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咳嗽从风咳论治的思考

合集下载

廖志峰主任医师从风燥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经验

廖志峰主任医师从风燥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经验

在治疗过程 中应强调 因人 、 因时、 因地制 宜的辨证施治原则 。在病 变早期 宜以沙美特 罗、 氟替卡联合 桑叶 、 杏仁 、
பைடு நூலகம்
淡豆豉 、 蜕、 沙参 、 蝉 北 浙贝母 、 蒡子 、 黄等 中药治疗。 牛 麻 [ 关键词] 哮喘, 咳嗽 变异性; 燥; 风 廖志峰
[ 中图分类号] R 6 . 522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 0 — 8 2 2 1 ) 9 0 2- 2 4 6 (0 1 0— 0 8 0 0 5
鼻痒 、 咽痒 , 口舌干燥 , 素喜 食坚 果辛 辣之 品 。症 平 见 : 闷 、 便干 燥 , 胸 大 舌质 淡 红 , 苔薄 少 津 , 脉浮 数 。 治 以疏风 润燥 , 宣肺 止 咳 。 用 : 药 桑叶 1 , 5g 淡豆 豉 1 , 仁 l , 0g 杏 0g 沙参 l , 胡 1 , 贝母 1 , 0g 柴 0 浙 g 0g

有气道高反应性 。由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理生 理机 制 与 典 型 哮 喘 相 类 似 , 以易被 误 认 为 是 哮 所 喘 的 早 期阶 段 , 与 支 气 管 炎 、 炎 、 炎 等 疾 或 咽 肺 病相混淆 , 导致 失 治 、 治 , 终 发 展 为 典 型 的支 误 最 气管 哮 喘[] 此 外 , 分 患者 因为 只 以咳嗽 为 临床 3。 部
淡 豆 豉 、 蜕 、 沙 参 、 贝母 、 蝉 北 浙 牛蒡 子 、 麻黄 等 中 药 。其 中桑 叶 、 仁 、 杏 淡豆 豉 、 蜕 疏风 散邪 , 蝉 透邪 外 达 。以上 风药其 味 轻薄 , 上行入 肺 , 可 药性 轻灵 , 利 于宣 畅肺 气 , 缓气 道 , 痉 止咳 。现代 药 理研 舒 解
b c u e wh n t e l c l c n i o s o e a s e o a o d t n f TCM e t n r cp e .Ea l n t e d s a e s o l e t a mee o , h i Tr ame tp i i l s n r i i s h ud b o sl tr l y h e

程尚述从风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

程尚述从风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
程 尚述 系南 京 市 名 中 医 , 京 市 江 宁 区 中 医 院 主 任 南 感染治疗无效。
医师 , 擅长呼 吸系统 、 消化 系统疾病 的诊治 , 支气管哮 对 喘的诊治尤有研究 。程老师从医 4 0余载 , 博极 医源 , 勤 精 不倦 , 治学严谨 , 验俱 丰。笔 者跟 师多年 , 将其 治疗 学 现
沉细 。
3 选 方 用 药 程老师多选 加味 过敏 煎( 自拟 ) 减 治 疗 。 基 本 方 : 加 柴胡 1 , 风 1 , 0g 防 0g 炙麻 黄 5g杏 仁 1 , , 0g 乌梅 1 , 味 0g五 子 8g蝉 蜕 1 , , 0g干地 龙 1 , 0g 炙枇 杷 叶 1 , 0g鱼腥 草 1 , 5g 甘 草 6g 风 寒 袭 肺 、 失 宣 肃 型 , 以疏 风 为 主 , 以解 。 肺 治 兼
【 关键词 l 咳嗽 ; 哮喘 ; 中药疗法 ; 医经验 ; 尚述 名 程
2 10 ) 110
【 中图分类号】 R4 . R7 . 2 0. 【 4 5 5 2. 5 1 文献标识码】 A 【 1; 26 5 3 文章编号】 l1 212 9 一 1 一/ f — 6 ( o ̄ 0 8 ( 2 90 6 2
质 轻 味薄 , 肺 经 , 清 热 散 风 , 宣 肺 气 。 全 方 散 收 兼 归 可 开
据其以干咳或咯白黏痰 的主症而从燥或从寒论 治。
2 辨 证 分 型
备, 升降相宜 , 、 同治 , 风平喘 , 有散 风抗 变态 反 肝 肺 祛 又
应 之 意 。其 中蝉 蜕 对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有 较 广 泛 的 抑 制 作
生 素 、 咳药 无 效 。 止
物质 , 其致 变态 反应成 分 主要是蛋 白质 。现 代 医学 治疗 证见 : 咳嗽 日久, 痰多而 有泡 证见: 咳嗽 时间较长 , 胸胁 伴 主要是 口服或吸入糖皮质激素 , 但会 导致 副作用 , 临床 常 用抗生素疗 效甚 微_ 。加 味过 敏煎 全方 散收 兼备 , 3 ] 以祛 风疏风 散风为要 , 升降相宜 , 肝肺 同治 , 临证 中取 得 了 在

从风痰瘀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

从风痰瘀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

从风痰瘀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又称咳嗽型哮喘、过敏性咳嗽,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无明显的喘息、气促和呼吸困难等症状,故临床上容易漏诊、误诊,且近年来发病呈上升的趋势。

由于其症状不典型,不少患者经过很长时间或反复发作后才被确诊,有些患者最终演变成典型哮喘,严重影响着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及早期治疗极为重要。

西医对本病的认识有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治疗亦有一定疗效但易反复,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对本病的治疗具有独特优势。

中医认为风、痰、瘀是其基本病理特点,根据其病理特点分为风邪侵袭期、痰瘀互结期、正气亏损期。

通过从风痰瘀三期变化简单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好思路。

标签: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病机;风咳On Cough Variant Asthma from Wind Phlegm StasisLAN Dan-dan1,JIA Xin-hua2△(1.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an 250014,China;2.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an 250011,China)【Abstract】Cough variant asthma,also known as cough type asthma or allergic cough,is a special type of asthma. It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re lack of specificity and have no symptoms of wheezing,shortness of breath and difficult breathing. Therefore,clinically miss diagnosis and misdiagnosis have showed an upward trend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of its atypical symptoms,many patients have been diagnosed definitely aft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or recurrent episodes. Some patients eventually developed into typical asthma and seriously affected their 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Therefore,to enhance awareness of this disease and make early treatment are extremely important. Western medicine has a more complete theoretical system and a certain curative effect on the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but easy to repea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unique advantages over the disease by 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Chinese medicine believes that the wind,phlegm and stasis are its basic pathological features. According to its pathological features the disease are divided into the epidemic of wind-evil invasion,phlegm and blood stasis and positive qi loss period. Through the three phases of wind phlegm and blood stasis,cough variant asthma is explored in order to provide a better idea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Key words】cough variant asthma,TCM pathogenesis,wind cough咳嗽變异性哮喘是以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无喘息气促等症状,常在运动、吸入冷空气、油烟刺激性气味、上呼吸道感染后诱发,在夜间或凌晨加剧,患者多有过敏性鼻炎或皮肤病病史,发作大多有一定的季节性,以春秋为多。

从风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体会

从风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体会
2 0 1 4年 第 3期
症状 , 5颗患牙 由于 患者 的原 因导致 牙体 折 裂 , 患 牙难 于保存 而 拔除 。2 颗患牙 , 修复牙冠脱落 , 患者未及时就诊 , 咬硬物时发生纵折而拔除 。
3 讨 论
折裂 , 最 后 拔 除 。另 外 失 败 的 6例 病 情 进 一 步 发 展 , 根 管 治 疗 已 不 能 消 除 根尖感染学[ M] . 3 版. 北 京: 人 民 卫 生 出版 社,
2 0 0 8. 1 4 O.
从 风 论 治 咳 嗽 变 异 性 哮 喘 的 体 会
赵 永 刚
( 陕西省 高陵县 中医院 陕西 高陵 7 1 0 2 9 9 )
【 摘要 】 咳嗽变异性 哮喘是慢性咳嗽的一种常见类型 , 咳嗽是其唯一或主要临床表现 , 无明显喘息 、 气促 等症状或体征 , 但 有气道高反应 性。现代
[ 1 ] 柴宝义.伴牙髓病或根尖周病 的隐裂 牙综合治疗 的疗效观察 『 J ] .
口腔 医学 , 2 0 0 9 , 2 9 ( 7 ): 3 9 0— 3 9 1 .
[ 2 ] 徐海. 隐 裂牙 综 合征 的研 究进 展 [ J ] . 牙 体 牙髓 牙 周 病 学杂 志 ,
b r e a t h a n d o t h e r s y mp t o ms o r s i g n s ,b u t a i r w a y h y p e r r e s p o n s i v e ne s s .Mo d e m me d i c i n e ma i n l y t o i n h a l e d c o r t i c o s t e r o i d s a n d o r a l he t o p h y l l i n e,b e t a a g o n i s t s ,t h e I o n — g e r c o u r s e o f t r e a t me n t ,t h e e f f e c t i s n o t s a t i s f a c t o r y,p a t i e n t s o f t e n c a n n o t ma t c h .Th r o ug h y e a r s o f c l i n i c l a p r a c t i c e ,c o u g h f r o m t h e wi n d,i n t h e p r e v e n t i o n f o c i —

孙轶秋教授治疗小儿变应性咳嗽经验介绍

孙轶秋教授治疗小儿变应性咳嗽经验介绍

孙轶秋教授治疗小儿变应性咳嗽经验介绍王羽;孙轶秋【摘要】[目的]探讨孙轶秋教授诊疗小儿变应性咳嗽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侍诊的方法,收集病例,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方面论述孙轶秋教授诊疗小儿变应性咳嗽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对其遣方用药及中医调理方面的特色予以总结,并举案例佐证.[结果]孙轶秋教授认为风邪犯肺是本病的先导,病机关键为肺虚邪恋,以助正达邪为基本治疗法则;临证重视从"风"论治本病,提倡"疏风""祛风""御风"等祛邪之法;通过提高患儿机体抵抗力,扶正固本,从而减少发病次数,缓解发作时症状,发挥了祛风止咳的作用;临床擅用玉屏风散加减治疗本病,在其基础上临证加减,采用标本兼顾,预防为主的理念,强调辨证、辨病相结合,对症治标与辨证治本相结合,疗效显著.[结论]孙轶秋教授治疗小儿变应性咳嗽,在辨证基础上,以助正驱邪为大法,临床上疗效较佳,值得总结及进一步推广应用.%[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academic point of view and clinical experience of Professor SUN Yiqiu in diagnosing and treating allergic cough in children. [Methods]The data were collected by method with sommelier diagnosis,from the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aspects of academic ideas of Professor SUN Yiqiu in treatment of children allergic cough and clinical experience, the prescription and Chinese medicine conditioning characteristics are summarized,with case for evidence.[Results]Professor SUN Yiqiu believes that wind invading the lung is the forerunner of this disease,the key pathogenesis of lung deficiency and pathogen retention,to remove evil is the basic treatment principle;clinical value of cure from the"wind",advocate"Yufeng"Quxie law to improve their body resistance,thus reducing the incidence,alleviatesymptoms,play the role of qufengzhike;clinical use of modified Yuping Feng Pulvis in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on the basis of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using both specimens, prevention concept, emphasizing the combination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diseasedifferentiation,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symptomatic symptoms a combination gets significant effect. [Conclusion]Professor SUN Yiqiu's experience in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cough in children is clinically effective and can be used for clinical reference.【期刊名称】《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42)001【总页数】3页(P78-80)【关键词】小儿变应性咳嗽;玉屏风散;风邪犯肺;助正达邪;孙轶秋;医案;名医经验【作者】王羽;孙轶秋【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江苏省中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0.5孙轶秋教授系南京中医学大学附属江苏省中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张弘论治变应性咳嗽经验浅析

张弘论治变应性咳嗽经验浅析

2021年4月第28卷第7期张弘论治变应性咳嗽经验浅析王慧君 胡丹丹 楼黎明变应性咳嗽又称过敏性咳嗽,患者常因抵抗力下降,并接触过敏原,导致气道敏感性增高而诱导发作。

临床治疗主要以抗过敏药、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茶碱类等药物对症处理,急性发作期症状控制有效,但停药后病情易反复,且长期应用止咳类药后机体易产生耐药性。

祖国传统医学将本病归属咳嗽病范畴。

张弘系浙江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对变应性咳嗽的临床诊治颇具心得,笔者有幸侍诊,现将其经验简单介绍如下:1 病因病机张师认为,变应性咳嗽患者多在感受刺激性气味、遇强冷空气或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突然发作,咽痒作咳,咳嗽剧烈,以干咳为主,少痰或无痰,咳时或伴胸闷气急,难以抑制,常伴有鼻痒、目痒、耳痒、皮肤痒等症状,病情反复难愈。

本病总属本虚标实之证。

1.1 肺脾气虚是致病之本 变应性咳嗽患者多为过敏体质,先天适应性调节能力较差和内环境紊乱的生理状态,导致机体易发生病变[1]。

张师认为,先天不足、肺脾气虚是造成患者病情反复发作,病程迁延不愈的本源内因。

肺气虚则卫外不固,腠理疏松,抗邪无力,淫邪来袭,即易入里犯肺,肺失宣肃,遂见咳嗽、气急等症。

肺卫不固,亦祛邪无力,外邪内袭,稽留难去,久伏于肺,肺气被郁,则咳嗽缠绵日久,迁延反复。

脾气虚则中运失健,津液布散失调,易聚生痰饮,痰饮伏肺,风痰搏结,遂见咳嗽、咳痰,往来反复。

1.2 风邪致咳为病机特点 多种外在致敏原均可归属风邪范畴,往往与气候、物理等因素有一定关系,如冷空气、雾霾、尘螨、花粉、柳絮、动物毛发、油烟等。

张师认为,上述外在过敏原均属外风。

变应性咳嗽患者体虚易感,遇外来风邪袭肺,宣肃失常,肺气上逆,遂作咳嗽。

随着病程进展,病情反复不愈,或病及他脏,导脏腑阴阳气血失和出现肝肾阴虚,或肝阳上亢,或血虚,或内热,易化风生邪,伏藏于内,此属内风;内风内伏,一遇外邪引动,上犯华盖,亦可致咳。

“风性挛急”特性导致患者往往突作者单位:310000 杭州,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研究生在读(王慧君);杭州,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呼吸内科(胡丹丹、楼黎明)通信作者:楼黎明,然发病,出现气道痉挛而咳嗽气急,甚或咳时胸闷胸痛,风邪“善行而数变”,故病情日久,易于传变他脏;“无风不作痒”“风胜则痒”,故患者常有咽痒、鼻痒、目痒、皮肤痒等不适。

成人变应性咳嗽的中医辨证治疗

成人变应性咳嗽的中医辨证治疗

成人变应性咳嗽的中医辨证治疗
杨甲胜
【期刊名称】《当代医药论丛》
【年(卷),期】2023(21)1
【摘要】变应性咳嗽归属于中医“风咳”范畴。

历代医家极为重视“风邪”在疾病演变过程中的作用,以“祛风散邪、宣肺止咳”为最基本治法。

现代医家对风咳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治疗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文章从以上三个方面对中医治疗风咳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中医药治疗风咳的优劣势及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思路。

【总页数】4页(P28-31)
【作者】杨甲胜
【作者单位】临沂市中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3
【相关文献】
1.髓芯减压植骨加中医辨证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观察
2.浅谈成人斯蒂尔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3.胡荫奇中医辨证治疗成人斯蒂尔病经验
4.中医分期辨证配合激素治疗成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0例
5.髓芯减压植骨术结合中医辨证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风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体会

从风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体会

从风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体会咳嗽变异性哮喘是慢性咳嗽的一种常见类型,咳嗽是其唯一或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但有气道高反应性。

现代医学主要以吸入激素及口服茶碱、β激动剂为主,疗程较长,效果欠理想,患者常不能配合。

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从风论治咳嗽,在防蝉止嗽散基础上加减治疗本病,进行机理论述。

标签: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治法;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简称CV A)是慢性咳嗽的一种常见类型,咳嗽是其唯一或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但有气道高反应性。

临床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干咳,通常咳嗽比较剧烈,夜间咳嗽为其重要特征,感冒、冷空气、灰尘、油烟等容易诱发或加重咳嗽。

咳嗽变异型哮喘属中医学“咳嗽、痉咳”等范畴,风邪是其主要的致病因素。

现代医学主要以吸入激素及口服茶碱、β激动剂为主,疗程较长,效果欠理想,患者常不能配合。

且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经济及心理负担,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及工作。

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从风论治咳嗽,在防蝉止嗽散基础上加减治疗本病,效果较好,现将其机理论述如下:病因病机:《素问》曰:“风者,百病之始也”、“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说明百病由风而生,顺风而变。

风为百病之长,六淫之首,其性主动、向上,肺为华盖,开窍于鼻,主呼吸,外邪入侵,每每首当其冲。

故风邪侵袭,首先犯肺。

肺为娇脏,不耐寒热,风邪束肺,肺失宣肃,故见咳嗽。

正如《医学三字经》所云:“肺为脏腑之华盖……受不得外来之客气,客气干之则呛而咳矣”。

本病四季均有发作,常突然发作,骤然停止;除长期慢性干咳外,还有一个较为常见的兼症就是咽干、咽痒,咽痒即咳难以克制,正符合“風善行而数变”、“风盛则挛急”、“风盛则痒”的特性,故风邪是本病证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的主要致病因素。

本病病因病机的本质当属外感失治,邪内伏于肺,肺气失宣,气机不利,气道挛急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风咳 , 民乃 迁徙 ” 的记 载 ; 在《 素 问・ 风 论 篇》 『 羽 中则 日: “ 肺 风 之状 , 多汗恶风 , 色胼然 白, 时 咳短 气 , 昼
认 为此 病 发 病 常有 “ 风邪致病” 的特 点 , 如“ 风者 善 行而 数变 ” 、 “ 风 性轻 扬 、 风 为 阳邪 ” 、 “ 风 胜 则痒 ” 等; 同 时亦 把 此 病 归 属 为 “ 本虚标实” 证, 正如“ 正气 存 内、 邪不可干” 所言 , 五脏本 虚 才 是导 致本 病 反 复发 作、 缠 绵难 愈 的关 键 , “ 风为 标 , 脏 虚 为本 ” 更 符合 本 病 的病 理性 质 。杨 立春 [ 认 为“ 风 为百 病之 长 ” , 故本 病 常 常 合 并感 受 其 他 外 邪 , 如寒 、 热、 燥等; 同 时本
1 风 邪 致病 为主 因
本病为现代 医学病名 , 临床多表现为刺激性干
咳, 多为阵发性 , 白天 、 夜 间 均 可 发作 , 每 与接 触 油
烟、 灰尘 、 冷空气等易诱发 , 常伴有 咽喉发痒等症 。 中医虽然没有本病 的名称 , 但其临床特征及其发病 特点却在古 医籍 中早有所记载 。先秦两汉 时期 的 《 礼记 ・ 月令》 Ⅲ 中已有“ 季夏行春令 , 则谷实鲜落 , 国
病 迁延 不 愈 , 久病 则 虚 , 病理 性 质也 为 本 虚标 实 , 以
E t 则瘥 , 幕则甚 , 诊在眉上 , 其色 白” ; 巢元方 的《 诸 病源候论 ・ 咳嗽病诸候》 嘲 中提及“ 又有十种咳。 一日 风咳 , 欲语 因咳言不得竟是也 ” ; 其后 , 唐・ 孙思邈的 《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八 ・ 大肠腑 ・ 咳嗽第 五》 中也有
类似的论述 : “ 问 日: 咳病 有 十 , 何谓也? 师 日: 有 风
气血 亏虚 为本 , 风 邪犯肺 为标 。 胡 清顺 [ 0 } 认为本病 发பைடு நூலகம் 病 时主 要在 肺 , 但 久 病必 虚 , 久 咳 日久 则 伤及 脾 肾 。
综 上所 述 , 本 病病 因不 外乎 外 感六 淫 和 内邪 犯肺 两
机及 理法 方 药有 了 自己 的认 识 及 发挥 。宋康 教授
境污染等因素使其发病率逐年增高。西医诊断此病 是程序复杂 , 且治疗疗效并不令人满意 ; 而 中医药
对本 病 认 识久 远 , 从“ 风 咳” 论 治 取得 了较 好 的临 床 效果 , 兹 结合 相关 文献 概述 如 下 。
谈 到风 邪致 咳时说 : “ 风乘肺者 , 日夜无度 , 汗 出头
收稿 日期 :2 0 1 3 — 1 0 — 2 4
作者简介 :殷科 ( 1 9 8 9 一) , 男, 江苏常熟人 , 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 究方 向 : 中西医结合肺病 。
2 9
2 0 1 4 芷
云南 中 医学 院学 报
第3 7卷第 1 期
2 0 1 4年 2月
云 南 中医 学 院 学 报
J o ur n a l o f Yu n n a n Un i v e r s i t y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h i n e s e Me di c i ne
V0 1 .37 No. 1 2.201 4
变 应 性 咳 嗽从 风 咳 论治 的 思 考
殷 科 ,史锁 芳
( 1 . 南京 中医药大学 ,江苏南京 2 1 0 0 2 9 ;2 . 汀苏省 中医院 ,汀苏南京 2 1 0 0 2 9 )
摘要 :变应性 咳嗽中医多从 “ 风 咳” 论治, 通过 古今文献 复习及 临床 验证 , 提出本病 的中医 证治方法 和研 究思 路, 对 临床具有启迪 和借 鉴作用 。 关键词 :变应性咳嗽 ;风咳 ;思考
第3 7 卷
仁或柴胡半夏汤 ,后用诸咳丸” 。清代 叶天士认为
“ 咳 为气 逆 , 嗽 为有 痰 … …若 因于 风者 , 辛平 解之 ” ,
虚 的 不 同 以及 肺 肝 同病 、 肺 胃不 和 、 肺 肠 失 调 以及
中 图 分 类 号 :R 2 5 6 . 1 1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0 — 2 7 2 3 ( 2 0 1 4 ) O 1 — 0 0 2 9 — 0 2
变 应 性 咳嗽 属 于慢 性 咳 嗽 范畴 , 近 年 来 由于环
痛, 涎 痰 不利 ” ; 秦 景 明在 《 症 因脉 治 》 l 7 _ 中对 伤 风 咳 嗽 论述 较 详 , 其日 : “ 伤 风 咳嗽 之症 , 憎寒 壮 热 , 头痛 眼眶痛 , 自汗 恶风 , 鼻塞涕流 , 痰结肺管 , 咳 嗽不 已 。 此 风伤 肺 气 。 即痰饮 门风痰 咳嗽 , 今 人名 日伤风 症 也 。伤风 咳嗽之脉 , 脉 多浮 大 ” 。 由此 可 见 , 风 咳早 在 古籍 中就有 着 比较详 细 的 记载 , 而现 代 医家 更 是在 此基 础 上对 本 病 的病 因病
大类 , 要致病 因素为风 , 病变 主要在肺 , 与 肝 脾 有 关, 久则及肾, 病理 性质 当属 本虚标 实 。
2 疏 风 宣肺 为主 法
谈 及 风 咳 的治 疗 ,明朝李 梃 在 《 医学 入 门 ・ 杂
政在 《 儒门事亲 ・ 嗽分六气毋拘 以寒述二十五》 同 中
病. 夕 感・ 寒类 ・ 咳嗽》 … I 中写到 : “ 风乘肺 咳, 则鼻塞 声重 , 口干喉痒 , 语未竞而咳 , 参苏饮加桑 白皮 , 杏
咳, 有寒 咳 , 有 支 咳 … … 问 日: 十 咳 之 证 以何 为 异 ? 师E l : 欲语 因 咳 言不 得 竞 , 谓 之 风 咳 …… ” ; 宋 陈无 择在 《 三 因极一 病 证 方论 . 夕 因 咳嗽证 》 『 s I 中有 “ 伤 风 咳者 , 憎寒 壮 热 , 自汗恶 风 , 口干烦 躁 ” 的记 载 ; 张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