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工艺学复习重点
生物制药工艺学复习

《生物制药工艺学》复习提纲一、选择15.中国药典(2011年版)收载药品品种共计A.2691种B.3691种C.2692种D.2690种16.«美国药典.»由美国药典委员会编写,此委员会简称为 BPAPCPBD.UEPD17.为了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我国必须参考的主要国外药典是 AP、BP、JP、PH·INTB.JP、PH·INTC.BP、JP、PH·INTD.BP、JP、USP18.«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 CA.国家颁布的药品等B.国家卫生部指定的药品标准C.国家记载的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D.国家药典委员会制定的药物手册19.下列关于药典作用表述正确的是 DA.作为药品的检验、供应与使用的依据B.作为药品的生产、检验与供应的依据C.作为药品的生产、供应与使用的依据供应D作.为药品的生产、检验、供应与使用的依据供应20.抗生素药物的类型分为 CA. 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利福霉素类B. 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酰胺类、其他类C. 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利福霉素类D. 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酰胺类、氯霉素类、其他类22.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是AA.D-丙氨酸多肽转移酶抑制剂,阻止细胞壁的形成B.二氢叶酸合成酶抑制剂,阻止细胞壁的形成C.β-内酰胺酶抑制剂,阻止细胞壁的形成D.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38.与青霉素结构不同的第二类内酰胺抗生素为 BA.头霉素B头孢菌素 C.细胞色素 D.维生素C30.赖氨酸的化学名称为 AA.2·6-二氨基已酸B.2·6-二氨基甲酸C. 2·6-二氨基乙酸..D.2·6-二氨基丁酸维生素种类繁多,称之为抗坏血酸的维生素是 CA.维生素B2B.细胞色素CC.维生素CD.维生素A在维生素的生产和使用中被人们称之为核黄素的是 AA.维生素B2B.维生素B12 C维生素.B6 D.维生素B1维生素分子中含有两个手性碳原子,并有几种子异构体 BA.3种B.4种C.5种D.6种8.辅酶Q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又称为 CA.辅酶酸B.辅酶AC.泛醌D.泛酸10不.属于甾体激素类药物生产的原料为 BA.胆甾醇B.苯甲醇C.胆酸D.豆甾醇11.葡萄糖是一种单糖其主要化学性质为 DA.溶于水B.微溶于乙醇C.具有酸性D.具有还原性26.1.6—二磷酸果糖是葡萄糖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其多用英文缩写名表示 BA.FAPB.FDPC.FBPD.FCP27.超氧化物歧化酶是一种重要的自由基清除剂,又称为 AA.SODB.SOPC.BODD.COD40.细胞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外层上特有的结构,其组成是由 AA.脂多糖B聚多糖C葡萄糖 D.乳多糖50.美国医药界采用美国药典标准,称为美国药典单位,其英文名缩写为 AA. USPUPAC. USPBD. USPC51.肝素是一种典型的抗凝血药,其分子结构中含有 BA.磷酸基团B.硫酸盐C.亚硫酸基D.酰胺基52. 1,6—二磷酸果糖的含量测定,国际采用最多的是 AA.酶分析法B.-物理沉淀法C.化学合成法D.层析法53.甘露醇的外观性状为 CA.白色颗粒粉末B.黄色针状结晶C. 白色针状结晶D.黄色颗粒粉末54.低聚糖一般是由几个单糖组成 DA.2-8个B.3-6个C.2-7个D.2-9个55.尿激酶活力测定常用的方法是 CA.乙醇沉淀法B.离子交换法C气泡上升法 D.生物转化法57.酶的纯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评价一个纯化工艺的好坏,主要看两个指标一个是总活力回收率。
生物技术制药复习要点与重点

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1.生物药物的概念及21世纪生物药物的分类2.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概念及现代生物技术的组成和特点3.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发酵工程技术定义4.基因诊断、基因治疗概念5.生物技术在药学应用中的两类方式6.生物药物的两大来源及生物药物的特点7.生物制药的特点、生物制药基本过程及生物制药基本方法第五章发酵工程制药1.发酵定义及发酵类型2.菌种的选育方法3.培养基概念和培养基的配制原则4.发酵的基本过程5.微生物发酵方式6.发酵过程影响因素及控制7.代谢工程定义8.简述发酵工程下游加工过程的的特点和一般程序第二章基因工程制药1.基因的概念及基因的一般特性2.基因工程药物的概念3.基因工程药物制药的主要流程4.基因工程药物建立分离纯化工艺的根据5.基因工程药物分离纯化的一般流程6.基因工程产品的质量控制内容7.基因工程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特殊性8.蛋白质工程的概念第三章动物细胞工程制药1.细胞定义、细胞的特征和细胞的化学组成2.细胞培养定义、细胞培养基本条件和基本过程3.细胞融合技术定义和基本过程4.细胞工程技术概念和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的基本概念5.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特点6.细胞株、细胞系、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的概念7.动物细胞的大规模培养方法8.转基因动物概念(transgenic animal)及转基因的技术方法9.转基因动物在医药行业中的应用10.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mammary gland bioreactor)概念第四章植物细胞工程制药1.植物细胞工程制药的两大内容2.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定义和原理3.植物细胞特点——外植体(explant)、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愈伤组织(callus culture)概念4.植物细胞的培养方法5.转基因植物概念及主要方法6.植物细胞工程制药应用于哪些方面第六章酶工程制药1.酶工程概念和现代酶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2.酶固定化概念、方法和固定化酶的特点3.细胞固定化概念和固定化细胞的特点4.酶反应器(Enzyme reactor)的概念第七章新型生物制药技术抗体工程制药1.概念——抗体(antibody) 、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PcAb)、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antibody)、杂交瘤细胞(hybridoma) 技术、抗体工程2.单抗制备的基本流程3.HA T培养基的选择培养杂交瘤细胞的原理4.单克隆抗体的鉴定与检测项目5.基因工程抗体概念和基因工程抗体的类型———嵌合抗体(Chimeric Antibodies),改形抗体(reshaped Antibodies),单链抗体(single chain antigen binding protein,ScFv) 等6.噬菌体抗体工程和转基因动物表达抗体的优点7.反义核酸( ribozyme) 、核酶(antisense nucleic acide)、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概念8.核酸疫苗(nucleic acid vaccine)又称基因疫苗(gene caccine)或DNA疫苗(DNA vaccine)概念和核酸疫苗的优点9.基因治疗概念、基因治疗的必要条件和主要方式10.干细胞、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细胞)的概念及应用11 生物芯片基因芯片,蛋白芯片12.。
生物制药工艺学知识点整理

生物制药工艺学知识点整理1.生化药物生物药物:是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或其成分,综合应用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物理化学和药学的原理与方法进行加工、制造而成的一大类预防、诊断、治疗制品。
生物药物包括从动物、植物、海洋生物、微生物等生物原料制取的各种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及其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的天然类似物。
生物药物包括抗生素、生化药物、生物制品。
2.生物制品:用生物学方法(包括基因工程方法)和生化方法制成的,具有免疫学反应或平衡生理作用的药物制剂。
(举例:乙肝疫苗)3.抗体: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4.配体:指受体具有选择性结合能力的生物性物质包括内源激素外源活性物质等。
5.半合成抗生素:将天然代谢产物用生物、化学或者生化方法进行分子结构改造而制成的各种衍生物。
6.油水分配系数:logP值指某物质在正辛醇(油)和水中的分配系数比值的对数值。
反映了物质在油水两相中的分配情况。
logP值越大,说明该物质越亲油,反之,越小,则越亲水,即水溶性越好。
7.抗生素:是生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在低微浓度下能选择性地抑制或杀死他种生物技能的化学物质。
(举例:青霉素)8.多肽类生化药物:是以多肽激素和多肽细胞生长调节因子为主的一大类内源性活性成分,如催产素。
9.干扰素:系指由干扰素诱导有关生物细胞所产生的一类高活性、多功能的诱生蛋白质。
这类诱生蛋白质从细胞中产生和释放之后,作用于相应的其它同种生物细胞,并使其获得抗病毒和抗肿瘤等多方面的免疫力。
10.药典:药典是一个国家关于药品标准的法典,是国家管理药品生产与质量的依据.药典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编纂,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并颁布实施.11.药物的ADMEA: absorption吸收D: distribution分布M: metabolism代谢E: excretion排泄12.医疗用抗生素的特点:难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较大的差异毒力,最小抑菌浓度(MIC)要低,抗菌谱要广。
生物制药工艺学1复习

生物制药工艺学第一章生物药物得概述一、名词概念●1.生物药物: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或其成分、综合应用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物理化学与药学得原理与方法进行加工、制造而成得一大类预防、诊断、治疗制品。
●2.生化药物:运用生物化学得理论、方法与研究成果,从生物体分离、纯化得到得一些重要生理活性物质,如氨基酸、多肽等。
3.生物制药工艺学:就是从事各种生物药物得研究、生产与制剂得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4.生物制品:用生物学方法(包括基因工程方法)与生化方法制成得,具有免疫学反应或平衡生理作用得药物制剂。
5.多价菌苗:用人工合成法将单价菌苗纯化后,用化学方法相互连接起来生成具有复合免疫功能得一类新制品。
●6.细胞生物因子:在体内对动物细胞得生长有调节作用,并在靶细胞上具有特异受体得一类物质,现已发现得细胞生长因子均为多肽或蛋白质。
二、应掌握得知识点1.14世纪末,法国巴斯德创制得疫苗就是狂犬病疫苗。
2.1982年,利用DNA重组技术生产得第一个生物医药产品就是人胰岛素。
3.超氧化物歧化酶得英文缩写为SOD。
4.McAb表示得意义为单克隆抗体。
5.尿激酶可用于治疗血栓疾病。
6.人类治疗防病得三大药源有化学药物、生物医药产品与中草药。
7.生物药物主要包括生化药品、生物制品与生物医药产品。
8.“三致实验”就是指致突变、致癌与致畸。
三、重点及难点●1.生物药物发展得类型有三类:(1)第一类型就是利用生物材料加工制成得含有某些天然活性物质与混合成分得粗制剂;(2)第二类型就是根据生物化学与免疫学原理,应用近代生化分离、纯化技术从生物体取得得具有针对治疗作用得特异成分;(3)第三类型就是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得天然活性物质以及通过蛋白质工程原理设计制造得比天然物质更高活性得类似或与天然结构不同得全新药理活性成分。
●2.生化药物得种类有:(1)氨基酸类药物;(2)多肽与蛋白质类药物;(3)酶与辅酶类药物;(4)核酸及其降解物与衍生物;(5)多糖类药物;(6)脂类药物;(7)细胞生长因子与组织制剂。
生物制药工艺学学习重点

4、生物药物分类及每类药物的准确范畴(1)基因工程药物: 应用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技术制造的重组活性多肽、蛋白质及其修饰物。
(2)基因药物: 以基因物质(RNA或DNA及其衍生物)作为治疗的物质基础,包括基因治疗用的重组目的DNA片段、重组疫苗、反义药物和核酶等(3)天然生物药物:①微生物药物:是一类特异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包括微生物的初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和微生物结构物质,还包括借助微生物转化产生的药物或中间体。
如:抗生素、酶抑制剂、免疫抑制剂。
②生化药物:指从生物体(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获得的天然存在的生化活性物质(或者合成、半合成的天然物质类似物),其有效成分和化学本质多数比较清楚,通常按其化学本质和药理作用分类命名。
(4)医学生物制品:用微生物(包括细菌、噬菌体、立克次体、病毒等)、微生物代谢产物、动物毒素、人或动物的血液或组织等加工制成的预防、治疗和诊断特定传染病或其它有关疾病的免疫制剂,主要指菌苗、疫苗、毒素、应变原与血液制品等。
1、凝聚作用和絮凝作用的原理各是什么?凝聚作用:指在某些电解质作用下,使胶体粒子的扩散双电层的排斥电位降低,破坏了胶体系统的分散状态,而使胶体粒子聚集的过程。
絮凝作用:当往胶体悬浮液中加入絮凝剂时,胶粒可强烈吸附在絮凝剂表面的功能团上,而且一个高分子聚合物的许多链节分别吸附在不同的颗粒的表面上,形成架桥联接,形成粗大的絮凝团沉淀出来,有助于过滤。
1.掌握萃取与反萃取,分配系数与分配比,萃取比和萃取率,分离因素的概念。
(1)萃取:料液与萃取剂接触后,料液中的溶质向萃取剂转移的过程(2)反萃取:将萃取液与反萃取剂(含无机酸或碱的水溶液或水)相接触,使某种被萃入有机相的溶质转入水相的过程。
(3)分配定律:一定温度、一定压力下,某一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种溶剂间分配时,达到平衡后;在两相中的活度之比为一常数,如果是稀溶液,可以用浓度代替活度,即:K 称为分配系数。
生物制药工艺学知识点整理

生物制药工艺学知识点整理1.生化药物生物药物:是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或其成分,综合应用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物理化学和药学的原理与方法进行加工、制造而成的一大类预防、诊断、治疗制品。
生物药物包括从动物、植物、海洋生物、微生物等生物原料制取的各种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及其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的天然类似物。
生物药物包括抗生素、生化药物、生物制品。
2.生物制品:用生物学方法(包括基因工程方法)和生化方法制成的,具有免疫学反应或平衡生理作用的药物制剂。
(举例:乙肝疫苗)3.抗体: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4.配体:指受体具有选择性结合能力的生物性物质包括内源激素外源活性物质等。
5.半合成抗生素:将天然代谢产物用生物、化学或者生化方法进行分子结构改造而制成的各种衍生物。
6.油水分配系数:logP值指某物质在正辛醇(油)和水中的分配系数比值的对数值。
反映了物质在油水两相中的分配情况。
logP值越大,说明该物质越亲油,反之,越小,则越亲水,即水溶性越好。
7.抗生素:是生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在低微浓度下能选择性地抑制或杀死他种生物技能的化学物质。
(举例:青霉素)8.多肽类生化药物:是以多肽激素和多肽细胞生长调节因子为主的一大类内源性活性成分,如催产素。
9.干扰素:系指由干扰素诱导有关生物细胞所产生的一类高活性、多功能的诱生蛋白质。
这类诱生蛋白质从细胞中产生和释放之后,作用于相应的其它同种生物细胞,并使其获得抗病毒和抗肿瘤等多方面的免疫力。
10.药典:药典是一个国家关于药品标准的法典,是国家管理药品生产与质量的依据.药典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编纂,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并颁布实施.11.药物的ADMEA: absorption吸收D: distribution分布M: metabolism代谢E: excretion排泄12.医疗用抗生素的特点:难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较大的差异毒力,最小抑菌浓度(MIC)要低,抗菌谱要广。
生物制药工艺学复习总结.doc

《生物制药工艺学》第四章萃取分离法(答案)一、填空题1、常用的萃取方法有:单级萃取、多级错流萃取、多级逆流萃取。
2、影响溶剂萃取的因素:乳化和破乳化、PH的影响、温度和苹取吋I'可的影响、盐析作用的影响、溶剂种类、用量及萃取方式的影响。
3、破乳方法有:加入表面活性剂、离心、加电解质、加热、吸附法破乳、高压电破乳、稀释法、超滤、反应萃収。
4、常用的破乳剂冇:阳离了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二、名词解释1、液■液萃取:是指用一种溶剂将物质从另-•种溶剂(如发酵液)中提収出來的方法,根据所用溶剂的性质不同或萃取机制不同,可将液■液萃取分为多种类型。
2、萃取:在溶剂萃取屮,被提取的溶液称为料液,其屮与提取的物质称溶质,而用以进行萃取的溶剂称为萃取剂。
料液与萃取剂接触后,料液中的溶质向苹取剂转移的过程称为萃取, 达到萃取平衡后,人部分溶质转移到萃取剂屮,这种含有溶质的萃取剂溶液称为萃取液,而被萃収出溶质以后的料液称为萃余液。
3、反萃取(slipping):是将萃取液与反萃取剂(含无机酸或碱的水溶液,有时也可以是水)相接触,使某种被萃入有机相的溶质转入水相,可把这种过程看作萃取的逆过程。
4、分配定律:即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力下,某一溶质在互不能相溶的两种溶剂间分配时, 达到平衡后,在两相中的活度Z比为一常数。
5、萃取因素:也称萃取比,其定义为被萃取溶质进入萃取相的总量与该溶质在萃余相中总量之比,通常以E表示。
6^萃取率(percentage extraction):生产上常用萃取率来表示一种萃取剂对某种溶质的萃取能力,计算萃取效果,其公式为:7、分离因素:在同一萃取体系内两种溶质在同样条件下分配系数的比值。
三、问答1、简述溶剂萃取法的优点。
答:①操作可连续化,反应速度快,生产周期短;②对热敏物质破坏少;③采用多级萃取时, 溶质浓缩倍数大、纯化度高。
2、简述选择萃取溶剂应遵守的原则。
答:①分配系数愈大愈好,若分配系数未知,则可根据“和似和容”的原则,选择与药物结构相近的溶剂;②选择分离因数人于1的溶剂;③料液与萃取溶剂的互溶度愈小愈好;④尽量选择毒性低的溶剂;⑤溶剂的化学稳定性要高,腐蚀性低,沸点不宜太高,挥发性要小, 价格便宜,来源方便,便于回收。
生物制药工艺学重点知识

生物制药工艺学重点知识一、名词解释1、物理吸附:吸附剂和吸附物之间的作用力是通过分子间引力产生的吸附。
2、盐析: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中性盐,使目的物或杂蛋白以沉淀的形式析出。
3、双水相:由两个水相组成的分层体系。
4、浓差极化:外源压力迫使分子量较小的溶质通过薄膜,而使大分子被截留在薄膜表面,并逐渐形成浓度梯度。
5、超临界流体:指处于超临界温度和超临界压力以上的特殊液体。
6、萃取:利用化合物在两种互不相容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使化合物从一种溶剂中转移到另一溶剂。
7、临界胶束浓度:胶束形成时所需表面活性剂的最低浓度。
8、亲和层析:利用生物体中多数大分子物质具有与某些相应的分子专一性可逆结合的特性而建立的分离纯化技术。
9、过饱和溶液:溶质浓度超过溶解度时,该溶液称为过饱和溶液。
二、填空题1、发酵液常用的固液分离方法--过滤-和-离心分离。
2、离心分离的类型可分为--萃取分离法--、固相析出分离法--和--吸附分离法--。
3、影响盐析的因素--无机盐种类--、--溶质种类--、--蛋白质浓度--、--温度--、PH--。
4、离子交换层析中,洗脱方法是--静态洗脱--、--动态洗脱--。
5、在分子筛凝胶层析中,当Kd=0 时,为--全排阻--,Kd=1时,为--全渗透--,当Kd=(0~1)时,为部分渗透。
6、离子交换剂的组成分为:--骨架部分--、活性基团--、--可交换例子--。
7、盐析操作的常用方法--分层盐析法--、--重复盐析法--、反抽提法--。
8、采用离心沉降进行分离时,离心机转速为1800r/min,则距转轴20cm处的离心强度为--2012.4g--。
9、超临界流体的特点是:与气体有相同的--黏度--,和液体有相同的--密度--。
10、常见的膜分离方法:--透析--、超滤技术--、--微孔膜过滤技术--。
三、不定项选择1、当两种不同聚合物的溶液相混合时,有可能存在哪些情况(AC )【答案不确定】A.完全混溶B.相分离C.凝聚D.不确定E.与两者比例有关2、离心沉降设备有(BDE )【答案不确定】A.瓶式离心机B.管式离心机C.多室式离心机D.碟片式离心机E螺旋离心机3、在膜分离过程中,采用非对称膜,其优点是(ABE )【答案不确定】A.提高通量B.增加机械强度C.容量赌塞D.提高分离精度E.提高收率4、乙醇作为有机溶剂沉淀蛋白过程中,哪些因素影响沉淀效果(ABCDE )A.温度B.乙醇浓度C.PHD.蛋白质种类E.蛋白质浓度5、影响高速晶体大小的因素有(ACD )【答案不确定】A.过饱和度B.温度C.搅拌速度D.晶种E.压力6、浓度为0.3 mol/L 的(NH4)2SO4溶液的离心强度为( A )【答案不确定】A. 0.9 mol/LB. 0.6 mol/LC. 0.3 mol/LD. 1.8 mol/LE.不确定7、Cohn 公式中,与K有关的因素为(DE )A.温度B.PHC.离子强度D.蛋白种类E.盐的种类9、反胶束萃取过程中,影响效率的因素有(ABCDE )【答案不确定】A.PHB.温度C.表面活性剂种类D.离子强度E.亲和反胶束萃取10、以静压力差为推动的膜分离过程有(ABD )【答案不确定】A.微滤B.超滤C.纳滤D.反渗透E.膜蒸馏12、影响粒子在离心力场中沉降速度的因素有()【答案不确定】A.粒子大小B.粒子形状C.料液黏度D.转速E.转轴半径13、在有机萃取过程中,为消除乳化现象可采用的措施有(ABDE )【答案不确定】A.稀释B.加热C.搅拌D.改变PHE.加热电解质16、盐析公式中,与K有关的因素为(DE )A.温度B.PHC.离子强度D.蛋白种类E.盐的种类20、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的作用是(ABCD )A.提供良好的分离环境B.增加分离层次C.提高分辨率D.减弱对流影响E.增加密度四、问答题1、说明发酵液预处理的目的,并说明其主要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型】
名词解释10个20分;
单选15个30分;
填空10题(30空)15分;
简答题5个25分;
流程分析10空10分;
附加题1个
【复习重点】
1.生物及中药材料,组织和细胞的常用破碎方法?
2.PEG浓缩、Sephadex浓缩的差别?
3.冷冻干燥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4.Ks盐析法与β盐析法的区别?
5.常见吸附剂的性质及在不同介质中吸附能力的大小?
6.速度区带离心、等密度区带离心定义及差别?RCF计算公式?离心机分类及转子类型?
7.简述膜分离技术的特点?透析袋处理及保存方法,操作注意事项?
8.什么是“浓差极化”及排除这种现象的方法?
9.什么叫类分离、分级分离、柱比?公式Ve=Vo + KdVi的含义?
10.单克隆抗体定义及制备方法?
11.HPLC定义?制备和分析型液相色谱之区别?
12.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命名?
13.天然产物小分子及蛋白质分离纯化策略?(自己总结,书37-40,377-386有蛋白质分离纯化策略)
14.盐析法、有机溶剂沉淀法的定义及基本原理是什么?两者的优缺点比较?
15.为什么分离大分子时时较少选用强酸、强碱树脂的原因?
16.离子交换树脂预处理方式和再生方法是什么?
【模拟题】
一.常用需记忆的名词(弄清楚原理,扩展复习)
丙酮粉、各向异性膜、内(外)水体积、死体积、类分离、大网格高聚物吸附剂、生物药物、渗漉法、闪蒸、生物制品、Ks盐析、全排阻、全渗入、相对离心力、浓差极化现象、等密度区带离心法、β盐析、单克隆抗体、负吸附、微量扩散结晶法、GAP、反渗透技术等
二:不定项选择(以下举例说明题型特点,需弄清楚原理,扩展复习)
1.在公式Ve=V0 + K d V i中,符合全渗入的条件是()(扩展弄懂Kd不同值代表的不同意义)
A.Ve = V0 + Vi
B.K d = 0
C.Ve = V0
D.0 < K d < 1
2.用于类分离,柱比为()(类分离/分级分离的柱比要求各是什么)
A.1-5
B.5-10
C.10-25
D.25-100
3.解决“浓差极化”的方法有()
A.震动
B.错流
C.切流
D.搅拌
E.逆流
4.等密度离心法的分离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
A.颗粒的浮力密度差
B.颗粒大小
C.颗粒形状
D.沉降系数
5.根据分子电离性质的差异选用常规的纯化方法有( )
A.离子交换法
B.有机溶剂分级沉淀法
C.吸附层析法
D.等电聚焦法
6.活性炭在以下介质中吸附能力强弱顺序正确的是()(吸附剂分类,吸附分离基本原则)
A.乙醇>丙酮>氯仿
B.水>丙酮>乙醇
C.甲醇>乙醇>氯仿
D.乙酸乙酯>丙酮>氯仿
7.根据分子形状和大小差异选用常规的纯化方法有( )
A.等电点沉淀法
B.膜分离
C.超滤
D.凝胶过滤法。
8.下列属于膜分离技术的有( )
A.抽滤
B.过滤
C.DS
D.UF
E.MF
F.RO
9.透析的膜材料有( )
A.嗉囊
B.膀胱膜
C.羊皮纸
D.玻璃纸
E.硝化纤维膜
10.离子交换树脂,交联度___,树脂孔隙___,交换反应速度___,则选择性高()
A.小、大、慢
B.大、小、快
C.大、小、慢
D.小、大、快
11.用UV检测器进行多肽检测时常用的检测波长为()
A.214nm
B.320nm
C.450nm
D.500nm
12.超声波技术在制药行业中的应用很广,如下不属于其应用范畴的是()
A.脱气
B.细胞破碎
C.清洗
D.脱盐
13.在高效液相色谱中,下列哪种检测器不适用于在梯度洗脱时使用()
A.紫外检测器
B.荧光检测器
C.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D.示差折光检测器
14.以下常用作蛋白质等大分子溶液稳定剂的试剂是()
A.甲醇
B.乙醇
C.丙酮
D.2.5mol/L的甘氨酸
三:填空题(知识点外延扩展复习)
1.生物制品分为、和三类
2.从生物材料中提取天然大分子药物时,常采用的措施有、、等。
3.吸附剂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机吸附剂,如、淀粉、等;另一类是无机吸附剂,如白陶土、、、等。
4.在进行盐析操作时,向溶液中加入固体盐时,需要将该盐用研钵研细再加入,且加入时需迅速搅拌,这是为了防止。
5.确定生物材料的预处理方法的依据是、、。
6.凝胶过滤进行分级分离时,如果样品中有3个组分,最好一个接近全排阻,另一个接近,第三个为部分渗入,且分子量大于渗入限的倍,并小于排阻限的。
7.请写出以下英文缩写的中文名
EGF( ) EPO( ) SDS( ) CTAB( ) IFN( ) SOD( ) DEAE-Sephadex( ) SE-C( ) CM( ) TEAE( )
8.Sephadex G-50,G后编号50代表;目前,修饰性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主要用于的分离制备。
9.在进行离子交换时,若溶液pH<目的物pI,则目的物带,可以与离子交换树脂交换;若pH>目的物pI,则目的物带,可以与离子交换树脂交换。
(扩展复习离子交换法中不同离子作用力强弱)
10.目前工业用的超滤装置有、、和四种典型类型。
11.葡聚糖凝胶的半缩法保存方法是指。
(扩展复习其他保存法)
12.硅藻土,是一种很好的和。
13.水煎煮液中除有效成分外,往往_________杂质较多。
常用的浸提辅助剂有酸、碱及_________等。
在浸提溶剂中加入酸的目的是促进_________的浸出。
14.溶质通过色谱柱时造成的峰加宽效应包括、、、。
15.离子交换树脂的基本要求有、、、等。
16.药品制备过程中,常用的灭菌及除菌方法有:、、、。
17.色谱技术的两个最重要理论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18.理论塔板数N的计算公式_________。
19.常用的细胞破碎方法中物理法主要包括:、、。
20.制药工艺学包含、和三个部分,主要研究的是的生产;
21.离心分离过程中,若离心机转速为6000rpm,离心半径为10cm厘米,则相对离心力RCF为( )
1、请同学们仔细注意作业!
2、以上复习内容一定请扩展复习;
3、以下为考试要求,请同学们务必重视,现在要求极其严格,马虎不得!
西南科技大学考场规则西南科大发〔2013〕2号部分摘要
第二条考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携带“两证”,即校园一卡通和身份证到指定考场参加考试;
第四条具有存储功能的电子设备或具有发送、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禁止带进考场。
(因此,手机带入考场也得上交,不然一旦有响动,以作弊论处)
第五条考生在考前二十分钟进入考场;开考三十分钟后考生不准入场考试,并按缺考处理;开考一个小时后准许交卷出场,但不得在考场附近喧哗。
第六条所带书包、书籍等物品(包括自带的草稿纸等),一律放在监考人员指定的地方。
第十二条考生参加考试,必须严肃认真、独立完成,凡考试违纪或作弊者,严格按照《西南科技大学学生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