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答案第十二章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十二章--习题答案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1)研究的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3)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1)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
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2。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第12章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第12章第一章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本章的主要知识点: 1.经济学产生的根源资源稀缺性与人类需要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产生以下四个基本经济问题:(1)生产什么?(2)如何生产?(3)为谁生产?(4)经济增长。
2.经济学的定义与经济学的划分(1)经济学的定义;(2)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3)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3.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经济人假定;(2)经济模型;(3)均衡及其种类;(4)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存量与流量;(5)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6)实证分析法与规范分析法4.学习经济学的意义一、单项选择1.经济资源与非经济资源的区别主要在于()。
a.它们是否有用;b.获取它们时,是否要付出一定的费用;c.它们价格的高低;d.它们的效用高低。
2.资源稀缺性的含义是指()。
a.资源的数量较少; b.获得一定量资源所必须耗费的成本相当高;c.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来说,再多的资源也显不足;d.资源的价格很高。
3.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
a.一国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b.收入的短期波动;c.收入的长期增长;d.一国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
4.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
a.一国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 b.一国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c.如何生产;d.为谁生产。
5.西方学者认为,现在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都是()。
a.完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 b.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c.自然经济体制;d.混合经济体制。
6.下列四个命题中,与微观经济学相关的命题是()。
a.货币数量影响价格水平; b.技术水平影响经济增长;1c.石油价格影响汽车需求; d.预算赤字影响储蓄水平。
7.下列命题中不属于实证经济学的命题为()。
a.专家认为我国目前的失业率高达10%; b.高失业率在短期没有下降的趋势;c.我国的高失业率是由很多原因引起的; d.失业率应该降低到8%。
8.下列命题中不属于规范经济学命题的是()。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3版)笔记(第12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3版)第三篇市场经济问题研究第十二章一般均衡与福利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一般均衡分析1.一般均衡的含义(1)局部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是指,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孤立地考察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均衡而不考虑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影响的方法。
(2)一般均衡分析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就是要考察在所有市场都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情况下,所有市场的均衡价格和产量是如何同时决定的。
实际上,一般均衡分析就是在局部均衡分析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同市场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的分析。
(3)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从理论角度说,一般均衡分析要优于局部均衡分析,但并不意味着对所有经济问题都要动用一般均衡方法。
虽然局部均衡分析忽略了一些因素,但在许多情况下,这些因素只会带来数量上或程度上很小的不同,这样,运用局部均衡方法与一般均衡方法相比,在一定的精度要求下可以得出几乎相同的结论。
尽管一般均衡分析要比局部均衡分析全面,但局部均衡分析却是一般均衡分析的基础,因为只有在充分了解个别市场均衡价格和产量是如何决定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
2.两部门一般均衡模型(1)基本假设①只有两个消费者,A和B,他们只消费两种商品X和Y,消费者将所有的收入都花在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上;②只有两种生产要素,L(劳动)和K(资本),消费者拥有这两种要素,并通过出卖劳动和资本来获取收入;③X和Y,由两个生产部门生产,一个专门生产X,另一个专门生产Y,均使用两种要素进行生产,生产技术是既定的;④经济中劳动和资本的总量是固定的,但是每一产品部门可投入的要素是可变的,因此,一个部门投入要素的增加必然伴随着另一个部门投入要素的等量减少;⑤所有市场(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并且只分析长期均衡。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9版)课后习题详解-(不确定性)【圣才出品】

第12章不确定性1.在图12-1中,如何才能达到禀赋点左边的消费点?答:禀赋左边的点意味着在好的状态下有更多的收益,而在坏的状态下遭受更大的损失。
与购买保险以规避风险相比,这种情况下消费者有可能是保险的出售者。
也就是说,在好的状态下,他将收到保费,而在坏的情况下,他将赔偿别人的损失。
图12-1 购买保险时的预算线2.下面哪一个效用函数具有期望效用函数的性质?(1)u(c1,c2,π1,π2)=a(π1c1+π2c2)(此处应该有a>0的条件);(2)u(c1,c2,π1,π2)=π1c1+π2c22;(3)u(c1,c2,π1,π2)=π1lnc1+π2lnc2+17。
答:(1)具有期望效用函数的性质,可将u(c1,c2,π1,π2)=a(π1c1+π2c2)看成由标准期望效用函数经过正仿射变换u(z)=az+b而得到(只不过此处b=0)。
(2)不具有期望效用函数的性质,因为它不是标准的期望效用函数,也无法从某期望效用函数经过正仿射单调变换得到。
(3)具有期望效用函数的性质,可将u(c1,c2,π1,π2)=π1lnc1+π2lnc2+17看成由标准期望效用函数经过正仿射变换u(z)=az+b而得到,其中a=1,b=17。
如果效用函数u(x)满足u(c1,c2,π1,π2)=a[π1v(c1)+π2v(c2)]+b,就说u(x)具有预期效用函数的性质,这里v(x)是普通的效用函数。
根据这个定义,容易得到(1),(2),(3)的结论。
3.一个厌恶风险的人要在以下两种情形之间进行选择:他有25%的概率得到1000美元,有75%的概率得到100美元;或者,他可以确定地得到325美元。
他将怎样选择?答:此人会选择第二种情形。
因为第一种选择给消费者带来的预期收入为1000×25%+100×75%=325美元,但是对风险规避者而言,确定性收入带来的效用要大于在不确定的条件下相同的预期收入带给消费者的效用,即E u<u(E x)。
微观经济学-第十二章-外部性与公共产品-习题

第十二章外部性与公共产品一、重点和难点(一)重点1.外部性的机理与解决思路2.效率改进方法(二)难点1.公共产品的供求问题以及相应的决策规则二、关键概念外部性交易成本科斯定理公共物品免费搭车一致同意规则三、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可用( )来描述一个养蜂主与邻近的经营果园的农场主之间的影响.A.外部不经济B.外部经济 C.外部损害 D.以上都不对2.某人的吸烟行为属于( )。
A.生产的外部经济B.消费的外部不经济C.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D.消费的外部经济3.如果上游工厂污染了下游居民的饮水,按照科斯定理,( ),问题可妥善解决.A.不管产权是否明确,只要交易成本为零B.不论产权是否明确,交易成本是否为零C.只要产权明确,且交易成本为零D.只要产权明确,不管交易成本有多大4.解决外部不经济可采取( ).A.征税的方法 B.通过产权界定的方法 C.通过将外部性内在化的方法D.以上各项均可5.“搭便车”现象是对下面哪个问题的一种形象的描述?( )A.社会福利问题B。
公共选择问题 C.公共产品问题D。
市场失灵问题6.某一活动存在外部经济是指该活动的( )。
A.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 B.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C.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D.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7.政府进行市场干预的理由在于( ).A.税收 B.反托拉斯法C.外部性 D.以上都是8.以下( )不是公共产品的特征。
A.非排他性B。
竞争性 C.外部性 D.由政府提供9.( )最准确地说明了产生污染的生产是缺乏效率的。
A.社会总成本高于私人成本B.社会边际成本高于私人边际成本C.产量大于社会最优产量D.忽略了外在成本10.公共产品的定价( )。
A.由市场供求决定B.由垄断组织通过竞争决定C.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进行评估D.由购买者决定11.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是消费者个人需求曲线的( )。
A .垂直相加B .水平相加 C.算术平均数 D .加权平均数12.公共产品的生产可通过特定的社会体制决定,称为公共选择理论,下面属于公共选择理论的内容为( ).A.集权决策 B .投票决策 C .阿罗不可能定理 D .以上各项都是13.关于科斯定理,正确的论述是( ).A.科斯定理阐述的是产权和外部性的关系B.科斯定理假设没有政府干预C.科斯定理一般在涉及的交易主体数目较少时才较为有效D.以上各项都正确14.通过税收或补贴来使外部性内在化,是指( )。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详细答案(128页)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1章课后习题详解1.回想你看到过或接触过的西方经济学著作。
它们各自属于本章所说的三种类别中的哪一种?答:第一类,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
如行情研究、存货管理、产品质量控制、车间生产流程布局等内容。
著作有《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等。
第二类,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
如资源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石油经济学,对税收、财政和通货膨胀等问题的论述。
著作有《资源经济学》、《农业经济学》。
第三类,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
如微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
著作有《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
2.为什么我国学员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不同于西方?答:由于西方经济学具有双重性质,它既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由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经验总结,这就决定了我国学员学习它所应持有的态度:在整个的理论体系上或整体倾向上对它持否定的态度,而在具体的内容上应该看到它的有用之处,是否真正有用还需要考虑到国情的差别,应结合我国的国情加以借鉴吸收,做到“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洋为中用”。
(1)我国学习下岗经济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从中得到对我国有用的知识,即“学以致用”。
对西方经济学而言,“为艺术而艺术”的学习目标是不适用的。
因为,如果不是为了“实用”而学习,那么还不如去从事其它的活动。
“经济学”这一名词的英文来源是希腊文的名词“家庭管理”。
由此也可以看出西方经济学的“致用”的性质。
(2)既然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是为了“致用”,那么就必须注意到它涉及对西方“致用”的两个特点:其一,它宣扬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以便巩固西方社会的共识或凝聚力,即增加西方学者所说的“社会无形资本”;其二,它总结西方市场运行的经验,以便为改善其运行提供对策。
西方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存在于西方,其原因即在于此;这就是说:它存在于西方的原因正是由于他对西方国家有用。
(3)在以上两个特点中,第一个特点显然对我国不但没有用处,反而会引起有害的作用。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复习思考题第1章 绪 论1.简述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2.经济模型应该准确地描述现实世界吗?3.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区别是什么?4.市场与行业的区别是什么?第2章 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1.在下列各种情形下,啤酒的市场价格将如何变动?(1)啤酒生产原料价格上涨;(2)消费者收入普遍提高;(3)啤酒业进行大规模的广告宣传;(4)凉夏。
2.假设一个封闭的岛国遭受了大海啸的袭击,造成大面积农田被毁坏,但所幸的是只有很少一部分居民死亡。
请画图分析大海啸发生前后该国粮食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的变化。
3.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不利,因为农业要歉收;但也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有利,因为农业歉收后谷物会涨价,农民因此而增收。
试利用所学的经济学原理对这两种说法给予评价。
4.刘先生决定总是把他的收入的一个固定比例(1/a )用于购买食品。
请计算他对食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
5.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P Q d550-=,供给函数为P Q s 510+-=。
(1)求均衡价格e P 和均衡数量e Q ,并作出几何图形;(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P Q d560-=.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e P 和均衡数量e Q ,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供给函数变为P Q s 55+-=.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e P 和均衡数量e Q ,并作出几何图形。
6. 2006年3月1日,中国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确定了2006年白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为每50公斤72元。
请画图分析这种最低收购价格措施如何影响市场结果。
第3章消费者行为1.画出下述情况下消费者对牛肉汉堡包和啤酒偏好的无差异曲线:(1)李明喜欢啤酒,但厌恶汉堡包,不管他吃了多少个汉堡包,他总喜欢再多喝一点啤酒。
(2)张军对不管是3杯啤酒还是2个汉堡包的偏好是无差异的,当他多消费这两种食物中的任何一种的时候,其偏好没有变化。
微观经济学-第十二章-外部性与公共产品-习题

第十二章外部性与公共产品一、重点和难点(一)重点1.外部性的机理与解决思路2.效率改进方法(二)难点1.公共产品的供求问题以及相应的决策规则二、关键概念外部性交易成本科斯定理公共物品免费搭车一致同意规则三、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可用()来描述一个养蜂主与邻近的经营果园的农场主之间的影响。
A.外部不经济B.外部经济C.外部损害D.以上都不对2.某人的吸烟行为属于()。
A.生产的外部经济B.消费的外部不经济C.生产的外部不经济D.消费的外部经济3.如果上游工厂污染了下游居民的饮水,按照科斯定理,(),问题可妥善解决。
A.不管产权是否明确,只要交易成本为零B.不论产权是否明确,交易成本是否为零C.只要产权明确,且交易成本为零D.只要产权明确,不管交易成本有多大4.解决外部不经济可采取()。
A.征税的方法B.通过产权界定的方法C.通过将外部性内在化的方法D.以上各项均可5.“搭便车”现象是对下面哪个问题的一种形象的描述?()A.社会福利问题 B.公共选择问题 C.公共产品问题 D.市场失灵问题6.某一活动存在外部经济是指该活动的()。
A.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B.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C.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D.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7.政府进行市场干预的理由在于()。
A.税收B.反托拉斯法C.外部性D.以上都是8.以下()不是公共产品的特征。
A.非排他性 B.竞争性 C.外部性 D.由政府提供9.()最准确地说明了产生污染的生产是缺乏效率的。
A.社会总成本高于私人成本B.社会边际成本高于私人边际成本C.产量大于社会最优产量D.忽略了外在成本10.公共产品的定价()。
A.由市场供求决定B.由垄断组织通过竞争决定C.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进行评估D.由购买者决定11.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是消费者个人需求曲线的()。
A.垂直相加B.水平相加C.算术平均数D.加权平均数12.公共产品的生产可通过特定的社会体制决定,称为公共选择理论,下面属于公共选择理论的内容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外部效应
一、选择题
1.在正的外部性的例子中()
A.私有市场产量不足 B.私有市场产量过多
C.效率要求政府实施税收 D.市场价格反映生产的社会成本
2.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对自然垄断部门的垄断行为()
A.不管的 B.加以管制的
C.尽量支持的 D.坚决反对的
2.在负的外部性的例子中()
A.私有市场产量不足 B效率要求政府实施补贴
C.市场价格低于有效价格 D.市场价格反映生产的社会成本
3.某一活动存在外部经济是指该活动的()
A.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 B.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
C.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D.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
4.如果上游工厂污染下游居民的饮水,按科斯定理(),问题就可以妥善解决。
A.不管产权是否明确,只要交易成本为零
B.只要产权明确,且交易成本为零
C.只要产权明确,不管交易成本有多大
D.不论产权是否明确,交易成本是否为零
二、判断题
1.只要私人成本(或收益)不等于社会成本(或收益),就会导致社会资源配置的无效率。
()2.正的外部性会导致资源的供给不足。
()
3.负的外部性会导致资源的供给不足。
()
4.在科斯定律条件下,只要产权是明晰的,资源配置就是有效率的。
()
5.只要产权是明晰的,产权的初始界定对资源配置的效率没有影响。
()
6.一体化的组织成本一定低于市场交易成本。
()
7.政府干预在一定情况下可以改善市场运行状况。
()
8.在治理污染时,出售的许可证的激励作用类似于征税的作用。
三、计算题
1.某果园与养蜂场相邻。
果园、蜂厂的成本函数分别为,,,分别为水果、蜂蜜产量,单位(千克);水果、蜂蜜的价格分别为3元/千克.2元/千克。
(1)果园、蜂场独立经营,其产量各为多少?
(2)果园、蜂场是否有动力一体化?
2.某污染企业的私人边际成本函数为,污染给社会带来的边际成本为,市场需求函数为,(为价格,为产量)。
(1)假定企业面临的是完全竞争市场,那么,均衡产量、价格分别是多少?
(2)社会最优产量是多少?
(3)为减少污染,政府拟按产量对企业征收污染税。
最优税率应为多少?
四、问答题
1.下面每种情况均涉及到外部性。
试指出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或两者兼而有之;并解释为什么自由市场对所述商品会生产得过多或过少。
(1)从事研发的企业;
(2)排污企业;
(3)在公园中心举行音乐会;
(4)吸烟。
2.完全禁止污染活动是一个好的想法吗?为什么?
3.设想A喜欢夜间大声播放摇滚乐,而这干扰了他的众多邻居休息。
那么,产权将如何配置?效率较高。
如果A的众多邻居都喜欢在夜间听摇滚乐,只有极少数几个邻居不喜欢,那么,产权将如何配置?效率较高。
如果A只有一个邻居B,且A夜间大声播放摇滚乐干扰了B的休息。
矛盾将如何解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B
3. C
4. A
5. B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三、计算题
1.(1)A产量为150,B产量为200;(2)有。
2.(1)产量为105,均衡价格为315;(2)84;(3)168
四、问答题
1.(1)正(2)负(3)正(4)负
2.不是,完全禁止污染边际成本过高,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
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