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B16型外啮合齿轮泵齿轮副参数设计及其绘制(唐柑培)详解
齿轮泵工作原理和结构说明书

齿轮泵工作原理及结构说明书齿轮泵是液压系统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液压泵,它一般做成定量泵,按结构不同,齿轮泵分为外啮合齿轮泵和内啮合齿轮泵,而以外啮合齿轮泵应用最广。
下面以外啮合齿轮泵为例来剖析齿轮泵。
液压齿轮泵主要包括:高压定量齿轮泵,高压双联齿轮泵,润滑泵,化工泵,双向齿轮马达,齿轮泵附调压阀,齿轮泵附升降阀。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和结构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如图3-3所示,它是分离三片式结构,三片是指泵盖4,8和泵体7,泵体7内装有一对齿数相同、宽度和泵体接近而又互相啮合的齿轮6,这对齿轮与两端盖和泵体形成一密封腔,并由齿轮的齿顶和啮合线把密封腔划分为两部分,即吸油腔和压油腔。
两齿轮分别用键固定在由滚针轴承支承的主动轴12和从动轴15上,主动轴由电动机带动旋转。
图1 外啮合型齿轮泵工作原理CB—B齿轮泵的结构如图3-4所示,当泵的主动齿轮按图示箭头方向旋转时,齿轮泵右侧(吸油腔)齿轮脱开啮合,齿轮的轮齿退出齿间,使密封容积增大,形成局部真空,油箱中的油液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经吸油管路、吸油腔进入齿间。
随着齿轮的旋转,吸入齿间的油液被带到另一侧,进入压油腔。
这时轮齿进入啮合,使密封容积逐渐减小,齿轮间部分的油液被挤出,形成了齿轮泵的压油过程。
齿轮啮合时齿向接触线把吸油腔和压油腔分开,起配油作用。
当齿轮泵的主动齿轮由电动机带动不断旋转时,轮齿脱开啮合的一侧,由于密封容积变大则不断从油箱中吸油,轮齿进入啮合的一侧,由于密封容积减小则不断地排油,这就是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泵的前后盖和泵体由两个定位销17定位,用6只螺钉固紧如图1。
为了保证齿轮能灵活地转动,同时又要保证泄露最小,在齿轮端面和泵盖之间应有适当间隙(轴向间隙),对小流量泵轴向间隙为0.025~0.04mm,大流量泵为0.04~0.06mm。
齿顶和泵体内表面间的间隙(径向间隙),由于密封带长,同时齿顶线速度形成的剪切流动又和油液泄露方向相反,故对泄露的影响较小,这里要考虑的问题是:当齿轮受到不平衡的径向力后,应避免齿顶和泵体内壁相碰,所以径向间隙就可稍大,一般取0.13~0.16mm。
齿轮泵设计及关键部件工艺设计

齿轮泵设计及关键部件工艺设计摘要本文介绍了齿轮泵的设计及工艺设计,同时要利用solidworks软件,来完成齿轮油泵各个零件的三维建模设计。
齿轮泵的设计主要是从齿轮泵零件的设计、零件的建模三维图的装配这几个方面来展开的。
通过对齿轮泵各个零件的设计再利用solidworks软件来建立相应的三维模型及模型库,对齿轮泵的所有零部件的三维模型进行虚拟装配,同时是将三维模型与机械课本知识相融合,调高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现代教学手段中的降低教学要求并且可以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齿轮泵,工艺,solidworks,三维建模,ABSTRCT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design and the process design of gear pump, meanwhile use solidworks software to design all parts of the gear pump 3d modeling. The design of gear pumps mainly from gear pump parts design, parts of the modeling, three-dimensional assembly graph on these aspects.V arious parts of the gear pump through the design, used solidworks software to create the corresponding three-dimensional model and model library and virtual assembly all parts of the gear pump three-dimensional model. At the same time three-dimensional model is the integration of mechanical textbook knowledge, Increase student motivation to learn the knowledge. Modern teaching methods so as to achieve the reduction in teaching requirements and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Keyword: Gear pump, process, solidworks, 3d modeling目录引言 ................................................................. - 1 -第1章绪论 ......................................................... - 2 -1.1齿轮泵的特点及研究意义. (2)1.2本课体研究的内容 (2)第2章泵的结构确定.................................................. - 4 -2.1性能参数的确定 (4)2.2泵的结构的确定 (4)第3章齿轮的设计.................................................... - 7 -3.1选定齿数 (7)3.2模数 (7)3.3齿轮计算 (7)第4章轴的设计...................................................... - 9 -4.1计算轴的最小直径. (9)4.2键的选择 (10)4.3轴承的选择 (10)第5章进出油口尺寸计算............................................. - 11 -第6章卸荷槽的分析与设计........................................... - 12 -6.1卸荷槽的选择. (12)6.2卸荷槽的计算 (16)第7章泵体和泵盖的设计............................................. - 17 -第8章密封件的设计................................................. - 18 -第9章零件的校核................................................... - 19 -9.1主动轴的校核. (19)9.2轴承的校核 (20)9.3齿轮的校核 (21)9.3.1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22)9.3.2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计算 (23)第10章工艺规程设计................................................ - 24 -10.1制定加工路线 (24)10.2工艺方案的确定 (25)10.3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26)10.4工序尺寸的确定 (27)10.5切削用量计算 (28)第11章专用夹具设计................................................ - 35 -11.1夹具方案分析设计.. (35)11.2定位基准确定 (35)11.3定位误差分析与计算 (35)11.4夹紧力的计算 (36)结论与展望 .......................................................... - 38 -致谢 ............................................................... - 39 -参考文献 ............................................................ - 40 -附录A............................................................... - 41 -附录B............................................................... - 45 -附录C............................................................... - 47 -插图清单图2-1CB-C型齿轮油泵 (5)图2-2CB-B型齿轮油泵 (5)图2-3轴向间隙补偿原理 (6)图4-1主动轴 (9)图4-2从动轴 (10)图4-3平键结构 (10)图4-4滑动轴承 (10)图5-1进出油口尺寸 (11)图6-1双矩形卸荷槽结构 (13)图6-2双圆形卸荷槽结构 (14)图6-3低压侧偏移不对称卸荷槽 (15)图6-4卸荷槽尺寸结构 (16)图7-1泵体、泵盖外部结构 (17)图7-2溢流阀 (170)图8-1垫片结构 (18)图8-2轴端密封件结构 (18)图9-1主动轴结构计算简图 (20)图11-1 夹具装配图 (35)表格清单表6-1卸荷槽h (14)表10-1方案一 (24)表10-2方案二 (24)表10-3 终选方案 (25)表10-4 加工余量 (36)引言齿轮泵是液压系统中的传动元件,在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中,齿轮泵占很大的比重,它广泛应用于机床、轻工、冶金、建筑、船舶、飞机、汽车、石化等机械产品中。
CB-B6型外啮合齿轮泵齿轮副全参数设计及其绘制(唐柑培)

机械原理综合实训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题目: 外啮合齿轮泵的设计班级: 2013 级材料一班班学号: 201310112113学生: 唐柑培指导教师: 李玉龙起止日期: 2015 年 5 月 11 日至2015 年 5月 22 日成都学院(成都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原理】综合实训课程任务书目录一、外啮合齿轮泵工作原理············二、电机型号以及减速装置的选型········三、齿轮副参数的确定··············四、齿轮绘制·················五、设计小结·················六、参考文献················一、外啮合齿轮泵工作原理外啮合齿轮泵简介图 1 是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图。
由图可见,这种泵的壳体内装有一对外啮合齿轮。
由于齿轮端面与壳体端盖之间的缝隙很小,齿轮齿顶与壳体内表面的间隙也很小,因此可以看成将齿轮泵壳体内分隔成左、右两个密封容腔。
课程设计一:齿轮油泵

2)关闭图1-5中的尺寸标注层,在命令行输入“wblock”命令,选 择齿轮轴2,将其保存成块,块的名字为“齿轮轴2块”,基点为A 点,如图1-5所示。 6.绘制齿轮并保存成块 1)新建一个图形文件,按照如图1-6所示尺寸绘制齿轮。
图1-6 齿轮的尺寸
2)关闭图1-6中的尺寸标注层,在命令行输入“wblock”命令,选 择齿轮,将其保存成块,块的名字为“齿轮块”,基点为A点,如 图1-6 7.绘制压紧螺母并保存成块 1)新建一个图形文件,按照如图1-7所示尺寸绘制压紧螺母。
二、由零件图拼绘制装配图
1. 打开“泵体”零件图,另存为“齿轮油泵装配图”文件名;按 照装配示意图,在主视图上依次插入齿轮轴2和齿轮轴3,如图115所示。对其中的多余图线进行消隐处理,首先用 “EXPLODE”命令分解图块,然后有“TRIM” 、 “BREAK” 或“ERASE”命令编辑多余的图线,完成修改后的结果如图1-16 所示。
A
图1-23 定义带属性的块
5) 利用定义块命令,将图1-23定义成块,块的名字为“序 号”,基点为直线的左端点。
6) 单击“标注”菜单中的“引线”命令绘制指引线,打开 “样式”对话框修改“标注样式”中的“引线”箭头为“ 小点”,分别绘制16条引线。 7) 插入块“序号”编写序号,将块插入到各个引线的端点 ,每次插入时逐个修改块属性值。完成标注序号的结果如 图1-24所示。 8.填写标题栏、明细表和技术要求,如图1-24所示
2.绘制左泵盖并保存成块 1)新建一个图形文件,按照如图1-2所示尺寸绘制左泵盖。
图1-2左泵盖的尺寸
2)关闭图1-2中的尺寸标注层,在命令行输入“wblock”命令,选择左泵盖的主 视图,将其保存成块,块的名字为“左泵盖块(主视图)”,基点为B 点,如图 5-62所示;同样,将左视图保存成块,块名为“左泵盖块(左视图)”,基点为 C点, 3.绘制右泵盖并保存成块 1)新建一个图形文件,按照如图1-3所示尺寸绘制右泵盖
毕业设计---CB-B型齿轮泵设计

XX学院毕业设计题目CB-B型齿轮泵设计系别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CB-B型齿轮泵设计设计要求:.原始材料:一个直齿圆柱中低压齿轮泵由以下要求,综合考虑现初步确定一对啮合的齿轮齿数z=14,模数m=2.5,齿宽定为b=20,电机转速1500r/min-2000r/min,工作压力P=10mpa。
根据论文的格式要求并符合上述要求,设计齿轮泵,用Auto CAD做出零件图及装配图,依据齿轮泵的工作性能要求,进行简单的齿轮校核。
设计进度:第一周:根据设计要求选定题目第二周:查找资料制定基本大纲第三周:明确设计目的进行设计计算第四周:反复修改最终完成设计任务指导教师(签名):摘要齿轮泵是靠相互啮合旋转的一对齿轮输送液体,分为外啮合齿轮泵和内啮合齿轮泵。
泵工作腔由泵体、泵盖及齿轮的各齿槽构成。
由齿传动啮合线将泵吸入腔和排出腔分开。
随着齿轮的转动,齿间的液体被带至排出腔,液体受压排出。
齿轮泵的设计主要是齿轮,其中齿轮的加工是通过车床,铣床,磨床等设备经过一定的工序来完成的,其中对加工精度要求比较高的,先经过粗加工对工件进行轮廓加工,再经过半精加工得到半成品,最后再经过精加工,使工件达到技术要求的精度,除此之外,在加工过程中还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相配套的机械设备。
齿轮的设计问题包括强度计算和结构设计两方面。
强度计算是使轴具有工作能力的根本保证,结构设计是合理确定轴的结构和尺寸,它除应考虑强度和钢度因素外,还要考虑使用、加工和装配等方面的许多因素。
本次设计的目的是调研了解齿轮泵的设备在生产中的实际运作和市场需求情况,同时也是为了开发自身的浅能,勇于创新,对知识能力的提高,并对专业知识的实用性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关键词:齿轮泵齿轮轴机械传动目录摘要 (II)1 齿轮泵的设计 (1)1.1 齿轮泵的概述 (1)1.2 齿轮泵设计要求 (2)1.2.1 齿轮泵工作参数要求 (2)1.2.2齿轮几何参数的要求 (3)1.3齿轮泵主要部件参数的确定 (4)1.4 Auto CAD 作图设计 (6)1.4.1 齿轮泵装配示意图 (7)1.4.2 泵盖零件图 (7)1.4.3 泵体零件图 (8)1.4.4 轴零件图 (9)1.4.5 齿轮零件图 (10)1.4.6 压紧螺母零件图 (11)1.4.7 齿轮泵整体装配图 (12)2 齿轮的校核 (13)3 轴及轴上零件的设计 (16)4 齿轮泵的闭死容积和卸荷槽 (18)4.1闭死容积 (18)4.2 卸荷槽 (19)致谢 (21)参考文献 (21)1 齿轮泵的设计1.1 齿轮泵的概述齿轮泵是靠相互啮合旋转的一对齿轮输送液体,分为外啮合齿轮泵和内啮合齿轮泵。
CB-B系列低压齿轮泵

CB-B系列低压齿轮油泵齿轮副设计及其绘制
产品介绍
CB-B系列齿轮泵,本系列齿轮泵为外啮合容积式齿轮泵,有直齿和斜齿两种,用以输送粘度为1〜8°矿物油,油温在10C〜60C,如液压油、机械油、燃料油。
广泛用于机床、液压机械、工程机械的液压系统,作为系统的动力源,也可用于稀油站、冶金、矿山、石油、化工、纺织机械等设备中作输油泵、润滑泵、燃油泵用。
电机齿轮泵组
电机减速装置齿轮泵
爆炸图
外形图
技术参数
技术规格
(注: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只是收取少量整理收集费用,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外啮合齿轮泵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论文)2016 届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题目:外啮合齿轮泵的设计学生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职称:所在系(教研室):摘要外啮合齿轮泵主要由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泵体、泵盖和安全阀等组成。
泵体、泵盖和齿轮构成的密封空间就是齿轮泵的工作室。
两个齿轮的轮轴分别装在两泵盖上的轴承孔内,主动齿轮轴伸出泵体,由电动机带动旋转。
外啮合齿轮泵结构简单、重量轻、造价低、工作可靠、应用范围广。
近期对机械行业中外啮合齿轮泵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在机械行业中外啮合齿轮泵的使用非常广泛。
自然而然它们的安装和制造的要求也有一定的要求。
传统的钻泥浆泵的传动效率不高,维修困难。
所以设计一个专用的外啮合齿轮泵势在必行。
本次的毕业设计课题的是外啮合齿轮泵的设计。
本文介绍了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主要零部件的设计中所必须的理论计算和相关强度校验,该外啮合齿轮泵的优点是高效,经济,并且安全系数高,运行平稳。
本次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大大提升了该设备在国内外的竞争力,体现了机械工业重要性这一核心价值。
关键词:外啮合齿轮泵;齿轮;效率;高效AbstractExternal gear pump mainly consists of driving gear, driven gear, pump body, pump cover and safety valve and so on. The pump body, pump cover and the gear form the seal space is the gear pump's studio. The two gear wheel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in the bearing hole of the two pump cover, and the driving gear shaft extends out of the pump body and is driven by the motor to rotate. The external gear pump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ight weight, low cost, reliable operation and wide application range.Recently, the use of Chinese and foreign gear pumps in the machinery industry has been investigated, found in the mechanical industry, the use of Chinese and foreign meshing gear pump is very wide. Naturally their installation and manufacturing requirements also have a certain requirement. Traditional drilling mud pump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is not high, maintenance difficultie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design a special external gear pump. The graduation design topic is the design of external gear pump. Outer engaged gear pump structure, working principle and main parts design must have the theoretic calculation and strength check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he advantages of the outer engaged gear pump is efficient, economic, and high safety factor, smooth operation. This design to a certain extent greatly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equi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reflect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re value of the mechanical industry.Key words: external gear pump; gear; efficiency; high efficiency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第一章绪论 (4)1.1 课题的来源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5)1.2 外啮合齿轮泵的发展现状 (6)第二章外啮合齿轮泵总体结构的设计 (7)2.1 外啮合齿轮泵的总体方案图 (8)2.2 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9)第三章机械传动部分的设计计算 (10)3.1电机的选型计算 (11)3.2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1)3.3传动轴的设计计算 (11)第四章各主要零部件强度的校核 (18)4.1轴承强度的校核与计算 (18)4.2齿轮强度的校核计算 (20)第五章外啮合齿轮泵中主要零件的三维建模 (24)5.1前盖的三维建模 (26)5.2后盖的三维建模 (28)5.3传动齿轮的三维建模 (25)5.4外啮合齿轮泵的三维建模 (26)结论 (28)致谢 (29)参考文献 (30)第一章绪论1.1课题的来源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由于机械工程的知识总量已经远远超越个人掌握所有,一些专业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齿轮油泵分析报告

齿轮油泵分析报告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2班李逾严2221、部件介绍CB-B系列齿轮泵就是一种新型齿轮泵。
CB-B系列齿轮泵又叫微形齿轮泵、小流量耐腐蚀泵。
CB-B系列齿轮泵就是一种容积式内啮合齿轮泵,它得内齿轮就是圆弧齿形得,外齿轮就是短幅外摆线形得。
通过一对相互啮合得齿轮将电动机所输出得机械能转换成液压能得转换装置,在机床或其它机械得液压系统中提供一定得流量压力。
CB-B系列齿轮泵结构简单、外形美观、重量轻,维修方便、价格低廉、噪声低、输油平稳流量大,脉冲小,运转平稳、自吸性能好、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
因结构简单,它不能承受较高得压力,所以这类齿轮泵适用于各种机床得液压系统、负载较小得液压传动系统。
2、应用领域及用途CB-B系列齿轮泵与部颁CB-B型与BB-B型齿轮泵安装尺寸完全通用,可互换安装使用。
就是目前使用得CB-B系列齿轮泵理想换代产品。
CB-B系列齿轮泵适用于输送粘度为1~8帕斯卡得矿物油及性质差不多得植物油,油温不大于100℃,如液压油、机械油、燃料油、CB-B系列齿轮泵不适合用于易燃、易爆得介质以及含硬度较高得颗粒杂质得介质。
CB-B系列齿轮泵广泛使用于机床低压液压传动系统与大型机械设备中稀油站得供油与冷却系统以及各种机械设备得润滑系统、3、工作原理及结构齿轮泵工作原理就是通过齿轮啮合产生得空间将油从油箱挤压到润滑部位。
在术语上讲,齿轮泵也叫正排量装置,即像一个缸筒内得活塞,当一个齿进入另一个齿得流体空间时,液体就被机械性地挤排出来。
因为液体就是不可压缩得,所以液体与齿就不能在同一时间占据同一空间,这样,液体就被排除了。
由于齿得不断啮合,这一现象就连续在发生,因而也就在泵得出口提供了一个连续排除量,泵每转一转,排出得量就是一样得。
随着驱动轴得不间断地旋转,泵也就不间断地排出流体。
泵得流量直接与泵得转速有关。
实际上,在泵内有很少量得流体损失,这使泵得运行效率不能达到100%,因为这些流体被用来润滑轴承及齿轮两侧,而泵体也绝不可能无间隙配合,故不能使流体100%地从出口排出,所以少量得流体损失就是必然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原理综合实训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题目: 外啮合齿轮泵的设计班级: 2013 级材料一班班学号:201310112113学生: 唐柑培指导教师: 李玉龙起止日期: 2015 年 5 月11 日至2015 年5月22 日成都学院(成都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原理】综合实训课程任务书目录一、外啮合齿轮泵工作原理············二、电机型号以及减速装置的选型········三、齿轮副参数的确定··············四、齿轮绘制·················五、设计小结·················六、参考文献················一、外啮合齿轮泵工作原理外啮合齿轮泵简介图 1 是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图。
由图可见,这种泵的壳体内装有一对外啮合齿轮。
由于齿轮端面与壳体端盖之间的缝隙很小,齿轮齿顶与壳体内表面的间隙也很小,因此可以看成将齿轮泵壳体内分隔成左、右两个密封容腔。
当齿轮按图示方向旋转时,右侧的齿轮逐渐脱离啮合,露出齿间。
因此这一侧的密封容腔的体积逐渐增大,形成局部真空,油箱中的油液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经泵的吸油口进入这个腔体,因此这个容腔称为吸油腔。
随着齿轮的转动,每个齿间中的油液从右侧被带到左侧。
在左侧的密封容腔中,轮齿逐渐进入啮合,使左侧密封容腔的体积逐渐减小,把齿间的油液从压油口挤压输出的容腔称为压油腔。
当齿轮泵不断地旋转时,齿轮泵的吸、压油口不断地吸油和压油,实现了向液压系统输送油液的过程。
在齿轮泵中,吸油区和压油区由相互啮合的轮齿和泵体分隔开来,因此没有单独的配油机构。
齿轮泵是容积式回转泵的一种,其工作原理是:齿轮泵具有一对互相啮合的齿轮,齿轮(主动轮)固定在主动轴上,齿轮泵的轴一端伸出壳外由原动机驱动,齿轮泵的另一个齿轮(从动轮)装在另一个轴上,齿轮泵的齿轮旋转时,液体沿吸油管进入到吸入空间,沿上下壳壁被两个齿轮分别挤压到排出空间汇合(齿与齿啮合前),然后进入压油管排出。
齿轮泵的主要特点是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造价低。
但与其他类型泵比较,有效率低、振动大、噪音大和易磨损的缺点。
齿轮泵适合于输送黏稠液体。
二、电机型号以及减速装置的选型CB-B系列齿轮泵,本系列齿轮泵为外啮合容积式齿轮泵,有直齿和斜齿两种,用以输送粘度为1~8°矿物油,油温在10℃~60℃,如液压油、机械油、燃料油。
广泛用于机床、液压机械、工程机械的液压系统,作为系统的动力源,也可用于稀油站、冶金、矿山、石油、化工、纺织机械等设备中作输油泵、润滑泵、燃油泵用。
⏹电机齿轮泵组⏹爆炸图⏹外形图⏹技术参数⏹技术规格本次设计选用CB-B16,额定流量为16L/min ,额定转速为1450r/min.三、齿轮副参数的确定设计齿轮泵时,应该在保证所需性能和寿命的前提下,尽可能使尺寸小、重量轻、制造容易、成本低,以求技术上先进,经济合理。
我们已知润滑油泵工作压差p ∆=25bar 和排量q=6.897(ml/r) 用Y132S-4电动机作为原动机带动油泵的正常工作。
一.定刀具角n a 和齿顶高系数o f采用标准刀具, 20=n a ,齿顶高系数1=o f二.选齿数Z排量与齿数,查资料《液压文件》中查得)/(10232r ml B Zm q -⨯=π(1-1)考虑到实际上齿间的容积比轮齿的有效体积稍大,所以齿轮泵的理论排量应比按式(1-1)计算的值大一些,并且齿数越少差值越大。
考虑到这一因素,就在公式(1-1)中乘以系数K 以补偿其误差,则齿轮泵的排量为 )/(10232r ml B KZm q -⨯=π通常K=1.06~1.115,本次设计统一采用K=1.09即7~66.62=k π.齿数少时取最小值(当Z=6时,可取K=1.115,而当Z=20时,可取K=1.06)反映齿轮泵结构大小的尺寸---齿轮分度圆直径(Df=Mz).若要增大排量,增大模数的办法比增加齿数更为有利.若要保持排量不变,要使泵的体积很小,则应增大模数并减少齿数.减少齿数可减小泵的外形尺寸,但齿数也不能太小,否则不仅会使流量脉动严重,甚至会使齿轮啮合的重迭系数ε<1,这是不允许的.一般齿轮泵的齿数Z =6~30.用于机床或其它对流量的均匀性要求较高的低压齿轮泵,一般取Z =14~30;用于工程机械及矿上极限的中高压和高压齿轮泵,对流量的均匀性要求不高.但要求结构尺寸小,作用在齿轮上的径向力小,从而延长轴承的寿命,就采用较少的齿数(Z =9~15)而近来新设计中高压齿轮泵时,都十分注意降低齿轮泵的噪声,因此所选齿数有增大的趋势(取Z =12~20).只有对流量均匀性要求不高,压力有很低的齿轮泵(如润滑油泵)才选用Z =6~8.所以我们初选齿数为1Z =11.齿轮泵所用的两个齿轮等大 ,固传动比i=1所以1112==iZ Z三.确定齿轮的模数m由齿宽与齿顶圆的比值eD B =ξ,得e D B ξ=,即)(C Z m B +=ξ 对标准齿轮C=2,对于“增一齿修正法”修正的齿轮C=3将B的表达式代入排量近似公式32102-⨯=KZm q π得3210)(2-⨯+=C Z KZm q ξπ所以3310)(2-⨯+=C Z kZ q m ξπ本次设计采用,Z=14,C=2式中K=1.06~1.115齿数少时取大值,齿数多时取小值. 查资料知:表1得模数m ≈4.08,经查课本《机械设计》中表2我们应选取与该值接近的标准模数值m=4.5。
四.确定齿宽)(C Z m b +=ξ(mm )所以2.79)(1=+=C Z m b ξ 2.7921==b b五.确定齿轮的其它参数压力角我们取标准值a 选取标准值︒=20a分度圆直径d 63145.411=⨯==mZ d63145.422=⨯==mZ d齿顶高a h 5.45.411=⨯==*m ha h a齿根高f h 625.5)(1=+=**m c h h a f齿全高h 125.10)2(2111=+=+=*c h h h h a f a齿顶圆直径a d 725.4)1214()2(11=⨯⨯+=+=*m h Z d a a725.4)1214()2(11=⨯⨯+=+=*m h Z d a a齿顶高系数1=*a h顶隙系数25.0=*c四、齿轮绘制i b i 0i 0i /2(); =acos(/)sin(0.5)cos(0.5)i i i i i i i i i z inv inv inv tg r r inv tg x x r y y r ϕπαααααααααϕϕ=--=-=-=+=+式中αi 为任意圆弧半径r i 处的压力角。
计算出齿轮齿廓上几个特殊点的坐标值,在Autocad软件中,做出这5个点,然后生成拟合曲线,过渡圆弧采用半径为0.38m(m为模数)的圆弧,至此,生成齿轮的一侧轮廓,采用对称生成另一侧轮廓,在采用旋转阵列出其它轮齿的轮廓。
如下图:由于齿轮泵主从动齿轮的形状完全一致,复制生成另一个从动齿轮,然后通过旋转从动齿轮进行装配。
两齿轮轴心距离为中心距=2r。
如下图:加上键槽:装配图计算部分如下b s s r θ=+进入啮合tan 0.25tan 0.25tan 0.25cos 0.5cos cos 2tan tan tan tan 0.5/b b bb b bb b b a a a s s r r p r p s r r m s mz s r r zθααθαπαθααααθααπ=+=-⇓--=--==-⇓=--装配位置进入啮合装配位置进入啮合装配位置进入啮合装配位置进入啮合装配位置由得得由,为齿顶圆压力角得tan tan 2tan tan tan tan b b b bb b a a a s s r r r s r s r r θααθαααθαα=+=⇓-==-⇓=-节圆啮合进入啮合节圆啮合进入啮合节圆啮合进入啮合节圆啮合由得由,为齿顶圆压力角得tan 0.5tan 0.52tan tan 2tan 2tan /2b b bb a b bb b a a a s s r r p r p s r s r r z θααθαααθααπθ=+=-⇓--==-⇓=--=退出啮合进入啮合退出啮合进入啮合退出啮合进入啮合退出啮合装配位置由得由,为齿顶圆压力角得计算结果如下:进入啮合装配位置节点啮合退出啮合五、设计小结在以前我们学习的只是书本上的知识,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使我深深的喜欢上大机械,课程设计使我们真正的接触到机械设计,通过查阅知识,在老师的辅导下,我完成了我们的课程设计,可谓收获颇多。
首先,课程设计需要我们综合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往往需要我们用到几乎所有学过,甚至没有学过的知识,在这段日子里,我查阅了我们之前的机械制图,机械设计,以及机械原理的书。
通过这样的课程设计,给了我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使我对书上的知识有了一个更神层次的理解。
其次,通过独立完成自己的任务,又培养了我主动思考的能力,最后我们的课程设计完成的很好,同时也给了我迎接以后生活中各种挑战的勇气;整个过程中我们还使用到autocad和excel等软件,也锻炼了我们使用这些软件的能力。
最后,本次设计加强了我对我们所学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让我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充满了信心,非常感谢学校和老师提供这个学习的平台给我们。
六、参考文献【1】赵登峰、陈永强主编机械原理.四川: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2】王强主编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 【3】陈国定、吴立言主编机械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4】章宏甲主编液压与气压传动.北京.机械工程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