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注音方法 (2)

合集下载

汉语拼音规则口诀

汉语拼音规则口诀

汉语拼音规则口诀汉语拼音规则口诀我国在古代是使用汉字为载体,采用直音、反切等方法来给汉字注音。

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即使注了音也读不出来。

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汉语拼音规则口诀,欢迎阅读参考!一、标调规则先标a o e ,再标i u ü 。

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把点抹,轻声不标就空着。

二、拼写规律小ü有礼貌,见了j q x,要脱帽。

小ü见大y,去掉两点还读ü。

ü拼n和l,两点省不得。

八、两拼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三、三拼法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

或者:三拼音,要记牢,中间介音别丢掉。

例如:“a”,不可以和j、q、x组成音节,中间要加“i”。

“O”,不可以和g、k、h组成音节,中间要加“u”。

四、书写规则四线三格记心间,拼音字母住里边。

声调、圆点写上格,胳膊长了住上格,尾巴长了住下格,其它部分在中格。

中格一定要饱满,上格、下格空一点儿,书写规则记心间,拼音才能写规范。

总结:(ZT)a o e,i u ü,标调多按此顺序;如果 i u 紧相连,标到后者头上去。

关于拼写规则讲得细,任何声母不独立;zh ch sh r z c s,自成音节后加i 。

iou uei uen,别犹豫,单用头变y或w;(iou,uei,uen自成音节要用y,w开头如you,wei,wen,)前面有声母,去掉o e合规矩。

(与其他声母合拼则省略中间的o,e,如niu牛)i母打头搞独立, i in ing前加大y;(当韵母i,in,ing自成音节前面须加y如衣yi.)其他所有复韵母,都把小i变大y 。

(而其它i行韵母自成音节则I改为y,如ia改ya.)u母单打莫迟疑,前加大w就可以;(韵母w自成音节则须加w 如屋wu)u母为首独为户,要把小u变大的。

字音档案——汉字的注音方法

字音档案——汉字的注音方法

【解析】
要注意对多音字、形近字和易错读
字的辨析。A.溯sù 。B.载zà i,莘shēn。C.殷yān,
刹chà 。
【答案】 D
(2010 年高考山东卷)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 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饯 别(jià n) 晦涩(huì 铁栅栏(zhà 浑身解 ) ) . . . . 数(xiè ) B.扒 手(pá ) . (pá n) C.畜养(xù ) . 吱 声(zī) . 寒噤 (jì . n) 和 稀泥(hé ) . 露马脚(lò u) . 步履蹒 跚 . 扪心自问 . 兵不血刃 .
温故知新:构成汉语音节的三要素是
什么? 声母
位于音节开头的辅音
音 节
韵母 声调
音节中位于声母后面的部分
调类:字音的高低升降。
阴平、阳平、字音档案
——汉字的注 音方法
直音法 反切法 注音字母 汉语拼音
汉字注音 方法
小试身手:
汉字
直音 反切 注音 拼音


ㄅㄆㄇ ㄈ ㄉㄊㄋㄌ ㄍ ㄎ ㄏ b p m f d t n l g k h ㄐㄑㄒ ㄓ ㄔ ㄕ ㄖ ㄗ ㄘ ㄙ j q x zh ch sh r z c s


ㄚ ㄛ ㄜ ㄧ a o e i ㄝ ㄞ ㄟ ㄠ ie ai ei ao

ㄨ u (撮口) ㄡ ㄢ ou an
ㄩ ü ㄣ ㄤ ㄥ en ang eng


五度标调 法
阴平
5
阳平
4 3
上声
去声
2 1
习题答疑解难

一、解题指导 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考查我们对直音法、反切法、注 音字母、汉语拼音的掌握情况,以及所具有的相关 知识。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基础知识部分)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基础知识部分)
7)转注:许慎:“建类一首,同意相受。”即两个字的部首相同、两个字的意义有引申关系。如:考、老。
8)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的位置:(1)左形右声。如:松、理、越。(2)右形左声。如雕、期、鸿、救。(3)上形下声。如茅、空、简。(4)下形上声。如基、裳、姿。(5)外形内声。如园、闾、街。(6)内形外声。如辩、闻、雠。
四、 古今词义的异同
1词义异同的情况:1)有些词古今都用,词义不变。如山、水、雪、母、弟、心、耳等。2)古用今废词。古代曾经使用而现代不用的旧词。如“觥”等。3)古今义绝对不同。古代和现代用的是相同的字,而古义与今义却迥然不同。如“斋”本来是动词,指古代祭祀或典礼前的清心洁身,以示虔诚。魏晋时期有了居室、房舍的意义。4)大多数词古今义有联系有区别。
11、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1)同形字:有些简化定与古书中的某些字字形完全相同,但实际上是读音和意义都不相同的两个字,形体相同纯属于巧合。如“腊-- ”“术-- ”“适-- ”。(2)同音替代字:简化字中有一些来源于原先意义不同的同音(或音近)字,如“后後”“药-- ”“仆-- ”“几 ”“谷-- ”。(3)两字共简为一形,必须注意判别它代表的到底是哪一个字。如“钟”是“锺”和“ ”的简化字。另外还有“历-- 、 ”“复-- 、 ”。
14)隶变: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变化叫隶变。
15)隶变对汉字结构的影响:
(1)部首形体的变化:如“人”变为“亻”,“心”变为“忄”。(2)简省或讹变。如“春”,从艹从日,屯声,(上部讹变)。“更”,从攴丙声(整体讹变)。(3)混同,是讹变的后果。有些原先不相同的偏旁,隶变后就混同了。如“服”从舟而不从月,“脍”从肉而不从月。
二、 汉字的结构
1、 汉字的结构与“六书”
1)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古代的汉字标音法

古代的汉字标音法

古代的汉字标音法
古人对汉字的注音方法主要有下面两类:
1.以字注字
用一个汉字来注另一个汉字的读音方法。

比如“读若”法:儡,相败也,……读若雷。

(《说文解字》)
比如“读为”法:
父义和(《文侯之命》),郑玄注:“义读为仪。


比如“直音”法:
“肇”注“兆”。

(《尔雅》)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如果知道“雷”“仪”“兆”字的读音,也就顺理成章地会读“儡”“义”“肇”字了。

2.双拼制
用一个汉字或注音符号表示“声”,用另一个汉字或注音符号表示“韵”和“调”,把它们拼合成被注字的读音的方法。

其中,反切法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流传最久的一种双拼制注音法。

即反切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和“调”。

比如:缓,胡管切。

(《广韵》)
“缓”字的读音,就是取“胡”字的声(h),取“管”的韵和调(uan),然后拼合成(huan=h+uan)。

此外如:
哀,乌开切。

敖,五劳切。

收,式州切。

器,去冀切。

矣,于纪切。

字音档案——汉字的注音方法

字音档案——汉字的注音方法
用一个同音或近音字注音。一般 格式:×,读若×。或:×,读如/ 读近/读似×。 《说文》“绺,…读若柳。”
《吕氏春秋》“饬其辞令。”高诱注: “饬读如敕。”
3、反切法:
格式:×,××切。
或:×,××反。
例:贡,古送切。
被切字 反切上字 反切下字
3、反切法:
被切字 反切上字 反切下字

g ong
古 gu 送 song 切
二、调类和普通话声调
要点:
什么是调类?
调类就是声调的的分类,是按照 声调的实际读法(即调值)归纳出 来的。调值相同的归为一类。普通 话里有四种基本的调值,就有四个 调类。
三、调值和普通话声调
要点: 什么是调值?
五度标记法
阴平
调值就是声调的高低升降和变化,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5高
4半高
3中
上声
2半低 1低
字音档案
——汉字的注音方法
汝溪中学
李勇
古代注音的方法:
直音法
读若法
反切法
1、直音法:
用一个同音的字注音。一 般格式:×,音×。例如:
《离骚》“偭规矩而改错。”洪兴 祖《补注》:“偭音面。” 《周 礼》“拔茅茹。”郑玄注:“茅, 音苗。”
《尔雅· 释言》“填,音 田。”
《唐韵》“剑,检去 声”
2、读若法:
韵母的分类:
按开头元音发音口形可分为开口呼、齐齿 呼、合口呼、撮口呼,简称“四呼”。 开口呼 韵母为a、o、e、ê、 er、 i(前) 、i(后)或a、o、e开头的韵母 齐齿呼 韵母为i或i开头的韵母 如 iou、 iao、ie、ia 合口呼 韵母为u或u开头的韵母 如 ua、 uo、uai、uei 撮口呼 韵母为ü或以ü开头的韵母 如 üe、ün、üan 按结构可以分为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有 鼻韵尾的韵母叫鼻韵母);

汉字的注音方法

汉字的注音方法
别词义 3.表示亲切、喜爱的感情色彩。
按照韵母的内部结构可以分成三类
• 单韵母:由一个元音构成的韵母,又叫单元音韵 母。普通话共有10个单韵母:a、o、e、ê、i、u、 ü、-i(前)、-i(后)、er。 • 复韵母:由两个或三个元音结合构成的韵母,又 叫复元音韵母。普通话共有13个复韵母:ai、ei、 ao、ou、ia、ie、ua、uo、üe、iao、iou、uai、 uei。 • 鼻韵母:元音后面带上鼻辅音构成的韵母,又叫 鼻音尾韵母。普通话共有16个鼻韵母:an、ian、 uan、üan、en、in、uen、ün、ang、iang、 uang、eng、ing、ueng、ong、iong。
周有光的声母密码诗《采桑谣》
• • • • • • • • 春 ch 采 c 风 f 花 h 日 r 桑 s 过 g 落 l 起 每 早 , q m z 惊 啼 鸟 。 j t n 碧空飘幽香, b k p y x 知 多 少。 zh d sh
声母共22个
bpmfdtnl gkh jqx zh ch sh r z c s 另包括一个零声母 如:ài、yí 、wǔ
韵母是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普通话里共38个韵母,按组成成分的 数量和性质可分为单韵母、复韵母和鼻 音韵母三类。
单韵母只有一个元音充当韵腹的韵母; 复韵母由两个或三个元音构成的韵母, 其中有一个元音是韵腹,其它元音是韵头或 韵尾; 鼻音韵母由元音和鼻辅音一起构成的韵 母,其中鼻辅音当韵尾。
声调包括调类和调值两个概念。 调类是按照字音的高低升降分出的 类别,普通话的四个调类即“阴平、阳 平、上声、去声”,这是与古汉语声调 系统相联系而非调值决定的。 调值就是各调类的实际读法,字音 的高低升降采用五度标调法来记录。用 数字标出声调高低升降的起讫点和转折 点就是“调值”。汉语拼音使用的标调 符号是调值的简化符号。

2.1字音档案——汉字的注音方法

2.1字音档案——汉字的注音方法
第二课 第一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语言文字应用
【注解】 ①燕支山:在今甘肃北部,绵延祁连、龙首 二山之间,是水草丰美的牧场,也是古边防要地。
【故事】 这首词是赞美胡马之词。自汉代以来,一向 推西北地区所产马匹最为骁勇精良,谓之胡马,诗人中咏马者 不少。词虽赞马,实际赞美马的精神,咏西北风气,抒发无限 向往之怀,豪迈而壮丽。
第二课 第一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语言文字应用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 字音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字音题的考查多集中在对多音 字、形声字、形近字、难读字、统读字和易错读字的辨析上。 3500个常用字考查频率高。识记字音的方法有:①词性分析 法;②语境分析法;③语体分析法;④据义定音法;⑤记少推 多法;⑥记正去误法。
第二课 第一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语言文字应用
6.什么叫音节?它由几部分组成? 音节是语言结构中最小的语言单位,一个汉字的读音就 是一个音节。音节由声母、韵母和声调组成。 (1)声母,指汉语音节开头的辅音。普通话里共有22个声 母(包括21个辅音字母和一个零声母)。 (2)韵母,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普通话里共有38个韵 母,按组成成分的数量和性质可以分为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 母三类。 (3)声调。普通话有四种声调,称为“四声”。四个调类 分别叫做“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①字母数量少,一共有 39 个字母,比起反切字来 优
字母少得多;②照顾了古音;③念法固定,不会像 点
反切用字那样有读音的变化 不 ①没有彻底音素化,有的符号实际上表示两个音 足 素;②采用的符号过于民族化,不便于国际交流

汉字的注音方法》学案

汉字的注音方法》学案

第二课千言万语总关“音”第一节字音档案——汉字的注音方法(学案)郭根旺一、文本探究1.《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和,共六部分内容。

2.音节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组成。

3.普通话中辅音共________个,其中________既能作声母又能作韵尾,________则只能作韵尾不能作声母。

4.普通话里共有个声母、个韵母。

韵母按组成成分的数量和性质可以分为、和三类。

5.语调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用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6.普通话的四种声调叫“四声”,分别叫做、、、。

7.“知、蚩、诗、日”和“资、雌、思”等字的韵母都写成“”。

韵母“iou、uei、uen”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

8.“a、o、e”开头的音节在给词拼音而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时,如果音节界限发生混淆,用隔开。

“i、u、ü”行韵母前面没有声母构成音节时要分别换成或加上。

9.“ü”行韵母跟声母“”拼时两点省略,跟声母“”相拼时仍保留两点。

10.普通话中并非所有的韵母都可以和所有的声母相拼,比如韵头是“i、ü”的韵母可以和声母“”相拼,但不能与声母“”相拼;韵头是“i”的韵母可以和声母“”相拼,而韵头是“ü”的韵母却不可以和声母“”相拼。

二、课堂延伸(一)、判断正误1.发元音时,声带一定要振动;发辅音时,声带则不能振动。

()2.普通话中,单元音不全是韵母,而辅音则全是声母。

()3.汉语拼音方案中,zh、ch、sh、er、ng各代表两个音素。

()、ei、ong、o都是零声母音节,而yuan 、wang、yi都不是零声母音节。

()5.ü只能作韵头,不能作韵腹和韵尾。

()6.平仄中的“平”指的是声调中的阴平,“仄”指声调中的阳平、上声和去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字音档案——汉字的注音方法》【教学目标】1 了解汉字的四种注音方法2 熟悉《汉语拼音方案》及汉语拼音拼写规则【教学难点】同上【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古人是如何给汉字注音的?二了解汉字的四种注音方法1 课堂活动:辨字识音查阅书上所给出的《康熙字典》和《新华字典》上的“语言文字”四个字的注音方法,带着问题自学什么是“直音法”、“反切法”、“注音字母”和“汉语拼音”。

2 我来当老师由领悟快的同学来就“语言文字”四个字讲解何谓“直音法”、“反切法”、“注音字母”和“汉语拼音”,教师酌情补充。

3 结合课文说说“直音法”、“反切法”、“注音字母”的局限性。

4 趣味练习:小组合作完成课后练习一的汉子拼图游戏。

三突破重点:熟悉《汉语拼音方案》及汉语拼音拼写规则1 《汉语拼音方案》包含哪些内容?明确:字母表、生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

2 课堂活动:标注《采桑谣》和《捕鱼歌》两首诗的注音,复习21 个生母和38 个韵母。

3 何谓音节?它有哪些要素构成?明确:音节是汉语可以自然感知的最小的语音片段,也是语音的最基本的结构单位。

音节都有声母、韵母、声调构成。

(如需要,可补充“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

包括元音和辅音这一概念。

)4 何谓“韵头、韵腹和韵尾”?明确:以yuan 为例,u 为韵头,a 为韵腹,n 为韵尾。

5 汉语拼音拼写规则有哪些?教师补充“韵母表”以消解学生理解难度。

【韵母表】第二课时【教学重点】课堂练习【教学过程】1 完成课后练习三2 补充练习(1 )请用汉语拼音拼写下面各组词语,注意拼写规范。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北京大学,母校;②新华字典,工具书,参考资料,辅导教材;③毛主席,周恩来,邓小平同志,李先生;④皮袄,飘,延安,西安爱国人士,现案。

参考答案:①中华人民共和国:Zh ō n ɡhu á R é nm í n G ò n ɡh éɡu ó,国家:ɡu ó ji ā,北京大学:B ě ij ī ngd à xu é,母校:m ǔxi à o ;②新华字典:X ī nhu á z ì di ǎn ,工具书:ɡō n ɡj ù sh ū,参考资料:c ā nk ǎo z ī li à o ,辅导教材:f ǔd ǎo ji à oc á i ;③毛主席:M á o zh ǔx í,周恩来:Zh ō u Enl á i ,邓小平同志:D è n ɡXi ǎop í n ɡt ó n ɡzh ì,李先生:L ǐxi ā nsh ē ng ;④皮袄:p í’ǎo ,飘:pi ā o ,延安:y á n ’ā n ,西安爱国人士:X ī’ā n à i ɡu ó r é nsh ì,现案:xi à n ’à n 。

(2 )判断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

(D )A. 百舸坎坷斧柯沉疴不起无可奈何B. 佝偻拘礼苟且钩深致远白驹过隙C. 遗施遗留馈赠溃不成军功亏一篑D. 骁勇饶舌绕嘴蹊跷怪事晓风残月(3 )判断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拼音全都正确的一组( C )。

A. 晦涩(hu ì)教诲(hu ǐ)讣告(f ù)物阜民丰(f ù)B. 哺育(f ǔ)帐簿(b ù)谒见(y è)苦心孤诣(y ì)C. 昭示(zh ā o )召集(zh à o )菲薄(f ě i )蜚声遐迩(f ē i )D. 眼睑(li ǎn )收敛(li ǎn )漂洗(pi ǎo )剽悍勇猛(bi ā o )(4 )判断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C )。

A. 缄默便笺歼灭草菅人命涓滴归公B. 舆论愉悦丰腴颐养天年负隅顽抗C. 瑟缩吝啬羞涩五光十色敷衍塞责D. 宝藏账目拐杖皮开肉绽乌烟瘴气3 完成《优化方案》中的同步练习题。

《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汉语的同音字词现象,了解同音字词的成因何类型。

2、分析同音字词在语言3、交际中的作用,树立规范用字意识。

4、与高考复习接轨,做好复习工作。

教学重点:树立规范用字意识。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过程:导入:纪晓岚与和珅的故事:•和珅:纪侍郎,纪大人,这是何物?是狼是狗?•纪晓岚:和尚书和大人,这好办,看尾巴尖呀,下垂是狼,上竖是狗,记住了。

•(尚书是狗。

)•旁一御史:巧言舌辩!狼吃肉,狗吃粪,它吃肉,是狼是狗毫无疑问!•纪晓岚:狼性固然吃肉,狗也不是不吃,它是遇肉吃肉,遇屎吃屎。

•(御史吃屎!)问:这是什么语言现象?明确:同音现象。

一、概念明晰:同音字:有相同语音的字。

同音词:语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

(声母、韵母、声韵都相同。

)谐音:字词的声韵相同或相近。

二、认识同音现象,树立规范用字意识1、同音字多么?游戏:同音接龙(给出四个拼音,分组,要求尽可能多的写出读这个音的汉字)jīzhù bìdiàn明确:平均每个音节承载8.3个汉字。

同音现象很普遍。

2、同音词多么?游戏:同音造句(给出四组同音词,要求造四句话,每句话中都必须出现一组同音词,且意思可以区分)工夫――功夫公式――攻势申冤――深渊无谓—无畏—无味明确:同音词汇占汉语词汇量的十分之一。

3、汉语对同音现象的创造性应用以上都是同音现象对我们平时生活的干扰,事实上我们的先民不但没有忽视而是正视了这个问题,而且对它加以了创造性运用,利用这个特性丰富了汉语的表达。

Eg:同音字词的妙用:1、“福”字倒着贴,有何用意?你还能想到哪些“吉祥话”和“禁忌话”呢?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3、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水陆洲,洲停舟,舟行洲不行4、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游戏:歇后语大比拼(给出歇后语的前半部分,根据谐音的特点推测后半部分。

)空棺材出葬——木(目)中无人熬尽了灯油——烧芯(心)老太婆喝粥——无齿(耻)下流咸菜煮豆腐——不必多盐(言)孔夫子搬家——净书(输)矿山的火车出轨——倒煤(霉)4、树立规范用字意识这是古人对同音的利用,我这里还有今人的例子:爱你无胃不治的关怀,也爱你百衣百顺的依赖;爱听你随心所浴的谈笑,也爱伴你默默无炎的沉思… …是的,天下事不能食全食美、净如人意,我不再梦想令人洗出望外的衣见倾心,在穿流不息的汹涌人潮中,拥有一份令朋友首屈一纸有口皆杯、令我终身无汗饮以为荣的爱,我已别无锁求。

----爱你的广告人找出成语的正确写法,并判断:你觉得这种利用同音字乱改成语做广告的方法可取吗?假如你是商家,愿意采取这种广告方式吗?明确:这是对汉语使用环境的污染,破坏了汉语的美感,每一个成语背后都承载了一个美丽的故事和传统文化。

三、作业:完成《名师伴你行》《迷幻陷阱——“误读”和“异读”》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古今汉语中“误读”和“异读”的现象和原因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读准字音。

2、通过课堂上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问题3、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教学重点:今汉语中“误读”和“异读”的现象和原因教学难点:助学生学会如何读准字音教学步骤:导入新课:以课本上的话《翻到死》和一段相声的录音《白字先生》导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里体会“误读”现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不良后果。

1、问题: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事例中的“误读”现象呢?(1)“形声字”造成的误读。

(2)多音字造成的误读。

(3)方言造成的误读。

2、活动设计,对“症”下“药”:(1)、给下列词语注音:(见课后练习)(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见课后练习)3、问题:什么是异读字?它和多音字有什么区别?4、问题:“异读字”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呢?(学生自读课文)5、问题:异读现象更多地存在于文言文里,那么我们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该如何读准字音呢?6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本29页第二段的词语,看一看你读对多少,想一想读错的原因。

明确:主要是“读字读半边”造成的。

7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本29页第4段的词语,看一看你读对多少,想一想读错的原因。

明确:多音字造成误读。

8异读词的读音有规范和不规范之分。

注意课本30页“异读词的审音和规范”部分提供的异读词的规范读音。

课堂延伸1、有趣的姓氏2、完成《名师伴你行》《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教案〖教学目标〗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诗歌的押韵与平仄;培养学生热爱诗歌,喜爱我国古老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平仄格律,唬倒了不少喜欢古诗词的人.它其实就像古典园林一进门就挡在眼前的那座假山,看着巍峨嶙峋的,其实没多高,抬脚走几步,一下就过去了.假山后面的景致,才是越看越觉得心生敬畏;细细欣赏开始略品个中滋味.只要翻过\'假山\',就能尝到\'美景\'滋味.二,格律诗的诗体:(一), 关于格律诗格律诗一般分五言,七言两大类,(六言诗非常少,故不列为主流.)每类又分绝句,律诗,排律等体裁.这里只简单介绍绝句和律诗.1,绝句:绝句的体裁:分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两种,简称五绝和七绝.五绝是五言四句,七绝是七言四句.绝句的要求:偶句(第二句,第四句)押平声韵,第三句最后一个字用仄声,第一句可压韵,也可以不压韵.例: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律诗:律诗的体裁:也是分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两种,简称五律和七律.律诗的要求:五言七言都各为八句.偶句(第2,4,6,8句)押平声韵,奇句(第1,3,5,7句)的最后一个字用仄音.第一句也跟绝句一样押不韵都可以.还有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第三句,第四句和第五句,第六句分别要对仗.例: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二) ,关于押韵1,诗歌有了韵脚会有什么特点写诗要押韵,跟麻婆豆腐要有辣椒花椒才好吃一样,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虽然追求自由的新诗越来越趋向于不押韵,但读着流畅的新诗,韵脚还是随处可见的.如果我说格律诗比自由诗容易让人记住,也许你不会反对吧要是我们在大街上随便拦个路人,让他/她马上背出一首完整的诗来,恐怕脱口背完\'白日依山尽\'的比\'小巷\'或者\'再别康桥\'的要多得多吧为什么道理很简单:格律诗严格押韵.有韵就顺口,顺口就容易记.2,什么是韵,\'韵\'究竟长啥样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同声相应谓之韵\'.大家都会说普通话,应该知道汉字是由声母和韵母两个音拼读出来的.一个韵母与不同声母结合可以拼出许多字音,如韵母\'i\'可以跟不同的声母组合成:xi(西),di(低),ni(泥),ti(蹄) ,di(堤)这些都是所谓的同韵字了.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看出这是我们上一节中举例的那首七律《钱塘湖春行》(白居易)中的所有\'韵\'脚.对\'押韵\'这个概念还比较生疏的同学,如果你有时间,不妨给每句诗的最后一个字标上拼音,试试把剩下三首诗的韵脚找出来,一来熟悉一下\'声母\'和\'韵母\'的不同组合;二也复习一下格律诗所要求押韵的位置.3,这个韵要押什么怎么押格律诗逢偶句,也就是2,4,6,8句是要押韵的,而且要押平声韵.音韵学家把古韵分为三种,一个是上古韵,就是《诗经》《楚辞》里的韵脚.(上古韵是没有韵部的,是后人根据先秦,两汉的的古诗主要是先秦的古诗总结的.)上古韵我们先不说,因为暂时也用不到.另一个是中古韵.在西晋末年发生了五胡乱华的事,天下纷争,民族大融合,当时语音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个大概就是中古韵(或说语言)产生的原因.《平水韵》里把字分为平,上,去,入四声,106个韵部,其中平声韵30个,我们写诗一般是按这30个平声韵来压的,而平仄也是根据《平水韵》里的四声分类来区分的.还有一个是近古韵,也就是元曲的韵部,这里和格律诗没有太直接的关系,所以忽略.还有一种就是今天的普通话韵部,这个大家应该很熟悉的.就是网上常说的\'新韵\'了.对于初学者,可以自己考虑选择《新韵》还是《平水韵》读一读.(三) ,关于对仗在介绍\'格律诗\' (也叫\'近体诗\')的简单定义时我们说过,\'绝句\'(五绝和七绝)一共由四个句子组成;而\'律诗\'(五律和七律)需要八个句子.这多出来的四句还是有要求的,那就是得\'对仗\'.如果你对\'对仗\'这个术语不太熟悉的话,\'对对子\'或者\'对联\'应该不太陌生.咱们中国早就有过年时在门上贴大红春联的习俗:爆竹一声除旧岁梅花数点接新春对联实际上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文字游戏,又叫\'楹联\',对仗则是中国楹联最基本的特征.1,何为对仗(1),什么对什么先看一下:天王/宝塔(名词);盖/镇(动词);地虎/河妖;爆竹/梅花(名词);一声/数点(量词);除/接(动词);旧岁/新春(时间名词).古人谓之\'实对实,虚对虚\'.这是抄自《基维百科》的定义:\'对仗\',是中国诗的术语,也就是中国诗的创作手法与修辞规则.\'对\'字在此做动词,意谓着将两两一对的东西放在一起.\'仗\'字则来自古代仪式往往由两人一组来举行,有\'仪仗\'的\'仗\'意.对仗有时也称为对偶.一共八句的律诗,要求中间的四句两两对仗.律诗的对仗和对联的对仗要求还是不一样的,总的来说要宽松一些.(2),怎样\'对\'才算\'仗\'\'对杖\'是指两个句子间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必须满足下述的要求:两个句子的字数,句读,相同位置上词语的词性,都要完全相同;而且两句的平仄规律是\'相对\'的.满足这种关系的两个句子就构成一个对仗结构.(3), 对仗的类型:①,工对严格的对仗不但要求词性相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等,而且在名词对名词时,所属的词类也要一样.由于名词的范围很广泛,过去还把名词再细分为很多类:天文,时令,地理,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器物,衣饰,饮食,文具,文学,形体,人事,人伦等等.比如\'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这一对仗结构中,\'月对云\'是名词对名词,而且是天文类对天文类,这一对就非常严格工整.象这种既满足词性相同又满足词类相同的严格的词对就叫做\'工对\';②,宽对比如\'饮马雨惊水,穿花露滴衣.\'(元稹:《早归》)这一对仗结构中的\'马对花\',是名词对名词,但马是动物,花是植物,不是名词分类中的同一类.这种只满足词性相同而不满足词类相同的词对就叫做\'宽对\'.要注意的是,对仗的工整程度可以用工对的数目来判断,但对仗的\'质量\'却没有度量性的标准来判断.换句话说,对仗工整的句子不一定就比不工整的句子更美更好.③,借对除了上述的\'工对\'和\'宽对\'以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对仗方法叫做\'借对\',其中又分为\'借义\'和\'借音\'两种方法.\'借义\',比如\'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这一对仗结构中的\'寻常\'意义为\'经常\',和对仗句中的\'几度\'构成\'寻常- 几度\'副词对,是宽对.但\'寻\'和\'常\'另有意义:古代八尺为一寻,两寻为一常.用这一层意义就构成了\'寻-几\'数目名词对,\'常-度\'度量名词对,都是工对.\'借音\'.比如\'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这一组对仗句中,\'沧- 蓝\'形容词对是宽对,因为\'沧\'表大小,\'蓝\'表颜色.但\'沧\'和\'苍\'同音,而\'苍-蓝\'形容词对就是工对了,因为它们都表示颜色.④,流水对在对仗结构中,也有一些对仗结构中,两句诗在内容上是互相依存的,要合起来才能表示一个完整的意义,或者在逻辑上有因果关系.比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这一结构中,两句诗对得很漂亮,但要合起来才能表明作者要讲的理或者现象.这种对仗结构有一个特殊的名称叫\'流水对\',好像流水一样无法分开,始终相依相随.流水对可以是工对,宽对或者借对中的任意一种.除了两句诗构成的对仗结构以外,在一句诗的内部也能产生对仗结构.比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这两句诗构成一个对仗结构,而每句诗内部又构成\'句中自对\'的对仗结构:\'风-天\'对,\'急-高\'对;\'渚-沙\'对,\'清-白\'对.练习:分析下面一首诗中的对仗结构.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第二课时一,回顾上一节课的知识二, 关于平仄一首\'基本\'符合要求的格律诗(近体诗),除了前面说过的\'五个或者七个字一句,四句或者八句组成\',最基本的要求是这28或56个字,大多数都还需要符合严格的\'平仄\'排列组合\'规律\'.那么到底什么是\'平仄\'呢什么是平仄还是从咱们最熟悉的普通话学起吧.原来所谓\'平\'声字就是普通话中的第一声和第二声;所谓\'仄\'就是第三声和第四声.具体到\'妈/麻/马/骂\',\'妈/麻\'是\'平\',\'马/骂\'为仄.你看,现在给你一个字,你能否马上就能根据普通话的声调说出它是\'平\'还是\'仄\' 比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二四一一四,二二四三二.咱们按照刚才说的把数字\'一二\'换成\'平\',\'三四\'换成\'仄\'再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当然这是最最简单的慨念了,实际上不那么简单的.比如第一个\'白\'字,《平水韵》里是划入\'仄\'声字的.为什么在诗词中非要讲究这个\'平仄\'呢(1),先请你大声地读读刚才那两句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多读几遍,看能不能体会出平仄变化带来的韵味.然后把这十个字重新组合,对比着再读一下,看看是什么感觉:白日入海尽,黄河依山流.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2),\'平仄\'声的语音特点普通话分四声,同一声调不同的字,仔细对比,其发音还是有共性的.一般来说:平声字---音尾平而长;仄声字---音尾钝而短.再试读:妈(第一声阴平)/麻(第二声阳平),是不是读完,嘴还可以一直张着\'a\'下去呀.马(第三声上声)/骂(第四声去声),读完了就得闭嘴对吧.(3),\'平仄\'音乐美的运用古人早就注意到汉语的这种特点,并且有意识地运用声调的更替(主要是平仄的交互)来创造音乐美.如成语:乘风破浪,守株待兔,积腋成裘,一帆风顺……它们大多数都是平仄交替的.其实平仄的音乐美也体现在生活中的.如果你注意一下中国人的名字,听着好听的一定是四声谐调,平仄交替的.比如说全国人民都知道的这个名字:毛泽东江泽民二二一一二二全是平声吧读着有点有气无力似的.再读这个:毛润芝二四一平仄平平仄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他们能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前面提过,平声轻快流畅,一句诗词里,平声多了感觉上轻松愉悦.仄声庄重凝涩,用多了感觉上忧伤凄惨.王力的书上有四句口诀,描述四声的不同感觉:平声平道莫高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三, 格律诗(近体诗)的平仄组合及规律诗和词都是由句子组成的,所以我们先把单句的平仄弄清,再来学习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平仄组合关系.(1)单句的平仄规则我们只要记住:\'一句之内,平仄相间\'.所谓\'平仄相间\',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A,为什么都是俩字一换呢能不能单字或三字相间呢大家都知道,西洋拼音文字是以一个单词为停顿的,就是说语气的停顿发生在单词与单词之间.而咱汉语是单音节的字,停顿就不能一字一顿,那节奏上是怎么样的呢基本上两字一顿,特殊情况下有一字顿(术语称\'一字逗\')或三字顿.几乎所有的诗词句子,都是有一字或两字的词组组成的.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或——鸣——翠柳)无边——落木——萧萧——下(或——萧萧下)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或——向东流)抑扬顿挫,跌宕起伏就是在这种节奏里出来的.前面我们讲了,平仄的变化作用于我们的脑部神经,使我们\'感受\'到变化的美.那么是哪个字产生的作用是一个小节奏的最后一个字,因为那里有个停顿.一停顿,这最后一个字的平仄感觉就留在我们脑袋里了,所以整句诗我们并不感受每个字的平仄而只是那个小节奏的最后一个字.由于绝大多数的小节奏都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所以我们只感受这双数位的字(第2,4,6个字)的节奏.(2)格律诗中的平仄规则让我们把单句诗里的\'平/仄\'两两交错,就构成了格律诗(近体诗)的\'格\',也就是所谓的\'基本句型\'又称为律句.我们先来看字数少的五言,它的基本句型是:平平仄仄平或仄仄平平仄这两种句型,首尾的平仄相同.我们若要制造点变化,改成首尾平仄不同,可把最后一字移到前面去,变成: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这就是所谓的\'标准句式\'或者说\'标准律句\'了.为了后面举例示范的方便,我们先把这四个\'标准句式\'编上顺序:A) 平平仄仄平B) 仄仄平平仄C) 平平平仄仄D) 仄仄仄平平七言的根本就用记,在五言诗的前面再加一个平仄相反的节奏单位就是了:A) 仄仄平平仄仄平B) 平平仄仄平平仄C) 仄仄平平平仄仄D) 平平仄仄仄平平如果你看得仔细,会发现这些句型有一个规律:就是逢双必反.写格律诗如何变通呢那就牺牲掉不太重要的单数字的平仄规定,而守住比较重要的双数字.另外最重要的一个字,即每个句子的最后一个字,更是必须严格遵守规则(不但平仄要守,还有\'押韵\'的要求).古人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这么一句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四,结束语:小结需要记忆的东西我们来小结一下,看看掌握平仄,真正需要\'背诵\'的东西到底有多少:★★★★四个句式:A),仄仄平平仄仄平B),平平仄仄平平仄C),仄仄平平平仄仄D),平平仄仄仄平平★★★三条组合规则:1) ,单句之内,平仄相间.2) ,一联之中,平仄相对.3) ,两联之间,平仄相粘.只要记住这四个句子并弄懂这三条规则,不管你先吟成哪个句子,通过推演就可以得出律绝\'二十八式\'中的任何一式.先有平仄框架,再去寻找表达立意和情感的律句,比先凭感觉成句,再对照平仄修改使之合律要容易一些.如果说写诗是一个\'把米酿成酒\'的过程,那么理顺平仄格律,顶多是淘好了米,准备煮饭而已.饭煮好,酒做成,还不见得就是醉人的好酒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喜欢诗歌,热爱我们古老民族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朋友,让我们一起努力,把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贵财富,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