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7 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7 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7 测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1.—The air is very fresh in our city. There is less _____ than before.—Yes. The government has taken action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A. woodB. pollutionC. noiseD. water2. Cars run on the road now but maybe ________ they can fly in the sky.A.in the past B.in the future C.at present3.—Kids often feel better in a happy family.—That's true. A happy family provides a loving _____ for its children.A. expressionB. environmentC. encouragementD. development4. —Did you do anything special on Father's Day?—Yes. I gave my father a card in the ______ of a heart to show my love.A. heightB. shapeC. designD. model5. —He got an a in last week's math test.—It is ______! His math is always the worst.A. possibleB. simpleC. impossibleD. bored6. He played a part in _____ the meeting.A. to haveB. havingC. hasD. have7. Hank lost his job two months ago. He is now _____ a new job.A. looking outB. looking afterC. looking forD. looking up8. —Why was Jim late for work this morning?—He _____ got up late.A. nearlyB. graduallyC. hardlyD. probably9. There _____ more cars in two years in Huangshi. The city will be more crowded.A. will beB. is going to haveC. will haveD. are going to have10. If you want to visit the Palace Museum, I ______ tickets for you tomorrow.A. will bookB. bookedC. has bookedD. book11. —Li Fei won first prize in the English competition.—Really? I can't ______ it. He was bad at English.A. chooseB. improveC. believeD. decide12. It's said that people throw _____ plastic(塑料)bags along this street every day.A. hundredB. hundredsC. hundred ofD. hundreds of13. I will be in senior high school _____ a month. I can't believe the time went by so fast.A. atB. inC. on14. —Her dog was dead in her room yesterday, but she doesn't know about it.—You are wrong. She has ______ known about it.A. readyB. oftenC. alreadyD. maybe15. The old man ______ in the park and we sent him to the hospital.A. wrote downB. fell downC. put downD. turned down二、完形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In some science fiction movies (科幻片), people in the future have their own robots. These robots are just like humans. They help with the housework and do the most unpleasant jobs.Some scientists 1 that there will be such robots in the future. However, they agree it may take hundreds of years. Scientists are now trying to make robots look like people and do the 2 things as us. Japanese companies have already made robots walk and dance. This kind of robot will also be fun to watch.But robot scientist James White disagrees. He thinks that it will be 3 for a robot to do the same things as a person. For example, it's easy for a child to 4 and know where he or she is. Mr. White thinks that robots won't be able to do this. But other scientists disagree. They think that robots will be able to talk to people 5 25 to 50 years.Robot scientists are not just trying to make robots look like people. For example, there are already robots 6 in factories. These robots look more like huge arms. They do simple jobs over and over again. People would not like to do such jobs and would get bored. But robots will 7 get bored.In the future, there will be more robots everywhere, and humans will have 8 work to do. New robots will have many different 9 . Some will look like humans, and others might look like 10 . After an earthquake, a snake robot could help look for people under buildings. That may not seem possible now, but computers, space rockets and even electric toothbrushes seemed impossible a hundred years ago. We never know what will happen in the future!1.A. believe B. decide C. wonder D. share2.A. different B. boring C. same D. dangerous3.A. easy B. possible C. exciting D. hard4.A. look up B. wake up C. turn up D. put up5.A. at B. before C. about D. in6.A. studying B. working C. making D. playing7.A. often B. ever C. never D. always8.A. less B. more C. fewer D. worse9.A. names B. colors C. sizes D. shapes10. A. turtles B. snakes C. monsters D. spiders三、阅读理解(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AScientists are now using new technologies and making innovative (创新的) products to give them a hand. Here are some examples.Big data (大数据)Our smart phones send data to telecom companies (电信公司) around the clock, telling these companies where we have been and where we are going. Chinese telecom companies provide governments with the data. They use the data to track (追踪) traffic flows among different provinces and cities. By tracking how many people were coming to and going out of Wuhan, the center of the COVID-19 outbreak in 2020, telecom companies could send warnings to areas that were being visited by large numbers of people from Wuhan.Drones (无人机)Drones have played a major role in disinfection (消毒) and preventing cross-infection (交叉感染) in crowded places like hospitals, railway stations and airports.Police officers use drones to give warnings. For example, if people gather in large groups or do not wear masks, drones with cameras can record and send images of these people in real time to control rooms. The drones will then warn these people.RobotsRobots are good helpers on the front lines. They are used at hospitals to offer medical advice, offer medicine or meals, act like guides, perform disinfection, measure patients' body temperatures and do other repetitive work over and over again. In this way, robots can not only help medical workers, but also reduce the risk of cross-infection. They have also been used in public places like train stations and airports tocheck temperatures.1.The technologies and innovative products are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EXCEPT _____.A. big dataB. robotsC. dronesD. telephone.2.According to the second paragraph, what is the right order of the following?a. Smart phones send data to telecom companies.b. Telecom companies can send warnings.c. Telecom companies provide data for governments.d. Governments track traffic flows with data.A. c—a—d—bB. a—c—d—bC. d—c—a—bD. d—a—c—b3.Drones have played a major role in disinfection in crowded places like _____.A. offices, railway stations and airportsB. hospitals, waiting rooms and airportsC. hospitals, railway stations and airportsD. hospitals, railway stations and dining halls4.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repetitive" mean in Chinese?A.重复的B.额外的C.困难的D.空闲的5.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_____.A. a new kind of smart phoneB. some technologies and innovative productsC. disinfection and preventing cross-infectionD. scientists and medical workersBWould you like to live in a city where buildings turn the lights off for you, and self-driving cars find the nearest parking space themselves? Although it might sound a little far from you, living in a "smart" city like this could happen sooner than you think.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owns that we have lived in for centuries, while completely new cities are being built. One such place is the city of Songdo. Every home there will have a "telepresence" system (远程遥控系统)—allowing users to control the heating and locks, take part in video meetings, and receive education, healthcare and government services. Around the city, escalators (自动扶梯) will only move when someone is on them, and offices and schools will all be connected to the system.The great mind behind Songdo is from the company Cisco. In fact, technology companies around the world such as IBM, Siemens and Microsoft are already in the business.About 75%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will live in cities by 2050, so cities will need to be more modem to deal with the coming problems. "Making cities smarter is one way out, and I think this will in turn make cities greener," said Dan Hill, head of a research company.1.According to the text, living in a "smart" city ______.A. is not a green wayB. will be far from youC. will soon become trueD. is completely impossible2.What is Paragraph 2 mainly about?A. A city of the future.B. A meeting in Songdo.C. A plan to build a house.D. A report on public health.3.Which company offers the great mind to build Songdo?A. Cisco.B. IBM.C. Siemens.D. Microsoft.4.Dan Hill thinks that making cities smarter is one way to ______.A. drive people out of citiesB. control the world's populationC. develop his own companyD. solve the cities' coming problems5.Which of the following might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A. Future EducationB. Smart CitiesC. Government ServicesD. Famous Companies四、词汇互译。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基础积累(共69分)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8分)1.大象的耳朵像两把扇.(shān shàn)子,可以扇.(shān shàn)走虫子。

2.雨下得真大,似.(sì shì)乎是从天上用盆泼下来似.(sì shì)的。

[3.有一只蜘蛛很寂.(jì shū)寞.(mòmō),很无聊。

4.尽.(jìn jǐn)管这次拔河比赛我们班输了,但大家都尽.(jìn jǐn)力了,所以没什么好遗憾的。

二、拼一拼,写一写。

(8分)yù dào tóu tòng jué dìng 1.小明难题就感到,我教给他做题方法。

zhěng zhěng zhōng yú wéi jīn 2.妈妈用了一个星期,把这条编织好了。

yīng gāi cǎo zǐ3.我们在这块空地上种下,绿化环境。

三、选字组词。

(8分)根跟()着()本到倒()来()立般搬()家一()完玩贪()()成四、照样子,填一填。

(9分)1.(盖)房子()毛衣()泥塘()事情2.一(片)叶子一()翅膀一()茧屋一()老牛3.(生)机勃勃尽()竭力与世隔()笨()笨脚五、读句子,猜一猜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选一选。

(填序号)(4分)1.他揭.开米缸的盖子,发现里面没有粮食了。

字音:() A. jiē B. xiē字义:() A. 把盖在上面的东西拿起。

B. 用力按压。

2.这是雨点儿留下的脚印,叫雨痕.。

字音:() A.ɡēn B. hén字义:() A. 量词。

B. 事物留下的印迹。

六、写出句中加点词的近义词。

(8分)1.小毛虫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

()2.青蛙想,要是..能往泥塘里引些水,就能卖出去了。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学期第七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分针走两圈经过的时间是( ).A. 60秒B. 120分钟C. 60分钟2.下午3时30分,钟面上时针与分针所形成的角是( ).A. 锐角B. 钝角C. 直角D. 周角3.小朋友每天的睡眠时间应不少于10( ).A. 时B. 分C. 秒二、判断题4.2小时=20分.5.4.75小时等于4小时45分6.9时8分写作9:8.( )三、填空题7.填空.49g=________ kg23分________时8.用两种方法写出下面钟面上的时间.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9.千克=________克;40分=________时.10.________m3=750dm3 5060千克=________吨 2.4时=________时________分30公顷=________平方米11.•在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1)________ (2)________四、解答题12.写出每个钟面上所指的时刻,并算出经过的时间.五、作图题13.根据下面的时间,画出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六、综合题14.下面是三年级4个班到学校礼堂参观科技展览时间安排表.参观科技展览时间安排表(1)三(1)班参观科技展览用了________分.(2)三(3)班从9:50开始参观,参观了40分,在表中填出三(3)班的时间安排.________~________(3)请你根据表中时间安排的规律填出三(4)班的时间安排. ________~________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解答】解:分针走两圈经过的时间是120分钟.故答案为:B.【分析】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也就是1小时,由此确定分针走两圈经过的时间即可.2.【答案】A【解析】【解答】解:下午3时30分,时针与分针之间有2格半,因此时针与分针形成的角是锐角.故答案为:A.【分析】下午3时30分,时针指向3和4中间,分针指向6,两针之间有2格半,每个大格是30度,由此确定夹角的类型即可.3.【答案】A【解析】【分析】一天24小时,小时在1天之内是最大的时间单位,睡眠时间保证充足,应在10小时左右.二、判断题4.【答案】错误【解析】【解答】2小时=2×60=120(分),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分析】根据1小时=60分,将时化成分,乘进率60,据此列式解答.5.【答案】正确【解析】【解答】4.75小时=4+0.75×60=4小时45分,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将单名数改成复名数,单名数中整数部分的数作复名数中高级单位的数,然后把小数部分化成复名数的低级单位即可,1小时=60分,将小时化成分,乘进率60,据此解答.6.【答案】错误【解析】【解答】9时8分写作9:08故答案为:错误【分析】写时间时,时写在左边,分写在右边,用两个小圆点把左边的时和右边的分隔开,表示分的数要占两个位置,不满10分得要用0来占位.三、填空题7.【答案】;【解析】【解答】49÷1000=(kg),23÷60=(时)故答案为:;【分析】1kg=1000g,1时=60分,把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8.【答案】12:00;12时;7:30;7时半;6:00;6时;1:00;1时;4:30;4时半;9:30;9时半;6:30;6时半;11:00;11时【解析】【解答】解:根据时针和分针指向的位置依次确定:12:00,12时;7:30,7时半;6:00,6时;1:00,1时;4:30,4时半;9:30,9时半;6:30,6时半;11:00,11时.故答案为:12:00、12时;7:30、7时半;6:00、6时;1:00、1时;4:30、4时半;9:30、9时半;6:30、6时半;11:00、11时.【分析】分针指向12表示整时,分针指向6表示30分,也可以说是半时,根据时针所指的位置确定时刻即可.9.【答案】800;【解析】【解答】千克=×1000=800克;40分=40÷60=时.故答案为:800;.【分析】根据1千克=1000克,1时=60分,高级单位的数×进率=低级单位的数,低级单位的数÷进率=高级单位的数,据此列式解答.10.【答案】0.75;5.06;2;24;300000【解析】【解答】解:750÷1000=0.75,所以0.75m³=750dm³;5060÷1000=5.06,所以5060千克=5.06吨;0.4×60=24,所以2.4时=2时24分;30×10000=300000,所以30公顷=300000平方米.故答案为:0.75;5.06;2;24;300000【分析】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吨=1000千克,1时=60分,1公顷=10000平方米,把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把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要乘进率.11.【答案】750;40【解析】吨化为千克乘以进率1000,小时化为分钟乘以进率60.四、解答题12.【答案】【解析】【分析】钟面上,分针指向12,表示现在是整时;钟面上,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一大格是5分;经过的时间=后一个钟面的时间-前一个钟面的时间.五、作图题13.【答案】【解析】【分析】钟面被12个数字平均分成12大格,分针走过每个大格是5分钟,分针经过几个大格,就走了几个5分钟;钟面上,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整;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两个数字之间,就是几时半;时针在两个数字之间,就表示几时多了,例如时针在2和3之间,表示2时多了,分针快指向12,时针快指向某个数字时,表示快几时了,据此画指针.六、综合题14.【答案】(1)40(2)9:50;10:30(3)10:40;11:20【解析】【分析】(1)题中,三(1)班参观科技展览用了:8时50分-8时10分=40分;(2)题中,9时50分+40分=10时30分,所以三(3)班参观时间是9:50~10:30;(3)题中,每两个班的参观时间间隔是10分,参观的时间是40分,三(4)班的时间安排是10:40~11:20;。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共3套)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共3套)

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七单元测试卷1班级:姓名:总分:一、将下面的句子抄写在方格中,要求书写正确,行款整齐,力求美观。

(2分)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到括号里。

(10分)1.下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gān gà)-——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

B.京剧还有一些虚.拟.的道具,但一样可感觉可使用。

比如《拾玉镯(zhuó)》中小站娘趟( shàng)鞋底,鞋底是实的,针线可是虚的.C.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lái yīn)河边的一个小镇上。

D.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táo zuì)了。

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永远不变....的方法。

B.俗话说“一动不如一静”,古诗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讲的就是这种情况。

C.两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乐曲。

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

D.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伯牙善(好)鼓琴。

B.以为世无足(值得)复为鼓琴者C.所宝(珍藏)以百数。

D.处士笑而然(认为…对)之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B.比如“金玉奴”中有一个细节,小生演员用饭碗喝完豆汁,又用嘴去舔筷子,如果没有这一“舔”,那饭碗也就完全不必拿上舞台。

C.京剧还有一种奇特之处,双方正在对打,激烈到简直是风雨不透,台下看的人非常紧张,一个个大气儿不敢出,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唯恐在一眨眼间,谁就把对方给“杀”了。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学期第七单元测试一.选择题(共8小题)1.如图的统计图中,1格表示()A.5千克B.10千克C.5箱2.根据统计结果,你认为a选项的数值大约是()比较合理.A.10B.12C.16D.24 3.如图,十五届亚运会上,中国金牌数比韩、日两国金牌总数还多()枚.A.108B.57C.115D.107 4.如图,()可以表示下面哪种情况的统计.A.4个学生期末数学考试成绩B.四年级喜欢各项运动的男女生人数C.小明1﹣﹣8岁的身高D.蛋糕店的草莓蛋糕和芒果蛋糕最近5天的销售情况5.如图是四位同学语、数成绩总分的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语文成绩最高A.A、B.B、C.C、D.D、6.下面是育英小学和西门小学四、五、六年级学生回收电池统计图.根据统计情况估计一下,哪个学校的学生回收的电池更多?()A.西门小学B.育英小学C.两个学校一样多7.在一个圆形花坛内种了三种花(如图),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各种花占地面积的应该是()A.B.C.D.8.如图是某班一些孩子上月的读书情况统计图.如果有4个孩子读了4本书,有5个孩子读了5本书.那么有()个孩子读了6本书.A.1B.2C.3D.6二.填空题(共8小题)9.如图是某校四年级师生向希望小学捐书情况统计图.①图中每格代表本.②捐的最多,捐的最少,捐的最多的是捐的最少的倍.③如果把捐的书全部捐给希望小学的25名小朋友,平均每人可分得本.10.如图是小军上学期五门功课的成绩统计图.(1)图中每格代表分.(2)分数最高,分数最低.(3)美术比外语低分.11.如图是四(2)黎慧同学的段考成绩.从图中可以看出一格代表分,她这次段考,学科的成绩最好,是分;学科的成绩最低,是分;成绩最好的学科与最低的学科相差分.12.看图填空根据上面的统计图填空:(1)纵轴上每个单位长度表示名学生;(2)班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多;(3)班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少.13.四(2)班五名选手在踢毽子比赛中的成绩如下.(1)踢的下数最多,踢的下数最少.(2)小萍的成绩是第名,第三名是.(3)小静比小兰多踢了下.(4)小静踢的下数是小红的倍.14.如图是六(1)班数学兴趣小组一次数学竞赛成绩统计图.看图解答下列问题:(1)有人参赛.(2)分数段的人数最多,是人.(3)如果60分以上为及格,80分以上为优秀,那么这次竞赛的及格率是,优秀率是.15.某公园2019年元旦的售票情况如图.(1)售票最多的是月日,共售出张票.(2)1月1日比1月3日多售出张票.(3)1月1日和3日平均每天售票张.16.如图,是五年级一班同学体育达标人数统计图.(1)五①班的总人数至少有人.(2)在项目上,男女生的水平相当,在项目上,女生合格人数高于男生.(3)我认为这个班的同学应该在项目加强锻炼.三.判断题(共5小题)17.在生活中统计一组数据,可以制成条形统计图表示.(判断对错)18.要形象具体的反映各年级男女生人数的情况,最好制成折线统计图.(判断对错) 19.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中,用2厘米表示90万吨,那么用4厘米表示180万吨.(判断对错) 20.在同一个条形统计图中,每小格表示的数量多少可以不相等.(判断对错)21.单式条形统计图中要标出图例.(判断对错)四.应用题(共6小题)22.如图是某工厂四个车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生产情况统计图.(1)车间季度生产量最高.(2)第二季度车间产量最低.(3)第三车间第一季度比第二季度多生产个.(4)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23.33、某学校四年级同学最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统计图如下.(1)统计图中一格表示人.一共调查了人.(2)喜欢的人数最多,喜欢和的人数同样多.(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24.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25团中学每周星期四下午举办兴趣活动课程,四年级参加活动如图表示.仔细观察如图并且回答问题.(1)一格表示人.(2)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少.(3)参加猜谜语小组的人数比参加象棋小组的人数多人.(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25.如图是希望小学四、五、六年级人数统计图.(1)四、五、六年级一共有男生204人,六年级男生有多少人?(2)六年级女生比四、五年级女生的平均数多13人,六年级女生有多少人?(3)根据以上信息,请在图上画出六年级男、女生的条形图.26.小军家和小强家2018年各季度电费情况如图,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1)小军家平均每季度电费是多少元?(2)小强家平均每月电费是多少元?(3)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27.A公司科技部、工程部、销售部三个部门的男、女员工人数如图,完成下列填空.(1)该公司男工总人数比女工总人数多人.(2)三个部门的男工平均有人.(3)公司准备招一些女工,使三个部门的女工平均数高到80人,公司准备招个女工.五.操作题(共1小题)28.根据如表,将统计图画完整.班级图书统计表图书种类数量(本)图画书40文学书50科普书20故事书60六.解答题(共1小题)29.某学校开展了主题为“垃圾分类、绿色生活新时尚”的宣传活动.李老师为了解五年级学生对于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情况,组织五年级两个班的全体学生进行了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将他们的成绩进行统计,绘制了下面的统计图.(1)五年级两个班的学生人数相等,五年级一共有学生人.(2)请把统计图补充完整.(3)在这次垃圾分类知识竞赛中,五年级有人成绩优秀,有人成绩不合格.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分析】观察统计图,发现1格表示5千克,据此即可解答.【解答】解:统计图中,1格表示5千克.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统计图,需要从统计图上找出数据.2.【分析】根据已知的条形所标注的数据及它们之间的高度之比或差即可看出a选项的数值大约是多少.【解答】解:如图,选项a直条的高度是B的2倍少一点,大约是16比较合理.故选:C.【点评】根据A、B、C、D、E各直条的高度及它们之间的差或比即可确定选项a直条所表示的数据.3.【分析】在第15届亚运会上中国获得金牌是165枚,韩国获得金牌是58枚,日本获得金牌是50枚,先求出韩、日两国金牌总数,再用中国获得金牌减去韩、日两国金牌总数就是要求的答案.【解答】解:165﹣(58+50)=165﹣108=57(枚);答:中国金牌数比韩、日两国金牌总数还多57枚.故选:B.【点评】关键是从统计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结合要求的问题,列式解答即可.4.【分析】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反映两种或两种以上数量的多少,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A,表示4个学生期末数学考试成绩,用单式条形统计图;B,表示四年级喜欢各项运动的男、女生人数,必须用复式条形统计图;C,表示小明1﹣﹣8岁的身高,用单式统计图;D,表示蛋糕店的草莓蛋糕和芒果蛋糕最近5天的销售千克,可以用复式条形统计图,但是统计图中只有4项,所以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5.【分析】根据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把这四个同学的语文成绩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96>95>94>90,答:小杰的语文成绩最高.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6.【分析】首先根据加法的意义,用加法分别求出两个学校各回收电池多少个,然后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35+37+45=117(个),117>102,30+37+35=102(个),答:西门小学的学生回收的电池更多.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7.【分析】根据扇形统计图可知:月季花占总面积的50%,茶花和玫瑰各占总面积的25%;那么在条形统计图上,茶花和玫瑰花的高度就相同,而月季花的高度就是它们的2倍,由此求解.【解答】解:因为月季花占总面积的50%,茶花和玫瑰各占总面积的25%,所以它们用条形统计图可以表示为:故选:D.【点评】先根据扇形统计图找出它们的多少关系,再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进行绘图.8.【分析】根据统计图可知:读4~6本的有10个孩子,其中有4个孩子读了4本书,有5个孩子读了5本书,那么读6本书的孩子就有10﹣4﹣5=1人,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10﹣4﹣5=1(人),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再分析选择即可.二.填空题(共8小题)9.【分析】①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可知:图中每格表示5本.②科技书捐的最大,故事书捐的最少,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解答.③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用捐的各种书的总本除以25即可.【解答】解:①答:图中每格表示5本.②45>40>25>1545÷15=3;答:科技书捐的最大,故事书捐的最少,捐的最多的是捐的最少的3倍.③(15+40+45+25)÷25=125÷25=5(本);答:平均每人可分得5本.故答案为:5;科技书、故事书、3;5.【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10.【分析】(1)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可知,图中每格表示20分.(2)数学分数最高,美术分数最低.(3)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用减法解答.【解答】解:(1)图中每格表示20分.(2)数学分数最高,美术分数最低.(3)90﹣70=20(分)答:美术比外语低20分.故答案为:20;数学、美术;20.【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11.【分析】认真观察条形统计图,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做题即可.【解答】解:98﹣96=2(分)答:从图中可以看出一格代表1分,她这次段考,外语学科的成绩最好,是98分;语文学科的成绩最低,是96分;成绩最好的学科与最低的学科相差2分.故答案为:1;外语;98;语文;96;2.【点评】本题主要运用统计图的特点做题.12.【分析】(1)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可知:纵轴上每个单位长度表示5名学生.(2)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减法分别求出三个班男生、女生相差的人数,然后进行比较即可.(3)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减法分别求出三个班男生、女生相差的人数,然后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1)纵轴上每个单位长度表示5名学生.(2)28﹣25=3(人)26﹣24=2(人)27﹣23=4(人)4>3>2答:三班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多.(3)28﹣25=3(人)26﹣24=2(人)27﹣23=4(人)2<3<4答:二班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少.故答案为:5;三;二.【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13.【分析】(1)根据条形统计图的高矮即可求解;(2)根据条形统计图的高矮即可求解;(3)用小静减去小兰踢的下数即可求解.(4)用小静踢的下数除以小红踢的即可求解.【解答】解:(1)小静踢的下数最多,小兰踢的下数最少.(2)小萍的成绩是第二名,第三名是小芳.(3)40﹣14=26(下)答:小静比小兰多踢了26下.(4)40÷20=2答:小静踢的下数是小红的2倍.故答案为:小静,小兰;二,小芳;26;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再根据信息进行分析、计算、解答即可.14.【分析】(1)根据加法的意义,把各分数段的人数合并起来即可.(2)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70~79分数段的人数最多,是7人.(3)把参赛的人数看总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解答.【解答】解:(1)1+5+7+6+2=21(人)答:有21人参赛.(2)70~79分数段的人数最多,是7人.(3)(5+7+6+2)÷21=20÷21≈0.952=95.2%(6+2)÷21=8÷21≈0.381=38.1%.答:这次竞赛的及格率是95.2%,优秀率是38.1%.故答案为:21;70~79;95.2%、38.1%.【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主要,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15.【分析】(1)根据加法的意义,用加法分别求出这3天每天售票的张数,然后进行比较即可.(2)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用减法解答.(3)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用1月1日和1月3日售票的总数除以2即可.【解答】解:(1)1200+900=2100(张)1000+600=1600(张)600+400=1000(张)2100>1600>1000答:售票最多的是1月1日,共售出2100张.(2)2100﹣1000=1100(张)答:1月1日比1月3日多售出1100张票.(3)(2100+1000)÷2=3100÷2=1550(张)答:1月1日和3日平均每天售票1550张.故答案为:1、1、2100;1100;1550.【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16.【分析】(1)该班男、女生体育达标人数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在各项达标人数中,男生最高人数加女生最高人数就是这个班的最少人数.(2)根据各达标项目中表示男、女生人数的直条图高、低即可看出哪个项目上,男、女生水平相当,哪个项目上女生合格率高于男生合格率(3)仰卧起坐项目中,男、女生达标人数都较少,说明在此项目上应该加强锻炼.【解答】解:25+25=50(人)答:五①班的总人数至少有50人.(2)答:在投实心球项目上,男女生的水平相当,在跳绳项目上,女生合格人数高于男生.(3)答:我认为:这个班的同学应该在仰卧起坐项目加强锻炼.故答案为:50,投实心球,跳绳,仰卧起坐.【点评】此题是考查如何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三.判断题(共5小题)17.【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答】解:在生活中统计一组数据,能够比较数量的多少;所以可以制成条形统计图表示,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18.【分析】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但一般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到具体的数据;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解答】解:根据题意知,要形象具体的反映各年级男女生人数的情况,最好制成条形统计图.所以上面的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19.【分析】先求出1厘米代表多少吨,用180吨除以4厘米代表的吨数就是180吨应画的长度.【解答】解:90÷2=45(万吨);180÷45=4(厘米);故答案为:√.【点评】本题先求出不变的单一量,然后再根据这个单一量求解.20.【分析】在同一个条形统计图,表示数量的轴所分成的格数是相同的,每小格所表示的数量是相同的.【解答】解:在同一个条形统计图中,每小格表示的数量多少是相等的;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同样长的小格,不同的条形统计图中所代表的数量可以不同,但在同一个条形统计图中,每小格表示的数量多少一定相等.21.【分析】条形统计图上的每个小格表示就是一个长度单位,每个长度单位表示的数量是相同的,由于数据不同,所以画出直条的长短也不同,单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只用一种直条来表示,因此不用标出图例;而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同时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量,所以要标出图例,据此判断.【解答】解:单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只用一种直条来表示,因此不用标出图例;而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同时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量,所以要标出图例.故答案为:×.【点评】考查了单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区别,单式条形统计图中不用标出图例,而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要标出图例.四.应用题(共6小题)22.【分析】(1)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第四车间第四季度生产量最高.(2)第二季度一车间的产量最低.(3)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用减法季度.(4)第一季度平均每个车间的产量是多少个?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先求出第一季度四个产量的总产量,然后用总产量除以4即可.【解答】解:(1)第四车间第四季度生产量最高.(2)第二季度一车间的产量最低.(3)1705﹣1550=155(个)答:第三车间第一季度比第二季度多生产155个.(4)第一季度平均每个车间的产量是多少个?(1550+1430+1705+1575)÷4=6260÷4=1565(个)答:第一季度平均每个车间的产量是1565个.故答案为:四、四;一;155.【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23.【分析】(1)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统计图中一格表示5人,根据加法的意义,把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合并起来即可.(2)喜欢足球的人数最多,喜欢乒乓球和喜欢跳绳的人数同样多.(3)喜欢足球是人数比喜欢篮球的人数多几人?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用减法解答.【解答】解:(1)15+25+25+45+55+10=175(人)答:统计图中一格表示5人,一共调查了175人.(2)喜欢足球的人数最多,喜欢乒乓球和喜欢跳绳的人数同样多.(3)喜欢足球是人数比喜欢篮球的人数多几人?55﹣45=10(人)答:喜欢足球是人数比喜欢篮球的人数多10人.故答案为:5、175;足球、乒乓球、跳绳.【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24.【分析】(1)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一格表示1人.(2)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参加套圈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象棋小组的人数最少.(3)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用减法解答.(4)提出的问题是:四年级参加兴趣小组的共有多少人?根据加法的意义,把参加各小组的人数合并起来即可.【解答】解:(1)一格表示1人.(2)参加套圈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象棋小组的人数最少.(3)7﹣4=3(人)答:参加猜谜语小组的人数比参加象棋小组的人数多3人.(4)提出的问题是:四年级参加兴趣小组有多少人?7+11+4+7+5=34(人)故答案为:1;套圈、象棋;3;【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25.【分析】(1)已知四、五、六年级一共有男生204人,其中四年级男生有70人,五年级男生有58人,用男生的总人数减去四、五年级的男生人数就是六年级的男生人数.据此列式解答.(2)已知四年级的女生是60人,五年级的女生是74人,六年级女生比四、五年级女生的平均数多13人,先求出四、五年级女生的平均人数,然后再加上13人就是六年级的女生人数.据此列式解答.(3)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按照上面的数据完成统计图.【解答】解:(1)204﹣70﹣58=76(人)答:六年级男生有76人.(2)(60+74)÷2+13=134÷2+13=67+3=70(人)答:六女生有70人.(3)作图如下:希望小学四、五、六年级人数统计图【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26.【分析】(1)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先求出小军家全年共用电费多少元,然后用全年的电费除以4即可.(2)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先求出小强家全年共用电费多少元,然后用全年的电费除以12即可.(3)第一季度小强家电费比小军家多多少元?(答案不唯一),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用减法解答.【解答】解:(1)(160+115+210+135)÷4=620÷4=155(元)答:小军家平均每季度电费是155元.(2)(205+130+270+187)÷12=792÷12=66(元)答:小强家平均每月电费是66元.(3)第一季度小强家电费比小军家多多少元?205﹣160=45(元)答:第一季度小强家电费比小军家多45元.【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27.【分析】(1)首先根据加法的意义,把男工和女工人数分别合并起来,然后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几,用减法解答.(2)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用男工总人数除以3即可.(3)先用80乘3求出女工要达到的人数,然后用女工要达到的人数减去原来女工的人数即可.【解答】解:(1)(80+110+134)﹣(40+65+87)=324﹣192=132(人)答:该公司男工总人数比女工总人数多132人.(2)(80+110+134)÷3=324÷3=108(人)答:三个部门的男工平均有108人.(3)80×3﹣(40+65+87)=240﹣192=48(人)答:公司准备招48个女工.故答案为:132;108;48.【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五.操作题(共1小题)28.【分析】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每格表示10本,图画书40本需要涂40÷10=4格;科普书20本需要涂20÷10=2格;故事书60本需要涂60÷10=6格;由此制作条形统计图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与分析可得:【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能否正确制作条形统计图的能力.六.解答题(共1小题)29.【分析】(1)根据统计图,把五(2)各个成绩的人数相加,求出五(2)班的人数,又五年级两个班的学生人数相等,然后再乘上2就是五年级的共有的人数;(2)根据题意,五(1)和五(2)人数相等,用五(2)班的人数分别求出五(1)班优秀的13人、合格的8人以及不合格的3人,求出五(1)班良好的人数,然后再补充完整统计图即可;(3)根据题意,把五(1)班和五(2)班成绩优秀的人数相加,就是五年级优秀的人数,即12+16;同理用3+5可以求出五年级不合格的人数.【解答】解:(1)16+12+6+5=39(人)39×2=78(人)答:五年级一共有学生78人.(2)39﹣13﹣8﹣3=15(人)统计图补充如下:(3)13+16=29(人)3+5=8(人)答:在这次垃圾分类知识竞赛中,五年级有29人成绩优秀,有8人成绩不合格.故答案为:78,29,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统计图表的综合分析、解释和应用,能够看懂统计表,并能从统计图中或统计表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解决基本的问题.。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达标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达标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达标检测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训练营(38分)1.读拼音,写词语。

(8分)2.用“√”给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分)他单.(dān chán)枪匹马,深入敌人内部,将.(jiānɡjiànɡ)士们被他的精神鼓舞,士气高涨,终于在敌方援军将.(jiānɡjiànɡ)要到来之际,活捉了单.(dān chán)于,占领了城池。

3.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解释。

(3分)(1)博学多通.( )A.连接。

B.传达。

C.通晓,明白。

D.通顺。

(2)还卒.业( )A.兵。

B.完成。

C.到底,终于。

D.死。

(3)欲将轻骑.逐( )A.骑兵。

B.骑马。

C.坐骑。

D.两腿跨坐。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13分)①临危( )( ) 彬彬( )( ) ( )( )自若②惊( )失( ) 心急( )( ) 焦躁( )( )(1)第①组词语都可以形容人的________________,其中意思相反的一对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组词语都可以形容人的______________,这些词语中可形容害怕慌张的是________________。

(3)请写两个与读书求学有关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择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填字母,4分)(1)大海上夜色正浓,烟雾弥漫。

( )(2)过了一会儿,他喊道:“把克莱芒救出去!”( )(3)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

( )(4)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6分)(1)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妈妈打开..小动物们。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附答案)一、单选题。

(8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刀剑(jiàn)存储(chǔ)金属(shǔ)紫檀(tán)B.雕饰(diāo)变幻(huàn)冰柱(bīn)光芒(mánɡ)C.光辉(huī)私语(shī)警报(jǐn)章鱼(XXXɡ)D.模样(mó)细胞(bāo)喂猪(wèi)跪着(ɡuì)2.下列各组词语中完全是同类的一项是()A.梨黄白雪乌黑浅绿B.嗡嗡哗哗轻轻沙沙C.葡萄灰茄子紫苹果绿月牙白D.寻找闪烁宁静乘凉3.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句子不同的是()A.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

B.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C.草丛中的虫子,像在窃窃私语,用的是我听不明白的言语。

D.黑夜到临了,我们瞥见夜空中群星闪灼,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4.有个同砚违背交通划定规矩横穿马路,大家对他进行了挽劝,他最大概承受的是()A.小同砚,你这样不守交通划定规矩横穿马路是不对的呀。

B.小同学,等绿灯亮了再过马路吧,不然可能有危险。

C.这位同学,你没看见现在是红灯吗?怎么能随便横穿马路呢?D.你违背交通划定规矩横穿马路,不要命啦?二、读句子,按拼音提示,填写词语。

(10分)看上去再XXXɡ()的糖果,也会XXX()着一些蚂蚁前来XXX()。

它们排着队wēi。

fēnɡ()XXX地冲过来,先用hú xū()一样的触角XXXɡde()碰一下,又xùn sù()往XXX(),摆出一副ɡōnɡjī()的架势。

过了几秒,再碰几下,反复确认是安全的,它们才XXXɡ()下来,开始享用。

3、比一比,再组词。

(8分)幻()芒()乘()武()幼()忙()乖()式()XXX()宁()官()推()葫()守()宫()堆()四、选词填空。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七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读拼音,写词语。

(8分)qī hēi yè mù chuán jiǎnɡ jiū zhènɡ()()()()shù shāo lí mínɡ xián yì zhǎnɡ cháo()()()()二、选择题。

(14分)1.下面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聒.噪(ɡuō)榆.关(yú)停泊.(bó)B.凛.冽(bǐnɡ)红晕.(yùn)木桩.(zhuānɡ)C.悄.然(qiǎo)浣.女(wán)心旷.神怡(kuànɡ)D.湖畔.(pàn)打更.(ɡènɡ)嫉妒.(dù)2.填入下面句子括号里的词语依次是()(2分)春天最美是黎明。

东方一点儿一点儿()着鱼肚色的天空,()上微微的红晕,()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A.泛染飘B.染泛飘C.飘泛染D.飘染泛3.判断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

(填序号)(6分)A.静态描写B.动态描写(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2)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3)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儿波浪。

()(4)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

()(5)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6)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4.下面对加点词语的使用有错误的句子是()(2分)A.山路两边的美景让人应接不暇....。

B.商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真令我心旷神怡....。

C.墙外有数十人,面面相觑....,人人有惊异之状。

D.桃花香气迷人,成群结队....的蝴蝶在花间翩翩飞舞。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四季之美》一文中,作者在表现冬天早晨的美时,通过动静和色彩的对比,写出冬天早晨令人十分扫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答案
一、读拼音,写词语。

xiāo huǐmiǎn tiǎn qíqūɡǔsuǐ
(销毁)(腼腆)(崎岖)(骨髓)
qīn lüètiāo tīhónɡwěi tǒnɡyī
(侵略)(挑剔)(宏伟)(统一)
二、选字组词。

[壮状] 壮烈形状
[博搏膊] 搏斗胳膊博物馆
[斩崭暂] 暂时崭新斩钉截铁
三、下列词语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D )。

A.永往直前悬崖绝壁爱国激情严肃活泼
B.惊天动地气壮山河仰首挺胸粉身碎骨
C.全神贯注热血沸腾据高临下年轻力壮
D.世外桃源举棋不定横七竖八坚强不屈
四、选词填空。

勇气英勇勇敢激励鼓励鼓舞
1.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英勇)牺牲了。

2.在妈妈的鼓励下,我鼓足(勇气)承认了错误。

3.想起了张老师的话,我(勇敢)地举起了手。

4.每当我在生活和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妈妈总是(鼓励)我去克服困难。

5.战士们勇敢顽强的精神永远(激励)我前进。

6.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同学们干劲倍增。

五、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这么小的事,也要父母帮你办吗?(反问)
2.你听过小溪的歌声吗?(拟人)
3.他静静地立在岗位上,像钢铁巨人一样。

(比喻)
4.会场上爆发出排山倒海的掌声。

(夸张)
5.吸烟有好处吗?没有。

(设问)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

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毁灭是损失。

2.湖面飘来小船。

平静的湖面上不知从哪儿飘来一只小船。

3.英法联军摧毁了艺术瑰宝圆明园。

“被”字句:艺术瑰宝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摧毁了。

“把”字句:英法联军把艺术瑰宝圆明园摧毁了。

七、修改下列病句。

1.老师布置的作业他基本上全部完成了。

老师布置的作业他全部完成了。

或:老师布置的作业他基本上完成了。

2.已经加入了少先队。

他已经加入了少先队。

3.这篇课文的内容和插图也很美观。

这篇课文的内容丰富,插图也很美观。

八、把下列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2)耳边响起了庄严雄壮的国歌,我兴奋而又紧张得几乎握不住绳子。

(5)第一次升旗,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4)我和另一个旗手向国旗走去。

(1)随着国歌声,五星红旗徐徐升起。

(3)老师选我当旗手,我真自豪。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1.把文中的句子补充完整。

2.用下列词语造句。

不仅……还……他们不仅提前完成了生产任务,而且还支援了兄弟单位。

有……也有……有……也有……无参考答案。

(二)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我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一天,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
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啊。


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

其实,这就是‘煮书’。

这样,他做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

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

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

语文书里的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

你(不仅)能体会文章的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

肚子里的词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呢。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诵读(朗读)疑惑(困惑)
2.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豁然开朗:形容开阔或通达。

得心应手: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

3.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或文字。

4.结合短文内容,写出你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的理解。

读的书多了,写的时候思路很快。

5.给文章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