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少年期常见精神障碍
通常在童年和青少年发病的行为和情绪障碍病例

通常在童年和青少年发病的行为和情绪障碍病例
在童年和青少年发病的行为和情绪障碍中,常见的病例包括:
1.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表现为持续注意力不集中、多
动和冲动行为,常在学龄前或学龄期出现。
2.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表现为社交互动和沟通困难、刻板
重复行为和兴趣有限,常在幼儿期或童年初期出现。
3. 学习障碍:包括阅读障碍(阅读困难症)、写作障碍和计算能
力障碍(数学困难症)等,常在学龄期发现。
4. 抑郁障碍:表现为持续沮丧、兴趣丧失、自我评价下降等症状,常在青少年期出现。
5. 焦虑障碍: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强迫症、社交焦虑障碍等,常表现为过度焦虑、恐惧和担忧,常在青少年期出现。
6. 反社会行为障碍:表现为违反他人权益、冲突行为、激怒和攻击性行为,常在青少年期出现。
7. 过动症和冲动控制障碍:表现为冲动行为、情绪不稳定、暴躁和易激惹,常在青少年期出现。
这些行为和情绪障碍可能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学习和社交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早期识别和适当治疗非常重要。
儿童期精神障碍

在学校和在家中的恐惧有不同的表现
广泛焦虑障碍
一、定义 广泛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 是持久、过分和不现实的担心,没有特定的对象 或情景。 二、流行病学 美国:儿童和青少年发生率2.9-4.6%。 在12-19岁青少年中比5-11岁儿童更多见。 男女比例:
儿童期,相当; 青少年期,女:男=6:1。
三、病因和病理学
多种因素:病生理研究没有特异性
环境因素
家长的情感问题
不安全依恋 应激生活事件 创伤经历 家长焦虑性格
个性特点:过分顺从、完美主义、自我批评
四、临床表现
三大方面:
焦虑的情绪体验
植物神经功能失调
运动性不安
非器质性遗尿症 非器质性遗粪症 婴幼儿和童年喂食障碍 婴幼儿和童年异食癖 刻板性运动障碍 其它
睡眠障碍
精神发育迟缓 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 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重性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儿童多动症)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病因
生物学 社会心理 问题:微量元素,食物添加剂
品行障碍
(Conduct Disorder)
定义 反复而持久的反社会性、攻击性或对立性 品行,主要包括反社会性品行障碍和对立 违抗障碍。 流行病学
发生率:4-14%左右 多发于童年晚期或青少年早期,16岁以后起病较 少见,成年期后开始下降。 男女比例4:1-2:1 分型:反社会性品行障碍,对立违抗性障碍
儿童精神疾病的常见类型

儿童精神疾病的常见类型导言儿童精神疾病是指在儿童期间,由于遗传、环境、生理等多种因素导致的精神功能障碍。
这些疾病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学习能力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儿童精神疾病的常见类型,包括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
一、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精神疾病,其特征主要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行为。
这些症状对儿童的学习和社交能力造成了严重的困扰。
ADHD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但遗传和环境因素被认为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ADHD的治疗主要包括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
行为疗法通过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来改善症状。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甲基苯丙胺和阿莫西林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改善儿童的注意力和控制冲动行为。
二、自闭症谱系障碍(ASD)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以社交互动和沟通困难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
ASD的症状在儿童期间就会显现出来,包括社交交往困难、语言发育延迟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模式。
ASD的病因复杂,可能与遗传、环境和神经发育异常等因素有关。
ASD的治疗主要包括行为疗法、语言治疗和药物治疗。
行为疗法通过帮助儿童提高社交技能和适应能力来改善症状。
语言治疗可以帮助儿童改善语言和沟通能力。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伴随症状,如焦虑和冲动行为。
三、焦虑障碍焦虑障碍是一类常见的儿童精神疾病,表现为过度担忧、紧张和恐惧等情绪。
焦虑障碍可以影响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能力,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身体症状,如头痛和胃痛等。
焦虑障碍的治疗主要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帮助儿童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来减轻焦虑症状。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和苯二氮䓬类药物,这些药物可以帮助减轻焦虑症状。
四、抑郁障碍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精神疾病,表现为持续的悲伤、丧失兴趣和自卑等情绪。
精神病学儿童精神障碍

儿童孤独症(Autism)
三、有不同程度的社会适应困难。 ②不能与其他孩子建立伙伴关系;
• 概念 神经和精神的发育异常 患者的精细动作、协调运动、空间位置觉等发育较差。
儿童孤独症
• 概念:起病于婴幼儿期、特有的、严重的精神 障碍,属于广泛发育障碍中一种。
• 本症基本特征:一般起病于婴幼儿期、极端孤 僻、与别人缺乏情感联系、言语障碍、刻板运 动和对环境奇特的反应。病因未明,预后严重。
时间的、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多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或品行障碍。 就读小学:学习困难,学习成绩经常不及格或者留级,最终勉强完成小学的学业。
• 临床表现 三、不能适应普通学校学习,但可以学会生活自理与简单劳动。
四.极重度 智商在20以下,成年以后可达到3岁以下的心理年龄,在全部精神发育迟滞中占1%~2%。 概念:起病于婴幼儿期、特有的、严重的精神障碍,属于广泛发育障碍中一种。 治疗:精神发育迟滞的治疗原则是以教育训练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精神发育迟滞
• 三.重度 智商在20~34之间,成年以后可达 到3岁~6岁的心理年龄,在全部精神发育迟 滞中占3%~4%。患者在出生后即可出现明 显的发育延迟,经过训练最终能学会简单语句, 但不能进行有效语言交流。不会计数,不能学 习,不会劳动,日常生活需人照料,无社会行 为的能力。可同时伴随显著的运动功能损害或 脑部损害。
精神病学儿童精神障碍
(优选)精神病学儿童精 神障碍
疾病分类(一)
儿童少年期常见的精神障碍的种类主要有: • 1.儿童心理发育障碍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

邱某,女,10岁,因学习成绩不佳,前来儿童精神卫生专科门诊就诊。
患儿自幼不聪慧,1岁多才能独坐,2岁多才能独站,3岁学步。2岁多开 始喊爸妈,6岁左右才能讲简单句子,并进入学前班。8岁起念一年级,勉强 及格。念二年级时,留级一次后,仍有语文数学不及格,老师认为没法再教, 送来求医。患儿放学回家,能自觉地做家庭作业,但常常做不出来,有时要问 弟弟。平时在家中可帮妈妈做一些家务事,扫地、洗碗,劳动比较主动,能吃 苦。在学校中与同学们关系好,她很乐意帮别人做事,但也常常受到一些顽皮 男孩的欺侮。 患儿系足月顺产,第一胎。母孕时体健。幼时长得白白胖胖,不爱哭,听 话,好喂养,父母均喜欢她。仅认为她幼时发育慢一些,并未想到是病态。无 重大疾病史。母乳哺养到1岁多,以后吃软饭,面条等。母孕时25岁,曾多次 患感冒,但无重病。父母非血缘婚,均系农民。父念书七年,母念书二年。有 一弟比她小三岁,发育良好,目前念小学一年级,成绩好。家族中无痴呆或精 神病患者。 体检、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F70-F79 精神发育迟滞 F70 轻度精神发育迟滞 F71 中度精神发育迟滞 F72 重度精神发育迟滞 F73 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 F78 其他精神发育迟滞 F79 未特定的精神发育迟滞
6
F80-F89心理发育障碍
F80特定性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
F81 特定性学校技能发育障碍
F82特定性运动技能发育障碍 F83混合性特定发育障碍 F84广泛性发育障碍 F84.0 F84.2 儿童孤独症 Rett综合征
学习无能不是由于视、听障碍或学习机会被剥夺所致。患儿表现为阅读或计
算低能,或拼音困难等,也可有混合型存在,但其它方面均正常。
40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e Disorder ( ADHD )
第13章 儿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碍

5
四、儿童期障碍的类型
• DSM-IV列出了所有儿童期精神障碍的行为特征,这些行为偏离了社会对同龄儿童的期 待行为。
• 另外,这些行为是持续的,并严重影响了儿童的发展和日常生活。 • 因此,要把一个行为或心理问题定义为障碍,儿童必须要对此感到痛苦或使他人感到
者)。
18
二、原因
(一)心理学理论 孤独症儿童父母的内向、冷淡、理智和谨 慎 情感冰箱 (二)生物学理论 遗传学的数据;脑成像的研究;
19
四、预防和治疗
❖ 以教育训练为主:基本生活习惯,自助能力,言语 运动技能等,行为疗法等;
❖ 帮助父母掌握照管和训练孤独症小儿的基本方法 ❖药物治疗
❖ 音乐治疗 慢性病程,预后与智力水平关系密切
伴关系等。 言语交流障碍 口语发育延迟,不会使用语言表达,也不会用手势、模仿等与人沟通,语言理解能力明
显受损,很少提问,对别人的话也缺乏反应等
17
兴趣狭窄、活动刻板重复 兴趣局限,有时活动过度,拒绝改变刻板重复的
动作或姿势,过分依恋某些气味、物品和玩具的
一部分,对疼痛不敏感,自伤行为(抓破皮肤、
咬手指等) 智力不足,极少数可显示特殊的能力(白痴学
恐怖症
依类型不同而变
儿童期抑郁
出生 — 17岁*
自闭性障碍(孤独症) 出生 — 3岁
Rett’s障碍
出生 — 4岁
儿童期崩解性障碍
3 — 4岁
Asperger’s障碍
学前期
智能不足(精神发育迟滞)出生 — 18岁
学习障碍(阅读、数学、 依类型不同而变
文字表达、)运动技能疾
神经性贪食病
青春期晚期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特点、表现与治疗

3、治疗方面:首先改善环境、家庭气氛和教育方 法。
4、预后方面:品行障碍、精神障碍预后差。 5、临床实践:考虑年龄,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差,
精神检查主要观察儿童行为,其次通过交谈。Leabharlann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特点、表现和治疗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特点、表现和治疗
小结
儿童精神障碍的分类
精神发育迟滞 心理发育障碍 行为障碍 情绪障碍
开展儿童心理保健的意义 国泰、家安、人健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特点、表现和治疗
精神发育迟滞 (Mental Retardation)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特点、表现和治疗
一、精神发育迟滞
(一)定义 精神发育迟滞:是发育阶段、(发育成熟前,18岁以前)由于遗传因素、环境
病因学
遗传因素
单基因遗传病 :
结节性硬化 苯丙酮尿症 半乳糖血症 黑朦性痴呆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特点、表现和治疗
病因学
遗传因素
o多基因遗传疾病: 肢体畸形、小头畸形、脑积水、神经 营养缺陷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特点、表现和治疗
病因学
孕期不良因素
感染:风疹、巨细胞、弓形体 o中毒:抗癌药、镇痛解热剂、抗癫痫药、磺胺药、抗 精神病药、类固醇、抗菌素等 o孕妇酒精中毒、吸毒、吸烟 o铅中毒或其他急住和慢性中毒 o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缺碘-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 o物理和化学因素:电离辐射、强烈噪声、震动、射频 辐射等
病因学
社会心理因素
在婴幼儿发育阶段
严重社会隔离、缺乏社会 交往 缺乏良好环境刺激 丧失学习机会缺乏 贫困
原因不明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特点、表现和治疗
精神病学: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大疾病
广泛性发育障碍 (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以孤独症为代 表。
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 以智力发育低下为主。
注意缺陷和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e disorder,ADHD)
美国分类:分为三种临床类型
注意缺陷型:以注意缺陷症状为主要表 现,多动和冲动症状不明显。
冲动多动型: 以冲动和多动症状为主要临 床表现,注意缺陷症状不明显。
混合型: 注意缺陷、冲动和多动两组症状都明显。
鉴别诊断
1.精神发育迟滞 学业成绩始终与智力水平相符合,还同时有
语言和运动发育垂直,判断力、理解力和社 会适应能力都普遍性偏低。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通过治疗,注意改善后,学业成绩能提高, 达到与智力相当水平。
2.品行障碍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具有明显的注意缺
陷,经过中枢兴奋剂治疗和其他治疗以后 病情能够改善可鉴别。
3. 情绪障碍 首发和主要症状是情绪问题,病程呈发
作形式,持续时间较短。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长期持续性注意
缺陷与多动障碍。
4. 抽动障碍
大纲
1.掌握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孤独症、注意缺陷 与多动障碍的概念及临床特点。
2.熟悉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孤独症、注意缺陷 与多动障碍的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3.了解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孤独症、注意缺陷 与多动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其他症状 重复言语和重复动作 模仿言语和模仿动作 使用中枢兴奋剂治疗多动症常诱发抽动症状或使原有的 抽动症状加重 4、实验室检查 50% ~ 60%脑电图异常,合并多动症者异常率更高 ß慢波和棘波增多,出现在额页中部
【病程与预后】 短暂性抽动障碍预后良好,症状在短期内逐渐减轻或消 失 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的症状迁延,但对生活、学习和社 会适应能力影响不大 Tourette氏综合征预后较差,需常时间服药才能控制 症状
14
重
度
智商 心理年龄 言语能力 言语交流 计算能力
20-34 3-6岁 只能学会简单词句,不能进行有效的 难以建立数的概念 生活不能自理,需人照顾
社会适应能力
15
极重度
智商 <20 心理年龄 3岁以下 言语能力 言语功能缺失 计算能力 完全没有数的概念 社会适应能力 完全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终 生需人照顾
5
流行病学
1987年全国智力残疾调查: 患病率1.268%; 农村高于城市,男患高于女患 轻度最多,占60.6%; 中、重、极重度占39.4%。
6
病 因
7
临床表现
智力低下 智能:包括既往获得的知识、经验,以及运用这 些知识和经验解决新问题、形成新概念的能力 智商(IQ):为评定智力发育水平的指标,IQ= (智龄/实际年龄)×100 社会适应能力缺陷 社会适应能力包括日常生活技能、独立生活和自 给自足能力、社会交往技能和责任
【临床表现】 1、基本症状: 主要表现为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 部位:单个 多个 形式:简单 复杂 不随意、突发、快速、重复和非节律性 意志可短时控制
受到心理刺激、情绪紧张、躯体疾病或其他应激情况下 发作频繁,睡眠时症状减轻或消失。
2、临床类型 短暂抽动障碍(transient tic disorder): 又称抽动症,为最常见的类型 主要表现为简单的运动抽动症状 首发于头面部的最多 起病于学龄早期,在4 ~ 7岁最常见 男性多见 抽动症状在一天内多次发生,至少持续2周,但不超过 一年
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chronic motor or vocal tic disorder): 多数为简单或复杂的运动抽动,少数为发声抽动,一般 不会同时存在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 症状的表现形式一般持久不变 可每天发生或断续出现,间歇期不超过2个月 病程超过1年
Tourette氏综合征( Tourette’s syndrome): 又称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或抽动-秽语综合 征 主要特征是进行性发展的多部位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 每天抽动,少数间断性发作 病程迁延,对社会功能影响很大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1994
ADHD 世界范围内学龄儿童的患病率
地点, 年代
德国, 1990 爱尔兰, 1991 波多黎各, 1988 新西兰, 1987 安大略湖, 1989 英国, 1991 瑞典, 1998 西班牙, 1995 美国, 1996 巴西, 1999 荷兰, 2000
2
学习障碍
抽动障碍
6
ADHD
5
儿童情绪障碍
4
进食和排泄障碍
3
睡眠障碍
2 1
儿童孤独症
儿童行为问题
0
精神发育迟滞
3
精神发育迟滞
4
精神发育迟滞 MENTAL RETARDATION (MR)
十八岁以前发育阶段,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或社会心理 因素等各种原因所引起,临床表现为智力明显低下和社会 适应能力缺陷为主要特征的一组发育障碍性疾病
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是一组主要发生于儿童期, 原因不明,表现为运动肌肉和发声肌肉抽动的疾病。 根据发病年龄、病程、临床表现和是否伴有发声抽动分 为
短暂性抽动障碍 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 Tourette综合征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不清。 1、遗传 2、神经生化学 3、心理因素 4、其他
8
9
10
诊断及诊断要点
起病于18岁以前 智商低于70 有不同程度的社会适应困难
11
精神发育迟滞的四个等级
轻度 IQ50-69 中度 IQ35-49 重度 IQ20-34 极重度<20
12
轻 度
智商
心理年龄 言语能力
50-69
9-12岁 无明显障碍
计算能力
可获得一定计算能力,但不能完成
普通小学学业 不能完成普通小学教育,可 学会一定的简单的谋生技能
13
社会适应能力
中 度
智商 心理年龄 言语能力 计算能力
35-49 6-9岁 能掌握日常生活用语,但词汇贫乏. 可计算个位数加减法
社会适应能力 不能适应普通学校生活,可学会生活 自理和简单劳动
16
治疗原则
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尽可能查明病因
应用教育训练、药物治疗等综合措施促进患儿智力和社会 适应能力的发展
17
治疗方法
照管和教育训练 病因治疗 促进和改善脑细胞功能的药物治疗 对症治疗 针对癫痫或精神症状等的治疗 针对感觉和运动障碍的康复治疗
18
抽 动 障 碍
19
儿精神疾病概述
1
引言-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的特点
儿童发育的阶段性
------------------------------------------------年龄分期 年龄范围 ------------------------------------------------新生儿期(出生后第一个月) 婴儿期 (第一个月到1岁) 幼儿前期(先学龄前期): 1~3岁 幼儿期(学龄前期): 3~6岁 童年期(学龄初期): 6~11岁 少年期(学龄中期): 11~14岁 青年初期(学龄后期): 14~17岁 -------------------------------------------------
【诊断】 【鉴别诊断】 1、神经系统疾病 2、强迫症 3、癔症 4、急性肌张力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概念及临床表现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简称多动综合征或多动症,是儿童 期常见的行为障碍,主要临床表现为注意缺陷、冲动和 多动。 患病率国外统计为3~6% ,男女之比为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