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合集下载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定义及计算举例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定义及计算举例

15.0
10
5.6 g
8.6 g
4424
4439.0
14
13

24
如何降低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举例1:
• 某院10月份累计DDDs • 全院10月份出院人数 • 全院10月份平均住院日 28846.3 DDDs 6913 人 10.36 天
全院10月份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AUD) 全院10月累计DDDs 100 10月出院人数10月平均住院日 28846 .3 40.28DDD 691310.36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指平均每日每百张床位(即每100人天)累 计消耗抗菌药物的DDDs。
如何降低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DDDs(用药频度)
该药物消耗总量( g) DDDs 该药物的DDD值
DDD(限定日剂量)值固定不变; DDDs数会因为日剂量、给药频次不同而变化; 若某(类)药物DDDs大,说明用药频度高,对该 (类)药的选择倾向性大
举例2:比如指定某年一月一日共出院甲乙丙三人:
病人甲使用注射用头孢米诺一次2g,一天两次,总共用了6天, 替硝唑注射液一次0.4g,一天两次,总共用了6天;住院天数6天; 病人乙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一次1.0g,一天两次,总共用了2 天;住院天数11天; 病人丙住院5天,未使用抗生素。 计算:查表,分别找出每种指定药物的DDD值。 头孢米诺DDD数=2g*2*6/2.0g 替硝唑DDD数=0.4g*2*6/1.5 头孢呋辛DDD数=1.0g*2*2/3.0g 抗菌药物累计DDD数=头孢米诺DDD数+替硝唑DDD数+头孢呋 辛DDD数=24g/2.0g+4.80g/1.5g+4.0g/3.0g=16.53 总住院天数=6+11+5=22天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16.53/22*100=75.14DDD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的计算方法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的计算方法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的计算方法,来自于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颜青教授于2011年4月25日卫生部医政司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视频培训会议上所做的讲解。

释义: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指住院患者每100人每天中消耗抗菌药物的DDD数。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计算公式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累计消耗量(累计DDD数)×100 。

同期全院出院患者(人次)×同期全院平均住院天数计算的结果的单位为:DDD/100人/天1.抗菌药物累计消耗量(累计DDD数)=所有抗菌药物DDD数的和。

2.某种抗菌药物的DDD数=该抗菌药物某一时段消耗量除以DDD值。

(defined daily doses , 3.DDD值:按照WHO推荐的药物应用日处方协定剂量计算:DDD),以《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的剂量为准,药典未收载的药品结合其说明书及临床实际而定,同一通用名的药物,剂型不同DDD值也不同,具体DDD值见附件。

在实际的统计工作中要计算AUD值,拿到一份病历,需要查阅的是这份病历中全部医嘱中的抗菌药物的消耗量,以及患者的住院天数。

然后查阅涉及的抗菌药物的DDD值。

例一:比如指定某年一月一日共出院甲乙丙三人:病人甲使用注射用头孢米诺一次2g,一天两次,总共用了6天,替硝唑注射液一次0.4g,一天两次,总共用了6天;住院天数6天;病人乙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一次1.0g,一天两次,总共用了2天;住院天数11天;病人丙住院5天,未使用抗生素。

计算:查表,分别找出每种指定药物的DDD值。

头孢米诺DDD数=2g×2×6/2.0g替硝唑DDD数=0.4g×2×6/1.5g头孢呋辛DDD数=1.0g×2×2/3.0g抗菌药物累计DDD数=头孢米诺DDD数+替硝唑DDD数+头孢呋辛DDD数=24g/2.0g+4.80g/1.5g+4.0g/3.0g=16.53;总住院天数=6+11+5=22天抗菌药物使用强度=16.53/22 ×100=75.14DDD例二:简化全院只有A、B两个科室,并且只有罗氏芬和头孢硫脒两种抗生素,科室A在1月份共消耗罗氏芬100g,头孢硫脒60g,出院100人,每人平均住院5天;科室B在1月份共消耗罗氏芬50g,头孢硫脒180g,出院200人,每人平均住院10天。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已经成为当今医疗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然而,过度和不当的抗菌药物使用已经引发了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保护人类的健康,并有效遏制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发展,我们必须关注并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

本文将探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合理管理抗菌药物的使用。

一、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定义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指某一地区或机构在特定时间内使用抗菌药物的总量。

通常以药物数量、频次、剂量和持续时间等方面的指标来评估。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反映了某一地区或机构对抗菌药物的需求程度,也是评估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和效果的重要指标。

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影响因素1. 医生开具处方:医生对抗菌药物的开具处方是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主要决定因素。

医生的处方习惯、知识水平和临床判断能力均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产生影响。

因此,提高医生的抗菌药物使用准确性和合理性是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关键措施之一。

2. 医院管理措施:医院制定的管理措施和政策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有重要影响。

包括制定抗菌药物使用指南、加强信息管理、规范处方行为、监督抗菌药物监测和评估等方面的工作,能够有效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3. 患者期望与需求:患者的期望和需求也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产生影响。

一些患者由于对抗菌药物的误解,过度要求医生开具抗菌药物处方,导致不必要的抗菌药物使用。

因此,增加患者对抗菌药物的正确认识,并鼓励合理的药物治疗,有助于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三、管理抗菌药物使用的措施1. 增加医生抗菌药物使用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通过加强医生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抗菌药物的认识,优化处方行为,并加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从而降低不必要的抗菌药物使用。

2. 加强医院管理: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和指南,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督和评估,规范处方行为,有效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

3. 提高患者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患者对抗菌药物的正确认识,并鼓励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不必要的使用。

DDD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定义[1]

DDD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定义[1]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定义
1、DDDs(用药频度)
表达方式:
一定时期某药DDDs=该药某一时期销售总量(g)/该药的DDD值。

某药一定时期销售总量:是指对某一品种、不同规格、不同厂家,分别计算同期其销售总量(g),最后求和得到该品种消耗的总量(g)。

DDDs 可反映不同年度的用药动态和用药结构,DDDs越大,说明该药的使用频率越高。

DDD(defined daily dose):成人限定日剂量。

2、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表达方式: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数)×100/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
如计算某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它的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数)即为该医院住院患者消耗的所有抗菌药物DDDs相加;计算某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它的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数)为该科室消耗的所有抗菌药物DDDs相加。

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同期出院患者人数×同期住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

如何降低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1、避免超剂量用药;
2、减少不必要联合用药;
3、严格控制出院带药;
4、减少使用人数;减少使用天数;降低用药档次。

卫生部要求: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计算公式举例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计算公式举例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计算公式举例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 (每日给药剂量 * 用药天数) / 总患者数
以下是一个示例:
假设某医院有1000名患者,在给药期间内,每天使用抗菌药物的剂量为500mg,治疗持续7天。

根据上述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 (500mg * 7天) / 1000 = 3.5 DDD/1000居民/天
这意味着在这个医院中,每1000名患者每天平均使用3.5个抗菌药物疗程。

这个指标可以用来评估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以便指导合理用药和防止滥用。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指标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指标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指标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指标是用来衡量和控制抗菌药物在医疗机构和社区中的使用程度的指标。

它可以用于监测和评估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确保其合理和有效的使用,减少抗菌药物滥用和抗菌耐药性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指标:
1. 抗菌药物使用率:衡量单位时间内抗菌药物的总使用量与医疗机构或社区的总人次之比。

常用的计量单位为每千人日或每千床日。

通过监测和比较不同时间段的使用率,可以评估抗菌药物使用的趋势和变化。

2.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衡量单位时间内抗菌药物使用量与抗菌药物敏感菌株总数之比。

该指标可以反映抗菌药物在治疗菌感染中的使用情况,以及不同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

3. 平均就诊人次使用抗菌药物种类数:衡量单位时间内就诊人次中使用抗菌药物的不同种类数。

该指标可以反映抗菌药物的多样性和合理性,以及医生的抗菌药物处方行为。

4. 抗菌药物使用量和规范化指数:将不同种类的抗菌药物转化为药物使用强度的统一计量单位,以比较不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常用的规范化指数有DDDs(Defined Daily Dose)和DDD/1000PD(Defined Daily Dose per 1000 Patient Days)。

5.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与耐药性关联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回
归分析等方法,探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与抗菌耐药性之间的关系。

这可以为制定抗菌药物使用策略和控制抗菌耐药性提供科学依据。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指标,通过监测和评估这些指标,可以有效控制和管理抗菌药物的使用,减少抗菌耐药性的发生。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计算方法及合理控制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计算方法及合理控制

PART 02
监测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意义
监测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意义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能体现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床位使用率、日使 用剂量、使用疗程以及是否联合用药。
某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值越高,说明该院住院患 者抗菌药物床位使用率、日使用剂量、使用疗程以及联合用药越多。
PART 03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计算方法
例:头孢呋辛的DDD为3g。
4月某病区有两名患者使用,用法分别为:1.5g,q12h,5天;0.75g,q8h,7天。 则:头孢呋辛DDD数= 1.5g ×2×5 0.75g×3×7 =10.25DDD
3
(2)科室抗菌药物DDD数
科室抗菌各种抗菌药物DDD数之和。
例:5月某病区使用两种抗菌药物,A药DDD数为12DDD,B药DDD数为8DDD。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计算方法
公式剖析
(2)DDD数(DDDs):表示每一药物的消耗量除以该药的DDD值,它反映 了抗生素的用药频度,并且可以累加。如表2。
药物名称
表2 不同给药方案DDD数的计算
给药方案
每日消 耗量
DDD值
每日 DDD数
1:1 2g q8h
3g
0.75
头孢哌酮舒巴坦
2:1 3g q8h
1.与抗菌药物用药天数有关:抗菌药物使用的时间越长,累计的DDD数 越大,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就越大。
2.与抗菌药物有无联合用药有关:同一时间内使用的抗菌药物品种数越 多,累计的DDD数越大,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就越大。
3.与抗菌药物使用剂量大小有关:使用的剂量越大,累计的DDD数越大,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就越大。
则:科室抗菌药物DDD数=12+8=20DDD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解析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解析

DDD=4g
+ + 庆大霉素
氟康唑
头孢他啶 = 3DDD
1 DDD
1 DDD
1 DDD
8
不同给药方案DDD数的计算
抗菌药物名称
给药方案
头孢哌酮/舒巴坦
1:1 2g q8h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1:1 2g q6h 2:1 3g q8h 2:1 3g q6h 4.5g q8h 4.5g q6h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0.5g q8h
物实际消耗量(累计DDD数)除以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
14
DDD的影响因素
关于DDD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100人天)
用药剂量
影 联合用药
响 因
(病情轻重、诊断的问题、用药水平的问题)
素 平均住院日
抽样误差--随机(分层分类)
统计有误(门诊消耗量、出院带药)
15
三、怎么合理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解析
杨勇 四川省人民医院药剂科临床药学室
;Email:
2020/11/3
1
主要内容
一、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概念 意义 计算方法
二、影响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因素
三、怎么合理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2020/11/3
2
一、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概念 意义 计算方法
2020/11/3
3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
DDD为每天、每100名住院病人抗菌药物消耗的DDD数。 DDD提供了一种与药物价格和配方无关的测量单位。 应用DDD进行的药物消耗调查只能显示一个粗略的消耗情况。 DDD值来源于WHO药物统计方法合作中心提供的 ATC Index 对于未给出明确DDD值的药品,参考说明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环丙沙星 注射 DDD 0.5g
• 庆大霉素 口服 DDD 0.3g
• 庆大霉素 注射 DDD
0.24g
13
与酶抑制剂的组合制剂
• β -内酰胺类药物与酶抑制剂的组合制剂,在 计算其DDD数时,只考虑主要药物的含量,不 统计酶抑制剂的量
• 例如:
• 哌拉西林 •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 • 哌拉西林钠舒巴坦 DDD 14.0g DDD 14.0g DDD 14.0g
29
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本质 即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从医院全局角度,如何控制 DDD数?
– – – –
减少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减少使用人数) 减少不必要的联合用药 合理的抗感染疗程(减少使用天数) 避免毒性、二重感染和病原体耐药性

值得强调的是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每百人天?DDDs只是一个群体样 本的统计研究,对于患者个体,不建议仅仅根据DDD数选择抗菌药物,
Azithromycin Moxifloxacin Linezolid Vancomycin Fluconazole Voriconazole Cefotaxime Ceftazidime cefepime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
阿奇霉素 莫西沙星 利奈唑胺 万古霉素 氟康唑 伏立康唑 头孢噻肟 头孢他啶 头孢吡肟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0.5g q8h
0.5g q6h 1.0g q8h 1.0g q6h
1.5g
2.0g 3g 4g
2g
0.75
1.0 1.5 2.0
20
* 每日消耗量不包括酶抑制剂的含量
DDD数(DDDs)的优势
• 不会受到药品销售价格、包装剂量的影响,较以往单纯的
药品金额和消耗量更合理 • 不受治疗分类、剂型和不同人群的限制 • 不会受到各种药物每日剂量不同的影响,解决了因为不同 药物一次用量不同、一日用药次数不同而无法比较的问题 • 不同药物的DDDs可以累加 • 不同部门(科室或医院)的DDDs可以累加 • 可以较好地反映出某类药物的使用频度,并进行比较
而应根据病情和指南来合理使用药物
30
分科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综合
医院)”是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总目标,由于各科室使用
抗菌药物的差异,各科用药强度按一个标准是不适宜的 • 以临床科室为单位分别累计DDDs • 各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别由各科DDDs乘以100除以各科同期 患者住院总天数得出 • 调查各科及全院抗菌药物的DDDs,再根据相关数据和要求制 定各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目标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 DDD值制定依据
•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 新编药物学 中国国家处方集 药品说明书(4张)
11
DDD值的确定标准
• DDD是根据成人用药制定的值,儿童尚无相应系统; • 当推荐的剂量需根据体重计算时,体重设定为70kg; • 确立DDD通常根据药物的维持剂量;


卫生部颁布了统一的限定日剂量(DDD)值;
2

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工作要求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务求实效

认真总结,巩固成果,持续改进
——坚决避免出现“反弹”现象;

加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控制力度
3
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药品 莫西沙星 头孢呋辛 阿奇霉素
用法 0.4 QD
1.5g bid 0.5g qd
DDD值 0.4g
3.0g 0.5g
日DDDs 1个DDD 1个DDD
治疗方案 单药
合计DDDs 1DDD
联合 1个DDD
2 DDD
28
正确认识联合用药
• 如果单药治疗有效,应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这 既符合抗菌药物使用原则,也有利于减少DDD数。 • 在需要联合用药的情况下(如耐药菌株感染,或者 考虑单药治疗不能覆盖可能的病原菌),应该首先 考虑控制感染,而不是DDD数的限制。
9
常见抗菌药物的DDD值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抗菌药物分类及规定日剂量(DDD)
药物名称(英文)
Cefoperazone, combinations
药物名称(中文)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
DDD值 (WHO-ATC)
DDD值(C) 4.0g
给药途径 P
备注 *
Piperacillin and Tazobactam
计算公式
DDDs = 总用药量/DDD
18
• DDD数是一个比值 • 同类药物和不同类药物的DDD数可以进行数值上的 比较 • 某药的DDD数值大,说明用药频度高,用药强度大, 对该药的选择倾向性大 • DDD值体现的是维持剂量,而不是初始剂量 • 根据药物的纯品计算DDD值,不提供不同盐类制 剂的DDD值,如青霉素G钾盐与青霉素G钠盐的D DD值是一样的。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前言

2011年开始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对抗菌
药物临床使用产生了重大影响
-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 •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 •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 • 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 • 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 • 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31
各科室抗菌药物目标值—— 强度
科 室 白内障科 产科 耳鼻喉科 放疗科 妇外科 骨科 呼吸内科 基本外科 急救医学科 介入治疗科 康复科 老年病科与全科医学科 泌尿外科 内分泌科 脑外科 皮肤科 青光眼科 神经内科 肾病内科 消化内科 小儿科 斜视与小儿眼科 心血管内科 心血管外科 胸外科 血液内科 眼底病1科 眼底病2科 眼眶病与眼整形科 运动医学与疼痛科 中医科 肿瘤·血液内科 肿瘤生物治疗中心 目标值 1 30 53 7 100 33 110 55 110 45 9 56 72 10 90 75 3 9 30 55 60 6 12 110 110 43 10 8 31 9 16 45 10
它是一个定值,由卫生部根据相关规定制定的
7
• 定义 • 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 DDD):为用 于主要治疗目的的成人的每日平均维持剂量
• 是指某一特定药物为治疗主要适应证而设定的用 于成人的平均日剂量。是根据临床药品应用情况 人为制定的每日用药剂量,但DDD本身并不是一种 用药剂量,而只是一种测量药物利用的单位
24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计算举例
• • • • • • 全院6月份累计DDDs 28846.3 DDDs 全院6月份出院人数 6913 人 全院6月份平均住院日 10.36 天
25
主要内容

抗菌药物的DDD与DDDs 抗菌药物强度
பைடு நூலகம்
如何降低抗菌药物强度
26
降低DDDs的措施
该抗菌药物总消耗量 某个抗菌药物的DDD数 = 减少联合用药 缩短疗程 减少无指征用药 DDD值
=
该抗菌药物每日消耗量×用药天数×用药人数 DDD值
= 该抗菌药物每日DDD数×用药天数×用药人数
就某个抗菌药物而言,它的DDD值是固定不变的,
但每日DDD数会因为日剂量不同而变化
27
联合用药对DDDs的影响
以治疗CAP为例:临床中的两种治疗方案 1、莫西沙星静脉单药治疗 2、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静脉治疗
抗菌药物品种
50-35 35 35 50 10 40
4
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主要内容

抗菌药物的DDD与DDDs 抗菌药物强度

如何降低抗菌药物强度
5
明确抗菌药物的范围

纳入统计的抗菌药:抗生素类和合成抗菌药物类, 不含植物成分的(抗细菌药物) 不纳入统计的抗菌药:


非外用药:抗病毒药、抗寄生虫药、抗结核药
外用药:皮肤科、五官科、妇产科、肠道准备 等的外用药

6
限定日剂量 DDD(defined daily doses)
• DDD值:WHO推荐的药物应用日处方协定剂量
• WHO在1969年制定了解剖-治疗-化学的药物分类系统(anatom
ical therapeutic chemical,ATC),确定了将DDD作为用药 频度分析的单位 • DDD定义为:用于主要适应症、成人每日常用剂量。 • DDD本身不是一种用药剂量,而是一种技术性测量单位,不 能反映推荐日剂量或处方日剂量,也不能反映不同药物治疗 上的等效剂量。
19
抗菌药物名称 头孢哌酮/舒巴坦
给药方案 1:1 2g q8h 1:1 2g q6h
每日消耗量* 3g 4g
DDD值 4g
每日DDD数 0.75 1.0
2:1 3g q8h
2:1 3g q6h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4.5g q8h 4.5g q6h
6g
8g 12g 16g 14g
1.5
2.0 0.86 1.14
21
21
甲医院
头孢地尼胶囊 注射用头孢西丁钠 总计
规格
0.1g×10粒/盒 2g/支
数量
5.00 盒 50.0 支
实际消 金额 耗量 (元)
5 g 100 g 105 g 310.5 2400.0 2710.5
DDDs
8.33 16.67 25

规格
150mg×10片(分 散) 0.4g(250ml)/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