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硕士教学计划(19级全日制)-0624
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2019版(1)

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培养计划
学号
研究生姓名
校内导师姓名
校外导师姓名
工程领域
所在学院
入学年月
填表日期
研究生院编
2019年8月
填表说明
一、研究生培养计划是研究生培养工作中进行教学安排、教学检查、质量评估等的重要依据,研究生毕业后,将装入本人档案和存入科技档案室,请认真填写。
二、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采用课程学习、工程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在学期间,课程学习原则上安排在前两个学期完成;此外,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工程实践,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工程实践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三、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必须从本工程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学位课程中选择。
非学位专业课程学分不足部分可根据培养需要在全校范围内选修硕士研究生课程。
四、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按照所在工程领域的规定修满相应学分。
总学分应不少于28学分,必修环节指工程实践和学术活动,共4学分,其中工程实践3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
五、本培养计划一式四份,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学院、研究生院各执一份。
为了便于新生入学后的教学安排,培养计划中的“课程学习计划”部分须于招生当年6月30日前在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中完成并提交研究生院。
六、本培养计划由研究生导师负责填写,字迹要端正、清楚,用钢笔填写或打印。
课程学习计划
工程实践计划与选题报告
审核意见。
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培养方案

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培养方案是为了培养掌握工程管理领域高级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研究和解决工程管理领域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能力,熟悉国内外工程管理发展情况并具有扎实的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高层次复合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
二、学习内容及要求研究生在学习期间要全面系统掌握工程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文献检索与资料分析的能力,熟练使用计算机和各种科学研究工具,掌握一门外语,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较好的编写学术论文和开展工程管理实践能力。
三、学习内容1. 工程管理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包括工程管理概论、建筑工程管理、项目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施工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工程伦理等。
2. 管理科学基础知识:包括管理学概论、组织行为学、管理经济学、营销管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3. 数学与统计学知识:包括高等数学、数理统计学、运筹学、线性规划、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
4. 工程管理实践技能:包括工程项目实施与管理、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工程营销与市场推广、工程质量监控与改善、工程成本管理等。
四、学习方式1. 课堂教学:授课教师包括国内外工程管理专家学者、企业管理人员等,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学,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
2. 实践教学:要求学生进行实地调研、实习实训、工程管理项目策划等实践活动,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 科研训练:要求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论文写作、学术研究等科研训练活动,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独立思考水平。
五、学习周期及学位授予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习周期通常为3年,硕士学位授予的条件包括修完规定学分、通过研究生资格考试和发表硕士论文等。
六、本专业的特色1. 国际化教育:本专业重视国际合作交流,邀请国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鼓励学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实践合作项目。
2. 实践导向:本专业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组织学生参与工程管理项目策划和实施,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工程管理硕士培养方案

工程管理硕士培养方案
工程管理硕士学位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年。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现代工程管理理论和实践技能的高层次工
程管理人才,具备系统的工程管理知识和方法,能够在工程领域中具有创新性、实践性、应用性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三、培养要求
1.具有扎实的基础学科知识,掌握现代工程管理理论和方法,具备系统化、综合化的工程管理思维能力。
2.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能力,能够独立掌握和运用工程管理相关技术和工具,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掌握国际工程管理前沿发展趋势,了解国际标准和国际贸易规则,具有国际交流和合作能力。
四、课程设置
1.必修课程
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风险管理、工程成本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工程合同管理、工程法律、工程伦理等。
2.选修课程
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工程供应链管理、工程安全管理、工程环境管理、工程创新与技术管理等。
3.实践教学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提供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工程项
目管理实践、工程成本管理实践、工程风险管理实践、工程质量管理实践等。
五、毕业要求
1.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全部学分,取得毕业所需学分。
2.完成毕业论文或设计,并通过答辩。
3.达到本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
六、授予学位
达到培养计划要求,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授予工程管理硕士学位。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办法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办法为贯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关于培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有关规定,同时也是国民经济和国家工程技术的需要,学校决定加快与企业合作,培养具有较高素质和较强能力的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方面的高层次人才。
为规范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工程硕士生”)的培养工作,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培养目标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所从事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工程技术及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掌握一门外语。
.具有健康的体格。
二.学制和学习方式学制三年,最长不超过年,其中课程学习一年半,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工程硕士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数。
课程教学的地点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协作单位,利用双休日或异地集中学习。
修完规定的学分后,然后结合工作岗位,完成学位论文。
对个别优秀的工程硕士生,完成全部培养环节后,可提前授予学位。
三.培养规定.培养计划:工程硕士生入学后,按照校工程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批准的各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培养计划。
.课程安排⑴.工程硕士生课程主要采用面授方式在企业或学校集中授课。
⑵.健全授课教师资格认定制度,遴选高水平教师,统一同类课程教学大纲,建立试题库,实行考、教分离,确保授课质量。
⑶.课程开设时间可根据企业的特点和具体情况灵活安排,但一些必修环节需要进校完成。
⑷.工程硕士研究生在整个课程学习阶段,允许所修课程有两门次不及格,但必须重修,重修需要办理进校重修手续并由本人交纳重修费用。
工程管理硕士项目管理硕士培养方案

工程管理硕士项目管理硕士培养方案一、专业概述工程管理硕士项目管理硕士(以下简称MScPM)是一门专门培养项目管理方面专业人才的研究生学位课程。
该项目旨在培养具备工程项目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高级专业人才,能够在各类工程项目中担任项目经理或项目管理高级职位,具备跨学科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培养目标MScPM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综合素质:1.具备扎实的项目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能够独立进行项目管理工作;2.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能够协调各种资源,有效推进项目进展;3.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跨学科交叉学习能力,能够与各类项目相关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协同解决问题;4.具备较强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项目管理中的各类难题;5.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能够在项目管理领域中进行创新探索和实践。
三、课程设置1.必修课程:1.1项目管理导论:介绍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流程,培养学生对项目管理的整体认知;1.2项目范围管理:介绍项目范围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包括需求澄清、工作分解结构等;1.3项目时间管理:介绍项目时间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包括项目进度计划、进度控制等;1.4项目成本管理:介绍项目成本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包括成本估算、成本控制等;1.5项目质量管理:介绍项目质量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包括质量计划、质量控制等;1.6项目风险管理:介绍项目风险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等;1.7项目沟通管理:介绍项目沟通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包括沟通计划、沟通执行等;1.8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介绍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包括团队建设、绩效评估等;1.9项目采购管理:介绍项目采购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包括采购计划、供应商管理等;1.10项目整合管理:介绍项目整合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包括项目启动、项目执行控制等。
2.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可选修以下课程:2.1项目创新管理:介绍项目创新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包括创新管理过程、创新团队管理等;2.2敏捷项目管理:介绍敏捷项目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包括敏捷开发方法、迭代开发等;2.3国际项目管理:介绍国际项目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包括跨文化管理、国际合作等;2.4可持续发展项目管理:介绍可持续发展项目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包括绿色项目管理、社会责任项目管理等;2.5信息技术项目管理:介绍信息技术项目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包括软件项目管理、IT基础设施项目管理等;2.6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介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包括工程施工管理、质量安全管理等。
工程管理硕士培养方案

四川大学工程管理硕士(MEM)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系统的管理理论、现代管理方法,以及相关工程领域的专门知识,能独立担负工程管理工作,具有计划、组织、协调和决策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管理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与方向设置
1.基本要求
工程管理硕士应掌握系统的管理理论、现代管理方法,以及相关工程领域的专门知识,能独立担负工程管理工作,具有计划、组织、协调和决策能力。
2.暂不设研究方向
三、学习年限与学分
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采用学分制管理,应修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
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若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时完成学业者,可申请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最长不得超过3年。
四、课程设置(应修总学分34,其中必修31学分)
1. 课程学习阶段
(1)基础理论课程
(2)专业技能和案例课
(3)综合素质课程
2. 实践训练阶段
(1)社会/实践基地训练
(2)职业资格认证
鼓励学生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
凡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者,可冲抵1个选修课学分。
累计最多可冲抵2个选修课学分。
五、开题报告与学位论文
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程或现实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和应用价值。
学位论文内容和形式可采用工程技术开发管理、工程管理实践案例、工程管理方案设计等形式。
学位论文须独立完成。
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行双导师制,其中一位导师来自培养单位,另一位导师来自企业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
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成立指导小组。
工程管理硕士(MEM)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3.能源工程建设管理 针对能源项目的不断扩大,结合我国的能源发展趋势,研究项目管理在能源领域的拓展与应用以 及与其相应的能源工程项目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能源工程建设项目要素组合与优化、能源项目发展 战略等前沿性问题。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全日制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行学分制,学习年限一般为 2 年。 (2)全日制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实行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为主,校外联合 培养基地导师为辅。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学位论文工作的培养方式,三部分内容可以相互交叉进 行。 (3)全日制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采取全脱产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要求在校内完成,原则上要求 一年内修完全部课程教学学分;专业实践原则上要到企业进行,时间不少于半年,可采用集中实践和 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学位论文工作要结合专业实践进行,论文工作的有效时间不得少于一年。根 据具体情况,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也可分学期交叉进行。 (4)论文实行双导师制,或者根据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成立指导小组。
·3·
5.其它要求 (1)全日制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的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一般应于第三学期前两周内完成。 (2)全日制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在完成选题报告后,须进行开题答辩和评审。审查小组由导师和 3 名以上(包括 3 名)本学科领域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开题报告会应以公开方式进行。跨学科 的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的参加。 (3)若学位论文选题有重大变动,应重做选题报告。评审通过后的选题报告,应以书面形式提交 研究生院备案。 (4)论文工作量须饱满,即学位论文正文字数不得少于 4 万字,学位论文的研究和写作实际时间 不得少于一年。 (5)论文写作必须格式规范,概念清晰,结构合理,框架完整,层次分明,文理通顺。论文格式 须执行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院的相关规定。 (二)论文中期检查、评审、答辩与学位授予 1.论文中期检查 为确保研究生保质保量的按期完成学位论文的研究与写作工作,全日制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中期检 查一般在第四学期前三周完成。中期检查时,研究生须向导师提交论文中期检查报告。报告须包括研 究工作进展状况和已取得的成果,论文写作情况,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下一步的计划和拟采取的 相应措施等内容。 中期检查须由含导师在内的的三至五名本学科领域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考核小组完成,学院全日 制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督导组有权随机抽检。中期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论文的进展情况、论文按期完 成的可能性、论文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论文的研究水平、研究生的工作态度及工作时间等方面。在中 期检查完成后,考核小组应给出研究生相应的论文指导意见,以指导其完成学术论文的研究和写作工 作。 硕士研究生的论文中期检查可与学术报告会统筹安排。 2.论文评审 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提交学位论文后,论文除经导师写出详细的评阅意见外,还应有 2 位本领域 或相近领域的专家评阅。评审通过后方可进行论文答辩。 3.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须在校内公开进行。答辩的具体时间与地点须在学校规定的范围内由导师负责组织完成。 答辩委员会须由五名以上本学科领域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一名须为校外单位专家。跨学科 的学位论文应聘请相关学科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的参加。论文答辩时设答辩秘书一人,负责做好答辩 记录。 硕士学位论文的评审与答辩按照《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的有关规定》等相关 规定进行。 4.学位授予 院级学位评定委员会应定期审查申请工程管理硕士学位人员的申请材料,并依据《华北电力大学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规定》,确定拟授予工程管理硕士学位人员的名单。经院级学位委员会审查通
工程管理硕士研究规划方案

工程管理硕士研究规划方案一、选题背景随着工程项目的日益复杂和多样化,工程管理领域的研究也变得愈发重要。
工程管理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学科,涉及到多个领域包括工程,经济学,管理学等。
工程管理硕士研究规划方案旨在通过对工程管理领域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为工程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支持。
二、研究目标1. 了解和分析当前工程管理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 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和探索,提出解决工程管理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方向和方法;3. 落实工程管理理论到实际项目中,为工程管理实践提供有效的支持。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1)工程项目管理理论的研究:包括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工具等;(2)工程质量管理研究:包括工程项目中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方法等;(3)工程进度管理研究:包括工程项目中的进度计划、进度控制等;(4)工程成本管理研究:包括工程项目中的成本估算、成本控制等;(5)工程风险管理研究:包括工程项目中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等。
2. 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法:对国内外工程管理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全面综述和分析,了解研究现状;(2)案例分析法:选择一些典型的工程管理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其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3)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工程管理从业人员对于相关问题的看法和建议;(4)数学模型和仿真法:对工程管理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数学建模和仿真实验,找出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四、研究计划和进度安排1. 第一年(1)开展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熟悉工程管理领域的研究现状和问题;(2)开展工程项目管理理论的研究,掌握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第二年(1)深入研究工程管理领域的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和成本管理等方面的问题;(2)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工程管理从业人员对于相关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3. 第三年(1)进行数学建模和仿真实验,对工程管理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和探索;(2)撰写毕业论文,并进行综合性总结,提出解决工程管理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方向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32
李素科
专业选修课
10
01714360
云计算技术及应用
2
32
莫同
专业选修课
11
01716420
机器学习
2
32
李伟平
专业选修课
12
01716430
区块链
2
32
孙惠平
专业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9
01719640
投资管理与互联网理财
2
32
赵岩
专业选修课
10
01719840
互联网金融实践
2
32
黄嵩
专业选修课
11
01719860
财务分析
2
32
邢恩泉
专业选修课
12
01719880
金融信息安全
2
32
文伟平
专业选修课
13
01711860
大数据专题
2
32
刘宏志
专业必修课
14
01719900
人工智能导论
2
32
孙圣力
专业选修课
二、(19-20)学年春季学期----12门课,22学分
序号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任课教师
课程类别/备注
1
6141000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2
研究生院
公共必修课
2
01710101
自然辩证法
1
16
任元彪
公共必修课
3
01719910
文献阅读与论文选题
2
32
导师小组
公共必修课/不排课
4
01710051
论文写作指导与规范
1
16
导师小组
公共必修课
5
01719920
工程管理定量分析方法
2
32
林慧苹
专业必修课
6
01716179
创新战略管理
2
32
窦文章
专业选修课
7
01716190
跨文化沟通与管理
2
32
张宏岩
专业选修课
8
01719290
金融创新
2
32
窦尔翔
专业选修课
9
01716360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
2019级(全日制)工程管理硕士教学计划
一、(19-20)学年秋季学期----14门课,29个学分
序号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任课教师
课程类别/备注
1
01710110
英语
2
32
张宏岩
公共必修课
2
01710061
素质教育与前沿技术
3
48
黄嵩
公共必修课
3
01716160
工程管理基础
2
32
邢恩泉等(窦文章、赵岩、李昕旸、倪宣明)
专业必修课
4
01719950
工程经济学
2
32
倪宣明
专业必修课
5
01716380
科技创新管理
2
32
曾钦平
专业选修课
6
01716750
新产品管理
2
32
顾问
专业选修课
7
01719260
互联网营销
2
32
赵占波
专业选修课
8
01719270金融工程与风险理232李昕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