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训练 压轴题四 图像表格中数据和结果的分析
高中化学图像图表专题复习

高中化学图像图表专题复习一、图象题对于化学有关图象问题,可按以下的方法进行分析:1、看图像,认清坐标系,搞清纵、横坐标所代表的意义,并与勒夏特列原理挂钩。
所谓看图像,是指:一看轴(即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意义),二看点(即起点、折点、交点和终点),三看线(即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四看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等),五看量的变化(如温度、浓度、压强、转化率、产率、百分含量等的变化趋势)等,这是解题的基础。
2、紧扣可逆反应的特征,搞清正反应方向是吸热还是放热,体积增大还是减小、不变,有无固体、纯液体物质参加或生成等。
3、看清速率的变化及变化量的大小关系,注意图像的走向是否符合给定的反应,在条件与变化之间搭桥;也可以根据坐标的数据,判断反应物或生成物在方程式中的系数,或据此求反应速率。
4、看清起点、拐点、终点,注意图像是否经过“原点”,即是否有“0”项,尤其是特殊点的意义,看清曲线的变化趋势。
5、先拐先平。
例如,在转化率-时间图上,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此时逆向推理可得该变化的温度高、浓度大、压强高。
6、定一议二。
勒夏特列原理只适用于一个条件的改变,所以图像中有多个变量时,先固定一个量,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
7、注意图像题中物质的转化率与百分含量的关系:某物质的转化率与其“百分数”相反。
(一)化学平衡图像【例1】.(2011全国II 卷28) 反应aA(g)+bB(g)催化剂cC(g)(ΔH <0)在等容条件下进行。
改变其他反应条件,在Ⅰ、Ⅱ、Ⅲ阶段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0.01.02.03.04.05.06.0 5.0 10.0 15.0 20.0 0.0 5.0 10.0 15.0 0.0 10.0 15.0 浓度/(m o l ·L -1) BA C3.00 2.001.001.860.76 0.621.501.00 0.50时间/minIⅡⅢ回答问题:(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 为_____________;(2)A 的平均反应速率v I (A)、v Ⅱ(A)、v Ⅲ(A)从大到小排列次序为_________; (3)B 的平衡转化率αI (B)、αⅡ(B)、αⅢ(B)中最小的是_____,其值是__________;(4)由第一次平衡到第二次平衡,平衡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 (5)比较第Ⅱ阶段反应温度(T 2)和第Ⅲ阶段反应温度(T 3)的高低:T 2 T 3(填“>”“<”“=”),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达到第三次平衡后,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一倍,假定10min 后达到新的平衡,请在下图中用曲线表示第IV 阶段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上必须标出A 、B 、C )。
江苏省2013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 专题4 化学常用计量—物质的量课件 苏教版

1.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应用 其命题特点是:由已知同温同压(或同温同容)下不同 气体的某些条件,推断或比较其他物理量(如体积、 质量或密度等)的大小;或者根据反应原理,结合质 量守恒定律,阿伏加德罗定律推断气态产物或反应 物的化学式。 2.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综合应用 其命题特点:一是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判断 一定量的物质所含的某种粒子数目的多少。近五年 的高考试题对此题型的考查保持了相当强的连续性。 二是近五年来通过阿伏加德罗常数进行一些量之间的 换算亦成为高考的热点。三是阿伏加德罗常数在物理 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电解时析出金属(或放出气 体)的质量与耗电量之间必然要用到阿伏加德罗常数。
) 2b-c C. 3a 2b-c D. 6a △
思维点拨: 发生的反应有: 2-+Ba2+===BaSO4↓, ++OH-=====NH3↑+H2O, SO4 NH4 由题目分析可知:n(SO2-)=n(Ba2+)=b mol,n(NH+)=n(NH3)=c mol,原溶液中仅 4 4
2 含 Al3+、 2-和 NH+(忽略 H+、 -), SO4 OH 由电荷守恒可知: 3n(Al3+)+n(NH+)=2n(SO4-) 4 4
解析:解法一:m g 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
其质量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n g 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x, 设 则 b/NA mol nb ,x= mol,故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 V=x· m= V x mNA nb 22.4 nb - mol×22.4 L· mol 1= L。 mNA mNA
解法二:先求 n g 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 bn/m bn mol= mol,最后求 V。 NA mNA
专题四
化学常用计量——物质的量
考
纲
展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表格型化学平衡题的分析PPT课件

Ⅰ的起始(mol ·L-1) 0.20
0.10
0
平衡(mol ·L-1)
0.20 - 2x 0.10 – x
x
Ⅳ的起始(mol ·L-1)
0
0
0.10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表格型化学平衡题 的分析P PT课件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表格型化学平衡题 的分析P PT课件
【再现考题】
(2019·江苏·15题) 一定温度下,在3个体积均为1.0 L的恒容 密闭容器中反应:2H2(g)+ CO(g) ⇌ CH3OH(g)达到平衡
知识点
分值
2019 14 化学平衡综合(表格型)
4
离
2018 15 化学平衡综合(类似F表e+2格Fe3型+= ) 4
2017 15 化学平衡综合(表格3型Fe2)+
4
2016 15 化学平衡综合(图像型)
4
2015 15 化学平衡综合(表格型)
4
【感悟高考】
1. 题型:选择题
2. 考向:综合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常 数计算、等效平衡原理及其模型建构。综合 性强,难度较大。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表格型化学平衡题 的分析P PT课件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表格型化学平衡题 的分析P PT课件
谢谢!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表格型化学平衡题 的分析P PT课件
表格型化学平衡题的分析
【考试说明】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平均反应速率的表 示方法
2.理解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 速率影响的一般规律
3.理解化学平衡和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用化 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4.理解浓度、温度、压强等对化学平衡影响的一 般规律。
2013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图表型计算

版权所有-
二、表格型计算题
此类习题是通过比较图表数据所表达的物质质量的 变化规律,从中选取关键的已知数据,(一般是选 择纯物质的量作为已知条件,所求的量用完全反应 的实验数据),再利用其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来进 行解答。 原理: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是定值 类型 递变型 对比型
5
50 1.76
10
50 3.52
15
50 4.4 5.28
20
50 m
思考
1、通过对第12两次实验数据分析,从第3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 什么结论? ①15g石灰石样品没有反应完全,有剩余。 ②第3次实验中50g稀盐酸反应完全。 ③50g稀盐酸反应完全最多能生成4.4gCO2。
15
4.4
20
m
(1)哪几次反应中矿石有剩余? ____________。 (2)上表中m的数值是_______________。
版权所有-
实
验
1
2
3
4
加入样品的质量/g
加入称盐酸的质量/g
5
50
10
50
15
50
20
50
生成CO2的质量/g
1.76
3.52
4.4
m
讨论
解题思路
读题审清题意 找出化学反应
气体质量
看图弄清点、线段的含义 从关键点入手找出相关量 根据题意正确作答
沉淀质量
版权所有-
解题 切入点
试试看
【练习1】向一定质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 质量分数为10.0%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 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图中oa段表示生成沉淀的过程 B.b点溶液中溶质有2种 C.c点溶液的中无CaCl2 D.x值为106.0
201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考点研习训练 1-5-2综合实验.pdf

201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研习训练:1-5-2综合实验 1.(2012年高考北京卷)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 )①中的物质②中的物质预测①的现象A淀粉KI溶液浓硝酸无明显变化B酚酞溶液浓盐酸无明显变化CAlCl3溶液浓氨水有白色沉淀D湿润红纸条饱和氯水红纸条褪色解析:由于浓硝酸具有很强的挥发性,进入①中将KI溶液中的I-氧化为I2,淀粉遇I2变蓝色,A错;浓盐酸也具有很强的挥发性,但酚酞遇到HCl仍呈无色,B正确;浓氨水中挥发出NH3,NH3与AlCl3溶液反应生成Al(OH)3白色沉淀,C正确;饱和氯水中逸出Cl2,Cl2遇到湿润红纸条,生成HClO,使红纸条褪色,D正确。
答案:A 2.(2012年北京东城二模)下列事实可以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 A.漂白粉和明矾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 B.乙烯可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铁片和铝片置于冷的浓硫酸中均无明显现象 D.苯酚和氢氧化钠溶液在空气中久置均会变质 解析:A项,漂白粉中的Ca(ClO)2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杀死细菌;明矾中的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能够吸附水中的杂质。
B项,乙烯可以和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乙烯中的碳碳双键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项,铁片和铝片在冷的浓硫酸中均发生钝化从而阻止反应的进行。
D项,苯酚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而变质;氢氧化钠溶液在空气中易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
答案:C 3.下述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目的A将AlCl3溶液蒸干灼烧制备Al2O3B向沸水中滴加几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加热至红褐色制备Fe(OH)3胶体C向某溶液中加入稀H2SO4,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COD相同温度下,测定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2CO3和CH3COONa溶液的pH比较CH3COO—和CO结合H+的能力强弱解析:若溶液中含有HCO或SO、HSO等,也会出现同样的现象,故C错误。
2013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训练:压轴题三 综合实验题 含答案.pdf

压轴题三 综合实验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用下列仪器和装置制取乙烯,并用过量的氧气将C2H4氧化成CO2和H2O,从而测定乙烯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同学受实验室制备C2H2的启发,拟从CaC2、ZnC2、Al4C3、Mg2C2、Li2C2中选择一种试剂与水反应来制备乙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按产生气体由左向右的流向,连接各装置导管的顺序:G接E、F接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接A、B接J。
(3)装置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戊中CuO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前称得甲、乙两装置的质量分别为m1 g和n1 g,实验完毕,称得甲、乙两装置的质量分别变为m2 g和n2 g,则乙烯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列出算式)。
(6)若戊中没有CuO,则测定结果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下同);若不接丙装置,则测定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
2.YBa2Cu3Ox(钇钡铜氧)是近年来被科学家发现的一种高温超导材料,其中Y、Ba、O三种元素都有固定的化合价,分别为+3、+2、-2,而Cu是+2和+3的混合价态。
现用碘量法进行测定: 取一定质量的YBa2Cu3Ox样品,用稀盐酸溶解,在氮气的保护下加过量的KI固体,样品中的Cu3+和Cu2+分别氧化KI生成I2,用0.100 mol·L-1 Na2S2O3溶液滴定得到的I2,终点时消耗Na2S2O3溶液21.00 mL。
有关反应如下: Cu3++3I-CuI↓+I2 2Cu2++4I-2CuI↓+I2 I2+2S2O2I-+S4O 另取一份质量相等的YBa2Cu3Ox样品,用稀盐酸溶解,煮沸,使其中的Cu3+全部转化为Cu2+,冷却后再用碘量法滴定,终点时消耗0.100 mol·L-1 Na2S2O3溶液15.00 mL。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电解质溶液(配2013高考真题分类详解)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电解质溶液(配2013高考真题分类详解)1.(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已知K sp (AgCl)=1.56×10-10,K sp (AgBr)=7.7×10-13,K sp (Ag 2CrO 4)=9.0×10-12。
某溶液中含有Cl -、Br -和CrO 2-4,浓度均为0.010 mol·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L -1的AgNO 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A .Cl -、Br -、CrO 2-4B .CrO 2-4、Br -、Cl -C .Br -、Cl -、CrO 2-4D .Br -、CrO 2-4、Cl -解析:选C 。
利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当Q c >K sp 时,有沉淀析出。
溶液中Cl -、Br -、CrO 2-4的浓度均为0.010 mol·L -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L -1的AgNO 3溶液时,溶解度小的先满足Q c >K sp ,有沉淀析出。
比较K sp ,AgBr 、AgCl 同类型,溶解度:AgBr<AgCl 。
比较AgCl 、Ag 2CrO 4的溶解度:从数量级看,AgCl 中c (Ag +)=K sp AgCl= 1.56×10-10,Ag 2CrO 4中,Ag 2CrO 4(s)2Ag ++CrO 2-4,设c (CrO 2-4)=x ,则K sp (Ag 2CrO 4)=c 2(Ag +)·c (CrO 2-4)=(2x )2·x =4x 3,则x =3K sp Ag 2CrO 44=39.0×10-124。
故Ag 2CrO 4中c (Ag +)=2x =2 39.0×10-124> 1.56×10-10,故溶解度顺序为AgBr<AgCl<Ag 2CrO 4,推知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Br -、Cl -、CrO 2-4。
201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考点研习训练 1-2-4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pdf

201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研习训练:1-2-4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2012年高考天津卷)下列电解质溶液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同浓度、同体积的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 B.在含有BaSO4沉淀的溶液中加入Na2SO4固体,c(Ba2+)增大 C.含1 mol KOH的溶液与1 mol CO2完全反应后,溶液中c(K+)=c(HCO) D.在CH3COONa溶液中加入适量CH3COOH,可使c(Na+)=c(CH3COO-) 解析:因为强酸与强碱的元数未知,故同浓度、同体积的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不一定等于7。
如同浓度、同体积的硫酸与NaOH溶液或盐酸与Ba(OH)2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不等于7,A错;BaSO4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BaSO4Ba2++SO,加入Na2SO4固体,溶液中SO浓度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故Ba2+浓度减小,B错;1 mol KOH与1 mol CO2完全反应恰好生成KHCO3,因为KHCO3溶液中的HCO存在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所以K+浓度应大于HCO浓度,C错;CH3COONa溶液中CH3COO-水解使溶液显碱性,加入适量的CH3COOH时,CH3COOH可以电离出H+,当CH3COOH的电离程度与CH3COO-的水解程度相同时,溶液显中性,根据电荷守恒c(Na+)+c(H+)=c(CH3COO-)+c(OH-),因为c(H+)=c(OH-),故c(Na+)=c(CH3COO-),D对。
答案:D 2.(2011年高考福建卷)常温下0.1 mol·L-1醋酸溶液的pH=a,下列能使溶液pH=(a+1)的措施是( ) A.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 B.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 C.加入等体积0.2 mol·L-1盐酸 D.提高溶液的温度 解析:醋酸是弱酸,稀释10倍同时也促进了其电离,溶液的pH小于(a+1),A错误;醋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向酸溶液中加入适量碱性溶液可以使pH增大1,B正确;盐酸完全电离,加入盐酸后溶液的pH小于(a+1),C错误;升高温度促进醋酸的电离,溶液的pH小于(a+1),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轴题四图像表格中数据和结果的分析1.热重分析法是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的一种实验技术。
现有一CaC2O4·n H2O试样,分别在氮气气氛、氧气气氛中进行热重分析,得到如下热重(TG)曲线。
(1)图中曲线上有三个失重台阶,分别表示加热过程中依次发生了三个反应。
根据第1步反应的失重数据计算试样CaC2O4·n H2O中的n值为__________(精确到整数)。
(2)根据第2步反应的失重数据推测第2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观察曲线说明氧气存在时有利于第2步反应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3步反应中释放的气体产物是__________。
观察曲线可判断出,氧气存在时不利于第3步反应进行,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数据分析能力是新课程中对学生提出的一项要求。
下表是用沉淀法测定KHCO3和Na2CO3混合物的组成的相关数据。
实验过程是每次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溶于水制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相同浓度的Ba(OH)2溶液,每次实验均充分反应。
实验记录见下表:实验次数称取样品的质量/g所加Ba(OH)2溶液的体积/L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g10.5180.50.9852 1.0360.53 1.5540.52.9554 2.0720.5 3.9405 2.5900.53.9406 3.1080.53.940(1)第2次实验中产生沉淀的质量是多少克,请将结果填在表格相应的空格中。
(2)样品中KHCO3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室温下,取上述Ba(OH)2溶液50 mL,加入0.05mol·L-1的盐酸,反应后所得溶液的pH=2,求出所加盐酸的体积(溶液混合时不考虑体积变化,写出计算过程)。
3.可以利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测定不同浓度的硫酸与锌的反应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上述装置测定不同浓度的硫酸与锌的反应速率时,必须要求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照上述装置图安装3套相同的装置,并检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将注射器的活栓推至“0”刻度处;然后在三个锥形瓶中分别放入相同形状的锌粒2 g,并分别通过分液漏斗在锥形瓶中加入 1 mol·L-1、2 mol·L-1和 4 mol·L-1的稀硫酸40 mL。
请补全下表空白:序号加入的稀硫酸浓度反应时间/min收集的气体/mL反应速率mL·min-1①1mol·L-1111②2mol·L-1a1b③4mol·15.0L-1A.12和0.83 B.6和1.67C.1和10 D.6和3.67(3)如果将锥形瓶用热水浴加热,则收集10 mL氢气的时间将________。
4.1 L某混合溶液,可能含有的离子如下表。
可能大量含有的阳离子H+、K+、Mg2+、Al3+、NH+4、Fe2+、Fe3+可能大量含有的阴离子Cl-、Br-、I-、CO2-3、AlO-2(1)量(n)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段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V1、V2、V3、V4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检测,该溶液中还含有大量的Cl-、Br-、I-,若向1 L该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与通入Cl2的体积(标准状况)的关系如表所示,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Cl2的体积(标准状况)2.8 L5.6 L11.2 Ln(Cl-)1.25mol1.5mol2moln(Br-)1.5mol1.4mol0.9moln(I-)amol00①当通入2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原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
5.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产生的废水对水体的污染也日趋严重。
通过控制溶液的pH对工业废水中的金属离子进行分离是实际工作中经常使用的方法。
下表是常温下金属氢氧化物的K sp(沉淀溶解平衡常数)和金属离子以氢氧化物沉淀所需的pH。
金属离子K sp开始沉淀时的pH沉淀完全时的pHFe3+4.0×10382.73.7Cr3+6.0×10314.35.6Cu2+2.2×10-204.7 6.7Ca2+4.0×10-512.314.32+3+0.1mol·L-1。
为除去其中的Fe3+,回收铜,需控制的pH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处理含有Cr2O2-7酸性溶液的工业废水,采用如下方法:向废水中加入适量NaCl,以Fe为电极进行电解,经过一段时间,有Cr(OH)3和Fe(OH)3沉淀生成排出,从而使废水中铬含量低于排放标准。
①Cr2O2-7转变为Cr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pH对废水中Cr2O2-7去除率的影响如上图。
你认为电解过程中溶液的pH取值在________范围内对降低废水中的铬含量最有利,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去除率(%)=[(c0-c)/c0]×100%,式中:c0—处理前废水中Cr2O2-7的浓度,c—处理后废水中Cr2O2-7的浓度](3)沉淀转化在生产中也有重要应用。
例如,用Na2CO3溶液可以将锅炉水垢中的CaSO4转化为较疏松而易清除的CaCO3,该沉淀转化达到平衡时,其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写数值)。
[已知K sp(CaSO4)=9.1×10-6,K sp(CaCO3)=2.8×10-9]6.将1.00 mol二氧化硫和1.00 mol氧气通入1.00 L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在500 K,600 K,700 K三个不同的温度下进行2SO2+O22SO3反应,反应过程中SO3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面表格所示:表一:500 K时间(min)05115225SO3浓度(mol·L-1)0.10.15.2.25.3时间335445555SO3浓度(mol·L-1).35.4.5.55.6.6表二:时间(min)05115225SO3浓度(mol·L-1)0.2.3.4.5.5表三:时间(min)05115225SO3浓度(mol·L-1)0.25.35.35.35.35吸热”或“放热”),利用表一计算0~40 min内用SO2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v(SO2)=__________mol·L-1·min-1。
(2)对该反应,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当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变化时,该反应就达到平衡B.达到平衡时v正(SO2)=v逆(SO3)C.平衡时c(SO2)=c(SO3)D.当由500 K平衡状态时升高温度至600 K时,重新达到平衡状态时,容器的压强减小(3)从上面三个表的数据,温度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计算在600 K时的平衡常数(写出计算过程,最后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
(5)下图曲线(Ⅰ)是在500 K时SO3浓度的变化曲线,请你在图中画出在550 K进行上述反应的曲线,并标明曲线(Ⅱ)。
答案1.(1)1(2)CaC 2O 4===CaCO 3+CO ↑ 氧气可跟CO 反应,促使草酸钙分解向正向进行(3)CO 2 氧气存在时第2步反应产生的CO 2会抑制反应CaCO 3=====△CaO +CO 2↑的进行 2.(1)1.970 (2)2∶3(3)由0.518∶2.072=0.985∶3.940,可知第4次实验中反应物恰好完全沉淀,则原0.5 L Ba(OH)2溶液中:n (OH -)=2×(3.940 g÷197 g ·mol -1)=0.04 mol c (OH -)=0.04 mol 0.5 L=0.08 mol ·L -1pH =2,则c (H +)=0.01 mol ·L -1(0.05 mol ·L-1×V mL -0.08 mol ·L-1×50mL)÷(V mL +50 mL)=0.01 mol ·L -1 V =112.5 3.(1)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然后把注射器的活栓外拉一段距离,然后松手,如果注射器的活栓能恢复原状(“0”位置处),则表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①0.91 ③2 B (3)缩短4.(1)Mg 2+、Fe 2+、Fe 3+、CO 2-3、AlO -2 (2)NH +4+OH -===NH 3·H 2O (3)V 2-V 1=3(V 4-V 3) (4)①Cl 2+2I -===I 2+2Cl -②10∶15∶4 5.(1)3.7≤pH<4.7(2)①Cr 2O 2-7+6Fe 2++14H +===2Cr 3++6Fe 3++7H 2O②4.3~5.6(或5~6) pH 越小,Cr 2O 2-7的去除率越大,但难形成Cr(OH)3沉淀从废水中分离;pH 越大,Cr 2O 2-7的去除率越小 (3)3.25×1036.(1)放热 0.012 5 (2)AB (3)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化学平衡逆向移动(4)解:依题意得K=c2SO3c2SO2·c O2=0.5020.502×0.7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