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剂萃取分离钍和稀土元素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溶剂萃取分离钍和稀土元素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硅化断裂带控制叠加地段往往有富大矿体产出。

5)微晶石英、碱交代、赤铁矿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等近矿围岩蚀变控制铀矿化的分布。

参考文献:

[1]刘儒,贺运莲.诸广山岩体南部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找矿意义[C]//核工业华南地勘局.华南铀矿物化探经验论文汇编.广州:[出版者不详],1992:23.

Analysis of localization condition on granite type hydrothermal uranium deposit in

Zhutongjian area of Xiazhuang ore fields

LAI Zhong-x in,WANG E

(Geolog ic Par ty N o.293,N uclea r Geo log ical Bureau of G uangdong Pro vince,G uang zhou510800,China)

Abstract:Zhutong jian aera is located in the northw est o f Xiazhuang ore fields.Obvious ro ck alteration, hig h fr acturing and gr ow th structure in the mining area are very favo rable for m ineralization.The metallo genic conditions of granite type hydrotherm al uranium deposit in Zhutongjian aera o f the north-w est of Xiazhuang ore fields are analy zed,and its or e-controlling facto rs are discussed.

Key words:hy dro thermal uranium deposit;alteration;metallog enic condition;ore-controlling factor

溶剂萃取分离钍和稀土元素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M.Eskandari Nasab等人在 H ydrom etallurgy 2011年106卷第(3/4)期发表文章,介绍对溶剂萃取分离钍和稀土元素最佳工艺条件确定的研究结果。

为了确定最佳分离条件,作者分别研究了钍、某些稀土元素(包括镧、铈和钇)及铁的溶剂萃取,Cy-anex272、Cyanex302和T BP(H A)作为萃取剂,3种酸的浓度为0.01~5mo l/L,用Taguchi方法研究试验条件。与常规T BP萃取相比,Cy anex272能更有效分离钍和稀土元素。在选用Cy anex272下,最佳酸浓度为0.5mo l/L H NO3。图解法证实,钍萃合物的组成为Th(OH)2(NO3)A H A。此外,反萃取试验表明,使用1mo l/L H2SO4和2.7 10-4m ol/L EDT A的混合液,可为选择性反萃取钍提供最佳条件。因此,可从0.5mo l/L H NO3溶液中选择性萃取钍,对某种料液钍萃取率达83%。用Cyanex272和TBP的协同萃取剂可从镧系元素中分离钇。

(陈隆玉 供稿) 112铀 矿 冶第30卷

用溶剂萃取法分离镍钴和铜

用溶剂萃取法分离镍、钴和铜 钱东, 王开毅, 蔡春林, 潘春跃, 唐有根, 蒋金枝,化学工程学院、中南大学,长沙414083,中国) 1 [分离] 镍,钴和铜的溶剂萃取分离法。实验结果表明[Co(NH3)6 ] 3 +是在萃取动力学惰性复杂,因此可以从钴镍和铜拜农平衡溶剂萃取分离。25℃温度条件下,两相的接触时间10分钟,相比1:1,水溶液的pH值10.10和20%浓度的P204,[Co(NH3)6 ] 3 +很难提取P204,而提取镍和铜的比例分别为93.9%和79.3%。镍和铜的平衡溶剂萃取法分离。25℃温条件下,两个阶段1分钟,相比1:1的接触时间,pH值和浓度平衡4.01中20%,铜和镍的分离因子为216。 【关键字】非平衡溶剂萃取平衡;溶剂萃取;镍;钴;铜;二(2-乙基己基)磷酸 【中国分类号】TQ028.32;TF 804. 2引言 溶剂萃取是一种溶剂萃取热力学平衡。非平衡溶剂提取溶剂提取[ 1 ]的一种,它利用在动力学萃取速度差异性分离材料等稀有金属和稀土金属[ 2-4 ] [ 5,6 ]。 对钴、镍的提取与二(2-乙基己基)磷酸的分离因子(P204 }在硫酸溶液中一般在20以下,因此可被认为是不适合的钴镍分离[7,8]。因此,P204也是对镍,钴,铜,人们已经注意到湿法冶金分离萃取剂自20世纪60年代一个不称职的。 然而,据报道,[Co(NH3)6 ] 3 +氨溶液和β-羟肟n510 [ 9 ]或n530 [ 10 ]的提取速度很慢动力学惰性复杂。在本文中,发现[Co(NH3)6 ]3+提取速度P204也很慢。所以我们可以氧化钴(Ⅱ)Co(Ⅲ)在氨性溶液中,用非平衡溶剂萃取分离钴的镍和铜,然后分离镍和铜的平衡溶剂萃取法。

稀土提取与分离技术 (发)

产业技术情报—————————————————————————————————————————————————————————————2013年12月18日第6期(总第6期) 编者按: 稀土提取及分离技术的基本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稀土矿物的富集、稀土的提取、稀土富集物的制备、稀土元素的分离与提纯、稀土化合物的制备。本期通过专利分析,对稀土提取及分离技术的专利数量、专利国家和地区分布、专利技术布局,以及稀土提取与分离技术国家分布、技术主题、核心专利等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 本期重点:稀土提取与分离技术专利分析 ●中国在稀土提取与分离技术领域起步较早,但由于我国稀土技术保密规定等 原因,文献报道不多,2006年后迅速发展,专利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但专利影响力(核心专利)很小。 ●稀土提取与分离技术主要集中在提取与分离过程与方法、分离过程中使用的 体系和萃取剂、稀土分离、提取的设备与装置以及对稀土提取过程中废水的处理。 ●日本企业为该技术领域的主要专利持有人,专利均集中在从合金或其他混合 物中回收稀土元素以及提取与分离过程中所使用的萃取剂。此外,日本机构还擅长从一些废料(例如荧光粉材料和磁性材料)中回收稀土金属。 ●中国有5家高校、科研单位和5家企业专利申请量进入全球Top30,分别为 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包头稀土研究院、甘肃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等。 ============================================================= 主编:刘细文执行主编:贾苹本期策划:徐慧芳陆彩女陈枢舒联系地址:北京北四环西路33号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区域信息服务部邮编:100190 电话:82625972邮件地址:xxcykb@https://www.360docs.net/doc/0a13578222.html,

溶剂萃取分离钍和稀土元素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硅化断裂带控制叠加地段往往有富大矿体产出。 5)微晶石英、碱交代、赤铁矿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等近矿围岩蚀变控制铀矿化的分布。 参考文献: [1]刘儒,贺运莲.诸广山岩体南部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找矿意义[C]//核工业华南地勘局.华南铀矿物化探经验论文汇编.广州:[出版者不详],1992:23. Analysis of localization condition on granite type hydrothermal uranium deposit in Zhutongjian area of Xiazhuang ore fields LAI Zhong-x in,WANG E (Geolog ic Par ty N o.293,N uclea r Geo log ical Bureau of G uangdong Pro vince,G uang zhou510800,China) Abstract:Zhutong jian aera is located in the northw est o f Xiazhuang ore fields.Obvious ro ck alteration, hig h fr acturing and gr ow th structure in the mining area are very favo rable for m ineralization.The metallo genic conditions of granite type hydrotherm al uranium deposit in Zhutongjian aera o f the north-w est of Xiazhuang ore fields are analy zed,and its or e-controlling facto rs are discussed. Key words:hy dro thermal uranium deposit;alteration;metallog enic condition;ore-controlling factor 溶剂萃取分离钍和稀土元素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M.Eskandari Nasab等人在 H ydrom etallurgy 2011年106卷第(3/4)期发表文章,介绍对溶剂萃取分离钍和稀土元素最佳工艺条件确定的研究结果。 为了确定最佳分离条件,作者分别研究了钍、某些稀土元素(包括镧、铈和钇)及铁的溶剂萃取,Cy-anex272、Cyanex302和T BP(H A)作为萃取剂,3种酸的浓度为0.01~5mo l/L,用Taguchi方法研究试验条件。与常规T BP萃取相比,Cy anex272能更有效分离钍和稀土元素。在选用Cy anex272下,最佳酸浓度为0.5mo l/L H NO3。图解法证实,钍萃合物的组成为Th(OH)2(NO3)A H A。此外,反萃取试验表明,使用1mo l/L H2SO4和2.7 10-4m ol/L EDT A的混合液,可为选择性反萃取钍提供最佳条件。因此,可从0.5mo l/L H NO3溶液中选择性萃取钍,对某种料液钍萃取率达83%。用Cyanex272和TBP的协同萃取剂可从镧系元素中分离钇。 (陈隆玉 供稿) 112铀 矿 冶第30卷

稀土元素的分离方法

稀土元素的分离方法 目前,除Pm以外的16个稀土元素都可提纯到6N(99.9999%)的纯度。由稀土精矿分解后所得到的混合稀土化合物中,分离提取出单一纯稀土元素,在化学工艺上是比较复杂和困难的。其主要原因有二个,一是镧系元素之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十分相似,多数稀土离子半径居于相邻两元素之间,非常相近,在水溶液中都是稳定的三价态。稀土离子与水的亲和力大,因受水合物的保护,其化学性质非常相似,分离提纯极为困难。二是稀土精矿分解后所得到的混合稀土化合物中伴生的杂质元素较多(如铀、钍、铌、钽、钛、锆、铁、钙、硅、氟、磷等)。因此,在分离稀土元素的工艺流程中,不但要考虑这十几个化学性质极其相近的稀土元素之间的分离,而且还必须考虑稀土元素同伴生的杂质元素之间的分离。 现在稀土生产中采用的分离方法: (1)分步法从1794年发现的钇(Y)到1905年发现的镥(Lu)为止,所有天然存在的稀土元素间的单一分离,还有居里夫妇发现的镭,都是用这种方法分离的。分步法是利用化合物在溶剂中溶解的难易程度(溶解度)上的差别来进行分离和提纯的。方法的操作程序是:将含有两种稀土元素的化合物先以适宜的溶剂溶解后,加热浓缩,溶液中一部分元素化合物析出来(结晶或沉淀)。析出物中,溶解度较小的稀土元素得到富集,溶解度较大点的稀土元素在溶液中也得到富集。因为稀土元素之间的溶解度差别很小,必须重复操作多次才能将这两种稀土元素分离开来,因而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全部稀土元素的单一分离耗费了100多年,一次分离重复操作竟达2万次,对于化学工作者而言,其艰辛的程度,可想而知。因此用这样的方法不能大量生产单一稀土。 (2)离子交换法由于分步法不能大量生产单一稀土,因而稀土元素的研究工作也受到了阻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原子弹研制计划即所谓曼哈顿计划推动了稀土分离技术的发

稀土分离冶炼工艺流程图

白云鄂博矿床的物质成分 白云鄂博矿床物质成分极为复杂,已查明有73种元素,170多种矿物。其中,铌、稀土、钛、锆、钍及铁的矿物共近60种,约占总数的35%。主要矿石类型有块状铌稀土铁矿石、条带状铌稀土铁矿石、霓石型铌稀土铁矿石、钠闪石型铌稀土铁矿石、白云石型铌稀土铁矿石、黑云母型铌稀土铁矿石、霓石型铌稀土矿石、白云石型铌稀土矿石和透辉石型铌矿石。 稀土生产工艺流程图

白云鄂博矿 矿石粉碎 弱磁、强磁选矿 铁精矿 强磁中矿、尾矿 稀土精矿 稀土选矿 火法生产线 汽车尾气净化器 永磁电机 节能灯 风力发电机 各种发光标牌 电动汽车 电动 核磁共振 自行车 磁悬浮 磁选机

稀土精矿硫酸法分解(decomposition of rare earth concentrate by suIphuric acid method) 稀土精矿用硫酸处理、生产氯化稀土或其他稀土化合物的稀土精矿分解方法。本法具有对原料适应性强、生产成本低等优点,是稀土精矿工业上常用的分解方法,广泛用于氟碳铈矿精矿、独居石精矿和白云鄂博混合型稀土矿精矿的分解。主要有硫酸化焙烧一溶剂萃取法、硫酸分解一复盐沉淀法、氧化焙烧一硫酸浸出法三种工艺。 硫酸化焙烧-溶剂萃取主要用于分解白云鄂博混合型稀土矿精矿生产氯化稀土。白云鄂博混合型稀土矿精矿成分复杂,属于难处理矿,其典型的主要成分(%)为:RE2O350~55,P2.5~3.5,F7~9,Ca7~8,Ba1~4,Fe3~4,ThO2约0.2。精矿中放射性元素钍和铀含量低,冶炼的防护要求不高,适于用硫酸化焙烧法分解。 原理经瘩细的稀土精矿与浓硫酸混合后加热焙烧到423~673K温度时,稀土和钍均生成水溶性的硫酸盐。氟碳铈矿与硫酸的主要反应为: 2REFCO3+3H2SO4=RE2(SO4)3+3HF↑+2CO2+2H2O 独居石与硫酸的主要反应是: 2REPO4+3H2SO4=RE2(SO4)3+2H3PO4 Th3(PO4)4+6H2SO4=3Th(SO4)2+4H3PO4 铁、钙等杂质也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分解产物用精矿质量12倍的水浸出,获得含稀土、铁、磷和钍的硫酸盐溶液。控制不同的焙烧温度、硫酸用量和水浸出的液固比,即可改变分解效果。当硫酸与稀土精矿的量比为1.5~2.5、分解温度503~523K、水浸出液含RE2O350~70g/L时,钍、稀土、磷、铁等同时进入溶液。上述焙烧和浸出条件主要用于独居石精矿和白云鄂博混合型稀土矿精矿的分解。当硫酸与稀土精矿的量比为1.2~1.4、分解温度413~433K、水浸出溶液含游离硫酸50%时,主要是钍进入溶液,大部分稀土则留在渣中。当硫酸与稀土精矿的量比为1.2~1.4、分解温度573~623K、水浸出液含RE2O350g/L时,则稀土进入溶液,钍和铁等留在渣中。通过控制焙烧和浸出条件,就可使稀土与主要伴生元素得以初步分离。 工艺过程从稀土精矿到获得氯化稀土,主要经过硫酸化焙烧、浸出除杂质和溶剂萃取转型等过程。 (1)硫酸化焙烧。白云鄂博混合型稀土矿精矿粉与浓硫酸在螺旋混料机内混合后,送入回转窑进行硫酸化焙烧分解。控制进料端(窑尾)炉气温度493~,523K,焙烧分解过程中炉料慢慢移向窑前高温带,氟碳铈矿和独居石与硫酸作用生成可溶性的硫酸稀土。铁、磷、钍等则形成难溶于水的磷酸盐。炉料随着向高温带移动温度不断升高,过量的硫酸逐渐被蒸发掉。当炉料运行到炉气温度为11’73K左右的窑前出料端时,炉料温度达到623K左右,并形成5~10mm的小粒炉料,称为焙烧料,从燃烧室侧端排出。 (2)浸出除杂质。焙烧料含硫酸3%~7%,直接落入水浸槽中溶出稀土,而杂质几乎全部留在渣中与稀土分离。制得纯净的硫酸稀土溶液含RE2O340g/L、Fe0.03~0.05g/L、P约0.005g/L、Th<0.001g/L,酸0.1~0.15mol/L。用此溶液生产氯化稀土。 (3)溶剂萃取转型。用溶剂萃取法使硫酸稀土转变成为氯化稀土的过程。这种工艺已用于取代传统的硫酸复盐沉淀、碱转化等繁琐转型工艺。这是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稀土提取流程的一次重大革新。溶剂萃取转型采用羧酸类(环烷酸、脂肪酸)萃取剂,预先用氨皂化,然后直接从硫酸稀土溶液中萃取稀土离子,稀土负载有机相用含HCl6mol/L溶液反萃稀土,制得氯化稀土溶液。萃取和反萃取过程采用共流萃取(见溶剂革取)方式。萃余液pH为7.5~8.0,含RE2O310mg/L 左右,稀土萃取率超过99%。盐酸反萃液含RE2O3250~270g/L,含游离酸0.1~0.3mol/L。采用减压浓缩方式将反萃液浓缩制成氯化稀土。氯化稀土的主要成分(质量分数ω/%)为:RE2O3约46,Fe0.01,P0.003,Th0.0002,SO42-<0.01,Ca1.25,NH4+1~2。1982年中国用上述流程在甘肃稀土公司建成一条年产氯化稀土约6000t的生产线,经过近十年的生产实践证明,工艺流程稳定、操作简单、经济效益好。

稀土生产与分离工业工艺流程

稀土生产与分离工业工艺流程 一、稀土选矿 选矿是利用组成矿石的各种矿物之间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采用不同的选矿方法,借助不同的选矿工艺,不同的选矿设备,把矿石中的有用矿物富集起来,除去有害杂质,并使之与脉石矿物分离的机械加工过程。 当前我国和世界上其它国家开采出来的稀土矿石中,稀土氧化物含量只有百分之几,甚至有的更低,为了满足冶炼的生产要求,在冶炼前经选矿,将稀土矿物与脉石矿物和其它有用矿物分开,以提高稀土氧化物的含量,得到能满足稀土冶金要求的稀土精矿。稀土矿的选矿一般采用浮选法,并常辅以重选、磁选组成多种组合的选矿工艺流程。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山的稀土矿床,是铁白云石的碳酸岩型矿床,在主要成分铁矿中伴生稀土矿物(除氟碳铈矿、独居石外,还有数种含铌、稀土矿物)。采出的矿石中含铁30%左右,稀土氧化物约5%。在矿山先将 大矿石破碎后,用火车运至包头钢铁集团公司的选矿厂。选矿厂的任务是将Fe2O3从33%提高到55%以上,先在锥形球磨机上磨矿分级,再用圆筒磁选机选得62~ 65%Fe2O3的一次铁精矿。其尾矿继续进行浮选与磁选,得到含45%Fe2O3以上的二次铁精矿。稀土富集在浮选泡沫中,品位达到10~15%。该富集物可用摇床选出REO 含量为30%的粗精矿,经选矿设备再处理后,可得到REO60%以上的稀土精矿。 二、稀土冶炼方法 稀土冶炼方法有两种,即湿法冶金和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属化工冶金方式,全流程大多处于溶液、溶剂之中,如稀土精矿的分解、稀土氧化物、稀土化合物、单一稀土金属的分离和提取过程就是采用沉淀、结晶、氧化还原、溶剂萃取、离子交换等化学分离工艺过程。现应用较普遍的是有机溶剂萃取法,它是工业分离高纯单一稀土元素的通用工艺。湿法冶金流程复杂,产品纯度高,该法生产成品应用面广阔。

稀土溶剂萃取

稀土溶剂萃取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不同稀土萃取剂及其性能和稀土溶剂萃取工艺。 关键词:稀土;溶剂萃取;萃取剂;萃取工工艺 一、前言 稀土金属(rare earth metals)又称稀土元素,是元素周期表ⅢB族中钪、钇、镧系17种元素的总称。稀土元素主要以单矿物形式存在,目前已发现的250多种,但适合现今选冶条件的工业矿物仅有10余种。中国占世界稀土资源的41.36%,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稀土资源大国。稀土资源极为丰富,分布为南重北轻,这为中国稀土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传统的稀土分离方法有分步结晶法、离子交换法、溶剂萃取法,现在溶剂萃取法是稀土萃取的主要方法。分步结晶法利用氧化或还原反应分步沉淀,需要冗长复杂的结晶步骤,不利于生产大量稀土;离子交换法只适用于溶度较低的稀土溶液。溶剂萃取技术的特点:仪器设备简单,操作简易快速,回收率高,纯度好,选择性好,应用范围广泛;除用于分离外,还能作为浓集手段.该法缺点是有机溶剂的毒性大,多级萃取操作费时、麻烦、操作强度大;有些试剂昂贵,成本高。[1] 二、各种稀土萃取剂及其性能 稀土溶剂萃取研究的关键是萃取剂的研制,几十年来科研工作者以溶液化学及络合物化学为基础,发展了不少有效的萃取体系。 1、酸性磷酸酯 酸性磷(膦)酸酯是各类萃取剂中分离性能最好的萃取剂.在二烷基磷酸中,酯烷基结构对分离性能没有显著影响.具有一定结构的烷基磷酸单烷基酯对稀土的平均分离因素较二烷基磷酸高,如2-乙基己基磷酸单2-乙基己基酯(P507)在硝酸体系的平均分离因数为3.04,高于已见报道的其它萃取剂,在盐酸体系也表现出较P204高的分离性能。[2]这类萃取剂中的甲基磷酸单仲烷基酯CH3P(O) (OR) OH,R=iso -C12H25 -C16H33 ,β-庚基十一烷基,对重稀土具有特别优异的萃取分离性能.酸性磷酸酯对稀土有较大的分离因数,可能与它们跟稀土离子形成螯合物时,对镧系离子具有更大的排水作用有关。 2、羧酸类萃取剂 在研究使用的众多萃取剂中,羧酸是一类有效的萃取剂。但在工业中广泛应用的萃取剂一般是混合物,这给机理研究带来了困难,为了搞清羧酸萃取稀土元素的机理,马淑珍等曾对特戊酸、环己烷甲酸、α-乙基丁酸、正己酸和二乙基己酸等不同结构的稀土羧酸盐进行了研究。羧酸类萃取剂对稀土的平均分离因数较低,这与它们在萃取稀土时,二聚体介聚,并且不形成螯合物有关,它们的分离性能与取代烷基支链化有密切关系,其次序如下:直链羧酸<β-支链羧酸、α-支链羧酸<α,α′-支链羧酸。[3] 3、中性磷酸酯 中性磷酸酯作为萃取剂尤其以甲基膦酸二(1-甲基庚基)酯[P305]体系居多。具有一定支链化程度的烷基取代的异丙基膦酸二(2-乙基己基)酯和异丙基膦酸二(1-甲基庚基)酯对镨/镧的分离系数分别为3.06和2.55,均比TBP的数值1.94高.这是由烷烃基的推电子效应,使-P=O键上电子的密度增大,因此萃取能力(RO)3PO<(RO)2RPO

稀土萃取分离技术

稀土溶剂萃取分离技术 摘要 对目前稀土元素生产中分离过程常用的分离技术进行了综述。使用较多的是溶剂萃取法和离子交换法。本文立足于理论与实际详细地分析了溶剂萃取分离法。 关键词稀土分离萃取 前言 稀土一般是以氧化物状态分离出来的,又很稀少,因而得名为稀土。“稀土”一词系17种元素的总称。它包括原子序数57—71的15种镧系元素和原子序数39的钇及21的钪。由于钪与其余16个元素在自然界共生的关系不大密切,性质差别也比较大,所以一般不把它列入稀土元素之列。 中国、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四大稀土拥有国,中国名列第一位。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最大稀土资源国,不仅储量大,而且元素配分全面。经过近40余年的发展,中国已建立目前世界上最庞大的稀土工业,成为世界最大稀土生产国,最大稀土消费国和最大稀土供应国。产品规格门类齐全,市场遍及全球。产品产量和供应量达到世界总量的80%一90%[1]。 稀土在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合金工业、石油工业、玻璃及陶瓷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及电器工业、化学工业、农业、医学以及现代化新技术等方面有多种用途。由于稀土元素及其化合物具有不少独特的光学、磁学、电学性能,使得它们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稀土元素原子结构相似,使得它们经常紧密结合并共生于相同矿物中,这给单一稀土元素的提取与分离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2]。 常用稀土分离提取技术 萃取分离技术:包含溶剂萃取法、膜萃取分离法、温度梯度萃取、超临界萃取、固—液萃取等萃取方法。 液相色谱分离技术:包含离子交换色谱、离子色谱技术、反相离子对色谱技术、萃取色谱技术、纸色谱技术、以及薄层色谱技术。 常用方法为溶剂萃取法和离子交换法[3]。 稀土溶剂萃取分离技术

稀土分离方法概述

稀土分离方法概述 姓名:任嘉琳班级:应化1102 学号:1505110619 摘要:近年来我国许多单位,在稀土分离工艺研究中,取得新的成果,重点是南方离子吸附性稀土矿,特点是单一稀土或部分稀土的分离转向整个镧系元素的全分离,从偏重技术指标到转为重视技术经济指标 关键词:稀土全分离单一分离 引言:稀土元素氧化物是指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57 到71 的15种镧系元素氧化物,以及与镧系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钪(Sc)和钇(Y)共17 种元素的氧化物。稀土具有4f电子亚层,丰富的跃迁能级,大的原子磁距,多变的配位数,在光电磁材料中显示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工业维生素”。我国是稀土大国,所拥有的稀土储量占世界总工业储量的80%以上,由于稀土元素电子结构相似,化学性质相似,分离十分困难,但是为了探索功能材料。探索其本质特征,发现新的功能体系,拓展应用领域,必须解决分离稀土的难题[1]现在,常用的方法有溶剂萃取和离子交换。除Pm以外的16个稀土元素都可以提纯到6N(99.9999%)的纯度。由稀土精矿分解后所得到的混合稀土化合物中,分离提取出单一纯稀土元素,在化学工艺上是比较复杂和困难的。其主要原因有二个,一是镧系元素之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十分相似,多数稀土离子半径居于相邻两元素之间,非常相近,在水溶液中都是稳定的三价态。稀土离子与水的亲和力大,因受水合物的保护,其化学性质非常相似,分离提纯极为困难。二是稀土精矿分解后所得到的混合稀土化合物中伴生的杂质元素较多(如铀、钍、铌、钽、钛、锆、铁、钙、硅、氟、磷等)。因此,在分离稀土元素的工艺流程中,不但要考虑这十几个化学性质极其相近的稀土元素之间的分离,而且还必须考虑稀土元素同伴生的杂质元素之间的分离。 1.萃取分离 轻稀土(P204弱酸度萃取)—镧、铈、镨、钕和钷; 中稀土(P204低酸度萃取)—钐、铕、钆、铽和镝; 重稀土(P204中酸度萃取)—钬、铕、铒、铥、镱、镥和钪。 2.萃取工艺 (1)分步法[2] 从1794年发现的钇(Y)到1905年发现的镥(Lu)为止,所有天然存在的稀土元素间的单一分离,还有居里夫妇发现的镭,都是用这种方法分离的。分步法是利用化合物在溶剂中溶解的难易程度(溶解度)上的差别来进行分离和提纯的。方法的操作程序是:将含有两种稀土元素的化合物先以适宜的溶剂溶解后,加热浓缩,溶液中一部分元素化合物析出来(结晶或沉

最新萃取分离工艺参数设计

萃取分离工艺参数设计 ——最优化串级萃取工艺设计 1、确定原料和处理能力 根据市场需求现状和发展趋势、本地稀土资源状况和开采能力、企业投资和融资能力大小等因素,确定稀土生产线的原料来源、基本配份、年处理能力。 2、确定产品方案 产品品种和规格要符合主流要求,适销对路,既不要盲目求高而增加分离难度和成本,又不能没有市场竟争能力而遭淘汰。 3、确定分离工艺流程 稀土分离时往往按“四分组”效应首先将原料分为轻、中、重稀土富集物。 分组的切割位置通常选择边界元素间分离系数(或等效分离系数)较大、并保持易萃取组分比例均衡,同时兼顾产品要求、设备条件、工艺衔接、操作稳定性和可行性等因素,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流程的稳定性。 (1)工艺采用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分离提纯技术,确保产品质量稳定,纯度较高。 (2)工艺流程在实施过程中容易控制,比较灵活,可以根据市场的不同需求,生产不同规格的产品,充槽投资较省,化工辅料消耗降低,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 (3)整个工艺流程较短,可连续化操作,稀土机械损失少,稀土的总收率高。 (4)实现产品“系列化”“高纯化”“单一化”“规模化”,经济指标较好,市场适应能力较强。 4、最优化串级萃取工艺设计 4.1 确定萃取体系和测定分离系数β 针对要分离的问题,选择一个合适的萃取体系,进行单级试验,确定最适宜的有机相配比、皂化度、料液和洗液的浓度和酸度等。测定萃取段和洗涤段的平均分离系数β和β'。 B A E E =β (1)

' '' B A E E =β (2) 若β和β'值相差不大,通常采用数值较小的β值进行计算。 4.2 确定分离指标 根据料液组成,确定分离切割线位置,确定易萃组分A 和难萃组分B ,B f 为料液中组分B 的摩尔分数,1A B f f =-为料液中组分A 的摩尔分数。 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产品分离指标,若A 为主要产品,规定其纯度An m p +,回收率为A Y ,则A 的纯化倍数和B 的纯化倍数为: (1) n m n m A A A B P P a f f ++-= (3) (1) A A a Y b a Y -= - (4) 出口水相B 的纯度1B P 和A 的纯度1A P 为: 1B B A B bf P f bf = + (5) 111A B P P =- (6) 出口有机相和出口水相分数A f '和B f ': n m A A A A f Y f P +'= (7) 1 B A f f ''=- (8) 若B 为主要产品,规定其纯度为1B P ,回收率为B Y ,则: 1 1(1) B B B A P P b f f -= (9) (1) B B b Y a b Y -= - (10)

第 章稀土元素 习题答案

第九章稀土元素 【习题答案】 9.1 什么叫内过渡元素?什么叫镧系元素?什么叫稀土元素? 解:内过渡元素:指镧系和锕系元素,位于f区,也称为内过渡元素。 镧系元素:从57号元素镧到第71号元素镥,共15种元素,用Ln表示。 稀土元素:是15个镧系元素加上钪(Sc)和钇(Y),共计17个元素。 9.2 从稀土元素的发现史,你能得到何种启示? 解:请阅读“9.1.1 稀土元素的发现”一节的内容,体会科学研究的精神。 9.3 稀土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如何?主要的稀土矿物有哪些?世界和我国的稀土矿藏分布 情况如何? 解:稀土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如下表所示: 元素名称Sc Y La Ce Pr Nd Pm Sm 丰度/g·t-1 5 28.1 18.3 64.1 5.53 23.9 4.5×10-20 6.47 元素名称Eu Gd Tb Dy Ho Er Tm Yb Lu 丰度/g·t-1 1.06 6.36 0.91 4.47 1.15 2.47 0.20 2.66 0.75 主要的稀土矿物有独居石、氟碳铈矿、磷酸钇矿等。 我国稀土资源极其丰富,其特点可概括为:储量大、品种全、有价值的元素含量高、分 布广。已在18个省市发现蕴藏各类稀土矿,储量占世界已探明稀土矿藏的55%左右。南方 以重稀土为主,内蒙古以轻稀土为主。在内蒙古包头市北边白云鄂博,称为“世界稀土之都”, 储量占全国储量70%以上。国外稀土资源集中在美国、印度、巴西、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等国。 9.4 如何从稀土矿物中提取稀土元素? 解:从稀土矿物中提取稀土元素主要包括三个阶段: (1)精矿的分解:利用化学试剂与精矿作用使稀土元素富集在溶液或沉淀中,与伴生元 素分离开来。方法可分为干法和湿法。 (2)化合物的分离与纯化:从混合稀土氧化物或混合稀土盐中分离出单一的稀土元素。 方法有分级结晶法、分级沉淀法、选择性氧化还原法、离子交换法、溶剂萃取法等。 (3)稀土金属的制备:通常采用熔融盐电解和热还原法。

稀土生产工艺流程图矿的开采技术

稀土生产工艺流程图 白云鄂博矿 矿石粉碎 弱磁、强磁选矿 铁精矿 强磁中矿、尾矿 稀土精矿 稀土选矿 碱 法生产线 酸法生产线 火法生产线 碳酸稀土 硫酸体系萃取 盐酸体系萃取

钕铁硼永磁体 荧光粉磁致冷材料存贮光盘稀土玻璃镍氢电池 钐钴永磁体 汽车尾气净化器永磁电机节能灯 风力发电机各种发光标牌电 动汽车电动核磁共振 自行车 磁悬浮 磁选机

稀土矿的开采技术和稀土矿开采方法介绍 稀土矿在地壳中主要以矿物形式存在,其赋存状态主要有三种:作为矿物的基本组成元素,稀土以离子化合物形式赋存于矿物晶格中,构成矿物的必不可少的成分。这类矿物通常称为稀土矿物,如独居石、氟碳铈矿等。作为矿物的杂质元素,以类质同象置换的形式,分散于造岩矿物和稀有金属矿物中,这类矿物可称为含有稀土元素的矿物,如磷灰石、萤石等。呈离子状态被吸附于某些矿物的表面或颗粒间。这类矿物主要是各种粘土矿物、云母类矿物。这类状态的稀土元素很容易提取。 常用的稀土矿开采技术 离子型稀土的技术是我国完全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是我国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发现、命名和二代稀土提取工艺科技成果的主要享有单位。时任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分管科研副所长、后任所长的丁嘉榆同志,作为离子型稀土矿第二代提取工艺的发明及应用的主要参与者、领导者,对这一事件的历史发展进程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应记者之约,丁嘉榆同志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了全面地、系统地回顾和总结。时至1970年,在过去长达175年的稀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史中,人们发现自然界中含稀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矿物多达 200 种。但真正实际有工业利用价值的稀土矿物原料却为数不多,数量约十种左右。主要有独居石、铈硅石、氟碳铈矿、硅铍钇矿、磷钇矿、褐帘石、铌钇矿、黑稀金矿。但这些矿物中却大部份含有一定数量的铀或钍,而且稀土矿物均以固态、矿物相矿物性态存在,它们往往是与放射性元素共生或伴生。 稀土矿开采方法介绍

液-液萃取分离法

液-液萃取分离法 【摘要】液—液萃取分离法又称溶剂萃取分离法,简称萃取分离法。这种方法是利用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同试液一起震荡,这时,一些组分进入有机相中,另一些组分仍留在水相中,从而达到分离富集的目的。如果被萃取组分是有色化合物,则可以取有机相宜接进行光度测定,这种方法称为萃取光度法。萃取光度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关键字】液—液萃取分离法、亲水性、分配系数、螯合剂 液—液萃取分离法又称溶剂萃取分离法,简称萃取分离法。这种方法是利用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同试液一起震荡,这时,一些组分进入有机相中,另一些组分仍留在水相中,从而达到分离富集的目的。 一. 萃取分离法的基本原理及重要参数 1.萃取过程的本质:根据物质对水的亲疏性不同,通过适当的处理将物质从水相中萃取到有机相,最终达到分离。 亲水性物质: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的物质。如:无机盐类,含有一些亲水基团有机化合物常见的亲水基团有一OH,一SO3H,一NH2,=NH 等.疏水性或亲油性物质:具有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物质。如:有机化合物常见的疏水基团有烷基如一CH3,一C2H3,卤代烷基,苯基、萘基等物质含疏水基团越多,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疏水性越强2.分配系数和分配比 (1)分配系数 分配系数的含义:用有机溶剂从水相中萃取溶质A时,如果溶质A在两相中存在的型体相同,平衡时溶质在有机相的活度与水相的活度之比称为分配系数,用KD表示。萃取体系和温度恒定,KD为一常数。在稀溶液中可以用浓度代替活度。 (2)分配比 分配比的含义:将溶质在有机相中的各种存在形式的总浓度CO和在水相中的各种存在形式的总浓度CW之比,称为分配比. 示例:CCl4——水萃取体系萃取OsO4在水相中Os(VIII)以OsO4,OsO52-和HOsO5-三种形式存在在有机相中以OsO4和(OsO4)4两种形式存在。 (3)分配系数与分配比 当溶质在两相中以相同的单一形式存在,且溶液较稀,KD=D。如: CCl4——水萃取体

稀土元素的高效分离方法

稀土元素的高效分离方法 日本东北大学新近开发成功一种高效分离稀土元素的方法,利用低卤化物形成稀土元素盐(二价盐),是不同于传统溶剂萃取法和离子交换法的一种干式高效率分离法。稀土元素的低卤化物盐相对于三价的稀土类盐,其蒸气压差较小,容易与蒸发的三价盐分离。所用的实验装置采用置于两台卧式电炉之中的不锈钢反应容器(外径约40mm,长约50cm),在分离钐的低卤化物盐与三价钕时,利用金属铅作还原剂,加热到900~l000C进行真空蒸馏,在反应容器内将稀土元素成功地进行了分离。此法也能将最难分离的镨与钕分离,其分离效率比传统分离技术提高了5~60倍左右。新的分离工艺可望实现工业化生产。(启明取自《日刊工业新闻》,2000.8.23)

稀土元素的高效分离方法 刊名: 金属功能材料 英文刊名:METALLIC FUNCTIONAL MATERIALS 年,卷(期):2000,7(6)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王毅军.刘宇辉.郭军勋.王素玲.翁国庆盐酸优溶法回收NdFeB废料中稀土元素的研究与生产[会议论文]-2006 2.涂星.廖列文稀土元素的分离技术[期刊论文]-贵州化工2003,28(3) 3.张智勇.王玉琦.孙景信.李福亮.柴之芳.许雷.李信.曹国印分子活化分析研究植物原生质体中的稀土元素[期刊论文]-科学通报2000,45(5) 4.张志峰.李红飞.国富强.李德谦.孟淑兰.Zhang Zhifeng.Li Hongfei.Guo Fuqiang.Li Deqian.Meng Shulan溶剂萃取法制备的纳米CeF3紫外吸收性能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稀土学报2008,26(4) 5.王素玲.王毅军.WANG Su-ling.WANG Yi-jun从废铁合金中回收稀土的研究与生产[期刊论文]-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2009,37(2) 6.何展伟.李永华.He Zhanwei.Li Yonghua镍钴铜铁和稀土混合废料中各元素的分离提纯[期刊论文]-广东化工2006,33(5) 7.韩旗英.李景芬.白炜.HAN Qi-ying.LI Jing-fen.BAI Wei环烷酸分离提纯钇工艺技术优化[期刊论文]-材料研究与应用2010,04(2) 8.莉华应对危机共商良策科学发展——2009年全国稀土应用与市场信息交流会在厦门市隆重举行[期刊论文]-稀土信息2010(1) 9.李继东.刘英.伍星八级杆碰撞/反应池技术在高纯稀土分析中的应用研究[会议论文]-2007 10.张丽清.张风春.关瑾.于春玲从超导材料废料分离回收稀土元素钕的研究[期刊论文]-沈阳化工学院学报2003,17(4)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0a13578222.html,/Periodical_jsgncl200006045.aspx

离子交换法分离稀土元素

离子交换法分离稀土元素 摘要:从树脂吸附、淋洗、萃取剂几个方面,对稀土离子交换和萃淋树脂色层法分离过程中有关稀土配位化合物问题进行了简要的综述。 Abstract: T he pa per concisely r ecount's a questio n concerning r are ear th complex in pr ocess o f io n ex chang e separ ation and ex tr actio n chr omato gr ahy in the field o f resin adso rpting ,eluting,ex tractant. 关键词:离子交换法分离技术稀土元素 1.前言 我国稀土资源丰富,发展稀土的深度加工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稀土的分离具有很多特殊性,如含稀土的矿物均为含多种金属的共生矿,稀土品位较低,稀土元素间化学性质极相似,分离困难。因将配合物引入稀土元素的分离,从而使稀土的分离化学得以迅猛发展人们为了寻找更有效的离子交换的淋洗剂和选择性更高的萃取剂,开展了大量的稀土溶液配位化学的研究工作,可以说稀土配位化学的发展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目前,虽然在工业上分离稀土元素的方法有离子交换法、溶剂萃取法、化学分离法等,但在高纯稀土元素的生产及重稀土元素的分离方面,离子交换法具有明显的优点,是其他分离方法所不能比拟的。用氨致鳌合剂作展开剂的离子交换法早巳成为制备稀土的重要方法。目前,虽然升温、高压技术强化离子交换过程的研究和应用,使该法

的效率得到显著的改进,克服了常温常压下离子交换法所存在的周期长、产率低等缺点。 2.离子交换法 2.1原理 离子交换法即离子交换色层分离法。离子交换色层技术被用于单一稀土的分离和净化已有60余年的历史。二十世纪40年代由于使用羧酸类配合剂作为淋洗剂,使离子交换色层法成功地应用于稀土元素的分离。二十世纪50年代改用胺基羧酸作淋洗剂提高了分离效果,使离子交换色层法成为当时唯一的一种制备高纯单一稀土化合物的手段。 树脂和溶液中的离子交换反应包括五个步骤:第一,溶液中的离子向树脂表面扩散; 第二,到达树脂表面的离子进入构成树脂的高分子的交联网孔内,向树脂内部扩散; 第三,进入树脂内部的离子与树脂中原有的可供交换的离子发生交换; 第四,被交换出来的离子从树脂网内向树脂表面扩散; 第五,被交换出来的离子从树脂表面再向溶液内部扩散。以上只有第三步是交换过程,其他各步均为扩散过程。对于无机离子交换反应,通常交换反应较快,所以交换反应的总过程受扩散过程控制。 离子交换法主要包括树脂的吸附和淋洗两个过程。 2.2 离子交换法在分离科学中的应用 2.2.1加压阳离子交换法分离稀土元素 高速液相色谱是六十年代开始发展的一门新的分离分析技术。

稀土萃取工考试中级试卷(上)

稀土萃取工中级工理论知识合并卷 一、判断题(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错误的请在括号内打“×”每题1分,共60分) 1.>包头稀土精矿稀土元素的配分CeO2>60%。() 答案:× 2.>澄清室的主要目的是使非稀土杂质进入水相。() 答案:× 3.>萃取法的优点是产品的纯度高、生产成本较低、试剂消耗量小、易于实现连续化大规模生产。 () 答案:√ 4.>分配比D值越小,表示萃取率越低。() 答案:√ 5.>环境温度低对萃取生产没有影响。() 答案:× 6.>钪的元素符号是Sr。() 答案:× 7.>轻稀土包括La、Ce、Pr、Nd、Sm。() 答案:× 8.>三价稀土氢氧化物的碱性随离子半径缩小而增强。() 答案:× 9.>稀土氧化物熔点高,具有酸性。() 答案:× 10.>稀土元素按硫酸复盐的溶解度可分为三组。() 答案:√ 11.>稀土元素共有15个。() 答案:× 12.>相是体系中具有相同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的均匀部分,相与相之间的界面可以用机械方法 将两相分离。() 答案:√ 13.>有机相与水相之间的界面用机械方法无法分开。() 答案:×14.>在潮湿、或金属容器中电器电压不能超过12伏。() 答案:√ 15.>照明用的行灯电压不超过12伏。() 答案:× 16.>氢氧化稀土能溶于磷酸。() 答案:× 17.>稀土元素是典型的金属元素,镥为最活泼的稀土金属。() 答案:× 18.>包头稀土精矿酸法分解工艺水浸液可用氢氧化钠调配酸度除铁等杂质。() 答案:× 19.>氯化稀土不易潮解。() 答案:× 20.>氧化钕的颜色为紫红色。() 答案:× 21.>氧化镨的颜色为绿色。() 答案:× 22.>在低酸度下,P507萃取稀土的饱和容量随水相酸度增加而下降。() 答案:√ 23.>工业盐酸除铁采用阳离子树脂。() 答案:× 24.>包头稀土精矿与烧碱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氢氧化物,而氟和磷等杂质生成不溶于水的物质。() 答案:× 25.>氯化稀土晶体吸湿性很差,暴露在空气中不会吸水潮解。() 答案:× 26.>氢氧化铈的颜色为黄色。() 答案:√ 27.>稀土与碳酸氢氨反应生成碳酸盐沉淀,能达到稀土与铁、钙等杂质的分离。() 答案:× 28.>包头稀土精矿与烧碱反应不能采用电场加热。() 答案:× 29.>浓缩氯化稀土时,溶液中氯化铵含量高不会影响结晶。() 答案:× 30.>常用的3#凝聚剂是酰胺类有机物。()

稀土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稀土生产工艺流程图 白云鄂博矿 矿石粉碎 弱磁、强磁选矿 铁精矿 强磁中矿、尾矿 稀土精矿 稀土选矿 碱法生产线 酸法生产线 火法生产线 氯化稀土 萃取稀土 碳酸稀土 硫酸体系萃取 稀土合金 稀土硅铁 盐酸体系萃取 转型 钍产品 金属镧 金属铈 金属镨 金属钕 金属镝 金属钐 熔盐电解 电池级混合稀土金属 钕铁硼永磁体 抛光粉 荧光粉 磁致冷材料 存贮光盘 稀土玻璃 镍氢电池 钐钴永磁体 汽车尾气净化器 永磁电机 节能灯 风力发电机 各种发光标牌 电动汽车 电动 核磁共振 自行车 磁悬浮 碳酸 铈酸铈氧化镧 氧化镨 氧化铈 氧化钕 氧化镝 氧化铕 氧化釓 氧化铽 氧化钐 重稀土富 集物 氧化钕 少钕碳酸稀土 钐铕钆富集物 酸泡 碱分解 酸溶 浓硫酸强化焙烧水浸冶炼合金 低温浓硫酸焙烧水浸 分组氯化稀土 石油催化裂化剂 汽车催化 净化剂 剂

磁选机 看稀土原矿生产新闻中有离子型稀土矿原矿“堆浸工艺”这个词,是怎样的工艺?怎么翻译成英文或日文? 堆浸提金是指将低品位金矿石或浮选尾矿在底垫材料上筑堆,通过氰化钠溶液循环喷淋,使矿石中的金、银溶解出来。含金贵液用活性炭吸附、锌置换沉淀或直接电解沉积等方法回收金,提金后的尾渣经消毒后排放。堆浸法提金具有工艺简单、操作容易、设备少、动力消耗少、投资省、见效快、生产成本低等特点。堆浸用于处理0.5-3g/t的低品位矿石,金的回收率50-80%,甚至能达到90%。因此,堆浸法使原来认为无经济价值的许多小型金矿、低品位矿石、尾矿或废石现在都能得以经济回收。我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将堆浸法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堆浸法适合处理以下几种矿产资源:1、规模较大,以前认为不能利用的低品位金银矿;2、矿山开采过程中剥离的低品位含金“废石”;3、地质坑探和矿山掘进中采掘出的中低品位含金矿石;4、含金品位稍高,但规模较小,不宜建机械化选厂的金银矿; 5、采用常规氰化法处理经济上不利的金矿; 6、含金的冶炼烧渣、高品位尾矿和含有金的大型废石场。堆浸提金生产工艺主要由堆浸场地的修筑、矿石的预处理(破碎或制粒)、筑堆、喷淋浸出、含金贵液中金的回收以及废矿堆的消毒、卸堆等几部分组成。堆浸的生产成本:尾矿堆浸成本度大约在30-40元/吨,原矿堆浸成本大约在40-50元/吨. 我想问一下现在离子型稀土矿的开采方法是什么方法成本怎样计算需要什么试剂????????????? 离子型稀土第一代提取工艺,可简述为"异地提取工艺",或归结为"池浸工艺"。其主要工艺过程为:表土剥离→开挖含矿山体、搬运矿石→浸矿池→将按一定比例(浓度要求)配置的电解质溶液作为"洗提剂"或"浸矿剂",加入浸矿池,溶液对池中含"离子相"稀土矿石进行"渗滤洗提"或"淋洗" →溶液中活泼离子与稀土离子交换,"离子相"稀土从含矿载体矿物中交换出来,成为新状态稀土;加入"顶水",获含稀土母液;母液经管道或输液沟流入集液池或母液池,然后进入沉淀池;浸矿后废渣从浸矿池中清出,异地排放→在沉淀池中加入沉淀剂、除杂剂,使稀土母液中稀土除杂、沉淀,获混合稀土;池中上清液经处理后,返回浸矿池,作"洗提剂"循环使用→混合稀土经灼烧,获纯度≥92%的混合稀土氧化物。由上可见,本工艺过程中的技术关键词是:"表土剥离"、"开挖含矿山体"、"矿石搬运"、"浸矿池"、"洗提剂"、"异地渗滤洗提"、"离子交换"、"含稀土母液"、"尾砂异地排放"、"母液池"、"沉淀池"、"沉淀剂、除杂剂"、"沉淀、除杂"、"混合稀土"、"上清液返回"、"灼烧"、"REO≥92%混合稀土氧化物"。 "池浸工艺"与传统的生产工艺相比较,其第一、二、三道工序过程相似于矿产资源开采中传统的采矿专业的各作业工序;第三、四、五道工序过程相似于传统选矿专业和湿法冶金专业相结合的各作业工序;自第五道工序过程以后的各工序,属于传统湿法冶金专业的各作业工序。其中,第三道工序中的"浸矿池",起着联系传统采矿、选矿专业作业的作用,类似于矿山选厂的"原矿仑";而第五道工序中的"沉淀池",却起着联系传统选矿、湿法冶金专业作业的作用,类似于湿法冶金企业的"原料仑"。 由此,相似于传统选矿专业的主要选别过程,是在"浸矿池"中完成,而且作为本工艺的中间制品,在此获得含稀土的母液;而属于传统湿法冶金专业的典型湿法冶金过程,则主要在"沉淀池"中进行,并由此获得"稀土精矿"的初级产品--"混合稀土";再经灼烧处理后即可获得"稀土精矿"终级产品--REO≥92%的混合稀土氧化物。 进而言之,上述作业过程中,先后在三个典型的作业过程中,分别获得了"中间制品"、"初级产品"和"终级产品"。亦即,在"浸矿池"中,通过离子交换,制得含稀土的母液;在"沉淀池"中,通过沉淀,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