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悬空寺:凌空危挂,鬼斧神工

合集下载

悬空寺1

悬空寺1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您在这个吉祥美好的日子,光临中华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

莽莽苍苍蜿蜒起伏的北岳恒山,有许多奇特的景观,古有“恒山十八景”之说,其中最负盛名的便是建于北魏后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的悬空寺。

悬空寺位于恒山金龙峡,金龙峡东侧是恒山的主峰天峰岭,西侧是恒山第二主峰翠屏山,而悬挂在翠屏山的半空峭壁间的就是举世罕见的悬空寺。

朱红色的寺庙在褐黄色的山石的映衬下,色彩协调,比例匀称,全寺为木质所建,楼体大都悬空,这座纯木构建筑,瞩目远望,仿佛是一幅玲珑剔透的浮雕,大有凌空欲飞之势,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

民间道:“悬空寺,半天高,三尺马尾空中吊”,大诗人李白则用“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来形容之。

整个建筑具有险、奇、巧的特点,共有楼阁40余间,从低到高三层迭起,最高处三教殿距峡谷深处的高度曾为90余米,由于1500余年峡谷河床沙石沉积,现高度仅为45米,但站在三教殿仍有身临险境的感觉。

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金、明、清均有重修,现为明清建筑风格,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悬空寺以西为正,大门朝南,整个建筑由南向北扩建而成,越往北走地势相对越高越狭窄。

寺院由三部分组成,每部分都有一座三层式的楼阁,内设悬梯连接。

第一部分是一个标准的寺院布局,由于建于悬崖峭壁之间,所以将一个平面的寺院布局立体化了。

第一层是禅堂,第二层是大雄宝殿,第三层是它的配殿。

悬空寺的塑像是很多的,其中有三尊最为珍贵,说它们尊贵是因为它们的塑造艺术是十分独特的,它们是采用脱纱的工艺。

这三尊塑像就在大雄宝殿里,塑造的时候,先用胶泥塑成泥胎,然后再外面用南方产的纻麻一层层的裹上。

之后再磨光、上漆、贴金,最后从在塑像时事先留好的地小孔中把泥胎全部掏出来,这样塑像就像一个空的鸡蛋壳一样,中间是空的。

这三尊塑像高50厘米,重量只有3公斤重,是寺里最轻、最名贵的塑像。

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就是真正地悬在空中了,给人的感觉是十几根木柱支撑整个寺庙,其实告诉大家大多数木柱是不承重的,而我们看到在每一部分起连接作用的是栈道,在栈道的下面有一些横梁,这些横梁是插入岩石中的,在修建的时候,将岩石凿出口小肚大的石洞,里面放上锥形木楔,将横梁做成剪刀形猛力砸进去,木楔就钻入横梁,外面的力气越大,里面咬合得就越紧,它们把力就压在岩石上。

千古一绝——悬空寺

千古一绝——悬空寺

千古一绝——悬空寺2009105008 王芳众所周知,一般的寺庙建立在平地上,可是在中国北部的山西省有一座寺庙建在了悬崖上,这就是有名的悬空寺。

悬空寺坐落于山西省浑源县境内,位于五岳之一北岳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半崖峭壁间,始建于北魏后期,距今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是国内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好的高空木造摩崖建筑,也是唯一真正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独特古建,早在1982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恒山十八景”中的“第一胜景”。

远望悬空寺,像是一座浮雕镶嵌在壁崖里,走近观看,悬空寺仿佛凌空欲飞的样子。

悬空寺不仅外貌惊险奇特壮观,构造也颇具特色。

首先是“悬”。

悬空寺有大小房屋40间,而支撑着40间房屋的看起来似乎是那数十根细细的木桩,其实不然。

真正支撑悬空寺重量的是深深嵌入悬崖的横木。

这些横木是以当地特产铁木杉为材料加工而成,涂了桐油,防治白蚁咬噬,有防腐作用。

悬空寺的另一个特点是“奇”。

悬空寺处于深山峡谷的小盆地内,悬挂于石崖间,离地面58米。

顶峰突出部分好像一把伞,使古寺免受雨水冲刷,山下的洪水泛滥时,也免于被淹。

四周的大山也减少了阳光的照射时间,优越的地理位置使悬空寺能完好保存的重要原因之一。

悬空寺的第三个特点是“巧”。

这体现在因地制宜上。

悬空寺充分利用了峭壁的自然状态布置来建造寺庙各部分。

将本应该建在平地的寺庙建在了立体的空间中,山门,钟鼓楼,太殿,配殿都有,设计非常精致,寺内有佛像八十多尊。

唐开元23年,大诗人李白在游览悬空寺后,于石崖上书写了“壮观”二字。

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称其为“天下巨观”。

悬空寺建筑独特,令人匪夷所思。

这是古代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古老华夏文明的奇葩,熠熠生辉。

悬空寺

悬空寺

悬空寺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就来到了悬空寺!悬空寺所在的这条峡谷叫 金龙峡 。

东侧是恒山主峰天峰岭,西侧便是恒山第二主峰翠屏峰。

两峰之间夹着一条山峡,因为幽深的峡谷涧底流水像一条奔舞的金龙,故称 金龙峡 ,举世罕见的悬空寺就悬挂在这半空峭壁之间。

大旅行家徐霞客来到这里,曾惊奇地称之为 天下巨观 。

现在各位随我边走边欣赏这颗珍藏千年的 东方瑰宝 所有的壮举!悬空寺以西为正,大门朝南开,整个建筑由南向北扩建而成,越往走地势相对越高越狭窄。

寺院由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有一座三层楼阁,内设悬梯连接。

第一部分是哪一个标准的寺院布局,由于建在悬崖峭壁之间,所以把一个平面的寺院布局立体化了。

这部分第一层是禅堂,第二层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的两端,左为钟楼。

右为鼓楼;第三层是大雄宝殿的两个配殿,为比肩式楼阁。

这部分是悬空寺唯一脚踏实地的建筑,真正体现悬空寺 悬空 二字的是建筑的是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

两座楼之间均由悬空飞架的栈道连接,在就是中国传统的 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 的建筑结构。

悬空寺不仅外貌惊险、奇特、壮观、建筑构造也是颇具特色。

形式丰富多彩,屋檐有单檐、重檐、三层檐。

桅结构有扩梁结构、斗拱结构。

屋顶有正脊、垂脊、戗脊、贫脊。

总体外观,巧构宏制,重重叠叠,造成一种窟中有楼,楼中有穴;半壁楼殿,半壁窟,窟连殿,殿连楼的独特风格。

它既融合了我国建筑与园林艺术,又不失我国传统建筑的格局。

悬空寺可用 险、奇、巧、俏 四个字来概括。

险,触目惊心。

这是峭壁万仞,高挂古刹,上载危崖,下临深谷。

无论举手投足,拾阶而上,还是登堂入室仰望俯视,都有身临险境之感。

奇,悬空寺实乃举世罕见!这座集道家之玄,佛教之空,儒教之实为一体的空中栈阁。

此外,关帝殿的关羽神像以金脸面世,三教殿佛儒道共处一室,令人称奇!巧,巧借天然。

古代的建筑师们,徒手在崖壁上凿洞,插梁架柱并环环相嵌。

巧借峭壁上略微向内凹陷的有限空间,再用力学的杠杆原理把一寺二楼互相连接起来,使悬空寺这座凌空建筑有机的融入美学力学为一体诞生千年至今。

中国八大悬空寺

中国八大悬空寺

中国八大悬空寺一、河北苍岩山福庆寺苍岩山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南50公里,地处井陉县境内,自然风景、人文景观、民间传说独具一格。

景区自古就有“五岳奇秀揽一山,太行群峰惟苍岩”的盛名,是具有楼绝、檀奇、山雄、谷幽、林秀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苍岩山海拔并不高,只有1000余米,但其气势却足以令人惊叹,一是山体的颜色通红,给人强烈的视觉震撼,二是其峭壁平整开阔,险峻明朗之势非其他同等海拔之山可比。

正因如此,此山才素来享有“五岳奇秀揽一山,太行群峰唯苍岩”的盛誉。

但是苍岩山引人注目的还不止这些,其遍布山中的福庆寺古建筑群才是苍岩山的灵魂之所在,当然其中最为世人所知的要数《卧虎藏龙》中玉娇龙纵身跳下的桥楼殿了。

美国电影《木乃伊3》也曾在此取景。

福庆寺原名“兴善寺”,建于1400年前的隋代初期。

据碑文记载,隋朝隋炀帝女儿南阳公主曾在此出家为尼,度过了62个春秋。

后宋真宗赐“福庆寺”,清光绪时封公主为慈佑菩萨,两度皇封,香火益盛。

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桥楼殿,它是我国三大悬空寺之一。

桥楼殿修建在高达二十多丈、南北对峙的悬崖绝壁上,这里飞架着单孔弧形石桥三座,其中两座桥上,建造了形制相同、大小有别的两座建筑,即天王殿和桥楼殿。

桥楼殿高耸险峻,构造精巧,为二层楼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顶。

殿顶盖琉璃瓦,大脊为琉璃花脊。

殿内有壁画,梁枋施彩绘,金碧辉煌。

桥下为一长涧,建石蹬三百六十多级。

石蹬尽处,天王殿建筑秀丽多姿,“殿前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的草书金字对联,高悬在殿门前,潇洒古雅。

桥楼殿坐西向东,横跨于两山峭壁之间,据考证,石桥为隋代建筑,建成年代略早于赵州安济桥,它坐西朝东,仰视蓝天一线,俯首万丈深渊。

桥上巍巍宫殿为敞肩拱式,冀角高翘,流苏彩绘,高于云天之上,有高不攀之威,腾空欲飞之势。

建于桥上的桥楼殿内有释加摩尼佛、阿弥佗佛、药师琉璃光王佛三尊佛像,正中背面塑观音塑像,内有十八罗汉。

中国的悬空寺:凌空危挂,鬼斧神工

中国的悬空寺:凌空危挂,鬼斧神工

中国的悬空寺:凌空危挂,鬼斧神工中国有十三座悬空寺,分别是山西大同恒山悬空寺、河北苍岩山悬空寺、云南西山悬空寺、青海西宁悬空寺、河南淇县朝阳悬空寺、浙江建德大慈岩悬空寺、山西宁武小悬空寺、山西广灵小悬空寺、山西神池辘轳窑沟悬空寺、四川省旺苍三江悬空寺、福建福州永泰悬空寺、河北省南宫市悬空寺、榆林悬空寺(石窟)。

一、山西大同恒山悬空寺悬空寺,又名玄空寺,位于山西浑源县,距大同市65公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悬空寺始建于15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历代都对悬空寺做过修缮,北魏王朝将道家的道坛从平城,今大同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据道家“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要求建设了悬空寺。

悬空寺距地面高约50米,悬空寺发展了我国的建筑传统和建筑风格,其建筑特色可以概括为“奇、悬、巧”三个字。

恒山悬空寺是国内现存的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

它修建在悬崖峭壁间,始建于北魏后期,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悬空寺面对恒山、背倚翠屏、上载危岩、下临深谷、楼阁悬空、结构巧奇。

悬空寺共有殿阁四十间,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相连,曲折出奇,虚实相生。

寺内有铜、铁、石、泥佛像八十多尊,寺下岩石上“壮观”二字,是唐代诗仙李白的墨宝。

古人云:“蜃楼疑海上,鸟道没云中。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叹其为“天下居观”。

恒山悬空寺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恒山十八景中“第一胜景”。

二、河北苍岩山悬空寺苍岩山桥楼殿是我国三大悬空寺之一。

据考证石桥为隋代建筑,略早于赵州安济桥。

桥上的楼殿为唐代建筑。

它坐西向东,长15米,宽8米。

从力学角度看,此殿重量及游客满载时,总重量约在35吨左右,按此推算,桥的拱记应在3.5到4米之间,而该桥却拱高2.8米。

其横跨在两山峭壁之间,为敞肩拱式,翼角高翘,流苏彩绘,高架于云天雾海之上,有高不可攀之威、腾空欲飞之势。

建于桥上的桥楼殿内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琉璃光王佛三尊佛像,正中背面塑观音像,殿内两侧十八罗汉像。

神奇的悬空寺

神奇的悬空寺

神奇的悬空寺作者:陈在秋来源:《作文周刊·中考读写版》2020年第07期站在悬空寺脚下,抬头望去,整座寺庙凌空而建,既像镌刻在石壁上的浮雕,又像悬浮于崖边的琼楼玉宇,令人惊叹不已,空中楼阁果然名不虚传!寺庙背靠着一座巨大的山峰,悬在离地50米的峭壁上。

我们随着人群缓缓地向上爬着,七拐八折终于来到了寺庙第一层。

从前面的平台向上望去,只见寺庙下方一根根细细的柱子插在悬崖的石壁里,看起来好像随意搁在那儿似的。

我好奇地问道:“这么细的柱子怎么能撑起整个寺庙呢?”爸爸笑着解释说:“这些柱子并不承重,是为了制造悬空的视觉效果,真正承重的是寺庙内部的岩石。

”我恍然大悟,内心叹服,难怪悬空寺被徐霞客称为“天下巨观”呢,真是神奇啊!整座寺庙都是木质结构的,内部空间极其狭窄,所有通道都仅容一人通过。

我们小心翼翼地沿着走廊往上爬,一边是悬崖,一边是楼阁,每个房间都很相似,里面摆放着一尊尊佛像,周围悬挂着各种壁画。

像这样的楼阁整个悬空寺共有40间,共同构成了这座中国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

我们几个小孩走在最前面,把大人们落下好远,等我们回头看时却发现同行的覃叔叔抱着柱子蹲在地上,满头大汗,痛苦不堪的样子,后来一问才知道原来覃叔叔恐高,走在这悬空的走廊上害怕得两腿直打颤,不敢往前迈,我们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不一会儿,我们便爬到了寺庙的最高层,据说这里距离地面有90多米,我真切地感受到脚下的木板因人群的走动而震动着。

我们伏在栏杆上向下望去,只见下面山谷里的人群密密麻麻,再抬眼向前望去,远处就是恒山之巅,山峰耸立,白云缭绕,周围的景色尽收眼底,难怪古人有诗云:“蜃楼凝海上,鸟道没云中。

”此刻,我真正地为古人精湛的建筑工艺所折服。

从顶层往下走,楼梯和通道之间的距离更为狭窄,我的腿不由得颤抖起来。

就在这时,走在前面的覃子墨突然大叫一声“呀!”我们探头一看,原来是他个子太高,弯着身子还碰到了楼顶。

我们就这样在欢笑声中放松了心情,一步步挪下了悬空寺。

【问禅】悬挂在天上的建筑群:悬空寺

【问禅】悬挂在天上的建筑群:悬空寺

【问禅】悬挂在天上的建筑群:悬空寺“悬空寺,寺悬空,神奇绝妙在天空......”一句民间流传的顺口溜,把我带入到了无限的遐想之中。

悬空寺位于山西省恒山脚下的金龙峡,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顾名思义,它的整个建筑都建造在悬崖上,最高处离地面大约有50米。

也就是把我们平时看到的寺庙平面布局、形制等建造在立体空间中。

举目远眺,山势陡峻,两边是直立百余米、如同斧劈刀削一般的悬崖,悬空寺就建在这悬崖上,或者说像是粘贴的悬崖上似的,有凌空欲飞之势。

其中,神楼仙宫,凌空危挂。

丹廊朱户,傍崖飞栖,惊险奇特,别具一格,令人惊叹不已。

我本想多描写几笔,却言尽词穷,仿佛无法用言语来叙述似的。

就连游历天下的徐霞客也只遗留下四个字:“天下巨观”,而浪漫奔放的诗仙李白,更是吝啬的题书了“壮观”二字。

也许这正是常说的“妙不可言”。

无奈,我只好借古人诗句予以述怀。

诗曰:"飞阁丹岩上,白云几度封。

蜃楼疑海上,鸟道没云中"。

谈到悬空寺名称,其实最早称“玄空阁”。

现在恐怕人们早已淡忘了。

“玄”是对应“玄”的道机,“空”是暗合“空”的佛意,取“道家之玄,佛家之空”的意思。

有人说:因“悬”与“玄”谐音,称“悬空寺”。

而我却不能完全苟同,谐音自然是一方面,而最重要的一方面是:建筑选址的独特性(半空中),“悬”字更形象,更生动,更能深入人心。

严格地讲,寺庙建筑的艺术形式,远远超过了寺庙本身的含义。

凡到过悬空寺的人都会有一种感知:还未上悬空寺,心倒是先给悬起来了。

悬空寺的建筑艺术形式,不是山西恒山独有。

凡对古建筑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悬空”只是一种依山造势的建筑形式,或者说“依崖筑寺”,这类建筑艺术形式在我国比比皆是。

如:青海西宁悬空寺、河北苍岩山悬空寺、河南淇县朝阳悬空寺、浙江建德大慈岩悬空寺等等。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悬”。

而恒山悬空寺之所以称为我国悬空寺之首,自然有其“玄”的道理。

安徽广德悬空寺:宗教与自然的奇幻体验

安徽广德悬空寺:宗教与自然的奇幻体验

安徽广德悬空寺:宗教与自然的奇幻体验悬空寺位于中国安徽省广德市,是一座以佛教为主题的奇特建筑,也是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该寺座落在壮丽的山峦之间,由于其高悬在峭壁之上的建筑形式,给人一种悬而不坠的感觉,故得名悬空寺。

悬空寺建于明代,创建者为虚云和尚,后经多次重建,如今的悬空寺已经成为了一座集宗教信仰、自然风景和人文艺术于一体的神秘之地。

整座寺庙建筑充满了历史的痕迹和文化的积淀。

悬空寺依山势而建,仿佛一座屹立在巨峰之上的巨大宝塔,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觉。

寺庙内部布置典雅,四周的壁画和雕塑构成了佛教故事和传奇的画卷,而寺内的佛像和香炉更是让人感到内心沉浸在宗教的神秘氛围之中。

从外观上看,悬空寺仿佛在峭壁上垂直生长,令人难以置信地挂在高山峭壁之上。

据说,悬空寺的建造是为了靠近天空和云雾,以达到离尘不染的境地,所以才会如此高悬于千仞绝壁之上。

这种建筑形式不仅表现了佛教信仰的卓越境界,也表达了古代建筑师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登临悬空寺,令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感。

寺庙虽然只有几间厢房,但却能给人以令人心旷神怡的感受。

站在悬空寺的观景台上,可以俯瞰整个山谷的美景,云雾弥漫间,宛如进入了人间仙境。

尤其是在早晨,当太阳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到山峦之上,整个寺庙和周围的大自然都被染上一层金色的光辉,美不胜收。

除了寺庙本身的景色吸引人外,悬空寺所处的自然环境更是令人陶醉。

寺庙四周绿树成荫,山花烂漫,空气清新宜人。

而且,寺庙所在的山区还有众多的奇峰怪石和溪流瀑布,构成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

游客可以在寺庙周围的山道和小径上漫步,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宏伟壮丽。

除了佛教信仰和自然风景外,悬空寺还是一个重要的人文艺术宝库。

在寺内墙壁上,可以看到丰富多样的壁画和雕塑,描绘了佛教故事、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

这些艺术作品不仅展示了古代艺术家的才华和智慧,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此外,悬空寺还有一些独特的文化活动和宗教庆典,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悬空寺:凌空危挂,鬼斧神工中国有十三座悬空寺,分别是山西大同恒山悬空寺、河北苍岩山悬空寺、云南西山悬空寺、青海西宁悬空寺、河南淇县朝阳悬空寺、浙江建德大慈岩悬空寺、山西宁武小悬空寺、山西广灵小悬空寺、山西神池辘轳窑沟悬空寺、四川省旺苍三江悬空寺、福建福州永泰悬空寺、河北省南宫市悬空寺、榆林悬空寺(石窟)、山西大同恒山悬空寺悬空寺,又名玄空寺,位于山西浑源县,距大同市65 公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悬空寺始建于1500 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历代都对悬空寺做过修缮,北魏王朝将道家的道坛从平城,今大同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据道家“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要求建设了悬空寺。

悬空寺距地面高约50 米,悬空寺发展了我国的建筑传统和建筑风格,其建筑特色可以概括为“奇、悬、巧”三个字。

恒山悬空寺是国内现存的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

它修建在悬崖峭壁间,始建于北魏后期,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悬空寺面对恒山、背倚翠屏、上载危岩、下临深谷、楼阁悬空、结构巧奇。

悬空寺共有殿阁四十间,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相连,曲折出奇,虚实相生。

寺内有铜、铁、石、泥佛像八十多尊,寺下岩石上“壮观”二字,是唐代诗仙李白的墨宝。

古人云:“蜃楼疑海上,鸟道没云中。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叹其为“天下居观”。

恒山悬空寺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恒山十八景中胜景”。

二、河北苍岩山悬空寺苍岩山桥楼殿是我国三大悬空寺之一。

据考证石桥为隋代建筑,略早于赵州安济桥。

桥上的楼殿为唐代建筑。

它坐西向东,长15 米,宽8 米。

从力学角度看,此殿重量及游客满载时,总重量约在35 吨左右,按此推算,桥的拱记应在3.5到4米之间,而该桥却拱高2.8 米。

其横跨在两山峭壁之间,为敞肩拱式,翼角高翘,流苏彩绘,高架于云天雾海之上,有高不可攀之威、腾空欲飞之势。

建于桥上的桥楼殿内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琉璃光王佛三尊佛像,正中背面塑观音像,殿内两侧十八罗汉像。

巍峨独特的桥楼殿堂,于重山叠翠、峡谷一线处,形成“桥殿飞虹”的天下奇观,为苍岩山“三绝”之一。

最令人惊异莫名的是,在桥楼殿上方100 米的弯路上,过往行人皮肤有变黄变绿的现象,光学专家、气功大师、佛教人士说法不一,此为苍岩山“一奇”。

相传苍岩山是隋炀帝长女南阳公主出家修行的地方,山上建有公主真容堂,俗称公主庙。

苍岩山是电影《卧虎藏龙》及《木乃伊 3 》的外景拍摄地。

云南西山悬空寺三清阁,位于太华山南面的罗汉山。

由北向南眺望,山形外廓酷似大肚弥勒,故名罗汉山。

罗汉山悬崖峭壁,与南面挂榜山千仞削壁相连,山麓下即浩渺滇池。

三清阁九层云南西山悬空寺阁道观建筑群,层叠嵌缀于悬崖绝壁之上,成“悬空寺”险境。

元代,统治云南的梁王由罗汉山麓筑“千步崖”石磴上山,开辟罗汉山南崖之避暑宫。

过去一度认为今之三清阁即元梁王避暑宫,实际梁王避暑宫在三清阁、龙门下层更南,临挂榜山边缘。

四、青海西宁悬空寺始建与北魏,也叫土楼观,这里是丝绸之路南线必经之路,所以在这里流下了许多有名和尚的脚印,几千年的风雨将这的巨大佛像洗刷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它位于西宁市北山,依山傍水,发育完好的丹霞地貌向里凹进,形成大小不等的洞穴,素有“九窟十八洞”之称,红崖间 ,栈道回廊, 将殿宇楼阁与洞穴相连, 使殿中有洞, 洞内套洞。

现有的洞窟中还保留着部分从隋唐至永庆年间的壁画,艺术 价值很高,曾有“西平莫高窟”之称。

东侧倚山矗立着一座高 达 30 米的巨大佛像“露天金刚”佛家称“内佛”,道家称“西王母 现影”,雄浑粗犷;山顶有一座宁寿塔,每当,烟雨蒙蒙,山,远望雾中殿宇。

楼塔时隐时现,“北山烟云”因此得名。

最引人注目的是古洞,其洞构造各异,有的洞无套洞,有的 洞有套洞。

洞中有神像有佛像,也有道家尊神,千奇百态, 洞与洞之间有栈道接连。

殿宇高悬九窟十八洞”镶嵌在陡峭的半山腰,依山贴壁, 分壮观,五、河南淇县朝阳悬空寺 朝阳山后有著名的清凉庵。

这里绿树成荫,清静凉爽,是殷 纣王当年消夏避暑的地方。

年 (1713 年 )主持僧海阔所立 《碾子沟清凉庵恩 准执照碑记》中言及此俺修建曾得到皇帝恩准。

庵后崖壁上 有一清澈见底的山泉,久旱不竭,甘冽爽口,清泉飞瀑,山 谷回应,宛如龙吟虎啸,山涧乱石下,涓涓细流叮咚作响, 美妙动听石拱桥西,崖壁平绕山头 6 个石窟,窟内有雕像及 摩崖题记。

朝阳寺、清凉庵附近有许多景点供人游览,如千佛洞、九龙柏、泪石、饮马泉、长眠道人墓、花台、圣儒峰、王莽洞、书法价值极高的摩崖石刻等等。

这里峰峰形奇,景景多姿, 水声潺潺,空气清新,是人们寻幽探秘,旅游观光,消夏避 暑的好去处。

六、浙江建德大慈岩悬空寺 大慈岩坐落在建德市南面 24 公里,是一个佛教文化和秀山 丽水结合完美的旅游胜地、素有“浙西小九华”之誉。

以江南 悬空寺、长谷溪流、全国第一天然立佛而闻名遐迩。

据县志 载,元大德年间, 临安人莫子渊循梦意弃家来此、 琢石为佛, 号曰大慈。

山以佛名,大慈岩一名由此而来。

悬崖高位洞穴建筑是大慈岩的一大特色。

在大慈岩,寺庙、 栈道、香廊、索道都处处体现出一个“悬”字。

主殿寺庙地藏 王大殿一半嵌入清康熙五 莲花壁、天下第一门——尖山门, 天书崖等以及历史、 艺术、岩腹,一半凌驾悬空,颇为奇险壮观,它与山西恒山悬空寺有异曲同工之妙,故称之为“江南悬空寺”。

过了清音阁就是观佛亭,是观赏全国最大的天然大佛的最佳位置。

从侧面看整个大慈岩主峰就是一尊地藏王菩萨的立像。

它身高147 米,其中头部高41.3 米,宽60 米、由奇石、怪洞、草木和谐地组合成大佛的五官,惟妙惟肖,形象十分逼真。

经旅游专家鉴定,己被命名为“中国最大天然立佛”。

而大慈岩也因“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的稀有景观而名扬四海,玉华湖紧挨着观佛寺。

秀丽山水、长谷溪流是大慈岩的又特色。

大慈岩山高坡陡,玉华湖水从谷口中流出,曲曲折折直至山脚,形成一条800 多米长的山水相映的秀丽景观。

地藏大殿是景区最古老的建筑和精华。

它坐落于天然大佛颈部的洞穴之中。

大殿外悬有一口明朝中期铸造的铜钟,左侧有线天。

天栈云渡沿断崖因势布局,为一石栏相续延伸的长廊、凭栏俯视、有“足底悬崖恐欲崩”之感。

沿右侧小栈道攀登而上为洞天一览”,这里视野十分开阔,景致优美。

七、山西宁武小悬空寺宁武古栈道与悬棺是宁武地区与芦芽山相媲美的人文景观。

栈道的名称叫作“水平连洞式悬空古刹栈道群”,是为连接悬崖上的诸多悬空佛寺而建,创建年代据说可上溯到唐朝贞元年间。

此栈道的特点是:一条以龙王庙为龙头酷似蛟龙飞舞的悬崖古栈道将悬棺、悬空寺(仙人洞)、龙王庙、大石门天堑、摇摆柱、铁索吊桥、仙人洞、玉皇阁等十几处景点有机连串起来,形成个个景点个个谜团,步步美景步步险奇的空中游览线。

站在栈道上,还可远眺葬洼的刘金定墓,俯瞰林区村落的原始恬静。

古石门栈道要攀登一段艰险的栈道,还要通过一座长达数米悬于两座山崖之间的铁索桥。

栈道中间建有一座两层的悬空寺,气势雄险。

为了区别于恒山悬空寺,也有人称其为小悬空寺,因为栈道狭窄,目前已禁止游人攀爬。

八、山西广灵小悬空寺(圣泉寺)圣泉寺建筑基本保存完好,登寺而望一览众山小,沿途峰岭沟谷间松柏成林,灌木葱翠。

绝尘世喧嚣,空气清新,适宜漫步观景。

自古以来,无数到访者揣摩猜测,见仁见智,在民间酝酿成众多神奇的传说故事。

这些故事口耳相传,使圣泉寺名声远播。

信仰者、寻医者、猎奇者、访奇者络绎而来,各有心得而云,使圣泉山观音寺地处深山却不萧索,远离人境却香火殷盛。

特别是每年的二月十九,无数香客、游人前来许愿,其场面可谓壮观。

九、山西神池辘轳窑沟悬空寺辘轳窑沟悬空寺,位于烈堡乡烈堡村西南5 公里处的列石峰上,那里山势崔巍,耸立云表,叠石崎岖,人难践履,岩悬洞曰为辘轳窑。

据碑文记载,悬空寺始建于明天顺四年,当年寺院主持为道玄禅师,悬空寺悬崖与人工建筑相结合,景色别致,六孔并列,小洞星罗棋布,大洞深远莫测,洞壁上有人工修凿痕迹,配合自然状态宛若巧夺天工。

、福建福州永泰悬空寺永泰悬空寺又称为广岩寺,在永泰县城东葛岭山腰,距县城17 公里。

阁后是大雄宝殿,供有南宋时的樟木雕僧人像,并有清末海军宿将萨镇冰所题“方广岩”三个大字和“闽山第一”万古奇观”、“慈云广荫”的匾额。

殿后洞壁上有观音窟”。

中秋之夜,月光斜照岩壁之上,便现出“童子拜观音”的幻影。

天泉阁旁有深洞,如在洞内放鞭炮,声震四周山头,回音延续数十分钟,人称“炮洞”。

寺内大雄宝殿前有股清泉,叫龙尾泉,亦称“龙乳”。

方广岩顶部还有一股清泉由右侧随风飘洒而下,象珠帘一样悬挂在洞口,构成“水、四川省旺苍三江悬空寺四川省旺苍三江悬空寺位于旺苍县城39 公里的三江镇下石村。

它是一处在观音岩绝壁上修建的明代悬空寺。

悬空寺在三江镇下石村厚坝河绝壁上,临空悬挂着一寺庙建筑群,层叠的殿阁如琼楼仙阁从天而降在半山腰。

这里山势险峻,两边是直立百余米、如斧劈刀削一般的悬崖。

该寺是在悬崖上凿洞,插入木梁,寺的一部分建筑就架在这一根根木梁之上,另一部分则利用突出的岩石作为它的基础。

悬空寺檐牙高挑,门窗屋檐雕刻华丽,柱石上飞禽走兽刻工精良。

整个寺庙建筑依山而建,布局严谨,做工巧妙。

、河北省南宫市悬空寺坐落于河北省南宫市东南39 公里董家庙乡悬空村西,与清河县城隔清凉江相望,该寺庙始建于唐朝初,历年多有修缮。

该寺庙是全国众多悬空寺的寺庙中别具一格的“悬空”建筑,也是整个华北平原乃至全国独特的在平原地带修建的号称悬空寺的唯一寺院。

该寺院建筑在悬空村村西广阔的沙地内的土台上,高出地面毗邻的村庄也因此而得名悬空村。

整座寺庙占地面积约百亩,主体殿宇分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客堂、念经堂等是一个四合院似的寺庙。

、七米,远处望去好像悬在空中样,因此而得名悬空寺。

现存古迹有观音台一座、千年古井一座、盛唐建寺石碑一座。

据南宫市志记载,悬空村及其周边方圆50 公里在西汉时期是厝(cuo)县郡守驻地,辖清河县甘陵郡、古贝州,历史悠久。

北宋时期黄河改道后在其郡城西湾转东流。

悬空寺的建成必将成为全国佛教寺院中的知名道场,打造成为“红都南宫”、“佛都南宫”的旅游胜地。

、榆林悬空寺(石窟)位于榆林市城南约55 公里,石崖底村西之西夏罗兀城遗址山崖上。

西南依群山,东濒无定河,地势险峻,风景秀丽。

石窟原系西夏梦兀城前哨关隘,当年西夏和北宋均曾在此屯兵设防。

后相继在此石窟造像建庙。

至今,尚存石窟庙宇11 处,有万佛洞、三霄殿、圣母行宫、观音殿、真武祖师殿等。

其中,以万佛洞石窟规模为最大,古迹保存亦较完整。

窟中凿有四方形撑顶石柱,柱之正面,彩绘创建寺观之僧人、道人画像2 幅,其余三壁均彩绘山水风光,构图精美。

窟之四壁彩绘神态各异之佛像万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