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1924年孙中山说“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由此可知此军校()A. 为了培养军事人才B. 只招收国民党员C. 由国民党独立创办D. 孙中山为军校校长【答案】A【解析】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 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后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黄埔军校实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据“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可知此军校为了培养军事人才2.国民革命中北伐军主要通过演讲、报告、传单、标语和漫画、总理像等媒介进行宣传并且组织了专业的宣传队这些做法的目的是()A. 促成国共合作B. 宣传民主革命的思想C. 争取民众支持D. 建立稳固的工农联盟【答案】C【解析】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后国民革命运动兴起故A错误国民革命中北伐军通过演讲、报告、传单、标语和漫画、总理像等媒介进行宣传并且组织了专业的宣传队一方面消除军民隔阂另一方面提出积极的政治口号宣传革命思想向人民灌输革命精神目的是争取到民众的支持故C正确 B项错误建立稳固的工农联盟在题干中没有涉及故D错误故选C3.据周锡根《论红军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统战和宗教政策》一文云南迪庆藏区的贫农张文耀和红军长征留下的伤病员领导群众进行暴动联合维西、丽江、永胜、鹤庆、剑川等八县的彝、藏、白、纳西、汉族人民4000余人在“杀官安民”“打富济贫”的口号下占领金沙江东岸桥头和格鲁湾一带沉重地打击了当地的统治者史实说明红军长征()A. 保留了红军的骨干B. 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C. 为抗战新局面到来创造了条件D. 扩大了红军的影响【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红军长征留下的伤病员”“领导群众进行暴动”“沉重地打击了当地的统治者”可知其反映了长征的“播种机”作用即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4.在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长征过程中下列地点经过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 瑞金﹣遵义﹣金沙江﹣赤水B. 瑞金﹣金沙江﹣赤水﹣吴起镇C. 瑞金﹣大渡河﹣泸定桥﹣吴起镇D. 南昌﹣瑞金﹣遵义﹣赤水【答案】C【解析】依据课本知识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包括从江西瑞金出发→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强渡乌江→攻克遵义→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吴起镇会师→会宁会师到达革命圣地延安红军长征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C选项符合题意5.小明准备去江西参加以“革命摇篮星火燎原”为主题的红色旅游出发前他应了解的历史事件是()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②南昌起义③武昌起义④井冈山会师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答案】D【解析】②1927年8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率领革命军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占领南昌城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故②项正确④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但是损失严重之后毛泽东率军向江西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故④项正确故②④发生于江西故选D6.口号往往是对历史的反映下列口号中出现在北伐时期的是()A.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B.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C. “打倒列强除军阀”D. “打倒老蒋解放全国”【答案】C【解析】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孙传芳湖南.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打倒列强选项C符合题意7.1928年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写道“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杈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依据上文判断中国的第一个“红色政权的区域”是()A.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 中央革命根据地C. 川陕革命根据地D. 陝甘宁边区【答案】A【解析】据“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杈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可知 1927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当即立断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开始创建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道路的开始8.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经历了一个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其中被称为中国共产党“成人礼”的是()A. 中共一大B. 八七会议C. 南昌起义D. 遵义会议【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成人礼”是指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结合所学可知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故D项正确A项涉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排除B项涉及的是制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排除C项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排除9.某班计划组织“重走长征路”活动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条符合史实的线路()A. 瑞金一遵义一赤水河一泸定桥一会宁一吴起镇B. 瑞金一遵义一泸定桥一赤水河一吴起镇一会宁C. 瑞金一遵义一赤水河一泸定桥一吴起镇一会宁D. 瑞金一遵义一泸定桥一赤水河一会宁一吴起镇【答案】C【解析】10.2018年是长征胜利82周年某班计划组织“重走长征路”活动请你帮助设计一条符合史实的线路()A. 瑞金—遵义—赤水河—泸定桥—吴起镇—会宁B. 瑞金—遵义—泸定桥—赤水河—吴起镇—会宁C. 瑞金—遵义—赤水河—泸定桥—会宁—吴起镇D. 瑞金—遵义—泸定桥—赤水河—会宁—吴起镇【答案】A【解析】由于红军在反击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时失利 1934年10月上旬中央红军主力各军团分别集结陆续出发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及直属纵队离开江西瑞金进行长征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以后红军不畏艰难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越雪山穿过草地挥师北上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故选A11.下列宣传标语最能体现北伐战争时代特征的是()A. 打倒列强除军阀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D. 众志成城共赴国难【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 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各军阀在不同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下为了争夺地盘扩充实力连年混战民不聊生打到军阀及一切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北伐战争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故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与题干无关不合题意故选 A12.开国大将粟裕曾写道“两支铁流汇合到了一起从此形成红军主力……对以后建立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他回忆的是()A. 井冈山会师B. 湘南起义C. 秋收起义D. 平江起义【答案】A【解析】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两军会师后改编为工农红军第四军 1928年的井冈山会师形成了红军主力对以后建立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1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照抄照搬他国的政治制度行不通会水土不服会画虎不成反类犬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带领人民找到的“正确革命道路”指()A. 城市暴动武装夺取大城市B. 井冈山道路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D. 社会主义道路【答案】B【解析】14.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A.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B. 20世纪30年代在抗日救亡的高潮中聂耳谱写了《义勇军进行曲》C. 戊戌变法时期中国民营出版企业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出现D. 1947年6月底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开辟了鄂豫皖解放区【答案】A【解析】15.2006年10月一学校要举办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图片展搜集到了下面四幅图片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是()①遵义会议会址②泸定铁索桥③红军过草地④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纪念碑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①C. ④①②③D. ③④①②【答案】A【解析】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6.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吴起镇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判断 ________ 改正________【答案】×, 吴起镇改为甘肃会宁【解析】三、简答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0分共计10分)17.(1)请分别写出红军长征途中发生在图中甲、乙两地的历史事件17.(2)毛泽东说“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的失败宣告结束”简要谈谈你对红军长征历史意义的认识【答案】甲地遵义会议乙地甘肃会宁红军三大主力会师【解析】【答案】艰苦卓绝的长征锻炼和考验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留下了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伟大的长征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成为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解析】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18.(1)班级即将举行长征故事会①如果你是演讲者你将搜集哪些相关资料?②在你搜集的有关长征的资料中你会突出哪些重大事件?说明理由18.(2)说一说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国难长征的胜利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遗产?18.(3)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红军长征的认识【答案】①关于长征的图片资料、视频资料、实物资料等长征开始遵义会议强渡大渡河翻过大雪山②遵义会议理由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在极其危机的时刻挽救了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解析】【答案】困难一是军事上要应付敌人的围追堵截二是自然条件和生存条件十分恶劣党和军队内还存在着分裂和反分裂的斗争精神不怕牺牲众志成城百折不挠【解析】【答案】长征的胜利保存了革命力量传播了革命思想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解析】19.(1)材料一中两幅油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领导者分别是谁?通过材料一和材料二这些斗争中国共产党开辟出一条什么革命道路?19.(2)材料三毛泽东的诗歌中描写了长征途中哪些事件?红军长征中生死做关的转折点及长征胜利的标志分别是什么事件?19.(3)阅读材料二的歌谣和材料三的诗歌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答案】(1)图1 周恩来、贺龙等图2朱德、毛泽东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解析】(1)根据材料一内容可判断图1是南昌起义其领导人员是周恩来、贺龙、叶挺等图2为井冈山会师即朱德、陈毅等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红军会师两幅图说明中共开辟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答案】(2)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过雪山、三大主力会师遵义会议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解析】(2)根据所学知识答出诗词中所涉事件分别为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过雪山、三大主力会师根据课本内容及观点红军长征中发生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遵义会议该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被称为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成为长征胜利的重要标志【答案】(3)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解析】(3)本题具有开放性言之有理即可如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20.(1)北伐战争以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为作战目的请根据所学知识说出当时北伐军主要想打倒哪些军阀?20.(2)北伐战争中与材料一所提人物有关的战役有哪些?20.(3)北伐战争是国民大革命的高潮请根据材料二概括北伐战争能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答案】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解析】1926年国民政府出师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北伐的主要战场是湖南和湖北【答案】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解析】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后为了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1926年7月国民政府决定出师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经过半年的斗争进行了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等一系列战役北伐军从长江流域打到珠江流域基本上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答案】原因①中国共产党发挥了巨大作用②苏联的支持③国共两党的合作【解析】据材料二“北伐战争是在共产党提出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口号下进行的在北伐进军的过程中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和发动工农群众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支援起了重要作用北伐战争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是国共两党合作结出的硕果”可知北伐战争能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有中国共产党发挥了巨大作用苏联的支持国共两党的合作。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中考复习(共43张PPT)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中考复习(共43张PPT)
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地区进军 (农村包围城市的开始)
意义
①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②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秋收起义



文家市
西

永新 赣

井冈 山江
注意:①文家市决策(决定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 ②三湾改编(确立党对军队的领导权)
2、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3、井冈山会师:壮大了革命队伍。
4、当时最大的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
中华苏维埃政府成立
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在江西瑞金召开。会议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 国临时政府,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 政府主席。
瑞金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
毛泽东主席
叶挺





北京



武湖 北昌郑河 南隶县 山安 徽安 徽安 徽东江 苏南浙浙京江上海
进 军 示
长湖 沙南
南江 西昌福福建江 建
意 图
桂桂林林广 州广州
国民革命军北伐誓师大会
北伐胜利进军原因
1)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3)北伐作战目标明确,作战方针正确; 4)广大官兵英勇作战,中共党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 用。 5)苏联与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比较秋收起义和南昌起义有哪些相似之处?
历史事件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背景
都是在大革命失败后发动
领导者
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斗争方式 都采取中心城市武装暴动的斗争方式
最终结果
敌强我弱,都遭到失

人教版(部编版)八上历史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复习提纲

人教版(部编版)八上历史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1924—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或国民革命时期或大革命时期或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15课北伐战争1、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1924年国民党一大决定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农工三大政策。

旧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3、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建立。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七七事变后,《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4、黄埔军校: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

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

作用: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5、北伐胜利进军开始:1926年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战况:①湖南、湖北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

湖北战场上,叶挺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攻占武昌,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

②之后北伐军又在江西歼灭孙传芳的主力。

结果: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影响: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三次发动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胜利,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6、国民革命失败: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7、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

8、东北易帜:1928年底,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意义: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复习之专题05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复习之专题05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命题点一 比较两次国共合作
❶(2019·高新区一模)在近代,中国政党的关系对中 国革命影响重大。国共两党的关系经历了合作—分 裂—再合作—再分裂的过程,其中“再合作”实现的 主要原因是( )
A.西方国家在中国利益的需要 B.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联合的需要 C.日本侵华加剧了中国民族危机 D.国民政府内战政策完全失败
2.遵义会议:_1_9_3_5_年,确立以_毛__泽__东__为代表的马克思主 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_挽__救__了__党__,_挽__救__ _了__红__军__,_挽__救__了__革__命__,成为_中__国__共__产__党__历__史__上__一个生死 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_从__幼__年__走__向__成__熟__ 的标志。 3.长征胜利会师: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 师吴起镇,1936年10月,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 四方面军_甘__肃__会__宁__会__师__,长征胜利结束。
5.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_独__立__领__导__武__装__斗__ _争__、__创__建__革__命__军__队__的__开__始__,拉开了中国革命_从__城__市__转__ _入__农__村__、__建__立__农__村__革__命__根__据__地__的序幕(_农__村__包__围__城__市__,_ _武__装__夺__取__政__权__(_井__冈__山__道__路__)_)。
【命题角度】 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战役。 【图片解读】 图四、图五分别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 场的重要战役,重点关注各自的意义,并串联抗战 时期的其他战役进行比较记忆。
【命题角度】 抗战胜利的原因、标志、意义等。 【图片解读】 关于图六,知道中共七大召开于抗日 战争即将胜利之际,关注会议的内容(特别是确定毛 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与历史意义。关于图七, 知道其反映的历史事件的伟大意义。

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官兵高呼“听党指挥能打胜战作风优良” 中国共产党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是在()A. 八七会议B. 三湾改编C. 古田会议D. 遵义会议【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929年12月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的古田会议认真总结了南昌起义以来建军建党的经验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核心内容是党指挥枪重申了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 C项符合题意故选C2.2014年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16周年作为一代伟人和鞠躬尽瘁的楷模他的事迹至今还影响着我们下列事件与他无关的是()A. 领导南昌起义B.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建立黄埔军校D.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周恩来是南昌起义的领导者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者是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参加者.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建立的不是周恩来.故选C.3.2005年4月29日中共总书记胡锦涛与到大陆访问的国民党主席连战举行了会谈并发了新闻公报.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和各革命阶级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A. 中共“一大”的召开B. 中共“二大”的召开C. 中共“三大”的召开D.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历史知识再现能力.由所学知识可知国共第一次合作是1924年的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合作进行了北伐战争.故选D.4.民谣具有时代特点下图民谣内容反映的历史时期是()A. 国民大革命时期B. 土地革命时期C. 抗日战争时期D. 解放战争时期【答案】B【解析】根据题图信息“红四军”“共产党”“苏维埃”可判断这是土地革命时期在苏区的对联故选B5.2018年1月6日起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放了纪录片《长征》国际版在这部纪录片中会出现的片段是()A. 在一次会议上陈独秀被选为中央局书记B. 周恩来等人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C. 朱德率军在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D. 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答案】D【解析】1934年10月由于红军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进行长征一路上敌人围追堵截红军拼死英勇冲杀冲过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后红军人员损失过半 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D可以在纪录片中出现故选D6.小玉参加江苏电视台“越战越勇”百科知识竞赛节目有道题目是这样的这里被誉为“革命的摇篮”这里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这里是指()A. 瑞金B. 夹金山C. 井冈山D. 延安【答案】C【解析】1927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当即立断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开始创建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道路的开始7.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部队来到井冈山与谁领导的部队胜利会师()A. 毛泽东B. 贺龙C. 彭德怀D. 周恩来【答案】A【解析】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两军会师后改编为工农红军第四军8.下图描绘的是1928年井冈山会师时的情景下列关于这一事件的说法不恰当的是()A. 参加会师的领导人有毛泽东、朱德、陈毅B. 会师后的队伍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C. 这次会师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D. 这次会师有利于革命事业的发展【答案】C【解析】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的是八一南昌起义 C错误但符合题意A B D都是关于井冈山会师的正确表述不符合题意均排除故选C9.下列不属于国民大革命失败原因的是()A. 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B. 中共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C.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陈独秀决策不当D.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答案】D【解析】10.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为北伐战争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的学校是()A. 京师大学堂B. 抗日军政大学C. 云南讲武堂D. 黄埔军校【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在俄共扶持下成立的军事学校同时也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产物该校为北伐战争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故选D11.一位英国人在参观了井冈山之后盛赞这里“曾经作为中国革命的起源地正在重拾其革命圣地的光环” 井冈山之所以被称为“革命的起源地”和“革命圣地” 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这里()A. 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B.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C. 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D.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答案】C【解析】井冈山之所以被称为“革命的起源地”“革命圣地”的原因是在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故C项正确中共二大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故A项错误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故B项错误D项是长征的作用排除故选C12.南京一个见证中国近代进程的一座城市在这里中国大门被打开在这里封建制度被推翻在这里结束了中国的近代史 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的垮台南京国民政府是在什么时候建立的()A. 1912年B. 1921年C. 1927年D. 1949年【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 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故选C13.红军长征途中的某一事件是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如图中的()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B【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 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开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故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如图中②遵义故选B14.“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这首铿锵有力的歌曲反映出的事件是()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北伐战争D. 抗日战争【答案】C【解析】“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是北伐战争时北伐军的军歌它唱出了北伐战争的目的和北伐军的军威故选C15.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共关系的演变可以概括为“合作——对立——合作” 能够体现此变化的一组历史事件是()A. 武昌起义——南昌起义——百团大战B. 创办黄埔军校——红军长征——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C. 北伐战争——南昌起义——渡江战役D. 创办黄埔军校——北伐战争——重庆谈判【答案】B【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国共关系中首次合作即第一次合作发生在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同意共产党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此次合作的重大成果即创办了黄埔军校开始北伐故排除AD项渡江战役乃国共内战期间的战役反映的两党的对抗而非合作排除V故选B16.图表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四个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其中1927~1937年应该填()A. 五四风雷抗日烽火B. 国共合作力挽狂澜C. 星星之火走向抗战D. 民族独立获得新生【答案】C【解析】1927~1937年是国共十年内战时期 1927年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使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从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国共两党在1937年开始走向联合抗战故1927~1937年应填星星之火走向抗战故选C17.下列历史事件按照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国民党一大的召开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③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④北伐战争胜利进军A. ②①③④B. ②①④③C. ②④③①D. ②③①④【答案】B【解析】依据课本内容分析选项可知 1923年6月国民党一大召开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926年7月至1927年4月进行了北伐战争所以按照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②①④③故选B18.“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军官学校的创办者是()A. 孙中山B. 蒋介石C. 陈独秀D. 李大钊【答案】A【解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可知是黄埔军校.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 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孙中山人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故选A.19.有人说毛泽东所诠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内涵是“结合”和“创新” 以下最能体现“创新”的是()A.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B. 国共合作誓师北伐C.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D. 国共合作抗击日寇【答案】C【解析】20.“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1928年秋毛泽东满怀豪情创作了《西江月·□□□》下列史实与之相符的是()A. 国共合作讨伐北洋军阀B. 南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C. 朱毛会师巩固井冈山根据地D. 战略转移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答案】C【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928年秋”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湖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他们在井冈山开展武装割据巩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故选C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21.材料一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文中“本志”是指什么杂志?文中的“德先生”及“赛先生”分别指什么?21.材料二五四运动的亲历者回忆说“处于这个伟大时代我的思想上不能不发生非常激烈的变化……改变过去革命的方法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这种思想在我头脑中日益强烈日益明确了”——《二十世纪中国史纲》(2)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亲历者找到的新革命方法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亲历者们找到的新的革命方法对中国革命的影响21.材料三……在文家市主持召开前委会议否定了“取浏阳直攻长沙”的主张……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中国人民革命发展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3)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胜利道路的核心人物是谁?这条革命胜利道路上开创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21.(4)百年求索路漫漫!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感悟?【答案】(1)杂志《新青年》(或青年杂志)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解析】(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中“本志”是指《新青年》(或青年杂志)文中的“德先生”及“赛先生”分别指民主、科学【答案】(2)方法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影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创造了条件等【解析】(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国运动亲历者找到的新革命方法是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国运动亲历者们找到的新的革命方法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创造了条件等【答案】(3)核心人物毛泽东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解析】(3)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胜利道路的核心人物是毛泽东这条革命胜利道路上开创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答案】(4)感悟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从国情出发探索适合本国的革命建设道路人民群众是革命的主力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其他言之有理也可)【解析】(4)本题为开放性题目结合所学知识与题干材料言之有理即可22.(1)红军为什么要长征?中央红军长征从哪里出发?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什么事件?长征精神的内涵有哪些?22.材料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北伐军军歌(2)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北伐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是哪里?【答案】(1)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地点瑞金转折点遵义会议内涵坚定信念、奋斗不息的革命精神灵活机智、顽强拼搏的精神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精神勇往直前、无坚不催的精神严守纪律、爱国为民的精神【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造成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央红军被迫开始长征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从江西的瑞金出发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长征精神的内涵根据所学内容概括即可如坚定信念、奋斗不息的革命精神灵活机智、顽强拼搏的精神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精神勇往直前、无坚不催的精神严守纪律、爱国为民的精神【答案】(2)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实现全国的统一战场湖南、湖北地区【解析】(2)根据材料“打倒列强除军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湖南、湖北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23.(1)图一所示人物用理论表达农民要求平等思想的革命纲领是?23.(2)图二所示人物发起的运动提出了什么口号?23.(3)图三所示人物在《马关条约》签订后联合举子上书这次上书史称什么?23.(4)图四所示运动中曾提出了什么口号?此口号有何性质?【答案】(1)《天朝田亩制度》【解析】(1)据所学知洪秀全的宗教理论的内容把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太平天国表达农民要求平等思想的革命纲领是《天朝田亩制度》【答案】(2)“自强”、“求富”【解析】(2)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求富”【答案】(3)“公车上书”【解析】(3)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义愤填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人议和请求变法即“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答案】(4)“扶清灭洋” 一场反帝爱国运动【解析】(4)义和团运动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此口号说明义和团运动一场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以“扶清灭洋”作为行动纲领反映其性质是一场农民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一定程度上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24.(1)毛泽东在这首诗中提到的远征指的是哪次军事行动?这次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4.(2)三军会师标志着什么?“大渡桥横铁索寒”是指长征图中的什么事件?24.(3)使红军在长征途中由被动变为主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单元整合课件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单元整合课件新人教版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5/25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2
谢谢欣赏!
2019/5/25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3
专题归纳复习
二、1926—1936年,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1.1926—1927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进行北伐,推翻了北洋 军阀的黑暗统治。 2.北伐战争中,以中国共产党党员、共青团员为主力的叶挺独立 团屡立战功。 3.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 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4.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秋收起义。之后,毛泽 东放弃进攻城市,转而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建立了井 冈山革命根据地。 5.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建立了。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沙洲村的徐解秀家,四个人盖着她床上的一块
烂棉絮和一条女红军自带的棉被。第二天红军要开拔了,三位女红
军把她们仅有的一条棉被剪了一半给徐解秀……”这感人的故事
发生在( )
A.北伐战争时期
B.长征时期
C.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
”“女红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
述的故事发生在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长征时期。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 从国共到国共对峙 第15课 北伐战争课件上册历史课件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 从国共到国共对峙 第15课 北伐战争课件上册历史课件

2.国民党一大
(1)时间(shíjiān):1924年 (2)地点(dìdiǎn):广州
(3)内容:确定(quèdìng)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4)意义: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12/10/2021
第四页,共二十四页。
3、黄埔军校(huánɡ pǔ jūn xiào)的建立
12/10/2021
北伐(běi fá)誓师大会
第十页,共二十四页。
3.对象(duìxiàng):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吴佩孚
12/10/2021
孙传芳
第十一页,共二十四页。
张作霖
武汉
12/10/2021
第十二页,共二十四页。
4.战况(zhàn
: kuànɡ)
(1)两湖战场:它是北伐的主战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连克汀泗 桥、贺胜桥,攻占武昌,基本消灭(xiāomiè)了吴佩孚主力。(叶挺独 立团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称号)。
军的建立和Leabharlann 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12/10/2021
军校(jūnxiào)学员在上政治课
第八页,共二十四页。
二、北伐胜利进军
北伐(běi fá)的目的是什么? 北伐的对象(duìxiàng)是什么?
北伐的方针(fāngzhēng)是什么?
12/10/2021
第九页,共二十四页。
1.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tuī fān)北洋军阀统治。 2.时间(shíjiān):1926.7-1927
(1)开始破裂: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
政变,并在南京(nán jīnɡ)建立“国民政府”。
(2)全面破裂: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始长征
三、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 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 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 新局面。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一)战略转移
由于红军势力的增强和根据地的壮大,引起了国民党 的恐慌,蒋介石指挥军队连续对红军发动了五次围剿,下 面让我们来看看这五次围剿的具体情况。
五次反围剿情况对比
想一想:第五次反“围剿”的结果如何呢? 红军为什 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问题解析: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 示意图
瑞金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遵义会议
渡过乌江, 夺取遵义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瑞金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三)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时间 1935年1月
地点 贵州遵义
内容 ①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 “左”的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 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折 点
由胜利走向胜利, 建立新中国
二、过雪山草地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
强渡大渡河 巧渡金沙江
渡过乌江, 夺取遵义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瑞金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二、过雪山草地
过草地
爬雪山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
强渡大渡河 巧渡金沙江
渡过乌江, 夺取遵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题组一聚焦河南中考选择题1.(2018河南,7,1分)毛泽东曾说:因为困难的时候不动摇,长征后不到三万人的队伍,要比长征前三十万人更强大。

毛泽东强调的是( )A.反“围剿”积累了斗争经验B.遵义会议作出了正确决策C.长征锻炼了红军的基干力量D.红军三大主力得以胜利会师2.(2017河南,6,1分)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用28年的斗争历程证明了这一重要结论。

下面属于这一历程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B.南昌起义C.台儿庄战役D.西藏和平解放3.(2016河南,4,1分)在北伐的江西战场上,人民群众处处与孙传芳的军队为难,造成其运输粮食等困难,而给予国民革命军种种便利,包括引路、刺探军情、组织运输队等。

这表明( )A.人民群众是北伐的主力B.北伐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C.江西是北伐的主战场D.北伐战争取得最终胜利4.(2015河南,5,1分)李大钊认为:“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90%以上。

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

”下面把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A.中共“一大”的召开B.黄埔军校的创办C.南昌起义的发动D.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5.(2013河南,4,1分)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B.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过程C.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过程D.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6.(2013河南,6,1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叙述的长征历程中没有涉及的事件是( )A.强渡大渡河B.红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C.飞夺泸定桥D.巧渡金沙江题组二模拟创新预测一、选择题1.(2018安阳一模)“嗟我将士,尔肃尔听。

国民痛苦,火热水深。

土匪军阀,为虎作伥。

帝国主义,以枭以张。

本军兴师,救国救民。

……保我平等,还我自由。

实行主义,牺牲个人。

有进无退,革命精神。

”(蒋介石北伐誓词)此段誓词反映了( )A.北伐战争反清、反帝的斗争目标B.国民革命属于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C.国民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D.北伐的主要打击对象是帝国主义2.(2018郑州二模)1927年,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布尔塞维克》一文分析道:“如果豪绅资产阶级能够派许多兵占领重要城市,直接用高压政策,压住工人的革命行动,那么,他们决没有这许多兵,去驻满全国各乡各村。

”这一思想( )A.体现当时革命以城市为中心B.与“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吻合C.强调资产阶级力量非常强大D.表明革命应该由无产阶级领导3.(2018平顶山一模)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壮举,对中国革命进程影响深远。

长征的历程说明( )①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的领导②革命重心开始从城市转移到农村③中国革命道路艰难曲折④制定革命路线要适合国情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2018安阳二模)1936年鲁迅先生曾向中共中央发过一份贺电:“英雄的红军将领和士兵们,你们的英勇斗争,你们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解放史上最光荣的一页!全中国民众期待着你们更大的胜利。

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未来。

”与这则贺电直接相关的是( )A.北伐胜利进军B.长征的胜利C.挺进大别山D.淮海战役5.(2017开封一模)梁启超曾写道:“时局变迁极可忧,北(洋)军阀末日已到,不成问题了。

北京政府命运谁也不敢作半年的保险,但一党专制的局面谁也不能往光明上看。

”导致“北(洋)军阀末日已到”的“时局变迁”是( )A.五四运动B.中国共产党诞生C.国民革命军北伐D.南昌起义6.(2017安阳二模)毛泽东在1930年1月所写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犯着革命急性病的同志们不切当地看大了革命的主观力量,而看小了反革命力量。

……其结果,无疑地是要走上盲动主义的道路。

”盲动主义的表现是( )A.打倒列强,除军阀B.秋收起义攻打长沙C.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D.红军实施战略转移7.(2017郑州二模)中国共产党在1923年“二七”大罢工失败后认识到,工人阶级如果没有强大的同盟军,如果没有革命的武装力量,在一个毫无民主权利的国家,凭着赤手空拳,要推翻那些武装到牙齿的反动势力是办不到的。

这直接推动了( )A.国民大革命的开始B.南昌起义的爆发C.秋收起义的爆发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8.1928年底,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全国的标志性事件是( )A.“东北易帜”B.北伐战争C.“四一二反革命政变”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9.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

下列说法与该会议无关的是( )A.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B.决定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C.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D.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二、非选择题10.(2017开封一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

为早日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国民大革命轰轰烈烈地开始。

材料二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曾想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在大城市发动起义 ,建立政权,但接连遭到失败,中国革命迫切需要寻找新的道路。

(1)20世纪20年代前,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两大事件分别是什么?(2分)(2)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以大城市为目标发动的起义接连遭到失败。

请举一例说明。

(1分)(3)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革命寻找的新道路是什么?其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4)你认为在选择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应坚持的原则是什么?(1分)答案精解精析题组一聚焦河南中考选择题1.C 本题考查长征的意义。

红军长征保存下来的不到三万人的队伍,经历了千锤百炼,是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比长征前的三十万人更强大,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所述均与题意不符。

2.B 材料关键信息“28年的斗争历程”,即1921—1949年的斗争历程。

五四运动开始于1919年,此时,中国共产党尚未成立。

台儿庄战役发生在1938年春,属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27年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故选B。

3.B 根据题干中“人民群众……组织运输队等”归纳,可知B项符合题意。

4.D 李大钊认识到农民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

1927年,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开辟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从此开创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故D项符合题意。

5.B 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7年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分别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1937年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

故选B项。

A项开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C项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D项开始于1946年。

6.B 根据“1935年”“金沙水”“大渡桥”“铁索寒”等,可知该诗涉及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事件。

B项发生于1936年10月,诗中没有涉及,故选B项。

题组二模拟创新预测一、选择题1.B 根据题干中“北伐誓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伐战争开始时间为1926年,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A项中的“反清”错误,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反动统治。

C项本身叙述错误。

D项中主要打击对象是帝国主义错误。

国民革命的起止时间是1924年到1927年,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且是反帝反封建的战争,故选B项。

2.B 题干中“他们决没有这许多兵,去驻满全国各乡各村”,与“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吻合,故选B。

3.D 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标志着革命重心开始从城市转移到农村,排除含②的选项,故选D。

4.B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长征的胜利与“1936年”“红军”“中国的未来”等信息相符,故选B。

5.C 题干中“时局变迁极可忧,北(洋)军阀末日已到”反映了国民革命的发展,国民革命军北伐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故选C。

6.B 根据题干中“犯着革命急性病的同志们不切当地看大了革命的主观力量,而看小了反革命力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秋收起义攻打长沙,由于城市里敌人的力量比较强大,起义军损失严重,B项符合题意。

7.A 注意材料中关键信息“1923年”“强大的同盟军”等,材料中中国共产党的认识促成了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国民大革命的兴起。

8.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8年底,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故选A。

9.B 根据题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B项决定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与该会议无关。

故选B。

二、非选择题10.答案(1)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2分)(2)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

(任意一条即可,1分)(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1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分)(4)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亦可,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