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3(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湘教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3课《吹起羌笛跳锅庄》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3课《吹起羌笛跳锅庄》教案一. 教材分析《吹起羌笛跳锅庄》是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三课的一首羌族民歌。
这首歌曲具有鲜明的羌族特色,歌词描绘了羌族人民在节日里吹起羌笛、跳起锅庄舞的欢乐场景。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富有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羌族的音乐文化和风俗习惯,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
在学习这首歌曲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如音高、节奏等,并且有一定的歌唱能力。
然而,对于羌族的音乐文化,他们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羌族文化背景的介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羌族的音乐文化和风俗习惯,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能够用正确的音高和节奏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羌族音乐特色的理解。
2.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的音高和节奏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对比、分析,使学生感受羌族音乐的特色。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小组合作法:分组学习,共同探讨羌族音乐文化。
4.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的曲谱、歌词、图片等。
2.羌族音乐文化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3.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音乐。
4.乐器:羌笛、鼓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羌族的风俗习惯和音乐文化,引导学生了解羌族,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播放《吹起羌笛跳锅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羌族音乐的特色。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注意音高和节奏的准确性。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纠正、指正,提高演唱水平。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探讨羌族音乐的起源、发展以及与其他民族音乐的关系。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三课(演唱) 吹起羌笛跳锅庄|湘艺版

2/4拍的强弱关系是 强 弱 ,让学生根据强拍拍手,弱拍拍肩,一起律动起来
4、小组合作创编
让学生四人一个小组,简单的创编舞蹈动作,一起来跳锅庄舞
5、小组展示
三、小结:
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创造了独具魅力的少数民族音乐。它以其丰富的内涵、多彩的表现形式,震撼着我们中国人,震撼着整个世界。愿已经爱上少数民族音乐的每位同学能尽情徜徉在这音乐长廊里,以享受更多的“美味佳肴”!
2、生谈谈他们所了解的少数民族,和大家一起分享各少数民族的不同特点(如:蒙古族习惯游牧生活,他们的特色乐器是马头琴,住蒙古包。傣族有特色的泼水节,传统舞蹈室傣族舞等等)。
3、走进羌族,从建筑、服饰、乐器、歌舞等不同方面向学生详细介绍羌族。
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最具特色的建筑是碉楼。羌族人民服饰艳丽,能歌善舞,每逢节日,他们喜气洋洋把歌唱,嘴里还发出“哟!哟!哟”的欢呼声。介绍羌笛,欣赏锅庄舞。(出示课件)知识目标:学会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能力目标: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善良、朴实、豪放、能歌善舞的特点的认识。
情感目标:在音乐活动中能大胆投入、热情表现。
教 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教学难点:在音乐活动中能大胆投入、热情表现。
教 学 过 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五十六个民族图片。
4、听赏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二、教唱歌曲
1、学会节奏
用游戏的形式,我来问,你来答,在学生朗读歌词的过程中也学会了歌曲的节奏。
如:师问:吹起哟羌笛哟 跳什么哟 喂,
生答:吹起哟羌笛哟 跳 锅庄哟喂,
2、教唱歌曲
在歌曲中,最后一句“长 咯”两个音上有保持音记号,需要着重强调,一定要保证音的时值,不能抢拍。
(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羌笛和锅庄音乐的特点,理解湖南民间音乐的基本形式和元素。
2.能够学唱《吹起羌笛跳锅庄》这一经典的湖南民歌,感受音乐的美妙。
3.能够通过演唱,锻炼学生的歌唱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了解羌笛和锅庄音乐的特点。
2.学唱《吹起羌笛跳锅庄》。
3.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演唱,加强合作与表现能力。
4.制作表演道具,增强学生表演的趣味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段视频或图片介绍湖南民间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发学生对湖南民间音乐的兴趣,引出本堂课要学习的《吹起羌笛跳锅庄》的歌曲。
2. 学唱《吹起羌笛跳锅庄》(1)教师首先给学生播放《吹起羌笛跳锅庄》的录音,引导学生聆听音乐,找到歌曲中的主旋律和和声。
(2)分发课本,让学生跟着录音一起学唱歌曲,并注意歌曲中的节奏感和情感表达。
(3)针对学生中存在歌唱困难的问题,教师可以适当加强对节奏和音调的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
3. 合唱演唱学唱完歌曲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合唱排练,教师对各组进行指导和点评,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个人和团队合作的优势,完成合唱演唱。
4. 制作表演道具为了增强表演效果,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一起制作表演道具,比如羌笛、锅庄饰品等,让学生在亲手制作的道具上感受湘南音乐文化,增加学生对音乐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5. 考查和总结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演唱和个人表演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查,检查学生对湖南民间音乐的理解和歌唱能力的掌握程度,并且通过讨论和总结的方式加深学生对音乐元素和表现技巧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合理分配课堂时间和任务。
在进行学唱和合唱排练、制作表演道具等环节,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最后,在总结和反思环节,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努力,并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改进。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三课(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 湘艺版

(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
2.通过听、看、唱、跳等不同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体验乐曲的民族风情。
3.培养学生对羌族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演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并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控制地唱好结尾处的高音,较好地用多种方式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活动1【讲授】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师:同学们好!见到你们很高兴,今天老师让大家欣赏一段跳锅庄舞蹈。
看完后,请你们告诉我什么是锅庄?师:小结学生发言。
锅庄,顾名思义,锅自然是圆的,所以,锅庄是一种圆圈的群众性集体舞。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是哪个民族的同胞爱跳锅庄?学生回答:羌族师:对,羌族同胞称锅庄为萨朗,意思就是“跳起来,摇起来”不但在喜庆的时候跳锅庄,忧伤的时候也跳锅庄,在丧葬时还跳锅庄,经常在房间里。
锅庄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下面让我们走进羌寨,了解一下羌族吧!活动2【讲授】二、感受羌族文化1.读一读羌族简介(师生互动)。
2.课件播放羌族风景、羌族服饰、羌笛(让学生听辩其音色)、羌族跳锅庄等图片。
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
那里是大熊猫和金丝猴的故乡。
羌族人民服饰艳丽,能歌善舞。
每逢节日,他们都会吹起羌笛跳起锅庄。
观看羌笛视频活动3【讲授】三、学唱羌族歌曲。
(课件出示歌谱)1、A教师范唱,生说说感受。
(歌曲欢快活泼)师:歌曲为什么会欢快活泼呢?让我们一起来拍一拍这些十六分音符节奏,它在歌中起什么作用呢?小结学生发言。
(十六分音符节奏使歌曲欢快活泼)。
B听歌曲录音,教师作出相应的身势动作C听录音范唱,生用吹羌笛的声势动作表现旋律线2师介绍歌曲的拍号:找出重音记号并加上拍手跺脚的声势动作唱一唱,调号:学习F调的主音音高概念,调性:学习民族五声调式的知识3节奏练习出示节奏学生练习重点练习小附点节奏4、生唱一唱熟悉的旋律,教师纠正音准,上行音阶应该迈大步,下行音阶像踩薄冰,拎着唱5、用“lu”轻轻跟录音唱哼唱歌曲旋律6、唱一唱旋律及歌词(教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1)跟师跟琴同步轻唱旋律,找一找附点四分音符并唱一唱。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三课(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 湘艺版

(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目标1.唱会新歌《吹起羌笛跳锅庄》。
2.学会跳锅庄舞1——2个动作。
3.初步获得集体舞蹈合作的经验。
4.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重点:能有感情地演唱新歌《吹起羌笛跳锅庄》。
难点:学会1——2个锅庄舞蹈动作,并能伴着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边唱边跳。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唱歌课发声练习用“u”和“a”模唱摇篮曲,注意气息下沉和口腔打开。
二、情景导入1.出示跳锅庄图片,让学生说说是哪个民族?2.学生分辨,讨论,回答。
3.现在,老师请同学们来听一首歌曲。
你能不能听出它是哪个民族的?,下面请同学们边欣赏新歌边找出答案,答案就在歌曲当中。
三、初听歌曲1.初听答疑:学生听新歌,找出所属民族(羌族)。
2.现在,请同学们再听一遍歌曲,你能不能听出羌族人民喜欢吹的乐器和喜欢跳的舞蹈分别是什么?(羌笛和跳锅庄)。
(展示羌笛图片和播放吹羌笛的视频学生初步了解民族乐器——羌笛。
)3.揭示新课:《吹起羌笛跳锅庄》活动2【活动】四、学唱曲谱1.说出歌曲的情绪(欢快):表现了羌族人民在节日里载歌载舞的情景。
2.学习难点演唱乐句(1)学生随老师琴声轻声演唱歌曲。
(指出不足,可演唱两遍)(2)在刚才的演唱中有觉得不顺畅的地方吗?(找出难点,共同解决)。
启发列举解决难点。
例:要注意八度音程视唱,视唱低八度时要求学生用“腰”唱;注意保持音的演唱方法,避免唱成跳音。
要点:老师注意用手势的高低变化指导唱准音高;提醒学生唱高音时气息一定要饱满,往下压,声音一下弹出来。
并注意保持音记号的演唱。
)(3)解决难点,再次视唱。
3.学习歌词老师大声念读歌词学生小声念读歌词,按照歌曲旋律有节奏地念读歌词,轻巧跳跃的声音念读。
4.有感情地演唱歌曲(1)教师弹钢琴,学生填词演唱(2)听课件伴奏音乐,全班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活动3【活动】五、学跳锅庄舞蹈,感受集体舞蹈的乐趣。
1.《羌族舞》音画欣赏教师播放《羌族锅庄》音画片段,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一起跳。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下册《(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5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下册《(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吹起羌笛跳锅庄》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感受歌曲欢快,愉悦的情绪。
体会羌族人民热爱家乡的情感。
能乐于了解少数民族音乐风格。
2、过程与方法:在聆听、合作表演等过程中能够自信、大方、有表情地演唱曲。
3、知识与技能: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能唱出歌曲欢快热闹的情绪。
教学难点:能乐于表现歌曲。
教学方法:体验、合作、综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情景导入
1.教师播放羌族风土人情的图片,学生体会。
2.(创设情境贯穿始终)
师:有一个好消息告诉大家,昨天老师收到一张羌族小朋友寄来的邀请函,羌族小朋友们邀请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参加他们盛大的篝火晚会!他们还给我们设置了三个有趣的闯关任务,只要我们通过了,他们就用当地最好的美食款待我们,没有完成就不能参加了。
你们有没有信心完成!
三、新授
1、第一关“学跳锅庄舞”
①观看舞蹈视频,学生模仿。
②师生一起跟着音乐一起跳。
2、第二关“学唱羌族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聆听歌曲:。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三课 (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 湘艺版

(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目标1、学会演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2、学生能自信、准确地演唱歌曲,并积极地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来,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
3、学生了解和喜爱羌族歌曲,进一步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难点学会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并能为音乐伴奏。
唱准音高,有控制地唱好结尾处的高音。
较好地用多种方式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一)、律动导入,激情引趣师生互相音乐问好后,提问学生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引出羌族,引导学生对羌族的兴趣。
(二)、走进羌族,激发兴趣。
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了汉族外,你还能说出哪些其他的少数民族?生:…师:同学们懂得的可真多啊!师:接下来我们看看一段视频,同学们猜一猜是哪个民族呢?生:…师:那么今天老师要给同学介绍一个民族-羌族,羌族人民是一个载歌载舞的民族,喜欢吹羌笛,跳锅庄舞。
师:跳锅庄是藏族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
由于羌族大部分也居住在云南、四川等藏族地区,所以羌族人民也很喜欢跳锅庄,只是一种文化的融合现象。
(三)、了解羌族文化师:羌族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民族了?让我们一起了解了解。
课件展示羌族风景、羌族衣服、羌笛(让学生听辨其音色)、羌族跳锅庄等图片。
课件展示,读一读羌族简介(师生互动)。
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
那里是大熊猫和金丝猴的故乡。
羌族人民服饰艳丽,能歌善舞。
每逢节日,他们都会吹起羌笛跳起锅庄,喜气洋洋把歌唱,嘴里还会发出“哟!哟喂!”的欢呼声。
知识抢答赛(课件展示)羌族人民主要分布在哪个省?(四川省)每逢节日,他们喜欢跳什么舞把歌唱?(跳锅庄)羌族人民喜欢吹什么笛?(羌笛)羌族人民在跳起锅庄时嘴里还发出什么欢呼声?(哟!哟喂!)(四)、学习歌曲师:同学们,羌族的小伙子丹木想要邀请我们参加锅庄舞会,但是我们先要学会他们的羌族民歌。
那么我们快速的学习羌族民歌《吹起羌笛跳锅庄》。
师:同学们在欣赏的时候可以跟着音乐哼唱,学一学。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下册《(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3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下册《(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吹起羌笛跳锅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唱、跳的活动,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善良、朴实、豪放、能歌善舞的特点的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音乐活动中能大胆投入、热情表现。
教学重点:
学会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教学难点:
在音乐活动中能大胆投入、热情表现。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钢琴、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了解羌族
1.同学们,今天我们的音乐之旅到达了羌族。
2.教师设置情景,介绍羌族,欣赏锅庄舞(出示课件)。
(教师是懂音乐的游客,学生是羌族导游。
)展开对羌族图文并茂的介绍
二、学唱羌族民歌
1.模仿羌笛的吹奏姿势,聆听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好听的羌族民歌《吹起羌笛跳锅庄》。
请学生谈感受。
(歌曲欢快活泼)。
3.师弹琴视唱歌曲,出示歌谱。
(师生互动)
4.教师演唱歌曲,让学生聆听歌曲节奏。
5.师分句教唱歌曲第一段歌词。
6.生随琴哼唱第二段歌词。
(学生在学唱的过程中,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
1、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这首歌,能感受到当今羌族人民幸福生活的情景。
2.通过听、看、唱、跳等不同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体验乐曲的民族风情。
3.愿意参加学跳简易的锅庄舞蹈形体动作,在边唱歌边跳锅庄的活动中体验到音乐的乐趣。
2、学情分析
本课充分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体验、感悟、参与”为主线,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营造活泼、民主的课堂氛围,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让学生主动参与聆听、感受、演唱、表演;来体验和享受音乐、舞蹈所带来的快乐;从而体现培养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新课程学习理念。
通过了解相关的文化,实现音乐与地理、历史的整合。
以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演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并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用多种形式为歌曲伴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锅庄舞步参与歌曲的表演。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吹起羌笛跳锅庄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发声训练,简单律动。
)
二、看羌族舞蹈(欣赏视频)
1、老师播放一段羌族人民喜欢跳的锅庄舞,学生模仿视频中摆手的动作,并让学生感受羌族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
2、师简单介绍锅庄舞。
3、师引导学生学习三个锅庄舞的简单动作,并用歌曲伴奏做背景音乐随乐跳锅庄。
(设计意图: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本课一开始就从师示范舞蹈入手,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又让学生比较形象地初步感受了锅庄舞的动作特点,在不知不觉中已听赏了几遍音乐。
)
三、知羌族文化
1、课件播放羌族的地理位置、风景、旅游景点、稀有珍奇动物、羌族服饰、羌笛(让学生听辩其音色)等图片。
2、羌族知识抢答(师生互动,巩固)。
(1)羌族人民主要分布在哪个省?四川省
(2)每逢节日,他们喜欢跳什么把歌唱?跳锅庄把歌唱
(3)羌族人民喜欢吹什么笛?羌笛
(设计意图:了解羌族的文化特色,实现音乐与地理、人文的整合。
)
听羌族歌谣
1、欣赏范唱,整体感受歌曲及情绪的表现
2、填填唱唱。
(师生互动的节奏练习)
师按节奏问:“吹起哟羌笛哟?跳什么哟喂?”
生按节奏答:“吹起哟羌笛哟,跳锅庄哟喂。
”
……
3、按节奏跟伴奏完成两段歌词的节奏练习
4、学生再次聆听全曲并找出稍难的乐句
5、突破难点乐句节奏并学唱
师教拍节奏
学唱乐句
6、介绍知识点“保持音”记号
(设计意图:通过听赏让学生熟悉音乐旋律线,激发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兴趣,同时通过多次聆听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乐曲,为培养学生自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
五、学唱羌族歌谣
1、教唱旋律
2、问答式唱词(师问生答)
3、生跟范唱完整演唱全曲(师伴舞)
4、生学做简单律动并演唱
5、分角色A B两组演唱乐曲
6、找学生上台表现
7、加入小型打击乐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演唱来增强歌曲的表现力、感染力,既巩固了歌曲又体现了愉悦性和参与性原则,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现能力,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进一步感受羌族音乐和舞蹈的美。
)
六、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民族音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髓,让我们做一个有心人,用敏锐的耳朵、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寻找、去演唱更多的优秀民族音乐吧!同学们,再见!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完整快乐的学习过程中,得到思想、情感上的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