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测试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第七单元西师大版(含答案)

第七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
(30分)1.()和()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2.青海湖高于海平面 3193m,记作()m,死海低于海平面392m,记作()m。
3.-10°读作(),表示();把海平面记作0米,+405.8米读作(),表示()。
4.86.7摄氏度可表示为(),零下16摄氏度可表示为()。
5.明明从学校往东走了70米,记作+70米,再往西走120米,这时他离学校有()米。
6.低于海平面400米记作()米,比海平面高1米记作()米。
7.如果运进货物6.3吨记作+6.3吨,那么-8.5吨表示()。
8.如果支出1500元记作-1500元,那么收入2000元记作()。
9.乐乐从花坛向南跑80米,记作+80米,“-80米”表示()。
10.六(2)班学生跳绳比赛的平均成绩为每人每分跳120下,丁老师登记成绩时,高于平均数用正数表示,低于平均数用负数表示。
王明的成绩是+18下,魏丽的成绩是-10下,王明实际跳了()下,魏丽实际跳了( )下。
11.某商店八月份平均每天的销售额为160元,如果把它记作0元,那么8月8日的销售额为+40元,表示(),这天实际的销售额为();8月15日的销售额为-30元,表示(),这天的实际的销售额为()。
12.所有的()数都大于0,有()个正数;所有的()数都小于0,有()个负数。
13.如果-2表示比70小2的数,那么0表示的数是(),—9表示的数是(),+6表示的数是()。
14.()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二、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6分)1. 下列温度中,适合表示冰箱冷藏温度的是()。
A.10°B.100°C.-10°D.-100°2. 六(1)班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为88分,如果高于平均成绩5分记作+5分,那么-4分实际是()。
A.-84B.84C.92D.-923. 小红和小军走在东西方向的大街上,如果小红向东走230米记作-230米,那么小军向西走350米应记作()。
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七单元达标测试(含答案)部编版

第七单元达标测试一、看拼音,写字词。
1.阳光下,这些晶莹yuán rùn( )的珍珠,散发着yòu rèn( )的guāng máng( )。
2.一只狗冲着我wāng wāng( )直叫,妈妈生怕我被狗gōng jī( ),急忙跑过来一把tuī( )开我。
3.miào( )门前的石狮子很wēi wŭ( )很zhèn jìng( )地蹲着。
二、查字典,填空。
查“通”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
“通”在字典中解释有:①没有堵塞,可以穿过;②用工具戳,使不堵塞;③有路达到;④连接,相来往;⑤普通,一般。
给下列词语中的“通”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打通.()串通.()通.常()四通.八达()三、词语积累与运用。
1.照样子,写词语。
(1)例:噼噼啪啪(AABB拟声词)(2)例:红彤彤(ABB式表示颜色的词)(3)例:葡萄灰(事物+颜色)2.补充词语,完成练习。
窃窃私()翩翩起()()()惚惚群星()烁物产丰()()种()样()()()(),焉得虎子眼见为实,()()()()(1)青藏高原不仅,而且风景迷人。
每到夜晚,天空中,格外美丽。
(2)与其在这里,不如鼓起勇气行动起来,所谓。
(3)公园里的花儿,有蝴蝶在花间。
3.下面的词可以分成两类,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微风拂过②惊涛骇浪③轻轻柔柔④暴风骤雨⑤呢喃细语⑥狂风呼啸(1)表现大自然“温柔”的词语:(2)表现大自然“威力”的词语:四、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模.样(mó) 接.着(jiē) 红彤彤.(tōng)B.窃.取(qì) 细胞.(bāo) 光辉.(huī)C.轻盈(yíng) 储.藏(chŭ) 紫檀.色(tán)D.金属.(shŭ) 跪.下(guì) 差.异(chà)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那时,道路上好像洒满了光芒..。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测试(含答案)(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测试(含答案)(部编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是哪一项()A.竹笋.(sǔn)B.呢.(ní)喃C.姿.(zī)态D.猎.(lèi)狗2.下列哪组词语的书写有误()A.烟雾蚂蚁B.露水潮湿C.和奏翅膀D.柔软器重3.归类摘抄是一种积累词语的方法,下面归类错误的是哪一项?()A.描写声音:淙淙潺潺哗哗B.形容大海:波澜壮阔波涛汹涌汹涌澎湃C.描写秋天:秋高气爽天高云淡雨后春笋D.形容有条理:井然有序井井有条有条有理4.下列哪个句子存在语病()A.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
B.姐姐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C.我真高兴,所以父亲不是猎人。
D.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5.结合本单元课文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是哪一项?()A.《读不完的大书》展现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大自然的图画。
B.《父亲、树林和鸟》展现了父亲对鸟的熟悉,但他不是猎人,很可惜。
C.《大自然的声音》通过对自然界各种声音的生动描写,体现了大自然的美丽。
D.本单元三篇课文,语言各具特色,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二、填空题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月光( )的树林( )的时刻( )的乐曲( )的海洋( )的声音( )的乐趣( )地呼吸( )地爬7.把诗句补充完整,并填空。
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
乱入池中看不见,。
这首诗中写的声音是。
我还知道《春晓》中写的声音有。
三、句子训练四、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9.《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以清新活泼的语言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 )10.《读不完的大书》一文中,作者把大自然比作“看不完的大画册”“永远读不完的大书”,是因为大自然里有无穷的奥秘,有无尽的乐趣。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第七单元Unit 7How much are these socks测试题

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 单元测试姓名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5分)( )1.Great!They have shorts many colors.A.ofB.inC.atD.on( )2.—What’s the of this sweater? —It's 35 dollars.A.priceB.colorC.storeD.number( )3. These shoes are very nice. I'll _______ them.A. callB. wantC. takeD. like( )4. We sell all the clothes ______ very good prices. We have sweaters ______ only 15 dollars.A. for ;forB. at; forC. for; atD. at; at( )5.Look! These yellow shorts are on ________ for $12.A.sell B.sale C.sells D.saling( )6.These in beautiful skirts will have a party this evening.A.manB.menC.womanD.women( )7. The apple _______ good. I want to eat it.A. soundsB. watchesC. seesD. looks( )8. Mom, I want a new schoo lbag _______ school.A. forB. ofC. aboutD. to( )9.—________ are the black trousers?—They are 15 dollars.A.Where B.How C.What color D.How much( )10.This hat is too big.I want a one.A.longB.sh ortC.smallD.nice( )11. —What’s six and seven?—It’s _______.A. twelveB. thirteenC. fourteenD. fifteen( )12.—How much these pants?—ten dollars.A.is;It’sB.are;They’reC.is;They’reD.are;They( )13.There are students in our class.A.thirty nineB.fiveteenC.twenty-eightD.ninteen( )14.—What do they want to buy?—________.A.Three pair of sock B.Three pairs of sock C.Three pair of socks D.Three pairs of socks ( )15.—Can I help you?—.I want a hat.A.No, please don’tB.Yes, pleaseC.You’re welcomeD.I’m busy二、完形填空(每空1分,共10分)Linda is a good girl. She often goes ___1___ to buy things on Sundays. One Sunday morning, she takes only twenty dollars and goes to a fruit store to buy some apples ___2___ her mother. The fruit store is ___3___ a clothing store. When she comes into the fruit store, she sees ___4___ words on the floor. The words are “ON SALE”. The prices of the apples and oranges ___5___ very good. Apples are fifty cents (美分) each, and oranges are thirty cents each. She ___6___ twenty apples and thirty oranges. When she comes back ___7___, she asks her mother to have a ___8___ at the apples and oranges. Linda tells her mother about the ___9___. But her mother finds she still has four dollars in her hand. At once, Linda runs back to the store. Do you know ___10___ she goes back? Yes, she wants to give three dollars back to the store.( ) 1. A. playing B. swimming C. shopping D. drinking( ) 2. A. to B. for C. by D. with( ) 3. A. near B. in C. next D. behind to( ) 4. A. three B. second C. two D. third( ) 5. A. am B. are C. be D. is( ) 6. A. sells B. bring C. eat D. buys( ) 7. A. home B. family C. at home D. to home( ) 8. A. rest B. walk C. look D. photo( ) 9. A. apples B. oranges C. prices D. fruits( ) 10. A. why B. what C. where D. when三、阅读理解(每题2分30分)A(S = Shopper C = Clerk)S: Excuse me. Do you have any sports bags?C: Yes. What kind do you need? The big one?S: Yes. How much is it?C: It is 35 dollars.S: Oh. It’s too expensive (昂贵的)!C: How about the small one? It is cheap and it's 15 dollars.S: But I don’t like black bags.C: We have this kind of bags in all colors.S: That’s great! I’ll take the red one.C: Here you are.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T) 误(F)。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达标测试卷 附加答案

第七单元达标测试卷一、我会填空。
(每空2分,共36分)1.四边形有()条直的边和()个角。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周长是()厘米;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4厘米,边长是()厘米。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角。
长方形的()边相等,正方形的()条边相等。
4.用四根分别长6厘米、4厘米、6厘米、4厘米的小棒可以摆成一个()。
5.用一根长40厘米的绳子正好绕一个正方形镜框一周,这个镜框的边长是()厘米。
6.明明做了一张长方形贺卡,宽是8厘米,长是宽的3倍,这张贺卡的长是()厘米,周长是()厘米。
7.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长是7厘米,宽是()厘米。
8.用两个边长是4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周长是()厘米。
9.左图中有()个正方形,()个长方形。
10.一个长方形的长不变,宽增加4厘米,那么它的周长增加()厘米。
二、我会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1.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6厘米,那么它的边长是()厘米。
A.18B.9C.82.一个长方形一组相邻边的长度和是10厘米,它的周长是()。
A.40厘米B.20厘米C.10厘米3.从右图中可以看出,从小丽家到学校最近的路是()号路。
A.①B.②C.③4.下面用8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图形中,周长最短的是()。
A B C5.上图的正方形被分成了甲、乙两部分,其周长相比,结果是()。
A.甲的周长长B.乙的周长长C.相等三、我会动手操作。
(每题6分,共12分)1.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图形。
(1)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2)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
(3)周长是10厘米的长方形。
2.量出所需要的数据,算出各图形的周长。
(单位:mm)(1)(2)四、求下面各图形的周长。
(每题2分,共6分)1.2.3.五、我会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有4条边的图形一定是四边形。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学期第七单元测试一.选择题(共8小题)1.如图的统计图中,1格表示()A.5千克B.10千克C.5箱2.根据统计结果,你认为a选项的数值大约是()比较合理.A.10B.12C.16D.24 3.如图,十五届亚运会上,中国金牌数比韩、日两国金牌总数还多()枚.A.108B.57C.115D.107 4.如图,()可以表示下面哪种情况的统计.A.4个学生期末数学考试成绩B.四年级喜欢各项运动的男女生人数C.小明1﹣﹣8岁的身高D.蛋糕店的草莓蛋糕和芒果蛋糕最近5天的销售情况5.如图是四位同学语、数成绩总分的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语文成绩最高A.A、B.B、C.C、D.D、6.下面是育英小学和西门小学四、五、六年级学生回收电池统计图.根据统计情况估计一下,哪个学校的学生回收的电池更多?()A.西门小学B.育英小学C.两个学校一样多7.在一个圆形花坛内种了三种花(如图),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各种花占地面积的应该是()A.B.C.D.8.如图是某班一些孩子上月的读书情况统计图.如果有4个孩子读了4本书,有5个孩子读了5本书.那么有()个孩子读了6本书.A.1B.2C.3D.6二.填空题(共8小题)9.如图是某校四年级师生向希望小学捐书情况统计图.①图中每格代表本.②捐的最多,捐的最少,捐的最多的是捐的最少的倍.③如果把捐的书全部捐给希望小学的25名小朋友,平均每人可分得本.10.如图是小军上学期五门功课的成绩统计图.(1)图中每格代表分.(2)分数最高,分数最低.(3)美术比外语低分.11.如图是四(2)黎慧同学的段考成绩.从图中可以看出一格代表分,她这次段考,学科的成绩最好,是分;学科的成绩最低,是分;成绩最好的学科与最低的学科相差分.12.看图填空根据上面的统计图填空:(1)纵轴上每个单位长度表示名学生;(2)班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多;(3)班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少.13.四(2)班五名选手在踢毽子比赛中的成绩如下.(1)踢的下数最多,踢的下数最少.(2)小萍的成绩是第名,第三名是.(3)小静比小兰多踢了下.(4)小静踢的下数是小红的倍.14.如图是六(1)班数学兴趣小组一次数学竞赛成绩统计图.看图解答下列问题:(1)有人参赛.(2)分数段的人数最多,是人.(3)如果60分以上为及格,80分以上为优秀,那么这次竞赛的及格率是,优秀率是.15.某公园2019年元旦的售票情况如图.(1)售票最多的是月日,共售出张票.(2)1月1日比1月3日多售出张票.(3)1月1日和3日平均每天售票张.16.如图,是五年级一班同学体育达标人数统计图.(1)五①班的总人数至少有人.(2)在项目上,男女生的水平相当,在项目上,女生合格人数高于男生.(3)我认为这个班的同学应该在项目加强锻炼.三.判断题(共5小题)17.在生活中统计一组数据,可以制成条形统计图表示.(判断对错)18.要形象具体的反映各年级男女生人数的情况,最好制成折线统计图.(判断对错) 19.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中,用2厘米表示90万吨,那么用4厘米表示180万吨.(判断对错) 20.在同一个条形统计图中,每小格表示的数量多少可以不相等.(判断对错)21.单式条形统计图中要标出图例.(判断对错)四.应用题(共6小题)22.如图是某工厂四个车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生产情况统计图.(1)车间季度生产量最高.(2)第二季度车间产量最低.(3)第三车间第一季度比第二季度多生产个.(4)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23.33、某学校四年级同学最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统计图如下.(1)统计图中一格表示人.一共调查了人.(2)喜欢的人数最多,喜欢和的人数同样多.(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24.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25团中学每周星期四下午举办兴趣活动课程,四年级参加活动如图表示.仔细观察如图并且回答问题.(1)一格表示人.(2)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少.(3)参加猜谜语小组的人数比参加象棋小组的人数多人.(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25.如图是希望小学四、五、六年级人数统计图.(1)四、五、六年级一共有男生204人,六年级男生有多少人?(2)六年级女生比四、五年级女生的平均数多13人,六年级女生有多少人?(3)根据以上信息,请在图上画出六年级男、女生的条形图.26.小军家和小强家2018年各季度电费情况如图,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1)小军家平均每季度电费是多少元?(2)小强家平均每月电费是多少元?(3)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27.A公司科技部、工程部、销售部三个部门的男、女员工人数如图,完成下列填空.(1)该公司男工总人数比女工总人数多人.(2)三个部门的男工平均有人.(3)公司准备招一些女工,使三个部门的女工平均数高到80人,公司准备招个女工.五.操作题(共1小题)28.根据如表,将统计图画完整.班级图书统计表图书种类数量(本)图画书40文学书50科普书20故事书60六.解答题(共1小题)29.某学校开展了主题为“垃圾分类、绿色生活新时尚”的宣传活动.李老师为了解五年级学生对于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情况,组织五年级两个班的全体学生进行了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将他们的成绩进行统计,绘制了下面的统计图.(1)五年级两个班的学生人数相等,五年级一共有学生人.(2)请把统计图补充完整.(3)在这次垃圾分类知识竞赛中,五年级有人成绩优秀,有人成绩不合格.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分析】观察统计图,发现1格表示5千克,据此即可解答.【解答】解:统计图中,1格表示5千克.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统计图,需要从统计图上找出数据.2.【分析】根据已知的条形所标注的数据及它们之间的高度之比或差即可看出a选项的数值大约是多少.【解答】解:如图,选项a直条的高度是B的2倍少一点,大约是16比较合理.故选:C.【点评】根据A、B、C、D、E各直条的高度及它们之间的差或比即可确定选项a直条所表示的数据.3.【分析】在第15届亚运会上中国获得金牌是165枚,韩国获得金牌是58枚,日本获得金牌是50枚,先求出韩、日两国金牌总数,再用中国获得金牌减去韩、日两国金牌总数就是要求的答案.【解答】解:165﹣(58+50)=165﹣108=57(枚);答:中国金牌数比韩、日两国金牌总数还多57枚.故选:B.【点评】关键是从统计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结合要求的问题,列式解答即可.4.【分析】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反映两种或两种以上数量的多少,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A,表示4个学生期末数学考试成绩,用单式条形统计图;B,表示四年级喜欢各项运动的男、女生人数,必须用复式条形统计图;C,表示小明1﹣﹣8岁的身高,用单式统计图;D,表示蛋糕店的草莓蛋糕和芒果蛋糕最近5天的销售千克,可以用复式条形统计图,但是统计图中只有4项,所以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5.【分析】根据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把这四个同学的语文成绩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96>95>94>90,答:小杰的语文成绩最高.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6.【分析】首先根据加法的意义,用加法分别求出两个学校各回收电池多少个,然后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35+37+45=117(个),117>102,30+37+35=102(个),答:西门小学的学生回收的电池更多.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7.【分析】根据扇形统计图可知:月季花占总面积的50%,茶花和玫瑰各占总面积的25%;那么在条形统计图上,茶花和玫瑰花的高度就相同,而月季花的高度就是它们的2倍,由此求解.【解答】解:因为月季花占总面积的50%,茶花和玫瑰各占总面积的25%,所以它们用条形统计图可以表示为:故选:D.【点评】先根据扇形统计图找出它们的多少关系,再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进行绘图.8.【分析】根据统计图可知:读4~6本的有10个孩子,其中有4个孩子读了4本书,有5个孩子读了5本书,那么读6本书的孩子就有10﹣4﹣5=1人,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10﹣4﹣5=1(人),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再分析选择即可.二.填空题(共8小题)9.【分析】①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可知:图中每格表示5本.②科技书捐的最大,故事书捐的最少,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解答.③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用捐的各种书的总本除以25即可.【解答】解:①答:图中每格表示5本.②45>40>25>1545÷15=3;答:科技书捐的最大,故事书捐的最少,捐的最多的是捐的最少的3倍.③(15+40+45+25)÷25=125÷25=5(本);答:平均每人可分得5本.故答案为:5;科技书、故事书、3;5.【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10.【分析】(1)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可知,图中每格表示20分.(2)数学分数最高,美术分数最低.(3)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用减法解答.【解答】解:(1)图中每格表示20分.(2)数学分数最高,美术分数最低.(3)90﹣70=20(分)答:美术比外语低20分.故答案为:20;数学、美术;20.【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11.【分析】认真观察条形统计图,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做题即可.【解答】解:98﹣96=2(分)答:从图中可以看出一格代表1分,她这次段考,外语学科的成绩最好,是98分;语文学科的成绩最低,是96分;成绩最好的学科与最低的学科相差2分.故答案为:1;外语;98;语文;96;2.【点评】本题主要运用统计图的特点做题.12.【分析】(1)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可知:纵轴上每个单位长度表示5名学生.(2)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减法分别求出三个班男生、女生相差的人数,然后进行比较即可.(3)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减法分别求出三个班男生、女生相差的人数,然后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1)纵轴上每个单位长度表示5名学生.(2)28﹣25=3(人)26﹣24=2(人)27﹣23=4(人)4>3>2答:三班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多.(3)28﹣25=3(人)26﹣24=2(人)27﹣23=4(人)2<3<4答:二班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少.故答案为:5;三;二.【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13.【分析】(1)根据条形统计图的高矮即可求解;(2)根据条形统计图的高矮即可求解;(3)用小静减去小兰踢的下数即可求解.(4)用小静踢的下数除以小红踢的即可求解.【解答】解:(1)小静踢的下数最多,小兰踢的下数最少.(2)小萍的成绩是第二名,第三名是小芳.(3)40﹣14=26(下)答:小静比小兰多踢了26下.(4)40÷20=2答:小静踢的下数是小红的2倍.故答案为:小静,小兰;二,小芳;26;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再根据信息进行分析、计算、解答即可.14.【分析】(1)根据加法的意义,把各分数段的人数合并起来即可.(2)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70~79分数段的人数最多,是7人.(3)把参赛的人数看总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解答.【解答】解:(1)1+5+7+6+2=21(人)答:有21人参赛.(2)70~79分数段的人数最多,是7人.(3)(5+7+6+2)÷21=20÷21≈0.952=95.2%(6+2)÷21=8÷21≈0.381=38.1%.答:这次竞赛的及格率是95.2%,优秀率是38.1%.故答案为:21;70~79;95.2%、38.1%.【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主要,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15.【分析】(1)根据加法的意义,用加法分别求出这3天每天售票的张数,然后进行比较即可.(2)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用减法解答.(3)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用1月1日和1月3日售票的总数除以2即可.【解答】解:(1)1200+900=2100(张)1000+600=1600(张)600+400=1000(张)2100>1600>1000答:售票最多的是1月1日,共售出2100张.(2)2100﹣1000=1100(张)答:1月1日比1月3日多售出1100张票.(3)(2100+1000)÷2=3100÷2=1550(张)答:1月1日和3日平均每天售票1550张.故答案为:1、1、2100;1100;1550.【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16.【分析】(1)该班男、女生体育达标人数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在各项达标人数中,男生最高人数加女生最高人数就是这个班的最少人数.(2)根据各达标项目中表示男、女生人数的直条图高、低即可看出哪个项目上,男、女生水平相当,哪个项目上女生合格率高于男生合格率(3)仰卧起坐项目中,男、女生达标人数都较少,说明在此项目上应该加强锻炼.【解答】解:25+25=50(人)答:五①班的总人数至少有50人.(2)答:在投实心球项目上,男女生的水平相当,在跳绳项目上,女生合格人数高于男生.(3)答:我认为:这个班的同学应该在仰卧起坐项目加强锻炼.故答案为:50,投实心球,跳绳,仰卧起坐.【点评】此题是考查如何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三.判断题(共5小题)17.【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答】解:在生活中统计一组数据,能够比较数量的多少;所以可以制成条形统计图表示,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18.【分析】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但一般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到具体的数据;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解答】解:根据题意知,要形象具体的反映各年级男女生人数的情况,最好制成条形统计图.所以上面的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19.【分析】先求出1厘米代表多少吨,用180吨除以4厘米代表的吨数就是180吨应画的长度.【解答】解:90÷2=45(万吨);180÷45=4(厘米);故答案为:√.【点评】本题先求出不变的单一量,然后再根据这个单一量求解.20.【分析】在同一个条形统计图,表示数量的轴所分成的格数是相同的,每小格所表示的数量是相同的.【解答】解:在同一个条形统计图中,每小格表示的数量多少是相等的;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同样长的小格,不同的条形统计图中所代表的数量可以不同,但在同一个条形统计图中,每小格表示的数量多少一定相等.21.【分析】条形统计图上的每个小格表示就是一个长度单位,每个长度单位表示的数量是相同的,由于数据不同,所以画出直条的长短也不同,单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只用一种直条来表示,因此不用标出图例;而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同时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量,所以要标出图例,据此判断.【解答】解:单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只用一种直条来表示,因此不用标出图例;而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同时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量,所以要标出图例.故答案为:×.【点评】考查了单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区别,单式条形统计图中不用标出图例,而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要标出图例.四.应用题(共6小题)22.【分析】(1)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第四车间第四季度生产量最高.(2)第二季度一车间的产量最低.(3)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用减法季度.(4)第一季度平均每个车间的产量是多少个?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先求出第一季度四个产量的总产量,然后用总产量除以4即可.【解答】解:(1)第四车间第四季度生产量最高.(2)第二季度一车间的产量最低.(3)1705﹣1550=155(个)答:第三车间第一季度比第二季度多生产155个.(4)第一季度平均每个车间的产量是多少个?(1550+1430+1705+1575)÷4=6260÷4=1565(个)答:第一季度平均每个车间的产量是1565个.故答案为:四、四;一;155.【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23.【分析】(1)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统计图中一格表示5人,根据加法的意义,把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合并起来即可.(2)喜欢足球的人数最多,喜欢乒乓球和喜欢跳绳的人数同样多.(3)喜欢足球是人数比喜欢篮球的人数多几人?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用减法解答.【解答】解:(1)15+25+25+45+55+10=175(人)答:统计图中一格表示5人,一共调查了175人.(2)喜欢足球的人数最多,喜欢乒乓球和喜欢跳绳的人数同样多.(3)喜欢足球是人数比喜欢篮球的人数多几人?55﹣45=10(人)答:喜欢足球是人数比喜欢篮球的人数多10人.故答案为:5、175;足球、乒乓球、跳绳.【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24.【分析】(1)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一格表示1人.(2)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参加套圈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象棋小组的人数最少.(3)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用减法解答.(4)提出的问题是:四年级参加兴趣小组的共有多少人?根据加法的意义,把参加各小组的人数合并起来即可.【解答】解:(1)一格表示1人.(2)参加套圈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象棋小组的人数最少.(3)7﹣4=3(人)答:参加猜谜语小组的人数比参加象棋小组的人数多3人.(4)提出的问题是:四年级参加兴趣小组有多少人?7+11+4+7+5=34(人)故答案为:1;套圈、象棋;3;【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25.【分析】(1)已知四、五、六年级一共有男生204人,其中四年级男生有70人,五年级男生有58人,用男生的总人数减去四、五年级的男生人数就是六年级的男生人数.据此列式解答.(2)已知四年级的女生是60人,五年级的女生是74人,六年级女生比四、五年级女生的平均数多13人,先求出四、五年级女生的平均人数,然后再加上13人就是六年级的女生人数.据此列式解答.(3)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按照上面的数据完成统计图.【解答】解:(1)204﹣70﹣58=76(人)答:六年级男生有76人.(2)(60+74)÷2+13=134÷2+13=67+3=70(人)答:六女生有70人.(3)作图如下:希望小学四、五、六年级人数统计图【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26.【分析】(1)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先求出小军家全年共用电费多少元,然后用全年的电费除以4即可.(2)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先求出小强家全年共用电费多少元,然后用全年的电费除以12即可.(3)第一季度小强家电费比小军家多多少元?(答案不唯一),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用减法解答.【解答】解:(1)(160+115+210+135)÷4=620÷4=155(元)答:小军家平均每季度电费是155元.(2)(205+130+270+187)÷12=792÷12=66(元)答:小强家平均每月电费是66元.(3)第一季度小强家电费比小军家多多少元?205﹣160=45(元)答:第一季度小强家电费比小军家多45元.【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27.【分析】(1)首先根据加法的意义,把男工和女工人数分别合并起来,然后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几,用减法解答.(2)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用男工总人数除以3即可.(3)先用80乘3求出女工要达到的人数,然后用女工要达到的人数减去原来女工的人数即可.【解答】解:(1)(80+110+134)﹣(40+65+87)=324﹣192=132(人)答:该公司男工总人数比女工总人数多132人.(2)(80+110+134)÷3=324÷3=108(人)答:三个部门的男工平均有108人.(3)80×3﹣(40+65+87)=240﹣192=48(人)答:公司准备招48个女工.故答案为:132;108;48.【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五.操作题(共1小题)28.【分析】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每格表示10本,图画书40本需要涂40÷10=4格;科普书20本需要涂20÷10=2格;故事书60本需要涂60÷10=6格;由此制作条形统计图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与分析可得:【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能否正确制作条形统计图的能力.六.解答题(共1小题)29.【分析】(1)根据统计图,把五(2)各个成绩的人数相加,求出五(2)班的人数,又五年级两个班的学生人数相等,然后再乘上2就是五年级的共有的人数;(2)根据题意,五(1)和五(2)人数相等,用五(2)班的人数分别求出五(1)班优秀的13人、合格的8人以及不合格的3人,求出五(1)班良好的人数,然后再补充完整统计图即可;(3)根据题意,把五(1)班和五(2)班成绩优秀的人数相加,就是五年级优秀的人数,即12+16;同理用3+5可以求出五年级不合格的人数.【解答】解:(1)16+12+6+5=39(人)39×2=78(人)答:五年级一共有学生78人.(2)39﹣13﹣8﹣3=15(人)统计图补充如下:(3)13+16=29(人)3+5=8(人)答:在这次垃圾分类知识竞赛中,五年级有29人成绩优秀,有8人成绩不合格.故答案为:78,29,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统计图表的综合分析、解释和应用,能够看懂统计表,并能从统计图中或统计表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解决基本的问题.。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共6小题)1.按记号折后能围成一个长方形的铁丝是()A.B.C.2.从一张长10厘米,宽7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出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厘米.A.10B.7C.28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长是宽的3倍,它的周长是()厘米.A.48B.16C.184.如图中大正方形的周长是小正方形周长的()倍.A.2B.3C.45.一根绳子恰好能围成一个长方形,也能恰好围成一个正方形,那么()A.长方形周长大B.正方形周长大C.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相等6.从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A.32B.24C.16二.填空题(共6小题)7.在一个长是16厘米,宽是10厘米的长方形纸中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8.用一根20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了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9.一个长方形是由四条围成的.(填“直线”、“线段”或“射线”)10.足球场是一个长100米,宽80米的长方形,淘气沿着足球场跑了2圈,跑了米.1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分米,宽是长的一半,那么宽是分米,周长是分米.12.如图是长方形,如果宽不变,长减少厘米,长方形就变成正方形;如果长不变,宽增加厘米,长方形也变成正方形.三.判断题(共4小题)13.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相等.(判断对错)14.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相等时,正方形的边长比长方形的宽短.(判断对错)15.周长相等的两个正方形,形状完全一样.(判断对错).16.用一根长24分米的铁丝围成两个同样的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边长是24÷2÷4=3(分米).(判断对错)四.计算题(共2小题)17.已知正方形的周长是52cm,求边长.18.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五.应用题(共2小题)19.赵庄村有一个边长75米的正方形广场.赵爷爷每天下午都要沿着广场的边走5圈.赵爷爷每天要走多少米?20.一块长方形菜地,宽12米,长是宽的3倍.这块菜地的周长是多少米?六.操作题(共1小题)21.先在下面的方格纸上任意画一个正方形,再算出它的周长.七.解答题(共1小题)22.养鸡专业户李伯伯要靠一面墙用篱笆围一个鸡舍,这个鸡舍长35米,宽25米.(1)怎样围,才可使要用的篱笆最短?(请在图中画出简单的示意图.)(2)最短用多少米篱笆?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1.【分析】根据长方形的特征:对边平行且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由此结合选项进行选择即可.【解答】解:A、B、C中的线段都被分成了四份,且都两两相等,只有C是相对的两条线段两两相等,所以能围成一个长方形的铁丝是;故选:C.【点评】灵活掌握长方形的特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分析】长方形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应等于长方形的宽,长方形的宽已知,于是得解.【解答】解:因为长方形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应等于长方形的宽,所以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7厘米.答: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7厘米.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长方形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应等于长方形的宽.3.【分析】已知长方形的长是宽的3倍,首先求出宽,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解答】解:(6+6÷3)×2=(6+2)×2=8×2=16(厘米)答:它的周长是16厘米.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4.【分析】正方形周长=边长×4,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分别计算出两个正方形的周长并用除法求出大正方形周长是小正方形周长的几倍即可.【解答】解:(2×4)÷(1×4)=8÷4=2答:图中大正方形的周长是小正方形周长的2倍.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周长公式的灵活应用.5.【分析】一根绳子恰好能围成一个长方形,也能恰好围成一个正方形,即这根绳子既是长方形的周长,又是正方形的周长,即这根绳子围成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相等.【解答】解:一根绳子恰好能围成一个长方形,也能恰好围成一个正方形,那么,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相等.故选:C.【点评】这根绳子无论恰好围成什么平面图形,所围成的图形的周长都相等.注意:围成不同平面图形的面积不相等,其中围成圆的面积最大,四边形中围成正方形的面积最大.6.【分析】从一个长方形中剪下的最大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即从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C=4a”即可计算出这个正方形的周长.【解答】解:6×4=24(厘米)答: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一是弄清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二是记住并会运用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二.填空题(共6小题)7.【分析】在一张长16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纸中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剪下的正方形的边长就是10厘米,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4a即可求解.【解答】解:10×4=40(厘米)答:剪下的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40厘米.故答案为:40.【点评】本题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剪下的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10厘米.8.【分析】根据题干,用一根20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了一个正方形,则围成的正方形的周长就是这根铁丝的长度,据此即可解答问题.【解答】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用一根20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了一个正方形,则围成的正方形的周长就是这根铁丝的长度,即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故答案为:20.【点评】解答此题关键是明确铁丝的长度就是这个正方形的周长.9.【分析】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条线段依次首尾相接围成的封闭的平面图形叫四边形,长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是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据此选择.【解答】解:一个长方形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故答案为:线段.【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定义和特征.10.【分析】长方形的长和宽已知,依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即可求出一个周长;淘气沿着足球场跑了2圈,即跑了2个周长,再用长方形的周长乘以2,即可求解.【解答】解:(100+80)×2×2=180×2×2=720(米)答:跑了720米.故答案为:72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周长公式的实际应用.11.【分析】首先求出宽,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解答】解:6÷2=3(分米)(6+3)×2=9×2=18(分米)答:宽是3分米,周长是18分米.故答案为:3、1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12.【分析】根据正方形的特征“四条边都相等”可知:如果宽不变,则长和宽相等时,该长方形变成正方形,即长减少:8﹣6=2厘米;同理,如果长不变,宽增长到和长相等时,长方形也变成正方形,即宽增加:8﹣6=2厘米;由此解答即可.【解答】解:长减少:8﹣6=2(厘米),宽增加:8﹣6=2(厘米);故答案为:2,2.【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正方形的特征进行解答.三.判断题(共4小题)13.【分析】根据长方形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叫做长方形,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相等,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概念和特征.14.【分析】长方形的周长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公式S=4a,据此举出反例即可解答.【解答】解:(6+2)×2=16(厘米)4×4=16(厘米)4厘米>2厘米所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相等时,正方形的边长比长方形的宽短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是利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解答.15.【分析】根据两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用周长除以4得边长,可知它们的边长一定相等,两个正方形的边长相等,它们就完全一样,据此判断.【解答】解:周长相等的两个正方形,它们的边长就相等,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正方形;故答案为:√.【点评】本题根据正方形的周长相等,推出它们完全相同,进而求解.16.【分析】首先用这个铁丝的长度除以2求出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然后用正方形的周长除以4就是正方形的边长.据此判断.【解答】解:24÷2÷4=12÷4=3(分米),所以,每个正方形的边长是3分米.因此,用一根长24分米的铁丝围成两个同样的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边长是24÷2÷4=3(分米).此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四.计算题(共2小题)17.【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4a,那么a=C÷4,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解答】解:52÷4=13(厘米)答:它的边长是13厘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18.【分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把数据分别代入公式解答即可.【解答】解:(5+8)×2=13×2=26(厘米);答:它的周长是26厘米.(5+9)×2=14×2=28(厘米)答:它的周长是28厘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五.应用题(共2小题)19.【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先求出正方形广场的周长,再乘5就是赵爷爷每天要走的米数.【解答】解:75×4×5=300×5=1500(米)答:赵爷爷每天要走1500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周长公式的计算应用.20.【分析】根据题干由乘法的意义可得长方形的长是12×3=36米,再利用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代入数据即可解答.【解答】解:12×3=36(米)(36+12)×2=48×2=96(米)答:这块菜地的周长是96米.【点评】此题考查了长方形的周长公式的计算应用.六.操作题(共1小题)21.【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4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可以画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然后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解答即可.【解答】解:【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正方形的画法以及正方形周长的求法.七.解答题(共1小题)22.【分析】(1)因为要建鸡舍最省材料,让鸡舍的一条长靠墙,画出两个宽和另外一条长,由此即可解答.(2)求最短用多少米篱笆,就是求此时图形的周长,此时的周长就是2个宽和1个长,据此即可解答.【解答】解:(1)画图如下,(2)25×2+35=50+35=85(米)答:最短用85米篱笆.【点评】关键是根据题意得出如何建鸡舍才能够最省料,即让鸡舍长靠墙.。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学期第七单元测试一、填空题(18分)1、3.6平方分米=()平方米5200cm²=()m²76400平方米=()公顷 4.8平方米=()平方米()平方分米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从()形推导过来的,把平行四边形沿()剪开,就可以拼成一个().两个图形相比面积(),周长().3、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为4cm,那么面积是().4、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36 cm²,底是5 cm,高是()cm.5、在一条300米的小路上,每6米栽一棵树,(两端都要栽)需要()棵树.6、一个梯形上底和下底的和是15dm,高是100cm,梯形的面积是()dm²7、李庄站到赵庄站之间的道路两旁每1500米建设一个公交站牌,共有站牌16个,李庄和赵庄之间的距离是()千米.8、一个三角形面积是15.05平方厘米,高是8.6厘米,底是()厘米.9、小强从六楼下到一楼,每下一层需10秒钟,他下到一楼要()秒.10、一个长方形假如长减少3厘米,那么面积减少12平方厘米,假如宽减少2厘米,面积就减少18平方厘米,求原来正方形的面积是().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X”)(10分)1、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2、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3、两个完全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4、要使三角形花坛的每条边上都有5盆花,需要15盆花.()5、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三、选择题(5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B、将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小于长方形的面积.C、一个梯形的面积是40 dm,它的上、下底的和是8 dm,高是5 dm.2、在一条长50 m的跑道一旁,从头到尾每隔5 m插一面彩旗,一共要插()面彩旗.A、9B、10C、113、一个梯形的上底增加3 cm,下底减少3 cm,高不变,面积().A、变大B、变小C、不变4、一个圆形水池周围每隔2米栽一棵杨树,共栽了400棵,水池的周长是()米.A、798B、800C、8025、一个直角梯形的下底是8 cm,如果把上底增加3 cm,它就变成了一个正方形.这个梯形的面积是()cm.A、104B、52C、44四、我会算(27分)1、求下列图形的面积.(18分)6cm3cm4cm2、求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米)(9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56m²五、解决问题(31分)1、护城河的一边栽了78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法桐,一共栽了多少棵法桐?(4分)2、如图,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是0.6厘米,那么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6分)3、把一根长2米的木料锯成2厘米长的木块,每锯一次需要10秒,需要多少分钟?(4分)4、王奶奶在靠墙的位置围成一个小菜园,围菜园的篱笆长46m,求这个菜园的面积.(5分)5、一条小路穿过公园的草坪(如下图,单位:m),每平方米种草需要9.8元,种这块草坪需要多少钱?(6分)6、一个直角三角形,直角所对的边长是10厘米,其余两边分别是8厘米和6厘米,直角所对边上的高是多少厘米?(6分)20m参考答案一、1、0.036 0.52 7.64 4 8 2、长方形高长方形不变减少3、8cm²4、7.25、516、757、10.58、3.59、50 10、36cm²二、1、× 2、√3、√4、× 5、×三、1、B 2、C 3、C 4、B 5、B四、1、(1)10×9=90cm²(2)16×8.6÷2=68.8cm²(3)(4+6)×3÷2=15cm(4)(4.2×1.8)÷2+3×2.4=1098m²(5)16×20-(3+9)×5÷2=290m²(6)(25+35)×20÷2=600(平方米)2、(1)7÷2=3.5(m) 3.5×6=21m²(2)56÷2=28(m²)(3)10×10+5×5=2500(平方米) 10×10÷2+5×(10+5)÷2=87.5(平方米)2500-87.5=2412.5(平方米)五、1、78-1=77(个) 77×2=154(棵)2、三角形面积=0.5×0.6÷2=0.15(平方厘米)1.2-0.5=0.7(厘米)梯形的面积=(0.7+1.2)×0.6÷2=0.57(平方厘米)3、2米=200厘米200÷2-1=99(次) 99×10=990(秒)=16.5(分)4、46-20×20÷2=260(m²)5、45.5-2.5×30×9.8=12642(元)6、8×6÷2=24(平方厘米) 24×2÷10=4.8(厘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pace测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基础知识。
(35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
(4分)
他说话风趣yōu mò( ),但总给人留下一种不kào pǔ( )的印象。
他常常xuàn yào( )自己丰富的经历,但给人一种chún cuì( )卖弄的感觉。
(二)用“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分)
1.最精彩的节目终于亮相.(xiānɡxiànɡ)了。
2.爷爷的喜好.(hào hǎo)是种花养草。
3.做事情要坚持不懈,不能一曝.(pùbào)十寒。
4.汤.(tānɡshānɡ)汤乎若流水。
(三)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分)
A.轻歌慢舞行云流水巧夺天公
B.惟妙惟肖无穷无尽嘎然而止
C.字正腔圆曲终人散天籁之音
(四)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20分)
1.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
(2分)
改“把”字句:
2. 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6分)
(1)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改陈述句:
4. 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4分)
改转述句:
5.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4分)
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好像
(五)判断正误。
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4分)
1.“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说明《月光曲》的来历是有确切依据的。
( )
2.书法中的“颜筋柳骨”分别指的是颜真卿和柳宗元。
( )
3.“压轴、跑龙套、科班出身”这些词语都跟戏曲有关。
( )
4.《书戴嵩画牛》告诉了人们不要迷信权威、不懂装懂的道理。
( )
二、积累运用。
(10分)
1.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 。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 。
”
3.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
三、阅读感悟。
(25分)
(一)课内阅读。
(10分)
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忽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
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一个男的说:“是呀,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
”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2分)
幽静—( ) 难过—( )
2.用“”在文中画出与“这首曲子多难弹哪”前后照应的句子。
(2分)
3.文中有两处描写姑娘的谈话,第一处表现了她( ),第二处表现了她( )。
(4分)
A.善解人意
B.渴望听到贝多芬的亲自弹奏
4.“哥哥”在文中指的是( )。
(2分)
A.贝多芬
B.皮鞋匠
(二)课外阅读。
(15分)
传说战国时期,一位叫韩娥的女子来到齐国,因为一路饥饿,断粮已经好几天了,于是在齐国临淄(zī)城西南门卖唱求食。
她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天以后,人们还听到她的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人们都说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韩娥投宿一家旅店,因为贫困,韩娥遭到了旅店主人的侮辱,韩娥伤心透了,“曼声哀哭”而去。
声音是那么悲凉,凡是听到她歌声的人都觉得好像沉浸在哀怨里。
一时间,“老幼悲愁,垂泪相对,三日不食”,旅店主人只好又把她请回来唱一首欢乐愉快的歌曲。
韩娥“复为曼声长歌”,众人闻之“喜跃抃(biàn,拍手鼓掌)舞,弗能自禁”,气氛顿时欢悦起来,把此前的悲愁全忘了。
其歌声之动人,乃至于此。
因此后世就有了“余音绕梁”“绕梁三日”的成语典故,以形容美妙的歌声和音乐的魅力。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2分)
余音绕梁:
2.从哪里可以看出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3分)
3.旅店主人为什么只好又把韩娥请回来? (2分)
4.结合掌握的文言知识,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
(1)老幼悲愁,垂泪相对,三日不食。
(2)喜跃抃舞,弗能自禁。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或形容歌声美妙的四字词语?至少写四个。
(4分)
四、习作平台。
(30分)
想一想,你有什么特别拿手的本领?比如唱歌、跳舞、绘画、书法、手工……请用文字把你的拿手好戏写出来,注意把内容写具体,做到语句通顺,重点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