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干线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及启示
日本新干线的主要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

日本新干线的主要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田野返回新干线的主要技术进步日本的新干线诞生于35年前,其后随着信息技术和电气技术的整体进步,为实现大运量高密度运行、提高安全性能及减少维护费用基本目的,新干线先后做过7次大的设计变更,应用了大批新技术,从技术整体来看与35年前相比有了“质的”飞跃。
1 提高了行车速度通过采取最佳气动特性车型设计、改进车辆倾斜方法、提高曲线通过速度、及应用数字自动列车控制装置(ATC)、列车集中控制装置(CTC)、交通管理计算机系统(COMTRAC)等实现了速度控制最优化运行,使得新干线行驶速度从开业时的200公里/小时提高到现在的300公里/小时。
2 应用了强电半导体技术及“交流感应电机”随着强电半导体技术的进步,新干线的驱动系统从当初的主变压器抽头切换+电阻控制直流串激电机方式改为GTO及IGBTVVVF控制+小型三相交流感应电机方式。
通过这项核心技术的进步,大大提高了新干线运行的可靠性,电机部分基本无需维护,降低了车辆维护费用,减少了车体重量。
同时,由于直接使用交流电,升压快,提速时间缩短。
3 采用了新车体材料及设计降低了车体重量及轴重新干线500系列以后的车辆使用了铝合金材质“钎焊蜂窝+挤压成型”技术,使得新干线车体重量从“O系列”的10吨降至6吨,而抗穿越隧道时压强变化能力提高了近3倍;轴重也从“0系列”的16吨降至11吨。
通过轴重的降低,减轻了路基的震动,抑制了轨道劣化,节约加减速的动能,并减少了隧道截面,从而降低了整体成本。
4 采用了电力再生制动方式降低了能耗新干线300系列以后由VVVF方式控制的列车都采用了电力回收刹车,使得大部分制动能随时返回电网,节约了能源。
在同样以220公里/小时行驶时,现在的新干线电力消耗只有开业时的66%。
同时由于列车制动主要靠电力制动,减少了机械制动带来的维修问题,提高了可靠性。
5 完善了MARS票务系统MARS票务系统是支撑新干线得以赢利的最重要系统之一,现在通过这套系统已可在全国任何地点的有人或无人售票点发售预定车票并随时了解整个列车的票务及经济状态。
日本旅游资源开发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启示

日本旅游资源开发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启示作者:严雨薇来源:《大经贸》 2019年第1期严雨薇【摘要】日本旅游业在近年来发展进步速度较快,2018年赴日旅游他国人数已经达到三千多万人,促进了日本旅游业及服务业经济发展,也为日本在全世界范围内赢得良好的口碑赞誉。
日本对自身旅游的科学开发,自然资源的保护,多渠道的旅游宣传,带动服务业发展迅速,其中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
【关键词】日本旅游资源开发发展启示2018年的访日游客人数达3119.19万人,消费额比2017年增长2%,增至4.5064万亿日元。
其中,以中国为中心的访日游客的增长对日本消费更是起到拉动作用。
快速发展的日本旅游业对我国的旅游资源开发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本国良好的自然资源。
全国由北海道、四国、本洲和九洲四个大岛及几千个小岛组成,海岸线漫长曲折,境内山地崎岖、河谷交错,景色优美壮丽。
那里有山中积雪的湖泊、怪石嶙峋的峡谷、湍急的河流、峻峭的山峰、雄伟的瀑布以及大大小小的温泉,这些引人入胜的旅游景点常年吸引着大量游客来到日本观光。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
日本人视樱花为最能够代表自己民族性格的象征物。
因为樱花绽放最盛时有一种极其灿烂而凄婉的美丽,而且,其芳华最盛之日也是花瓣飘零之时。
这个国家遍植樱花,每年春天,日本全国的樱花由南至北连成一线次第开放。
日本人将这种开花区域渐渐北上的现像称为“樱花前锋”,都盼望这“前锋”能够早些抵达自己居住的地方。
日本又有“火山地震之邦”之称,全境有200多座火山,其中约1/3是活火山。
这虽然导致了日本地震频繁,但也造就了日本地热丰富,温泉众多的自然优势。
冬季里,泡在温泉水中,融入到雪国的世界里去,惬意无限。
此外,您还可以享受到用温泉治病的各种传统疗法。
以上良好的自然资源优势,成为日本在世界的优势旅游资源名片,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
我们国家在自然资源方面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毫不逊色于日本。
需要我们系统的开发、保护和利用,重视宣传,提升世界旅游届中的知名度。
日本新干线的主要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

日本新干线的主要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田野返回新干线的主要技术进步日本的新干线诞生于35年前,其后随着信息技术和电气技术的整体进步,为实现大运量高密度运行、提高安全性能及减少维护费用基本目的,新干线先后做过7次大的设计变更,应用了大批新技术,从技术整体来看与35年前相比有了“质的”飞跃。
1 提高了行车速度通过采取最佳气动特性车型设计、改进车辆倾斜方法、提高曲线通过速度、及应用数字自动列车控制装置(ATC)、列车集中控制装置(CTC)、交通管理计算机系统(COMTRAC)等实现了速度控制最优化运行,使得新干线行驶速度从开业时的200公里/小时提高到现在的300公里/小时。
2 应用了强电半导体技术及“交流感应电机”随着强电半导体技术的进步,新干线的驱动系统从当初的主变压器抽头切换+电阻控制直流串激电机方式改为GTO及IGBTVVVF控制+小型三相交流感应电机方式。
通过这项核心技术的进步,大大提高了新干线运行的可靠性,电机部分基本无需维护,降低了车辆维护费用,减少了车体重量。
同时,由于直接使用交流电,升压快,提速时间缩短。
3 采用了新车体材料及设计降低了车体重量及轴重新干线500系列以后的车辆使用了铝合金材质“钎焊蜂窝+挤压成型”技术,使得新干线车体重量从“O系列”的10吨降至6吨,而抗穿越隧道时压强变化能力提高了近3倍;轴重也从“0系列”的16吨降至11吨。
通过轴重的降低,减轻了路基的震动,抑制了轨道劣化,节约加减速的动能,并减少了隧道截面,从而降低了整体成本。
4 采用了电力再生制动方式降低了能耗新干线300系列以后由VVVF方式控制的列车都采用了电力回收刹车,使得大部分制动能随时返回电网,节约了能源。
在同样以220公里/小时行驶时,现在的新干线电力消耗只有开业时的66%。
同时由于列车制动主要靠电力制动,减少了机械制动带来的维修问题,提高了可靠性。
5 完善了MARS票务系统MARS票务系统是支撑新干线得以赢利的最重要系统之一,现在通过这套系统已可在全国任何地点的有人或无人售票点发售预定车票并随时了解整个列车的票务及经济状态。
创业大赛材料

日本新干线对经济的影响:1964年 10月1日,日本连接东京到大阪的第一条高铁东海道新干线开始通车营运,随后新干线通过山阳地区,延长到福冈,称为山阳新干线高速铁路建成以后,改善了日本的交通运输状态,活跃了日本的经济活动。
日本高铁的效益—直接效益新干线事实上已成为直接效益非常高的投资项目目前,新干线的运输量约占日本铁路运输量的30% ,而营业收入则占了45%;东海道及山阳新干线的营业收入与支出之比分别达到了100:42以及100:66,表现出很好的收益性基础建设投资直接拉动效益明显;时间效益在1995年的时候,东京—大阪新干线创造的单纯的时间效益为 1.7 兆日元。
新干线对日本宏观经济的影响。
通向仙台岩手的东北新干线1982 年开通后,沿线城市的人口和企业分别增加和,地方财政收入明显增加(图1)从而促进了人员流动,加速和扩大了信息知识和技术的传播,为沿线各城市技术资源生产资源和市场间的优化组合提供便利条件,增加了沿线城市的就业1982年新干线开通时沿线城市与非沿线城市就业人数基本一致,到1995 年时沿线城市就业人数比非沿线城市就业人数高出约31%。
(这个图需要处理)韩国高铁的经济影响韩国高铁概况韩国高铁(简称:KTX),第一期于2004 3年 3月31 日启用,线路总长度为420 千米,总投资金额为120亿美元;第二期连接大邱及庆州釜山市的路线也已开通运营韩国高铁对沿线旅游业的影响大邱市历来客流不旺,高速铁路开通后,每天从大邱车站下车的旅客增至1.2 万多人,去年乘坐KTX来大邱的外国游客同比猛增34.2% ,旅店客房率和百货店销售额随之直线上升高速铁路让旅游更加成为韩国百姓生活的一部分。
截至2008 年底,韩国全国与KTX连带的观光项目一下子涌出了80 多个,其中国际观光项目占7个釜山市推出的KTX加上城市观光和海上观光的综合项目,2009 年吸引游客约为210万人次通车后,乘坐高铁旅游已经成为韩国居民周末休闲度假的主导旅行方式之一韩国高铁对沿线城市产业的影响。
日本新干线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及启示

中图分类号:U238;F59313.3
文献标识码:B
日本新干线对旅游业发展的 影响及启示
Influence of Japan Shinkansen
on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Its Revelation
汪舟.汪明林
WANG Zhou,WANG Ming—I in
mainly reflects in the aspects of general increase of passenger flow year by yeaE great influence
on
short-term business flow,fast development of long-term non—business passenger flow and influence
along the lines.Combined with examples of Janpan Kyushu Shinkansen and Akita Shinkanse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Shinkansens on tourism development along the lines,which
年份 图1 秋田新干线开通前后观光人数的变化趋势
万方数据
一聪9期
El本新干线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及启示汪舟等
在九州新干线JR熊本站对1 589名新干线旅客问卷 调查显示,在旅客构成中,31.2%的旅客是因公出 差,22.9%的旅客是以观光为目的【9。,其他出行目 的的旅客比例很少,上述数据显示短期内新干线的 运营对商务流的影响最大,究其原因在于新干线的 价格较高,商务旅客一般对价格不敏感,追求时间 的便捷和乘坐舒适,新干线的开通恰好可以满足这 样的需求,因而商务流增幅最为明显,尤其当因距 离短而没有飞行航线或乘坐飞机并不快捷时,商务 旅客选择新干线作为出行方式的倾向会更为明显。 2.3长期看非商务客流增长迅速 根据有关资料,在秋田新干线等开通较早的高 速铁路沿线,随着新干线的持续运营,人们感受到 高速、舒适带来的好处,逐渐适应其较高的票价, 因而以往由于人数少、群体特征并不明显的非商务 旅客逐渐增多,主要包括参加婚礼及传统祭祀活 动,参加各类音乐会、体育盛会等活动[9】,以及参 观以前较少有人关注的科学馆、天文馆、博物馆等 设施,特别是在周末家庭出游等,逐渐成为游客的 出行选择。 2.4沿线各地影响不同 根据秋田县发布的数据显示,秋田新干线的 开通对沿线各地的影响不尽相同,秋田县内新干线 开通前后各市观光客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男鹿市 的旅游人数在秋田新干线开通后变化不大;横手市 在2005年后旅游人数出现明显增长;现属于仙北
日本新干线那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国际合作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日本新干线那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本刊记者 曹卓娜1964年10月1日东京奥运会举办前夕,日本东海道新干线正式通车。
它凝聚了一代日本铁路人的心血,是世界上第一条载客运营的高速铁路系统,并在运营的第二年达到了令世人艳羡的210公里时速。
东海道新干线把京滨、中京、阪神城市群结成一个“4小时经济圈”,创造了沿线城市经济快速增长的奇迹。
半个世纪来,新干线极大地改变了日本人的生活模式和城市发展模式,其自身也成为外国人赴日旅行的必到之地,被称为日本的名片。
近年来,日本新干线被异军突起的我国高铁在诸多方面所赶超,并且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还经常被爆出负面信息,但是作为世界上较早、较成熟的高铁系统,它依然有许多值得学习的经验。
两年实现盈利作为日本第一条高速铁路的东海道新干线,从1964年10月开业后的两年即1966年开始盈利,之后盈利水平迅速增加,10年间累计盈利达到6600亿日元,在投入运营后的第七年就收回了全部投资。
东海道新干线成功的原因有时期和区域等特定性。
从时期看,其建成后正值东京奥运会,日本经济的快速成长使得人员流动与经济活动逐渐向东京、大阪集中;从区域看,东海道新干线地处经济发达区,人口已有密集基础,旧有铁路线已经饱和,使得新干线拥有了充足的客源。
在东海道新干线之后修建的新干线建设周期长及建设成本大幅增加,加之融资结构中债务性融资比重一直很高,造成投入运营后的折旧、利息等固定费用增加。
另一方面,后期线路的客流密度也达不到东海道新干线的水平,使盈亏平衡点进一步升高导致扭亏为盈的推迟。
商务旅行客户是新干线的主要营销对象。
新干线的运营方非常重视客运时刻表的安排。
以商务客户为主的Nozomi班列平均7.5分钟一班,且准点率非常高,平均每班次延误不超过0.7分钟,因此成为日本几大主要城市间商务旅客的主要交通工具。
同时,新干线的运营方还利用车站附近的土地资源开展了多元化经营,包括沿线写字楼、商业楼宇的开发、酒店、餐馆、旅游公司、食品、百货等。
日本新干线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及启示

日本新干线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及启示作者:朴南英来源:《中国经贸》2016年第18期【摘要】现代社会人们在出行之时有各种交通工具做辅助,旅游交通也是旅游业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利器,帮助旅游者实现方位转移的主要工具。
日本九州新干线于 2011 年建成,从鹿儿岛中央站始发终止博多;而著有“迷你新干线”之称的秋田新干线坐落于于本州岛北部。
本文通过对日本新干线给沿线地域的旅游业带来的影响,解析我国高速铁路沿线地域的旅游业发展受到的启迪。
【关键词】高速铁路;旅游业;日本新干线;对策众所周知,旅游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止之一就是交通,其是旅游业发展与运行的基础因素也是先决条件。
高速铁路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沿线城市经济的增长,同时也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良机。
通过对日本九州、秋田新干线等实例进行研究,发现新干线的存在能够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进程,具体体现在客流量总体逐年呈现上升趋势等方面,这是对我国旅游业发展模式的有效启迪,也是各种对策得以制定与应用的基础。
一、分析日本新干线对旅游业产生的影响1.客流量的整体增长参照秋田县观光人数统计资料,可以发现新干线投入运行的8年中,秋田县全县的游客数量始终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中,虽然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旅游业的客流量有所下滑,但是对整体的客流量变化格局进行分析,可还是可以证明新干线的开通在提升客流量方面发挥正面的促进效应,这主要是因为新干线的开通,使旅客花在路途上的时间得以压缩,在旅行的时间因素和距离因素方面占有优势,增强了该旅游圈的吸引力。
2.新干线对目的地旅游要素结构的影响在日本,新干线有效的将沿线城市和商业中心衔接起来,构建了似珍珠项链的“功能区”,被广泛地称为“高铁廊道”,成为了东海道线沿线定居的居民的休闲和旅行工具,“高铁休闲圈”和“高铁旅游圈”在东京到大阪之间构建,为旅游产业的升级转型奠定基础。
此外,新干线也推动着沿线城市的城市建设和服务业的发展,这在新干线车站及其周围环境的功能和景观上体现得尤为显著,此时,新干线车站转型为城市的新地标,城市新的旅游景点得以构建;相关资料记载九州新干线运行一年给熊本县带来了10.4% 的住宿增幅;另外,传统低档次的站前旅馆被高铁站周边建设的多功能百货商场、高档次商务宾馆所取代,为旅游观光客提供更舒适的环境和更丰富的服务内容。
日本新干线建设管理体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_2 — 12
维普资讯
共同承 担的a 日本 铁道建 设公 团建 设 新 干线所 需资金 除 了一部分 来 自大藏省 资金 运用部低 息 贷 款之 外, 大 部分是 依 靠 发行 铁路 债 券来 筹 集的。 18 9 7年 以前所 建 的新 干线 的 管理 基 本上 也是 由国铁和 铁道 建设 公团共 同管理 , 这种情 况类似 于我 国的铁 道 工程建设 指挥 部, 造成 了 铁 道建设 公 团缺 乏 成本 约束, 只顾 建设 ,不顾成 本, 从而使 得 国铁和 日本铁 道建设 公 团的债 务和营 利状 况不断 恶化。 17 90年 5月 , 日本 政府 制定 了 《全 国新 干线 铁 道 整备 法》 ( 称 整备 法 ) 以促 进 高速 简 , 铁路网络 的形成 和 发展 。随着 日本 高速 铁路主 干网络 的基本 形成 ,其 他的新 干线 公益性 均 比 较显著 , 日本铁 道建 设 公团所需 资金 量 不断增 大, 国铁一 方面 要和铁 道建设公 团一起筹 集建 设 资金 , 另一 方 面又要 经营 公益 性 的亏 损线路 。 至 18 97年 民营 化 改革 时, 日本 国有 铁路 长 期 负债 27 美 元, 其 中新 干线 负债 30亿 美 元; 日本 铁道建 设 公 团 (RCP 20亿 6 J C) 负债 40 1
亿 美元, 其 中新 干线 负债 1O亿 美元。 6
概括地说, 18 9 7年 日本铁路民营化之前, 日本新干线建设管理体制的特点是,16 94年 前, 日 本中央政府主要通过大藏省资金运用部向国铁提供低息贷款,或通过政府提供担保发 行债券, 以及其他补贴手段 如工程费用补助金等,同时国铁也 自行发行铁路企业债券等方 式 , 筹集新 干线 建 设 资金 , 由国 铁全 面 负责 新 干线 的建 设及 经 营。 16 94年后 , 日本 铁道建 设 公 团和 国铁共 同 负责筹 措新 干线建 设 资金, 即铁道建 设 公 团除使 用 国铁筹 集来 的 资金外 , 同 时也要 负责筹 集 一部分建设 资金,并 负责工程施 工, 完工后 由铁 道建设公 团 向新 干线经营 者,即国铁出租或转让。在 日本铁路国有国营的前提下,国铁和铁道建设公团是所谓的“ 公 共企业 ,缺乏相应的成本约束机制,市场主体地位 不清晰。正是由于 日本新干线建设管理 体制 不能够 充分 引 人市场竞 争, 国铁和铁 道 建设公 团虽然 实现 了形式 上的分 离 却 没有 实现 真正意义 上的“ 自 四 公司主 体, 新干线租 赁或 转让 流于形 式, 缺少控 制成本 的约 柬机 制,这 种责 权利 不分 的建 设 管理体制 是导 致 日本 铁路 严 重亏 损的原 因之 一。 三,日本国铁民营化之后的新干线建设管理体制 18 年国铁民营化后, 日本新干线建设管理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 97 三 个 方面。 其 一 , 国铁被 分 割 为利 益 明确 的 主体 ,新 成 立 了东 日本、 东 海 西 日本 、 北海 遭一四国、九州 6个铁路客运股份公司,新干线保有机构,铁路货运股份公司、铁路通信股 份公 司、铁路信息系统股份公司以及铁路综合技术研究所等法人企事业单位。此时的 日本铁 道建 设 公 团和各铁路 客运 公 司之间是 明确 的 市场交易关 系。 其 二, 日本铁 道建 设公 团真 正实 现对新干线的建设、拥有 委托经营的全面控制,重组后的客运公司不再对新干线建设负有 任何筹资责任或管理责任 其三,明确了政府在新干线建设管理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日本 政府通过新干线保有机构 ( 后逐步演变为铁路整备基金、运输设旆整备事业团)向铁道建设 公 团筹集 部分建设 资金, 日本铁道 建设 公 团将 建成 的铁路 租赁 转让给 其他新 干线 经营 者,迄 今为止, 日 本铁道建设公团只拥有上越 ( 大宫—新泻)新干线,采取委托租赁经营方式。 实际 上, 日本 高速 铁路 成 网后,其他 新 干线基 本都是 公益 性 比较强 的小 型 高速 铁路 ,政 府的 责任 相应 加强, 日本 政府 ( 包括 中央政府 和地 方政 府)加 大 了政府对 新干线建 设 费用分 摊 的 比例。 同时 ,新 干线 建设 主体 逐 渐转 变 为铁 道 公 团一体 化 ,其建 设 体制 采取“ 委托 模 双 式 ,即政府通过运输设 施整备事业团 ( 由原来的新干线保有机构和铁路整备基金发展 而 来)向铁道建设公团进行资金的划拨或融通,委托 日本铁道建设公团进行新干线的建设;铁 道建设 公 团拥 有建 成新 干线 的所有 权,但 从性 质上来 讲, 日本铁 道建 设公 团是 第 三类 铁道企 业・即为了其他铁路企业建造新 干线 ,不直接经营新 干线,而是采取委托租赁经营的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新干线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及启示摘要:高速铁路的发展不仅给沿线的城市发展带来机遇,也为沿线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商机。
结合日本九州、秋田新干线的实例,分析新干线对沿线旅游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客流量总体逐年上升、短期内对商务流影响较大、长期非商务客流发展迅速、住宿业受到影响等方面,提出重新审视竞争格局,优化组合旅游资源,完善旅游产品结构和类型,改进营销宣传策略等我国发展高速铁路旅游的建议。
关键词:高速铁路,旅游业,新干线,对策1概述一直以来,交通对人们的出行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旅游交通是旅游业三大支柱之一,是旅游者实现空间移动的主要手段[1]。
道路交通的可进入性、网络化程度和道路质量的优劣,对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产业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2-3]。
新干线的开通运营不仅促进了地区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也给旅游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新干线对沿线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2002年,日本国土交通省发布了《面向构筑活力地域社会的观光与交通政策》报告,研究了观光领域方面交通的重要性及包括秋田新干线在内的全国10个样本地区观光领域发展的相关数据与经验[4]。
此外,各研究机构和学者也非常重视研究新干线开通给当地旅游经济带来的影响,如中小企业诊断协会在《熊本县观光战略》中全面研究了当地新干线开通1年来对当地旅游业的影响[5];林上等研究了新干线给旅游出行带来的变化,并提出新干线的开通给日本民众的行动能力带来了飞跃性的变化[6]。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国内对于高速铁路对旅游业影响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化。
汪德根等研究了日本新干线对旅游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应拓宽高速铁路旅游研究领域[7];陈才认为新干线带动了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加速了旅游产业转型升级[8]。
国内学者的研究表明高速铁路会带来客流增长,同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但对具体客流增长点、对旅游业的影响等的研究仍然不够深入。
为此,以详实的数据分析日本新干线对旅游业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日本新干线对旅游业的影响以九州新干线、秋田新干线为例,九州新干线位于九州岛,起自鹿儿岛中央站,经熊本到达博多,全线于2011年建成;秋田新干线被称为迷你新干线,位于本州岛北部,于1997年建成通车,起点是岩手县的盛冈站,终点为秋田县的秋田站。
通过日本国土交通省、日本九州和秋田当地政府,以及经济研究机构发布的相关报告可以看出,新干线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如下。
2.1客流量总体逐年上升新干线投入运营后,客流量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
根据秋田县观光人数统计资料,199 8-2006年秋田县全县的游客数量持续增长,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客流量有所下降。
秋田新干线开通前后观光人数的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新干线开通对客流量的提升作用非常明显,主要原因是新干线开通后,列车运行速度加快、运行时间缩短、旅行过程更加舒适,吸引了大量客流。
游客数量的稳步提升促进了旅游的发展,对当地旅游业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2短期内对商务流影响较大根据日本地域流通经济研究所2011年6月下旬在九州新干线JR熊本站对1589名新干线旅客问卷调查显示,在旅客构成中,31.2%的旅客是因公出差,22.9%的旅客是以观光为目的[9],其他出行目的的旅客比例很少,上述数据显示短期内新干线的运营对商务流的影响最大,究其原因在于新干线的价格较高,商务旅客一般对价格不敏感,追求时间的便捷和乘坐舒适,新干线的开通恰好可以满足这样的需求,因而商务流增幅最为明显,尤其当因距离短而没有飞行航线或乘坐飞机并不快捷时,商务旅客选择新干线作为出行方式的倾向会更为明显。
2.3长期看非商务客流增长迅速根据有关资料,在秋田新干线等开通较早的高速铁路沿线,随着新干线的持续运营,人们感受到高速、舒适带来的好处,逐渐适应其较高的票价,因而以往由于人数少、群体特征并不明显的非商务旅客逐渐增多,主要包括参加婚礼及传统祭祀活动,参加各类音乐会、体育盛会等活动[9],以及参观以前较少有人关注的科学馆、天文馆、博物馆等设施,特别是在周末家庭出游等,逐渐成为游客的出行选择。
2.4沿线各地影响不同根据秋田县发布的数据显示,秋田新干线的开通对沿线各地的影响不尽相同,秋田县内新干线开通前后各市观光客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
男鹿市的旅游人数在秋田新干线开通后变化不大;横手市在2005年后旅游人数出现明显增长;现属于仙北市的角馆町和田尺湖町在新干线开通之初的几年,旅游人数有所增长,但之后因自然景点旅游人数的下降,使旅游人数总量也有所回落;秋田市是秋田县的首府,本身没有特别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在新干线开通后旅游人数一度被沿线其他富有特色的地区吸引分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举办各种节会等增加非自然景点旅游的方式,使旅游人数回升,并在2009年以召开全县种苗交换会为契机达到了顶峰的887多万人次。
沿线各地影响程度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沿线城市自身所拥有的旅游资源类型不同。
新干线开通之初,最先受益的是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交通条件良好的城市,由于大量的游客慕名而去,发达的交通可以很便捷地将他们运送到目的地。
从长远看,由于交通还会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改变,一些人们以前很少涉足的场所和活动逐渐在日常生活中变得平常,利用次数日渐频繁,如科技馆、动物园、城市建筑景观,以及前往异地观看体育、音乐盛会等活动。
当这些游客成为利用新干线的主体时,拥有这类人文、社会旅游资源的城市的优势逐渐凸显,成为新干线开通最大的受益者。
2.5住宿业受到影响据相关资料,新干线的开通对当地住宿客源有较大影响。
如九州新干线通1年给熊本县带来了10.4%的住宿增幅[10],但秋田新干线开通了14年,秋田县境内住宿游客却一直呈下降趋势。
仅在2006-2010年,4年内一共流失了36万人[11],住宿业没有从新干线的开通中获得更多受益。
原因在于熊本县增加的住宿客源中大半是来自关西以西的游客,以前关西以西地区的游客到熊本县,可选择飞机的航班少,选择铁路需要换乘,非常不便捷。
而新干线开通后,这些游客为深度游览当地名胜,通常会选择在熊本县住宿。
而秋田县住宿业流失的客源主要来自周边地区,大量周边游客在新干线开通后改为一日游,不需要住宿。
由此可见,新干线对住宿业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新干线的开通打破了原先相对固定的地理空间格局,扩宽了游客的选择范围,来自周边城市的游客可以不再选择住宿,而改为一日往返;其他游客也可以在观光后乘坐新干线前往下一个更有吸引力的目的地住宿。
地理因素不再是限制游客选择住宿地的主要原因,而游客可以选择更具有吸引力的观光游览地。
3高速铁路背景下对我国沿线旅游业发展的启示随着高速铁路建成通车运营,越来越多的地方期待通过“高铁热”提升当地旅游形象、促进旅游发展。
从日本新干线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分析可以看出,要想真正打好“高铁牌”,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3.1重新审视旅游竞争格局就旅游市场而言,供应商是依托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而成立的旅游景区或为游客提供相关服务的旅游企业,购买者则是为其旅游行为买单的游客,交通变革将带来这两者的重新洗牌。
一方面,高速铁路使游客旅途时间缩短,在相同的时间可以游览更大范围的景区(点),形成所谓新的X小时旅游圈,这样使一些新的景区(景点)或相关旅游企业可能被纳入该旅游圈内。
由于旅游范围的扩大,竞争格局将发生变化,参与竞争的景区(景点)或相关旅游企业将增多,必然加剧彼此之间的竞争,并可能造成当地客源的流失。
但是,由于各个旅游圈彼此也有交汇重叠,自身也有机会被纳入其他旅游圈,因而可以争取当地的游客,从而扩大旅游市场。
因此,对于高速铁路沿线地区来说,应当重新审视竞争格局,做好充分准备,迎接可能出现的竞争,同时也应寻求联合与整合,力求通过整合实现区域旅游的整体提升,达到双赢的目的。
如哈(尔滨)大(连)高速铁路建成后,两地间的运行时间只需大约5.5h,构成了5h旅游圈。
原本相距甚远的两地处在了同一个旅游圈内,这使区域内的游客进行旅游安排时有了更大的选择范围。
如以前游客在计划3日游时,往往只能选择地理位置近的周边景点,而哈大高速铁路建成后,其沿线的景点都可以被列入游览选项之中,游客可以更自由地选择去大连看海、去长春游览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或去哈尔滨欣赏城市风光。
因此,区域内所有景点都应重新审视高速铁路开通带来的新的竞争格局,努力提升旅游产品质量,以期在争取客源上占得先机。
同时,从区域外看,哈大高速铁路建成后,游客可以通过乘坐高速铁路游览沿线风光。
如果东北3省进行战略合作,携手打造东北高速铁路游,可以整体提升区域旅游影响力,从而在全国市场上与传统的旅游资源较多的省份、旅游热门线路竞争,从整体上形成一个对内竞争整合、对外提升影响的局面。
3.2优化组合旅游资源高速铁路的开通可以带来更广泛的客源,同时也使游客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如果高速铁路沿线的旅游目的地仅仅依赖现有的旅游资源,或者在体验设施与服务管理上没有创新,游客一旦产生审美疲劳或者对当地体验设施与服务管理不满意,就很容易转向其他地方。
为此,高速铁路开通后,高速铁路沿线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企业还应根据旅游环境的变化重新评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改进体验设施、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并对旅游资源进行优化组合,特别是突出旅游吸引物的特色。
旅游吸引物既是一个能否进行旅游开发的先决条件和旅游者选择目的地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构成旅游产品的基本要素[12]。
只有突出了旅游吸引物的特色及在体验设施与服务管理上不断创新,才能很好地吸引游客。
对于旅游资源类企业(如景区)而言,可以加强与新进入旅游目的地的资源组合,或通过开发新的景点景观扩充旅游资源,并结合游客定位及自身特点挖掘资源特色吸引游客,同时通过旅游附加值的不断提升使游客不断感受新意,从而达到留住游客的目的。
3.3完善旅游产品结构和类型作为高速铁路沿线旅游目的地,除了重新评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优化组合旅游资源外,还应针对高速铁路的开通所引起的客源市场变化,及时更新旅游产品结构和类型,以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要。
如对于商务客流可以发展会展旅游,通过各类展销会、企业及各类组织的年会等形式吸引游客。
同时将当地旅游线路进行优化组合,将更多的景点纳入旅游线路,并挖掘当地饮食文化,推出风味特色饮食,丰富旅游内容,以延长停留时间,给当地的酒店住宿业带来机会。
如成(都)绵(阳)乐(山)城际高速铁路建成后,在成都举行的各项文体活动将会吸引更多来自周边城市的游客,城市间的运行时间大大缩短,很多游客可以当天返回,对成都的住宿行业将会产生影响。
但如果举办方与其他行业联合,如开展持活动门票游览成都周边古镇或在指定餐厅消费打折等活动,加大吸引部分游客的力度,而且这对于餐饮、住宿和景区都十分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