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联盟背景发展下的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结构分析
航运联盟发展背景下的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结构分析_邹绍云

南美轮船
259 072
1.550 0
资料来源:Alphaliner 航运咨询公司
CONTAINER TRANSPORT
10
Vol. 25 No. 8 General Serial No. 277
类型
赫芬达尔-赫希曼 指数
高寡占Ⅰ型 大于 3 000
表 3 美国司法部产业集中度类型
寡占型
高寡占Ⅱ型
低寡占Ⅰ型
参考文献:
[1] 马婧. 浅谈港口服务型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J]. 天津 航海,2009(3):42-44.
[2] 朱意秋,张琦. 我国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垄断程度研究[J].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2006,29(2):137-142.
[3] 张永锋,李钢,李宇芊. 基于班轮运输企业与货主企业相 互依存关系的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发展建议 [J]. 集装箱 化,2013,24(11):1-2. (编辑:张敏 收稿日期:2014-07-03)
20~40 家
运
场,也不是完全垄断市场,而是数家大型班轮公司
高度集中 寡占型
65%~75%
85%以上
20~100 家
输
和众多小型班轮公司并存、具有一定垄断程度的市 场。[2] 对于如何精确衡量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
中(上)集中 寡占型
50%~65%
75%~85% 企业数量较多
的垄断程度,目前还没有统一标准。本文通过计算
8
Vol. 25 No. 8 General Serial No. 277
CONTAINER TRANSPORT
航运联盟发展背景下的 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结构分析
上海海事大学 邹绍云
在传统的件杂货运输时代,班轮运输市场呈现 垄断结构;集装箱运输取代件杂货运输后,班轮运 输市场以垄断竞争结构为主。近年来,随着航运联 盟的发展,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结构发生很大 变化。本文通过计算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的绝 对集中度指标和相对集中度指标,分析国际集装箱 班轮运输市场结构及其对市场发展产生的影响。
航运联盟发展对集装箱航运市场结构的影响

航运联盟发展对集装箱航运市场结构的影响作者:余永琦李海燕来源:《市场周刊》2017年第01期摘要:通过对航运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指数以及相对集中度指标(HHI指数)分析,阐述其对集装箱航运市场结构的影响,得出航运联盟的不断发展会提高航运市场的集中度,使航运市场结构向具有垄断性质的市场结构演化的结论。
另外,航运联盟的发展也能够使航运企业改善其服务水平,促使沿线港口规划的转变与新航线的开拓。
关键词:航运联盟;市场集中度;影响中图分类号:F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1-19 -03一、航运联盟的概念在国际航运市场中,集装箱班轮运输航运联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航运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经营体在保持各自独立法人地位的前提下,为了实现自己的战略目的,签订联合经营协议,各经营体在其协议范围内进行合作。
狭义的航运联盟仅指两个以及两个以上经营体签署的一个覆盖彼此间所有联合经营航线的协议,一般涉及几条主干航线的联合经营,如亚洲/北美航线、亚欧航线和欧洲/北美航线。
联盟内成员若要与联盟外成员在联盟协议所覆盖的航线范围内进行合作,则需征得其他联盟成员的同意,不涉及原联盟协议未覆盖的范围的除外。
这被认为是最典型的航运联盟。
集装箱班轮运输的航运联盟形式可以分为三种形式:营运联盟、财务联盟以及物流联盟。
一般而言,更多的是营运联盟。
事实上,由于营运联盟为主,往往存在财务联盟(费率协议、资本联盟)和物流联盟(集装箱共享、信息共享)的合作形式,并且交互进行。
二、航运联盟的发展历程与背景(一)航运联盟发展的历程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际航运经营体为适应经济全球化以及竞争激烈的航运市场环境,开始寻求一种有别于班轮公会的组织形式,以规避自身运营风险,寻求“1+1>2”的经济效应,整合业内资源,应对因过度竞争而被市场淘汰的危机。
随后,航运联盟成为航运经营体的新选择,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成立航运联盟己经成为国际航运组织间合作的一种主要形式。
集装箱运输行业分析

集装箱运输行业分析集装箱运输行业是指通过集装箱进行国内和国际货物运输的行业。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国际贸易的增长,集装箱运输行业逐渐成为国际物流的主要方式。
本文将从行业发展趋势、市场规模、主要企业和面临的挑战四个方面对集装箱运输行业进行分析。
首先,集装箱运输行业的发展趋势是持续增长。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国际贸易不断增长,对集装箱运输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同时,随着物流技术的发展和运输成本的下降,集装箱运输的效率越来越高,成为各类企业的首选运输方式。
此外,随着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实施,集装箱运输行业有望迎来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其次,集装箱运输行业的市场规模巨大。
根据统计数据,全球集装箱运输市场价值已经超过一万亿美元,每年增长率超过5%。
特别是亚洲地区,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集装箱运输市场规模居全球前列。
因此,集装箱运输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第三,中国的集装箱运输行业存在着一些优势和主要企业。
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拥有庞大的出口和进口贸易量。
中国的集装箱港口数量居世界第一,拥有现代化的港口设施和完善的物流网络。
中国邮轮公司、中海集运等企业在全球集装箱运输市场上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并积极拓展国际合作,提升服务质量和运输能力。
最后,集装箱运输行业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全球经济不稳定性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给行业发展带来不确定性。
其次,集装箱运输行业的竞争激烈,企业之间的价格战和市场份额争夺加剧。
此外,环境保护压力和能源成本上升也给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综上所述,集装箱运输行业作为国际物流的主要方式,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然而,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借助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等手段寻找突破口,以应对市场变化和挑战。
2024年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集装箱运输市场作为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几十年内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本文旨在分析当前集装箱运输市场的现状,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该市场的情况。
2. 市场规模集装箱运输市场的规模是衡量其发展水平和重要性的关键指标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截至今年,全球集装箱装运量已达到XX百万标准箱(TEU)。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规模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亚洲市场占据了全球集装箱运输市场的主导地位,占比约为XX%。
3. 竞争格局集装箱运输市场存在激烈的竞争格局。
主要的竞争者包括全球性的航运公司和地区性的航运公司。
全球性航运公司利用规模经济和全球网络优势,在市场份额上具有相对优势。
然而,地区性航运公司凭借其熟悉当地市场和灵活性,也能在竞争中占据一定的地位。
此外,航运公司之间的价格竞争也极为激烈,导致运费水平长期低迷。
4. 发展趋势•航线拓展:随着全球化和贸易合作的深入推进,集装箱运输市场将继续扩大。
航运公司将积极开拓新的航线,尤其是面向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的航线,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运输需求。
•技术创新:科技的进步对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自动化码头设备、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将提高运输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提供更加可靠和安全的服务。
•绿色运输:环保意识的增强使得绿色运输成为集装箱运输市场的重要发展趋势。
航运公司将倡导使用低污染燃料、减少碳排放,并探索使用可再生能源驱动船舶的可能性。
5. 挑战与机遇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其中,主要的挑战包括: - 过度竞争:市场上供给过剩和价格竞争过于激烈,导致运费收入不稳定,给航运公司带来压力; - 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出现可能导致全球贸易减少,从而影响集装箱运输市场的需求; - 能源价格波动:能源价格的波动将影响航运成本,进而影响市场的发展。
集装箱运输现状及发展趋势

集装箱运输现状及发展趋势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国际贸易活动不断扩大,物流运输业也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集装箱运输作为现代物流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
本文将从集装箱运输现状、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以期更好地了解该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向。
二、集装箱运输的定义及特点1. 定义:集装箱运输是指利用标准化集装箱进行货物运输的一种物流方式。
2. 特点:(1)标准化:集装箱具有统一的规格和尺寸,方便货物装卸和转运。
(2)多式联运:集装箱可以通过船舶、铁路、公路等多种交通工具进行联运。
(3)高效性:由于采用了标准化的设计和操作程序,使得集装箱运输具有高效性和稳定性。
三、全球集装箱运输市场现状1. 全球市场规模:根据国际海事组织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海洋贸易量约为11.08亿TEU(20英尺等效单位),其中中国贸易量最大,占比为39.1%。
2. 行业竞争格局:全球集装箱运输市场主要由世界五大航运联盟垄断,分别是马士基、地中海、欧洲、太平洋和中远海运。
其中,马士基是全球最大的船运公司,其市场份额约为16%。
3. 中国集装箱运输市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生产国和贸易国,也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港口国家。
截至2020年底,中国共有34个百万级以上港口,其中上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已经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一。
四、集装箱运输发展趋势1. 智能化:随着物流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未来集装箱运输将会更加智能化。
例如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货物位置、状态等信息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2. 环保化: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未来集装箱运输将会更加注重环保问题。
例如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燃料进行船舶动力供应等。
3. 多式联运:未来集装箱运输将会更加注重多式联运。
例如采用铁路、公路等多种交通工具实现货物的快速、高效运输。
4. 服务化:未来集装箱运输将会更加注重服务品质。
例如提供贴心的客户服务、优化物流供应链等。
2024年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分析

在2024年,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面临了一些挑战和机遇。
以下是对该市场的综合分析。
市场背景:集装箱班轮运输是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货物运输方式之一,它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深入。
根据国际海事组织的数据,80%的全球贸易货物通过海运输送,其中又有70%以上通过集装箱运输。
挑战:1.全球贸易摩擦:2024年,全球贸易摩擦升级,导致一些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关系紧张,进口和出口贸易受到一定的限制。
这对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带来一定的压力,使得航线调整和货物需求下降。
2.国际油价波动:国际油价的波动直接影响运输成本。
2024年,国际油价出现较大波动,这使得船运公司的运营成本不断变化,影响了运费的稳定性。
3.船只供给过剩:由于过去几年的集装箱船订单激增,船队容量快速扩张,导致船只供给超过需求。
这使得船运公司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运价下滑,运力利用率低。
机遇:1.一带一路倡议: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为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
该倡议推动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增加了集装箱运输需求。
2.市场多元化:尽管一些地区的贸易摩擦加剧,但其他地区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尤其是亚洲和非洲的经济增长带动了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发展。
3.技术创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集装箱班轮运输领域也正在发生变化。
无人化船舶技术、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成本,增加竞争力。
发展趋势:1.船只规模趋向巨型化:为了提高运力利用率和降低运输成本,船运公司纷纷增加船只规模。
巨型化船只的出现将引领未来的发展趋势。
2.航线集中化: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和提高效率,船运公司倾向于集中航线,减少中转和调整船队。
这将会导致航线竞争的集中化,优势公司将更有竞争力。
3.绿色航运: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船运公司正在积极采取环保措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污染。
绿色航运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在2024年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上,面临的挑战是需要关注的,但也要抓住机遇,积极调整经营策略。
航运联盟背景下班轮公司市场集中度分析

航运联盟背景下班轮公司市场集中度分析作者:李鑫来源:《水运管理》2020年第09期【摘要】为研究航运联盟组建对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结构的影响,通过对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运力、行业集中度指数和相对集中度指数(HHI)的分析,得出在航运联盟背景下,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结构不断向具有垄断性质的市场结构演化,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的市场集中度将持续提高的结论。
【关键词】航运联盟;市场集中度;班轮公司;相对集中度指数(HHI)1 研究背景班轮公会解体后,航运市场亟需一个比班轮公会更加适合新时代发展的联合形式,为了解决班轮公司的成本问题,同时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各个公司的服务质量,航运联盟应运而生。
2020年存在于市场上的三大航运联盟分别是2M、OCEAN和THE,全球顶级班轮公司都已成为其中的联盟成员,班轮公司间的横向收购和并购也基本接近尾声阶段,2M联盟、OCEAN联盟、THE联盟均签下了10年期协议,三大联盟“三足鼎立”的格局已基本稳定。
相对于以往,航运联盟内部公司间的并购提升了航运市场的集中度。
2M联盟的成员有马士基航运、地中海航运,2018年2M联盟逐渐停止了与现代商船的合作,转而宣布与以星航运扩大合作,至此2M联盟与以星航运在跨太平洋航线上的市场份额大约占21%;OCEAN联盟的成员主要有中远海运、达飞轮船、长荣海运,2018年中远海运完成了对东方海外公司的收购,提升了OCEAN联盟内部的集中度;THE联盟的成员包括赫伯罗特、阳明海运、ONE,其中,ONE 是由日本三大航运公司通过整合集运业务而成立的,赫伯罗特也在2017年完成兼并阿拉伯联合航运的工作,运力进一步增加。
相对其他两大联盟来说,THE联盟仍然处于较为薄弱的地位,因此在2019年THE联盟正式宣布与现代商船合作,在部分航线共享舱位。
以上三大航运联盟的重组合并和班轮公司之间的并购,使得市场集中度不断发生变化,全球集装箱运输市场局势也在发生转变。
国际航运市场分析与研究

国际航运市场分析与研究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国际航运市场成为连接各国经济、促进全球贸易的重要纽带。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市场竞争、市场趋势等多个方面对国际航运市场进行分析与研究。
一、市场规模国际航运市场在全球贸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数据统计,目前全球航运市场交易量已占全球贸易总量的90%以上。
特别是自2000年以来,由于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物流行业的发展,国际航运市场规模有了显著的增长。
各国航运公司通过多种方式开拓市场,提供全球范围内的货物运输服务,进一步推动了国际航运市场的发展。
二、市场竞争随着国际航运市场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
主要竞争因素包括航运运力、价格及服务质量等。
当前主要的国际航运公司有丹麦的马士基集团、中远集团、新加坡的海洋集团等,它们通过全球化战略以及高效的物流网络抢占市场份额。
此外,一些新兴国家的航运公司也逐渐崭露头角,在市场竞争中加大了力量。
因此,通过提升运力水平、降低成本、改善服务质量等手段,成为了航运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
三、市场趋势国际航运市场发展呈现出一些明显的市场趋势。
首先,航运业务趋于专业化和高效化。
随着全球物流链的整合和发展,专业化的航运公司能够提供更精细、更高效的货运服务,受到市场的青睐。
其次,航运市场也呈现出国际合作的趋势。
多国间通过建立航运合作机制,提升整体竞争力,降低运输成本,共同推动国际航运市场的发展。
再次,绿色航运成为行业的热点。
世界各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航运公司在减少排放、节约能源、提高燃油效率等方面积极探索,推动航运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国际航运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随着全球贸易的进一步扩大,航运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例如,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家之一,对航运服务的需求日益旺盛。
此外,随着新兴市场的崛起,有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到全球贸易体系中,也为国际航运市场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运联盟背景发展下的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结构分析
作者:邹邵云
来源:《集装箱化》2014年第08期
在传统的件杂货运输时代,班轮运输市场呈现垄断结构;集装箱运输取代件杂货运输后,班轮运输市场以垄断竞争结构为主。
近年来,随着航运联盟的发展,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结构发生很大变化。
本文通过计算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的绝对集中度指标和相对集中度指标,分析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结构及其对市场发展产生的影响。
1 航运联盟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
研究表明,航运市场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高度正相关:世界经济增速每降低1%,处于世界经济长鞭效应末端的航运市场增速至少放缓10%。
[1]在长鞭效应的作用下,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以及2009年爆发的欧洲债务危机对航运业造成巨大冲击,航运市场持续多年的繁荣宣告结束,运价持续走低以及运力严重过剩促使各大班轮公司纷纷组建航运联盟以渡过危机,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一度形成P3网络联盟、G6联盟、CKYHE联盟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
1.1 运价持续走低
近3年来,反映我国出口集装箱运价变化情况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持续走低,2014年5月已跌破点。
运价低迷导致班轮公司的利润空间缩小及班轮公司之间的竞争加剧。
1.2 运力严重过剩
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连续冲击下,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进入低谷期,虽然偶有复苏迹象,但从总体来看,目前市场仍在低谷徘徊。
由于班轮公司期待下一个运价高峰的到来以弥补市场低迷造成的损失,并未将运力大量撤出市场,导致运力严重过剩。
与此同时,新造船市场依旧相当活跃。
由图1可见,自2004年以来,全球新造集装箱船舶交付量持续快速增长,其间虽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而有所下降,但2011年后连续3年保持增长,进一步加剧运力过剩。
2 航运联盟发展背景下的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结构
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既不是完全竞争市场,也不是完全垄断市场,而是数家大型班轮公司和众多小型班轮公司并存、具有一定垄断程度的市场。
[2]对于如何精确衡量国际集装箱
班轮运输市场的垄断程度,目前还没有统一标准。
本文通过计算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的绝对集中度指标和相对集中度指标(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对其垄断程度进行衡量。
2.1 绝对集中度指标
根据Alphaliner航运咨询公司公布的2013年全球二十大班轮公司运力(见表1),分别计算排名前4位和前8位班轮公司的运力市场份额之和,结果分别为43.50%和59.97%。
根据贝恩产业集中度类型的划分标准(见表2),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属于中(下)集中寡占型。
3 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垄断加剧产生的影响
3.1 航运联盟对港口的主动权增大
航运联盟是班轮公司强强联合的结果,其在主干航线上往往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能够为其航线挂靠港(尤其是枢纽港和中转港)带来大量货源,促进港口装卸业务增长,并带动港口燃油供应、生活用水供应以及船舶保养等服务发展。
在此背景下,航运联盟对港口的主动权将增大。
2.2 相对集中度指标
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通过计算产业内各企业市场份额的平方和得到。
根据Alphaliner航运咨询公司的统计,2013年全球二十大班轮公司运力约占全球一百大班轮公司总运力的88%,市场份额相当高;因此,在计算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时,排名前20位以外的班轮公司可以忽略不计。
计算结果如下:在未将航运联盟作为整体考虑的情况下,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的计算结果约为690(乘以予以放大后的数值,下同),根据美国司法部产业集中度类型的划分标准(见表3),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属于竞争Ⅰ型,即垄断竞争型,这与前述利用绝对集中度指标计算得出的结论不一致;然而,在将P3网络联盟、CKYHE联盟和G6联盟等航运联盟分别作为整体考虑的情况下,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的计算结果约为2 143,根据美国司法部产业集中度类型的划分标准,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属于高寡占Ⅱ型。
由此可见,航运联盟的新发展使得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的垄断程度加剧。
3.2 航运联盟对货运代理和船舶代理的依赖和要求提升
与独立班轮公司相比,航运联盟的航次更为密集,运量显著增加,对货运代理和船舶代理的依赖和要求也有所提升:一方面,航运联盟需要依靠货代公司揽取货源、安排货物中转和集疏运等,以确保舱位利用率和运输效率;另一方面,航运联盟需要依靠船代公司办理船舶租赁和买卖、船舶进出口、货物装卸、船舶保养、船员供给等业务,以达到运输频率高、周转时间短、挂靠港口多的运营目标。
3.3 运价波动加剧
航运联盟从较高的市场份额和航线网络覆盖率中获益后,不会轻易撤回运力,这必然导致同一航线上航运联盟之间竞争加剧,进而引发价格战,不仅不利于稳定运价水平,反而可能加剧运价波动。
[3]
参考文献:
[1] 马婧. 浅谈港口服务型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J]. 天津航海,2009(3):42-44.
[2] 朱意秋,张琦. 我国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垄断程度研究[J].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2006,29(2):137-142.
[3] 张永锋,李钢,李宇芊. 基于班轮运输企业与货主企业相互依存关系的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发展建议[J]. 集装箱化,2013,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