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团团圆圆过中秋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及反思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及反思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2.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3. 教育幼儿学会分享,体验与同伴、家人共度中秋节的快乐。

二、教学内容:1. 中秋节的来历2. 中秋节的习俗3. 制作月饼4. 赏月、猜灯谜5. 学习中秋节相关的儿歌、故事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体验节日的快乐。

四、教学准备:1. 教具:中秋节相关图片、视频、月饼模具、彩纸、画笔等。

2. 环境:创设一个温馨、和谐的氛围,如播放轻松的背景音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导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2. 主题活动一:制作月饼。

让幼儿亲手制作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

3. 主题活动二:赏月、猜灯谜。

组织幼儿在户外赏月,进行猜灯谜活动。

4. 主题活动三:学习中秋节相关的儿歌、故事等,让幼儿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7. 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活动,如制作月饼、猜灯谜等,增进亲子关系,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促进家园共育。

8.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表达能力和分享意识等方面的进步。

收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0. 教学拓展:可组织幼儿参观月饼店、观赏月亮等,让幼儿更加深入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可开展中秋节主题的绘画、手工作品展示等活动,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一:月饼制作体验目标:让幼儿亲手制作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

准备:月饼模具、彩纸、画笔、各种口味的馅料等。

过程:(1)教师向幼儿介绍月饼的制作方法。

(2)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亲手制作月饼。

(3)制作完成后,让幼儿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

2. 活动二:猜灯谜游戏目标: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增加节日的趣味性。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第4课《团团圆圆过中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第4课《团团圆圆过中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第4课《团团圆圆过中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团团圆圆过中秋》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感受团圆、和谐的节日氛围,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传说和习俗,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日,感受家庭的和谐氛围,学会关爱家人,懂得分享和感恩。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中秋节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中秋节是吃月饼、赏月亮的节日。

但他们对中秋节的历史背景、传说故事和习俗的来历可能不太清楚。

此外,学生可能对家庭亲情有初步的认识,但需要进一步培养和强化。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传说和习俗,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日。

2.培养学生感受家庭的和谐氛围,学会关爱家人,懂得分享和感恩。

3.培养学生初步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传说和习俗,感受团圆、和谐的节日氛围。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感受家庭的和谐氛围,学会关爱家人,懂得分享和感恩。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中秋节的家庭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节日的氛围。

2.故事教学法:讲述中秋节的历史背景、传说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谈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和亲情,培养学生关爱家人的意识。

4.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制作月饼等中秋节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中秋节的相关图片、视频和资料。

2.准备月饼制作材料和工具。

3.准备课堂用的PPT或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中秋节的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论中秋节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述中秋节的历史背景、传说故事,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通过故事讲解,让学生感受团圆、和谐的节日氛围。

3.操练(10分钟)分组让学生参与制作月饼的活动。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及反思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及反思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及反思教学对象:大班幼儿教学课时:5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传统习俗,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重要节日。

2. 能积极参与活动,与同伴、老师一起感受节日的快乐。

3. 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

教学准备:1. 月饼、水果等食物2. 与中秋节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3.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中秋节的来历一、热身活动(5分钟)1. 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

2. 教师引导幼儿感受节日的氛围,提问幼儿对中秋节的了解。

二、主题活动(10分钟)1. 教师讲解中秋节的来历,结合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起源和传说。

2. 引导幼儿讨论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如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等。

三、实践活动(5分钟)1. 教师组织幼儿品尝月饼,让幼儿感受中秋节的食物特色。

2.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品尝月饼的心情和感受。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幼儿加深对中秋节的认识。

2.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所学知识,感受节日的温馨。

第二课时:中秋节的故事一、热身活动(5分钟)1. 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

2. 教师引导幼儿感受节日的氛围,提问幼儿对中秋节的故事的了解。

二、主题活动(10分钟)1. 教师讲述中秋节的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

2. 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让幼儿感受中秋节的故事魅力。

三、实践活动(5分钟)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故事中的角色。

2.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角色扮演体验。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幼儿加深对中秋节故事的认识。

2.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所学知识,感受节日的温馨。

第三课时:中秋节的手工制作一、热身活动(5分钟)1. 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2. 培养学生对家庭团圆的珍视,增强学生的家庭观念。

3. 培养学生尊重、关爱他人的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2. 培养学生对家庭团圆的珍视,增强学生的家庭观念。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中秋节背后所蕴含的亲情、友情、爱情等美好情感。

2. 培养学生尊重、关爱他人的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中秋节的相关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中秋节的相关习俗,如赏月、吃月饼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中秋节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让学生了解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3.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展示中秋节相关的家庭团聚场景,引导学生体会家庭团圆的幸福感,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

4. 分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中秋节如何体现尊重、关爱他人等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家庭团圆的重要性,以及尊重、关爱他人的品质。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与中秋节相关的作业,如绘制中秋节的手抄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活动:1. 观看中秋节视频:教师播放关于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和家庭团聚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中秋节的意义。

2. 分享中秋故事:教师讲述一个有关中秋节的故事,如《嫦娥奔月》,引导学生感受中秋节的传说和文化内涵。

3. 制作月饼: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制作小月饼,体验中秋节的传统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中秋节如何与家人团聚,增进亲情,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

2. 分享感受: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和感受,让学生体会到家庭团圆的重要性。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上第4课《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学设计 (2)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上第4课《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学设计 (2)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上第4课《团团圆圆过中秋》教学设计 (2)一. 教材分析《团团圆圆过中秋》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珍惜亲情的情感态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中秋节的重要性,认识到家庭团聚的价值,从而增强自己的家庭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年龄较小,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他们对节日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以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珍惜亲情的情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2.难点:让学生理解中秋节的重要性,认识到家庭团聚的价值。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中秋节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感受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2.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讲解中秋节的相关故事,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中秋节素材,如图片、故事、视频等。

2.准备中秋节的道具,如月饼、灯笼等。

3.制作多媒体课件,以便于课堂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中秋节的相关图片,如月亮、月饼、灯笼等,引导学生关注中秋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可以提问:“你们知道中秋节是什么时候吗?中秋节有什么习俗?”让学生自由回答,从而引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如赏月、吃月饼、放灯笼等,并讲解这些习俗的来历和意义。

同时,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家庭过中秋节的故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中秋节为什么重要?家庭团聚对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及反思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及反思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及反思一、教案内容: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感受中秋节的团圆氛围,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教学重点:了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和意义。

3.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感受中秋节的团圆氛围。

4. 教学准备:中秋节相关图片、视频、卡片等教学资源。

5. 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和意义。

(2)新课内容展示: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中秋节的相关场景。

(3)互动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中秋节故事和习俗。

(4)实践活动:制作中秋节卡片,写上祝福语,送给亲朋好友。

(5)总结:强调中秋节团圆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关爱家人。

二、教学反思:1. 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良好,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融洽。

但在展示环节,部分学生过于活跃,影响了课堂秩序,需要加强管理。

2.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学生对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对于中秋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部分学生仍存在疑惑,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补充相关内容。

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教学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互动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胆怯,不敢主动分享,可以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自信心。

4. 实践活动:5. 教学效果:三、教学内容: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 教学重点:了解中秋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3.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4. 教学准备:中秋节相关历史资料、文化故事等教学资源。

5. 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中秋节的历史背景。

(2)新课内容展示:通过历史资料、文化故事等形式展示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3)互动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中秋节文化故事。

(4)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中秋节文化创意作品展示。

(5)总结:强调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第4课《团圆圆过中秋》优质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第4课《团圆圆过中秋》优质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第4课《团团圆圆过中秋》第一课时单元角度分析:根据课程标准,本单元要实现的课程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周末、国庆和中秋等节假日,了解一些中秋传说、中秋习俗以及与月亮有关的知识,理解中秋团圆的内涵,感受借月思亲的情怀,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了解应该如何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和假期生活,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课时角度分析:本课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有关中秋节的常识,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把这些文化传承下去。

作为二年级的小学生,对中秋节的一些习俗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了解得还不是很深入,没有升华到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层面上。

与月亮有关的科学知识,学生也了解甚少,他们热爱科学,但缺少科学探究的方法与实践机会。

针对以上教学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有关中秋节的常识以及与月亮有关的知识。

第二课时特色活动,或是寄予美好的愿望,或是庆祝丰收的喜悦。

这都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育。

环节五: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懂得了“老人节”要从小事入手,体恤身边的长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敬老和爱老。

还了解了其他民族秋天特色的节日活动,他们都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出示课件20)板书设计团团园园过中秋重阳节九月初九敬老登高赏菊插茱萸苗族赶秋节藏族望果节教师小结这学期同学们取得的点点滴滴的进步都离不开你们的努力,我们既要会欣赏自己的进步,也要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看待别人,使自己不断进步。

只要你们努力去为自己的目标奋斗、勤奋刻苦、充满自信的过好每一天,雏鹰总会凌空翱翔。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4.团团圆圆过中秋》教学设计3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4.团团圆圆过中秋》教学设计3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4.团团圆圆过中秋》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4.团团圆圆过中秋》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通过讲述中秋节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风俗习惯以及团圆的意义。

教材内容丰富,以故事为主线,结合图片、活动,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中秋节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

但他们对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和团圆的内涵认识不足。

本节课通过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秋节,感受团圆的美好,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秋节的来历、风俗习惯,知道团圆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故事、看图片、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节日的喜庆氛围,增强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学会关爱他人。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中秋节的来历、风俗习惯,感受团圆的美好。

2.难点:理解团圆的内涵,培养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讲故事、看图片等,营造节日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2.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参与节日习俗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等教学资源。

2.与中秋节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活动道具:如月饼、灯笼等。

4.课堂记录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有关中秋节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中秋节的相关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场景,引导学生了解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家族过中秋节的传统习俗,讨论如何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中秋节。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总结中秋节的意义,强化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学设计
二、创设情境
感悟体验三、送祝福——还早)
这些谜语、歇后语都和哪个季节有关?
美丽多彩,秋高气爽的秋天来到了,秋天有许多节日,你知道秋天有哪些节日?
教师节,老师的节日(板书:教师节)。

国庆节,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日。

(板书:国庆节)。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板书:中秋节)。

重阳节,尊老敬老的节日(板书:重阳节)。

2、在这些喜庆祥和的节日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传统节日是哪一个?为什么?
3、今天,老师要介绍的就是中秋节。

(板书:中秋节)月是故乡明,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今年的中秋节,你们家是怎么过的?(学生自由交流)(教师适时点评,渗透团圆、每逢佳节倍思亲,常回家看看等道理)板书(团团圆圆过中秋)
1、关于中秋,你都知道什么?你还知道什么?
学生交流(谈到了嫦娥奔月,让学生讲故事。

关于中秋节吃月饼,也有一些传说呢
(视频)大家可要看仔细啊!
2、你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吗?(学生讨论,教师总结)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

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同学们,看来庆中秋吃月饼是很久以前就有的了,从这你体会到了什么?(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教师过渡:是啊,这些美丽的传说故事披着神秘的色彩,蕴含着古老的中国文化,代表着人们追求完美、追求正义、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

中秋节历史悠久,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我国为传承民族文化,从2008年起中秋节被国务院列为国家法定节日。

1、小朋友们,刚才我们领略了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体验了今人的情思、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节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日子里,就让我们把那美好的祝福送给在工作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建设者,送给远方的亲人和朋友吧……
2、谁先来表达一下你的祝福?(师生共交流)
3、好,现在,我们就来写一张祝福卡吧,把自己心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