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的计算

合集下载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计算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计算

抗菌药物 使用强度
=
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数) ×100
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
DDD (defined daily dose):限定日剂量,中国药典/WHO均给出每种药物具体值。
DDDs:用药频度。DDDS = 某药时段销售总量(g)/某药的DDD值。
抗菌药物消耗量:如计算某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它的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 DDD数)即为该医院住院患者消耗的所有抗菌药物DDDs相加;计算某科室抗菌药物 使用强度,它的抗菌药物消耗量患者消耗的所有抗菌药物DDDs相加。
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同期出院患者人数×同期住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
计算示例 假设4000个患者某个月用青霉素3600g、美洛西林6000g、头孢曲 松2000g、阿奇霉素500g、左克400g,平均住院2天。
{ (3600/3.6 +6000/6.0 +2000/2.0 ) /(4000*2) } *100 = 50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计算(附成人抗菌药物DDD值)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计算(附成人抗菌药物DDD值)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计算WHO在1969年制定了解剖-治疗-化学的药物分类系统(anatomical therapeutic chemical,ATC),确定了将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作为用药频度分析的单位。

并给其下定义为:用于主要治疗目的的成人的药物平均日剂量。

以DDD作为测量单位,较以往单纯的药品金额和消耗量更合理,不会受到药品销售价格、包装剂量以及各种药物每日剂量不同的影响,解决了因为不同药物一次用量不同、一日用药次数不同而无法比较的问题,可以较好地反映出药物的使用频度。

DDD 是一个比值,同类药物和不同类药物的DDD可以进行数值上的比较,某药的DDD数值大,说明用药频度高,用药强度大,对该药的选择倾向性大.DDD (defined daily dose):限定日剂量。

《中国药典》(2005年版)、《新编药物学》(第16版)DDD作为用药频度分析单位,不受治疗分类、剂型和不同人群的限制。

药品的总剂量,是指对同一品种、不同规格、不同厂家药品分别计算其总剂量(g),最后求和得到该品种消耗的总剂量(g).DDDs:用药频度.DDDs=该药年销售总量(g)/该药的DDD值.DDDs可反映不同年度的用药动态和用药结构,DDDs越大,说明该药的使用频率越高。

DDDc:限定日费用。

DDDc=该药年销售总金额(元)/该药的DDDs值。

DDDc 代表药品的总价格水平,表示患者应用该药的平均日费用。

DDDc越大,表示患者的经济负担越重。

DUI(drug utilization index)药物利用指数,是以DDDs除以实际用药天数,可作为判别临床用药是否合理的标准.若DUI大于1。

0,说明医生日剂量大于DDD,用药不合理。

具体计算方法: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方法,DDD值根据《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05年版、《新编药物学》第17版及药品说明书并结合临床用药的习惯确定。

2023年抗菌药物DDD值的通用计算方法

2023年抗菌药物DDD值的通用计算方法

2023年抗菌药物DDD值的通用计算方法
介绍
本文档旨在提供2023年抗菌药物DDD(每日定义剂量)值的通用计算方法。

DDD是一种用于衡量不同药物在特定疾病治疗中的剂量的国际标准。

通过计算抗菌药物的DDD值,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在临床使用中的剂量和效果。

计算方法
抗菌药物的DDD值计算方法如下:
1. 确定药物的日剂量(Daily Dose):药物标签或临床指南通常会提供药物的推荐剂量范围。

选择该范围内的一个典型剂量作为日剂量。

2. 确定药物的使用频率(Frequency of Use):根据医生的处方或临床实践,确定药物的使用频率,比如每日一次、每日两次等。

3. 计算DDD值: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抗菌药物的DDD值:
DDD = 日剂量 / 使用频率
例如,如果某种抗菌药物的日剂量为500mg,使用频率为每日
两次,那么该药物的DDD值为250mg。

应用与意义
DDD值的计算方法可以帮助医生、研究人员和药企了解抗菌
药物在临床使用中的剂量情况,并与其他药物进行比较。

通过
DDD值,我们可以评估抗菌药物的使用趋势、治疗效果和耐药性
等重要信息。

在2023年,根据全球抗菌药物使用和耐药性监测的数据,计
算抗菌药物的DDD值将有助于更好地监管和管理抗菌药物的使用,促进合理用药和抗菌药物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
本文提供了2023年抗菌药物DDD值的通用计算方法,通过该
方法可以计算抗菌药物的DDD值,从而更好地了解其在临床使用
中的剂量和效果。

DDD值的计算有助于评估抗菌药物的使用趋势
和治疗效果,并为合理用药和抗菌药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计算公式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计算公式
相关监测指标
概念 意义 计算方法
(7)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 使 用 强 度

菌 药 物 消 耗 量 ( 累 计 D D D 数 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
)100

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物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指每100人天中消耗抗菌药物的DDD数。
使 DDD值来源于WHO药物统计方法合作中心提供的
用 强
ATC编码是相对固定的,DDD不会随着时间、药品消耗、给药频次
=
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数) ×100
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
1.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数)= 所有抗菌药物DDD数的和。
2.
该抗菌药物消耗量
某个抗菌药物的DDD数 =
DDD值(克/DDD值)
3. DDD 值 : WHO 推 荐 的 日 处 方 协 定 剂 量 (defined doses, DDD)
总DDD=泰能200g÷2g+哌拉西林/舒巴120g÷14g+ 头孢孟多600g÷6g
=100DDD+8.57DDD+100DDD=208.57DDD
普通内科3月份出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208.57DDD÷640人天) × 100=32.59DDDs
daily
4.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同期收治患者人数×同期患者平均住院
天数
计算举例
假如普通内科2015年3月份出院80人,平均住院日8天
普通内科总住院日(人天数)=8 天×80人=640人天
出院病人使用的抗生素品种和使用数量:亚胺培南/西
司他丁(不包括西司他丁)200g,哌拉西林/舒巴坦120g,头孢孟多 600g
度 的变化而变。DDD提供了一种与药物价格和配方无关的测量单位。

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的计算

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的计算

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DDD )的计算1、抗菌药物使用监测管理的范围:纳入统计的抗菌药物:抗生素类和合成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病原的药物)。

不纳入统计的:(1)非外用:抗病毒药、抗结核药、抗寄生虫药、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2)外用药:皮肤科的乳膏(红霉素软膏),五官科的滴眼液、眼膏(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妇产科用于冲洗的药物(甲硝唑),肠道准备(肠道手术时口服或灌肠用于杀灭肠道细菌但不吸收入血的抗菌药物:阿米卡星)等外用药;(3)皮试用药。

2、成人限定日剂量(DDD 值):成人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 DDD 值):一个药品以主要适应证用于成年人的维持平均日剂量。

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临床用药须知》(2010版)、《中国国家处方集》(2010版)、《新编药物学》(17 版)及相关药物药品说明书。

DDD 值提供了一种与药物价格和配方无关的测量单位,不能够等同处方日剂量(PDD , Prescribed Daily Dos©。

凡伕内酰胺酶抑制剂(青霉素类、头抱菌素类)复合制剂,在计算DDD数时,其DDD只考虑B-内酰胺酶类药物的含量,不统计酶抑制剂的量。

同一通用名的药物剂型(用药途径)不同DDD 值也不同。

3、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 ):DDDs :用药频度,一定时期内某药品的销售总量(不同剂型、不同规格、不同厂家的该药品换算成单位为克的量),不受药品价格、包装剂量、治疗分类的影响,解决了不同药物的每次用量,日用几次不同而无法比较的问题表达方式:DDDs 越大,说明该药的使用频率越高,对该药的选择倾向高。

DDDs 越小,说明对该类药物的使用较少。

累计DDD 数,即抗菌药物消耗量,数值为住院患者消耗的所有抗菌药物DDDs 相加。

不同药物的DDDs 可以累加,不同科室的DDDs 也可以累加。

4、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 (Antibiotics Use Density,AUD ):单位为每百人天,为每100人每天累计消耗抗菌药物的DDDs。

2023年常用抗菌药物DDD值和简单的计算方式

2023年常用抗菌药物DDD值和简单的计算方式

2023年常用抗菌药物DDD值和简单的计算方式1. 引言抗菌药物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药物之一。

为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了解其药物使用量的度量单位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2023年常用抗菌药物的DDD值以及简单的计算方式,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药物。

2. DDD值的概念DDD(Defined Daily Dose)即每日定义剂量,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一个概念,用于衡量某种药物在治疗特定疾病时的标准剂量。

DDD值是根据临床实践和研究得出的,用于比较不同药物在治疗上的使用量,具有国际通用性。

3. 常用抗菌药物的DDD值以下是2023年常用抗菌药物的DDD值(单位:mg):- 青霉素类药物:- 青霉素G:1- 氨苄青霉素:1- 头孢菌素类药物:- 头孢唑林:1.5- 头孢曲松:0.5- 大环内酯类药物:- 红霉素:0.5- 克拉霉素:0.5- 氨基糖苷类药物:- 庆大霉素:1- 阿米卡星:1- 氟喹诺酮类药物:- 氟罗沙星:1- 莫西沙星:1请注意,上述DDD值仅作为参考,具体使用剂量还需根据临床情况进行调整。

4. DDD值的计算方式DDD值的计算方式为每日标准剂量除以单位剂量。

计算公式如下:DDD值 = 每日标准剂量 / 单位剂量其中,每日标准剂量是指在特定疾病治疗中推荐的标准剂量,单位剂量是指药物的最小给药单位。

5. 结论了解常用抗菌药物的DDD值以及计算方式对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医务人员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结合患者病情和药物特点,合理选择和使用抗菌药物,并遵循相应的药物使用指南,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滥用和耐药性的发生。

2023年抗菌药品DDD值计算简明教程

2023年抗菌药品DDD值计算简明教程

2023年抗菌药品DDD值计算简明教程
抗菌药物的日用药剂量(DDD)是一种用于衡量和比较不同抗菌药物使用量的指标。

计算DDD值可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评估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制定合理的用药策略。

步骤一:确定药物的ATC代码
首先,需要确定所要计算DDD值的抗菌药物的解剖治疗化学(ATC)代码。

ATC代码是一种国际药物分类系统,用于对药物进行统一编码和归类。

可以通过查询相关的药物数据库或咨询药剂师来获取所需药物的ATC代码。

步骤二:查找DDD值
一旦确定了药物的ATC代码,就可以开始查找该药物的DDD 值。

DDD值通常可以在药物的说明书、药物数据库或相关的药物管理指南中找到。

确保所查找的DDD值与所要计算的药物和剂型相匹配。

步骤三:计算DDD值
计算药物的DDD值通常是将药物的总用量除以其对应的DDD 值。

例如,如果某种抗菌药物的总用量为100克,而其对应的DDD值为10克,那么该药物的DDD值就为10。

步骤四:分析结果
最后,根据计算得到的DDD值,可以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

医务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特性,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以上就是2023年抗菌药品DDD值计算的简明教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计算(附成人抗菌药物DDD值)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计算(附成人抗菌药物DDD值)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计算WHO在1969年制定了解剖-治疗-化学的药物分类系统(anatomical therapeutic chemical,ATC),确定了将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作为用药频度分析的单位。

并给其下定义为:用于主要治疗目的的成人的药物平均日剂量。

以DDD作为测量单位,较以往单纯的药品金额和消耗量更合理,不会受到药品销售价格、包装剂量以及各种药物每日剂量不同的影响,解决了因为不同药物一次用量不同、一日用药次数不同而无法比较的问题,可以较好地反映出药物的使用频度。

DDD 是一个比值,同类药物和不同类药物的DDD可以进行数值上的比较,某药的DDD数值大,说明用药频度高,用药强度大,对该药的选择倾向性大。

DDD (defined daily dose):限定日剂量。

《中国药典》(2005年版)、《新编药物学》(第16版)DDD作为用药频度分析单位,不受治疗分类、剂型和不同人群的限制。

药品的总剂量,是指对同一品种、不同规格、不同厂家药品分别计算其总剂量(g),最后求和得到该品种消耗的总剂量(g)。

DDDs:用药频度。

DDDs=该药年销售总量(g)/该药的DDD值。

DDDs可反映不同年度的用药动态和用药结构,DDDs越大,说明该药的使用频率越高。

DDDc:限定日费用。

DDDc=该药年销售总金额(元)/该药的DDDs值。

DDDc 代表药品的总价格水平,表示患者应用该药的平均日费用。

DDDc越大,表示患者的经济负担越重。

DUI(drug utilization index)药物利用指数,是以DDDs除以实际用药天数,可作为判别临床用药是否合理的标准。

若DUI大于1.0,说明医生日剂量大于DDD,用药不合理。

具体计算方法: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方法,DDD值根据《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05年版、《新编药物学》第17版及药品说明书并结合临床用药的习惯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的计算
WHO在1969年制定了解剖-治疗-化学的药物分类系统(anatomical therapeutic chemical,ATC),确定了将限定日剂量(d efined d aily d ose,DDD)作为用药频度分析的单位。

并给其下定义为:用于主要治疗目的的成人的药物平均日剂量。

以DDD作为测量单位,较以往单纯的药品金额和消耗量更合理,不会受到药品销售价格、包装剂量以及各种药物每日剂量不同的影响,解决了因为不同药物一次用量不同、一日用药次数不同而无法比较的问题,可以较好地反映出药物的使用频度。

DDD 是一个比值,同类药物和不同类药物的DDD可以进行数值上的比较,某药的DDD数值大,说明用药频度高,用药强度大,对该药的选择倾向性大。

DDD (defined daily dose):限定日剂量。

《中国药典》(2005年版)、《新编药物学》(第16版)DDD作为用药频度分析单位,不受治疗分类、剂型和不同人群的限制。

药品的总剂量,是指对同一品种、不同规格、不同厂家药品分别计算其总剂量(g),最后求和得到该品种消耗的总剂量(g)。

DDDs:用药频度。

DDDs=该药年销售总量(g)/该药的DDD值。

DDDs 可反映不同年度的用药动态和用药结构,DDDs越大,说明该药的使用频率越高。

DDDc:限定日费用。

DDDc=该药年销售总金额(元)/该药的DDDs 值。

DDDc代表药品的总价格水平,表示患者应用该药的平均日费用。

DDDc越大,表示患者的经济负担越重。

DUI(drug utilization index)药物利用指数,是以DDDs除以实际用药天数,可作为判别临床用药是否合理的标准。

若DUI大于1.0,说明医生日剂量大于DDD,用药不合理。

具体计算方法:
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方法,DDD值根据《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05年版、《新编药物学》第17版及药品说明书并结合临床用药的习惯确定。

用药频度(DDDs)=年消耗药品量/DDD,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ntibiotics Use Density.AUD)以平均每日每百张床位所消耗抗菌药物的DDD数(即DDD/100
人天)表示,其值=(DDDs/用药总人天数)x100,可以测算住院人群暴露于抗菌药物的广度、强度。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表达方式: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数)*100/(同期收治患
者人天数)
注: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同期出院患者人数×同期患者平均住院天数

1.DDDs(用药频度)
表达方式:
某药一定时期销售总量:是指对同一品种、不同规格、不同厂家,分别计算同期其销售总量(g),最后求和得到该品种消耗的总量(g)
DDD(defined daily dose):成人限定日剂量。

2.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表达方式:
如计算某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它的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数)即为该医院住院患者消耗的所有抗菌药物DDDs相加;计算某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它的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数)为该科室消耗的所有抗菌药物DDDs相加。

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同期出院患者人数×同期住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