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考研政治马原必背:劳动的二重性与商品的二因素_毙考题

合集下载

什么是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什么是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什么是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它们的相互关系是什么?答:商品二因素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从自然属性来看,商品都具有可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使用价值;从社会属性来看,商品都可以被它的所有者用来和别人的商品相交换,即交换价值。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劳动,即人们用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劳动生产出不同的商品,这种劳动目的、劳动工具、劳动对象。

制作方法。

劳动成果各不相同的劳动。

抽象劳动即抽掉了各种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意义上的人类劳动,叫做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并把生产商品过程中耗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的商品中;抽象劳动凝结到商品中,形成商品的新价值。

(2)怎样理解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答:在商品生产中,只有一个加入人的活劳动,才能使生产资料改变成为适合人们需要的新的使用价值,离开了活劳动,所有的生产资料本身只是一堆死物。

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属于物化劳动的生产资料只能借助于活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其价值量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一切生产资料的价值,只能转移,自身不可能发生增值。

而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凝结在新产品中的活劳动则创造出新价值。

(3)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答: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决定的。

(4)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什么?答: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中各种矛盾如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的基础,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所以,它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5)货币是怎样产生的?答:货币是在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自发产生的,它是商品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

(6)货币的本质和职能?答: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体现了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相互关系。

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即作为衡量和计算一切商品价值量的尺度。

2)流通手段,即作为买卖商品的手段。

怎样理解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之间的关系

怎样理解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之间的关系

1、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答:(1)商品的二因素是指使用价值和价值。

它是由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自然属性,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价值是商品中凝结或物化了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和比例。

两种不同的使用价值之所以可以相互交换,原因在于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在本质上共同的东西。

只有在本质上共同的东西,在数量上才是可以相互比较的。

这种本质上相同的东西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价值。

(2)价值和使用价值它们之间有存在着相互的关系即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统一的.二者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缺一就不成其为商品。

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就不会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使用价值与价值又是不同的、矛盾的。

主要表现在对同一商品生产者或消费者来说,同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可兼得;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物品包括商品所共有的属性,是永恒的范畴;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是商品经济的范畴,因而是历史的范畴。

(3)商品之所以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由于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它是指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商品是由劳动创造的。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就是说,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

具体劳动即从劳动的具体形态考察的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反映了人和自然的关系。

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条件。

不过,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具体劳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作为劳动分工基础的具体劳动,而是特殊意义上的作为商品交换的社会分工基础的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即从劳动的抽象形态考察的劳动。

商品二因素和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二因素和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二因素和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一、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1.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从一方面看,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它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

从另一方面看,生产商品的劳动,不管具体形式怎样千差万别,都是人类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生产商品所消耗的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2.商品的二因素也反映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了有差别的人类的具体劳动,而商品的价值则反映了人类无差别的抽象劳动。

二、商品的二因素是:商品的二因素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的有用性。

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价值是商品经济的特有范畴,是商品交换的内在基础。

三、劳动的二重性: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既是具体劳动,又是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价值的源泉。

抽象劳动是指抽掉了各种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意义上的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劳动和体力的耗费。

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四、商品的二因素的内涵:1.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自然属性,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2.价值:商品中凝结或物化了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价值不能独立存在,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离开了价值的使用价值就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五、商品劳动二重性的内涵1.具体劳动:是指具有特定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它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2.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了各种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或者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考研政治:商品二因素及劳动二重性

考研政治:商品二因素及劳动二重性

2017考研政治:商品二因素及劳动二重性商品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在此,帮助同学们理清商品二的因素和劳动二重性这两个重要知识点。

一、商品的二因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

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

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有价值。

商品的价值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社会关系。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即使人们为它付出了劳动,也没有价值;一种物品尽管具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即有用劳动。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

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它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018考研政治马原精选考点背诵:劳动价值理论_毙考题

2018考研政治马原精选考点背诵:劳动价值理论_毙考题

2018考研政治马原精选考点背诵:劳动价值理论考研政治冲刺复习阶段,小编给考生划重点!劳动价值理论是考研政治马原重要考点,考前要加深记忆,我们一起来背一下,看看你疏漏了哪些要点:劳动价值理论一、商品二因素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使用价值①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

②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商品中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

③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④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交换价值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价值①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②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反映商品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有价值。

商品价值在质的规定性上是相同的,因而彼此可以比较。

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对立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①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       ②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

统一性: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①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即使人们为它付出了劳动,也没有价值。

       ②一种物品尽管具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

【真题示例】(2013)《资本论》中有这样的表述对上衣来说,无论是裁缝自己穿还是他的顾客穿,都是一样的,这样是因为无论谁穿A.上衣都起到着使用价值的作用B.上衣都起到着价值的作用C.上衣都是抽象劳动的结果D.上衣都是社会劳动的结果二、劳动二重性       内涵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马哲~~~

马哲~~~

1.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从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什么关系(P144)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两者关系为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立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统一性: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劳动的二重性: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是一般的抽象劳动。

两者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实践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2.国家垄断资本注意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的作用是什么(P18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 资产阶级国家凌驾于私人垄断资本之上,代表整个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调节经济过程和经济活动,这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

3. 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市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

4. 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干预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工业、商业、通信及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面貌改观,加快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3.哲学的基本问题(P28)1.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和这是第二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 世界是怎样存在的。

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

4.辩证的否定(P47)1.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怎样理解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之间的关系

怎样理解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之间的关系

1、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答:(1)商品的二因素是指使用价值和价值。

它是由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自然属性,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价值是商品中凝结或物化了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和比例。

两种不同的使用价值之所以可以相互交换,原因在于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在本质上共同的东西。

只有在本质上共同的东西,在数量上才是可以相互比较的。

这种本质上相同的东西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价值。

(2)价值和使用价值它们之间有存在着相互的关系即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统一的。

二者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缺一就不成其为商品。

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就不会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使用价值与价值又是不同的、矛盾的。

主要表现在对同一商品生产者或消费者来说,同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可兼得;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物品包括商品所共有的属性,是永恒的范畴;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是商品经济的范畴,因而是历史的范畴。

(3)商品之所以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由于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

它是指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商品是由劳动创造的。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就是说,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

具体劳动即从劳动的具体形态考察的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具体劳动反映了人和自然的关系。

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条件。

不过,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具体劳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作为劳动分工基础的具体劳动,而是特殊意义上的作为商品交换的社会分工基础的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即从劳动的抽象形态考察的劳动。

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

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

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二因素是两个经济学概念,它们描述了经济活动中劳动和商品之间的关系。

劳动二重性是指劳动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双重作用,既是商品生产的要素,也是商品本身。

商品二因素是指商品在经济中的两个方面,既是劳动的产物,也是交换媒介。

首先,劳动二重性表明劳动在商品生产过程中起到了双重角色。

劳动是商品生产的要素之一,没有劳动的投入,就没有商品的产出。

劳动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生产商品,更重要的是劳动决定了商品的价值。

劳动的时间和强度直接影响了商品的生产成本和价值。

在劳动二重性的理论中,劳动被视为是商品生产的基础,是产品价值的源泉。

其次,商品二因素则是描述了商品在经济中的两个方面。

首先,商品是劳动的产物,是劳动的结果和表现。

商品的价值来源于劳动,劳动投入越多,商品的价值越高。

其次,商品也是交换媒介。

人们通过交换商品来满足各自的需求,商品作为交换的媒介在经济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人们用商品来交换劳动,购买其他商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价值的最大化。

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二因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劳动二重性是商品二因素的基础和前提。

没有劳动的投入,就没有商品的产出。

商品二因素的存在和发展是在劳动二重性的基础上实现的。

商品二因素的价值和作用基于劳动的投入和产出。

其次,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二因素互为因果。

劳动二重性的存在和发展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劳动的投入和价值决定了商品的生产成本和交换价值。

商品二因素的存在和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劳动二重性的发展。

人们通过交换商品来获得劳动和其他商品,从而促进了劳动二重性的进一步发展。

最后,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二因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劳动二重性是商品二因素的基础和前提,商品二因素的存在和发展促进了劳动二重性的进一步发展。

两者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经济活动中劳动和商品之间复杂的关系网络。

综上所述,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二因素是经济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描述了经济活动中劳动和商品之间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邀请码:8806 可获得更多福利
2018考研政治马原必背:劳动的二重性与商品的二因素
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劳动的二重性。

劳动的二重性是同一个劳动的两重属性。

前面我们学习过了商品的二因素,明白劳动对于商品的意义非凡;关键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因素。

我们先回顾商品的二因素,即使用价值和商品的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

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即人类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另一方面,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01
具体劳动决定商品的使用价值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即有用劳动。

任何一个劳动产品,不经过我们具体形式的劳动,是无法拥有某种特殊的有用性,用来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即无法拥有使用价值。

打个比方说,演员靠演技生活,演戏是一种劳动。

《琅琊榜》的主演胡歌,在扮演梅长苏这个角色时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是他劳动的具体形式。

而为何胡歌扮演的梅长苏深入人心,因为他的演技也就是演戏这个劳动的具体形式把这个得之可得天下的江左梅郎的聪慧睿智展现的淋漓尽致,满足众人对人才的膜拜之情,消遣之余甚是热爱。

说明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

02
抽象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

抽象劳动也就是我们在具体做某种劳动形式过程中消耗的脑力和体力。

别看梅庄主一言不合就生病吐血,要让血吐的真实也是要耗费不少脑力和体力的。

所以抽象劳动就是脑力和体力的消耗,也就形成来商品的价值实体。

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它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03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上好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另一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