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美术 《独特的装扮》教案1

合集下载

《独特的装扮》教学设计

《独特的装扮》教学设计

《独特的装扮》教学设计一、设计背景如今,年轻人的时尚观念越来越前卫,越来越注重个性、自由以及独特性。

他们希望在穿着上体现自己的独特性,以此来表达自己的个性特点,使自己在众多人中独特脱颖而出。

基于此,本次教学计划设计了一堂名为《独特的装扮》的主题教学。

通过本次教学,使学生了解独特的时尚搭配,培养他们的时尚眼光,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多元化思维和创意意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时尚产生背景,掌握时尚基本搭配方式和潮流趋势。

2. 通过观察、分析时尚明星造型与时尚脸书达人的学习,了解时尚元素的选用与搭配。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思考、表达和创新能力,推动学生进一步开启自己的思想与想象。

三、教学内容设计3. 带领学生合理搭配时尚单品,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了解和掌握时尚搭配技巧。

四、教学方法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讲解时尚知识和概念。

3. 动手操作,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实际操作,掌握时尚搭配技巧。

1. 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展示,让学生了解时尚的产生背景及其基本搭配方式,引导学生对时尚的认识,让他们了解到时尚是一个多元化的概念。

2. 教师为学生展示时尚达人的造型,让学生了解时尚元素的选用与搭配。

引导学生学会区分不同的时尚风格和流行趋势。

3. 呈现实际搭配案例,带领学生实际操作,在实践中掌握时尚搭配技巧。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从个性方面出发,发挥自身的特色,展示出与众不同的独特个性。

1. 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激励。

2. 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让他们学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改正错误。

3. 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加练习,多去了解时尚的最新流行趋势和搭配方法。

六、教学效果分析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时尚的概念和特点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时尚搭配技能,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多元化思维和创意意识。

通过教学后的互动交流,学生对时尚的认知又迈进了一步,对未来的时尚趋势也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四单元第三课 独特的装扮1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四单元第三课 独特的装扮1

时间:年月日设计:闵凡思审稿:学习内容第3课独特的装扮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关于面具的人文知识和制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面具的设计制作。

选用恰当的材料,运用剪、刻、粘贴、彩绘等技法,设计制作出平面或立体的面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面具文化的了解,懂得了解、珍惜和尊重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对面具制作材料的理解以及对材料的综合理解。

教学难点设计制作出有个性、艺术效果独特的面具。

教具准备用卡纸制作的面具、风格各异的面具艺术图片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内容及预见性问题教学设计与学法指导第二次个性化修改第一课时一、导入图片导入:用多媒体展示几张造型极其夸张的面具图片,吸引学生们的眼球,让学生对今天的课题有个基本的了解与兴趣。

启发学生的思考。

二、讲授新课1、面具产生与发展:(1)面具的起源:面具是世界上古老民族共生的文化现象,是人类思维意识发展和宗教情感的产物。

面具显示了原始艺术特有的神秘感、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技艺。

(2)面具的发展:早期的面具一般用于丧葬、驱邪仪式或原始乐舞。

现在发展为戴面具的化装舞会、戏曲的脸谱、装饰摆设等。

2、面具的概述:(1)面具的特点: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造型强烈、夸张的特点。

(2)面具的种类:平面、立体。

(3)面具的装饰风格:木刻面具、软塑面具、纸雕面具、剪纸面具、硬塑面具。

4、介绍面具立体部件的几种做法:(1)直线立体:随意剪下一张卡纸,借用直尺辅助,用戒纸刀的刀背(刀锋的另一边)在卡纸上戒出均匀的直线痕迹,直线痕迹的宽度按照自己心目中所设计的直线立体形的宽度,完成以后沿直线痕迹折,则成直线立体。

(2)曲线立体:随意在卡纸上画出曲线,用戒纸刀的刀背(刀锋的另一边)在卡纸上戒上曲线痕迹,曲线痕迹按照自己心目中所设计的弯曲立体形的曲线线条,完成以后沿曲线痕迹折,则成弯曲立体。

(3)圆形立体:用圆规在卡纸上作圆,用剪刀把圆剪下。

再分别在同一圆上作同心圆,作同心圆时注意,用圆规另一头,即尖锐的一头作,为在卡纸上留有折痕,方便折叠。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四单元第三课独特的装扮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四单元第三课独特的装扮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四单元第三课独特的装扮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独特装扮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体现;2.能够学习掌握色彩的运用和组合;3.能够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绘画作品中。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独特装扮在不同文化中的体现,颜色的运用和组合;难点: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绘画作品中。

教学过程:一、导入(3分钟)通过图片向学生展现不同国家、地区的民族服饰以及面部化妆,引导学生思考独特的装扮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体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25分钟)1.了解独特装扮在不同文化中的体现通过PPT以及视频向学生介绍不同国家、地区的特色服饰和面部装扮,比如蒙古族的长袍和帽子、印度的色彩斑斓的服饰和手绘图案、非洲的面部彩绘等等,让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背景和独特装扮的特点。

2.颜色的运用和组合通过PPT向学生讲解颜色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例如,暖色系和冷色系的区别,颜色对情感的影响等等。

然后示范如何进行颜色的搭配,让学生了解颜色的搭配方法。

三、练习(25分钟)1.学生自行搜索一些国家地区的服饰和面部装扮,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比如,某个国家地区的服饰和面部彩绘的颜色、图案有何特点、代表了什么文化意义等等。

2.学生进行绘画创作,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特色服饰或面部彩绘进行绘画,要求学生根据所学色彩搭配方法进行作画。

四、展示(7分钟)学生将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展示,并介绍自己选择的服饰或面部彩绘的文化背景和特点。

五、总结(5分钟)通过展示的作品进行总结,学生根据作品中的颜色搭配、形式表现等等来进行总结,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同时,鼓励学生多去了解不同文化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分组讨论法、课堂展示法教学资源:1.图片2.PPT3.视频4.绘画工具板书设计:不同文化中的独特装扮颜色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颜色的搭配方法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了解了不同文化中独特的装扮和颜色运用的方法,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绘画作品中进行创作。

《第四单元 第3课 独特的装扮》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第3课 独特的装扮》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独特的装扮》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奇特的装扮文化,掌握基本的服装设计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增强学生的审美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践奇特的装扮,掌握基本的服装设计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并开掘不同文化背景下奇特的装扮元素,培养学生的审美认识。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用于展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奇特装扮。

2. 准备颜料、画笔、纸张等工具,用于学生实践服装设计。

3. 准备音乐、舞蹈视频等,用于教室互动和氛围营建。

4. 提前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基础,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室教学。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一段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习俗短片,请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人都是怎样装扮自己的?他们的装扮有什么特别的地方?2. 教师简要介绍世界各地的服饰文化,引出本课课题《奇特的装扮》。

3. 提出本课问题:你曾经见过或自己设计过哪些特别的装扮?这些特别的装扮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二)新知讲解1. 教师出示一些特别的装扮图片,如:特殊头饰、夸张的服装、动漫人物装扮等,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2. 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图片,了解各种民族服饰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3.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特别的装扮”的一些特点:与众不同、富有创意、个性鲜明等。

4. 讲解美术课程中“设计”和“制作”环节的相关要求,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制作出有自己特色的装扮物品。

(三)小组合作与探究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特别的装扮(如动漫人物、民族服饰等)进行设计制作。

2. 小组内部分工合作,共同探讨如何将所选装扮的特点表现出来,并发挥创意进行设计制作。

3.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学生在设计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初中美术《独特的装扮》教案

初中美术《独特的装扮》教案

初中美术《独特的装扮》教案案例说明《独特的装扮》本课属于是设计*应用。

本节课不仅重视面具的设计制作技术,更引导学生关注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面具的由来,演变和不断变化的过程及各个国家、名族、地地域对面具的理解,并运用不同质地的材料,造型创作面具。

本节核心是选择不同材料,设计制作立体面具,学生可结合校园活动不同主题头戴面具进行表演。

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面具的演变过程、功能、作用等,进一步认识面具深刻的文化内涵,学会动手制作面具。

2、培养学生在设计上具有新意、艺术效果独特的面具在制作过程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掌握面具的基本知识、用途以及制作方法,这是设计和创作的前提。

4、结合学生的观察、大胆的想象和联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5、热爱手工制作和民间美术,对民间传统艺术传承,增进小组互助合作。

二、教学重点面具的设计制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1、整体的造型设计。

2、制作要精美。

四、教学准备教具:各种(人物、动物形象)的面具、范作,演示用的纸张、双面胶、剪刀等。

学具:白板纸、彩纸或颜料、剪刀、双面胶。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小的惊喜是你们喜欢的东西之一呦。

你们猜一下是什么?想认识下吗?师:一一展出面具,激发学生兴趣,并给每组发一个面具,让学生们欣赏、观察、讨论:2、欣赏影片,想一想面具有哪些功能?面具有什么用途?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对面具是人们节日、祭祀活动中进行喜剧,舞蹈表演的道具之一。

今天,由于人们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不同,形成了众多的艺术风格,不但用于娱乐(或头戴或手持表演),同时也可做成挂饰来装饰环境。

面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美观,夸张变形、装饰性强等。

讲授新课面具是怎么制作成的呢?你想不想自己亲手制作一副美观而实用的面具呢?3、研讨:师:现在同学们研究下你们手中的面具,你们可以试着拆一拆,观察下,小组之间讨论讨论,看能不能找出面具的制作方法。

《第四单元第3课独特的装扮》学历案-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第3课独特的装扮》学历案-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独特的装扮》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独特的装扮》这一课程学习主题围绕服装的艺术形式,通过欣赏、分析和创作,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服饰特色,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服装设计。

本课时为第一课时,主要聚焦于对各种独特装扮的初步认识和欣赏。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服饰文化,掌握服饰的基本构成元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服饰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多元文化的意识,以及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评价任务1. 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观察其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见解。

2. 评价学生对不同服饰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通过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进行综合评价。

3. 评价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思维,通过其作品的设计创意和制作过程进行评价。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具有代表性的服饰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主题,并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服饰分别属于哪些地区或民族吗?”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服饰的基本构成元素和设计原理,包括款式、色彩、面料、饰品等,让学生对服饰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 欣赏分析:教师展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服饰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其特点,并让学生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某种服饰的看法和感受,以及如果自己进行设计会如何进行创新。

5. 实践操作: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服装设计,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6.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互相评价和学习,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小组讨论和作品展示,检测学生对不同服饰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以及其审美能力和创造思维。

《第四单元第3课独特的装扮》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第3课独特的装扮》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独特的装扮》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1. 了解不同地域、文化中的装扮特色。

2. 掌握观察和描述装扮元素的方法,提升美术鉴赏能力。

3. 激发创意灵感,尝试用绘画表达自己对独特装扮的理解和再创造。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不同装扮的文化背景和艺术价值。

2. 掌握观察和描述装扮元素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发挥创意。

2. 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文化敏感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准备:美术教材、画笔、颜料、纸张等绘画工具。

2. 教学课件准备:收集各种地域、文化的装扮图片和视频资料,制作PPT课件。

3. 教学环境准备:美术教室,确保有充足的绘画空间和良好的教学环境。

通过 PPT课件制作内容:幻灯片3:教学环境准备标题:美术教室的准备内容:1. 教室概览:展示美术教室的整体布局,突出其宽敞的绘画空间和舒适的创作环境。

2. 设施介绍:介绍教室内的各种绘画工具、材料和设备,如画板、画笔、颜料、调色盘等,并详细说明其用途和使用方法。

3. 安全性强调:强调在美术教室中注意安全的重要性,如正确使用绘画工具、避免触碰易碎物品等。

4. 良好的教学环境:描述美术教室带来的教学优势,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提供多样化的创作空间等。

结尾内容:以上是本节课教学环境的准备情况。

我们将在这样的美术教室中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们提供充足的绘画空间和良好的教学环境,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艺术的魅力。

请各位同学提前准备好自己的绘画工具,期待与大家在美术教室的相聚。

四、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本环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通过展示多种独特的装扮图片,引导学生进入“独特的装扮”这一主题。

教师首先展示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时尚潮流以及传统与现代结合的装扮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感受不同装扮所传达的视觉冲击力。

随后,教师可提问学生:“你们觉得这些装扮有哪些独特之处?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文化或风格?”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为后续的课程学习做好铺垫。

第四单元 第3课 独特的装扮 教学设计 2023—2024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第3课 独特的装扮 教学设计 2023—2024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人教版美术七下4.3独特的装扮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3课《独特的装扮》。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民间传统服饰的特点,并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传统服饰的热爱和传承。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民间传统服饰的特点和风格;2.学会观察和分析中国民间传统服饰的图案和色彩;3.能够运用中国民间传统服饰的元素进行创作和设计。

教学重点:1.中国民间传统服饰的特点和风格;2.中国民间传统服饰的图案和色彩分析。

教学难点:1.学生对中国民间传统服饰的认识和理解;2.学生对中国民间传统服饰的图案和色彩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方法:1.观察和分析:通过观察和分析中国民间传统服饰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其特点和风格;2.实践和创作:通过实践和创作,让学生运用中国民间传统服饰的元素进行设计和创作。

教学准备:1.中国民间传统服饰的图片和实物;2.绘画和设计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方面O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中国民间传统服饰的特点和风格,掌握中国民间传统服饰的图案和色彩。

例如,学生能够识别出不同地区的民间传统服饰,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能力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将学会观察和分析中国民间传统服饰的图案和色彩,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例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一件民间传统服饰进行详细的分析,阐述其图案和色彩的特点和意义。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中国民间传统服饰,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例如,学生能够感受到民间传统服饰的独特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民间传统服饰的特点,并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传统服饰的热爱和传承。

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观察和分析、实践和创作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独特的装扮》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初步了解面具艺术的起源与演变、种类等知识;能初步学会面具的设计与制作的方法,选择恰当的材料,设计制作出一件有特色的纸质面具。

过程与方法:课题引入-探究分析-设计制作-展评表演-拓展小结
学生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分析面具的造型、色彩、材质特征,以自主或合作的形式设计完成面具。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体验制作面具的乐趣,体会面具独特的艺术魅力,形成积极参与、勇于表现的态度。

认识面具艺术对环境、气氛的烘托作用,加深对我国传统民间美术文化的认同与热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面具的艺术知识、面具的设计与制作的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面具文化的独特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学生独立设计制作完成一个有特色的面具。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资源,手工面具教具,面具图片,实物等
学生准备:搜集面具相关实物,准备各类手工工具与材料。

教学过程:
一、整理班级秩序,进行点名。

二、导入
欣赏一些常见的装扮图片或真人面具图片。

(小朋友戴面具的图片)
◆面具和脸谱的区别?
◆在什么场合见过或使用过面具?
三、授新课
1、面具知识简介
面具:指在文娱表演或化装会上,为表演需要,把面孔遮住,使人改变为特定形象的用具。

简述起源和演变。

面具大致分类:特定形象面具、剧情要求面具、娱乐活动面具
2、实物图片展示,了解民间面具
藏戏面具、萨满面具、贵州安顺地戏面具、彝族变人戏面具及其他面具等
A、你看这些面具有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有这种感觉?
B、原始人为什么要戴这么恐怖的面具?(驱鬼,丧葬、酬神等作用)
讲兰陵王故事,让学生提升对了解面具的兴趣。

3、我国传统民间面具共同的特征
A、在人类的原型基础上提炼概括
B、造型装饰一般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
C、色彩饱和,对比强烈
四、面具制作步骤
1、根据学生的喜好,构思形象,确定制作样式。

2、可用卡纸绘制,剪贴完成。

也可以纸盘为胎基,用纸、黏土、彩泥等可塑性材料,
通过捏、贴等方法塑制完成。

(学生可主要做纸质面具)
3、注意面具的大小,特别两个眼孔的位置、距离要与佩戴者相符。

4、面具两旁的穿线打孔要注意,不要把面具扯破。

五、拓展
国外面具图片欣赏简介(图片欣赏及视频欣赏)
A、非洲面具
B、日本面具
C、威尼斯面具
六、课堂小结
随着时代发展,古老面具原有的鬼神崇拜宗教迷信内涵逐渐被淡化,而其艺术性,娱乐性的审美价值日益增强。

一方面我们可以在旅游时,从民间艺人,旅游商品店那里购买面具,作为自己家里的装饰品,欣赏面具的雕刻技艺。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尝试自己设计制作充满现代感的面具,体验制作面具给我们生活带来的美好和喜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