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语文学案秋天_语文S版-word文档

合集下载

2017-2018年语文S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秋天》精品学案第一课时(新版)

2017-2018年语文S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秋天》精品学案第一课时(新版)

《秋天》学案——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秋天的一些特点,感受秋天的美,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观察到的秋天。

2.能按一定顺序看懂图意。

3.学会生字,知道秋天的特点。

二、学习过程
使用“手机”拍照,分享给全部同学。

1.自主学习
2.我会给下面的字注上拼音。

图梨笼浪粱燃勤劳
3.合作探究
生字识记:
波:部首()结构()组词()
浪:部首()结构()组词()
灯:部首()结构()组词()
作:部首()结构()组词()
4.读短文,回答问题。

大海边
今天,爸爸和我一起到大海边玩。

我在沙滩上走来走去,身后留下一串串脚印。

浪花一波一波地打在脚上,我都快要站不住了。

浪花一朵一朵在海面上开放,美丽极了。

我还看到一群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真是有趣呀!
爸爸说:“大海是船儿的道路。


我说:“大海是鱼儿的家。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小鱼一()浪花一()脚印
一()杜鹃一()工厂一()山沟
(2)把短句括号里的词语,准确地加进句子,使它变成长句。

例:海浪打在脚上。

(哗啦哗啦地)
海浪哗啦哗啦地打在脚上。

a.小鱼游来游去。

(摇头摆尾地)
b.浪花蹦蹦跳跳。

(在海面上雪白的一排排)
c.大海是什么?照样子,写句子。

例:大海是船儿的道路。

大海是鱼儿的_________。

大海是渔民的_________。

二年级语文上册 秋天 1教案 语文S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 秋天 1教案 语文S版

2.秋天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认读13个生字,会书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在朗读中体会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景色和人们丰收的喜悦心情,让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教学重、难点:1.认读13个生字,会书写7个生字。

2.通过朗读体会秋天的美丽,积累词语。

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自由地讲讲。

2.大部分同学对春天与秋天特别喜爱,看来春天和秋天确实美啊!难怪有一个成语叫“春华秋实”今天我们就去看看秋天有多美,请出示搜集到的有关秋天的词语。

(秋高气爽.金秋时节.秋收冬藏.金桂飘香……)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秋天的文章。

(板书课题:秋天)齐读课题,识“秋”,你是怎样记住秋的呢?二、初读课文,找出生字1.自由地朗读课文,用横线画出不认识的生字。

2.想办法弄懂画横线的字的读音。

3.小组交流不认识字的读音。

4.开火车读生字,注意进行读音指导。

5.从小组中各选派一名代表朗读课文。

6.学和评议。

7.全班齐读课文。

8.整体感知课文,学生能说到什么,都予以肯定。

9.过渡:秋天真美啊!农民收获了黄澄澄的稻子.水灵灵的葡萄,红彤彤的枣……也去收点生字吧!三、识字1.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

2.学生分析要求会认的生字。

四、写字1.出示要书写的生字。

2.学生给这些生字组词。

3.学生分析字形。

(阵.纷.路.季.汽.秋.苹)4.重点指导以下生字的书写。

(阵不要写陈,汽不要写成气,并区分这两个字)五、小结1.师读课文。

2.这么美的秋天里丰收了什么?下一节请大家画一幅秋天的画开搜集一些秋天的图片来展览。

六、作业1.书写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出示生字词语学生认读。

出示带生字的句子测读。

出示你搜集到的有关秋天的画或你画的有关秋天的画并说一说。

最新语文S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秋天》优秀教案第一课时(精品)

最新语文S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秋天》优秀教案第一课时(精品)

《秋天》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学会7个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种笔画。

3.情感与价值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秋天的一些特征,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秋天的一些特点。

教学难点联系实际说说自己观察到的秋天。

教学方法听——说——读——写课前准备1.让学生观察秋天的变化2.教师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1.谈话导入课题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新课文《秋天》,秋天是怎么样的,它有些什么特征,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大家就知道了。

2.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新授(一)学习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2.检查生字词(是蓝色小牛金色山田野火红火红)指名读,开火车读,集体读。

3.让学生带着以上生词再读课文。

思考:课文讲了几种小动物,它们看到的秋天是怎样的。

4.用少量的词语板书故事情节(各小组派一个代表)(二)学习第一句话1.指名读,集体读。

2.指名读,集体读。

3.再看图,认识“晴朗的天空”。

4.指导朗读:“蓝色”、“碧蓝碧蓝要重读。

(三)同法学习第二、三、四句话。

(四)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知道了秋天的天空是蓝色的,秋天的田野是金色的,秋天的枫叶是火红的,那么我们小朋友生活在校园里,我们所见到的校园秋天有些什么特征?根据学生的回答,帮助学生说出秋天的特征。

三、练习1.填空:秋天的天空是()。

辽阔的田野是()。

满山的枫叶是()。

2.复习生字找朋友游戏。

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了解了秋天的特征,也更加热爱秋天了。

五、作业指导写字。

六、板书秋天小鸟图:蓝色小牛图:金色小鹿图:红色。

s版语文小学二年级上册秋天教学案 (1)

s版语文小学二年级上册秋天教学案 (1)

教学案课题:秋天授课时间:月日备课教师:导学过程:学生姓名: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我知道!1.我能学习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在朗读中体会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丽。

4.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的思想感情。

二、自主合作探究。

我能行!1.借助拼音认识生字,我能自信地朗读课文三遍。

(小伙伴给了我最棒得5颗)2.我知道课文有个自然段,并在书上标好数字。

3.读几遍课文后,我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

(1)秋天到了,小草___________,树叶也__________。

一阵阵________________,树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田野里,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棉花___________,露出________________。

( 3)果园里,苹果的脸________________,石榴笑得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的葡萄,______________的枣。

4.写一写语文书7页的一类生字,并完成练习。

(1)我会找方法记住这些一类生字。

(2)有些字的写法,我要提醒大家:。

(3)我能从一类生字中找出符合下列类型的字。

左右结构的字有:上下结构的字有:5.生字宝宝,全由我掌控。

(1)我能为生字注音,哪些读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请用“”把这个字做个记号。

()()()凉棉堆()()()随灵似()()()枣扬粮(2)我能从上面的字中找出符合下列类型的字。

后鼻韵母音节的字有:复韵母音节的字有:6.词语、句子我理解我积累。

汽车秋天苹果一阵阵公路季节飘落黄澄澄纷纷扬扬水灵灵红彤彤石榴(1)这些词我先读两遍,再从课文中找到并用“”标记。

(2)我能和爸爸妈妈一起通过查工具书、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找近义词等方法理解词语,我能说出这些词语的意思。

二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案2秋天_语文S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案2秋天_语文S版

2秋天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1教学目标“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1. 在语言环境中引导学生掌握会认读“凉、扬、棉、随……”13 个生字;会书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写“阵、路、汽……”7 个生字,加强生字新词语的积累。

最新语文S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3课《秋天》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导学案)

最新语文S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3课《秋天》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导学案)

趣的芦笛,这一切让强强无限向往。现实生活中是 怎样的呢?就让我们与强强一起,来到苇叶葱茏的
海边,来到爷爷的小闸屋,去亲自聆听爷爷的芦笛 声。
2. 默读 2—6 自然段,思考:美丽的大海,清 脆的笛声又给强强怎样的感受?
3. 想想画面有感情朗读 2—6 小节。 二、细读课文,突破难点
(学习第三次笛声)过渡:慈祥的爷爷,温柔的 大海,丛生的芦苇,飞舞的海鸟,特别是清脆的
课文第一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到爷爷的芦
笛的呢?(展示课件第四屏)
2. 思考:为什么爷爷的芦笛声会让强强感到一
股浓浓的海水味呢?想象中的爷爷的芦笛声到底
给了强强怎样的感受呢?
引领学生入情入境
3. 带着美好的憧憬,齐读第一小节。
读 书,通过朗读感受大海
(二)学习第二次笛声。
的美 丽,爷爷芦笛声的美
1. 过渡:好玩的小闸屋,如诗如画的大海,有 妙。
学生反馈。 课件出示:丰收的季节真美丽! 是的,这句话告诉我们: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也是美丽的季节。(板书:丰 收的季节 美丽的季节) 4、全班齐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因为秋天是丰 收的、美丽的。
五、拓展延伸,升华中心 1、秋天已经在我们的身边。秋天到了,周围的景物有什么变化呢?请大家
情又是怎样的?
他们不动笔墨就不读书的好
(二)交流汇报大海狂怒的句子,体会强强的 习惯。
恐惧,(展示课件第 二净?
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手
(四)爷爷的芦笛声想告诉强强什么?
段,演示大海狂怒的图片和声
(展示课件第七屏):
音,调动学生视听功能, 给
“海边的孩子,不沾点儿海水就长不结实” 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
芦笛,听爷爷吹芦笛时发出的美妙声音。 围绕这芦 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秋天_语文S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秋天_语文S版

《秋天》教学设计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教学目标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1.知识与技能:能认识“凉、纷、扬”等13个生字,会写“汽、阵、纷”等7个生字及以下词语:汽车、一阵阵、秋天、苹果、公路、季节,学习新部首京字头。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二年级上语文教案秋天语文S版

二年级上语文教案秋天语文S版

2、秋天 第 一 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 相关词语:汽车、一阵阵、秋天、苹果、公路、季节 3、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识记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大地妈妈有四个女儿,他们分别是春夏秋冬.每个孩子的到来总会给妈妈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瞧,现在秋姑娘又来到了人间,大地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初读课文,标画出课文的生字、新词 1.自由地初读课文,找出课后的生字,圈一圈。 2.分小组自学生字,互相正音。 3.课堂开火车检测自学生字效果,注意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 (三)识字 1.认字。 (1)用辨别同音字识字的方法识记“凉、粮、苹、座”。 (2)用形近字识字。 如:份—纷 堆—难 杨—扬—场—汤 洁—结 2.自学,找出比较难记的生字,在小组中展开讨论。 3.生字、新词接龙比赛,巩固读音,强化记忆。 (四)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 2.学生认读并组成词语。 3.教师重点指导。 (1)“阵、汽、秋、纷”为左窄右宽,“路”为左右宽窄基本一致。 (2)“秋”字中“禾”的最后一物捺,在“禾”作左偏旁时变为了点。 (3)“苹”的最后一笔竖画要落笔在田字格的竖中线上。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讲评学生书写 (五)作业 1.书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 二 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秋天的变化 2、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学习课文,了解秋天带来的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秋天的变化,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难点 了解秋天带来的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秋天到了,世界的万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看到了五彩缤纷的景象,现在让我们认真读文,找一找我们可以在哪里看到秋天。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体会秋天带来的变化。 1、秋天到了,我们周围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2、学生回答:师板书:小草、树叶黄了 3、树叶是怎样落下来的? 4、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田野的美丽景色。 1、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段话共有几句? 2、分别朗读这三句话,思考:秋天到了,田野里发生哪些变化? 3、田野里的变化说明了什么?(丰收了)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体会果园的美丽景色。 1、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你能说出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吗? 2、学生自学后汇报: ( )的苹果 ( )的石榴 ( )的葡萄 ( )的栆 3、如果你是一名游客,来到果园看到了这些水果,你会想到了什么?(水果丰收了,心情十分激动。) 4、有感情朗读课文。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感受秋天粮食丰收的景象。 1、秋天来到果园,果园里一片丰收的景象,秋天又来到哪里呢?朗读第四自然段,找一找秋天来到什么地方? 2、秋天来到了这些地方,带来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画出文中的语句。 3、再读这些句子。 4、有感情朗读课文 六、总结全文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田野里庄家丰收了,果园里硕果累累,打谷场上、公路上、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都是人们忙碌的身影,到处都能听到人们的笑声。 七、拓展练习 秋天来到了美丽的城市了,来到了我们的校园,它给这里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呢?请试着说一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页
2《秋天》学案
【内容简析】
本课图文并茂,通过描写秋天的丰收景象,人们欢快的心情,向孩子们展示了一幅美丽
动人、生机勃勃的秋景图。通过学习课文,使孩子们发现生活中的美,产生为创造美好生活
而努力的愿望。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以读为主,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积极
主动地参与学习,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
【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丽和丰收的喜悦。
【重点难点】
重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难点:感受秋天丰收的喜悦。
【教具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秋天丰收美景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秋天的图画、诗歌以及描写秋天美景的句子。
【教学时间】
四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
2、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
过程
一、揭示课题,寻找秋天
1、板书课题,读课题。
2、秋天来了,你知道了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第 2 页

3、美丽的秋天来到了,我们看!(播放《庆丰收》乐曲、秋天美景图片。)
二、初读识字,感知秋天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段话写了什么景色。
2、让学生把生字圈出来,多拼读几次。
3、小组合作认读生字。
4、谁愿意当小老师,提醒大家应该注意哪几个生字的读音?(后鼻韵母生字。)
5、开火车认读生字。
6、指名朗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三、精读课文,品味秋天
1、导入:秋天来了,哪些地方的景物变得更加美丽动人了呢?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找课文里描写了什么地方的景色。
3、学习第一自然段
(1)播放课件:树林里凉风习习,树叶纷纷扬扬飘落。
(2)你们看到了什么?(理解“纷纷扬扬”)
(3)想象树叶飘落的美景,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4)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评一评谁读得更美。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丽和丰收的喜悦。
过程
1、学习二、三、四自然段
(1)导入:树林里景色迷人,田野、果园、打谷场、公路、田间地头又是另一番景色
呢!
(2)学生自由朗读二、三、四自然段,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3)小组合作学习:把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小伙伴听,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提出不
懂的问题,共同探讨。
(4)全班交流。
①学生有选择地朗读第二至四自然段,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第 3 页

②老师相机指导朗读。
第二自然段:①通过观察插图,感受稻子像金子,棉花露出了笑脸的丰收场面。读出“黄
澄澄”“羞答答”的意境(进行ABB式的词语练习)。② 通过老师示范读、学生赛读、想象
读、分角色读,读出秋天的美,读出内心的惊叹。
第三自然段:播放课件(苹果、石榴、葡萄、枣成熟了的喜人图片),让学生谈感受,
再进行朗读、评价,读出水果的美丽诱人。
第四自然段:让学生观察插图,了解粮食的丰收;观察人们的表情,体会他们的欢乐;
读准句子,感受丰收的喜悦。
2、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段落,分组进行朗读比赛。
3、总结课文,赞美秋天
(1)、师生合作,朗读课文。
(2)、说说你欣赏了秋天动人的画面,最喜欢秋天的哪些景色,为什么。
(3)、你还知道秋天有哪些美景吗?展示学生搜集到的有关秋天景色的图片。
4、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课后请学生到大自然去观察、欣赏秋天,把你的发现写下来,画出来。
(2)、搜集积累有关秋天的图画、诗歌以及描写秋天美景的句子。
(3)、背诵课文中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我会写7个字。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学习了课文,
大家知道秋天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
指导学生抓住内容,想象画面背诵,评选背书小能手。
三、识记生字
1、抽读会认的生字。
第 4 页

2、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1)复习识记生字的方法:利用加偏旁、换偏旁、同音字等方法记忆。
(2)小组长带领组员讨论识记生字的方法。
(3)交流汇报:利用同音字识记:凉粮
换偏旁识记:场扬杨、谁堆、芬纷、结洁
加偏旁识记:亻+以→似
编顺口溜识记:“有”要坐车随“耳”去
3、给生字口头组词。
四、指导书写
1、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把结构相同的归为一类。
2、重点指导书写“汽、苹”两个字。“汽”要写得左窄右宽,“苹”要写得上窄下宽。

3、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字、仿写。
五、展示成果
1、展示自己给秋天画的画。
2、朗读自己课外搜集到描写秋天的诗歌、句子。
3、讲述自己发现秋天来到时,周围景物的变化。
4、摘录课文里的叠词,再照样子说词。
第四课时
复习巩固题组

一、比一比,再组词。

连( ) 路( ) 季( ) 红( )
阵( ) 各( ) 李( ) 江( )
平( ) 灯( ) 份( ) 汽( )
苹( ) 秋( ) 纷( ) 气( )
二、我能连一连、写一写。
黄澄澄的 枣 红通通的( )
水灵灵的 稻子 黑漆漆的( )
红彤彤的 葡萄 白花花的( )
三、读句子,填一填。
第 5 页

1、高粱熟了,就像红玛mǎ瑙nǎo。
2、丰收的粮食堆得像一座座小山。
3、__ ___像_____ _。
四、智慧屋。
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金秋时节,景色宜人,层林尽染,叠翠流金,
秋天的景色真美呀!就象一幅幅多彩的图画。
1、 从文中摘抄的好词:
2、 我也写几个描写秋天景色的词语:
3、 想一想,填一填。
春天(温 暖)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