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让煤炭运输“跑”起来7.1

集装箱让煤炭运输“跑”起来7.1
集装箱让煤炭运输“跑”起来7.1

集装箱让煤炭运输“跑”起来

(通讯员罗静)6月30日14:30分,随着机车汽笛一声长鸣,新疆奥龙达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发往成都局南川站的第一批14组装有煤炭的集装箱从鱼儿沟站机务第9专用线缓缓驶离, 标志着库尔勒货运中心第一列集装箱装煤成功开行。同时,这也是该公司时隔三个月后再次让煤炭运输从千里铁路线上“跑”起来,标志着该公司在煤市行情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从此走出困境,即将迎来销售黄金周期。

新疆奥龙达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奥龙达公司)于2013年1月15日在吐鲁番市托克逊县注册成立,系乌鲁木齐铁路局混合所有制试点单位。该公司主营业务以鱼儿沟铁路物流园集装箱“旱码头”为平台,辅以LNG、CNG、甲醇新能源汽车运输门到门服务。该公司5年内将实现500万吨/年的第三方供应链物流量,凸显托克逊县三疆交汇地的重要枢纽,成为“一带一路”的重点节点。

奥龙达公司从2014年3月份开始与库尔勒货运中心合作,从去年3月份至今年3月份,在中心管内鱼儿沟经营部共计发运煤炭286831吨。由于受整体经济面不景气影响,煤炭价格连年下跌,煤炭销售市场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加之从今年3月份开始,根据国家发改委1月29日发布的《关于调整铁路货运价格进一步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要求,铁路运费平均每吨公里提高1分钱,奥龙达公司利润相应减少。从3月底开始,该公司中止了从铁路发运业务,并有改走汽运的意向。

奥龙达公司中止发运业务后,中心发货量明显减少,为确保这个货源

不流向公路汽运,中心营销人员主动上门向该公司推介铁路总公司允许使用集装箱装运煤块的货改新产品,而且告知集装箱运煤比敞车运煤价格便宜很多,也不存在运输损耗。但是,该公司在得知使用集装箱方式运输需要几百万投资后犹豫不决。事后,中心营销人员多次前去洽谈都被对方以需要再考虑为由拒绝。中心分析认为煤炭市场最近几年会实现供需基本平衡,届时煤炭市场需求会像以前一样比较稳定,而且这个货源对中心实现上量增收至关重要,同时,探听到公路运输价格比集装箱运输价格高这一有效信息,中心意识到这是吸引该公司回归铁路运输的好机会。于是,中心改变营销策略,一方面组织营销人员深入该公司上游客户神华新疆公司开展货运市场营销和集装箱货运新产品推介,另一方面再次上门到该公司进行深度洽谈,向该公司宣传集装箱运输煤炭经济、环保、高效、安全、便捷的优越性,并采用运量、运价对比的方式,掰着指头与他们算利润、算成本,承诺将提供充足的运力保证和严格兑现运到时限,同时帮该公司联络下游客户进行接洽商谈,打通了上下游供需客户之间的信息壁垒。

耐心细致的工作感动了该公司负责人,当即决定将该公司所有煤炭全部从铁路发运,随后投资700多万元建立了集装箱装车系统,并采购了正面吊、叉车、自卸汽车等设备设施。在此期间,中心多次深入该公司的煤炭集装箱装箱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共同研究设备设施安装,并提供技术指导,同时中心还举办了两期集装箱装卸车作业标准培训班,重点对电商系统集装箱操作,集装箱运用系统操作,集装箱装载清单打印、封套填记方法,车辆检查等业务知识进行了培训和现场跟班学习,为煤炭集装箱运输工作的顺利开通运营创造了条件。

6月30日,该公司在中心管内鱼儿沟站机务第9专用线成功发送了14组到站成都局南川站的第一批货物。为确保首趟煤炭集装箱运输顺畅跑起来,中心上下齐心协力,从订箱、订车、装箱、检斤验货、装车、安全监控等方面做好服务。在现场作业中,中心主管领导亲自带队,精心组织、加强指导,努力提高效率。周到细致的服务为中心赢得了良好口碑。“库尔勒货运中心的伙计们揽生意劲头足,服务质量更是没得说,我们的选择没有错!”该公司负责人当场啧啧称赞道。

该业务开展后,较之以前敞车运输成本,集装箱运输每吨降低80—140元,较之该走汽车运输成本,集装箱运输每吨降低100元左右,还消除了散装运输3-5%的运输损耗困扰,极大降低了奥龙达公司运输成本;中心能实现每月运量增加5.4万吨、年收入增加上亿元的收益,实现了路企合作共赢。同时,集装箱运煤不仅有效地缓解了车皮计划紧张问题,还不会对环境造成扬尘污染,将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这是库尔勒货运中心集装箱运输煤炭开行的第一列,对中心今后拓展营销挖掘新增货源具有重要意义。”中心总经理刘洪九表示,在目前各种物流方式迅猛发展,铁路运量逐年下滑的困境下,中心摒弃“守株待兔”的僵化模式,抓住目前集装箱运输价格比公路运输价格低的时机,积极和奥龙达公司探讨,最终挽留住了这个大客户,促成了用集装箱发运煤炭,极大地激活了该公司下游客户的煤炭需求和铁路货运市场,为中心进一步探索集装箱货物新品类、增加铁路运输新产品和开发新货源以及给铁路运输提供持续性货源保障开辟了新途径。

中国煤炭行业目前形势及发展前景

中国煤炭行业目前形势及发展前景 专业:姓名: 摘要:煤炭是世界上储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常规能源,也是最廉价的能源。全球煤炭行业和我国在前十几年里也都呈上升的趋势,但煤炭的开采,安全,供需,管理,运输在我国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我国煤炭的主要特征也充分显露出我国煤炭行业的技术水平低,资源分配差的现状。近期随着经济低迷煤炭行业也受到很大的冲击,使一些煤炭企业不得不做出调整。本文分析当前煤矿行业概况,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和主要特征,发展趋势并分析了其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以及未来任务。 关键词:煤炭行业发展前景前景分析 一、国内煤矿行业概况 煤炭是世界上储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常规能源,也是最廉价的能源。目前中国探明可直接利用的煤炭储量1886亿吨,人均探明煤炭储量145吨,按人均年消费煤炭1.45吨,即全国年产19亿吨煤炭 亿吨资源量共计1万亿多吨的资源,可以留待后人勘探开发。我国是一个多煤少油的国家,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世里煤炭储量的33.8%, 于第二位,我国煤炭探明储量仅供开采100年。我国煤炭1000米以 产和消费水平,可以开采使用100年以上.我国各省市煤炭储量分布

疆18037.3 全国45521.0。 煤炭做为一种经济性的能源资源具有一定竞争力,煤炭资源具有其他资源不可替代的地位。随着电力需求的增长和工业的发展,煤炭需求仍然在保持增长的势头。 二、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今年来,受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我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煤炭产业市场集中度较低,现正处于整合阶段。 1、在能源生产消费中占主导地位 我国是“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这一特点决定了煤炭将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且长期不会改变。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产煤大国,也是消费大国。 2、供给:供需总体平衡。 2011年我国煤炭产量达到35亿吨。出口量减少,进口煤增多,我国沿海省份的煤炭需求量一直很大,但是我国约90%煤炭资源和生产能力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

中国煤炭物流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煤炭物流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煤炭作为主要能源和工业原材料,对经济发展支撑作用明显增强,经济快速发展对煤炭需求大幅增长也推动了煤炭物流的发展,基于煤炭开采、加工、运输、中转、消费的煤炭物流体系也逐步完善。 中国煤炭资源储量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其中,晋、陕、蒙西(三西地区)占中 国煤炭资源的60%,煤炭生产也集中在这一地区。煤炭消费则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南 部沿海地区,华东等省作为煤炭消费的主力,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近三成,而煤炭资源储量只有全国的5%,处于极度缺煤状态。中国煤炭资源地域分布上北多南少、西多东少,产 业布局上东部发达省份煤炭消费量较大,这种煤炭物流输入和输出区域在空间上的差异化分 布,决定了中国煤炭物流西煤东运、北煤南调的基本格局,大量的煤炭资源自西向东、由南向北、长距离、多次转运成为煤炭物流的基本特点。 图表1:2008-2013年中国现有煤炭运输能力统计及其预测(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煤炭物流从运输方面来看,主要有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公路运输、铁海联运等。 铁路是中国主要的煤炭运输方式;公路由于成本因素更适合短距离运输;“铁海联运”中铁路运输占了重要位置,很大程度上铁路与港口的对接程度决定了“铁海联运”的规模。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煤炭物流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 分析报告》分析:中国具有核心竞争力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构建,带动着煤炭企业物流业的现代化建设,煤炭企业集团的物流业在依托煤炭主业做大、做强的同时也开始了借助煤炭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推动力,去实践煤炭物流产业的市场化运作。煤炭产业的集团化必然会推动煤炭物流产业化的进程。从中国煤炭企业集团发展状况来看,神华集团以煤炭主业为基础, 通过神黄铁路、黄黔煤炭及散货港口的建成运营,构架了“煤、路、港、航”运输通道,为 煤炭物流业发展莫定了基础。 目前,我国正倡导全国性的煤炭行业重组,这无疑极大提升行业的集中度。通过提高行业集中度来改善中国煤炭生产“散、小、乱”状况,增加产量和修建煤炭外运通道等措施, 能增加煤炭行业在企业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的整合,提高市场集中度,缓解煤炭运输能力不足。

煤炭资源及其利用分析

煤炭资源及其利用 煤炭资源,能源矿产资源之一。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中占25%。2000年底,世界煤炭总产量为46.61亿吨,消费量46.59亿吨,贸易量5.9亿吨。世界探明可采储量为9842.11亿吨。其中,主要集中在美国(2466.43亿吨)、俄罗斯(1570.10亿吨)、中国(1145亿吨)、澳大利亚(904亿吨)、印度(747.33亿吨)、德国(670亿吨)、南非(553.33亿吨)、乌克兰(343.56亿吨)、哈萨克斯坦(340亿吨)、波兰(143.09亿吨)、巴西(119.50亿吨)等国。有资料说,中国煤炭探明可采储量应在2000亿吨以上,资源量可达3万亿吨。其中,无烟煤和烟煤5094.91亿吨,次烟煤和褐煤4747.20亿吨,未来20年,随着美国、中国对煤炭的洁净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需求必然会增加。国际能源机构(IEA)预计,将提高3.7个百分点。[ 1、煤炭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中国煤炭资源虽丰富,但勘探程度较低,经济可采储量较少。所谓经济开采储量是指经过勘探可供建井,并且扣除了回采损失及经济上无利和难以开采出来的储量后,实际上能开采并加以利用的储量。在经勘探证实的储量中,精查储量仅占30%,而且大部分已经开发利用,煤炭后备储量相当紧张。中国人口众多,煤炭资源的人均占有量约为234.4t,而世界人均的煤炭资源占有量为312.7t,美国人均占有量更高达1045t,远高于中国的人均水平[2]。 2、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极不平衡。中国煤炭资源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煤炭资源的分布与消费区分布极不协调。从各大行政区内部看,煤炭资源分布也不平衡,如华东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的87%集中在安徽、山东,而工业主要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南地区煤炭资源的72%集中在河南,而工业主要在武汉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西南煤炭资源的67%集中在贵州,而工业主要在四川;东北地区相对好一些,但也有52%的煤炭资源集中在北部黑龙江,而工业集中在辽宁。 3、各地区煤炭品种和质量变化较大,分布也不理想。中国炼焦煤在地区上分布不平衡,四种主要炼焦煤种中,瘦煤、焦煤、肥煤有一半左右集中在山西,而拥有大型钢铁企业的华东、中南、东北地区,炼焦煤很少。在东北地区,钢铁

世界主要矿产资源储量和分布精品文档5页

世界主要矿产资源储量和分布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19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世界铁矿石储量为1600亿吨,基础储量为3700亿吨;矿山铁(即铁矿石中所含的金属铁)储量为800亿吨,基础储量为1800亿吨。由表3—1可知,世界铁矿石储量主要集中在乌克兰、俄罗斯、巴西、中国和澳大利亚,储量分别为300亿吨、250亿吨、210亿吨、210亿吨和180亿吨,分别占世界总储量的18.8%、15.6%、13.1%、13.1%和工1.3%,五国储量之和占世界总储量的71.9%;另外,哈萨克斯坦、美国、印度、委内瑞拉和瑞典也有较丰富的铁矿资源,其铁矿石储量分别为83亿吨、69亿吨、66亿吨、40亿吨和35亿吨,分别占世界铁矿石总储量的5.2%、4.3%、4.1%、2.5%和2.2%。同时,由表3—1还可看出,世界矿山铁储量主要集中在巴西、俄罗斯和澳大利亚,储量分别为140亿吨、140亿吨和110亿吨,分别占世界总储量的17.5%、17.5%和13.8%,三国储量之和占世界总储量的48.8%。矿山铁储量和基础储量最能代表一国铁矿资源的丰富程度,因此,巴西、俄罗斯和澳大利亚是世界铁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这同时也说明,乌克兰和中国虽然铁矿石储量很大,但贫矿多、富矿少,铁矿石含铁量低。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1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世界矿山锰(即锰矿石中所含的金属锰)储量为3。8亿吨,基础储量为51亿吨。世界锰矿资源(基础储量)分布很不平衡,在已探明的51亿吨矿山锰基础储量中,南非独占40亿吨,占世界锰矿资源总量的近80%;乌克兰拥有5.2亿吨,占世界锰矿资源总量的lo%;而其它国家拥有的锰矿资源仅占世界锰矿资源总量的10%。从储量方面来看,世界矿山锰的储量分布要相对均衡—些。乌克兰储量为1.4亿吨,占世界储量的36.8%,居世界首位,其后依次为印度、中国、南非、澳大利亚、巴西和加蓬,储量分别为0.93亿吨、0.4亿吨、0.32亿吨、0.32亿吨、0.23亿吨和0.2亿吨,分别占世界储量的24.5%、10.5%、8.4%、8.4%、6.1%和5.3%o上述七国储量之和几乎等于世界储量。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19年公布的数据显示,世界铬铁矿储量为8.1亿吨,基础储量为18亿吨,但分布很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哈萨克斯坦和非洲南部。哈萨克斯坦铬铁矿储量和基础储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分别为2.9亿吨和乙7亿吨,其占世界铬铁矿储量和基础储量的比重分别为35.8%和26.1%。南非铬铁矿储量和基础储量居世界第二位,分别为1亿吨和2亿吨,其占世界铬铁矿储量和基础储量的比重分别为12.3%和11.1%。哈萨克斯坦和南非两国铬铁矿储量之和占世界储量的48%,两国铬铁矿基础储量之和占世界基础储量的37%。另外,印度铬铁矿储量和基础储量也比较丰富,分别为0.25亿吨和0.57亿吨,其占世界铬铁矿储量与基础储量的比重分别为3.1%和3.2%。 煤炭是世界储量最丰富的化石燃料,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纬30。一70。之间,约占世界煤炭资源的70%。世界76个国家和地区分布有煤炭资源,其中60多个国家进行了规模性开采。根据英国石油公司的统计,截止2019年底,世界煤炭探明可采储量为9844.5亿吨,其中无烟煤和烟煤可采储量5190.6亿吨,占总储量的52.7%;褐煤和亚烟煤可采储量为4653.9亿吨,占47.3%。 尽管全球煤炭资源分布很广,但储量分布极不平衡。截止2019年底,世界煤炭探明储量中的一半以上(52.9%)集中在美国、俄罗斯和中国。此外,印度、澳大利亚、德国和南非的探明储量合计占世界总储量的28.6%。上述七大产煤国的煤炭探明储量占到世界总储量的

中国煤炭物流发展现状与展望

我国煤炭物流发展现状与展望 煤炭物流是指为实现煤炭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移动,所进行的煤炭加工、装卸、运输、仓储、交易、配送、信息处理等服务活动。自2009年3月《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发布实施以来,煤炭物流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国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新能源的冲击,煤炭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需求量增速放缓等新变化,在新的形势下,发展现代煤炭物流,对降低煤炭物流成本、保障煤炭稳定供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回顾我国煤炭物流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煤炭物流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十二五”期间,煤炭物流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1 我国煤炭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1.1 煤炭物流规模不断扩大 2012年上半年,我国煤炭产量19.5亿吨,同比增长7.7%,预计2012年全年,我国煤炭产量在36.5亿吨左右。除晋陕蒙宁甘新和云贵地区外,京津冀、东北、华东、中南和川渝青藏地区为煤炭净调入地,其中,省首次由原来的煤炭净调出省转为煤炭净调入省,调入量为约800万吨。 2012年上半年累计完成铁路煤炭运量11.7亿吨,同比增长4.5%,预计全年铁路煤炭运量为23.2亿吨。在主要煤运通道中,上半年大秦线煤炭运量2.15亿吨,同比下降0.5%;侯月线完成8778万吨,

下降1.8%。 图1-1 近三年我国铁路煤炭运量图 2012年1-5月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煤炭及制品吞吐量8.3亿 吨,同比增长8.4%,增速较去年同期放慢9.0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外贸进港量1.0亿吨、增长65.1%,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77.5个百分点。 2012年上半年我国煤炭消费19.7亿吨,同比增长2.8%,增速 同比回落6.6个百分点。2012年上半年,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经济运行也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我国经济短期缺乏迅速回暖的动力。2012年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有限,用电量同比增速在5%-6%之间,在保障房建设、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下,钢铁、建材、化工行业煤炭消费量趋于平稳。电力、钢铁、建材、化工需求总体不旺,造成煤炭产能严重过剩,存煤量激增,进而对煤炭的运量产生严重影响。 05 10 15 20 25 2010年2011年2012年 20.2亿吨 22.7亿吨23.2亿吨

我国主要煤炭港口介绍

我国主要煤炭港口介绍(2008-10-30 02:29:21) ■秦皇岛港简介 秦皇岛港始建于1898年,它位于渤海湾北岸中部,(北)京、(天)津、唐(山)经济区的东侧。港口自然条件优良,素以不冻、不淤、浪小而著称,两条主航道处于免维护状态,作业基本不受自然气候的影响。秦皇岛港具有广阔的煤炭资源腹地和优越的铁路集港条件,来自中国山西、陕西、内蒙和河北的煤炭,可通过大秦、京秦和京山三条铁路干线直达港内。特别是大秦线,去年煤炭运量实现1.5亿吨,是中国能力最大的煤炭运输专用铁路。秦皇岛港有中国最大的专业煤炭港区,拥有先进的煤炭装卸设备,卸车和装船均实现了自动化管理。目前,秦皇岛港除西港区仍沿用绞龙方式卸车外,东港区全部采用翻车机工艺,特别是煤三期、煤四期翻车机均可接卸万吨列车。运煤列车可直接进入翻车机,在不摘钩的条件下进行翻车作业。目前秦皇岛港共有翻车机10台,单台最高卸车效率可达5400吨/小时。秦皇岛港共有煤炭专用堆场148万平方米,最大堆存能力为522万吨;共有煤炭专用泊位15个,合计设计通过能力为1.22亿吨;共有煤炭装船作业线22条,单线最高效率可达6000吨/小时;共有两条航道从船舶进出港使用,其中主要供煤炭船舶通航的东航道底宽200米,水深16.5米,历史曾通航的煤炭船舶最大受载吨数为13.5万吨。“DGPS”导航系统可为进出港船舶提供全天候服务。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煤炭等基础性能源的需求大幅度增长,对港口的运输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秦皇岛港正在投资进行大规模的煤炭扩容建设:(1)煤四期扩容工程:新建1个3.5万和1个5万吨级煤炭专用泊位,新建煤炭专用场地25.7万平方米,并对煤四期翻车机和堆场进行能力整合。该工程预计于2005年三季度末完工。届时,秦皇岛港将新增设计通过能力1500万吨/年。(2)煤五期工程:建设2个5万吨级、1个10万吨级和1个15万吨级煤炭专用泊位,10条总堆存能力为400万吨的煤炭堆场,4台8000吨/小时*台的装船机、3台6480吨/小时*台的翻车机。工程计划2005年底投产2条线,2006年上半年全部投产。届时,将新增设计通过能力5000万吨/年。(3)煤一期技改工程:计划对煤一期的卸车系统进行技术改造,旨在通过提高现有翻车机的牵引能力和自动化程度,来提高翻车系统的作业效率和港口的通过能力。工程计划于2006年底完工。届时,秦皇岛港又将新增设计通过

世界煤炭资源分布和生产量

世界煤炭资源分布和生产量 世界煤炭资源在地区分布广泛且具有不平衡性。全世界拥有煤炭资源的约有80个国家,共有大小煤田2,371个。古生代的石炭纪、二叠纪,中生代的侏罗纪,以及新生代的第三纪,是地史上最主要的聚煤期。从资源的地区分布看,集中北半球,北半球北纬30°~7 0°之间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聚煤带,占有世界煤炭资源量的70%以上,尤其集中在北半球的中温带和亚寒带地区。 世界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以两条巨大的聚煤带最为突出,一条横亘欧亚大陆,西起英国,向东经德国、波兰、原苏联,直到我国的华北地区;另一条呈东西向绵延于北美洲的中部,包括美国和加拿大的煤田。南半球的煤炭资源也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比较丰富的有澳大利亚、南非和博茨瓦纳。其中地质储量在5,000亿吨以上的7个大煤田是苏联的勒拿、通古斯、泰梅尔、坎斯克——阿钦斯克和库兹巴斯,巴西的阿尔塔—亚马孙,美国的阿巴拉契亚。此外,储量超过10亿吨的煤田尚有近200个。 各大洲相比,北半球的三大洲都比较丰富,现探明煤炭资源量中,亚太地区296889百万吨,约占世界的32.7%;北美洲有254432百万吨,约占世界的28.0%;欧洲及欧亚大陆有287095百万吨,约占世界的31.6%。南半球各大洲的煤炭资源都比较少,其中中南美洲19893百万吨,约占世界的2.2%;非洲和中东50755百万吨,约占世界的5. 6%。 从各国拥有煤炭资源来看,储量上100亿万吨的有美国、俄罗斯、中国、印度、澳大利亚、南非、乌克兰、哈萨克斯坦、波兰、巴西10个国家。其中最多的是美国,探明储量246643百万吨,占世界煤炭储量的27.1%;其次是俄罗斯,探明储量157010百万吨,占世界煤炭储量的17.3%;中国和印度分别是114500百万吨和92445万吨,分别占世界煤炭储量的12.6%和10.2%。 2005年底世界煤炭探明储量909064百万吨,其中:北美洲254432百万吨,约占世界煤炭探明储量的28.0%;中南美洲19893百万吨,约占世界煤炭探明储量的2.2%;欧洲及欧亚大陆287095 百万吨,约占世界煤炭探明储量的31.6%;非洲与中 东50755百万吨,约占世界煤炭探明储量的5.5%;亚太地区296889百万吨,约占世界煤炭探明储量的32.7%。

目前中国煤炭行业现状

目前中国煤炭行业现状 李琳 1015030108 (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710600) 摘要: 通过对煤炭行业现状的分析,我们了解到:我国煤炭价格上涨,需求增大以及出口减少和技术落后致使煤炭行业的发展不容乐观。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近年来,受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我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煤炭产业市场集中度较低,现正处于整合阶段。 关键词:煤炭煤炭行业现状 The present situation in China's coal industry Lilin 1015030108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 'an shaanxi province have established, 710600) Abstract :th rough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al industry, we know that: China's coal prices, demand and export to reduce and outdated technology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al industry is not optimistic. Coal is the basis of energy in our country.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China's coal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quantity presents the fast growth momentum. The coal industry market concentration is low, is now in the stage of integration. Keywords: coal coal industry status quo 1 中国煤炭行业未来几年发展或将以整合为主 1.1 在能源生产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是“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这一特点决定了煤炭将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且长期不会改变。目前我国煤炭可供利用的储量约占世界煤炭储量的11.67%,位居世界第三。我国是当今世界上第一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占世界的35%以上。我国也是世界煤炭消费量最大的国家,煤炭一直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原料,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煤炭始终占一半以上。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特点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特点 一、煤炭在我国能源工业中的主体地位 在我国的自然资源中,基本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这就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与石油和天然气比较而言,我国煤炭的储量相对比较丰富,煤炭资源总量为5.06万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为1万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1%,而石油仅占2.4%,天然气仅占1.2%。建国以来,煤炭在全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例长期占65%以上。专家预测,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几十年内,煤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将是长期和稳固的,2010年煤炭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60%左右,到2050年煤炭所占比例不会低于50%。因此,我国将实行“以煤为基础、多元发展,实行油气并举,稳步发展石油替代产品并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对传统能源进行补充”的国家能源战略。 二、我国煤炭资源概况 1、煤炭资源量 (1)煤炭资源总量 根据第二次全国煤田普查结果,分布在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一线以北的晋、陕、内蒙古、宁、甘、新等18个省的煤炭资源量达4.74万亿吨(排名前四位分别为新疆16210亿吨、内蒙古12053亿吨,山西6830亿吨、陕西2922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93.6%,而该线以南的14个省只有0.32万亿吨,仅占全国的6.4%。 客观地质条件形成的这种不均衡分布格局,决定了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调的长期发展态势。 (2)煤炭资源探明储量

截至2008年,我国煤炭保有探明储量为12464.03亿吨。内蒙1、山西、新疆、陕西、贵州五省保有探明储量10148.25亿吨,占全国的81.4%。如果再加上宁夏、青海、甘肃,七省探明储量占全国的比重接近85%。这些省煤炭资源往往又集中分布在几个大型聚煤盆地中,从而为建设大型和特大型煤炭生产基地提供了物质基础。 2、煤资源分类及地理分布 我国煤炭资源质量差异较大,烟煤、无烟煤比例较大,其中烟煤储量最高占总量的75%。 我国虽然煤炭齐全,但真正具有潜力的是低变质烟煤,而优质无烟煤和优质炼焦用煤都不多,属于稀缺煤种。天山—阴山以北地区,包括东北、内蒙古和新疆北部,以褐煤和低变质烟煤为主,中变质烟煤不多,高变质煤很少;天山—阴山以南、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以北地区,包括西北地区大部、华北地区、河南和华东北部,分布着各种变质程度的烟煤和无烟煤,只有少量褐煤;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以南地区,包括西南地区、中南地区大部和华东南部,以高变质煤为主,中变质烟煤和褐煤有分布,低变质烟煤很少。 三、我国煤炭行业主要特点 资源、产能和消费区域分布差异性明显,形成了西煤东运,北煤南调的格局。 1近年来,查明资源储量增长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和新疆。2008年全国保有煤炭探明储量比2007年增加659.58 亿吨,其中内蒙古和新疆增加545.04亿吨,占全国增量的82.6%。截至2010年,内蒙古煤炭探明储量已 经增加到7323亿吨。

煤炭港口建筑及设备的电气保护与接地

煤炭港口建筑及设备的电气保护与接地 近年来,在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推动下,我国煤炭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各大港口也加快煤炭泊位、场地的建设步伐,秦皇岛港作为我国北煤南运的重点港口在近年来先后建设了煤四期扩容和煤五期工程。在煤炭港口建筑建设及设備安装过程中,接地系统的设计与安装具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不仅关系到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而且关系到港口工作人员人身安全。一般来讲,在建筑物、构筑物供电设计中总包含有接地系统设计。随着建筑物的要求不同,各类设备的功能不同,接地系统也相应不同。煤炭港口建筑物及设备接地方式有以下几种,现就其使用状况及特点进行分析。 标签:电气保护TN-C 这里,我们先介绍一下接地系统中各字母的含义,后文不再赘述。第一个大写英文字母“I”表示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或经过高阻抗接地,“T”表示配电网中性点直接接地;第二个大写英文“T”表示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地,“N”表示电气设备外壳接零。第三个大写英文“C”表示混合系统,第四个大写英文“S”表示分开或单独设置。 1 TN-C系统 TN-C系统被称之为三相四线系统,该系统中性线N与保护接地PE合二为一,通称PEN线。这种接地系统目前应用最为广泛。他的优点是投资较为节省,节约导线。在一般情况下,只要开关保护装置和PEN线截面选择恰当,是能够满足供电可靠性和用电安全性的。这种系统中,当三相负载不平衡或只有单项用电设备时,PEN线中有电流通过。这种接地系统虽对接地故障灵敏度高,线路简单,但它只适合用于三相负荷较平衡的场所。在煤炭港口,特别是一些低压设备一般采用这种系统,因为这些低压设备均属于三相设备,负载平衡度较高。从理论上讲,TN-C系统的缺点是,当PEN线断线时,在断线点以后的设备外壳上,会出现负载中性点偏移,可能出现危险电压。而且,若断线点后某一设备发生碰壳故障,因为没有电流回路存在,开关装置不会动作,没造成设备外壳带有危险的相电压。既然如此,为什么港口设备还大量使用这种接地系统呢?因为煤炭港口设备是以皮带输送机械及转接塔为主,他们都与大地有着紧密的连接,产生一种并联接地效应,使得港口设备的自身的接地电阻都非常小,那么安装在其上各类低压电气设备外壳自然就处于一个良好接地状态。从供电角度来看,又可以看作是PEN线在设备的一种良好的重复接地。这样,即使出现PEN线断线,断线点后侧设备出现碰壳故障,设备侧还有重复接地在起作用,这样就大大的降低了操作人员触电的危险。 2 TN-C-S系统 TN-C-S系统由两个接地系统组成,配电系统的前面是TN-C系统,后面则是是TN-S系统,它兼有两者的优点,保护性能介于两者之间。该系统一

世界煤炭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世界煤炭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1煤炭资源 煤炭是世界储量最丰富的化石燃料。2000年末,世界煤炭探明可采储量为9842亿t.按目前生产速度可开采200多年。世界各地都有煤炭资源,但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纬30°~70°之间,占世界煤炭资源的70%.就煤炭质量而言,亚洲国家优质煤(发热量大于5700kcal/kg)占总资源的比重较高。我国煤炭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为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南非和独联体国家。 2煤炭生产 世界煤炭生产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稳步增长。自70年代后期开始,动力煤占煤炭总产量的绝大部分,而在过去10年中炼焦煤产量下降。自1978年以来,欧洲动力煤产量下降70%,一些经济转型国家下降40%.美国、澳大利亚和南非强劲增长的煤炭产量弥补了90年代初以来世界煤炭产量的减少。从1996年开始,世界煤炭产量略有下降,总产量从1996年的45.2亿t降到2000年的41.9亿t.根据各国的煤炭产量,我国煤炭工业的主要竞争对手为美国、印度、澳大利亚、独联体国家和南非。煤炭生产效率和劳动力生产成本也是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劳动效率和降低劳动成本。 3煤炭市场 据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最新研究报告,世界煤炭消费量将从1999年的4700Mt增长到2020年的6400Mt.其中,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的煤炭消费增长量约占世界总预测煤炭消费增长的92%.预计煤炭在世界一次总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从1999 年的22%下降到2020年的19%.煤炭在世界发电燃料中的比重将从1999年的34%下降到2020年的31%.预测世界煤炭贸易量将从1999年的548Mt增长到2020年的729Mt.在煤炭出口市场上,澳大利亚、美国和南非等9个国家占世界出口量的90%以上。主要的出口市场是东亚和西欧,其中与我国比邻的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占世界进口量的40%左右。1999年和2000年,世界煤炭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煤炭供应方。1999年世界煤炭市场的价格竞争不仅影响了贸易方式,也影响了煤炭出口国家的收入。澳大利亚和印尼煤炭出口量增加,而美国则降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的最低点。南非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煤炭出口国。2000年,影响世界煤炭市场的主要因素是较高的海上运输费、煤炭进口需求增长及出口价格。在过去10年中,世界煤炭价格在40%范围内波动,1995年煤炭价格。从2001年开始,因受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等因素的影响,煤价开始回升,2001年的煤价比2000年上涨约5美元/t . 4世界10大煤炭公司生产与经营在过去的10年间,世界煤炭工业进入了合并、重组和全球化时代。1999年,世界的煤炭公司为印度煤炭公司,其年产量为2.57亿t,目前该公司拥有54万雇员,但其煤炭生产业务全部集中在印度。这里着重讨论参与全球化经营的10大煤炭公司。2000年国外10大煤炭公司多数公司生产包括煤炭在内的多种产品。其中8个公司已在不同的股票交易所上市。 2000年,国外10大煤炭公司共生产煤炭852Mt,约占世界煤炭总产量的1/5.煤炭产量和总收益的是皮博迪集团,利润的是力拓公司,煤炭出口量最多的是BHP 集团。国外10大煤炭公司的经营特点包括: 1)煤炭生产集中化。 2000年,南非比利顿、安格尔、格伦科和萨索尔4个公司的煤炭产量占南非煤炭产量的87%.美国前6个公司占全美煤炭总产量的51%,排在第一位的皮博迪公司,产煤176Mt,占美国煤炭总产量的16.1%.澳大利亚前7位煤炭公司产煤109Mt,占澳大利亚煤炭总产量的46%. 2)煤炭生产跨国经营。 除了阿奇和萨索尔矿业公司外,其余8家煤炭公司都有跨国煤炭生产业务,其中德国RAG 公司的煤炭生产业务分布于5个国家。

中国煤炭资源现状

中国煤炭资源现状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也是煤炭消费的大国。1996 年中国煤炭探明可采储量居世界第三位,全行业年煤炭开采量达到近10 亿吨。煤炭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 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煤炭状况:在我国的自然资源中,基本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这就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与石油和天然气比较而言,我国煤炭的储量相对比较丰富,占世界储量的11.60% 。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为 5.6 万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为1万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1%。建国以来,煤炭在全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 中的比例长期占70%以上。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05 年,全国一次能源生产量为12.3 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为7.85 亿吨标准煤(折合11 亿吨原煤),仍占63.8%。专家预测,在本世纪前30 年内,煤炭在我国一次性能源构成中仍将占主体地位。我国的煤炭资源分 布广泛但不均匀。全国除上海外,其他省(区)、市均有探明储量。从地区分布看,储量主要集中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云南、贵州、河南和安徽,七省储量占全国储量的81.8%,分布呈现“北多南少” “西、多东少”的特点。当前我国煤炭行业产业的低机械化带来的采煤效率低下,煤炭企业占用劳动力过多,煤炭开采安全等突出问题日渐严重;煤炭行业的低进入壁垒以及高退出壁垒使得我国煤炭行业竞争无序,较低的产业集中度也造成了国际竞争力的下降。因此,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我国煤炭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煤炭行业工作的重点。近年来,煤炭行业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支持下,坚持以发展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通过实施关井压产、关闭破产和安全专项整治,使煤炭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呈现恢复性增长的强劲势头。但是,煤炭行业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里,我主要是从“煤炭产业集中度低”这一方面进行具体的说明。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煤炭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很低。据了解,目前世界各产煤国煤炭行业集中度均高于中国,美国年产煤10 亿吨左右,前 4 家公司占70%;澳大利亚年产煤近 4 亿吨, 5 位公司占71%;前印度年产煤 4.5 亿吨, 1 家公司占90%。然而,我国高度分散的市场结构加剧了小矿与大矿之间激烈的资源争夺战,为现代化矿井建设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留下了巨大的隐患,进而导致我国煤炭市场的供需失衡,煤炭产业效率极低的规模结构,影响了我国煤炭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严重制约了煤炭产业发展,造成了有限煤炭资源的巨大浪费。( 1 )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低。炭开采业发达,煤炭加工业滞后;产品初级加工较发达,深加工、精加工较 欠缺,产业链条短;产品品种单一,产业发展过于依赖初级产品;煤炭加工转化率低,投入产出率低,产业自我积累能力低下,经济效益不佳。具体表现在:筛选、洗选、炼焦、发电在煤炭加工转化的整体数量中占有绝对比重,而深度加工产品极低。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清洁能源产品和技术,如工业型煤,干法洗煤、水煤浆、煤焦油深加工、煤层气开发等基本上还停留在初级阶段。 (2).煤炭企业管理水平低,劳动力素质低。几年,在旺盛 市场需求刺激下,一些大中型煤矿超能力、超强度生产,采易弃难,造成采掘衔接紧张,资源回收率低,矿井服务年限下降,埋下事故隐患,导致重特大事故频发。煤炭行业从业人员多是富余人员、待业青年、农转非家属,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产业结构调整后,不能 尽快适应新的产业在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的要求,使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不协调,严重制约了煤炭企业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步伐。

港口的介绍

港口的介绍 港口的介绍在中国,沿海港口建设重点围绕煤炭、集装箱、进口铁矿石、粮食、陆岛滚装、深水出海航道等运输系统进行,特别加强了集装箱运输系统的建设。政府集中力量在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厦门和深圳等多个港口建设了一批深水集装箱码头,为中国集装箱枢纽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煤炭运输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强,新建成一批煤炭装卸船码头。同时,改建、扩建了一批进口原油、铁矿石码头。到2004年底,沿海港口共有中级以上泊位2500多个,其中万吨级泊位650多个;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150万标准箱,跃居世界第一位。一些大港口年总吞吐量超过亿吨,上海港、深圳港、青岛港、天津港、广州港、厦门港、宁波港、大连港八个港口已进入集装箱港口世界50强。(选自《中国2005》) 2012年,全年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07.76亿吨,比上年增长7.37%。其中,沿海港口完成68.80亿吨,内河港口完成38.96亿吨,分别增长8.2%和5.9%。 2012年,全国港口完成旅客吞吐量1.94亿人,与2011年基本持平;其中,沿海港口完成0.79亿人,内河港口完成1.15亿人,分别下降1.5%和增长0.8%。 2012年,全国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30.6亿吨,比上年增长9.68%。其中,沿海港口完成27.86亿吨,内河港口完成2.71

亿吨,分别增长9.5%和12.0%。 2012年,全国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77亿teu,比上年增长8.43%。其中,沿海港口完成1.58亿teu,内河港口完成1950万teu,比上年分别增长8.0%和12.3%。 近十年来,中国沿海港口建设投资近万亿元,其中2012年,沿海建设投资达到了1004.14亿元。截止2012年,全国亿吨以上港口(包括沿海和内河港口)已达29个,其中,沿海亿吨港口19个,内河亿吨港口10个,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31862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1886个。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日前出炉《全球港口发展报告(2012)》。报告显示,在我国外贸疲软、内需不振的双重压力下,我国亿吨以上港口(包括沿海和内河港口)新增至29个,港口生产保持稳定增长,但增速明显放缓。 2012年我国规模以上港口共完成货物吞吐量97.4亿吨,同比增长7.4%。受国际需求疲软及国内经济转型双重压力影响,我国前五大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均未超过10%。然而,没有高基数压力的中、小港口仍以两位数增幅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 (1)自然条件、经济腹地要求高 港口建设发展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广阔的水陆域、必要的泊位水深、良好的气象等条件是现代码头长期充满活力的必要保证。港口的发展还需要有发达的经济腹地条件,为港口提供稳定的货源。 (2)集疏运条件要求高 现代港口必须具有完善与畅通的集疏运系统,才能成为综合

国内外煤炭资源现状及煤化工技术进展和前景解析

国内外煤炭资源现状及煤化工技术进展和前景 摘要:本文就中国能源建设面临着结构的优化与调整,结合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石油及相关产品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现实,对国内外煤炭储量、产量及市场现状进行了较详尽的调研,对煤化工技术进展及前景进行了客观的分析,为我公司未来发展提前寻找了石油和天然气的最佳替代产品,指出了煤化工产业将是今后20年的重要发展方向,这对于我国减轻燃煤造成的环境污染、降低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均有着重大意义。可以预见,煤炭的清洁转化和高效利用,将是未来能源结构调整和保证经济高速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必由之路,现代煤化工在中国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长远的发展前景。 1 世界煤炭资源概况 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07》数据统计,2006年年底探明的煤炭可采储量全球总计9090.64亿吨,可采年限为147年。总体上看,世界煤炭资源的分布,北半球多于南半球,煤炭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北半球北纬30°- 70°之间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聚煤带,占世界煤炭储量的70%以上。其中,以亚洲和北美洲最为丰富,分别占全球地质储量的58%和30%,欧洲仅占8%;南极洲数量很少。拥有煤炭资源的国家大约70个,其中储量较多的国家有中国、俄罗斯、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波兰和南非地区,它们的储量总和占世界的88%。世界煤炭可采储量的60%集中在美国(25%)、前苏联(23%)和中国(12%),此外,澳大利亚、印度、德国和南非4个国家共占29%。根据2006年全球煤炭探明储量,美国以2446亿吨储量稳坐头把席位,俄罗斯以1570亿吨储量排第二位,中国和印度分别为1145和924亿吨排第三、四位。澳大利亚、南非、乌克兰、哈萨克斯坦、波兰和巴西占据第五到第十位。

东南亚主要各国煤炭指标评述

煤炭指标报告—澳、非、马来、菲律宾、印尼煤炭情况及指标评述

目录 1澳大利亚 (3) 1.1资源概况 (3) 1.2煤炭生产和出口情况 (3) 1.3煤炭主要指标及分析 (4) 1.4价格及运输成本分析 (5) 2非洲 (7) 2.1资源概况 (7) 2.2煤炭生产和出口情况 (7) 2.3煤炭主要指标及分析 (7) 2.4价格及运价分析 (9) 3马来西亚 (10) 4菲律宾 (11) 4.1资源概况 (11) 4.2煤炭主要指标及分析 (11) 4.3价格及运价分析 (11) 5印尼 (12) 5.1资源概况 (12) 5.2煤炭生产及进出口情况 (12) 5.3 煤炭主要指标及分析 (13) 5.4价格及运价分析 (14)

1澳大利亚 1.1资源概况 澳大利亚煤炭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其黑煤地质储量约575亿吨(工业经济储量397亿吨),占世界的5%,列美国、俄罗斯、中国、印度和南非之后居世界第六,且煤质较好,发热量高,硫、氮含量和灰份较低。 煤炭在澳各州均有分布,但95%以上集中于新南威尔士州(以下简称新州)和昆士兰州(以下简称昆州)。新州煤炭占已探明工业经济储量的34.2%。昆州的黑煤以露天矿藏为主,已探明工业经济储量占全澳的62%。 澳大利亚的褐煤资源更为丰富,已探明地质储量为418亿吨(工业经济储量为376万吨),占全球褐煤储量的20%,列德国(23%)之后居世界第二位。按目前的开采强度,澳褐煤矿藏可供开采近500年。维多利亚州(以下简称维洲)占有全澳已探明褐煤储量的95%以上和经济可采储量的全部,其中89%的经济可采储量分布于La Trobe 山谷。 1.2煤炭生产和出口情况 煤炭生产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工业之一。澳年产黑煤约3.5亿吨、商品煤3亿吨、澳黑煤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列中国、印度和南非之后。新州和昆州的黑煤产量占了全澳的96%以上和出口量的全部。

全国煤炭铁路运输网络架构

全国煤炭铁路运输网络架构 2012-01-07 10:44:05 来源: 【大中小】跟贴 0 条 八纵” 通道 京哈通道:自北京经天津、山海关、沈阳、长春至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全长1412km。 京广通道:自北京经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株洲、衡阳至广州,全长2294km。京汉铁路:原称芦汉铁路,自京郊芦沟桥到汉口镇。 https://www.360docs.net/doc/0a17668505.html, 粤汉铁路:自广州至武昌,全长1079km。 京沪通道:自北京经天津、济南、徐州、蚌埠、南京到上海,全长1463km,是由京山线的北京至天津段、津浦线和沪宁线组成。 京九通道:自北京至九龙,始于北京枢纽的黄村站,向南经河北省的霸州、衡水、山东省的聊城、荷泽,河南省的商丘,安徽省的阜阳,河南省的潢川,河北省的麻城,江西省的九江、南昌、向塘、吉安、赣州,广东省的龙川,与广九铁路的广东省常平(今东莞)连接,全长2362km。其间在霸州与天津相联77km,在麻城与武汉接通91km,共计2530km。 大湛通道:即从山西大同至广州湛江的通道。 包柳通道:是自内蒙古自治区包头枢纽至广西柳州的通道。 兰昆铁路:即自兰州至昆明的通道,其中包括陇海铁路兰州至宝鸡段503km。 东部沿海通道:是指在我国东部近海地区新建的自北向南的铁路通道。此通道远期规划是经沈阳为起点,经过大连渡海到烟台(164.8km);近期则是以烟台为起点至广东汕头的铁路通道。包括以下几条铁路:

蓝新铁路:从胶济铁路蓝烟支线的蓝村站起,向南经胶州、诸城、莒县、临沂等地,进入江苏省,到陇海铁路东段的新沂站,全长301km。与在建的新长铁路相接,属I级干线,内燃牵引,设计运量客车8对,货运量1500~2000万t。 新长铁路:即从陇海铁路新沂站南下,经盐城、海安等地,在靖江、江阴处过长江;然后沿太湖西岸过宜兴,入江苏省与既有的宣杭铁路的长兴站相接,全长526km(长兴至杭州126km为既有线)。过江之前,修建从海安至南通的支线80km。此后,经浙赣铁路杭州至金华西191km,金温铁路262km,共453km,到达温州。温福铁路:自温州向南经瑞安、苍南进入福建省,经福鼎、福安、罗源到达温州,长310km。 关于福州至汕头的铁路: 按既有线,从福州经外福线194km来舟站,转鹰厦线228km到漳平;转漳平龙川铁路298km到梅州;再转广梅汕铁路170km到达汕头。 “八横”通道 陇海铁路:自连云港经徐州、郑州、西安至兰州,全长1759km。 兰新铁路:自兰州向西北,穿过河西走廊、千里戈壁滩,至新疆乌鲁木齐,全长1892km。 沪昆通道:是由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等四条主要干线铁路连接组成的东西方向大通道,全长2693km。 沪杭铁路:自上海至杭州,全长201km。 浙赣铁路:由杭州向南至金华,转向西经衢州入江西省,再经贵溪、鹰潭、向塘、萍乡后,入湖南省,经醴陵至株洲,全长954km。 杭江铁路:由杭州钱塘江南岸起,向南至今华,转向西至江西省的玉山长335km。

印尼主要煤炭装港港口资料

印尼主要煤炭装港港口资料 1. ADANG BAY Position : Panamax Vessel 01-42-00 South / 116-30 East – Draft more than 13 m 01-43-50 South / 116-26-10 East – Draft abt 12 m 01-42-50 South / 116-26-30 East – Draft abt 16 m 04-42-00 South / 116-26-30 East – Draft abt 22 m Port Restriction: No restriction (open sea) Pilot: Not compulsory Loading Facility/Method : 1. By ship's Gear and Grabs - Capacity 7 Cbm / 5 Pcs of shipper's Grabs - Capacity 12 Cbm / 4 Pcs of shipper's Grabs 2. Loading by floating Crane for Gearless vessel's Loading Rate : - Abt 10,000-12,000 MT/day (Ship's Gear) - Abt 10,000-15,000 MT/day (Floating Crane) Working Time: 24 hours/day, 7 days/week SHINC, Excluding National Major Holiday 2.APAR BAY (PETANGIS) Position : Lat 02-00-00 South / Long 116-43-00 )Draft abt 16 m Port Restriction : No Restriction (open sea) Pilot : No Compulsory Loading Facility/Method : By ship's Cranes and Floating Cranes 2 (Two) unit - 6 (six) Units Tug Boat - 5 (five) Barges With Capacity 7,000 MT/Unit - Fresh Water and Bunker is not availabl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