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工程[详细]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工程技术交底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工程技术交底1. 背景介绍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工程是一种新型的钢筋连接方式,它通过套筒挤压将钢筋连接成一体,其连接方式具有以下优点:•破坏性小:与传统的焊接、搭接连接相比,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不需要加热和冷却等外力影响,可以在常温下完成连接,从而避免了热膨胀和冷缩所引起的破坏。
•强度高:挤压连接处的强度很高,可以达到或者超过钢筋本身的强度。
•节约成本:挤压连接不需要机器操作,只需要简单的工具就能完成连接,减少人力投入和设备成本。
•施工效率高:挤压连接不需要等待焊缝的冷却,可以快速完成连接,提高了施工效率。
2. 技术交底2.1 端部切割在进行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之前,首先要进行钢筋的端部切割,将钢筋的表面锈迹、腐蚀和氧化层等清理干净,同时注意保护好钢筋的原始状态,以免影响连接效果。
2.2 套筒制备带肋钢筋套筒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制造,其内径应该略大于接头的直径。
套筒应该使用具有可靠性和耐蚀性的材料制成,如碳素钢、不锈钢等。
2.3 安装套筒安装套筒是整个连接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首先需要将制备好的套筒放置在钢筋连接处,并通过加硬度低的挤压机将其紧贴在钢筋表面。
在压制过程中,需要时刻监控压力情况,确保套筒完全贴合钢筋表面,并尽可能保证套筒的形状不受影响。
2.4 检测连接质量在进行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后,需要进行连接质量的检测,并将其记录。
主要检测项包括连接强度、套筒外径及长度,和套筒与钢筋表面之间的紧密程度等。
如果发现不合格现象,则需要及时进行修复,直到检测全部合格。
3. 注意事项1.进行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需要技术工人操作。
2.在进行连接的整个过程中,需要严格保护钢筋的原始状态。
3.连接质量需要得到有效的保证,可以通过强度计、超声波检测仪等设备进行检测,确保连接质量。
4.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的工作环境应该干净整洁,以免出现脏污和杂质对连接质量的影响。
4. 结语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是一种优秀的钢筋连接方式,其优势在于连接强度高、施工效率高、破坏程度小等。
带助钢筋套筒机械挤压连接施工工艺_secret

带助钢筋套筒机械挤压连接施工工艺一、规范依据1.《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96)2.《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 108-96)3.《带肋钢筋挤压连接技术及验收规程》(YB 9250-93)二、施工规范要求1、钢筋机械连接,其接头性能指标应符合以下规定:1.1、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设计应满足接头强度(屈服强度及抗拉强度)及变形性能的要求。
1.2、钢筋机械连接件的屈服承载力和抗拉承载力的标准值不小于被连接钢筋的屈服承载力和抗拉承载力标准值的1.10倍。
1.3、钢筋接头应根据接头的性能等级和应用场合,对静力单向拉伸性能、抗疲劳、耐低温等各项性能确定相应的检验项目。
1.4、接头抗拉强度达到或超过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并具有高延性及反复拉压性能。
1.5、接头性能要符合以下规定:接头性能检验指标单向拉伸强度f0mst≥f0st或1.15f tk高应力反复拉压强度f0mst≥f0st或1.15f tk残余变形u20≤0.3mm极限变形εu≥0.04大变形反复拉压强度f0mst≥f0st或1.15f tk 残余变形u≤0.01mm残余变形u4≤0.3mm且u8≤0.6mm 1.6、当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接头部位的温度低于-10ºC时,进行专门的试验。
2、钢筋连接处的混凝土保护层满足设计要求,且不小于15mm,连接件的横向净距不小于25mm。
3、对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位置要求,依照焊接接头要求办理。
4、带肋钢筋套筒挤压接头适用于直径为16~40mm的HRB335、HRB400牌号带肋钢筋的径向挤压连接。
4.1、对HRB335、HRB400牌号带肋钢筋挤压接头所用套筒材料,选用压延加工的钢材,其实测力学性能、承载力及尺寸偏差应符合相关规定。
4.2、套筒应有出厂合格证,套筒在运输和储存中,应按不同规格分别堆放,不得露天堆放,应防止锈蚀和沾污,套筒尺寸的允许偏差:套筒外径D(mm) 外径允许偏差(mm)壁厚(t)允许偏差(mm) 长度允许偏差(mm)≤50±0.5 +0.12t-0.10t±2>50 ±0.1D +0.12t-0.10t±24.3、挤压接头施工时有关挤压设备、人员、挤压操作、质量检验、施工安全按照现行«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108)的规定,挤压设备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校核,人员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在质量和安全方面加大检查力度。
06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工程

一、施工准备(一)作业条件1、加套筒挤压接头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证后方可上岗操作。
2、工程开工前,应由套筒挤压接头技术提供单位提交有效的型式检验报告。
型式检验报告必须记载送检试件的各项参数。
包括套筒长度、外径、内径、挤压道次、挤压力、压痕处平均直径或挤压后套筒长度,以便对挤压接头的外观质量进行检查。
3、钢筋挤压连接作业开始前,应对每批进场钢筋进行挤压接头工艺检验,以便检查接头技术提供单位所确定的工艺参数是否与本工程的钢筋相适应。
工艺检验合格后,方可开始施工。
4、检查挤压设备是否正常、并试压,符合要求后方可开始作业。
5、熟悉图纸。
(二)材料要求1、钢套筒应有出厂合格证。
套筒的力学性能必须符合规定。
表面不得有裂纹、折叠等缺陷。
套筒在运输、储存中,应按不同规格分别堆放,不得露天堆放,防止锈蚀和沾污。
2、钢筋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及设计要求,还应有产品合格证、出厂检测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三)施工机具压接钳、超高压泵站、超高压油管、卡板等。
二、质量要求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工程质量要求参见本书“钢筋锥螺纹连接工程”章节中相应部分。
三、工艺流程钢筋下料→作定位标记→挤压→质量检查四、操作工艺1、清除钢筋端头的锈污、泥沙等杂物。
如:钢筋端头呈马蹄形,有飞边、弯折或纵肋尺寸超大者,应先矫正或砂轮修磨。
2、在钢筋端头作定位标记和检查标记。
用红色油漆划3mm宽的线作标记。
定位标记的位置为套筒长度的一半减去5mm,检查标记与定位标记间距30mm。
3、挤压操作时采用的挤压力、压痕处外径或挤压后的套筒长度、挤压道次均应符合型式检验确定的技术参数。
4、按钢筋定位标记将钢筋插入套筒。
压钳就位时,应对准套筒压痕定位标志线并垂直于被压钢筋的横肋。
挤压应从套筒中央逐道向端部进行。
每次施压时要严格控制压力。
认真检查压痕深度,深度不够的要补压.超深的要切除接头重新连接。
5、为加快施工进度,先在地面上挤压一端套筒,再在施工作业区按工艺要求挤压另一端。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施工工法》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施工工法(企业工法)一、前言随着我国基本建设事业的高速发展,在钢筋混凝土工程中热轧带肋钢筋的应用十分普遍。
而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中,钢筋连接施工技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进入八十年代末以来,采用机械连接方法在钢筋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
据有关资料介绍,国内已在高层建筑、大跨桥梁、特种结构中成功使用。
由于机械挤压连接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建设部1997年4月1日发布了JGJ107-96《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国家科委已将该技术列为“八五”、“九五”重点推广项目。
为了使该项技术成果在工程建设中推广应用,根据上述有关规程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以及我们试点应用情况,制定本工法,供总公司范围内各单位参照使用。
二、特点:挤压连接属于机械连接。
它是运用不同规格的特制套筒在相应规格钢筋的接头之处,使用专门的机具进行径向冷挤压,从而使钢筋连接起来。
它能很方便在施工现场进行钢筋的接长,满足运输及施工的需要,其最大的特点是安全可靠,不削弱钢筋的强度,不受气候条件的限制。
它与传统的绑扎搭接和焊接相比有如下优点:1、接头强度高、质量稳定可靠,对钢筋无可焊性要求;2、功效可快10倍;3、使用动力仅1~3KW,不受现场电源容量的限制,体积小、轻巧灵活,能多台设备同时使用;4、无易燃易爆气体生产,无火灾隐患,不受风雨、寒冷气候的影响;5、能缓解钢筋搭接处的拥挤现象;6、操作简单方便,连接质量不随操作者不同而波动;7、可与不同直径的钢筋连接(直径差≤5mm);8、节省因搭接接头而增加的钢筋用量。
三、适用范围: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及一般构筑物和对接头的可靠性与塑性要求较高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直径为16~40的II 、III级带肋钢筋的径向挤压连接。
四、工艺原理:挤压连接是在带肋钢筋需要连接的部位安装特制的套筒通过径向冷挤压的机械咬合作用,通过套筒将一根钢筋的力传递至另一根钢筋的连接方法。
钢筋套筒冷挤压连接工艺标准

钢筋套筒冷挤压连接工程一、适用范围:适用于Ф16—Ф40的Ⅱ、Ⅲ级带肋钢筋的径向挤压连接,对可焊性差和延性要求高的接头更为适宜,其接头强度,刚度,韧性均与母材相当。
如图1图1二、施工准备:(一)设备准备:1.挤压连接机,按钢筋直径不同可采用多种型号,其最大工作压力32-125Mpa,整机功率0.8-1.5 KW。
2.超高压油泵是保证压接速度,压接力和压接质量的关键设备,必须选用符合工艺要求的合格产品。
3.超高压油管、悬挂平衡器(手动葫芦)、挤压连接钳。
4.其它压模、划线尺、压痕卡板、量规等。
(二)材料准备:1.钢筋:(1)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带肋钢筋》(GB1499-91)标准要求,并有质量保证书、材质证明、进场复试报告,进口钢筋亦应符合有关规定。
(2)钢筋宜采用砂轮切割机断料。
(3)清除钢筋端头连接部位的浮锈、泥浆、污垢、沾染的杂质等。
2.连接钢套筒: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塑性,其强度应高于被连接钢筋强度,已使用的连接套筒材质为优质碳素镇静钢,性能指标为:(1)机械性能:屈服强度δs 225-350N/mm2抗拉强度δb 375-500N/mm2延伸率δ5≥ 20%硬度 60-80HRB(2)套筒规格见表1 表1(3)套筒必须有出厂合格证。
(三)其它准备:1.参加钢筋套筒冷挤压连接施工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方能上岗。
2.钢筋与套筒应进行试套,如钢筋有马蹄、弯折或纵肋尺寸超大者,应先矫正或手提砂轮修磨,严禁用电气焊切割超大部分。
3.钢筋连接部位应划出套筒插入深度的标记线,并应清晰,持久确保钢筋插入套筒的长度。
4.检查连接设备运转是否正常,并进行试压,符合要求后方准作业。
三、操作工艺:(一)工艺原理:钢筋冷挤压连接工艺的基本原理是将两根待接钢筋插入钢筋连接套筒,采用侧压式连接机由径向挤压连接套筒,使套筒产生冷塑变形而箍紧钢筋,由此产生抗剪力来传递应力荷载。
(二)工艺流程:钢筋套筒验收钢筋断料、刻划钢筋套入长度定长标记套筒套入钢筋、安装连接机开动液压泵,逐步加压套筒至接头成型卸下连接机接头外形检查(三)操作要点:冷挤压接头的压接,一般宜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先在加工厂(或现场)将套筒一半套入一根被连接钢筋,压接半个接头,然后在施工现场(或作业区)再压接另外半个接头。
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施工

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施工1 适用范围1.1本标准根据JGJ108-96《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编制。
1.2钢筋挤压连接,又称钢筋压力管接头法,属钢筋机械连接工艺,即用钢套筒将两根待连接的钢筋套在一起,采用挤压机将套筒挤压变形,使它紧密地咬住变形钢筋,以实现两根钢筋的连接。
1.3钢筋挤压技术主要有两种,即钢筋径向挤压法和钢筋轴向挤压法。
钢筋径向挤压法是采用挤压机将钢套筒挤压变形,使之紧密地咬住变形钢筋横肋实现两根钢筋的连接。
钢筋轴向挤法是采用挤压机和压模,对插入的两根对接钢筋,沿轴线方向进行挤压,使套筒咬合到变形钢筋的肋间,结合成一体。
1.4凡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91)要求的Ⅱ、Ⅲ级变形钢筋或相当于上述标准的钢筋均可采用挤压连接。
1.5 挤压方式2 材料要求2.1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91)要求的Ⅱ、Ⅲ级变形钢筋或相当于上述标准的钢筋,其公称直径宜采用该标准推荐的钢筋直径。
2.2钢套筒2.2.1采用径向挤压工艺钢套筒的要求如下:材质:可采用热轧无缝钢管或由圆钢车削加工而成,其原材料应为普通炭素结构钢或炭素镇定钢,钢套筒的机械性能应满足以下的要求:尺寸与标志见图6.7.3。
外观检查:成品抽取5%检查。
套筒表面不得有影响性能的裂缝、折叠和结疤等缺陷;套筒表面标志的尺寸必须符合相应的套筒规格,其尺寸允许偏差为:宽度±1mm,间距±1.5mm。
套筒尺寸允许偏差见表6.7.1:表6.7.1量成批验收。
每批钢材应为同一品种、同一规格尺寸,每批钢材制成的套筒为一批。
每批套筒取一个拉力试样(图6.7.4),其机械性能试验结果应符合材质要求。
2. 2.2采用钢筋轴向挤压工艺钢套筒的要求如下:材质:钢套筒材质应符合GB5310-85标准的优质碳素结构钢,其机械性能为:外观:成品抽取5%检查。
套筒外表面应光洁,无凹凸伤痕和锈迹。
外表面,内表面 ,表面防锈处理。
016带肋钢筋径向挤压连接

带肋钢筋径向挤压衔接1范畴本工艺规范实用于产业与民用修建、修建物的钢筋混凝土构造中直径20~40mm的带肋Ⅱ~Ⅲ级钢筋径向挤压衔接施工。
2施工预备2.1资料及要紧机具:钢筋的级不、直径〔l8~40mm〕必需契合计划请求及国家规范,应有出厂品质证实及复试讲演。
出口钢筋需对挤压衔接进展型式测验,契合功能请求后运用。
钢套筒的材质为低碳素冷静钢,其机器功能应满意请求。
Ⅱ级钢筋用套筒屈从强度σs≥205N/mm2;抗拉强度σb=335~520N/mm2,延长率σs≥20%。
Ⅲ级钢筋用套筒σs≥230N/mm2,σb=390~520N/mm2,σs≥20%。
直径差年夜于5mm,用变截面钢套筒。
套筒规格型号G18、G20、G22、G25、G28、G32、G36、G40,套筒应有出厂及格证,分批验收。
要紧机存在:超高压泵站、油管、压钳、钢筋挤压压模、悬挂小车、均衡器、角向砂轮、划标记东西及反省压痕卡板卡尺等东西。
注:带肋钢筋挤压衔接是将两根需衔接的钢筋拔出钢套筒,应用压钳沿径向紧缩钢套筒,使之发生塑性变形,靠变形后的钢套筒与被衔接的钢筋严密联合全体的衔接办法。
2.2功课前提:参与挤压讨论功课的职员必需通过培训,并经考察及格前方可持证上岗。
去除钢套筒及钢筋挤压部位的锈污、砂浆等杂物。
钢筋与钢套筒试套,如钢筋有马蹄、飞边、弯折或纵肋尺寸超年夜者,应先改正或用手砂轮修磨,制止用电气焊切割超年夜局部。
钢筋端头应有定位标记跟反省标记,以确保钢筋伸入套筒的长度。
定位标记距钢筋端部的间隔为钢套筒长度的1/2。
反省挤压装备能否畸形,并试压,契合请求前方准功课。
3操纵工艺3.1工艺流程:→→→→3.2钢筋应按标记请求拔出钢套筒内,确保讨论长度,以防压空。
被衔接钢筋的轴心与钢套筒轴心应坚持统一轴线,避免公平跟弯折。
3.3在压接讨论处挂好均衡器与压钳,接好进、回油油管,起动超高压泵,调理好压接力所需的油压力,而后将下压模卡板翻开,掏出下模,把挤压机机架的启齿拔出被挤压的带肋钢筋的衔接套中,插回下模,锁逝世卡板,压钳在均衡器的均衡力感化下,瞄准钢套筒所需压接的标记处,操纵挤压机换向阀进展挤压。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 (1)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是钢筋连接方式中快速、简便的一种施工工艺。
为公路和工民建施工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并节省了大量的工作时间,在此根据规范要求并结合我在现场施工中所得经验浅谈一下此项工艺。
1.挤压接头的性能与应用1.1挤压接头按静力学的单向拉伸性能以及高应力和大变形条件下反复拉压性能划分为A、B两个性能等级;其中两个性能等级的划分均符合现行行业标准;1.2接头挤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且小于15mm。
连接套筒之间的横向净距不宜小于25mm;1.3钢筋机械连接件的承载力的标准值不小于被连接钢筋的屈服承载力和抗拉承载力标准值的1.1倍;1.4不同直径的带肋钢筋可采用挤压接头连接,当套筒两端外径和壁厚相同时被连接钢筋的直径相差不应大于5mm;1.5当砼结构中挤压接头部位的温度低于-20℃时,宜进行专门的试验。
2.对套筒的使用要求2.1对Ⅱ、Ⅲ级带肋钢筋钢筋挤压接头所用套筒材料应选用适于压延加工的钢材。
2.2套筒尺寸偏差应满足下表要求:2.3套筒应有出场合格证,在运输、存储过程中,应按不同规格的堆放,不得露天堆放,以防止锈蚀和油污。
3.挤压接头的施工3.1操作人员须持证上岗,挤压前应将钢筋端头的锈蚀、泥沙及油污等清除干净,并将钢筋进行试套,如果钢筋端头有马蹄、弯折或纵肋尺寸过大的情况,要预压矫正或用砂轮打磨。
对不同直径钢筋的套筒不得串用。
3.2认真检查挤压设备状况是否正常,进行试压,并制作试件进行检查,确定挤压技术参数,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作业。
3.3挤压操作时要在钢筋连接端画出明显定位标记,按标记来检查钢筋插入查筒内深度,钢筋端头需查筒长度中点不宜超过10mm。
3.4挤压宜从套筒中央开始,依次向两端进行,并使挤压机与钢筋轴线保持垂直。
3.5挤压机使用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禁止对高压油管进行严重拖拉或弯折;在高压进行挤压操作时,必须遵守有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4.挤压接头的施工现场检验及验收4.1工程中应用带肋钢筋套筒挤压接头时,应由该技术提供单位提交有效的型式检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挤压操作时采用的挤压力、压痕处外径或挤压后的套筒长度、挤压道次均应符合型式检验确定的技术参数.
4、按钢筋定位标记将钢筋插入套筒.压钳就位时,应对准套筒压痕定位标志线并垂直于被压钢筋的横肋.挤压应从套筒中央逐道向端部进行.每次施压时要严格控制压力.认真检查压痕深度,深度不够的要补压.超深的要切除接头重新连接.
2、钢筋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及设计要求,还应有产品合格证、出厂检测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三)施工机具
压接钳、超高压泵站、超高压油管、卡板等.
二、质量要求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工程质量要求参见本书“钢筋锥螺纹连接工Biblioteka ”章节中相应部分.三、工艺流程
钢筋下料→作定位标记→挤压→质量检查
四、操作工艺
1、清除钢筋端头的锈污、泥沙等杂物.如:钢筋端头呈马蹄形,有飞边、弯折或纵肋尺寸超大者,应先矫正或砂轮修磨.
5、为加快施工进度,先在地面上挤压一端套筒,再在施工作业区按工艺要求挤压另一端.
五、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要注意钢筋插入套筒的长度,检查定位标记线,防止压空.注意套筒内不得有砂子等杂物.
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交人: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共 页
第 页
交底内容:
一、施工准备
(一)作业条件
1、加套筒挤压接头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证后方可上岗操作.
2、工程开工前,应由套筒挤压接头技术提供单位提交有效的型式检验报告.型式检验报告必须记载送检试件的各项参数.包括套筒长度、外径、内径、挤压道次、挤压力、压痕处平均直径或挤压后套筒长度,以便对挤压接头的外观质量进行检查.
3、钢筋挤压连接作业开始前,应对每批进场钢筋进行挤压接头工艺检验,以便检查接头技术提供单位所确定的工艺参数是否与本工程的钢筋相适应.工艺检验合格后,方可开始施工.
4、检查挤压设备是否正常、并试压,符合要求后方可开始作业.
5、熟悉图纸.
(二)材料要求
1、钢套筒应有出厂合格证.套筒的力学性能必须符合规定.表面不得有裂纹、折叠等缺陷.套筒在运输、储存中,应按不同规格分别堆放,不得露天堆放,防止锈蚀和沾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