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定义及计算举例

15.0
10
5.6 g
8.6 g
4424
4439.0
14
13
?
24
如何降低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举例1:
• 某院10月份累计DDDs • 全院10月份出院人数 • 全院10月份平均住院日 28846.3 DDDs 6913 人 10.36 天
全院10月份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AUD) 全院10月累计DDDs 100 10月出院人数10月平均住院日 28846 .3 40.28DDD 691310.36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指平均每日每百张床位(即每100人天)累 计消耗抗菌药物的DDDs。
如何降低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DDDs(用药频度)
该药物消耗总量( g) DDDs 该药物的DDD值
DDD(限定日剂量)值固定不变; DDDs数会因为日剂量、给药频次不同而变化; 若某(类)药物DDDs大,说明用药频度高,对该 (类)药的选择倾向性大
举例2:比如指定某年一月一日共出院甲乙丙三人:
病人甲使用注射用头孢米诺一次2g,一天两次,总共用了6天, 替硝唑注射液一次0.4g,一天两次,总共用了6天;住院天数6天; 病人乙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一次1.0g,一天两次,总共用了2 天;住院天数11天; 病人丙住院5天,未使用抗生素。 计算:查表,分别找出每种指定药物的DDD值。 头孢米诺DDD数=2g*2*6/2.0g 替硝唑DDD数=0.4g*2*6/1.5 头孢呋辛DDD数=1.0g*2*2/3.0g 抗菌药物累计DDD数=头孢米诺DDD数+替硝唑DDD数+头孢呋 辛DDD数=24g/2.0g+4.80g/1.5g+4.0g/3.0g=16.53 总住院天数=6+11+5=22天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16.53/22*100=75.14DDD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的计算方法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的计算方法,来自于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颜青教授于2011年4月25日卫生部医政司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视频培训会议上所做的讲解。
释义: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指住院患者每100人每天中消耗抗菌药物的DDD数。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计算公式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累计消耗量(累计DDD数)×100 。
同期全院出院患者(人次)×同期全院平均住院天数计算的结果的单位为:DDD/100人/天1.抗菌药物累计消耗量(累计DDD数)=所有抗菌药物DDD数的和。
2.某种抗菌药物的DDD数=该抗菌药物某一时段消耗量除以DDD值。
(defined daily doses , 3.DDD值:按照WHO推荐的药物应用日处方协定剂量计算:DDD),以《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的剂量为准,药典未收载的药品结合其说明书及临床实际而定,同一通用名的药物,剂型不同DDD值也不同,具体DDD值见附件。
在实际的统计工作中要计算AUD值,拿到一份病历,需要查阅的是这份病历中全部医嘱中的抗菌药物的消耗量,以及患者的住院天数。
然后查阅涉及的抗菌药物的DDD值。
例一:比如指定某年一月一日共出院甲乙丙三人:病人甲使用注射用头孢米诺一次2g,一天两次,总共用了6天,替硝唑注射液一次0.4g,一天两次,总共用了6天;住院天数6天;病人乙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一次1.0g,一天两次,总共用了2天;住院天数11天;病人丙住院5天,未使用抗生素。
计算:查表,分别找出每种指定药物的DDD值。
头孢米诺DDD数=2g×2×6/2.0g替硝唑DDD数=0.4g×2×6/1.5g头孢呋辛DDD数=1.0g×2×2/3.0g抗菌药物累计DDD数=头孢米诺DDD数+替硝唑DDD数+头孢呋辛DDD数=24g/2.0g+4.80g/1.5g+4.0g/3.0g=16.53;总住院天数=6+11+5=22天抗菌药物使用强度=16.53/22 ×100=75.14DDD例二:简化全院只有A、B两个科室,并且只有罗氏芬和头孢硫脒两种抗生素,科室A在1月份共消耗罗氏芬100g,头孢硫脒60g,出院100人,每人平均住院5天;科室B在1月份共消耗罗氏芬50g,头孢硫脒180g,出院200人,每人平均住院10天。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已经成为当今医疗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然而,过度和不当的抗菌药物使用已经引发了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保护人类的健康,并有效遏制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发展,我们必须关注并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
本文将探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合理管理抗菌药物的使用。
一、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定义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指某一地区或机构在特定时间内使用抗菌药物的总量。
通常以药物数量、频次、剂量和持续时间等方面的指标来评估。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反映了某一地区或机构对抗菌药物的需求程度,也是评估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和效果的重要指标。
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影响因素1. 医生开具处方:医生对抗菌药物的开具处方是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主要决定因素。
医生的处方习惯、知识水平和临床判断能力均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产生影响。
因此,提高医生的抗菌药物使用准确性和合理性是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关键措施之一。
2. 医院管理措施:医院制定的管理措施和政策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有重要影响。
包括制定抗菌药物使用指南、加强信息管理、规范处方行为、监督抗菌药物监测和评估等方面的工作,能够有效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3. 患者期望与需求:患者的期望和需求也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产生影响。
一些患者由于对抗菌药物的误解,过度要求医生开具抗菌药物处方,导致不必要的抗菌药物使用。
因此,增加患者对抗菌药物的正确认识,并鼓励合理的药物治疗,有助于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三、管理抗菌药物使用的措施1. 增加医生抗菌药物使用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通过加强医生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抗菌药物的认识,优化处方行为,并加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从而降低不必要的抗菌药物使用。
2. 加强医院管理: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和指南,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督和评估,规范处方行为,有效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
3. 提高患者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患者对抗菌药物的正确认识,并鼓励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不必要的使用。
解答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解答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认识盲点认识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什么?DDD(Daily Defined Dose)称为“限定日剂量”,定义:一个药品以主要适应证用于成年人的维持平均日剂量。
DDD提供了一种与药物价格和配方无关的测量单位,不能够等同处方日剂量(PDD , Prescribed Daily Dose)。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要求三级综合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争取达到40DDDs/100(人.天)以下。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指:某病房或某医疗机构100床.日(人.天)数患者共使用了多少个DDD的抗菌药物。
在计算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时分母是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还是同期出院患者(人.天)数?例如要计算某病房1月份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可采用以下步骤:(l)统计出1月份某病房每个品种抗菌药物的消耗量,将每个品种的消耗量除以此品种的DDD值,计算出此品种用了多少个DDD,即DDD数(DDDs)。
然后将所有品种的DDDs相加,得出1月份某病房抗菌药物累计DDDs。
(2)累计1月份的床.日数。
(3)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因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计算公式中的分母,指同期收治患者床.日(人.天)数。
WHO将ATC/DDD体系(药物分类系统和药物利用的技术性测量单位)作为国际药物利用研究的标准体系,有些在WHO ATC分类索引中无法查到DDD值的抗菌药物其药品说明书中不同情况每日用量有一定差异,其DDD值如何确定?1969年挪威研究者成立“药物研究工作组”建立了ATC/DDD系统,1996年,WHO使用此系统,标志其成为药物研究的国际性标准工具。
一个药品要进入ATC/DDD目录可以由厂家、政府机构或者研究机构向WHO办公室提出申请。
而已经在很多国家上市的药品,则无需申请即被收入ATC/DDD目录。
目前我国使用的大部分抗菌药物都可在ATC/DDD目录中找到。
对于尚未列人ATC/DDD目录的药品,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的专家根据WHO-ATC制定DDD的原则,参考《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新编药物学》、《国家处方集》,以及3~4份不同厂家药品说明书,由专家讨论制定该药品的DDD,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范围内统计使用。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计算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计算1. Defined Daily Dose (DDD):DDD是衡量抗菌药物使用量的一种国际标准,定义为研究表明一名成年人在一天内使用的平均剂量。
DDD通常以每日使用的药物数量和剂量的总和来计算。
2. DDD per 1000 People-Per-Day (DID):这是一种常用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计算的指标。
它是在一定时间周期内,每1000人每天使用的DDD总量。
DID可以根据不同人群(如医院病房、门诊等)和不同抗菌药物进行计算。
3. Defined Daily Dose per 100 Bed-Days (DBD):DBD是通常用于评估医院内抗菌药物使用率的指标。
它是指在每100床日内使用的DDD总量。
床日是指在一天内占用一张床位的时间。
4. Percentage of Antibiotic Prescriptions (PAP):这是指在其中一特定时间范围内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数占总处方数的比例。
这个指标可以帮助了解抗菌药物的处方模式和使用情况。
除了以上指标外,还可以考虑以下因素来评估抗菌药物使用强度:1.不同类型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考虑到不同抗菌药物在不同疾病治疗中的使用差异,可以根据其药物分类(如广谱抗生素、窄谱抗生素)计算各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2.平均疗程长度:根据疾病的治疗方案和指南,计算出抗菌药物使用的平均疗程长度。
这有助于评估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长,以及是否存在滥用情况。
3.临床指南的依从性:评估医生是否在抗菌药物处方中遵循临床指南,以及是否有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剂量和疗程指导。
综上所述,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计算可以通过定义相关指标,包括DDD、DID、DBD和PAP。
根据不同人群和不同抗菌药物进行计算可更准确地评估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此外,还可以考虑不同抗菌药物类型的使用情况、平均疗程长度和临床指南的依从性等因素来全面评估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抗菌同药期物收消治耗患量者(人累天计D数DD数)100
释义 测算住院人群暴露于抗菌药物的广度、强度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指每100人天中累计消耗抗菌药物 的DDDs
累计DDDs(累计抗菌药物消耗量)=所有抗菌药物
DDDs的和 = n1DDDs+n2DDDs+……+nnDDDs 某 抗 菌 药 物 的 DDDs(n1DDDs) = 该 抗 菌 药 物 消 耗 量
12
DDD值的确定标准
DDD是根据成人用药制定的值,儿童尚无相应系统; 当推荐的剂量需根据体重计算时,体重设定为70kg; 确立DDD通常根据药物的维持剂量; DDD通常是治疗剂量,但如果主要适应证是为了预防,
就选择预防剂量; 用药途径不同剂量也不同时,应制定不同的DDD; 对于剂量不能用活性物质的重量来表示的复方制剂,其
150mg×10片(分 散)
数量
2.00 盒
实际消 金额 耗量 (元)
3g
15.0
0.5g(粉针)/瓶 28.00 瓶 14 g
4032.0
?
17 g
4047.0
DDDs
10 7 17
15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要内容
DDD与DDDs 抗菌药物强度 如何计算抗菌药物强度
抗菌药物 使用强度
WHO在1969年制定了解剖-治疗-化学的药物分类系 统(anatomical therapeutic chemical,ATC),确定 了将DDD作为用药频度分析的单位。
DDD定义为:用于主要适应症、成人每日常用剂量。 DDD本身不是一种用药剂量,而是一种技术性测量单 位,不能反映推荐日剂量或处方日剂量,也不能反映不同 药物治疗上的等效剂量。
抗菌药物DDD值及使用强度解释

请指正!
1
2
3
DDD值的解释与意义
阿莫西林 1克
头孢他啶 4克
+
+
= ?(无法计算)
庆大霉素 1 DDD
阿莫西林1DDD
头孢他啶 1DDD
+
+
= 3DDD
庆大霉素 24万单位
Defined Daily Doses
通过换算后,就可用DDD值来统计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指每100人*天中消耗抗菌药物的DDD数。关于来自菌药物DDD值与使用强度的解释
单击添加副标题
药学部
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用于主要治疗目的的成人的药物平均日剂量。(用药频度分析的单位)
DDD值:按照WHO推荐的药物应用日处方协定剂量计算,同一通用名的药物剂型不同DDD值也不同。
DDD提供了一种与药物价格和配方无关的测量单位,以成人每日常用剂量作为标准剂量,将不同药物的消耗量换算为统一标准单位。可以计算单一病例或所有病例使用药物累积DDD或平均DDD,也可以计算使用不同种类药物的累积DDD。
临床科室如何设定一个相对合理的使用强度指标?
一个以清洁-污染手术为主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多以手术预防为主,多不需联合用药,给药量不超过1个DDD,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要求:“清洁-污染手术者的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 假设该科的平均住院天数为4.8天,该科的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87% 计算:采用1个标准DDD值的用药,强度为100/4.8*0.87*1=18.1,如果采用两天的单药预防即为100/4.8*0.87*2=36.2 综合考虑院感发生率等情况,该科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设定指标上限不应超过35
二级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二级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在二级医院住院患者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抗菌药物用于治疗感染疾病,其合理使用是关乎患者健康和公共卫生的重要问题。
然而,过度或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能导致耐药性问题以及不良反应,这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都会带来负面影响。
什么是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医院内用于治疗感染患者的抗菌药物的总使用量。
这一指标可以反映出医院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包括使用频率、种类以及用药剂量等信息。
通过监测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可以评估抗菌药物在医院内的合理使用程度,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当使用抗菌药物的行为。
影响二级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因素1.医生处方行为:医生的处方习惯和水平直接影响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合理的抗菌药物处方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感染部位、病原体类型和耐药情况等因素,尽量选择有效的、低毒性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2.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病情轻微的患者可能并不需要抗菌药物治疗,而对于病情较重或伴有严重感染症状的患者,则需要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因此,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也会影响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3.医院感染控制策略:医院内的感染控制策略会直接影响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通过加强感染控制、严格手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要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于减少耐药性、降低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以及节约医疗成本都具有重要意义。
抗菌药物一旦被滥用或过度使用,容易导致病原体产生耐药性,甚至出现多重耐药现象,最终影响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
因此,在二级医院中,应该采取措施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例如制定临床指南,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以及加强监测和反馈机制等。
结语综上所述,二级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一个需要重视的指标,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院的感染控制水平。
通过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建立合理的抗菌药物使用指南和加强监测机制,可以有效地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医院感染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指每100人日中消耗抗菌药物的DDD数。
DDD值:按照WHO推荐的药物应用日处方约定剂量计算:(defined daily doses , DDD),同一通用名的药物剂型不同DDD值也不同。
某个抗菌药物的DDD数=该抗菌药物消耗量除以DDD值(克/DDD值)。
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数)=所有抗菌药物DDD数的和。
收治患者人天数:指在同一抽样时间段内出院患者总数与同期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的乘积。
由于不同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有差异,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可用于不同药品间比较的指标。
DDD数(DDDs)即是这样的指标。
DDD(Defined Daily Dose,约定日剂量)是指为达到主要的用于成人的药物平均日剂量。
DDD数有两种计算方法(1)
1、DDDs=(年消耗某药品量×1000)/(DDD值×365天×居民数)
含义:以约定日计量为单位的每1000居民每天某药品的消耗量。
适用于对某一地区居民的用药的总体评价。
2、DDDs=年消耗某药品量/DDD值
含义:以约定日剂量为单位的某药品的消耗量。
适用于一家或几家医院的不同年度的动态比较和用药结构的分析。
DDD数作为不同药品间可比较的指标,是因为DDD数是一个比值,与日剂量无关的数值,并不会因为各种药物一次用量不同、一日用药次数不同而无法比较。
DDD数大,反映对该药的选择倾向性大,反之,渐少用该药。
DDD以成人每日常用剂量作为标准剂量,将不同药物的消耗量换算为统一标准单位。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DDD为研究药物使用合理性的指标,并颁布了用来规范此类研究的每一种抗生素的标准DDD值。
可以计算单一病例或所有病例使用药物累积DDD或平均DDD,也可以计算使用不同种类药物的累积D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