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处理方法探讨
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治疗方法及价值

pat i [ ]A nS r,0 12 3 3 :3 l a o J . n ug 20 ,3 ( )4 2—47 n tn 3.
[ ] V rok R B i C , ot R ,ta.A atm t iaysi— 2 edn C, us IP r J e 1 ns oi blr tc e o c i r a e f ri a slna o cue dcneu ne [] Lv trsae vrrnpat i :a ss n o sq ecsJ . / r t le t tn a e
少 见 的十二 指肠 乳头 功 能紊乱 的治疗 主要 是 内 镜 下括 约肌 切 开 成 功 , 功 率 可 达 8 % , 对 顽 固 成 0 而
[ ] 易述红 , 4 陆敏强 , 杨
( )3 7—30 5 :3 4.
扬, 等.E C R P和 P C介入治疗肝移植 术 T
后胆道并发 症 的作用 比较 [ ] J .中华 消化 外科 杂志 ,0 7 6 20 , [ ] N kmuaN, i iaS N fG R,It hpt iays cu s 5 a a r Ns d , e n ae acblr t tr h r i i i r e
wi o th p c a t r h t u e  ̄i rey t mmb s s at r l e r n p a t t n:a ・ h o i f i rta s l n ai e v o n a
不 愈 的患者 可 以施行 胆肠 吻合 术 。活体 肝移 植 术 的
胆 道并 发症 的 防治 的基本 策 略和尸 体全 肝移 植是 一
nls fl 13 ie rnpatt n ta s g et J . a io , l rt sl ai sa i l cne ys 1 v a n o ne r[ ]
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TACE治疗

[ ] 张祥 麟 , 文 秀 , 仲 楼 , .醒脑 静 治 疗 血 管性 痴 呆 3 7 张 高 等 8例 [ ] J.
陕西 中 医 ,0 3 2 ( ) 1 4—1 5 2 0 ,4 2 :3 3
脑 静 注 射 液 通 过 清 除 氧 自 由基 、 少 内 皮 素 产 生 而 保 护 脑 组 减
现 代 中西 医结 合 杂志 Mo enJun l f ne r e rd i a C ieea d Wetr Me i n 0 0 D c 1 ( 6 d r o r a o I t a dT a io l hn s n s n dc e 1 e , 9 3 ) gt tn e i 2
常 生 活 的能 力 。 例( ) %
21 2组 患 者 治 疗 后 疗 效 比较 治 疗 组 总 有 效 率 明 显 优 于 .
对 照 组 , 显 著 性 差异 ( 0 0 ) 见 表 1 有 P< . 5 。 。
表 1 2组 疗 效 比较
笔 者 应 用 醒 脑 静 注 射 液对 椎 基 底 动 脉 供 血 不 足 眩 晕 患 者
织 及 血 管 内 皮 ; 善 大脑 血 液 供 应 ; 有 兴 奋 大 脑 皮 质 、 改 具
[ 稿 日期 ] 2 1 收 00—0 5—1 5
肝 癌 合 并 门 静 脉 癌 栓 的 T E治 疗 AC
薛耀 辉 , 吴 雷 , 万萍 , 光 华 李 杨 ( 解放 军第 3 4医院 , 2 重庆 4 0 2 ) 0 0 0
1 9 8( ): 9 6, 1 5
『 ] 张 广超 .醒 脑 静 注射 液 治疗 意 识 障 碍 15例 疗 效 观 察 [ ] 5 1 J .天 津 中 医药 ,0 3,0 2 :7— 8 20 2 ( )7 7 [ ] 彭志 国 .醒 脑 静 注 射 液 治 疗 眩 晕 3 6 O例 [ ] J .中 国 中 医 急 症 ,
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分析

・
论 著
・
介入 治疗 原 发 性 肝 癌合 并 门静 脉癌 栓 的疗 效 分 析
伟, 李 小静
【 摘
要】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 ( T A C E ) 联合门静脉化疗 ( P V C ) 泵 置人 术治疗原 发性 肝细胞癌 ( 肝癌 ) 合
将9 4例肝癌合 并 门静 脉癌栓 患者按治 疗方法分 为 T A C F . +P V C组 5 8例和 T A C E
The c hn i c a l e f f e c t a na l y s i s of i nt e r ve nt i o na l t r e at me nt o f pr i ma r y h e pa t o c e l l ul a r c a r c i no ma wi t h por t al v e i n t um or
t h r o mb u s Z H U W e i , , 』 , X i a o q i n g . T h e 1 4 8 t h H o s p i t a l o f C h i n e s e P e a p l e t L i b e r a t i o n A r m y , Z i b o , S h a n d o n g 2 5 5 3 0 0 , C h i n a
0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 P< 0 . 0 5 ) 。结论 T A C E联 合 P V C泵 置 人术 治疗肝癌合 并 门静 脉癌栓 临床疗效 显著 , 且安 【 关键 词】 肝细胞癌 , 原 发性 ; ¨静脉癌柃 ; 肝动脉化疗栓塞 ; 介入治疗 【 中图分类号 】 R 7 3 5 . 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1 6 7 4—3 2 9 6 ( 2 0 1 3 ) 1 B一0 0 1 0— 0 2
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治疗进展

・
文献综述 ・
肝癌伴 门静脉癌栓 的治疗进展
张 宁 宁 综述 , 荣生 审校 饶
( 西 省 肿 瘤 医 院 肝 肿 瘤诊 疗 中心 , 西 南 昌 3 0 2 ) 江 江 309
[ 要 ] 肝 癌 是 我 国常 见 的 恶性 肿 瘤 之 一 , 死 率很 高 , 门静 脉 癌 栓 的 出现 表 明 肝 癌 已近 中晚 期 , 后 很 差 。 摘 病 而 预
余 业勤 等… 用 此法 , 者 术后半 年 、 应 患 1年 和 2年 生 存
率 为 9 _ ,70 54 4 . % %和 2 . 。 在 实 际操 作 中 , 用 此 方 法有 00 但 % 应 时 难 以将 癌 栓清 除 干 净 , 留癌 栓 或 微 小 栓 子 肝 内播 散 而 导 残 致 复发 , 远期 疗 效 并 不 理 想 。随 着 认 识 的 逐 步 深 入 , 法 现 已 此 不再单独使用 。
[ 图分类号] R 3. 中 7 57
[ 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标 识 码 ] C
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外科治疗

【 关键词】 肝脏 ; ; 肿瘤 治疗 【 中图分 类号】 R757 . 3 【 文献标识码 】 C 【 文章编号 】 10- 6 (070 - 2- 06 7 1容易侵 犯 门静 脉 形 成癌 栓 , 献 报道 尸 检 文 和 影 像 学 检 查 ,门 静 脉 癌 栓 ( oa vi u o prl e tm r t n trm u,P r ) ho bs V兀’的发 生率 约 2% ~ 0% , 手 术 0 7 而
P r 的各种治 疗方 法如 手 术 切 除加 门静 脉插 管 化 V兀’
切除主瘤取净癌栓 , 优点是 : 减少 了肿瘤的负荷和肝
内转 移 ; 降低 门静 脉压 力 , 少 了 门脉 高压 引起 的并 减
发症 ; 门静 脉血 流恢 复 通 畅 , 改善 肝 脏 功 能 ; 瘤及 肿 癌 栓 切除后 , 以后 的进 一 步 综 合 治疗 如 经 肝 动脉 为
Ⅳ型应 是禁 忌证 。 2 手 术方法
肝癌 合并 主支 的 P r , 瘤与癌 栓一并 切 除或 V兀’ 主
切除标本镜检发生率更高。P r’ V 不仅引起肿瘤细 兀
胞 的肝 内播散 和转 移 , 可 以加 重 肝 硬化 患 者 门 脉 还 高压 , 引起上 消化道 大 出血 , 甚至 肝功能 衰竭 。 门脉 主干及 主要分 支癌 栓 患者 自然 生存 时 间仅 3个 月 。 近 年来 , P r 治 疗 的 认 识 趋 于 更 积 极 , 对 对 V兀’ 针
或 门静 脉化 疗 、A E及 生 物 治 疗 等 提 供 了 机会 与 TC 条件 。 Y m oa a ak 等 总结 了肝 癌 合并 P r 的 5种 切 V兀’
除方 式 : 1 半 肝 切 除 : 癌 原 发 灶 位 于 左 或 右 半 () 肝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治疗

・ 25 ・ 3
原 发性肝癌 合并 门静 脉癌栓 的治疗
胡三元
【 关键词】原发性 肝癌; 门静脉癌栓 ; 治疗
靳 斌
【 中图分类号】 7 5 R 3. 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0 —51 20 )50 5・3 0 45 1 (0 80 _2 30 我们参 照半 肝血 流 阻断法采用 了选择 性入肝血
入 肝实质 内,以充分 暴露 肝 总管分叉 部及 1 2级肝 、 管 。在食 指 的导 引下 ,用一 肾蒂钳 在 门静脉 分叉部 和尾状 叶交 界处 穿 出, 引入右 肝蒂 阻断带 ; 肾蒂钳经 左 肝 蒂后过 小 网膜 囊 穿 出引入左肝 蒂 阻断带 ;切肝 时 , 阻断 带收 紧 , 将 即可 阻断左 和/ 或右 半肝血流 。 此
露 右肝静 脉和 肝左 、 中静 脉共 干 的根 部 。在 肝上下
腔静 脉 的右缘 紧靠 肝脏 切开 下腔静 脉韧带 ,显露肝 右 静脉汇 入下 腔静 脉右 后缘 。用食 指在肝静脉 间切 迹 于肝后 沿 下腔静 脉前 向下轻 轻钝性 分离可达 lm c
以上 ,再 用血 管钳 沿下腔 静 脉前方 向右肝静 脉与下 腔 静脉夹 角 的间 隙仔细 分离 , 于下腔 静脉右 前 、 右肝 静 脉下方 穿 出 , 引入 8号尿管 或丝线 。 对于肝 左 中静
流 阻断 , 即通 过 Gl sn途 径 , io s 不解 剖第一 肝 门。其 操作 如下 : 显露 肝脏 方 叶, 距肝 十二指肠 韧带前层 腹
膜 的连 接 处上 1 m, 电刀切 开肝脏方 叶的肝被膜 , c 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起 近肝脏 横沟侧 的肝 被膜 的切 缘 ,紧 贴被膜 下稍 加 分 离 , 后术者 食 指紧贴 肝 门板 向前 方钝性分 离 , 然 深
外科手术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分析

Z H A N G Y i w e n ,P E NG W e i x i o n g,L I A NG J i a n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G e n e r a l S u r g e r y ,G u a n g m i n g N e w D i s t r i c t
5 1 8 0 0 0 广 东深圳 深圳 市光 明新 区人 民 医院普 外科 张奕 文 ,彭伟 雄 ,梁 健
【 摘
要】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 ( H C C ) 合并 门静脉癌栓 ( P V T T ) 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治疗进展

【摘要】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很高,而门静脉癌栓的出现表明肝癌已近中晚期,预后很差。
随着对门静脉癌栓认识的深入和手术技术的改进,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临床疗效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本文就近年来临床常用的手术治疗,肝动脉、门静脉置泵术,肝动脉栓塞化疗,肝动脉、门静脉双插管灌注栓塞化疗术,癌栓内无水酒精注射,门脉血管支架放置,超声消融术,放射疗法等治疗方法的进展及疗效等作一阐述。
【关键词】肝肿瘤门静脉癌栓治疗综述文献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是居于第二位的癌症杀手。
由于肝癌起病隐匿,生长迅速,发现时往往已近晚期,且其中有相当比例的患者伴有肝细胞癌侵及门静脉主干或第一级分支形成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i,pvtt),常被认为不宜行手术治疗,既往对其多采用消极的方法或放弃治疗,大多数患者在数月内死亡,同时,pvtt也是引起患者门静脉高压、肝功能恶化、肝内广泛转移及术后复发,进而影响疗效及预后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治疗方法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进展,现简述如下。
1 手术治疗积极的外科治疗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提高生存质量。
主要方法是在切除hcc的同时,经肝切除断面的门静脉断端取癌栓或直接切开有癌栓的门静脉进行取栓,术后辅以动脉栓塞化疗、生物治疗等积极的综合治疗。
樊嘉等[1]报道,手术适应证为:①患者一般情况较好,无明显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②肝功能属于child?鄄pugh a或b级;③肝癌局限在半肝,无肝脏以外的转移;④估计切除原发灶的同时可一并切除主支癌栓或可经门静脉残端或切开主干能取净癌栓。
其优点是:①切除原发癌灶,防止癌栓继续侵入门静脉;②可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③作为术中肝癌切除时癌栓脱落进入门静脉的补救措施;④使后续治疗如肝动脉栓塞化疗等顺利进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组间疗效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四、材料、方法、结果
第二组:
门静脉主干内放臵支架,疏通门静脉主干6例,
途径:经皮肝门静脉穿刺放臵4例, TIPS 2例。 放臵支架后均留管于门静脉主干内化疗灌注,用药同第 一组。
THE 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
本研究仅为回顾性分析,探讨各种处理方法,为下一步前 瞻性,较大样本的研究提供参考。
二、门静脉癌栓的诊断
B超,CT, MRI, PET-CT和DSA治 疗 前及治疗后1-2个月行上述检查、评价。
三、门静脉癌栓对肝癌治疗的负面影响
1.肝癌细胞沿门静脉系统在肝内进一步扩散
三、门静脉癌栓对肝癌治疗的负面影响
(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FGF)等。
PVTT的形成也与凝血酶调节素 ( thrombomodulin, TM,又称血栓调节蛋白 )密切相关
五、讨 论
形成机制---血管解剖学
门静脉和肝动脉都是入肝血管 ,共同回流至肝小叶的中央静脉 ,最终汇 流至肝静脉成回心血流。但在肝癌患者中其局部的门静脉血流发生改变,由 于肝小叶中央静脉本身缺乏结缔组织 ,一旦肿瘤结节压迫推挤即可引起闭 塞 ,血流不能通过所在叶的静脉回流 ,局部肿瘤组织的出瘤血液只能通过门 静脉回流 ,从而形成动脉-门静脉瘘。局部的门静脉血液逆流 ,此血液在门 静脉逆流至一定部位后 ,必然能到达与门静脉本身压力可以形成平衡的节 段 ,在此部位血流相对停滞 ,而这时出瘤血中如带有癌细胞就很容易停留着 床形成癌栓。
Hepatic vein
TIPS
Portal vein
Splenic vein Superior mesenteric vein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TIPS)
四、材料、方法、结果
第二组结果: 门静脉压力明显下降5例,不变1例 门静脉癌栓无变化3例,恶化3例 两种放臵支架方式虽不同,但疗效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
治疗后
利卡汀介入治疗门静脉癌栓
陈XX 男 38y HCC 2007.06 首次TACE前 肝右叶巨块 型肝癌伴门 静脉主干及 右侧分支癌 栓形成
SCAN 1
利卡汀介入治疗门静脉癌栓
陈XX 男 38y HCC 2007.06 首次TACE前 肝右叶巨块 型肝癌伴门 静脉主干及 右侧分支癌 栓形成 SCAN 2
四、材料、方法、结果
第六组结果: 均以PET—CT术前后扫描评价5例癌栓活性完全消
失,10例减少或不变,2例活性增强,癌栓增大。
门静脉癌栓--术前PET/C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门静脉癌栓-术后
肝后肝 内,内 段 段 癌 癌 栓 栓 消 植 失 入 。 核 粒 子
后同 对上 照例 , 门 静 脉 癌 栓 肝 外 段 利 卡 汀 治 疗 前
纵观PVTT患者的总体预后, 目前仍处于较低水平, 无法手术治疗的患者,
其3年生存率几乎为0。手术后辅以各种综合治疗的门静脉主干PVTT 患 者, 3,5年生存率仅为 20%、0 % .因此, 肝癌合并PVTT的治疗应采取积 极的综合治疗原则, 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肝癌合并 PVTT的疗效, 延长患 者的生存期。
上腔静脉
消化道出血
肝静脉
侧枝循环建立
门静脉癌栓
门静脉高压
门静脉
难治性腹水
四、材料、方法、结果
对98例肝HCC合并门静脉主干癌栓在不同时期进行了下列处理: 1. 2. 门静脉直接或间接化疗灌注 门静脉主干放臵支架
3.
4.
肝动脉ADSA+TACE或TAI
局部适形放疗
5.
6.
放臵125I粒子
利卡汀肝动脉灌注
五、讨 论
形成机制---血管解剖学
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也可观察到门脉癌栓形成与门静脉逆流、 动静脉 瘘等的关系。有研究发现肝动脉多普勒血流灌注指数在肝内转移组明显高于 对照组 ,表明肝动脉血流量增加 ,从而加重肝窦血细胞通过的阻力 ,同时肝 肿瘤中的动-静脉瘘使肝动脉向门静脉分流量增加 ,两者均使门静脉压进一 步升高 ,导致门静脉逆流增加。门静脉逆流频率增高使脱落的癌细胞沿门静 脉逆流机会增加,逆流的癌细胞可在门静脉内生长而形成门静脉癌栓 ,也可 随门静脉血流而移至其他部位的肝组织种植而形成肝内转移灶。而且 PVTT
五、讨 论
癌栓病人的自然病程
过去认为凡有癌栓形成的肝癌病人 (肉眼癌栓 )其自然病程为 3
个月左右 ,而事实上癌栓的生长部位不同 ,其自然病程也不一样。一般 来说 ,癌栓由门静脉小分支向门静脉主干方向发展过程中 ,癌栓越接近 门静脉主干 ,自然病程越短 ,预后越差。程树群.吴孟超等对98例影像学 发现有癌栓者的随访结果表明其中位生存时间为 (3.5±0.6)个月。而单 个肿瘤合并门静脉二级分支有癌栓者 ,中位生存时间为(7.0±0.5)个月。 提示即使是小肝癌 ,若侵犯了门静脉并已形成癌栓 ,自然病程也仅为7个 月左右 ,而非以前普遍认为的 2年左右。对癌栓自然病程的研究有助于 判断病人的预后。
四、材料、方法、结果
第三组:
肝动脉DSA寻找癌栓供血动脉,如发现供血动脉及肿 瘤染色,行超选择插管后TACE (5例),供血动脉及 染色不明显者仅行肝动脉TAI(10例),选择药物为 ADM 50mg ,MMC 10mg ,CBP 300mg ,
TACE者加用超化碘油2-5毫升。
四、材料、方法、结果
长因子(VEGF)在肿瘤细胞的黏附、降解及转移过程中均起重要作
用。
五、讨
论
形成机制—分子生物学
黏附因子种类繁多 ,其中与 PVTT形成密切相关的是细胞间黏附因子 (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ICAM-1)。 相关的肿瘤血管生成因子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 or, VEGF )、 血小板迁移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platelet2 derived endothelialceu growth factor, PD2 ECGF)、 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
五、讨 论 形成机制—分子生物学
PVTT是导致HCC 肝内复发转移和影响患者生存的最重要因素,PVTT 形成
是一个多因素、多环节的过程, 涉及肿瘤增殖分化、血管生成、细胞黏附、 细胞外基质降解、侵犯血管和细胞运动、基底膜、门静脉定向趋化等,同时 涉及门静脉解剖、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微环境影响等多种因素参与。 另外高通量检测手段为全面、 系统了解PVTT形成机制提供了新的方法, 肿瘤干细胞的研究理念以及癌栓细胞株的建立, 为研究PVTT形成机制提供 了新的思路。最新研究表明,肝癌的侵袭转移特性是机体(神经、内分泌、
利卡汀介入治疗门静脉癌栓
陈XX 男 38y HCC 2007.11 第二次TACE 后,门静脉 右支癌栓亦 已被碘油充 盈,但主干 癌栓 无变化。
SCAN 2
利卡汀介入治疗门静脉癌栓
陈XX 男 38y HCC 2007.11 第二次TACE 后,门静脉 右支癌栓亦 已被碘油充 盈,但主干 癌栓 无变化。
第三组结果
CR
TACE TAI 0 0
PR
5 1
稳定
0 6
恶化
0 3
四、材料、方法、结果
第四组: CT导向下于癌栓中植入放射性核粒子(125I)5例
四、材料、方法、结果
第四组结果: 肝内段门静脉癌栓均明显缩小或活性下降(PET—CT)。其 中2例同时伴有肝外段门静脉主干癌栓者,因肝外段门静脉 无法放臵核粒子,癌栓亦无变化。
性,第一个特征是大部分 (95%以上)癌栓以主瘤为基部在同侧门静脉内生长 ,
而对侧门静脉内生长较少。第二个特征是绝大多数 (几乎100% )癌栓以门静脉 壁作为支架离心式向门静脉主干方向生长蔓延。癌栓向门静脉主干方向生长有 特殊的倾向性 ,这种特殊的生长方式很有研究的意义。第三个特征是癌栓的平 均生长速度为 (0.5±0.1) cm3/月,即每月发展进度为 (1.2±0.4) cm,生长相 对缓慢 ,这为临床干预治疗创造了机会。
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 处理方法探讨
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邓运宗 广东省人民医院 罗鹏飞
Portal circulation
Portal Vein Formation
L-2
一、背景与目的
HCC合并 PVTT患者的治疗是临床上的一个难点。 PVTT亦是导致肝癌肝内转移复发和影响患者生存的最重要的因素。
疗粒门肝 子静细 植脉胞 入癌肝 治栓癌 、
失粒门肝 子静细 植脉胞 入癌肝 后栓癌 , 、 癌 栓 活 性 消
四、材料、方法、结果
第五组
局部适形放疗5例,结果是缩小1例,不变2例,增大2
例。
四、材料、方法、结果
第六组
利卡汀肝动脉灌注17例,无论DSA能否显示癌栓
供血动脉,均行肝动脉灌注,剂量为0.75mci/kg, 不使用化疗药物和栓塞剂。
SCAN 3
利卡汀介入治疗门静脉癌栓
陈XX 男 38y HCC 2008.3 利卡汀介入 治疗后门静 脉主干癌栓 亦消失。 SCAN 1
利卡汀介入治疗门静脉癌栓
陈XX 男 38y HCC 2008.3 利卡汀介入 治疗后门静 脉主干癌栓 亦消失。 SCAN 2
利卡汀介入治疗门静脉癌栓
陈XX 男 38y HCC 2008.3 利卡汀介 入治疗后 门静脉主 干癌栓亦 消失。 SCAN 3
五、讨 论 癌栓的临床分型研究
由于癌栓的部位、发展程度表现不一 ,预后差别较大 ,在临床上对各种治疗方法的 疗效也很难进行科学评判 ,更难准确判断预后。因此 ,建立一个科学的癌栓分型标准 ,对 指导临床实践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日本学者曾以门静脉分级方法来标明癌栓的分布和浸润程度 ,如 Fujii等报道癌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