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衡基础设计及技术要求-推荐下载
堆取料机轨道基础技术要求

堆取料机轨道基础技术要求(一)钢筋混凝土轨道梁1、轨道梁施工顺序(1)垫层混凝土浇注(2)模板制做及安装(3)钢筋笼制作及安装(4)预埋件、预埋管、预留孔的定位及安装(5)混凝土浇注及养护(6)扣件、钢轨等构件安装2、施工前应按规范要求对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检验、试验,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3、模板的设计、所使用的材料以及模板的制作和安装均应按照技术规格书及规范的要求进行。
4、检查预埋件、预埋管、预留孔的位置及数量。
5、混凝土浇注前,应对钢筋、模板、预埋件进行检查、验收,并检验各项原材料的合格证明以及混凝土的拌制、运输、浇注等工艺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经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的浇注。
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按规范规定留置试件,进行试验以确定混凝土的质量,试件的取样方法和数量应符合技术规格书“混凝土工程”的要求和规范的要求。
6、混凝土养护及其它应符合规格书“混凝土工程”的要求。
(二)水泥稳定碎石层1、水泥稳定碎石层材料(1)集料水泥稳定碎石的集料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其颗粒组成在下表范围内。
使用的粒状材料应是天然砾石砂,经冲洗或处理过的粒状材料或碎石,或者这些材料的组合。
碎砾石的压碎值不大于30%。
集料有机质含量不超过2%,硫酸盐含量不超过0.25%。
(2)水泥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标号宜为325、终凝时间在6h 以上。
(3)水饮用水(含牲畜饮用水)均可用于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
2、水泥稳定碎石层施工要求(1)配料必须准确。
(2)混合料应采用的稳定土拌和机或使用集中拌和法制备,混合料必须摊铺均匀。
(3)严格控制基层厚度和高程。
(4)在混合料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直到达到按重型击实试验法确定的97%压实度。
(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施工期的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
(6)应用12t 以上的压路机碾压,并应征得监理工程师的同意。
用12~15t 三轮压路机碾压时,每层压实厚度不应超过15cm;用18~20t 三轮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过20cm。
电子轨道衡技术要求

Saint-Gobain Xuzhou Pipelines Co., Ltd.8m Pipe Plant – DN1000 to DN2000Static electronic rail weighbridge电子轨道衡技术要求1-范围Scope (2)2 -所供设备描述 Description of the equipment to be supplied (2)3-综合数据(圣戈班提供)General data from Saint-Gobain (4)4-所供设备的技术参数Technical data of the supplied equipment (5)5-具体资料和供货要求Specific information and supply requirements (7)6-服务范围和界限Extent and limits of services (13)7-图纸及文件Drawings and documents (15)8-交货期Delivery schedule (20)9-备件Spare parts (20)10-技术支持及培训Technical assistance and training (21)11-供应商对圣戈班既有设施的介入Supplier interventions on the Saint-Gobain premises (22)12-控制和验收Control and reception (24)13-质保Guarantee (27)14-普通条款General clauses (29)附件一备件清单 (30)附件二计算机系统及数据自动采集要求 (31)1-范围S COPE前言P RELIMINARY本文作为“静态电子轨道衡合同”的附件,详细说明设备的技术规范。
This document is the annex of the “Static electronic rail weighbridge of the contract”, and defines th 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the equipment.圣戈班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对于它的新的大口径管道工厂来说需要五台静态电子轨道衡。
轨道衡的控制系统和软件开发

轨道衡的控制系统和软件开发轨道衡作为一种用于测量列车或轨道车辆重量的设备,在铁路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轨道衡的控制系统和软件开发是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测量重量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探讨轨道衡的控制系统和软件开发的相关技术和方法。
一、轨道衡的控制系统1. 控制系统结构轨道衡的控制系统一般由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显示输出模块等组成。
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的重量信号,数据采集模块负责采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信号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最后通过显示输出模块将结果展示给用户。
2. 控制系统的功能轨道衡的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实时监测列车或轨道车辆的重量,并将测量结果准确传递给用户。
同时,控制系统还应具备故障检测与排除的功能,以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3. 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传感器选择与校准、数据采集与处理、通信协议和故障诊断等。
传感器的选择应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同时需要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数据采集与处理是控制系统的核心,一方面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采集,另一方面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得最终的测量结果。
通信协议的选择是控制系统与上位机或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的基础,故障诊断则是确保设备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
二、轨道衡的软件开发1. 控制软件的功能轨道衡的控制软件主要负责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显示等功能。
通过控制软件,用户可以实时监测车辆的重量,并进行必要的数据分析和记录。
此外,软件还应具备故障诊断和报警等功能,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轨道衡的软件开发可以采用多种开发环境和工具,如C/C++、Java、Python等编程语言,以及相关的开发工具和集成开发环境。
选择合适的开发环境和工具可以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3. 软件开发流程软件开发的流程一般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部署等步骤。
在需求分析阶段,开发人员应与用户充分沟通,明确软件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轨道衡的基础

r e l i a b i l i t y . B a s i c t r a c k s c a l e i s ma i n 1 y c o m p o s e d o f r e i n 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 e , w h i c h d e s i g n ,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i s a l s o a c c o m p a n i e d b y
机 车车辆运行 时作用在 轨道衡 上面 的垂直压力 、
横 向水 平力 、纵 向水 平 力 ( 粘 轴力 ) 、温 度 附 加力 等 。 因 此 ,要 求 轨 道 衡 的基 础 具 有 足 够 的 强度 和 稳 定 性 ,其 各组 成 部 分 的 结 构 需合 理 ,尺 寸及 材
【 关键 词 】 轨 道衡 ;数字 指示轨 道衡 ; 自动 轨道衡
[ 中图分类号】T H 7 1 5 . 1 + 3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1 0 0 3 — 5 7 2 9 ( 2 0 1 4 ) 0 4 一 O 0 2 8 — 0 6
Ba s i c o f t r a c k s c a l e Ar t i c l e a b s t r a c t :T h e b a s i s o f t r a c k s c a l e i s p a r t o f t h e t r a c k s c a l e ,w h i c h p l a y s a l l i mp o r t a n t r o l e i n w e i g h i n g a c c u r a c y a n d
发展。
程等方面 的技术和要求 ,同时还涉及铁路工 务标
轨道衡施工组织设计

太平深部+25中段动态矿车轨道衡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湖南核工业建设有限公司新钢良矿项目部二〇一六年四月十二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 3 -二、编制依据.................................................. - 3 -三、施工准备及施工安排........................................ - 4 -3.1技术准备 (4)3.2物质条件及生产准备 (5)3.3现场施工准备 (6)3.4工期安排 (6)3.5人员安排 (7)四、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 8 -4.1测量控制方法: (8)4.2土石方施工方法: (8)4.3模板工程施工方法: (9)4.4钢筋工程施工方法: (11)4.5混凝土工程: (13)4.6设备安装: (16)4.7电气安装: (16)4.8监控安装: (16)4.9调试: (17)五、质量保证措施............................................. - 17 -5.1质量目标 (17)5.2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17)六、安全保证措施:........................................... - 22 -6.1安全保证体系 (22)6.2安全监督体系 (22)6.3安全保证措施 (22)6.4破爆作业 (25)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25m中段动态矿车轨道衡建设项目,包括轨道衡基础、设备房、设备安装、电气仪表及监控系统。
工程位于新钢良山铁矿太平深部+25m中段。
轨道衡基础埋深-0.728m,基础砼强度为C25。
地基承载力特征>200Kpa。
设备房为砖混结构,墙体采用M5水泥砂浆,强度等级为M10的蒸压粉煤灰砖砌筑,圈梁砼强度为C25。
铁路轨道衡施工方案

铁路轨道衡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既有线状况路基:轨道衡位于区间直线地段,路基宽度6.2m轨道:既有电厂专用线为P50-25m钢轨;砼枕铺设数为1520根/km;双层碎石道床,厚0.4m,平坡。
2、本次新建轨道衡工程情况新建轨道衡地点:新建轨道衡位于电厂区间走行线K*+***段,全长50m,中心里程K***,直线地段。
基础情况:轨道衡分别由20m整体道床、10m衡器结构、20m整体道床组成;整体道床基础由0.15m厚C15素砼和0.52m厚C30钢筋砼组成,衡器部分基础由0.3m厚C15砼和0.07m~1.03m厚C30钢筋砼组成。
轨道结构:钢轨、扣配件利旧,砼枕采用新枕,整体道床段砼枕按600mm 间距布置。
线路防护:采用封锁线路施工。
3、施工目标安全方面:杜绝一切行车事故;杜绝人员轻伤及以上事故,确保施工安全,创无事故工程。
质量方面:完成图纸内容,工程质量合格。
其中轨道结构方面:方向、水平、高低误差不得大于2mm和-1mm,以保证最终的钢轨各处轨顶高不得有大于2mm的高差和1mm/m的突变。
二、施工进度安排按招标文件要求,拟定**年**月**日开工,**年**月**日竣工,总工期25天。
三、技术标准采用的技术标准如下:1、《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2003)2、《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3、《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J118-2001)4、《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TB10424-2003,J283-2004)5、《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J162-2002)6、《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J286-2004)7、《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8、《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01-2003,J259-2003)9、《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0、《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11、《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12、《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3-98)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300-2001)14、《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TB50315-2000)15、《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手册》,《铁路线路修理规则》,《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行车组织规则》。
动态轨道衡课件ppt(PPT54张)

发展历程
轨道衡由最初机械轨道衡开始起步,从机电结合静态轨道 衡、全电子静态轨动态轨道衡。
目前机械轨道衡、机电结合静态轨道衡已完全淘汰。
断轨轨道衡计量精度较高,过衡速度低,结构维护较复杂.不 断轨过衡速度快,维护简单,能够适应大综散装货物计量。
早期的轨道衡受制造工艺水平以及设计思想的局限,往往 采用整体铸钢秤台,秤台的重量大,惯性大,不仅需要采 用较深的基坑,而且自振频率以及幅值往往会与列车振动 频率重叠,导致称重信号失真影响精度。随着技术的进步 以及设计思想的逐步开放,焊接结构秤台逐渐被接受,秤 台的重量大幅度减轻,惯性减小,自振频率高且幅值较小, 能更真实地还原列车过衡时的波形,有利于提高精度。
3、断轨动态轨道衡现场检查要领
目前机械轨道衡、机电结合静态轨道衡已完全淘汰。
目前机械轨道衡、机电结合静前态架轨道重衡已完全淘汰。
(5)线路平直误差不得大于2mm;
原因:长期使用造成引轨和过渡器磨损,过衡冲击大,输出有干扰
1、轨道衡分为浅基坑和深基坑基础两种:
后架重
断轨轨道衡
•断轨动态轨道衡的特征:
数据采集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接口
早期的动态轨道衡大部分厂商都自行设计制 造接口板,基本上都采用ISA总线,随着ISA总 线逐步被淘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厂商转向 采用串行接口的方式将数据传送到计算机 •CAN-BUS总线 •以太网 •其他
车号识别系统
• 铁路车辆运输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分为以下 六个部分:
• 主梁上面的轨道称为称量轨,称重台面两侧的轨道称为引轨。称量轨和引轨是断开的,则称为断轨轨道衡。 称量轨和引轨是不断开的,则称为不断轨轨道衡。
• 一、断轨轨道衡 • 静态轨道衡、准静态轨道衡和传统的动态轨道衡均为断轨轨道衡。 • 断轨轨道衡的称重台面结构见示意图一:
轨道衡施工方案

1. 引言轨道衡是用于称量火车、地铁等轨道交通工具的重量的设备。
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交通安全和运输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种详细的轨道衡施工方案,以确保设备的正确安装和使用。
2. 设备规格轨道衡的设计和功能可能因制造商而异。
在开始施工前,确保您已经了解设备的规格和特性。
以下是一些通常需要考虑的规格:•最大荷重能力•高度和宽度限制•精度和准确度要求•环境条件:工作温度范围、防尘和防水等级3. 施工准备在开始施工前,必须对现场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3.1 环境清理清理工作区域,确保没有任何杂物、尘土和潮湿。
确保施工现场安全,不会对设备和人员造成危险。
3.2 材料和工具准备准备施工所需的材料和工具,例如安装螺栓和固定支架所需的工具、电缆和电线等。
3.3 人员培训和安全确保参与施工的人员具有必要的技能和培训。
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并强调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
4. 安装步骤安装轨道衡需要遵循一系列步骤和操作。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施工步骤示例:4.1 安装基础在施工现场选择一个平整坚固的基础,确保其足够承受轨道衡的重量。
根据制造商提供的建议,使用适当的计算方法和材料来建造基础。
4.2 安装支架根据轨道衡的尺寸和重量,安装适当的支架和支撑结构。
确保支架固定可靠,并与基础连接牢固。
4.3 安装传感器和测量设备根据制造商的指示,安装轨道衡的传感器和测量设备。
确保传感器被正确放置,并且连接线路良好。
4.4 测试和校准在正式使用轨道衡之前,必须进行测试和校准。
根据制造商的说明,进行零位校准和重量校准,确保设备的准确性。
4.5 安装附属设备根据需要,安装附属设备,如指示灯、警报器、数据记录器等。
确保这些设备与轨道衡相互连接并可正常工作。
5. 操作和维护轨道衡的正常操作和维护是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建议:•训练操作员,确保他们了解正确的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确保定期检查设备,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清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轨道衡基础设计及相关技术要求
1、安装地点线路条件
1.1 不断轨轨道衡、断轨轨道衡
✧直线段长度120~150m(计量速度较低时,此长度要求适当减小,但应
大于100m);
✧线路坡度不大于3‰;
✧地基承载力要求≥15t/m2(150kpa),如遇软土、湿陷性黄土等不良地
基时,应特殊处理;若前后有涵洞、桥梁,则应保持均匀沉降。
✧线路如有冻害时,其基础处理深度应在冻深层以下或采取其他防止冻
涨措施;
✧衡区线路应排水良好,其排水设施可与两端线路统一考虑,也可单独
设置。
1.2 曲线轨道衡
✧曲线段长度120~150m(计量速度较低时,此长度要求适当减小,但应
大于100m);
✧线路坡度不大于2‰;
✧曲线半径R>200m(设计过R=180m);
✧地基承载力要求≥15t/m2(150kpa),如遇软土、湿陷性黄土等不良地
基时,应特殊处理;若前后有涵洞、桥梁,则应保持均匀沉降。
✧线路如有冻害时,其基础处理深度应在冻深层以下或采取其他防止冻
涨措施;
✧衡区线路应排水良好,其排水设施可与两端线路统一考虑,也可单独
设置。
2、钢轨、轨枕等要求
✧安装断轨轨道衡时,应检查现场钢轨,若垂直磨耗大于2mm,应建议更
换新轨,以保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引线轨和线路轨不出现错台现象;
✧若甲方坚持采用旧轨,则应在引线轨以外的轨枕橡胶垫板下垫上相应
厚度的竹(木)垫板,以保证线路轨面和引线轨面等高,但在以后更
换新轨后,将无法避免引线轨和线路轨有错台,影响计量精度;✧轨道衡所使用的混凝土轨枕宜采用新枕,Ⅰ型、Ⅱ型均可,若使用旧枕,旧枕状态必须良好,不能存在裂纹、破损等情况,并应在浇注轨道板前刷洗干净,保证无灰尘、无油污,以防止道床轨枕日后开裂、剥离道床;✧为保证线路扣压力稳定,防止钢轨爬行,轨道衡专用线路使用的扣件应为弹条Ⅰ型扣件(P 43轨应使用调高型弹条扣件);✧浇注衡器基础和轨道板所用的混凝土不可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使用的混凝土塌落度控制在30mm ~70mm ,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尽量提高骨胶比,增加粉煤灰的含量;✧新浇注的轨道板,为防止钢轨伸缩(昼夜温差)而带动轨枕活动,造成整体道床损坏,浇注混凝土后应将扣压弹条松开,待混凝土凝固,调整好轨缝后,再拧紧扣压弹条;✧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拆除模板时,施工单位将设备部件上的污物清理干净;
✧断轨轨道衡在衡区两端需插入短轨时,其长度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路线路维修规则”中的规定:在正线上不得短于6m ,在站线上不得短于4.5m ,并不得连续插入2根以上;✧曲线轨道衡在衡区两端需插入短轨时,其长度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路线路维修规则”中的规定:在正线上不得短于6m ,在站线上不得短于4.5m ,并不得连续插入2根以上。
钢轨接头采用对接时,接头应相对。
误差值应遵守如下规定:正线及到发线不得大于40mm 加缩短量的一半;其他站线及专用线不得大于60mm 加缩短量的一半。
采用相互式接头相错不得小于3m 。
3、竣工后线路平顺性要求3.1 不断轨轨道衡✧衡器秤台及轨道板:轨距1435 mm ,方向误差≯2mm,水平≤2mm,+3 -
1轨面高程与设计误差≯2mm,无三角坑等轨道不利几何状态;✧轨道板外两侧(各50m )线路:目视平顺,线路稳定,无病害。
3.2 断轨轨道衡
✧衡区秤梁地段:轨距1435 mm ,秤梁轨水平≤1mm,轨面高程与设+2 -
1计误差≯1mm;✧过渡轨与秤梁轨接缝:纵向8mm ,横向3mm ,过渡处无横向错位,轨面高差小于0.5mm ;✧衡区整体道床线路:轨距1435 mm ,方向误差≯2mm,水平≤2mm,+3 -1轨面高程与设计误差≯2mm,无三角坑等轨道不利几何状态;✧整体道床外两侧(各50m )线路:目视平顺,线路稳定,无病害。
3.3 曲线轨道衡✧衡区秤梁地段:轨距(1435+加宽量) mm ,秤梁轨水平(超高另+2 -1计)≤1mm,内轨轨面高程与设计误差≯1mm;✧过渡轨与秤梁轨接缝:纵向8mm ,横向3mm ,过渡处无横向错位,轨面高差小于0.5mm ;✧衡区整体道床线路:轨距(1435+加宽量) mm ,曲线圆顺,曲线+3 -1正失允许偏差应满足“铁路线路维修规则”中表3.7.6的规定。
水平(超高另计)≤2mm,内轨轨面高程与设计误差≯2mm,无三角坑等轨道不利几何状态;✧整体道床外两侧(各50m )线路:目视平顺,线路稳定,无病害。
4、轨道衡及专用线路施工时应必备的仪器及机具:
✧经纬仪、水准仪、钢尺、花杆、水准尺等;✧轨距尺、起拔道机;✧搅拌、浇注混凝土的全套机具;✧钢筋加工及绑扎的机具;✧电焊机具;✧锯轨及钻孔机具;✧电锯及木工机具;✧挖土及运输机具。
5、控制室要求✧控制室的位置应符合铁路建筑限界要求;✧在符合5.1要求的情况下,控制室与轨道衡台面应尽量靠近,减少因
电缆过长而产生故障几率,同时避免感应雷电的影响;
✧控制室与台面旁边的传感器接线箱间应设置直径3英寸(或Φ75mm-
Φ80mm)的镀锌钢管作为电缆穿线管,穿线管埋深不小于路基面
30cm(寒冷地区适当加大埋深),在室内瞭望窗下设进线孔,在穿线管
内预留铁丝便于后期穿线;
✧控制室内设置架空防静电地板或电缆沟槽;
✧控制室内有可靠的220V电源,电源功率不小于3KVA,供电时把380V
电缆送到控制室配电盘,取出一组220V专供计算机仪表;
✧控制室内设接地装置两组(设备地和重复地,接地电阻小于4欧);轨
道衡台面旁边设置一组接地装置(钢轨防雷,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
6、国家轨道衡计量站规定
✧从轨道衡测量区端外计算,左右整体道床不得小于25米;
✧从轨道衡测量区端外计算,两侧平直线段不得小于50米;
✧所有钢筋混凝土基础深度必须达到冻土层以下;
✧控制室面积要求:车站轨道衡无人值守的控制室面积不得小于16m2,
有人值守的控制室面积不得小于40m2。
7、甲方委托设计须提供的资料
✧钢轨的类型、标准轨长度;
✧轨道衡安装点的平面图、线路横断面图及纵断面图;
✧现场的地质资料或基础强度实验报告;
✧控制室的位置、对供电的要求(一路供电或两路供电)及电源引入位
置;
✧现场排水系统。
浙江铁道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201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