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营养学学案

合集下载

第一章 临床营养学概论 教案讲稿

第一章 临床营养学概论 教案讲稿
皖南医学院教案首页
授课时间:2014.09.16教案完成时间:2014.09.14
授课名称
临床营养学
年级护理学专业
(本)班
授课时间
2014.9.16
学时
2
授课教师
专业技术职务
教学班学生数
教学目的
及任务
1.掌握营养学的基本概念;营养素的需要量和供给量
2.熟悉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3.了解学习临床营养学的意义
教学内容、步骤及时间分配:
第一章临床营养学概论
导课10 min
第一节营养学的基本概念30 min
第二节营养与健康的关系10min
第三节营养素的需要量和供给量20min
第四节学习临床营养学的意义10min
本单元重点
营养素的需要量和供给量
本单元难点
营养素的需要量和供给量
教学方法及准备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自学
营养素功能:1.提供人体基础代谢和各项活动所需要的能量。2.构成人体组织结构的基本物质,参与组织细胞的构成,修复与更新。3.调节生理功能。
四、合理营养
指通过合理的膳食和科学的烹调加工,向机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保持各营养素之间的平衡以满足人体的正常生理需要,维持人体健康营养。如:一个人每天吃适量主食,蔬菜,水果,蛋,奶,及少量坚果和足够饮水,来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需要。
10min
讲授
(教案续页)
基本内容
注解(进展、辅助
手段和时间分配)
第三节营养素的需要量和供给量
1、平均需要量(EAR)
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2、推荐摄入量(RNI)
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不同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的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医学基础临床营养学的教学设计

医学基础临床营养学的教学设计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01 添 加 目 录 文 本 03 教 学 内 容 05 教 学 评 价
02 教 学 目 标 04 教 学 方 法 06 教 学 反 思
单击添加文档标题
教学目标
掌握基础临床营 养学的基本概念 和原理
理解营养素在体 内的代谢和功能
掌握各种营养素 的食物来源和推 荐摄入量
作业内容:包括理论知识 和实践操作两部分
评价标准:理论知识部分采 用选择题、判断题等客观题, 实践操作部分采用实际操作
和病例分析等主观题
评价方式:采用百分制评பைடு நூலகம்分,理论知识部分占60%,
实践操作部分占40%
评价结果:根据评分结果,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
馈和指导
考试内容:涵 盖基础知识、 临床技能和实
知识
案例分析:通过 实际病例分析, 提高学生解决问 题的能力
角色扮演:让学 生扮演医生和患 者,提高沟通技 巧和临床思维能 力
实地考察:组织 学生参观医院、 营养机构等,了 解实际工作环境 和操作流程
实验操作:让学 生动手操作,掌 握营养评估、食 谱编制等基本技 能
提出问题:引导学 生思考,激发学习 兴趣
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估教 学目标是否得到有效实现
教学方法有效性:分析教 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需求
和教学目标
教学改进措施:根据评估 结果提出改进教学方法和
策略的建议
增加案例分析,提高学生解决问 题的能力
采用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参与度
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和形式
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 能力和操作技能
课堂练习:布置 课后作业和练习 题,巩固所学知 识
案例选择:选 择具有代表性 的临床营养学

《临床营养学》教学大纲全套

《临床营养学》教学大纲全套

《临床营养学》教学大纲全套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性质:必修英文名称:Clinical Nutrition总学时:38讲授学时:26实验学时:12学分:2.0先修课程: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与医院感染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涉日护理方向)开课单位:医学院一、课程简介临床营养学是医学营养学的基本知识及基本理论在临床医学的实际应用。

本课程采用讲授和实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营养学基础知识,熟悉健康人群的营养及与健康的关系,理解临床营养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熟悉不同系统疾病的营养需求、防治及膳食治疗,并能应用所学知识对临床常见疾病提出适宜的营养治疗方案。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营养学基础(8学时)教学目标:通过"营养学基础”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六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和能量的来源与参考摄入量,理解六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 维生素和水)和膳食纤维的营养学意义。

教学要求:识记:(1)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的概念、分类、来源与参考摄入量。

(2)能量的应用单位,换算关系,来源与参考摄入量。

(3 )人体能量消耗的三个方面。

(4)基础代谢,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的概念。

(5 )维生素的概念和分类。

(6)脂溶性维生素的特性,营养状况评价与缺乏症,来源与参考摄入量。

(7)水溶性维生素的特性,营养状况评价与缺乏症,来源与参考摄入量。

(8 )矿物质的概念和分类。

(9)常见重要元素(钙,磷,镁,铁,碘,锌,铜)的食物来源与参考摄入量。

(10 )水的种类和需要量。

(11)膳食纤维的概念,种类,来源与参考摄入量。

理解:(1)六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 的营养学意义。

(2 )脂溶性维生素的生理功能。

(3 )水溶性维生素的生理功能。

(4 )矿物质的生理功能。

(5 )常见重要元素(钙,磷,镁,铁,碘,锌,铜)的营养学意义。

临床营养学(本)--学案范文

临床营养学(本)--学案范文

《临床营养学》(本科)学案课程名称:临床营养学考核方式:过程性考核,学生根据学案学习完每章节内容后,完成每章节练习题,并在期末考试期间上交完成的学案。

第一章学案一、本章内容概述本章内容是营养学的基础知识,主要介绍了能量以及人体生存所必需的各类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矿物质、水、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缺乏或过量的危害、人体对能量及各类营养素的需要量、能量及各类营养素的食物来源等。

二、学习目标1.掌握能量的食物来源及每种产热营养素的产热系数。

2.掌握能量的单位及换算方法。

3.掌握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矿物质、水、膳食纤维的营养学意义。

4.掌握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三大营养素的供能比。

5. 熟悉人体热能消耗的几个构成部分。

6. 熟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矿物质、水、膳食纤维的食物来源及参考摄入量。

7. 熟悉缺乏各种重要营养素的常见缺乏症的表现。

8. 了解影响基础代谢的因素。

9. 了解碳水化合物、脂类、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的分类及特点。

三、知识点1.能量单位及换算。

2.人体能量消耗的组成部分。

3.能量来源于参考摄入量。

4. 碳水化合物、脂类、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的分类及特点。

5.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矿物质、水、膳食纤维的营养学意义。

6.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矿物质、水、膳食纤维的来源及参考摄入量。

7. 维生素、矿物质的缺乏与过量。

四、重点难点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矿物质、水、膳食纤维的营养学意义。

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缺乏或过量的临床表现与危害。

五、本章习题1.名词解释: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碳水化合物的节氮作用、抗生酮作用;必需氨基酸,限制氨基酸,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2. 简述膳食纤维的营养学意义。

第二章学案一、本章内容概述本章介绍了健康人群的营养,主要内容包括各类食物的营养特点,婴幼儿、儿童、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及孕妇和乳母的营养需求以及如何进行合理营养,并介绍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相关内容。

临床营养学教学大纲

临床营养学教学大纲

临床营养学教学大纲一、引言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越来越高。

饮食对于个体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临床营养学的教学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临床营养学教学的内容和目标进行探讨,以及课程的设计和评估,以满足学生对于临床营养学知识的需求。

二、教学内容1. 简介与基本概念- 临床营养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营养需求与营养不足的影响- 营养素的分类与作用2. 营养评估与监测- 体质指数(BMI)的计算与评估- 营养相关生化指标的检测与解读- 饮食调查的方法与分析3. 营养与疾病- 营养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营养与糖尿病的关系- 营养与肿瘤的关系- 营养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4. 营养支持治疗- 人工营养的原理和方法- 营养支持治疗在不同临床疾病中的应用 - 营养不良与康复的关系5. 营养与特殊人群- 儿童与青少年营养需求- 孕产妇与哺乳期妇女营养管理- 老年人营养与健康三、教学目标1. 知识层面- 理解临床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常见疾病与营养之间的关系- 了解营养评估和监测的方法2. 技能层面- 能够进行体质指数的计算和解读- 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饮食调查- 能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3. 情感层面- 培养对于个体营养需求的关注和重视- 提高对于营养和健康的责任感- 培养同理心,关注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四、课程设计1. 教学方法- 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传达知识和技能-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增进思考和交流- 实践:安排实践课程,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际案例分析2. 课程安排- 基础理论:第一周至第三周,讲授临床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疾病与营养:第四周至第六周,讲授营养与常见疾病的关系- 营养支持治疗:第七周至第九周,讲授人工营养和支持治疗的方法- 营养与特殊人群:第十周至第十二周,讲授儿童、孕产妇和老年人的营养需求- 课程总结:第十三周,总结与复习五、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 参与度: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回答问题的质量- 合作能力: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实践课程中的合作表现- 学习态度: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和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2. 作业评估- 营养评估报告: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完成的营养评估报告的质量和独立性- 疾病营养方案:学生针对某一疾病设计的营养干预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营养支持案例分析:学生对于营养支持治疗案例分析的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六、结语通过临床营养学教学的内容和目标的规划,以及教学方法的设计和教学评估的确定,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于临床营养学知识的需求。

临床营养学学案答案教学内容

临床营养学学案答案教学内容

临床营养学学案答案《临床营养学》(本科)学案第一章学案1.名词解释:1)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即食物热力作用,是指人体的代谢因进食而稍有增加。

2) 碳水化合物的节氮作用、抗生酮作用:节氮作用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时,能量供给不能满足机体需要,膳食蛋白质中有一部分将会被用来分解供给能量,而不能合成体内所需要的蛋白质物质。

摄入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可以节省这一部分蛋白质的消耗,增加氮在体内的储留,这种作用称为碳水化合物对蛋白质的节约作用或节氮作用。

抗生酮作用:脂肪在体内代谢也需要碳水化合物参与,因为脂肪在体内代谢所产生的乙酰基必须与草酰乙酸结合进入三羧酸循环才能被彻底氧化,草酰乙酸是葡萄糖在体内氧化的中间产物。

如果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脂肪则不能被完全氧化而产生大量的酮体,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可避免脂肪氧化不完全而产生过量的酮体,这一作用称为抗生酮作用。

3) 必需氨基酸①必需氨基酸指的是人体自身(或其它脊椎动物)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②限制氨基酸: 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缺少或数量不足,会使食物蛋白质合成为机体蛋白质的过程受到限制。

由于限制了此种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这类氨基酸就称为限制氨基酸③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物蛋白质混合食用,其中所含有的必需氨基酸取长补短,相互补充,达到较好的比例,从而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的作用,称为蛋白质互补作用。

2.简述膳食纤维的营养学意义。

1.预防便秘和大肠疾病膳食纤维通常直接进入大肠,刺激和促进肠蠕动。

2预防癌症研究表明能降低大肠癌、乳腺癌等,可能与减少代谢产物和废物对肠道的刺激作用及再吸收时间,减少初级胆汁酸和次级胆汁酸对肠粘膜的刺激作用等有关。

3.预防心血管病和胆石症能降低血浆胆固醇浓度和胆汁中胆汁酸的饱和度,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4.预防肥胖因富含膳食的食物只含少量脂肪,并且可以增加食物的体积,容易产生饱腹感,能延缓糖类吸收,降低血糖,抑制脂肪吸收等。

临床营养学教学设计

临床营养学教学设计

XX
PART TWO
教学内容
基础知识
营养素的食物来源和推荐摄 入量 营养素的代谢和吸收
营养素的分类和功能
营养素缺乏和过量的症状和 预防措施
营养素与疾病的关系和营养 治疗原则
营养评估和营养咨询的方法 和技巧
临床营养学理论
营养素的分类和功能 营养素的代谢和吸收 营养素的推荐摄入量
营养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食物来源和膳食指南 营养与疾病的关系 营养治疗和营养支持
临床营养学实践
营养评估:评估 患者的营养状况,
制定营养计划
营养干预:根据 营养评估结果, 进行营养干预, 如调整饮食、补
充营养素等
营养监测:监测 患者的营养状况,
调整营养计划
营养教育:向患 者和家属传授营 养知识,提高他 们的营养意识和
技能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XX
PART THREE
临床营养学教 学设计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01 教学目标 02 教学内容 03 教学方法 04 教学评价 05 教学资源 06 教学安排
XX
PART ONE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临床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理解营养素在体内的代谢和功能 学会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制定营养治疗计划 掌握各种营养治疗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教师自评:教师对自己 的教学进行反思和评价 ,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 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评价标准
教学内容:是否涵盖临床 营养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技能
教学方法:是否采用多样 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 析、小组讨论等
教学效果:学生是否能掌 握临床营养学的基本知识 和技能

临床营养学教学设计

临床营养学教学设计
参考其他医学领域的书籍,如内科学、外科学等,以更全面地了 解营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最新研究成果和文献
关注最新的临床营养学研究成果和文献,及时将最新的知识和技 术纳入教学内容。
网络资源与工具
专业网站和数据库
利用专业的医学网站和数据库,如PubMed、CNKI等,检索和获 取相关的临床营养学资料。
在线课程和视频讲座
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言传身教,通过自身行为示范引 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
思政教育效果评估
制定评估标准
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制定具体 的思政教育效果评估标准,包括 学生价值观、职业道德、法律意 识、人文素养等方面的表现。
采用多种评估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自评、教师 评价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学生 的思政教育效果,为教学改进提 供依据。
重点强调与巩固练习
重点一
基础营养学概念。巩固练习:通过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进行反复 练习。
重点二
各类营养素生理功能及需要量。巩固练习:结合实例分析,让学生 计算不同人群的营养素需要量。
重点三
营养与疾病关系。巩固练习:通过病例讨论,让学生了解营养在疾病 治疗中的作用。
学生易错点剖析
易错点一
对营养素生理功能理解 不透彻。剖析原因:可 能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 牢固或缺乏实际应用经 验。
互动交流与讨论
01
02
03
课堂互动环节
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 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 堂互动;
病例讨论会
定期组织病例讨论会,让 学生围绕病例进行深入分 析和交流;
学习心得分享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 体会,促进彼此之间的学 习和进步。
课外拓展与延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孕妇应采取何种营养措施预防新生儿先天性神经管畸型?
4.什么是低盐饮食?其适用于哪些病人?
5.简述高血压病、冠心病的营养治疗原则。
6.简述溃疡病饮食分期治疗方案。
7.简述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营养治疗原则。

8.简述缺铁性贫血的营养治疗原则。
9.简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营养治疗原则。
10.烧伤患者的能量计算公式。
临床营养学学案 一、名词解释: 1、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2、碳水化合物的节氮作用
3、抗生酮作用
4、必需氨基酸
5、限制氨基酸
6、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7、营养调查
8、治疗膳食
9、试验膳食
10、血糖指数
11、TPN
二、问答题 1.简述膳食纤维的营养学意义。
2.中国居民膳食宝塔中对各类食物的推荐摄入重量各是多少?
11.简述肿瘤患者的营养代谢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