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透镜成像练习题
常见的透镜(练习)(解析版)

浙教版中考科学一轮复习--常见的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成像特点【同步练习-解析】一.选择题1.一个透明均匀的玻璃球被摔碎成三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①都是凸透镜B.①①对光具有会聚作用C.①①对光具有发散作用D.只有①对光具有会聚作用【答案】B【解析】A.由透镜的定义可知,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叫做凸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凹透镜,故由图中可知,①①的中间比边缘厚,是凸透镜;①的中间比边缘薄,是凹透镜,故A错误;BCD.由A中可知,①①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①是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故可知B正确,CD错误。
2.如图所示,属于凹透镜的是()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①【答案】C【解析】图中的①①①,都是中间薄边缘厚,都属于凹透镜;而①①①都是中间厚边缘薄,都属于凸透镜,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3.如图所示,《淮南万毕术》关于冰透镜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
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应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应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C.应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D.这种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答案】C【解析】古人将冰磨成一种冰透镜,该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属于凸透镜,能使太阳光会聚焦点,从而能点燃艾草取火,故C正确,ABD错误。
4.如图所示,光线会聚于b点,在虚线区域内放甲透镜后,光线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 点;在虚线区域内换放乙透镜后,光线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a点,则()A.甲是凸透镜,乙是凹透镜B.甲、乙均是凸透镜C.甲是凹透镜,乙是凸透镜D.甲、乙均是凹透镜【答案】C【解析】由图知,光会聚于b点,光经过甲透镜后会聚在右侧的c点,折射光线与原来的入射光线相比,更远离主光轴,说明甲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是凹透镜;经过乙透镜后会聚在左侧的a点,折射光线与原来的入射光线相比,更靠近主光轴,说明乙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凹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练习题(含答案)

凹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练习题(含答案)
本文档提供了凹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练题以及相应的答案。
这些练题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凹透镜成像的规律和特点。
实验练题
1. 一个凹透镜的半径为10厘米,焦距为-20厘米。
一物体放置在凹透镜的焦点上方30厘米处,求成像位置和成像大小。
2. 一凹透镜的焦距为-15厘米。
当物体放置在凹透镜的焦点上方25厘米处时,求成像位置和成像大小。
3. 一个凹透镜的焦距为-30厘米。
一物体离凹透镜10厘米,求成像位置和成像大小。
4. 一个凹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
当物体离凹透镜30厘米,求成像位置和成像大小。
答案
1. 成像位置:焦点上方30厘米处,成像大小与物体相等。
2. 成像位置:焦点上方25厘米处,成像大小与物体相等。
3. 成像位置:凹透镜的焦点后方20厘米处,成像大小与物体相等。
4. 成像位置:焦点后方20厘米处,成像大小与物体相等。
以上是凹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练习题的答案。
希望这些练习题和答案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提问。
光学练习题镜子和透镜成像计算

光学练习题镜子和透镜成像计算在光学中,了解镜子和透镜的成像计算方法对于理解光学现象和应用非常重要。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些光学练习题,涉及镜子和透镜的成像计算方法。
通过这些练习题,可以帮助读者巩固对光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镜子成像计算1. 平面镜成像计算平面镜是一种具有平面反射表面的镜子。
对于平面镜成像计算,可以使用以下两个重要公式:1) 镜像距离公式:1/f = 1/v + 1/u其中,f是镜子的焦距,v是像距(镜中心到像的距离),u是物距(镜中心到物的距离)。
2) 放大率公式:m = -v/u其中,m是放大率,其符号表示物体是正立(正m)还是倒立(负m)。
通过这两个公式,可以计算出平面镜成像的位置和形态。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平面镜而言,成像位置与物体位置是相等的,即v = u。
2. 球面镜成像计算球面镜是一种具有球面反射表面的镜子,分为凸面镜和凹面镜。
对于球面镜成像计算,可以采用以下公式:1) 镜像方程:1/f = 1/v - 1/u其中,f是球面镜的焦距,v是像距,u是物距。
2) 放大率公式:m = -v/u与平面镜不同的是,在球面镜成像计算中,虚像像距v为正值,实像像距v为负值,而物体距离u仍然为正值。
根据计算结果的符号,可以判断成像位置和形态。
透镜成像计算透镜是由两个曲面组成的光学器件,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透镜成像的计算方法与球面镜类似,同样可以使用镜像方程和放大率公式。
1. 凸透镜成像计算对于凸透镜成像计算,可以使用以下公式:1) 镜像方程:1/f = 1/v - 1/u其中,f是透镜的焦距,v是像距,u是物距。
2) 放大率公式:m = -v/u凸透镜有两种成像情况:实像和虚像。
若像距v为正值,则为实像;若像距v为负值,则为虚像。
2. 凹透镜成像计算对于凹透镜成像计算,同样可以使用上述镜像方程和放大率公式进行计算。
凹透镜只能形成虚像,虚像的像距v为负值。
练习题现在,我们来尝试解决一些光学练习题,以巩固对镜子和透镜成像计算的理解。
初二物理凹透镜凸透镜成像练习题

初二物理凹透镜凸透镜成像练习题一、选择题1. 凹透镜的主焦距是正数还是负数?A. 正数B. 负数C. 值得所有取决于透镜的类型D. 不确定2. 凸透镜的虚像是怎样形成的?A. 光线经过透镜后会发生折射,从而形成虚像B. 凸透镜只能形成实像,不能形成虚像C. 凸透镜的光线会经过反射从而形成虚像D. 虚像只能在凹透镜中形成,与凸透镜无关3. 凹透镜的放大率是负数还是正数?A. 正数B. 负数C. 数值取决于透镜的类型D. 不确定4. 以下哪个选项是凸透镜的一个特点?A. 主焦距为负数B. 光线经过透镜后是发散的C. 可以形成实像和虚像D. 无法使物体变大5. 凹透镜的主焦距越大,说明透镜的形状是怎样的?A. 透镜越薄B. 透镜越厚C. 透镜的两面弧度相差越大D. 透镜两面的曲率半径相差越大二、判断题1. 凹透镜的虚像总是放大的。
A. 正确B. 错误2. 凸透镜能够形成实像。
A. 正确B. 错误3. 凸透镜和凹透镜在成像原理上完全相同。
A. 正确B. 错误4. 凹透镜的主焦距越大,光线经过透镜后的折射角度越大。
A. 正确B. 错误5. 凸透镜的主焦距越小,透镜的形状越平坦。
A. 正确B. 错误三、解答题1. 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2 cm,物体AB的高度为3 cm,位于凸透镜的左侧,与透镜距离为18 cm。
求物体成像的位置和高度。
(请在此处进行解答)2. 凹透镜的倒置问题:某人用一个凹透镜观察一棵高度为4 cm的树,透镜与树的距离为12 cm,透镜的焦距为8 cm。
求树的成像位置和高度。
(请在此处进行解答)四、综合应用题小明在物理实验室使用一个凹透镜来观察一只昆虫。
已知透镜的焦距为10 cm,而昆虫与透镜的距离为30 cm。
昆虫的实际长度为5 mm。
请回答以下问题:1. 在凹透镜形成的成像中,昆虫成像的位置是:(填写具体数值)2. 在凹透镜形成的成像中,昆虫成像的高度是:(填写具体数值)3. 在实际条件下,昆虫的实际长度与成像高度之间的比例是:(填写具体数值)4. 小明通过观察昆虫的成像,可以得出昆虫的实际长度是多少?(填写具体数值)(请在此处进行解答)这些是初二物理凹透镜和凸透镜成像练习题,希望通过这些练习题你能更好地掌握透镜成像的原理和应用。
沪教版物理八年级上 第二章 光 2.3 透镜成像 凸透镜和凹透镜练习题一和参考答案

八年级(上)第二章光2.3 透镜成像凸透镜和凹透镜练习题(1)姓名一、填空题1. 透镜是用做成的一种光学器件,透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遵循光的规律。
2. 透镜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从眼镜到、、、的镜头,它们都是透镜。
其中最常用的是,其次是。
3. 中间的厚度边缘的厚度的透镜叫做凸透镜;中间的厚度边缘的厚度的透镜叫做凹透镜。
4. 如下图所示,其中是凸透镜,是凹透镜。
5. 通常透镜的两个表面都是,或者一面是,另一面是。
通过透镜球面的球心C1、C2的直线称为透镜的。
透镜的中心O点叫做透镜的。
6. 光从空气或其他物质进、出透镜时,除了通过的光线不改变方向外,不通过的任何光线,都会发生,经透镜后都要发生偏折而改变原来的方向。
7. 能使光线会聚的透镜是,又叫;能使光线发散的透镜是,又叫。
8.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该点F叫做凸透镜的,凸透镜两侧各有一个交点,从光心到的距离叫做,用表示。
凸透镜的球面越凸,焦距就越,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就越。
9. 凸透镜可将平行的太阳光会聚在上。
在CD机和DVD机中,一个很小的将激光光束会聚在光盘的凹痕上来读取数字信息。
10. 根据光路原理,如果在凸透镜焦点处放一光源,它能将光源发出的发散光束会聚成光束,、、等光学仪器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
11.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成为光线,它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一点,该点叫做凹透镜的,用字母表示。
12. 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成为发散光线,逆着发散光线看去,在一定范围内我们只能看到一个的像13. 三条特殊的光线:(1)通过透镜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2)在凸透镜处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3)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一定经过凸透镜的。
二、选择题14.下列材料中,均可用来制作透镜的是()A. 玻璃、铜B. 玻璃、塑料C. 陶瓷、冰D.铝、塑料15. 以下光学仪器中,没有用透镜透镜的是()A. 照相机B. 放大镜C.显微镜D.潜望镜16. 下图为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17. 关于凹透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B.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C. 有一个表面向内凹的透镜是凹透镜D. 透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18. 下图为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不正确的是()A. B. C. D.19. 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凹透镜折射后()A. 一定是平行光束B. 一定是会聚光束C. 一定是发散光束D. 以上都不对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凸透镜有虚焦点B. 凸透镜有实焦点C.凹透镜有实焦点D.凹透镜有时有虚焦点,有时有实焦点2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B. 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C. 虚焦点不是实际光线会聚点D.实焦点是实际光线汇聚点22. 关于用同样材料制成的大小相同的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表面越凸,焦距越短B. 表面越凸,焦距越长C. 表面凸的程度与焦距的长短无关D.缺少条件,无法判断23.如右图,画出了光线通过焦距分别为f1和f2的两块透镜L1和L2前后的情况.下列对透镜L1、L2的种类和焦距的分析有可能正确的是()是凸透镜,L2是凹透镜,且f1>f2A.LB.L1是凸透镜,L2是凹透镜,且f1<f2C.L1是凹透镜,L2是凸透镜,且f1>f2D.L1是凹透镜,L2是凸透镜,且f1<f2三作图题24. 完成下列凸透镜中的光路图25. 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方框内画出适当的透镜四、实验探究题26. “利用太阳光测定凸透镜的焦距”的实验步骤:(1)在桌面上平放一张白纸(2)为了使太阳光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应使凸透镜_____________太阳。
凹透镜成像练习题

1.一个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30 cm处逐渐移到离透镜20 cm处的过程中,D 像与像距的变化为( D)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B.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增大C.像先小后大,像距逐渐增大D.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变小2.通过实验发现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可以成放大的像,也可以成缩小的像;可以成倒立的像,也可以成正立的像。
我们可以看到,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的____大小________、___位置_________、___虚实_________、_______倒立或正立_____等取决于物距和凸透镜的______焦距倍数______关系。
3.当物距____大于_______ 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的像是___倒立缩小________实像;当物距___小于________焦距时,成虚像,并且虚像的尺寸____大于实像_______。
4.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 cm处,在屏上成一倒立缩小的像,则透镜的焦距f(C )A.10 cm10 cm C.f<10 cm D.f>20 cm5.许多家庭的门上都装有防盗门镜(俗称“猫眼”)。
从室内透过防盗门镜向外看,可以看到来客的正立、缩小的像。
由此可以断定,此时防盗门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A )A.凸透镜B.凹透镜C.凸透镜和凹透镜D.玻璃砖12.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8 cm处,在透镜另一侧20 cm处成一清晰像,则此透镜的焦距 (D )A.一定大于20 cmB.一定小于9 cmC.一定在10 cm到8 cm之间D.一定在9 cm到10 cm之间1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当烛焰离透镜12 cm时成的是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7 cm时成的是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下列的哪个值( D)A.8 cmB.10 cmC.11 cmD.14 cm14.一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距为30 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当物体移到物距为15 cm时,它的像一定是( C)A.放大的实像B.缩小的实像C.放大的虚像D.缩小的虚像15.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把物体从距凸透镜2倍焦距之外逐渐向凸透镜靠拢的过程中,光屏上所成的像将(C )A.一直变大B.一直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16.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的主光轴上,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形成该物体的明亮、清晰的实像,当用不透光的物体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后,物体此时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 A)A.只有上半部分,亮度不变B.只有下半部分,亮度不变C.与原来相同,亮度不变D.与原来相同,亮度变暗17.(2010江苏南通模拟)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 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
光学成像练习题凸透镜与凹透镜问题

光学成像练习题凸透镜与凹透镜问题光学成像是光学领域中的基础概念,它涉及到透镜和成像的原理。
凸透镜和凹透镜作为光学镜片的两种基本形式,在光学成像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针对凸透镜和凹透镜问题展开讨论。
一、凸透镜问题1. 近视眼的矫正近视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问题,其症状表现为远处物体看不清。
通过使用凸透镜,我们可以进行近视眼的矫正。
凸透镜能够使光线经过折射后会聚到视网膜上,从而改善近视眼患者的远视情况。
2. 凸透镜焦距的计算凸透镜是一种光学元件,其特点是具有一个或两个透镜面凸出而中央较薄的形状。
凸透镜的焦距是镜片的一个重要参数,决定了物体成像的形式。
通过测量透镜的曲率半径和折射率,我们可以计算出凸透镜的焦距。
3. 物体成像的规律凸透镜的物体成像规律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对于远处的物体,凸透镜会使光线经过折射后会聚到焦点上,形成实像;其次,对于近处的物体,凸透镜同样会使光线经过折射后会聚到焦点上,但所形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最后,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焦点上时,光线经过透镜后会呈现平行光线的状态,不再会聚或发散。
二、凹透镜问题1. 近视眼的矫正凹透镜也可以用于近视眼的矫正。
与凸透镜不同的是,凹透镜使得光线经过折射后发散,从而使近视眼患者能够更清晰地看到近处的物体。
2. 凹透镜焦距的计算凹透镜的焦距计算与凸透镜相似,同样需要考虑透镜的曲率半径和折射率。
凹透镜的焦距为负值,表示凹透镜会使通过的光线发散而不是会聚。
3. 物体成像的规律凹透镜的物体成像规律也遵循凸透镜的规律,但存在一些差异。
对于远处的物体,凹透镜会使光线经过折射后发散,所以形成的像为虚像;对于近处的物体,凹透镜同样会使光线发散,但所形成的倒立虚像较为扩散。
三、凸透镜与凹透镜的比较凸透镜和凹透镜在成像原理和应用方面有一些显著的区别。
凸透镜使光线会聚,适用于近视眼的矫正;而凹透镜使光线发散,适用于近视眼的矫正和某些光学器件的制造。
此外,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焦距计算也不同,凸透镜的焦距为正值,而凹透镜的焦距为负值。
中考物理总复习《凸透镜与凹透镜的作图》专题训练-附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凸透镜与凹透镜的作图》专题训练-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知识点梳理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认识(1)u>2f,f<v<2f ,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照相机;(2)f< u <2f,v >2f,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投影仪;结论:物体成_______ (缩小实像)时,像距_______(小于)物距;物体成_______ (放大实像)时,像距_______ (大于)物距。
(3)u<f,v >u,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放大镜;(4)u=f,不能成像。
知识应用1.(全国·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请画出由烛焰S点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两条光线。
2.(2023上·四川眉山·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在图中画出通过透镜的入射光线或者折射光线。
3.(2022上·山东威海·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一束光先后经过一个凹透镜和一个凸透镜,F和O分别为凸透镜、凹透镜的焦点和光心,请将光路补充完整。
4.(2023上·广东肇庆·八年级校联考期中)如图,请把光路补充完整。
5.(2024·全国·八年级校联考假期作业)如图所示,F为凹透镜的焦点,请画出对应的入射和折射光线。
6.(2022·辽宁营口·统考一模)如图所示,S'是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恰好射向凹透镜右侧虚焦点F。
要求:(1)画出点光源S;(2)补充入射光线;(3)画出反射光线经过凹透镜的折射光线。
7.(2023上·辽宁鞍山·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一条光线以45 角斜射入平面镜,请完成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并标出反射时的反射角度。
8.(2023·安徽滁州·统考一模)如图所示,OO′是凸透镜的主光轴,A′B′是蜡烛AB通过凸透镜成的像,试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用作图的方法找出左侧焦点的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一个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30 cm处逐渐移到离透镜20 cm处的过程中,D 像与像距的变化为( D)
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
B.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增大
C.像先小后大,像距逐渐增大
D.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变小
2.通过实验发现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可以成放大的像,也可以成缩小的像;可以成倒立的像,也可以成正立的像。
我们可以看到,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的____大小________、___位置_________、___虚实_________、_______倒立或正立_____等取决于物距和凸透镜的______焦距倍数______关系。
3.当物距____大于_______ 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的像是___倒立缩小________实像;当物距___小于________焦距时,成虚像,并且虚像的尺寸____大于实像_______。
4.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 cm处,在屏上成一倒立缩小的像,则透镜的焦距f(C )
A.10 cm10 cm C.f<10 cm D.f>20 cm
5.许多家庭的门上都装有防盗门镜(俗称“猫眼”)。
从室内透过防盗门镜向外看,可以看到来客的正立、缩小的像。
由此可以断定,此时防盗门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A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和凹透镜
D.玻璃砖
12.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8 cm处,在透镜另一侧20 cm处成一清晰像,则此透镜的焦距 (D )
A.一定大于20 cm
B.一定小于9 cm
C.一定在10 cm到8 cm之间
D.一定在9 cm到10 cm之间
1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当烛焰离透镜12 cm时成的是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7 cm时成的是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下列的哪个值( D)
A.8 cm
B.10 cm
C.11 cm
D.14 cm
14.一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距为30 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当物体移到物距为15 cm时,它的像一定是( C)
A.放大的实像
B.缩小的实像
C.放大的虚像
D.缩小的虚像
15.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把物体从距凸透镜2倍焦距之外逐渐向凸透镜靠拢的过程中,光屏上所成的像将(C )
A.一直变大
B.一直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16.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的主光轴上,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形成该物体的明亮、清晰的实像,当用不透光的物体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后,物体此时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 A)
A.只有上半部分,亮度不变
B.只有下半部分,亮度不变
C.与原来相同,亮度不变
D.与原来相同,亮度变暗
17.(2010江苏南通模拟)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 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
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B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