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气候学思考题
气象课后思考题答案(自己做的)

第八章全球气候系统1、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有哪些?答:(1)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气候形成的基本因子,也是地球——大气系统中一切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形成的基本能源。
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及各地气候季节交替,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及其随时间变化的结果。
(2)宇宙地球物理因子;(3)环流因子(包括大气环流和洋流);1)环流与热量输送;大气环流和洋流对气候中热量的重新分配起着重要的作用。
①赤道与极地间的热量输送。
一方面,它们将低纬度的热量传输到高纬度,调节了赤道与两极间的温度差异;②海洋与陆地间的热量输送。
另一方面,又因大气环流的方向有由海向陆与陆向海的差异和洋流冷暖的不同,使同一纬度带大陆东西岸气温产生有明显的差异。
2)环流与水分循环水量平衡是水分循环过程的结果,而水分循环又必须通过大气环流来实现。
(4)下垫面因子(包括海陆分布、地形与地面特性、冰雪覆盖);①海陆差异对气候的影响。
海陆差异可使气候发生很大变化,形成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
②海陆热力差异对气候的影响。
包括海陆风和季风。
③地形起伏对气候(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此外,受地形影响的地方性风,包括高原季风、山谷风、焚风和峡谷风。
④海洋对气候的影响。
海气相互作用对气候的影响、海流异常与ENSO事件。
⑤冰雪覆盖对气候(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5)人类活动的影响。
2、辐射是如何影响气候形成的?答:太阳辐射的作用,应特别强调它是形成气候最基本的因子。
联系太阳高度角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弱的关系,说明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不同纬度上分布不均匀,使地球上的热量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少,是形成热带、温带、寒带及决定各地气候的最基本因素。
同时,由于这种不同纬度间的热量分配不均,又导致了大气环流的形成。
3、下垫面不同如何影响气候?答:下垫面是指与大气下层直接接触的地球表面。
大气圈以地球的水陆表面为其下界,称为大气层的下垫面。
它包括地形、地质、土壤和植被等,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
气象学与气候学思考练习题

气象学与气候学思考练习题第一章思考练习:1、简要说明大气主要成分在大气层中的作业及微量气体(CO2、O3)影响气温垂直分布的原因及机制。
2、人类用什么方法来限制大气系统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和臭氧层遭到破坏?3、气候系统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是怎样的?4、为何臭氧洞只出现在南极?5、对流层的三个基本特征是怎样形成的?对人类生存自然环境有何影响?6、对流层顶气温分布为何高纬高,低纬低?7、说明状态方程物理意义。
8、说明各气象要素定义及单位。
9、干湿空气哪个重,为什么?第二章思考练习:1、试分析青藏高原和长江流域平原地表接受太阳辐射总量的差别。
2、辐射的实质是什么?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分别以哪种方式影响大气层中的热能分布?3、大气逆辐射对自然界的贡献有哪些?4为什么总辐射随海拔升高而增加,气温却呈相反变化?5、地表上高、中、低纬度气温的日、年变化哪儿大,哪儿小?为什么?6、试述干湿绝热气温直减率的变化方式。
7、简述1月、7月全球海平面气温变化特点。
8、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是如何被削弱的?9、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是如何被削弱的?10、对流层顶温度极地和赤道上空哪个高?为什么?11、为何日出、日落时太阳光呈红色?1、雾、露、霜是怎样形成的?2、何谓降水量、降水时间、降水强度、降水变率、凝结增长、冰晶效应、湿润系数、雾凇和雨淞?3、如何告诉你某地的经纬度,你能估计该地的降水概况吗?4、为什么说降水量的多少与湿润程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5、你如何理解“霜前冷,雪后寒”,“霜重见晴天”,“霜打洼地”。
6、用分子运动说明蒸发,凝结和饱和过程(E和e)。
7、E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8、为什么冰晶与水滴、大小水滴、冷暖水滴间利于水分转移。
9、说明云滴增大和降水的形成过程。
10、大气中水汽凝结条件有哪些?第四章思考练习:1、简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各自对空气运动的作用。
2、简述1月、7月全球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特点。
3、简述东亚季风和西南季风各自的环流特征及影响因素。
气象学与气候学思考题

气象学与气候学思考题第一章引论1.气候系统气候系统是一个包括大气圈、水圈、陆地表面、冰雪圈、和生物圈在内的,能够决定气候形成、气候分布和气候变化的统一的物理体系。
2.大气圈可分为哪些层?对流层有何重要特征?大气圈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对流层的特征:①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②垂直对流运动显著。
③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
3.什么叫露点、降水、降水量?①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气压一定下,使空气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简称露点(T d)。
其单位与气温相同。
②降水是指从天空降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水,包括雨、毛毛雨、雪、雨夹雪、霰、冰粒和冰雹等(但露不属于降水)。
③降雨量是指降水落到地面后(固态降水则经融化后),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边面上积聚的深度,降水量以毫米为单位。
4.写出干空气状态方程并阐明其意义。
①干空气状态方程为P=pR d T,其中第二章大气的热能与温度1.什么叫太阳常数?就日地平均距离来说,在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1cm2面积内,1分钟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称太阳常数,用I0表示,多取I0=1370W/m2.2.什么叫太阳辐射光谱?其能量是如何分布的?①太阳辐射中辐射能按波长分布,称为太阳辐射光谱。
②太阳辐射能量主要分布在在可见光区,占太阳辐射总量的50%,其次是红外区,占总能量的43%,而紫外区的太阳辐射能很少,只占总能量的7%。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方式有哪几种?为何雨后天晴时的天空特别蓝?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方式有吸收、散射、反射三种。
②雨后天晴时的天空特别蓝是因为空气中杂质、水汽等凝结物少,基本上是属于分子反射,而太阳辐射中青蓝色波长较短,容易被大气散射。
4.为何有云的夜晚气温比较高?有云的夜晚气温比较高是因为云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并且能反射回地面,也就是大气的逆辐射,因此,当天空有云,特别是浓密的低云时,逆辐射就更强了。
5.写出泊淞方程,并说明其物理意义。
《气象学与气候学》思考题(一)

思考题:1. 某气象台站测得某日某时f=40%,t=15℃p=1000hPa,求该时段的e、d、a、q、γ值。
2. 北纬30°处有一座海拔1000m高的山,试分析该山地坡麓与山顶在上、下午不同时间各气象要素(T、p、e、E、f、td)的分布及山南与山北的差别。
3. 简介大气主要成分在大气层中的作用及微量气体(CO2、O3)影响气温垂直分布的原因及机制。
4. 人类用什么方法来限制大气系统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和臭氧层遭到破坏?5. 对流层的三个基本特征是怎样形成的?对人类生存自然环境有何影响?6.对流层顶气温分布为何高纬高,低纬低?7.说明状态方程物理意义.8.说明各气象要素定义及单位.9.干湿空气哪个重,为什麽?10.一块湿空气,P=1000hpa,e=23.4hpa,t=20°,求该湿空气密度.以下无正文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 ins commerciales.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气象学与气候学》思考题部分答案 副本

华东师大《气象学与气候学》题库1、简述干洁空气的概念及其主要成分。
(答案)2、虚温含义,它可直接测量吗? (答案)3、从大气组成推导大气摩尔质量u=? (答案)4、体积相同、P和T相同的干湿空气重量是否一样? (答案)5、P=1010hPa,e=10hPa,t=27 ℃ ,求 Tv(虚温)。
(答案)6、当气温为25 ℃ ,气压为 1080hPa,相对湿度f=65%时,求e(水汽压)、E(饱和水汽压)、d(饱和差)、a(绝对湿度)、q(比湿)。
(答案)7、若相对湿度f,气压p不变,增温时,绝对湿度a和比湿q前后是否相同? (答案)8、对流层的特征如何,为什么? (答案)9、臭氧层形成过程及其作用怎样? (答案)10、某地两时刻f,p相同,当T1>T2时,a,q是否相同? (答案)11、简述静力学方程成立的条件、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
(答案)12、什么是地面总辐射,与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相比有什么变化? (答案)13、分别涂为黑白色但性质相同的两个物体,在露天下其夜间与白天的表面温度是否相同? (答案)14、温度为20 ℃ 的气块在 r=-0.1 ℃ /100m 的大气中绝热上升或下沉 500m后的温度是多少? 这时气块周围的气层温度是多少,气层是否稳定? (答案)15、求地气系统的短波反射率为0.7时,地气系统的平均平衡温度 (设此系统对长波而言是黑体) 。
(答案)16、为什么云层存在会使白天气温降低,夜间气温升高? (答案)17、同为睛夜静风,清晨但较干燥地区夜间的降温幅度一般总比湿润地区大,这是为什么?(答案)18、假定地球的行星反射率=0.3,地球处于辐射平衡状态时的等效黑体温度应为多少?(答案)19、大气中除贴地层γ,γd外,很少出现γ<γd情况,为什么?(答案)20、大气的特殊量T、Td、(T-Td)各有什么含义?(答案)21、大气保温作用与温室效应是一回事吗?(答案)22、静力不稳定与潜在不稳定有什么不同。
气象学与气候学思考题

用一个新的作业本做,把题目抄到本子上,大家下周一交给学委。
(记得写学号,并且把尾数写在自己作业本的左上角处)气象学与气候学思考题第一章引论1.气候系统2.大气圈可分为哪些层?对流层有何重要特征?3.什么叫露点、降水、降水量?4.写出干空气状态方程并阐明其意义。
第二章大气的热能与温度1.什么叫太阳常数?2.什么叫太阳辐射光谱?其能量是如何分布的?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方式有哪几种?为何雨后天晴时的天空特别蓝?4.为何有云的夜晚气温比较高?5.写出泊淞方程,并说明其物理意义。
6.什么叫位温?7.什么叫大气稳定度?如何判断?8.气温的日变化有何特点?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特点?9.海平面气温分布有何特点?10.逆温的形式主要有哪些过程?第三章大气中的水分1.当云中出现冰水共存、大小水滴共存、溶液与水共存时,水汽如何转移?2.什么叫霜冻?3.辐射雾或平流雾是如何形成的?4.积状云、层状云、波状云是如何形成的?各包括哪些云属?主要降水的云属又是哪些?5.试述人工降水的原理与方法。
第四章大气的运动1.掌握常用的压高方程,并能用来计算。
某地1000百帕处的气温为8℃,850百帕处的气温为-2℃,求1000百帕与850百帕间的高度差。
2.什么是低压、高压、低压槽、高压脊槽线?34.什么叫热成风?在右图标出下层风(V g1)、热成风(V T)和上层风(V g2)的方向。
5.“三圈环流”是如何形成的?6.北半球海平面大气活动中心有哪些?7.什么是沃克环流?8.南亚季风环流是如何形成的?第五章天气系统1.什么叫气团?按地理分类法可分为哪几种气团?2.什么叫冷锋、暖锋、准静止锋?3.试述一型冷锋、二型冷锋、暖锋和华南准静止锋的天气特点。
4.什么叫大气长波、阻塞高压、切断低压、切变线?5.高空槽有哪几种类型?它们的温压场配置和天气如何?6、什么叫气旋?温带气旋演变经历哪四个阶段?成熟阶段的结构与天气特征是什么?7.什么叫反气旋?什么叫寒潮?其天气特征如何?8.西北太平洋副高的季节活动对我国天气有何影响?9.什么叫热带辐合带?其天气特征如何?10.什么叫台风?其天气特征如何?11.台风形成的必要条件是什么?12.西北太平洋台风移动路径如何?13.什么叫东风波、雷暴、飑线、龙卷?14、绘简图表示暖锋、第一型冷锋、第二型冷锋天气模式及暖锋式、冷锋式、准静锋式切变线。
气象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复习思考题第一章1.名词解释:气温垂直递减率P12 ,饱和水汽压P16,相对湿度P16 ,露点(温度)P17,饱和差P172.气候与天气有哪些不同?P23.平流层和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哪些?P11-134.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和气溶胶的气候效应。
P7-85.如何用饱和差(d)、露点温度(td)来判断空气距离饱和的程度?P17饱和差当空气饱和时,d=0;当未饱和时,d>0;当过饱和时,d<0。
6.已知气温和相对湿度以后,如何得出饱和水汽压、水汽压、饱和差、露点温度。
饱和水汽压与温度的关系P16水面:a=7.45 b=235 冰面: a=9.5 b=265露点温度第二章第三章1.名词解释太阳常数P36 、大气透明系数(P)P40 、太阳高度P32 、太阳直接辐射P39 、总辐射P42 、大气逆辐射P47 、地面有效辐射P47、地面净辐射P48、逆温平流逆温辐射逆温P78、活动积温有效积温P85大气之窗(8~12um处大气对长波吸收率最小,透明度最大,因此称此波段为“大气窗口”。
这一波段内的辐射,正好位于地面辐射能力最强处,所以地面辐射有20%的能量透过这一窗口射向宇宙空间。
)、2.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中都包括哪些要素?P323.太阳辐射在大气中减弱的一般规律是什么?贝尔减弱定律的公式。
P414. 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由哪两部分组成?试比较二者的异同及影响因子。
P39-425. 地面有效辐射的公式。
有哪些影响因子?P476. 地面净辐射公式和各项的意义。
P487. 画图并说明土壤温度的铅直变化类型。
P698. 写出地面(土壤)热量平衡方程和解释各项的意义。
P679. 常见的逆温有哪几种?P78 辐射逆温形成的条件是什么?天气:晴朗而有微风的夜晚,无云或云层很薄很高。
地形:在山谷或凹地、干燥地区有利于辐射逆温的形成。
10. 什么叫土壤日较差P68、气温日较差P74?影响土壤日较差、气温日较差的因子有哪些?P68 P7511. 如何计算活动积温、有效积温?P85积温在林业生产中有何意义?P87第四章大气中的水分1. 影响蒸发的气象因子有哪些?P89道尔顿定律。
《气象学与气候学》习题集及答案解析

《⽓象学与⽓候学》习题集及答案解析《⽓象学与⽓候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名词解释1、天⽓:指某⼀地区在某⼀瞬间或某⼀短时间内⼤⽓状态(如⽓温、湿度、压强等)和⼤⽓现象(如风、云、雾、降⽔等)的综合。
2、⼲洁⼤⽓:除去⽔汽及其他悬浮在⼤⽓中的固、液体质粒以外的整个混合⽓体。
3、⽓候:⼀个地区在太阳辐射,下垫⾯性质,⼤⽓环流和⼈类活动长时间作⽤下,在某⼀时段内⼤量天⽓过程的综合,是时间尺度较长的⼤⽓过程。
4、⽓候系统:由⼤⽓圈、⽔圈、岩⽯圈、冰雪圈和⽣物圈组成的整个系统,以及系统内各⼦系统间⼀系列复杂的相互作⽤过程统称为⽓候系统。
5、辐射地⾯有效辐射:指地⾯辐射E地和地⾯所吸收的⼤⽓辐射E⽓之差。
6、⿊体:对于投射到该物体上所有波长的辐射都能全部吸收的物体称为绝对⿊体。
7、深厚系统:温压场对称的天⽓系统,如暖⾼压和冷低压。
8、⼤⽓窗:⼤⽓中对地⾯长波辐射在8-12微⽶的吸收⼏乎为零,地⾯辐射直接透过⼤⽓层进⼊宇宙中。
9、温室效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很少,能让⼤量的太阳短波辐射穿过⼤⽓到达地⾯,但由于⼤⽓中⼆氧化碳、⽔汽、氧化亚氮、氯氟烃等温室⽓体成分的存在,使⼤⽓能强烈地吸收地⾯的长波辐射⽽增热,并⼜以⼤⽓逆辐射的形式返回给地⾯⼀部分,对地表有保温效应,称为⼤⽓的温室效应,亦称花房效应。
10、⼤⽓污染:⼤⽓污染物在⼤⽓中达到⼀定的浓度,⽽对⼈类⽣产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时。
11、暖锋:是暖⽓团起主导作⽤,推动锋线向冷⽓团⼀侧移动。
12、辐射:物体以电磁波或粒⼦流形式向周围传递或交换能量的⽅式。
13、辐射能:辐射就是以各种各样电磁波的形式放射或输送能量,它们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它们透过空间并不需要媒介物质,由辐射传播的能量称为辐射能。
14、⼤⽓逆辐射:指向地⾯的那部分⼤⽓辐射称为⼤⽓逆辐射。
15、地⾯有效辐射:地⾯辐射与被地⾯吸收的⼤⽓逆辐射之差。
16、地⾯辐射差额:在单位时间内,单位⾯积地⾯所吸收的辐射与放出的辐射之差,称为地⾯辐射差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动脑筋认真思考锻炼自己的思维。
气象学思考题
第一章思考练习:
1、简要说明大气主要成分在大气层中的作用及微量气体(CO
2、O3)影响气温垂直分布的原因及机制。
2、人类用什么方法来限制大气系统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和臭氧层遭到破坏?
3、气候系统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是怎样的?
4、为何臭氧洞只出现在南极?
5、对流层的三个基本特征是怎样形成的?对人类生存自然环境有何影响?
6、对流层顶气温分布为何高纬高,低纬低?
7、说明状态方程物理意义。
8、说明各气象要素定义及单位。
9、干湿空气哪个重,为什么?
第二章思考练习:
1、试分析青藏高原和长江流域平原地表接受太阳辐射总量的差别。
2、辐射的实质是什么?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分别以哪种方式影响大气层中的热能分布?
3、大气逆辐射对自然界的贡献有哪些?
4、为什么总辐射随海拔升高而增加,气温却呈相反变化?
5、地表上高、中、低纬度气温的日、年变化哪儿大,哪儿小?为什么?
6、试述干、湿绝热气温直减率的变化方式。
7、简述1月、7月全球海平面气温变化特点。
8、太阳辐射光谱分几区?各自有何特征?
9、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是如何被削弱的?
10、对流层顶温度极地和赤道上空哪个高?为什麽?
11、为何日出日落时太阳光呈红色?
第三章思考练习:
1、雾,露,霜是怎样形成的?
2、何谓降水量,降水时间,降水强度,降水变率,凝结增长,冰晶效应,湿润系数,雾凇和雨凇?
3、如告诉你某地的经纬度,你能估计该地的降水概况吗?
4、为什么说降水量的多少与湿润程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5、你如何理解“霜前冷,雪后寒”,“霜重见晴天”,“霜打洼地”。
6、用分子运动论说明蒸发,凝结和饱和过程(E和e)。
7、E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8、为什么冰晶与水滴,大小水滴,冷暖水滴间利于水分转移。
9、说明云滴增大和降水的形成过程
10、大气中水汽凝结条件有哪些?
11、(1)e=12.3hpa,t=23°时,空气未饱
和;t=10°,E=12.3hpa ,td为多少?气温降低多少,空气才能达到饱和。
(2)e=50.3hpa,t=40°时,空气未饱
和;t=33°,E=50.3hpa ,td为多少?气温降低多少,空气才能达到饱和。
(3)据上例,说明td大小与何因素有关?
第四章思考练习:
1.简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各自对空气运动的作用。
2.简述1月、7月全球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特点。
3.简述东亚季风和西南季风各自的环流特征及影响因素。
4.为什么青藏高原能形成特殊的高原季风。
5.焚风现象使温度、降水在迎风坡与背风坡发生怎样的变化?
6.说明大气静力学方程的物理意义。
7.高度气压差和气压高度差与哪些因素有关。
8.气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和原因是什麽?
9.简述气压场的概念,类型和特点。
10.等压面图上的等高线为何可以反应气压场起伏形势?
11.气压梯度力大小和方向如何确定?对大气运动起何作用?
12.自由大气风随高度如何变化?原因是什麽。
13.白贝罗定律反应了一种什麽关系?原理如何?
14.海拔高度为103m的A气象站,本站气压为
1006.2hpa,气温为17.8°;邻近某高山的B气象站,同时测得气压为873.7hpa,气温为11.2°,求B高山的海拔高度。
第五章思考练习:
1.简述气团的形成条件.
2.气团地理分类法的依据结果是什么?
3.冷暖气团带来的天气有何不同?
4.冷暖锋过境时天气变化有何异同?
5.锋面气旋形成的过程是什么?
6.简述西太平洋副高的活动以及对我国天气产生的影响。
7.简述台风形成的条件。
第六、七章思考练习:
1.简述气候系统的组成和基本特点.
2.太阳辐射在大气上界是如何分布的?
3.全球热量交换和水分循环是如何进行的?
4.南北半球西风带有何异同?为什麽?
5.海洋性与大陆性气候在气温,降水变化上有何异同?
6.简述洋流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
7.为什麽随海拔高度升高而气温降低?为什麽高山上有积雪?
8.为什麽降水随高度升高而增大?是否山地愈高降水就愈多呢?
9.简述季风的形成条件和特征.
10.绘图说明海陆风,山谷风的特点.
11.大气环流是如何影响气候的?
讨论题:
1.大陆东西岸都濒临海洋,为何气候截然不同?
2.气候变暖对地球生态环境有何影响?
3.试分析长江流域1998特大洪涝灾害的原因?
4.假设太平洋消失,亚洲气候有何变化?
5.假设青藏高原消失,中国气候是何样子?
6.假设无大气环流,地表气候是何样子?
7.假设大气组成90%为CO2,CH4,H2O,那麽地表气候是何样子?
1.气候分类法有几种?各自依据和优缺点怎样?
2.大陆东西岸气候有何差异,为什么?是否所有大陆东西岸气候都有明显差异?
3.比较热带副热带和温带干旱气候特征.
4.何为垂直地带性?与水平地带性差异怎样?
5.比较热带海洋性和赤道多雨气候的异同.
6.副热带夏干气候中,凉夏型和暖夏型特点怎样?
7.副极地大陆性气候降水不多,为什么却属于湿润气候?第八章思考练习:
1.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是什麽?近带气候变化趋势如何?
2.影响气候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怎样的影响?
4.应采取哪些措施改造局地气候以影响大范围气候变化.
5.分析大气环流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6.你对未来气候变化有何看法?依据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