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回顾性分析
50例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监测及影响 因素分析 可为临床上预防 中毒 、 调整给药方案 、 维持 血药浓度提 供有效依据 ] 。 本研究 中通 过分 析我院 5 0例患者地
地高辛 为强心苷类药物 , 可选 择 性 作 用 于 心 脏 , 使 心 肌 收 缩 力增 强 , 临 床 上 主 要 用 于治 疗 心 力 衰 竭 、 心功能不 全 、 心 动 过 速 等心脏 疾病 , 疗效 肯定 …。 因 其 药 动 学 及 生 物 利 用 度 个 体 差 异 大、 治疗指数低 、 影 响 因素 多 、 治 疗窗范 围窄 , 且 作用机制 复杂 、 药效较强 , 治 疗 剂 量 与 中毒 剂 量 接 近而 难 以 区 分 , 剂 量 偏 高 的 临 床表现与用量不足相似 , 合 并 用 药 时可 影 响 地 高 辛 血 药 浓 度 , 即 使 浓 度 在 正 常 范 围 内 也 可 导 致 中毒 [ 2 1 。 因此 , 地 高 辛 的血 药 浓 度
药及 年龄 大 的 患者 应 严 密监 测 。
关键词 : 地 高辛 ; 血 药浓 度 ; 监测 ; 影响 因素 中 图分 类 号 : R 9 6 9 . 3 ; R 9 7 2 . 1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4 9 3 1 ( 2 0 1 3 ) 0 7— 0 0 1 4 —0 2
可 同 时 患 有 两 种 及 以上 疾 病 。 其 中男 2 7例 , 女 2 3例 ; 年龄 1 8~ 9 0岁 , 平均( 6 0 . 7 4 - 1 1 . 5 ) 岁, 其 中年龄在 6 0岁 以下 的 1 2例 ( 占 2 4 . 0 0 %) , 6 0 7 0岁 1 8 例( 3 6 . 0 0 %) , 7 1 ~ 8 O岁 1 4例 ( 2 8 . 0 0 %) , 8 1 ~ 9 0岁 6例 ( 1 2 . 0 0 %) 。
临床用药分析实例1

临床用药分析实例实例1患者病情简介:老年患者,男,70岁,患心梗、房颤及心衰。
处方:地高辛0.25mg,1次/日×10日异搏定80mg, 2次/日×10日患者用药后状况:上述药物连用2日后,测地高辛血药浓度1.4μg/L,连用到第7日,患者突然晕倒,心搏骤停,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为4μg/L。
用药分析:(1)患者地高辛血药浓度为4μg/L,比中毒浓度的2μg/L高出一倍,出现了中毒症状。
(2)因老年人肾功能减退,应用地高辛剂量应酌减。
(3)地高辛与某些抗心律不齐药物如异搏定、奎尼丁、胺碘酮合用时,因这些药物为肝药酶抑制剂,使地高辛的体内清除率下降,半衰期延长,因此若要联用,地高辛的初始剂量应减少或减半,疗程也应限制在3日之内。
实例2患者病情简介:患者患有房颤、心衰合并肺军团菌感染。
处方:地高辛0.25mg,1次/日×5日红霉素250mg, 4次/日×5日患者用药后状况:上述药物在治疗的第4日,患者出现厌食、恶心、腹泻等症状。
用药分析:(1)患者表现出的消化道症状似乎与地高辛中毒有关,提示其血药浓度可能高于正常。
(2)地高辛在肠道内经肠道菌群的作用,部分代谢为无心脏活性的产物。
应用某些抗生素,如红霉素、四环素,会产生对肠道菌群的抑制作用,从而削弱了地高辛的代谢,导致了地高辛血药浓度的升高。
3实例:患者病情简介已行胃大部全切除术。
,患者女,处方:头孢曲松钠 2g氯化钠注射液 10 ml/静注 0.9% 日1次/日×8用药分析:不仅浪费药物,术后连用7日预防感染。
日起,(1)术前1静脉应用头孢曲松钠,而且易造成细菌耐药。
分钟静脉给药。
2)预防用药最佳时间,术前是在麻醉诱导期,或作切口前30(~48小时。
术后给药时间控制在244实例患者病情简介: 78岁,因脑出血昏迷住院。
男性老年患者,处方: 0.24g(240 000U) 庆大霉素 500ml/静滴5%葡萄糖注射液次/日×10日1用药分析:)庆大霉素用作预防(肺)感染,但无预防效果。
临床中地高辛血药浓度EMIT法监测方法的应用效果分析

地 高辛作为临床控制心房快速性颤 动和充血性心力 衰竭 3讨 论 的有效药 物之一 , 具有 安全范 围较窄 、 治疗指数 低 、 治疗量 和 在地高辛临床应用过程 中,检测血药浓度 的 目的是为 了 中毒量存在 重叠 、 个体差 异较大 等药动力学 特性 , 因此 , 临床 判 断地 高 辛 用 药 剂 量 是 否 过 量 导 致 中毒 或 者 不 足 ,并 且 观 察 使用过程 中需要对其实施血药浓度监测¨ 1 。本文使用 E MI T法 地 高辛 的临床疗效 。通 常情况 下 , 地高辛需要浓 度的有效治 对 1 0 0例患者实施了 1 5 8次地高辛血药浓度 ,现将结果报道 疗 范围为 0 . 8 — 2 . 2 n g / m l 。本文选用的患者使用地高辛血药浓度 如下 。 处 于正常范围的患者为 8 0 例次 , 占比为 5 0 . 6 3 %。 地高辛血药浓 l资 料 和 方 法 度检测可 以有效地辅助临床治疗效果 的判断 , 确定患者的用药 1 . 1 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我院 2 0 1 2 年1 月- 2 0 1 3年 1 O 月间收治 方案 。通过分析检测结果发现 , 我院地 高辛药物应用与检测主 的1 0 0例患者 , 男3 8 例, 女6 2例, 年龄分布于 6 1 - 7 3岁, 多为老 要 以心血管 内科 为主 , 地高辛需要 的关键用途一致 , 其余科 室 年女性, 病症多以高血压心脏病、 风湿 心脏病和冠 病为主。 药物检测宣传较 少 , 因此 , 需要 加大地高辛血药浓度 的检测 宣 1 . 2 方 法 传, 让更多的 医师 了解药物检测 的重要性 , 以便能够提 高药物 1 . 2 . 1 血药浓度检测方法 : 患者 口服地高辛片后 , 待血药浓度达 的合理利用率 , 保证患者能够安全 、 合理地使用地高辛等药物。 到稳 定状 态 ,即是在 服药 后 8 - 2 4 h采 集 1 ~ 2 m l 血液 ,使 用 经过分析统计数据得 出, 年龄超过 6 5岁 的患者为 7 3 人, E MI T方法检测地高辛血药浓度l 2 l 。 占比为 7 3 %, 因此说 明 , 地高辛用药 的人群 多以老年人 为主 , 1 . 2 . 2地高辛 中毒诊断依据 : 患者服用地高辛药物过程 中, 如果 并且检测结果表 明, 随着年龄的增大 , 地 高辛 血药浓度呈现 出 消化道发生呕吐 、 恶心 、 食 欲不 振 、 腹泻等症状 , 或者 中枢神 经 了增高 的趋势 , 因此 , 这就说 明地高辛应用过程 中 , 年龄越 大 , 系统发生 头痛 、 失眠 、 晕眩、 疲倦 和视觉 障碍发生绿视 、 黄视 、 其发生地高辛 中毒的几率就越大 ,主要原 因是 老年人的 。 肾小 视物模糊等症状 , 心率发生新 的失常 , 并 且在用药剂量 降低 或 球过滤功能随着年龄增大而下 降,并且 老年人 的 肾动脉粥硬 者停 药后 , 上述症状消失 , 则诊断为地高辛 中毒¨ j l 。 化, 导致 肾基底 膜增厚 , 有效 肾单位 明细降低 , 肾清 除率也 随 2结 果 之 降低 , 而地 高辛是通过 肾排泄 的药 物 , 因此 , 老年人 的中毒 地高辛临床应用过程中 , 对于年龄 大 、 肾 使用 E M I T法对 1 0 0例 患者实施 的 1 5 8次地高辛 血药浓 可能性非常大 。因此 , 度, 地 高辛 血药浓度检 测值 8 0次位于治疗 浓度范 围 , 占比为 功能明显下降的患者 , 适 当地 降低 地高辛用 药剂量 , 实施个体 5 0 . 6 3 %; 3 6次低 于治疗 浓度范 同下 限 ,占比为 2 2 . 7 9 %; 4 2次 化 给药 方案 , 降低治疗浓度 , 以避免患者发生用药剂量 过高而 高于治疗浓度上 限, 占比为 2 6 . 5 8 %, 具体数据见表 1 。 导致 的中毒现象 , 以便有效地降低 中毒发生率 。 表 1 患者 实施 EMI T法 检 测 的 血 药 浓 度 分 布 ( n) 地 高辛 中毒 时 , 患者 的血药浓度个体差 异较大 , 并 且临床 上缺乏 明显 的症 状特征 , 与患者原有 的疾病症状 很难区分 , 因 此, 无法从患者 的绝对用药剂量 和血药浓度正 常范围判断 , 个 体差异需求相关程度较高。建议地高辛临床应用过程 中 , 给药 的初期应使用小剂量。对于病情不急 的心功能不全 等症状 , 可 以采用较小剂量 的维持疗 法等 , 也就是每 日给予 维持 量 , 经 过 2 . 1 给药剂量过大导致 中毒 : 4 2次高于治疗浓 度上 限 ,占比为 4 ~ 5 个半 衰期之后 , 就可 以达 到稳 定的血药浓度状态 , 并且有 2 6 . 5 8 %, 其 中一 例老年患者 由于给药剂量过大 , 导致地 高辛血 效地发挥疗效 , 降低 中毒发生率。 药浓度 > 2 . 2 n g / m l , 检 查心 电图示窦性心动 过缓 , 血压 1 3 0 / 8 0 m 参 考 文 献 m Hg , 心率 5 2次/ mi n , 呼吸 1 9次/ 1 n l , 体 温达到 3 6 ℃。 急诊检 测 … 李全 亭. 1 0 5例地 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及意义l J 1 . 国际检验 医学 地高辛血药浓度达到 5 . 2 2 n g / m l( 正常范围为 0 . 8 ~ 2 . 2 n g / m1 ) , 患 杂 志 , 2 0 1 2 , 3 3 ( S 1 ) : 6 0 — 6 2 . 者其他临床症状为黄绿视症 。 [ 2 ] 刘海 燕. 高效 液相 色谱 法测定人血 浆 中地 高辛浓度 中 国 2 . 2给 药剂量过 小 : 由于地 高辛具有安 全范 围窄 的特点 , 一 般 医 药指 南 , 2 0 1 1 , 9 ( 2 2 ) : 3 9 — 4 0 . 情况 下 , 治疗量 已经 接近 中毒剂量的 6 0 %, 并且地高辛 的生 物 『 3 1 黄桂 红 , 邓航 , 罗昱澜 , 等. 1 0 6例地 高辛血 药浓度监 测及 结 利用 度具有极大 的个体差异性 ,非常容易发生不 同程度 的毒 果分析『 J ] . 右 江民族 医学院 学报 , 2 0 0 9 , 3 1 ( 5 ) : 7 9 3 — 7 9 4 . 性 。通过检测 , 3 6例次患者 的地 高辛血药浓度低 于 0 . 8 n g / ml , [ 4 ] 李军. 地 高辛 与卡 马西平血 药浓度监测 结果 分析 [ J ] . 中国药 占比为 2 2 . 7 9 %, 不能达到治疗效果 。 业. 2 0 0 8 . 1 7 ( 1 1 ) : 5 5 . 羞 于主动询问此类知识 ,导致人 ] 二 流 产后 并发症 以及重复 流 产等现象发生 。本次研究中 6 7例人_ T流产后女性进行计划 生 育服 务干预措施后 , 在避 孕知识知晓情况 、 避孕药物 以及避孕 器具 的使用正确率方面显著高于干预前。表明 , 对于流产女性 实施计 划生育服务干预措施 ,可 以降低非 意愿妊娠及 临床 人 工流产率 , 有利于提 高卫生状况 , 同时 , 也有助 于妇女身 心健 康发展 , 对于确保 国家优生优育政策 的实施也具有积极意义。
地高辛的血药浓度监测分析

《 海 医 药 》 20 淮 0 8年 1 1月 第 2 6卷 第 6期
JH a a Me , oe e 0 8 V I 巨 o ui i d N vmbr 0 , .2 . h 2
・
5 9・ 3
地 高辛 的血药 浓度 监测 分 析
对 5 2例地高辛治疗药 物监测 ( D 6 T M)
3 32 年龄对血清地高辛浓度 的影响 随着年龄增高 , .. 患者 体 内的血清地高辛浓度也相应 的升高。患者年龄 增高 , 尤其 是 > 0岁 , 6 应用 同样 剂量 的地高辛 , 清地高辛 浓 度 比 <6 血 0 岁的患者要 高。主要 原因 : 1 体 内 5 % 的地高辛 与骨骼 肌 () 0 结合 , 老年人由于骨骼 肌减 少 , 致地 高辛 表 现分布 容积 降 导
( D ) 定地 高 辛 血 药浓 度 。 TX测
2 结果
究结果表明地高辛对心衰 的治疗效 果有性 别差异 : 女性 患者 心衰控制效果低于男性 , 因服用地 高辛而导 致的病 死率 高于
男 性 , 异 有统 计 学 意 义 ( 0 0 4 。 差 P= .1 )
2 1 年龄 、 . 性别分析
这 可 能会 导 致 女 性 容 易 出 现 地 高辛 中 毒 。R t r a oe等 的研 h
20 0 6年 1 2月监 测 的 52例 患 者 地 高辛 血 药 浓 度 的数 据 , 6 统
计分析患者的年龄 、 性别与血药浓度的关系 , 析其 测定 结果 分 处于有效血药浓度范 围内的分布情况。 12 方法 . 患者 口服地高辛 片 , 血药 浓度达稳态 后 , 服药 于 后 8—2 4 h采 血 1m , 离 血 清 , 荧 光偏 振 免 疫分 析 仪 l分 用
945例次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关键词 治疗药物 ; 药浓度 : 血 构成 比 ; 治疗 窗 中图 分 类 号 : 9 91 R 6.
治 疗药 物浓度 监 测 ( eae t rgm nt n 。 t rP ui du 0 i 6 g h c o
统计 分析
T M)是在药 动学原理 的指 导 下 ,利 用先 进 分 析技 D 术 , 定血 液或 其 它体液 中药 物浓 度 . 测 以解决 临床个 体 差异 的用 药 困难 , 促进 合理 用药 。 研究 采用 系统 本
们重 视 .并 应 以局 部 电凝 止 血及微 型填 塞 逐步 取代
痛苦 大 、 作用 多 的传统 鼻腔 填塞 。 副 4参 考文 献
1 国铉 . 编 . 鼻 咽 喉 全 书 . 2版 . 科 学 . 海 : 学 技术 出 版 社 . 主 耳 第 鼻 上 科
20 4 0 0.7
性 出血 对 于存 在 中鼻 甲 内移 。 嗅裂 区狭窄 。 响 内 影 镜检查 操 作 的 。 应将 中鼻 甲 骨折外 移 。 以更好 地 暴露 嗅裂 区 . 别是 中 隔偏 曲巨大 嵴 、 突 形成 者 , 内 特 未 在 治 疗 窗 内 , 测 次 数 偏 少 。 床药 师 和 医 师应 联 合 , 多 监 临 充分 利用 T M 技 术 . 立一 个 长 期 有 效 的 治 疗 方 D 建
案 , 大 限度 保 障患 者 用 药 安 全 、 效 、 济 、 理 最 有 经 合
窄 . 中隔偏 曲及 检查不 够 仔细有 关 。 于一 般 的嗅 鼻 对
裂 区 出血我们 采 用双极 电凝 加 明胶海 绵局 部 加压 填 塞 止血 .双极 电凝 是 通过 热效应 使 局部病 变 血管 闭
耳鼻咽喉科杂志, 9 ,1 )5 1 63( : 9 4 4
1180例次地高辛血药浓度测定结果的分析

≥7 0
不 同性别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
£ 别 例次 平均浓度 ( g 1 n/ ) m 血药浓度 ( g 1 n/ ) m
< 05 12 6 l4 7 05 2 0  ̄ 3 31 38 6 > . 20 6 4 8 1
垫堕堕坌塑 ! ! ) ! II 』
(5 I ) 015 2
0 5 0 2
! 重垂
无中毒 症状 有中毒症状 3 1
1 2
O5 2 . . ~O 3 93 . 9 (3 1 8
302 J 0( 4 5
>. 2 O 5(2 0 1 4
9 ( l 58 ”
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 简称心衰 ) 及控制快速 心 房 颤 动 、心 房扑 动 的心 室 率 ,有 很 好 的疗 效 , 但 由于其安全范围小 ,治疗指数低 ,药动学及药
效 学 的个 体 差异 较 大 ,治疗 量与 中毒量 接 近 。因 此 ,监 测 地 高辛 浓度 可 为 临床安 全 、有效 、合理 用 药 提 供 科 学 依 据 。现 对 l8 次 地 高辛 血 药 0例 1
作者单 位 :10 0 070北京 军 区总 医院药 理科
通 讯作 者
浙江 临床 医学2 1年9 02 月第 1卷 期 4
・
1 45 ・ 0
测 定 。离 心 机 、T X仪 和地 高辛 试剂 盒 均 由美 国 D A bt 司提 供 ,每 次测 定 时 均 加 用 标 准 含 量 质 bo公
(占 5 . % ) 4 92 % ,15例 次 > . gm (占 1.% ) 20 /l n 23 , 约 4 .% 患者 的血药浓 度存 在 问题 。 08 2 不 同年 龄组 地高 辛血 药浓 度 . 2 平均 血清 浓度 16 ~ 0岁 患 者 ,( .3 .1 g ,> 0岁 患 者 , 1 ±09 )n/ 2 ml 6 ( .6±0 8 gm ,两个 年 龄组 平均 血 清地 高辛 1 2 . )n/l 9 浓 度 值 经 T检 验 , 异无 统计 学 意 义 ( = .3 差 P 02 1o
地高辛的血药浓度监测及分析

地高辛的血药浓度监测及分析地高辛是一种常用于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治疗的药物,其治疗效果与血药浓度密切相关。
因此,血药浓度的监测和分析是确保地高辛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1. 地高辛的药理特点地高辛是一种强效的心脏糖苷类药物,可以通过提高心肌收缩力和减慢心率来增强心脏功能。
它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胞膜上的钠钾ATP酶,使钠离子在细胞内堆积,钙离子外流难以维持,从而促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进而增加心肌细胞的收缩力。
2. 血药浓度监测的重要性地高辛是一种狭窄治疗范围和副作用区间很窄的药物。
在治疗中,血药浓度过低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佳,而浓度过高则会引发严重的副作用,如心律失常、恶心、呕吐等。
因此,及时、准确地监测地高辛的血药浓度对于调整剂量、保证治疗效果和避免副作用至关重要。
3. 血药浓度监测的方法目前,常用的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方法有放射免疫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质谱法等。
其中,放射免疫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它通过抗地高辛抗体与地高辛结合生成免疫复合物,再利用同位素标记来检测免疫复合物的数量。
这种方法准确性高、灵敏度好,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质谱法则是相对较新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的优势,但需要更复杂的仪器设备和专业技术支持。
4. 血药浓度分析的结果与临床意义通过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指标:4.1 最小有效浓度(MEC)最小有效浓度是指血液中地高辛的浓度达到了治疗效果所需的最低限度。
低于最小有效浓度,地高辛的疗效将不明显。
4.2 最大耐受浓度(MTC)最大耐受浓度是指血液中地高辛的浓度达到了患者能够耐受的最高限度。
超过最大耐受浓度,可能会引起副作用,如心律失常等。
4.3 治疗范围(Therapeutic Range)治疗范围是最小有效浓度与最大耐受浓度之间的区间,也是目标血药浓度的范围。
维持在治疗范围内的血药浓度可以保证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
5. 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地高辛血药浓度受多个因素影响,主要包括:5.1 生理因素个体的生理特征如肝功能、肾功能、免疫功能等都会对地高辛的代谢和排泄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血药浓度。
心功能衰竭患者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频度及其临床意义

12 病例选择 和用 药方案 :6例心衰患者均为我 院心血 管科 . 3
及老年病科住 院患者 , 2 男 4例 , 1 , 女 2例 年龄 4 8~8 8岁 , 平均 ( 1±1 ) , 6 3 岁 体重 3 7 k , 5— 1g 平均 (7±1 ) g 4 1k。
13 观察方法及数 据处 理 :规律 组测 定 d oi 药浓度 为 . ix g n血
A R e t nl 9 9 13 5 :0 5 m J ong o,18 ,5 ( ) 16 - e [ 收稿 日期 :0 8一 7一l 编校 : 20 o 0 王丽娜 ]
心 功 能 衰 竭 患者 地 高 辛血 药 浓 度监 测 频 度及 其 临床 意 义
朱瑞华。刘伟斯 欧庆霞 (. , , 1广东省韶关市铁路医院, 广东 韶关
所 以本研究在数据处理上 采用 C V来反映患 者的 dgxn血药 i i o
浓度的动态变化 。
地高辛为 中效 洋地 黄强 心 苷 , 其有 效血 药 浓 度为 0 8— . 2 O g m , 高辛稳 态 血浓 低 于 0 8 g m 时 无效 ; . . n/ l地 . n/ l 0 8—15 .
药的相互作用等 因素影 响 , 因此 对血 药浓度 监测 方案 的确定
注: 规律组与非规律组 比较 。 ①P< .5 O0
尤 为重要 。本文就此 选择 测定 3 6例 心衰 患者 22次 dgxn 0 i i o 血药 浓度监测进 行 回顾 性分 析 , 以了解 心衰 患者 地高 辛 ( i d_
5 20 ) 10 0
520 ;. 1002 广东省韶关市粤北人 民医院, 广东 韶关
[ 摘
要 ] 目的 : 研究心 功能衰竭患者地高辛 ( i x ) dg i 血药 浓度监测频 度的临床 意义 。方法 : 3 on 对 6例心 功能 衰竭患 者 2 2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回顾性分析
作者:高欢
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1期
摘要:目的对443例患者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医师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收集门诊或住院口服地高辛药物的患者443例血清标本(男性233例,女性210例),应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ce enzyme immunoassay,CLEIA)测定其血药浓度。
结果 443例患者中,在有效治疗血药浓度范围内的为356例(占80.36%),小于0.5ng/mL 为44例,(占9.93%);>2.0 ng/mL为43例(占9.71 % 其中中毒的为 11例)。
结论地高辛药物治疗指数窄,用药个体差异大,容易发生过量中毒或剂量不足,临床应用地高辛药物有必要对其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并及时根据监测结果及临床症状调整剂量,以保证患者安全、有效地使用地高辛。
关键词: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联合用药
本文通过对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门诊或住院口服地高辛药物的443例的患者血药浓度水平进行临床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门诊或住院口服地高辛药物的患者443例,其中男性233例,女性210例,平均年龄为(70.18±11.27)岁, >60岁有354例(占总人数79.91%)。
443例患者中原发基础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肺炎、脑梗死、脑血管意外、糖尿病等。
相当部分病例兼有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病症。
绝大部分患者均常用维持量服用地高辛。
1.2方法
1.2.1 样本采集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口服地高辛0.125~0.250 mg/d和其他药物。
在连续服药6~7d血药浓度达稳态后的末次服药6h后取血样5ml,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1.2.2 测定方法采用美国BECKMAN公司生产的ACCESS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ce enzyme immunoassay,CLEIA)测定。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χ2统计学处理,P
2结果
2.1 性别对地高辛血药浓度的影响见表1。
本组对不同性别进行χ2检验(χ2=0.44)结果为P>0.05,无统计学意义。
2.2 年龄对地高辛血药浓度的影响见表2 。
本组对不同年龄段χ2检验(χ2=17.48)结果为P
3 分析及讨论
3.1 浓度影响根据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血清地高辛浓度> 2.0 ng/mL ,即为超出有效安全范围,目前研究认为地高辛血药浓度的有效范围应该控制在0.5~1.2 ng/mL[2]。
该院使用的地高辛血药浓度安全有效范围是0.5~2.0 ng /mL 。
3.2 性别的影响据表1中数据及其χ2检验结果(P>0.05)可知:在所有使用地高辛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CHF)的患者中性别差别对地高辛血药浓度并没有影响。
性别的差异虽然对地高辛血药浓度的吸收、分布、排布产生影响,但对SDC稳定血药浓度并不产生明显的统计学意义,临床给药方案中可不必考虑该因素的影响。
也有报道说[5],女性的地高辛血药浓度绝对值较男性高,但统计学分析仍未有显著性差异。
但Rathore SS,Wang Y,Krumholz HM等的研究表明[6]地高辛治疗心衰的疗效存在性别差异,患有心衰和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女性患者较男性有更大的危险。
3.3 年龄的影响由表2中数据及其χ2检验统计结果(P
3.4 患者病理情况在该院的443例患者中,很大一部分(特别是>60岁的患者)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肾功能不全,胃纳差等病理状况,在这些患者中有相当部分的患者兼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疾病。
如该院1例61岁男患者主诊疾病:慢性心功能不全;非主诊疾病:有甲状腺机能减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还伴有肺部感染,服用地高辛后进行采血测量,SDC达到3.63ng/ml,发生地高辛中毒。
经其他研究表明,当严重的心功能不全、冠心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由于心肌缺氧缺血,可使心肌对地高辛的敏感性增加,易发生中毒。
患者病理情况是一个很复杂的影响因素(特别是老年患者),故在患者使用地高辛治疗的时候,应结合患者本身的病理诊断的实际情况,个体化给药,提高疗效,避免中毒。
3.5 合并用药作用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地高辛作为多种药物相互作用的目标药,合并用药较为普遍,有些药物能增加地高辛生物利用度,还有肝药酶诱导剂或抑制剂能影响地高辛代谢。
能引起地高辛血药浓度升高的药物以维拉帕米、硝苯地平、卡托普利为主;使地高辛血药浓度下降的药物主要有利福平、甲氧氯普胺等,如有报道说[10]低血钾症易致地高辛中毒,而呋塞米可致低血钾症,增加心肌细胞对地高辛的敏感性。
在该院所有使用速尿(呋塞米)的患者中,绝大多数患者的SDC的>2.0ng/ml,所以临床用药需根据不同个体的差异性,及时合理地调整用药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4 结论
通过对该院的443例患者的SDC进行回顾性分析可知,影响地高辛有效血药浓度的因素有许多,但主要为:年龄、患者病理情况以及合并用药情况等,患者的性别对地高辛有效血药浓度并无统计学意义可不做考虑因素。
因此,在今后的地高辛药物治疗中特别注意患者年龄、病理情况以及合并用药情况,在血药浓度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利用临床药物动力学和临床药理学的原理,及时更改给药剂量,避免中毒发生。
参考文献:
[1] 耿洪业,王少华.主编.实用治疗药物学[M].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 丁全.我院237例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分析 [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3] [英]Sean C Sweetman 主编 .李大魁金有豫汤光等译[M].马丁代尔药物大典(原著第35版).化学工业出版社生物·医药出版分社.
[4] 敖慧君,毕绮丽,黎月玲,等. 188例次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分析 [J].广东药学,2004,14(3).
[5] 徐立根.地高辛免疫分析质量控制与血药浓度监测[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4,17(1).
[6] Rathore SS, Wang Y, Krumholz HM. Sex-based differences in the effect of digoxin on the 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 N Engl J Med,2002,347:1403-1411.
[7] 王建军,赵德运,郑清芬,等.儿童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分析[J].河北医药,2007,29(9).
[8] 黄桂红,邓航,罗昱澜,等.106 例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及结果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 ,31(5).
[9] 李红梅. 地高辛的临床使用及血药浓度监测 [J]. 医学创新研究,2008,5(29).
[10] 隋秋林,于碧君. 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与临床药学[J].临床用药,2008,5(7).
编辑/王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