示意图.3 荷载工况及分析结果针对等高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交叉口异第1期赖国政,等:基于梁格法及板壳有限元法的立交桥空间分析39形梁计算,特选择以下工况进行分析:工况1为恒载+预应力;工况2为活载.3.1 应力分析工况1,2下应力比较见图6,图7.在工况1下,梁格法和板壳有限元模型的应力大小比较接近.在正弯矩处,梁格法值较有限元方法小,而且同一截面上下缘的变化幅度较大,而梁格法值比较趋于平均,其证明了!剪力滞∀效应在宽桥中的影响不容忽视.通过对活载下的应力包络图的比较可看到,两种方法在规律上是统一的,即变化趋势是一致的.活载下的应力包络图相对恒载变化的幅度更大一些.相同截面上,梁格法的应力值与有限元相应位置的节点的应力值的最大相差在6.2%.3.2 挠度分析篇幅所限,文中仅示出活载工况下# #截面挠度比较如图8所示.40武汉工程大学学报第30卷在此工况下的挠度值是在活载作用下各个截面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由图8中的最小值(即上挠值)可以看出,同一截面基本上是平动,这是因为活载作用时并不直接作用在该位置,而是在相邻或者是在更远跨.这可以根据位移影响面或者荷载追踪来证实.而且,梁格法和有限元计算的结果比较吻合.在应力分析和挠度分析中,梁格法的计算结果与板壳有限元的结果比较一致,少数地方由于处理不够精致导致差别较大,但是变化趋势是相同的.因此梁格法应用于异形梁的分析是相对可靠和有效的,可以给设计及研究人员提供便利.4 结语梁结构一般算法是将整个箱梁等效为一根梁,这样与实际结构相差甚远,结果也不一定可靠;而梁格法是将箱梁离散为一个格构体系,相对于平面算法更加合理和可靠;三维实体有限元方法能完全模拟异形梁结构(包括边界条件、荷载等),因此仿真模型的计算结果更加真实可信.梁格法作为一种介于平面和实体有限元方法直接的设计方法,通过本文实际工程计算分析证实它是简便、实用的特点,可以用于工程设计.参考文献:[1] 徐 君,赵维晋.北京西厢工程菜户立交独柱支承预应力弯箱连续梁桥设计与分析.土木工程学报,1992,(5):71 76.[2] 黄剑源,谢 旭.城市高架桥的结构理论与计算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70 85.[3] 吴西伦.弯梁桥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50 60.[4] 邵容光,夏 金.混凝土弯梁桥梁.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156 187.[5] 丁雪松,刘旭错.预应力曲线箱梁和异形箱梁的研究.城市道桥与防洪,2001,(3):29 35.[6] 汉勃利E C.桥梁上部构造性能[M].郭文辉译,钱祖辉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2.49 60.The overpasses spatial analysis based on grillage method andshell element of finite element methodLAI Guo zhen1 L Rong tao2(1.Centra l&So uther n China M unicipal Eng 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 itute,Wuhan430012,China;2.W uhan Institut e o f T echno log y,Wuhan430074,China)Abstract:Spatial bearing perfo rmance character istic of irregular girder structur e in the multi str and ramp interjections of the urban ov erpasses is researched in this paper.Taken an o verpass as an ex ample,the analytical bearing perfo rmance compar ison of this irregular g ir der structure is carried out thro ug h the grillage model metho d and shell finite element method.The results of calculatio n indicate that g rillage m odel w hich is interv enient w ith plane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solid finite elem ent is simple,practical,efficient,and can be applied in the design of o ver passes w hen com pared w ith the shell finite element metho d.Key words:g rillage mo del;shell element of finite element m ethod;irregular box g ir der;urban o verpass本文编辑:萧 宁。

幼儿园大班科学精品教案《立交桥》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精品教案《立交桥》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精品教案《立交桥》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交通工具的认识》,详细内容为立交桥的结构、功能和设计原理。

通过学习立交桥的相关知识,让幼儿了解立交桥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立交桥的定义、结构和功能,了解立交桥的设计原理。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描述立交桥的特点,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立交桥的结构和设计原理。

2. 教学重点:认识立交桥,了解其功能,培养空间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立交桥模型、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展示立交桥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是什么?你们在哪里见过?”(2)请幼儿分享自己见过的立交桥,讨论立交桥的特点。

2. 立交桥的结构与功能(10分钟)(1)教师通过讲解、展示模型和图片,介绍立交桥的定义、结构和功能。

(2)引导幼儿观察立交桥模型,说出立交桥的组成部分。

3. 立交桥设计原理(10分钟)(1)教师通过实例讲解,介绍立交桥的设计原理。

(2)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立交桥要设计成这样?它有什么优点?4.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立交桥图片,引导幼儿分析其结构特点。

(2)讲解如何用画纸、彩笔等学具制作立交桥模型。

5.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每组用学具制作一个立交桥模型。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1)每组展示自己的立交桥模型,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收获。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立交桥的定义、结构和功能。

2. 立交桥设计原理。

3. 制作立交桥模型的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心中的立交桥。

答案:幼儿自由发挥,画出心中的立交桥。

2. 作业题目:用学具制作一个立体立交桥模型。

异形拱桥结构设计及空间受力分析

异形拱桥结构设计及空间受力分析
2 .S c h o o l o f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S o u t h e a s t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n j i n g 2 1 0 0 9 6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T h i s p a p e r t a k e s t h e t i e d — a r c h b i r d g e o f Z h o n g x i n g R o a d B e i y a n N e w C r o s s — Q i n h u a i R i v e r o f N a n j i n g C i t y ,a s
o f a n I r r e g u l a r — S ha pe Ar c h Br i d g e
ZHANG Ya — d o n g . XI A Zh i . y u a n
( 1 .P a n — C h i n a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G r o u p C o .L t d . ,N a n j i n g B r a n c h ,N a n j i n g 2 1 0 0 3 7 ,C h i n a ;
异 形 拱 桥 结 构 设 计 及 空 间 受 力 分 析
张亚东 , 夏志远
( 1 .泛 华建 设 集团有 限公 司 南京设 计分公 司, 江 苏 南京 2 1 0 0 3 7 ; 2 .东南大 学土木 工程 学院 , 江 苏 南京 2 1 0 0 9 6 )
摘 要: 为研 究异型拱桥 宽箱 梁结构 的静 力空间效应和 动力特性 , 以南京 市 中兴路 北延跨秦 淮新 河下承式 系杆拱

城市立交异形板梁桥空间分析

城市立交异形板梁桥空间分析

相 同 的荷 载 作 用 下 , 结 构 原 型 和等 效 网格 模 型 挠 曲 变 形
就会相等 , 且在任一网格 内 , 弯矩 、 剪力 和扭矩也与结构
原 型那 一 部 分 结 构 的 内力 相等 。 荷载 的加 载 位 置 及 单 元 之 间 的相 互 刚 度 是 梁 格 法 中荷 载分 配 的 主要 依 据 , 而 构 件的刚度与构件 的连接关 系 、 构 件 的截 面 特 性 有 关 , 因
异形连续 箱梁桥 梁 , 该种结构除 了能适应现代立交 桥 复杂 的线 型变 化 , 还具有较 高的整体性 能 、 较大 的抗 弯抗扭性能等优点 。 高架立交桥主桥与匝道桥 面形状通 常极不规则 , 设计时通常采用变宽型结构以满足交通运 输 要求 。 也 正 由于其结构 形式复杂 , 变宽型梁桥在活 载 作用下结 构空间荷载效应显著 ,弯扭耦合 效应 复杂 , 局 部受力不均 , 因此 , 在异型变宽梁桥设计时 , 对桥梁 空间 计算分析应有足够 的精度 。
s i s me t h o d, d e s i g n me t h o d a n d mo d e l i n g a r e a l s o d i s c u s s e d i n d e t a i l i n t h i s p a p e r . Ac c o r d i n g t o a n e n g i n e e i r n g e x a mp l e, c o mb i n e d wi t h t h e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s p a t i l a c lc a u l a t i o n t h e o r y, a n d t h e r e s u l t wi l l b e a n i mp o r t a n t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t h i s t y p e o f b id r g e d e s i g n a n d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Ke y wo r d s: i r r i g u l a t e b e a m; b e a m g r i l l a g e me t h o d; f i n i t e e l e me n t me t h o d; mi d a 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工程概况
某立交桥梁转弯半径小( 最小半径为 30 m) 、坡度大( 最大坡度为 5. 9% ) 、道路线形复杂,由此产生 大量的异形结构( 异形结构面积占整个桥梁面积的 40% 以上)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 D 线匝道第 2 ~ 4 跨 联进行空间实体分析,此联为一分叉两跨连续异形梁,桥长( 29. 712 + 29. 711) m,异形梁分叉前为单箱多 室截面,分叉后为单箱单室截面,箱梁高为 1. 7 m,翼缘悬臂长 2. 5 m,混凝土采用 C50,设计荷载城 - A 级,其横断面、平面布置如图 1 ~ 2 所示,图中长度单位为 mm。
图 7 工况 2 下第 3 ~ 4 跨附近梁体截面底缘正应力变化曲线
a) 第 2 ~ 3 跨跨中
b) 第 3 ~ 4 跨跨中
图 8 工况 1 下梁体跨中截面底缘挠度变化曲线
1) 空间实体分析的应力、位移与荷载试验结果最接近并略偏大,说明实体分析最精确,设计合理且结 构处于安全运营状态; 2) 偏载效应明显,图 6 ~ 9 表明: 荷载对称布置( 工况 1) 和偏载布置( 工况 2) 下异 形结构均存在偏载效应,工况 1 两边腹板底部应力相差 4% 左右,工况 2 两边腹板底部应力相差 2. 7 倍左
岳卫东
( 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重庆 400020)
摘要: 针对某岔口异形结构,分别用空间梁格法及实体分析法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并与荷载试验实
测结果进行对比,对比显示,空间实体分析的应力、位移、荷载与实测结果最接近并略偏大; 结构偏载效应及箱
梁剪力滞效应明显; 梁格法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非常接近,表明梁格法能较好的反映结构的总体性能,且能够
图 2 岔口异形结构平面图
为了便于与荷载试验实测值对比,分别按照城市 - A 级荷载考虑 2 种荷载工况[3]。工况 1: 第 2 ~ 3
跨梁体跨中附近最大正弯矩 Mmax加载工况; 工况 2: 第 3 跨支点附近最大负弯矩 Mmin加载工况。
图 3 包含预应力空间线形的空间实体模型
3 分析结果
汇总空间实体分析结果及荷载试验实测结 果、梁格单元法结果如表 1 ~ 4 所示。
试验平均 - 0. 83 - 2. 08
实体模型 - 1. 23 ~ - 0. 93 - 3. 26 ~ - 2. 42
梁格模型 - 1. 17 ~ - 0. 93 - 3. 01 ~ - 2. 73
mm
单梁模型 - 4. 38 1. 70
mm
单梁模型 - 1. 00 - 2. 49
图 6 工况 1 下第 2 ~ 3 跨梁体跨中截面底缘正应力变化曲线
2 模型建立及荷载工况描述
2. 1 梁格模型概述 剪力柔性梁格法的基本原理是: 用一个等效网格来模拟上部结构,即假定把上部结构中每一网格内
的抗弯和抗扭刚度集中到最邻近的等效网格内; 纵向刚度集中到纵向构件内,横向刚度集中到横向构件 内,当结构原型和等效网格承受相同荷载时,它们的挠曲变形相等,并且在任一网格内的弯矩、剪力和扭 矩等于它们所代表的那一部分结构的内力。本文梁格法分析中的截面特性 [1]计算如下:
空间实体分析结果曲线如图 6 ~ 9 所示。 由表 1 ~ 4 及图 6 ~ 9 可知:
图 4 分网后的有限元局部实体模型 图 5 耦合预应力束筋后的实体有限元模型
第1 期
岳卫东: 某立交桥岔口异形结构空间力学特性分析
49
表 1 第 2 ~ 3 跨梁体跨中截面底缘正应力( 工况 1) MPa
试验平均 1. 31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profiled structure of the fork,the spatial grillage method and the physical analysis method are used to establish 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for comparative analysis with the results
实体模型 1. 57 ~ 1. 96
梁格模型 1. 76 ~ 1. 92
单梁模型 2. 43
表 2 第 3 跨附近梁体截面底缘正应力( 工况 2) MPa
试验平均 - 0. 8
实体模型
梁格模型
- 1. 08 ~ - 0. 40 - 1. 11 ~ - 0. 53
单梁模型 - 0. 89
截面位置 第2 ~3 跨 第3 ~4 跨
图 1 岔口异形结构典型横断面
定位。充分 利 用 已 完 成 的 施 工 平 面 构 造 图,在
AUTOCAD 中利用拓展、布尔运算等一系列的实
体操作生成实体模型。预应力钢束的空间曲线
形状采用“独立建模耦合法”来处理,该法的基本
思想是实体和力筋独立建几何模型,分别划分单
元,然后采用耦合方程将力筋单元和实体单元联 系起来,如图 3 ~ 5 所示[2]。 2. 3 荷载工况
1) 沿腹板纵向中线切开,用以模拟纵向抗弯刚度,抗弯惯性矩仍以原截面主轴计算。 2) 梁抗扭刚度的计算按整体箱形断面自由扭转刚度平摊到各纵梁上。 3) 箱梁顶板单位抗弯 i1 、底板模拟的虚拟模型刚度 i2 、单位剪切面积 A2 分别为:
收稿日期: 2012 - 10 - 23 作者简介: 岳卫东( 1963—) ,男,四川南江人,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道路桥梁工程勘察设计.
50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2013 年 3 月 第 21 卷
右; 3) 箱梁剪力滞效应明显,图 6 对应的 2 个峰值为腹板底部应力,最大值较底板中部大 25% ,图 7 对应 的 4 个峰值为 4 个腹板底部应力,由于腹板间距较小,剪力滞效应没有图 6 明显,但仍然存在; 4) 梁格法 分析结果与实体分析结果非常接近( 见表 1 ~ 4) ,表明梁格法能较好的反映结构的总体性能,能够反映偏 载效应,分析结果比较准确; 5) 梁格法不能反映箱梁结构的剪力滞效应,只能通过有效宽度解决,另外梁 格法不能反映结构的局部效应,因此为了合理配置局部钢筋,异形结构的局部区域仍然要采用空间体单 元分析[4]; 6) 单梁法本质上不能体现异形结构的力学特征,如表 1 ~ 4,与前面的分析对比,正负偏差都太 大,因此采用单梁法设计造成配筋浪费的同时也会使得结构不安全,异形结构设计中不宜采用单梁法。
The Spatial Mechanics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the Irregular Profile Structure of an Overpass Fork
YUE Wei-dong
( Chongqing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Design Institute,Chongqing 400020,China)
48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2013 年 3 月 第 21 卷
①单位抗弯刚度
i1
=
h2 t1
t1 +
t2 t2

式中 t1 、t2 为向量顶、底板厚度; h 为顶、底板
中心距。
②单位抗扭刚度
i2
= 2h2 t1 t2 . t1 + t2
③单位剪切面积
Az
=
t31
+ l2
t22 ·t3w l
+

t3w l t31 +
参考文献:
[1]Edmund C,Hambly. Bridge Deck Behaviour[M]. London: Chapman an Hall Ltd. ,1976. [2]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 JTG D60—2004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S].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刘斌. 城市立交桥中异形箱梁桥的有限元分析[D]. 杭州: 浙江大学,2004. [4]戴公连,李德健. 桥梁结构空间分析设计方法与应用[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t23 )
· h
E G

式中 I 为腹板间距; tw 为腹板宽度; E 为弹性
模量; G 为剪切模量。
4) 横隔板在虚拟横梁中计入自身刚度。
2. 2 实体模概述
结构设计时,根据道路控制线形的中线以
及结构自身的特征选择 2 条参考线,分别位于
2 个岔口的中间,其线形由多段圆弧组成,相应 的结构形状和预应力钢束控制点均参考 2 条线
( 下转第 64 页)
64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2013 年 3 月 第 21 卷
[3]于天来,陈武权. 灰色系统理论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高程监测中的应用[J]. 中外公路,2008,28( 3) : 18 - 120. [4]张永水. 灰色系统理论在连续刚构桥施工误差调整中的应用[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1,20( 4) : 16 - 18. [5]徐君兰. 大跨度桥梁施工控制[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5. [6]邓聚龙. 灰色控制系统[M]. 武汉: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6. [7]张鑫敏. 体外预应力加固在连续刚构中的应用[D]. 西安: 长安大学,2009: 1,6 - 7. [8]刘思丽.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体外预应力加固仿真分析与施工监控[D]. 西安: 长安大学,2010. [9]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 JTG D62—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划[S].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The Application of the GM Method to the Reverse Camber Prediction of the External Prestressed Reinforcement
LI Chang-hui1,CAI Rui-rui2,SONG Ya-zhou3
( 1. Zaozhuang Maintenance Department,Beijing-Taibei Branch of Shandong High-Speed Co. ,Ltd. ,Zaozhuang 277000,China; 2. Shandong High-Speed Group Co. ,Ltd,Jinan 250002,Chin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