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性质

合集下载

如何理解“人民政协”性质

如何理解“人民政协”性质
个性 质 的表 现 又如何 区分 ? 首 先 ,两 种 性 质 的说 法 是 由 我 国 国家性 质 和政 党 制 度 的 性 质 决 定 的 。我 国的 国家性 质是 “ 民 人 民主 专政 的社 会 主 义 国家 ” 人 民 ,
组织 , 其实际作用就是把宪法规定 的社 会 主 义 劳 动者 、 会 主义 建 设 社

其次 , 两种 性 质 的表现 既有 区别 又 有联 系 。 人 民政 协作 为 多党 合作 的组 织形 式 ,主要 表 现
本 上 体现 了我 国的 国家性 质 ,同时 反映 了我 国 的政党 制度 的性质 ,揭 示 的是我 国政 治生 活 中
为在人民政协框架内民主党派以政党 的形式参 与 政治 协商 、 民主监 督 、 政议 政 。人 民政 协作 参
法 律 规定 的一 切 可 以团结 的力 量 联 合起 来 , 形 成 最广 泛建 设社 会 主义 和促进 祖 国统 一 的统一 战线 ,这就 是爱 国统一 战线 。所 以人 民政 协 的
“ 国统 一 战线 的组 织 ” 质 , 由我 国的 国 家 爱 性 是 性 质决定 的 。
合作才能为更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的形成提供 保障。 从作用来看 ,爱 国统一战线的作用是共同 致力 于祖 国的和 平统 一大 业 ,实现 中华 民族 的
高 中 《 治生活》 我国政 党 政 “
制 度 ”对 中 国人 民政 治 协商 会 议
性 质 的表 述 有 两 种 说法 。在 教 学
体更 加广 泛 而 已。 再次 , 两种 性 质 在 根 本 上 是 统

的 。人 民政 协作 为爱 国统 一战线
过 程 中 , 生经 常会 问 : 学 为什 么有 两 个性 质 的说 法 ? 两个 性 质 有 何 区别 ? 两个 性质 是 否相 互排 斥 ? 两

政协知识点总结

政协知识点总结

政协知识点总结一、政协的性质和地位政协的性质是政治性和协商性的。

政协作为一个政治机构,具有政治性,它是党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政协是协商性的,它是由各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以及无党派人士组成的协商议政机构,以民主协商方式开展工作。

政协在国家政治体制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它是中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宪法把政协列为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依法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展协商,共同处理国家事务。

”政协全国委员会是全国性的重要政治组织,具有国家功能,直接协商参政,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和重大决策起着重要的协商作用。

政协各级组织和各级委员会是具有协商、参政、议政等职能的政治组织。

二、政协的组织和制度1. 政协的组织政协的组织构成包括全国政协和各级政协。

全国政协是政协的最高组织,各级政协是全国政协的地方组织。

全国政协由全国政协委员会组成,全国政协委员会是政协的最高权力机构。

全国政协委员会由主席团、秘书长、常务委员会和全国政协委员组成。

2. 政协的制度政协的制度包括政治协商制度、制度建设和制度运行。

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重要制度安排。

政协建立了各级政协委员会,这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项伟大创造。

三、政协的作用和意义政协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政协的主要作用和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团结各党派、各团体和各界人士政协是由各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以及无党派人士组成的协商议政机构,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团结各党派、各团体和各界人士,共同为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做出贡献。

政协通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使各党派、各团体和各界人士能够在政治上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团结一致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第九章 政治协商制度——人民政协

第九章  政治协商制度——人民政协

(二)特点
1.政治协商是以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为前提条件的。 2.政治协商的主体,是有组织的、高层次的和具有广泛 代表性的。包括各政党、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和各少 数民族等的代表人物。 3.政治协商的内容具有政治性和全局性。包括党的路线 决策,国家大政方针等 4.政治协商的组织形式是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中国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5.政治协商的结果不具法律效力,也不形成国家意志, 对党和国家的工作具有主要的建议、咨询、参考作用。

(三)常委会议 是全体会议闭会期间的主要协商形 式。全国政协常委会议一般每年召开4次,主要任务 有:听取中共中央、国务院负责人的重要报告;讨论 国家重大方针政策以及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审议重 要的建议案、提案和调研报告;研究政协工作中的重 要事务等。 (四)主席会议 是常委会议闭会期间的重要协商形 式。其主要任务有:讨论国家重大方针政策以及群众 关心的重要问题;审查以全国委员会或常务委员会名 义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重要建议案;拟定常委 会议的日程和议程草案;审议提交常委会议的文件; 执行常委会的决议,处理常委会的重要日常工作等。
三个历史性文献:
(1)《中国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起临时宪法作用) (2)《中华人民共和 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 法》 (3)《中国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组织法》
三、发展
政治协商制度走过了50多年,大致 可以分为4个时期。 (一)1949年9月-1954年9月 行使全国人大职权的时期。 (二)1954年10月-1966年5月 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存在。 (三)1966年6月-1976年10月 受文革冲击活动处于停顿状态。 (四)1977年以后 恢复和发展时期。




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 (1983年6月~1988年4月) 主 席 邓颖超 政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 (1988年4月~1993年3月) 主 席 李先念 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 (1993年3月~1998年3月) 主 席 李瑞环 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 (1998年3月~2003年3月) 主 席 李瑞环 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 (2003年3月~2008年3月) 主 席 贾庆林 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 (2008年3月~2013年3月) 主 席 贾庆林

简直明了的理解中共中央 全国人大 国务院 人民政协的性质 职能区别

简直明了的理解中共中央 全国人大 国务院 人民政协的性质 职能区别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人民政协的性质职能区别作者:王艺河南大学中共中央,全称: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代表大会必会期间的最高领导机构,是领导全党、全军和全国的最高领导机构,因为中共是执政党,所以中共中央要领导着全国一切的工作,负责对各项工作提出大政方针,然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变为国家的意志,最后交办国务院执行。

中共中央还领导着人民解放军。

全国人大,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是全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监督国务院、法院、检察院的工作,听取上述机关的报告,制定和审议相关法律,决定攸关中国命运的大事。

人命政协,全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是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机构。

是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的议事平台,他们通过政协向党中央国务院表达自己对国家大事的见解。

国务院,全称: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最高的行政机关。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负责国家的日常运行。

领导全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一、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二、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议案;三、规定各部和各委员会的任务和职责,统一领导各部和各委员会的工作,并且领导不属于各部和各委员会的全国性的行政工作;四、统一领导全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的具体划分;五、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六、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七、领导和管理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和计划生育工作;八、领导和管理民政、公安、司法行政和监察等工作;九、管理对外事务,同外国缔结条约和协定;十、领导和管理国防建设事业;十一、领导和管理民族事务,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利;十二、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十三、改变或者撤销各部、各委员会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十四、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十五、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划分,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十六、依照法律规定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十七、审定行政机构的编制,依照法律规定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行政人员;十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高中政治学业水平考试必背知识清单(统编版)

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高中政治学业水平考试必背知识清单(统编版)

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二单元人民当家作主-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学业水平考试必背知识清单(统编版)第四课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我国的国体1、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二、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1)最广泛的民主表现:①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②民主主体的广泛性(2)最真实的民主表现: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根本政治保证;②在制度和法律保障上;③在实现方式上;(3)最管用的民主表现:建立一整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三、坚持民主与专政的统一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专政包含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两个方面四、我国的国家职能对内: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

对外: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

第五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1、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性质:是我国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2)地位: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3)职权: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4)常设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性质: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

产生: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职权:行使宪法规定的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5)专门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各专门委员会。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专门委员会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领导。

二、人大代表1、法律地位: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其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民大表大会的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2、产生方式:民主选举产生;选举方式: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3、职权: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4、人大代表的义务①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经常听取意见和要求,回答询问,帮助所在地方的人民政府推进工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性质上属于什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性质上属于什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本质上是一个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组织,是弘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由新中国成立前夕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由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非党派民主人士,人民组织和各界爱国者创立的。

按照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和非党派民主人士之间的“长期共存,相互监督,真诚对待,共患祸”的原则,就重大国家政策和重要政策进行政治协商。

人民生活问题,并通过建议和批评参与政治讨论和民主监督。

扩展数据:
政协作为中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贯彻“大团结,大团结,包括全体代表”的方针。

参加的单位包括中国共产党,八个没有党派隶属的民主党派和人士,以及八个主要人民组织,包括共青团,工会,妇女联合会,青年联合会,工商业联合会,科学和技术联合会。

技术,台湾联合会和华侨联合会。

中国56个民族和五个主要宗教组织的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回国华侨代表以及其他部门的代表,具有广泛的组织代表性和政治包容性真正体现了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团结。

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组织,在中国社会主义多党合作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人民政协中,所有民主党派都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以多党形式就多党合作中的国家和地方事务以及重大问题发表意见,进行政治协商,与共产党进行相互监督。

以提高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加强民主党的建设。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性质上属于什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性质上属于什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性质上属于什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的性质: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一
种重要组织形式和重要机构,
但按其性质而言,它不属于我国的国家机构体系,不是国家机关;它是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

现阶段,我国已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在内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它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地方重要事务、政策和法律的贯彻、群众生活和统一战线的重大问题,进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它不同于一般人的人民团体,而是各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代表人物参政议政的重要场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各界爱国人士共同创立的。

它根据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对国家大政方针和群众生活的重要问题进行政治协商,并通过建议和批评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

这有利于坚持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又有利于更广泛地联系和团结各阶层群众。

人民政协的建言献策有利于科学、民主决策。

人民政协职能的履行有利于协商
民主的决策。

心得体会:准确把握人民政协性质定位的核心要义(最新)

心得体会:准确把握人民政协性质定位的核心要义(最新)

心得体会:准确把握人民政协性质定位的核心要义(最新)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做好人民政协工作,必须坚持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人民政协要在依照宪法法律和政协章程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大力推进自身各项工作和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准确把握政协性质定位,事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特点,事关人民政协事业的方向和使命。

一、人民政协性质定位的宪法和政协章程依据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人民政协一切活动都应以宪法为根本准则。

政协章程是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共同的行为准则,是各级政协设立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依据。

回顾宪法和政协章程制定、修订的全过程,可以看出,宪法和政协章程对人民政协性质概念的确定和表述有一个与时俱进,不断明确、拓展和深化的过程。

最早对人民政协性质定位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其中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全中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制定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其中规定:“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各少数民族、国外华侨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代表们所组成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就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由全国政协二届一次会议制定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取代。

其中明确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仍然需要存在。

”1982年,首次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载入宪法。

其中明确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中,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团结的斗争中,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人民政协的经常性工作
主要包括提案工作、学习工作、文史资料工作,以及围绕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医药卫生、体育、法制、民族、宗教、妇女、青年、华侨、祖国统一、外事等方面,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以及人民群众生活方面的难点、热点问题开展的协商座谈、视察、考察、调查研究、咨询和反映社情民意的活动等。
12.人民政协的“三化”建设
指通过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相互配套的议事规则、办事程序,使人民政协履行主要职能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发展过程。它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1989年颁布的《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暂行规定》,使履行政协主要职能在制度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开创性的一步。1994年修订的政协章程、1995年全国政协《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的颁布和中央《通知》的发出,标志着人民政协工作步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新阶段。2002年11月,叶选平在全国政协九届十九次常委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在过去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政协履行职能的各项工作程序化。
16.参加人民政协的基本条件
参加人民政协的党派和团体,必须赞成政协章程,并经政协常务委员会协商同意。个人经政协常务委员会协商邀请,亦得参加人民政协。参加人民政协的委员应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事业,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在本界别中有代表性,有社会影响和参政议政能力。要密切联系群众,了解和反映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参加政协组织的会议和活动。
14.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历任主席
第一届主席是毛泽东,第二、三、四届主席是周恩来,名誉主席是毛泽东,第五届主席是邓小平,第六届主席是邓颖超,第七届主席是李先念,第八、九届主席是李瑞环,第十届主席是贾庆林。
15、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地方政协的组成,根据当地情况,参照全国政协的组成决定,每届任期5年。
人民政协性质、地位、作用和主要职能
2012-05-15 21:20:45|分类:共商國是|举报|字号订阅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是指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联系主要表现在二者都属于民主政治范畴,都是我国民主政治体制的组成部分,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扬和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途径和组织形式,都是广泛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根本政治制度处于决定性地位,其决定权具有法律效应;而基本政治制度没有决定权,其影响力也不具有法律效应。
17.人民政协与同级中共党委之间的关系
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人民政协必须在同级中共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包括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方针的领导。
18.人民政协与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
民主党派是人民政协的主要组成单位。人民政协如果没有民主党派参加,其地位和作用就会大大削弱;民主党派如果离开人民政协,也会影响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不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而是互相协商和团结合作的关系。
19.人民政协与人民团体之间的关系
人民团体既是人民群众自己的组织,又是中国共产党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是人民政协的基本成员,它们之间是互相协商和配合的关系。
20.党委、人大、政府和政协之间的关系
在“四大班子”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政治体制中的领导力量;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选举产生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形式;人民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管理国家事务的行政机关;人民政协是我国执政党同各参政党及无党派民主人士互相监督、合作共事的政治组织,是国家政治体制中进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机构。其中人大与政府不是三权分立之下立法机关同行政机关的关系,人大与政协不是两院制之下的上下议院关系。人大、政府、政协,统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从开展工作的角度看,党委、政府与政协的关系,可概括为:党委重视,政府支持,政协主动。
5.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
指的是团结和民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性质的集中体现,是人民政协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根据,是人民政协继往开来的方向和使命。实现紧密团结,发扬民主才更有基础;发扬广泛民主,加强团结才更有力量。
6.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7.政治协商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新时期人民政协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在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事业、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基础上,尽一切努力,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为实现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任务而奋斗。我国宪法序言指出:“人民政协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中,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团结的斗争中,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9.参政议政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参政议政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拓展与延伸。它是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等。政协参政议政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担任各级政府和司法机关的领导职务;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加人民政协并在其中发挥参政议政的作用。还有通过新闻媒介表达委员参政议政的意见;举办委员活动日,增加参政议政内容;举办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学习、纪念、联谊等活动,沟通情况,加深友谊,调动政协委员知情出力、参政议政的积极性,自觉主动地反映情况和意见;开展引进项目、技术、资金和提供信息、扶贫支边等出实招、献良策、办实事活动等。
22.人民政协的提案工作
政协提案是政协的参加单位和委员向政协全体委员会议或常务委员会提出的,经提案委员会审查立案后交付有关单位办理的书面意见和建议,是政协的参加单位和委员特有的一项民主权利。
8.民主监督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根据政协章程规定,民主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1)国家宪法与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2)中共中央与国家领导机关制定的重要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4)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遵守法纪、为政清廉等方面的情况;(5)参加政协的各单位和个人遵守政协章程和执行政协决议的情况等。民主监督的主要形式有:(1)政协全国委员会的全体会议、常务委员会议或主席会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议案;(2)各专门委员会提出建议或有关报告;(3)委员视察、委员提案,委员举报或以其他形式提出批评和建议;(4)参加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的调查和检查活动等。政协地方委员会民主监督的主要形式与全国委员会类似。
4.人民政协必须高举的两面旗帜
一面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旗帜,一面是祖国统一和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旗帜。爱国主义旗帜适应于整个爱国统一战线,社会主义旗帜则只适用于大陆统一战线的范围。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和实质是社会主义的,从理论和历史发展的观点上看,两面旗帜必然要统一于社会主义,这将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历史过程,也是爱国统一战线的一项历史任务。
根据政协章程规定,政协全国委员会开展政治协商的主要内容包括:(1)国家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重要方针政策及重要部署;(2)政府工作报告;(3)国家财政预算;(4)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5)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重大事项;(6)国家的重要法律草案;(7)中共中央提出的国家领导人人选;(8)国家省级行政区划的变动;(9)外交方面的重要方针政策;(10)关于统一祖国的重要方针政策;(11)群众生活的重大问题;(12)各党派之间的共同性事务;(13)政协内部的重要事务;(14)有关爱国统一战线的其他重要问题。政协各级地方委员会除对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以外,还包括对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和国家以及地方领导机关的大政方针和重大决策进行协商。政治协商的主要形式是政协举行的各种协商会议,其中包括:政协委员会全体会议、常务委员会议、主席会议、常务委员专题座谈会、各专门委员会会议,根据需要召开的各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和各界爱国人士的代表参加的协商座谈会等,以及政协负责人或委员应邀列席中共中央或地方党委召开的常委会、全委会、全委扩大会、代表大会、全国或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举行的人民代表大会、有关常务委员会,国务院或地方人民政府举行的部署工作、研究重大问题的常务会议和全体会议,听取有关情况,直接参与协商讨论。此外,一些地方政协委员会还通过举办或应邀参加各种情况通报会、意见听取会等进行协商活动。
10.人民政协三项主要职能的关系
人民政协三个主要职能目的一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三个主要职能都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重要体现,都是为了协助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做好工作,促进党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共同构成了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三者缺一不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内容包括协商、讨论、建议、批评,以及为此进行的视察、考察、调查研究和提出建议案、提案等各种活动,这些也就是以各种形式参政议政。参政议政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就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把参政议政列入政协的主要职能,拓宽了政协工作的渠道和领域,使广大政协委员的积极性更好地得到发挥,也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可以说,协商本身包含着监督,监督过程中又贯穿着协商,通过协商监督又反映和体现参政议政的成果。
2.人民政协的性质
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