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型头痛诊疗指南
紧张性头痛的治疗方法

紧张性头痛的治疗方法紧张性头痛的治疗方法:(一)一般治疗非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可使紧张型头痛得到改善,可采用如下治疗方案。
1、心理治疗针对不同的紧张型头痛患者应消除应澈,解除焦虑和忧郁的情绪,告知患者疾病的功能性、可逆性,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纠正不良姿势注意预防和矫正各种不良姿势,避免引起头颈和肩背部肌肉的持续性收缩,如长期低头伏案书写、阅读与工作、电脑操作屏幕过近等。
一旦头痛发作,可轻柔地按摩肩、颈及头部肌肉;平卧放松数分钟;或使用生物反馈技术来缓解头痛。
3、要有良好的工作、阅读环境光线要适宜,避免照明不足、明暗不均或强光刺激。
阅读对象不易过小或游动不定。
4、注意眼睛休息使眼肌得到调节和放松。
避免用眼过度,有屈光不正的必须配镜矫正。
5、缓解眼疲劳的滴眼液有新乐敦眼药水、红润洁、珍珠明目液等,可试用。
6、自我按摩用双手中指按太阳穴转圈揉按,头痛可以减轻。
梳摩痛点:将双手的十个指尖,放在头部最痛的地方,像梳头那样进行车季度的快速梳摩,可达止痛目的。
(二)药物治疗由于紧张型头痛的发病机制并不清楚,所以在药物选择上多采用温和的非麻醉性止痛药.借以减轻症状,其中主要是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其他药物包括适量的肌松弛药和轻型的镇静药,抗抑郁药也常根据病情应用,一般多以口服方式给药,并且短期应用,以免引起药物的毒副作用。
1、酮洛芬(酮基布洛芬)属NSAID类,除用于紧张型头痛外,也适用于肌肉和关节痛,止痛属暂时性,其作用为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提高细胞内cAMP,改善血小板功能,口服剂量为每次12.5~25 mg,毒副作用为胃部不适、恶心、腹泻、心悸、出汗、嗜睡及皮肤瘙痒等。
2、萘普生属NSAID类.通过抑制地诺前列素(前列腺素)的合成而起止痛抗炎作用,口服剂量为每次100—200 mg,一般每日2~3次,毒副作用为恶心、胃部不适、疲倦、眩晕、乏力及思睡,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3、普罗喹宗属NSAID类,适用于急性紧张型头痛,其药理作用包括抑制前列腺素系统,而地诺前列素(前列腺素)被认为是引起头痛的生理介质,另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5-HT释放,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及抑制缓激肽,口服剂量为每次75-150 mg,毒副作用为恶心、呕吐、思睡等。
《紧张型头痛的诊疗》

精品ppt
我国紧张型头痛的患病率 10.77%
TTH prevalence by age classifictions
prevalence
18.00%
16.00%
14.00%
12.00% 10.00%
男性
8.00%
女性
6.00%
Biarsan Proquazone(普罗喹宗)
Toradol Keterolac tromethamine
精品ppt
• ETTH的经典治疗药物为NSAIDs • 对乙酰氨基酚对中等程度ETTH有效 • 尽量避免使用含有咖啡因或布他比
妥的复方止痛药,因为极有可能导 致止痛药过量性头痛(MOH)
精品ppt
警示表现
无
考虑原发性 表现不典型?
无
原发性头痛
精品ppt
排除继发头痛 再排除继发头痛
令人担忧的头痛红旗
“SNOOP”
全身症状 (发烧,体重减轻 ) 或 次要风险因素(艾滋病毒,系统的癌症)
神经症状或异常的迹象(混乱,损害的警觉或意 识)
发病:突然,意外的,或瞬间
老年人:新的开始和进展的头痛,尤其是在中年 >50(巨细胞动脉炎)
明显
• 前提是需要紧急处理的情况已排除
精品ppt
病史的关键问题
• 时间
– 起病,频率,持续时间
• 特点
– 部位,程度,性质
• 原因
– 易感,促发,加重,缓解 – 家族史
• 反应
– 发作时的活动及其限制 – 药物
• 发作间期
– 感觉,担心
精品ppt
头痛患者的体检
紧张型头痛诊疗专家共识

紧张型头痛诊疗专家共识组成员(以姓氏拼音顺序排序):程众、邓本强、狄晴、丁美萍、方燕南、胡兴越、李鹏、李焰生、刘鸣、罗本燕、吕传真、梅元武、苗玲、乔向阳、任惠、沈介明、万新华、王景周、徐恩、于生元、赵钢、赵忠新紧张型头痛诊疗专家共识紧张型头痛诊疗专家共识组紧张型头痛是神经内科门诊中最为常见的疾病,表现为慢性头部紧束样或压迫性疼痛,通常为双侧头痛,起病时可能与心理应激有关,转为慢性形式后常没有明显的心理因素。
关于其命名过去一直比较混乱,曾将其称为肌肉收缩性头痛(muscle-contraction headache)、紧张性头痛(tension headache)、心因性肌源性头痛(psychomyogenic headache)、应激性头痛〔stress headache)、日常性头痛(ordinary headache)、原发性头痛(essential headache)、特发性头痛(idiopathic headache)、心因性头痛(psvchogenic headache)。
直到1988年国际头痛学会才将其确定为紧张型头痛(tension-type headache),并制定了统一的分类与诊断标准。
该标准推出后受到大多数国家的广泛认同和应用。
然而,目前我国紧张型头痛的诊疗状况却较为混乱,其诊断常被忽略,即使诊断也常欠规范,经常被诊断为“神经性头痛”、“神经血管性头痛”等。
治疗措施也较为混乱,止痛药物过量使用的问题较严重。
为了促进我国紧张型头痛的规范诊断与治疗,部分长期从事头痛科研与临床工作的同仁们于2006年进行了多次专题研讨,达成可紧张型头痛的诊疗共识。
一、分 类经过16年的临床检验,国际头痛学会于2004年对紧张型头痛的分类与诊断标准进行了修订,制定了第2版“头痛疾患的国际分类(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 2nd Edition,ICHD-II)”。
紧张型头痛诊疗指南

紧张型头痛诊疗指南【概述】紧张型头痛是原发性头痛中最常见的类型。
以往曾称功能性头痛或官能性头痛(神经症)、肌肉收缩性头痛、紧张性头痛。
发病年龄:可始于任何年龄,但40%始于儿童期及青少年期。
【临床表现】起病多在30岁前后,女性多于男性。
紧张型头痛的性质为非搏动性、钝痛、胀痛、压迫感和紧束感等。
定位多为双侧,枕颈部、额颞部或全头部,以眼肌、颞肌和颈肌处不适感最重。
在下午或傍晚较重,通常每天均有发生,可持续数天,数周或数月,不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症状,也元视觉先兆。
常伴有颈部、颞肌、咬肌压痛。
检查除偶然查得肌肉痉挛外,多无其他发现。
患者常伴有头昏、睡眠障碍、焦虑和抑郁症状。
【诊断要点】(一)诊断紧张型头痛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应排除各种器质性疾病以及抑郁或焦虑等精神或心理障碍。
(二)诊断标准(表7—6)表7-6发作性紧张型头痛的诊断标准A.至少以前有10次头痛发作需符合B~D所列标准。
这种头痛发作的数目(以日计):<180日/年 (<15天/月) B.头痛持续30分钟到7天C.至少具备下列疼痛特征中的2项:(1)压迫或紧束感(非搏动性)性质(2)严重性为轻度或中度(干扰但不妨碍日常活动)(3)两侧性(4)行走、上下楼梯或相似的日常体力活动时头痛不加重D.需具备下列2项:(1)无恶心或呕吐(厌食可出现)(2)畏光和畏声缺如,或是只有1项E.至少需具备以下1项:(1)病史和(或)身体检查和(或)神经系统检查结果无任何继发性头痛疾病的线索(2)病史和(或)神经系统检查结果提示有1种继发性头痛疾病的线索,但经进一步检查能将其排除(3)存在1种继发性头痛疾病,但头痛不是首次发作,首次发作时间和该病的发生完全无关【治疗方案及原则】(一)综合治疗不能单纯依靠药物治疗,应进行综合治疗,包括心理治疗、松弛疗法,注意劳逸结合、适当运动、理疗、按摩、针刺等。
(二)常用药物1.镇痛药物不可长期服用及每天服用,以避免药物依赖及引起药物依赖性头痛和止痛药造成的不良反应,更不宜长期服用非处方(OTC)复方镇痛剂。
2023中国紧张型头痛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一版)

2023中国紧张型头痛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一版)紧张型头痛是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主要表现为双侧轻中度压迫样或紧筵样头痛,通常不伴有恶心或呕吐,日常活动后不加重。
我国紧张型头痛发病率高,正确诊断率及规范治疗率较低,其中慢性紧张型头痛造成的疾病负担较重。
为提高临床医师对紧张型头痛疾病的认识、管理与规范化诊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头痛协作组的专家结合国内外临床实践,并反复讨论后制订本指南,内容包括紧张型头痛分类、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
紧张型头痛(tension-type headache)的全球患病率为11%~45% [1 l, 是仅次千龋齿的全球第二高发疾病,也是我国最常见(占45.3%)的原发性头痛[2]。
根据2018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紧张型头痛是导致漫性疾病及损伤的第二位原因[3]。
紧张型头痛随着发作频率增加,常合并精神心理障碍,其中以焦虑抑郁最为突出,进而进—步加重其疾病负担。
我国紧张型头痛的年患病率为10.8%,东部高千西部[4l,男女比例约为1 1.81,在40~49岁达到高峰[2]。
目前,部分从事头痛相关诊疗的医师对于紧张型头痛认识不足,诊断和治疗尚不规范。
基千目前国内紧张型头痛诊疗现状,经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委会批准,头痛协作组各位专家及各位同道在循证医学原则指导下参考近年来国内外多部指南共识,结合我国国情撰写了本指南,旨在指导神经内科及其他学科临床医生,开展对成人紧张型头痛患者的全程管理,进行规范化诊疗,降低紧张型头痛的疾病负担,减少医疗资源消耗,改善紧张型头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推荐强度及证据等级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指南制订方法和国际头痛学会指南制订的方法与标准(表1)。
表1本指南使用的推荐强度和证据等级标准Table 1 The strength of recommendations and the levels of evidence used in this guideline 情五宴(分4员1级柔遍,IV彶般芬)l汲摆存:ll千至少2求A圾证疤n圾准存墓于“2级或2玩氏反证房Ill圾摆存:ll子至少1项B圾证痉哎2顷C级汪疫rv圾烹存:江瑁矛氐戳蕾不充分汪(分4汲,凡及最马,卫及最任)磁迁:多石罔总的翘扒劝熙试验的系阮吵酝多个摄矶对炰试拉戚垒玩样干鱼足哆的妄质鱼墟巩汀芘试拉钺证:嘉干至少1个贮石阳,的挝讥对拦试验屯证:晶于烹筵丘分馅但如"更方的对序试洽或女计灵汗的认列研究致病例对煦研究D级证免:基于无伺鹉灯拧的系列隅例分析或专冢烹见分类参照国际头痛分类-第三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 3rd edition, ICHD-3) [ 5 ],可将紧张型头痛分为偶发性紧张型头痛(infrequent episodic tension-type headache)、频发性紧张型头痛(frequent episodic tension-type headache)、慢性紧张型头痛(chronic tension-type headache)及很可能的紧张型头痛4类(表2)。
紧张性头痛诊疗规范

紧张性头痛诊疗规范
【病史采集】
1.诱因:情绪低落、焦躁、失眠、记忆力下降、长期伏案工作。
2.头痛:性质、持续时限、部位,是否牵扯至颜面、枕项。
3.诊疗情况:发生、发展过程及诊断治疗经过。
【物理检查】
1.全面系统全身检查排除躯体不适的诱因。
2.专科检查:了解精神状态,注意颞肌、咀嚼肌、颈项肌、肩胛岗上肌紧张度、压痛。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
2.器械检查:必要时颈椎正侧斜位拍片检查。
【诊断原则】
1.中年女性多见,常伴忧郁症、焦虑症,长期伏案工作史。
2.头痛呈持续性,头面部、颈、肩部疼痛以胀痛为主,受情绪波动、工作压力、睡眠状况影响。
3.检查可发现头面部、颈、肩部肌肉压痛或肌肉痉挛。
【鉴别诊断】
1.其他血管性头痛。
2.颈椎病。
3.眼、耳鼻喉科疾患所致的头痛。
凡诊断不明确者应做相应检查。
【治疗原则】
1.针对忧郁症、焦虑症给予抗忧郁、焦虑治疗。
2.给予安定剂、镇痛剂对症治疗。
【疗效标准】
1.治愈:原发病控制,症状消失。
2.好转:原发病好转,症状控制。
3.无变化:原发病与症状均无改善。
【出院标准】
通常门诊治疗,伴有强烈精神诱因、临床症状严重者入院治疗,控制症状后出院,门诊随诊治疗。
中国紧张型头痛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汇报人:xxx 2024-03-06
目录
• 引言 •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 治疗原则与方法 • 患者管理与教育 • 指南更新与未来展望 • 总结回顾与互动环节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提供全面的紧张型头痛诊断与治 疗指南,帮助临床医生准确诊断 、有效治疗紧张型头痛患者。
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等在发病中的作用。
02
诊断技术
介绍了国内外在紧张型头痛诊断技术方面的最新进展,包括影像学检查
、生物标志物检测等,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3
治疗方法
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在紧张型头痛治疗方法方面的差异和优势,包括药物
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
辅助检查
可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以排除颅内器质性病变;进行颈椎X线或MRI检查以排 除颈椎病变;进行心理测评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
03
治疗原则与方法
治疗原则
01
02
03
综合性治疗
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采取 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措施。
逐步缓解
以缓解头痛为主要目标, 逐步减轻症状,提高患者 生活质量。
非药物治疗手段介绍
心理治疗
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 ,有助于患者调整心态、减轻压
力,从而缓解头痛症状。
物理治疗
如针灸、按摩、推拿等,可改善局 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对部 分紧张型头痛患者有一定疗效。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 累;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波动 ;适当进行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治疗推荐
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更新了紧张型头痛的治疗推荐,包括 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等多方面内容,为患者提供了更多 选择。
2.紧张型头痛临床路径

紧张型头痛临床路径一、紧张型头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紧张型头痛(ICD-10: G44. 200)(二)诊断依据。
根据《神经病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符合2-4特征的发作至少10次。
2.头痛持续30分钟至7天。
3.至少有下列中的2项头痛特征:①双侧头痛;②性质为压迫感或紧箍样(非搏动样);③轻或中度头痛;④日常活动(如步行或上楼梯)不会加重头痛。
4.符合下列2项:①无恶心和呕吐;②无畏光、畏声,或仅有其一。
5.不能归因于其它原因的头痛。
6据发作频率和时间不同分为3种类型L偶发紧张型头痛:平均每月发作Vl天;每年发作V 12天。
7.频发紧张型头痛:平均每月发作21天而且<15天,至少3个月以上;每年发作212天且V180天。
8.慢性紧张型头痛:平均每月发作215天,3个月以上; 每年发作N180天(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9据《神经病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非药物疗法。
(1)松弛治疗。
(2)物理治疗。
(3)生物反馈治疗。
(4)针灸治疗。
(5)心理治疗。
2.药物疗法。
(1)镇痛药物。
(2)抗抑郁药物。
(3)肌肉松弛药物。
(四)标准住院日为7T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L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紧张型头痛(ICD-10: G44. 201)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沉、CRP、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X线胸片或胸部CT、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的项目:(1)血肿瘤指标、免疫指标;(2)颅脑MRI、颅脑CTA;(3)腰椎穿刺: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胞学、涂片找细菌、结核菌、隐球菌、肿瘤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紧张型头痛诊疗指南
【概述】
紧张型头痛是原发性头痛中最常见的类型。
以往曾称功能性头痛或官能性头痛(神经症)、肌肉收缩性头痛、紧张性头痛。
发病年龄:可始于任何年龄,但40%始于儿童期及青少年期。
【临床表现】
起病多在30岁前后,女性多于男性。
紧张型头痛的性质为非搏动性、钝痛、胀痛、压迫感和紧束感等。
定位多为双侧,枕颈部、额颞部或全头部,以眼肌、颞肌和颈肌处不适感最重。
在下午或傍晚较重,通常每天均有发生,可持续数天,数周或数月,不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症状,也元视觉先兆。
常伴有颈部、颞肌、咬肌压痛。
检查除偶然查得肌肉痉挛外,多无其他发现。
患者常伴有头昏、睡眠障碍、焦虑和抑郁症状。
【诊断要点】
(一)诊断
紧张型头痛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应排除各种器质性疾病以及抑郁或焦虑等精神或心理障碍。
(二)诊断标准(表7—6)
表7-6发作性紧张型头痛的诊断标准
A.至少以前有10次头痛发作需符合B~D所列标准。
这种头痛发作的数目(以日计):<180日/年 (<15天/月) B.头痛持续30分钟到7天
C.至少具备下列疼痛特征中的2项:
(1)压迫或紧束感(非搏动性)性质
(2)严重性为轻度或中度(干扰但不妨碍日常活动)
(3)两侧性
(4)行走、上下楼梯或相似的日常体力活动时头痛不加重D.需具备下列2项:
(1)无恶心或呕吐(厌食可出现)
(2)畏光和畏声缺如,或是只有1项
E.至少需具备以下1项:
(1)病史和(或)身体检查和(或)神经系统检查结果无任何继发性头痛疾病的线索
(2)病史和(或)神经系统检查结果提示有1种继发性头痛疾病的线索,但经进一步检查能将其排除
(3)存在1种继发性头痛疾病,但头痛不是首次发作,首次发作时间和该病的发生完全无关
【治疗方案及原则】
(一)综合治疗
不能单纯依靠药物治疗,应进行综合治疗,包括心理治疗、松弛疗法,注意劳逸结合、适当运动、理疗、按摩、针刺等。
(二)常用药物
1.镇痛药物不可长期服用及每天服用,以避免药物依赖及引起药物依赖性头痛和止痛药造成的不良反应,更不宜长期服用非处方(OTC)复方镇痛剂。
2.抗抑郁药物常用的有阿米替林、多塞平(多虑平)、黛力新(二盐酸氟哌噻吨和盐酸四甲蒽丙胺合剂),以及新一代的选择性5一HT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舍曲林和左洛复等。
3.镇静和抗焦虑药以苯二氮革类为首选,如艾司唑仑(舒乐安定)、劳拉西泮、硝西泮和地西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