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试验室安全管理30页PPT
《实验室安全管理》课件

迅速离开有毒气体环境,呼吸新鲜空气,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通 知实验室安全负责人和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2023 WORK SUMMARY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仪器设备维护与保养
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保 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保养过程中应遵循设备制造商 的指导,不得随意拆卸或改装 设备。
对于需要专业维护的设备,应 委托专业人员进行维修保养。
仪器设备事故处理
一旦发生仪器设备事故,应立即 停止使用,切断电源,防止事故
扩大。
对事故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事故 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处理
化学品使用规范
制定化学品使用规范,明确 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应急 处理措施等,确保实验室人 员正确使用化学品。
废弃物分类处理
将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根 据废弃物的性质采取不同的 处理方法,如回收、焚烧、 填埋等。
废弃物处理记录
建立废弃物处理记录制度, 记录废弃物的种类、数量、 处理方法和责任人等信息, 以便追溯和管理。
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规范化学品的采购、存储、使用和废弃处理 ,确保安全使用。
实验室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
建立事故报告机制,及时处理并记录事故, 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
化学品使用规范
遵循正确的操作流程,佩戴个 人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化
学品。
设备操作规范
熟悉设备操作流程,严禁违规 操作,定期进行设备检查。
实验室安全涉及到实验操作、设备使用、化学品管理、废弃 物处理等多个方面,旨在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实验结果准确 可靠,并降低对环境和人员的潜在危害。
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
保障人员安全
2024版实验室安全管理ppt课件

contents •实验室安全概述•实验室危险源识别与评估•实验室安全防护措施•实验室安全检查与整改•实验室安全培训与考核•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目录010405060302实验室安全定义与重要性实验室安全法规与标准国家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对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出明确要求。
行业标准与规范如《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规范》等,为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具体指导。
实验室内部管理制度根据实验室特点和需求,制定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安全意识培养安全责任制落实安全检查与评估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包括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性等化学品,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
化学危险源生物危险源物理危险源机械危险源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微生物,可能引发感染、疫情等生物安全事件。
包括高温、低温、高压、辐射等物理因素,可能对人体造成烫伤、冻伤、压伤、辐射损伤等。
包括机械设备运转时可能产生的夹击、碰撞、剪切等危险,可能导致人员机械伤害。
危险源分类及特点危险源识别方法与技巧现场观察法安全检查表法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故障树分析法(FTA)风险评估流程与等级划分风险评估流程风险等级划分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将风险划分为不同等级,如低风险、中等风险、高风险等。
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个人防护装备选用与保养01020304实验室工作服防护眼镜和面罩手套和鞋套其他个人防护装备实验室安全设施配置要求实验室应配备有效的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减少有害气体和粉尘积聚。
实验室应配置灭火器、消防栓、烟雾报警器等消防设施,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实验室电气设备应符合安全标准,定期检查电线、插座、开关等电气设施。
实验台、试剂架等家具应稳固、耐用,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
通风系统消防设施电气安全实验室家具应急处理预案制定与演练应急处理预案应急演练急救措施紧急联络安全检查制度实施流程检查表030201安全检查制度及实施流程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措施隐患排查整改措施整改验收安全事故报告与处理机制事故报告建立实验室安全事故报告制度,要求实验室人员在发现安全事故后及时上报。
实验室管理与安全教育PPT

设备安全检查
定期对实验室设备进行安 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 安全隐患,确保设备使用 的安全性。
实验室安全管理
安全培训与教育
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安全培 训和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危险品管理
制定危险品管理制度,规 范危险品采购、储存、使 用和废弃等环节的管理, 防止危险品事故的发生。
应急预案与演练
安全检查与监督
03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监督实验人员是否遵循安全操作规程,及
时纠正不规范操作。
紧急处理措施
制定紧急处理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实验室事故,制定相应的紧急处理预案,包括事 故报告、人员疏散、急救措施等。
定期进行紧急演练
定期组织紧急演练,提高实验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提供急救与医疗支持
确保实验室附近有急救和医疗支持,以便在发生意外时能够及时 救治伤员。
05 安全责任与法律责任
CHAPTER
安全责任制度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 安全职责和操作规程。
培训与教育
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 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定期安全检查
定期进行实验室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 安全隐患。
应急预案
制定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确保在紧急情况 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06 实验室安全文化与培训
CHAPTER
实验室安全文化培育
建立安全意识
通过宣传和教育,使实验室成员 认识到安全的重要室安全准则和规章制度, 明确实验室成员的安全职责和操作 规范。
营造安全氛围
通过开展安全活动、宣传安全知识 等途径,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 的实验室氛围。
实验室安全管理ppt课件

该事故是由于当事人在投料时粗心
大意,没有仔细核对所要使用的化学
试剂而造成的。实验台药品杂乱无序、
药品过多也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
因。
4.金属钠燃烧事故
2004年3月某高校化学实验室王某将1升工业乙醇倒入放 在水槽中的塑料盆,然后将金属钠皮用剪刀剪成小块, 放入盆中。开始时反应较慢,不久盆内温度升高,反应 激烈。当事人即拉下通风柜,把剪刀随手放在水槽边。 这时水槽边的废溶剂桶外壳突然着火,并迅速引燃了水 槽中的乙醇。当事人立刻将燃烧的废溶剂桶拿到走廊上, 同时用灭火器扑救水槽中燃烧的乙醇。此时走廊上火势 也逐渐扩大,直至引燃了四扇门框。 事故原因:反应时放出氢气和
明火 实验室内严禁吸烟。 在使用易燃气体和易燃试剂的实验室内不得使
用明火。
火情处理
报警:119(说明火源、火情、单位名称、地理位置,或明 显标志)
措施:早发现、早处理、早报告
灭火: 学会使用灭火器(一拔、二握、三瞄、四扫)
沉着、冷静
易燃固体、易燃气体、易燃液体和带电物体 着火时,可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
5.使用有毒有机溶剂或者腐 蚀性试剂时应在通风橱内操 作,并使用防溅面罩,防止 意外事故发生。
一. 防毒
注意事项
1) 实验前,应了解所用药品的毒性及防 护措施。确认清楚后才可使用。
2) 操作有毒气体(如H2S、Cl2、Br2、NO2、 浓HCl和HF等)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3) 苯、四氯化碳、乙醚、硝基苯等的蒸 气会引起中毒。它们虽有特殊气味,但久 嗅会使人嗅觉减弱,所以应在通风良好的 情况下使用。
大量的热量,氢气被点燃并引 燃了旁边的废溶剂造成事故。
事故反思
事实告诉我们,大部分安全事故都是科 研人员的疏忽造成的!
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课件

物理因素
实验室中的高温、低温、高压、真空等物理因素可能对人员造成伤害 ,如烫伤、冻伤、机械伤害等。
电气安全
实验室中大量使用电气设备,若使用不当或设备老化,可能引发触电 、火灾等事故。
实验室安全法规与标准
02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责任制与组织结构
实验室主任安全责任制
实验室成员安全责任制
负责实验室全面安全工作,制定安全 规章制度,组织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 。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参与安全 培训与准入制度,对实验室安全工作 负责。
安全员安全责任制
协助实验室主任管理安全工作,负责 安全培训与准入制度的执行,监督实 验室日常安全。
建立废弃物处理制度,对实验过 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标 识和处理,确保不会对环境和人
员造成危害。
生物安全管理与防护
1 2 3
生物安全级别
根据生物因子的危害程度和实验室的防护能力, 将生物安全实验室分为四个级别,分别对应不同 的操作规范和防护措施。
个人防护
实验人员在进行生物实验时,必须佩戴适当的个 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以降低感染风险。
国家法规
我国已颁布《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对 实验室安全进行规范和管理。
行业标准
各行业也制定了相应的实验室安全标准和规范,如《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教学 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等。
国际标准
国际上也存在许多关于实验室安全的通用标准和规范,如ISO 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 能力的通用要求》等。这些标准对于提高我国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实验室安全管理教材(PPT 35张)

实验室安全管理
(3)充装有毒气体的气瓶,或充装有介质互相接触后能引起 燃烧、爆炸的气瓶,必须分室储存。 (6)充装有易于起聚合反应的气体气瓶,必须规定储存期限 (7)气瓶与其他化学危险品也不得任意混放。 (8)气瓶瓶体有缺陷不能保证安全使用的或安全附件不全、 损坏或不符合规定的,均不应送交气体制造厂充装气体。
实验室安全管理
4.5 用电安全相关规定
4.5.1 实验室内的电气设备的安装和使用管理,必须符合 安全用电管理规定,大功率实验设备必须使用专线,严 禁与照明线共用,防止因超负荷用电着火。 4.5.2 实验室内的用电线路设备和线路中的各种开关,插 座等应保持完好可用状态,熔断装置所用的熔丝必须与 路线系统允许的容量相匹配,禁止用其他导体代替。 4.5.3 手上有水或潮湿请勿接触电器设备,严禁使用水槽 傍的电器和插座(防止漏电)。
实验室安全管理
1.目的2.适用范围3.职责
2.
2.4.内容及要求 3.
实验室安全管理
1. 目的
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保证员工在工作期间的健康 和实验室的财物的安全,使实验的工作环境符合良好有序 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实验室安全管理
3 . 职责
3.1 工厂实验室:负责实验室安全管理。 3.2 集团品管部:负责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情况进 行监督检查。
实验室安全管理
4.5.4 实验室内的专业人员必须掌握本室的仪器,设备的 性能和操作方法,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4.5.5机械设备应装设防设备后其它防护罩。 4.5.6电器插座请勿用太多插头,以免负电荷,引起电器火 灾。 4.5.7实验室内使用空调设备,电热设备等的电源线,必须 经常检查是否损坏,移动电器设备,必须先切断电源, 电路出现电设备出现故障时,必须先切断电源,方可检 查。 4.5.8使用电炉必须确定位置,定点使用,周围严禁有易燃 易爆物品。
实验室安全管理ppt课件

昆明理工大一实验室着火
2010年5月26日,下午昆明理工大学莲华校区矿 业大楼6楼一实验室突发火情。事故原因是学生做完实验 出门时忘记关电路引发火灾,所幸无人受伤。
2.盐酸气伤人事故
2005年8月2日某军校化学实验室王某、赵某等人在安装 高压釜的紧固件和阀门。在前几日拆卸时已将管道内氯 硅烷液体放出,为挡灰尘用简易塞将氯硅烷液相管塞住。 当时并没有感觉到有压力和液体积存。在安装氯硅烷液 相管时,当事人将简易塞拔下的一刹那,突然有一股氯 硅烷挥发气体冲出,此时正值王某俯身紧固螺丝,来不 及躲闪,正好喷到脸上和两手臂上,将其灼伤。
导线或电器着火时,应先断电,再用干粉灭火 器灭火。 切不可用泡沫灭火器,此灭火器导电。
衣服着火时,应尽快地脱掉衣服,并用水灭火。
或
就地滚动,切忌外跑。
防火:火灾不能预期、不能杜绝、只能预防
消除火灾隐患(电、火、气、试剂)
具)
备逃生四件宝(灭火器、绳、手电筒、防毒面
五、化学药品使用
1.任何的容器都必须贴上标签,注明 其内容物及有效时间。 2.使用低沸点有机溶剂时,一定要远 离火源和热源。试剂瓶应封严,并放 在阴凉处保存。
实验室事故相关报道
1.封管事故
某高校化学实验室的李某在进行时,往玻璃封管内加入 氨水20mL,硫酸亚铁1g ,原料4g,加热温度160℃。当 事人在观察油浴温度时,封管突然发生爆炸,整个反应 体系被完全炸碎。当事人额头受伤,幸亏当时戴防护眼 睛,才使双眼没有受到伤害。 事故原因: 玻璃封管不耐高压,且在反应过程中无法检测管内压力。 氨水在高温下变为氨气和水蒸汽,产生较大的压力,致 使玻璃封管爆炸。
《临床实验室安全》课件

化学安全风险
有毒化学物质
临床实验室中使用的化学物质可 能具有毒性,如腐蚀性、致畸性 、致突变性等,若未正确使用或 防护不当,可能对实验人员造成
伤害。
易燃易爆化学品
某些化学物质易燃易爆,如乙醇 、乙醚等,若操作不当或存放不 规范,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
有害气体
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有害气体, 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等,若通风 不良或防护不当,可能造成实验
防护意识不足
实验人员对安全防护知识 了解不足或忽视安全操作 规程,可能导致意外事故 的发生。
紧急处理不当
在发生意外事故时,若实 验人员缺乏紧急处理能力 或措施不当,可能加重事 故后果。
03
临床实验室安全防护措施
生物安全防护措施
生物安全柜
使用生物安全柜对实验操作中的 有害物质进行隔离,防止有害物
质外泄。
物理安全事故应急处理
物理安全事故
是指实验室工作人员在从事物理实验 过程中,由于实验操作或管理不当等 原因,可能引起设备故障、电击、机 械伤害等事故。
应急处理措施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断电、维修 、救助等措施,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 报告。
操作安全事故应急处理
操作安全事故
是指实验室工作人员在从事实验操作过程中,由于实验操作或管理不当等原因, 可能引起设备损坏、数据丢失等事故。
微生物培养
定期进行微生物培养,确保实验室 环境无有害微生物。
废弃物处理
对实验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防 止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
化学安全防护措施
化学试剂管理
建立严格的化学试剂管理制度,确保试剂储存和 使用安全。
个人防护用品
实验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化学防护眼 镜、实验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