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北平 赏析
想北平——老舍-赏析

【作品原文】如果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
让我单摆浮搁地讲一套北平,我没办法。
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的太少了,虽然我生在那里,一直到廿七岁才离开。
以名胜说,我没到过陶然亭,这多可笑!以此类推,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
可是,我真爱北平。
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
我爱我的母亲。
怎样爱?我说不出。
在我想作一件讨她老人家喜欢的事情的时候,我独自微微地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
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揭露在外面一些来。
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
夸奖这个古城的某一点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
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
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
啊!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象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
这不但是辜负了北平,也对不住我自己,因为我的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
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
可是我说不出来!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
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
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虽然“近似”两字要拉扯得很远——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
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
自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象北平那样既复杂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
我的北平 我的思念——解析《想北平》

散文《 想北平》 中运用 了多种 艺术 手 法 , 但 最 能体 现老 舍独 到 之 处首 推是 比较 手法 的运 用 。 首先是文体的比较 ,老舍否
定 了用 “ 单 摆 浮搁 ” 的小说 写作 方 式讲北平 ;他更不认为 自己是诗 人 ,于 是 自然不 能用 杜 鹃啼 血 的 方式, 道 出北平 的与众不 同。 在这 两 种无 奈之 中 ,作者 要描 画的是 “ 大 概 等 于 牛 的 一 毛 ” 的美 丽 的 “ 我 的北平 ” ; 其次 , 北 平城 与典 型
觉得 无法 通过 文字 尽情 表述 自己 对她 的思 念 。 于是 , 北 平 的建筑 美
可 以发现他对隐喻方式 的沿用 。
在 老舍 的 心 目中 ,北 平给 了他 一
切 ,赐予 了他 富有 北 平气 息 的品 性 ,他将 这种 赐 予类 比为母 亲给
予 他 的一切 。 为此, 这种 深沉 的隐
、
综 合运 用 多种 比较 , 描 画
“ 我 的北 平”
落泪不甚 了解。 其实 , 他落泪的原
因是多方 面 的 。中 国诗人 往往 会 延续古典诗歌“ 隐” 的传统 , 用隐 喻 的方 式表 达深 沉 的情感 。虽 然 老 舍先 生 自称 “ 我 不 是诗 人 ” , 但 是在《 想北平》 一文中 , 我们还是
一
景、 花草 、 瓜果 、 蔬菜等都成为他 记忆 中难 以抹 去 的新鲜 元 素 。甚 而 至于 ,他用 近乎 自豪 的 口吻描
教 l 材 I 研I 讨
2 01 5 / 9
老 舍 的作 品处 处 渗透 出 “ 北 京昧儿” , 地道 的北 京 语 言 , 典 型
的北 京 生活 , 不 一 而足 。 在 其散 文
月是故乡明——老舍《想北平》赏析

月是故 乡明
老舍《 想北平》 赏析
◎于 建 锋
( 拼茶高级 中学, 江苏 南通 2 2 6 4 0 6 )
每个 人 都有 自己的家 , 都 有 自 己 的 家 园 。 家 乡 的
但 热 闹是 它们 的 , 我 什 么也 没 有 。
忽 然 想 起 采 莲 的 事 情 来 了 … … 可 见 当 时嬉 游 的 光景 了。这 真是 有趣 的 事 , 可 惜 我 们 现 在 早 已 无 福 消
受 了。
事 讨她 老人 家喜 欢 的 时候 , 我 独 自微 微 地 笑 着 ; 在 我
高 中语 文 课 堂 教 学 中 问 题 ( 话题 ) 的 指 向性 问 题 , 而不
是 说这 一篇 文 章 的教 学必 须且 只能关 注 这几 个 问题 。
在 此基 础 上 , 再 次 删减 , 其 实 文 章 就 一句 话 — —
“ 这几 天 心里 颇不 宁 静 ” 。作 者 在 此 , 极 力 以 美 景 乐 事
排 遣 内心 苦 闷 , 为此 走 向 荷塘 , 走 向古 典 , 走 向故 乡 ,
是一 计不 成再 生一 计 , 但终 是难 成 , 愁 烦 难消 。
本 版 编 辑 / 夏天 I 空 间1
一
词一 句不 明 白 , 是 不 知 道 朱 自清 为 什 么 在 后 文 要 说
— —
这 许 多 内容 。 很 多学 生都认 为 , 这篇 文 章写完 “ 月 下荷 塘” 、 “ 塘 中月 色 ” 和“ 荷 塘 四 周 ”, 就 应该 结 束 了 , 因 为
想北平

★作者对正在消失的胡同和胡 同文化的情感态度?
没落的必然(理性) 依恋、无可奈何(感性)
作者赋予胡同文化的内涵
❖封闭、忍耐、自足、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作者对此怀着什么感情?
推崇:知足常乐 随遇而安 安分守己
反思:封闭文化 忍、逆来顺受
北京居民的生活
本文是作者于1936年在山 东济南时写下的一篇散文.当年 身处异地的老舍,在战乱的岁月 中,更加思念他挚爱的北平.
了费白
多力,
,
选材:在众多繁复的材料中精心选择
自己 具有独特感受的东西来 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写法:1、运用衬托的手法,侧面表现。
2、努力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散文特色
• 比喻之中见挚爱 • 比较之中有偏爱(对比) • 细节之中出情趣(以小见大) • 京味之中显真切
拓展
散文的美未必都来自美景美物;主 要在于有一颗感悟美的心,有一双 发现美的眼睛。大家联想我们的家 乡,有没有让你动情的地方呢?, 可自由发言,可写一片段。举例提 示:
1、“我不是诗人,不能把一切好听好看的词 都浸在心血里,像杜鹃那样啼出。”
2、即使用尽了“一切好听好看的字”也难以 表达我对北京的爱。
5、作者真没能力讲出吗?
不是。他不愿意用通常的写法去写,于 是他另辟蹊径,抛开美好的词语,用最通俗 质朴的语言,最能引人共鸣的表达方式来表 达。
揣摩关键语句的含义和情感
首先直抒胸臆,“我真的爱北平”。然 后把自己对北平的爱比喻成对母亲的爱,看 似平常却极妙(相似点:“独自微微地笑 着”、“欲落泪”)。
关系:“我”中有“你”,“你”中有 “我”,融为一体,密不可分。
用意:让人们分享他对北京的爱,表明 他不是在“写”北平,而是在“想”北平。
想北平 赏析

这篇文章写的是老舍先生对北平的怀念,其实也是对于老舍先生本人的写照。北平多如牛毛的名胜古迹老舍不谈,只写自然,日常,平凡的小事物,这反映了老舍先生是一个朴实,不喜功名的人。他在乎的是最淳朴,最自然日常的小事物。老舍先生又是一个随性的人,他不喜欢被塞满的,没有空隙的生活,“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连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先生随性,但又不会脱离现实。而“巴黎,还太热闹……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儿茶就够了。”更是写出先生便是那温和之人,平平淡淡才是真。先生还热爱生活,他喜欢北平那便宜的花草和新鲜的蔬菜,喜欢这些最家常最天然的东西,这个更是他对于生活的态度。
文中老舍先生一直拿北平和欧洲四大古城比较,并对他深爱着的北平寄予了很高的评价。“巴黎,还太热闹。虽然,那里也有空旷寂静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据说巴黎的布置比伦敦罗马匀称的多,可是比上北平还差点。”“是的,北平是个都城……从里面说,它没有像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老舍虽然没有直接写北平的好,但是他通过拿欧洲四大古城和北平作对比,让读者主观认为北平确实更胜一筹。同时,老舍先生那对北平“说不出的爱”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而第四段的“就伦敦,巴黎,罗马而说,罗马更近似北平,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更是强调了他对北平的爱。
散文《想北平》赏析

散文《想北平》赏析郭晓芳 09汉(1) 20093007老舍是一位“北京味儿”很浓的作家。
他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从1899年出生到1966年出世,老舍一生中有四十二年是在北京度过的。
他最有影响的作品,如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都是用北京话写的,也是以北京为题材的,具有浓厚的北京味儿。
通过对北京人的生活方式、社会文化和心理特点真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北京社会民俗风情画。
《想北平》是一篇散文,在这篇短小的散文中作者用朴实而又真挚的话语描写出了他对北京那种亲如母亲的感情。
文章一开头作者就胸有成竹的说倘若以北平为背景搞创作他是不至于害怕的。
但就如何表现北平,作者又觉得很为难:“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觉得太少了”,他又不愿单纯的只“凭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不知道的”。
但这两者并不是矛盾的,正是因为老舍先生太爱北平,所以才会忧心自己所知道的关于北平的名胜风景太少了,担忧会因此而无法将北平的种种:古迹、风景、历史文化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怕埋没了北平的种种好处。
第二段一开头作者就情不自禁地说道:“我真爱北平。
”但他又说“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
“说不出”三个字,在文章中中多次出现,反复强调,让人读于此,忍不住要闭上眼睛用心去体味老舍先生对北平那种“说不出”的爱。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没有把他对北平的感情看是对一座城的热爱,而是把它缩小化:把它看作是一个儿子对母亲的爱,并且指明这种爱不在于各种枝节形式,而在于心灵的感受。
北平这个地方,有与他心灵相粘合的历史,是他梦中的牵挂,那种思念是戒不掉的。
所以第三段中作者渴望自己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灵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
紧接着又感叹强调他不是诗人,正因为他不是诗人所以他道不出他心中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
我想老舍先生并不是并不是达不到诗人的高度,他只是想用一种平凡朴素的文字来诠释他对北平的感情和热爱。
句句写真字字含情——老舍《想北平》赏析

句句写真字字含情——老舍《想北平》赏析句句写真字字含情羁旅在外,思念故土,这是人之常情。
老舍的《想北平》以其平淡的笔触,为读者描写了一个属于作者自己的“北平”,表现他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文章开始,作者连续用了四个“说不出”表达了对北平的爱。
“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
”“我说不出。
”“可是我说不出来!”“这只有说不出而已。
” 这里作者反复强调“说不出”,说明爱而不可名,其实正是一种独特的写作方法,他不愿意重走以往文人抒写思念之情的老路,而是独辟蹊径。
为表达自己对北平的爱,将北平比喻成自己的母亲,这样的比喻看似普通,却把对北平深沉的爱展袒露了出来,足见北平在作者心目中的位置有多么高,比喻愈深,感人愈切。
可是,北平作为一个文化古城,历史久远,面积甚大,可写的内容很多,倘若写出他的全部恐不现实,写出他的某一个细节,又觉“把北平看得太小了。
”那么,写北平要写什么?作者把自己对北平的爱定位在“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上,即属于自我“心中的北平”。
这就把偌大的北平风景压缩在一个“点”上,北平是作者心中的北平,作者心中的北平是最美的,理所当然是作者最喜爱的。
究竟北平美在什么地方?他有哪些特点?作者将北平与欧洲四大“历史的都城”作比较,从整体结构、建筑格局、环境气氛、生活情趣等方面,历数北平的好处。
欧洲四大都城虽是驰名世界,但与北平相比却有着明显的缺陷。
北平有着动中有静,布局合理,贴近自然的优点:胡同院落有树木,建筑四周有空闲,墙上墙根长着牵牛茉莉,再加上乡下人从四面八方运来的瓜果蔬菜,他与乡村间几乎没有距离。
此外,北平虽是大都市,内无冒烟工厂,外与园林菜圃相连,既保住了乡野的幽静,也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清爽宜人,生活在这样的城市轻松、舒畅,没有窒息的感觉,难怪老舍不禁“要落泪”,禁不住深情呼唤:“真想念北平呀!”作为一篇抒情散文,《想北平》语言通俗、简洁、亲切,通篇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文中将北平比作母亲,这样的比喻虽是妇孺皆知,但咀嚼之后却感到饱含深情,这正是作者对北平爱的体现。
《想北平》

02
文本分析
语言风格与特点
平实自然
文章语言平实自然,没有华丽的 辞藻和过多的修辞手法,符合老 舍作品的一贯风格。
京味儿
文章中运用了大量的北京方言和 俚语,具有浓郁的京味儿特色, 展现了老北京的生活气息。
幽默风趣
老舍在文章中运用了幽默风趣的 语言,使得文章读起来轻松愉快 ,同时也能更好地表达出作者的 情感。
时代背景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时期。日本侵略者 的侵略和国民党政府的腐败使得国家处于危机之中。老舍在 此时写下了这篇散文,表达了他对家乡北平的深深眷恋之情 。
作品主题与意义
主题
散文《想北平》的主题是乡愁,老舍通过对北平的描述和回忆,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意义
这篇散文不仅表达了老舍个人的乡愁情感,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和人民的苦难和渴望。它唤起了人 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和关切。这篇散文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被广泛认为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
VS
时代精神
作者通过描述北平的时代变迁和人们的生 活状态,展现了时代精神的发展和变化。 这种时代精神不仅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 和思想观念上,更体现在社会的发展和进 步上。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 和憧憬,呼吁人们关注时代的发展和进步 。
04
艺术手法鉴赏
对比手法运用及效果分析
对比手法
文章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北平和“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进行比较,突出 了北平的特点和优势。
情。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想北平》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文本分析 • 主题探讨 • 艺术手法鉴赏 • 作品价值与影响 • 结语:总结全文,回顾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舍先生用京味儿极浓的文字抒发了自己对于“他的北平”的说不出的爱,就像他说的一样“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每一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只是说不出来而已。”
北平,一座历史悠久,历史与现代结合的首都,名胜古迹数不胜数,而老舍先生所爱的所关注的不过是“他的北平”,那些他每天接触的北平。抛开名胜,作者专注于最自然的细小事物:水里的小生物,北京的花花草草,新鲜的瓜果蔬菜。老舍先生在描写这些细小的事物时尤其注意环境和氛围的营造。“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老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小蜻蜓,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老舍先生几乎没有使用形容词来修饰这段文字但是却能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些都源于作者对于环境的塑造。
讲不出的爱
——《想北平》赏析
世上的爱有很多种,对心仪的物品赞不绝口的喜爱,对爱人情深似海的溺爱,对朋友单纯真诚的友爱;有些爱轰轰烈烈,有些爱生离死别,有些爱至死不渝。而在老舍眼里,孩子对于母亲难以言表的爱最有味道,最难以割舍。
伟大的人民艺术家老舍在《想北平》中将自己比成一个孩童,身在他乡却始终牵挂着母亲一般的故乡“北平”。在《想北平》中,老舍先生想在对老友聊天一样,表达自己对于故土内种“道不出来的爱”。
文中老舍先生一直拿北平和欧洲四大古城比较,并对他深爱着的北平寄予了很高的评价。“巴黎,还太热闹。虽然,那里也有空旷寂静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据说巴黎的布置比伦敦罗马匀称的多,可是比上北平还差点。”“是的,北平是个都城……从里面说,它没有像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老舍虽然没有直接写北平的好,但是他通过拿欧洲四大古城和北平作对比,让读者主观认为北平确实更胜一筹。同时,老舍先生那对北平“说不出的爱”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而第四段的“就伦敦,巴黎,罗马而说,罗马更近似北平,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更是强调了他对北平的爱。
这篇文章写的是老舍先生对北平的怀念,其实也是对于老舍先生本人的写照。北平多如牛毛的名胜古迹老舍不谈,只写自然,日常,平凡的小事物,这反映了老舍先生是一个朴实,不喜功名的人。他在乎的是最淳朴,最自然日常的小事物。老舍先生又是一个随性的人,他不喜欢被塞满的,没有空隙的生活,“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既不挤慌,又不太僻静:连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先生随性,但又不会脱离现实。而“巴黎,还太热闹……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儿茶就够了。”更是写出先生便是那温和之人,平平淡淡才是真。先生还热爱生活,他喜欢北平那便宜的花草和新鲜的蔬菜,喜欢这些最家常最天然的东西,这个更是他对于生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