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合集下载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②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4)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历史。
历史
8.(2018泉州实验中学调研)黄埔军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批著名的将领和军事人
才。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中有4人出自黄埔军校,他们分别是林彪、徐向
前、聂荣臻和叶剑英。下列有关黄埔军校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黄埔军校是中国国民党独自建立的
10.(2017来宾)战士们高喊“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奋勇杀敌,不到半年,革命 的火焰就从珠江流域蔓延到长江流域。材料中“革命”是指 C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历史
11.孙中山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 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军官学校”的特点是 ( C A.重视军事训练 B.重视政治教育 C.军事政治并重 D.重视军事理论 12.黄埔军校的校门上有“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的对联,在发生 了一个事件之后,有人将对联中的“请”和“勿”进行了调换,你认为这一事件应 D )
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 级的根本利益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 府”。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 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1928 统一了全国 年底,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
国民党
右派叛 变革命
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南京政府在名义上
A.1921年B.1924年 C.1925年D.1926年
4.“是你拉着我的手,在村口的大路旁,一同告别了咱娘,踏上北伐的战场……”这是 一首描写国共合作,共同北伐的网络诗歌。“北伐的战场”初期主要是在( A A.湖南、湖北 C.浙江、上海 B.江西 D.广州 ) B.冯玉祥率领的军队 D.叶挺独立团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5课北伐战争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5课北伐战争教案新人教版
3.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学生提高了史料实证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4.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重要性,培养了爱国情怀。
5.教师强调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当堂检测:
1.请简述北伐战争的原因。
2.请描述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和战略方针。
3.请谈谈北伐战争对国共合作与国共对峙的影响。
6.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能够在课后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相关作业,对北伐战争进行深入研究,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7.历史理解能力:学生能够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含义,对历史事件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评价,提高历史理解能力。
8.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历史事件,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4.请说明北伐战争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重要性。
5.请分析本节课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以及它们在提高学习效果方面的作用。
6.请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谈谈对历史事件的看法和认识。
7.请回答本节课的板书设计,重点知识点和词句。
8.请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2)实验:设计一场模拟北伐战争的战役,让学生亲自参与指挥,体会战争策略和战术的应用。
(3)游戏:设计一款关于北伐战争的历史知识问答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4)在线互动:利用在线平台,让学生就北伐战争相关话题展开讨论,拓宽交流渠道,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1)PPT:教师制作精美的PPT,展示北伐战争的重要战役、战略方针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战争进程。
2.在新课呈现过程中,可以通过更多的方式,如对比、归纳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重点和难点。
3.在巩固练习环节,可以通过更多的互动和反馈,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确保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知识。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专题知识点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专题知识点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专题知识点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1924—1927年)第15课北伐战争1、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1924年国民党一大决定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农工三大政策。

旧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3、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建立。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七七事变后,《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4、黄埔军校: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

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

作用: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5、北伐胜利进军开始:1926年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战况:①湖南、湖北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

湖北战场上,叶挺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攻占武昌,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

②之后北伐军又在江西歼灭孙传芳的主力。

结果: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影响: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三次发动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胜利,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6、国民革命失败: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7、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

8、东北易帜:1928年底,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意义: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 刘伯承等人领导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024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5课北伐战争教案新人教版

2024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5课北伐战争教案新人教版
答案:B. 宋庆龄。
3. 简答题:
(1)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有多方面,包括国共合作的良好关系、北伐军强大的战斗力、人民广泛的支持等。
(2)北伐战争对中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案:北伐战争对中国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了中国,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北伐战争的基本概念、过程和意义。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北伐战争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可能对于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分析感到困惑,难以理解战争胜利的复杂性和多方面因素。同时,学生可能对于国共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国民革命运动的历史地位缺乏深入理解。此外,由于北伐战争发生的时间距今较远,学生可能对于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了解不足,难以建立起完整的历史背景认知。
三、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开始本节课之前,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前四单元的相关知识,包括对中国近代史的基本了解、辛亥革命、中华民国的成立、以及国共第一次合作的背景和过程。学生可能已经了解了一些关于北伐战争的基本信息,如战争的时间、主要战场和一些重要战役。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大部分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故事性和戏剧性比较感兴趣,如英雄人物、重要战役等。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时,往往更关注事件本身的发生过程,而对于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意义则理解不够深入。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大部分学生具备基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能够通过课本和参考资料获取知识。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偏爱视觉和听觉学习,对于通过图片、视频等视觉和听觉辅助材料的学习更有兴趣和效果。

2024年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件

2024年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件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单元知识解读方案
单元知识梳理
中共三大:1923年6月,正是决定于国民党合
过程 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国民党一大;1924年1月,确定了联俄,联共、扶

国共合作
助农工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


表现

作 到 国 共 对 峙
北伐战争
国共对峙
蒋介石发 动“四一 二反革命 政变”, 建立南京 国民政府
黄埔军校的建立:1924年5月,为国民革命军的建 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北伐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 胜利 主要战役:定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 进军 武昌战役
成果: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 上消灭了北洋军阀
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
背景:大革命失败,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
南昌起义 时间:领导人: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
认识
事件 时 领导人 名称 间
意义(影响)
认识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中国革命从走苏俄道
井冈
的建立,点燃了 路到走自己的道路,
山革 192
“工农武装割据”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
命根 7年 据地 10
毛泽东
的星星之火,为中 家毛泽东、朱德等为 国革命的中心工作 此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的建 月
完成从城市到农村 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
结果:1936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红军三大 主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 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打开了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单元框架构建
核心问题突破
核心 从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到红军长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兴起时期,归纳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历史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思维导图ppt

历史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思维导图ppt

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
要点一
增强抗日力量
要点二
扩大战争规模
国共合作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 了有力保障。
国共合作推动了抗日战争的发展,使 战争规模不断扩大,为最终战胜日本 侵略者奠定了基础。
要点三
加速战争进程
国共合作对日军的打击力度加大,加 速了日本侵略者的失败进程。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与孙中山的三大政 策有着密切关系
孙中山的三大政策为第一次国共合 作提供了政治基础
中国共产党的政策
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与国民党合作的原因 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国共两党的联合0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02
两党联合后的政治形势
两党联合后的军事形势
抗日战争的爆发
九一八事变
日本于1931年占领东北,建立伪满洲国。这引发了国民党内部的亲日派和亲英美 派的矛盾,最终导致抗日战争的爆发。
国共合作
共产党和国民党决定共同抵抗日本侵略,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这是国共合 作的背景之一。
02
国共合作的形成
国民政府的政策
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 大政策
政治地位提高
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了强 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获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和支 持,政治地位得到了提高。
革命胜利果实
共产党在抗日战争结束后,掌握 了中国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 和国,实现了革命的胜利。
中国国民党的失败
01
失去民心
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失去了广大人民的支持,特别是在解放战争初期
两个阶级之间的经济地位和利益的不平衡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工业资产阶级和商业资产阶级的矛盾

【精品推荐】2020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单元提升课件新人教版1

【精品推荐】2020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单元提升课件新人教版1
(2) 教学方程的意义,突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含有未知数”与“等式”是方程意义的两点最重要的内涵。“含有未知数”也是方程区别于其他等式的关键特征。在第1页的两道例题里,学生陆续写出了等式,也写出了不等式;写出了不含未知数的等式,也写出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这些都为教学方程的意义提供了鲜明的感知材料。教材首先告诉学生: 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让他们理解x+50=150、2x=200的共同特点是“含有未知数”,也是“等式”。这时,如果让学生对两道例题里写出的50+50=100、x+50>100和x+50<200不能称为方程的原因作出合理的解释,那么学生对方程是等式的理解会更深刻。教材接着安排讨论“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并通过“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先找出等式,再找出方
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打击 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性质 中共不能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 导权
典例3 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都是失败的。其主要依据是 ( ) A.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 B.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D.中国社会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解析】两场革命都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从这一角度看这两 场革命都是失败的。A项不能作为依据,排除;B、C两项只符合其中一场革命,皆排除。 【答案】D
一、井冈山道路的探索历程
事件
南昌 起义
秋收 起义
建立 井 冈山 革 命根 据 地 工农 武 装割 据
时间 领导人
意义( 影响 )
认识
1927 年
8月1 日
周恩来、贺龙、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
叶挺、朱德、刘 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说课稿

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说课稿

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这一课,主要讲述了国共两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合作与对立。

教材通过详细叙述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以及国共内战等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到国共两在中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通过学习这一课,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国共两的关系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国近现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国共两的合作与对立,以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可能还缺乏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事件中,去理解和分析国共两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国共两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合作与对立,掌握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以及国共内战等历史事件的时间、过程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历史发展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国共两关系的正确认识,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国共两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合作与对立,以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教学难点:理解国共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阶级利益、理念的差异,导致合作关系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深入理解国共两的合作与对立。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教学手段,生动展示历史事件,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国共两的合作与对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国共两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以及国共内战等历史事件的时间、过程和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 级的根本利益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 府”。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 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1928 统一了全国 年底,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
国民党
右派叛 变革命
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南京政府在名义上
5.北伐战争中,以共产党员为主力,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其所属部队赢得了“铁 军”称呼的队伍是( D A.黄埔学生 C.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历史
6.“四一二”政变以后,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从此开始了它长达二十多 年的反动统治。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是(C A.无产阶级的利益 B.地主阶级的利益 )
历史
【悲惨结局】
(1)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把【成功会议】表格中所缺少的内容补充完整。 (2)【丰硕成果】中所提及的“军事院校”和“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分别指什
么?试分析指出取得这两项成就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悲惨结局】中所述事件发生于哪一年?国民党右派发动的四一二政变预示着 什么?
(4)通过以上栏目及问题,你能得出哪些感悟与认识?
表现
成果 知 识 拓 展 井冈山 道路 井冈山 精神
历史
1.八一起义纪念塔上的军旗雕塑格外引人注目,仿佛提醒着每一个人:这里是“军 旗升起的地方”。这座纪念塔位于( A ) A.南昌 B.南京 C.武汉 D.北京 ) 2.“田里豆子开红花,红军来到笑哈哈,土豪劣绅都打倒,山林土地回老家。”这是 歌颂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歌谣,该根据地是(D A.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C.中央革命根据地 B.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0.(2017来宾)战士们高喊“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奋勇杀敌,不到半年,革命 的火焰就从珠江流域蔓延到长江流域。材料中“革命”是指 C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历史
11.孙中山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 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军官学校”的特点是 ( C A.重视军事训练 B.重视政治教育 C.军事政治并重 D.重视军事理论 12.黄埔军校的校门上有“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的对联,在发生 了一个事件之后,有人将对联中的“请”和“勿”进行了调换,你认为这一事件应 D )
时间
八七 会议 秋收 起义 与井 冈山 会师 地点
1927年8月7日
汉口 通过了 土地革命 和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的 总方针。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的著名论断
内容
秋收 起义 井冈 山会 师 历史 意义
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举 行秋收起义。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 井冈山 地 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 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 革命军队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 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历史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背 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 景 识到 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 的重要性 南昌 起义 经 过 1927 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 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
装起义,占领南昌城
意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 义 第一枪
历史
A.1921年B.1924年 C.1925年D.1926年
4.“是你拉着我的手,在村口的大路旁,一同告别了咱娘,踏上北伐的战场……”这是 一首描写国共合作,共同北伐的网络诗歌。“北伐的战场”初期主要是在( A A.湖南、湖北 C.浙江、上海 B.江西 D.广州 ) B.冯玉祥率领的军队 D.叶挺独立团 )
历史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回民中学
王洪飞
历史
背 景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 孙中山领 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 革命统一战线 。孙中山在经过多次反对北洋军 阀斗争的失败后,深深感到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 时间 1924年 广州 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 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 大政策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 作的正式建立 地点 内容 意义
国共合作的 实现
正 式 建 立
历史
国共 黄 合作 埔 的实 现 军

建立
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 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 中国国 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亦称“黄埔 军校”
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
意义
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 备
历史
目的
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推翻 吴佩孚 、孙传芳、张 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湖南、湖北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 叶挺 率领的北伐 军先锋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并一鼓作气将国民革 命军的旗帜插上武昌城头。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 北伐军击溃吴佩孚的主力后,又在 江西 歼灭孙传芳的主力。
历史
5.(2018南昌二中期末)小明同学对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相同点进行了归纳,其中 归纳有误的是( D ) A.均发生在国民大革命失败后 B.都是为了反抗国民党屠杀,挽救革命 C.采用了城市暴动的方式 D.都是由毛泽东直接领导的武装起义
6.毛泽东说过:“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
②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4)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历史。
历史
8.(2018泉州实验中学调研)黄埔军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批著名的将领和军事人
才。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中有4人出自黄埔军校,他们分别是林彪、徐向
前、聂荣臻和叶剑英。下列有关黄埔军校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黄埔军校是中国国民党独自建立的
历史
开端 工 农 武 装 割 据
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 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 工农武装割据 ”的局面 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即古田 会议,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的建党建军原则。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 根据地,其中在赣南、闽西建立的 中央革命根据地 面积最 大 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会 议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 毛泽东 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密切联系群众、 一切从实际出发、艰苦奋斗、不怕困难
主要 北伐 胜利 进军 发展 战场
接着,一路沿长江东下,攻占南京。另一路由福建进入浙江、上海 。北伐军从 珠江流域 打到 长江流域 ,震动全国 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上海 工 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发动三次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胜 利
影响
历史
原因 国民党右 派叛变革 命与南京 国民政府 的建立 统一 全国
是(
)
A.誓师北伐 B.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
C.北伐军攻克武昌
D.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历史
13.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
在北伐战争中,他曾领导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被誉为“北伐名将”, 第四军也因此被称为“铁军”。“他”是 ( B A.朱德 B.叶挺 C.贺龙 D.刘伯承 )
历史
答案:(1)①1924年。②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2)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建立了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 (3)1927年。预示着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
(4)国共两党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实现合作;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在
当前形势下国共两党应再次合作,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
( A ) A.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B.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C.共产党内右倾机会主义占了上风 D.工农革命运动转入低潮
历史
16.某校八年级(2)班的同学开展了以“国共首次合作”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其中有
一些探究性问题需要你参与其中。
【成功会议】 名称 国民党 一大 【丰硕成果】 国共历史上的第一次合作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其中取得最为突出的两项成就,其一 是创办了一所新式的军事院校,其二是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动摇了北洋军 阀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时间 ① 主要内容 接受了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确定了三大政策等 意义 ②
历史
3.“拿起武器闹革命,工友农友真英雄。秋收起义成了功,一杆大旗满地红。工友农
友,团结一条心,红色政权扎下万年根,革命永远向前进。”以上歌词不符合史实的
是( B ) A.“拿起武器闹革命,工友农友真英雄” B.“秋收起义成了功,一杆大旗满地红” C.“工友农友,团结一条心” D.“红色政权扎下万年根,革命永远向前进” 4.古田会议召开于哪一年( C ) A.1927年B.1928年 C.1929年D.1930年
难……我们以家为依托,不断向外发展,把我们四周的敌人一点点地吃掉、赶走,我 们的日子慢慢地就好过了。”为此毛泽东的实践是( D )
A.发动秋收起义
开辟陕甘革命根据地 C.开辟大别山根据地
D.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历史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初,中央领导指示军委总部提出军旗、军徽方案。毛泽东在听取汇报以后 指示:“军旗要有‘八一’二字,表示南昌起义的历史性节日,旗上要有五星,象征党对军队的 绝对领导。”……从此,八一军旗——正式诞生。 材料二 毛泽东说:中国革命没有枪杆子不行。这次秋收起义 ,虽然受了挫折,但算不了什 么!……我们现在力量很小,好比是一块小石头,蒋介石好比是一口大水缸,总有一天,我们这 块小石头,要打破蒋介石那口大水缸。大城市现在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 ,我们要到敌人统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