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加法交换律
四年级上册数学【运算定律】重点知识点

6、连减定律:
字母表示:a-b-c=a-(b+c)a-(b+c)=a-b-c
a-b-c=a-c-ba-b+c=a+c-b
7、连除定律:
字母表示:a÷b÷c=a÷(b×c)a÷(b×c)=a÷b÷c
a÷b÷c=a÷c÷b a÷b×c=a×c÷b
三升四数学·暑假衔接
四年级上册数学【运算定律】重点知识点
1、加法交换律:
字母表示:a+b=b+a
2、加法结合律:
字母表示:(a+b)+c=a+(b+c)
3、乘法交换律:
字母表示:a×b=b×a
4、乘法结合律:
字母表示:(a×b)×c=a×(b×c)
5、乘法分配律:
字母表示:(a+b)×c=a×c+b×c a×c+b×c=(a+b)×c
a×(b-c)=a×b-a×ca×b-a×c=a×(b-c)
6、连减定律:
字母表示:a-b-c=a-(b+c)a-(b+c)=a-b-c
a-b-c=a-c-ba-b+c=a+c-b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7、连除定律:
字母表示:a÷b÷c=a÷(b×c)a÷(b×c)=a÷b÷c
a÷b÷c=a÷c÷b a÷b×c=a×c÷b
三升四数学·暑假衔接
四年级上册数学【运算定律】重点知识点
1、加法交换律:
字母表示:a+b=b+a
2、加法结合律:
字母表示:(a+b)+c=a+(b+c)
3、乘法交换律: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北师大版(2012)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北师大版(2012)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定义及其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3.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定义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2.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加法和乘法的基本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加法交换律(1)让学生计算以下算式,观察结果:2 3 = 3 25 8 = 8 5(2)引导学生发现: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3)给出加法交换律的定义,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解释。
3. 探究乘法交换律(1)让学生计算以下算式,观察结果:2 ×3 = 3 × 25 × 8 = 8 × 5(2)引导学生发现: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3)给出乘法交换律的定义,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解释。
4.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应用(1)让学生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2)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理解。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让学生在实际计算中体会数学的简便性。
第11讲 加法和乘法的结合律和交换律(讲义)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易错专项练

第11讲加法和乘法的结合律和交换律(讲义)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易错专项练(知识梳理+易错汇总+易错精讲+易错专练)1.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这个规律叫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a+b=b+a。
2.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这个规律叫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a×b=b×a。
温馨提示: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可以验算加法和乘法的计算是否准确。
3.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结果不变。
这个规律叫作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温馨提示:利用加法交换律,先把和是整十或整百的两个数交换到一起,再利用加法结合律计算,这样计算较简便。
4.减法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a-b-c=a-(b+c)。
5.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结果不变。
这个规律叫作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温馨提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区别:在连乘算式中,与原式相比,如果乘数位置发生了变化,运用的就是乘法交换律;如果运算顺序发生了改变,运用的就是乘法结合律。
有时,为了计算简便,会同时运用这两种运算律。
1.在减法和除法中不存在交换律。
2.加法交换律改变的是加数的位置,加法结合律改变的是运算顺序。
3.在利用加法结合律时要注意把结合的两个数用小括号括起来。
4.两个数相乘(即一个数同一个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相乘),有时不能直接应用乘法结合律,可以根据乘数的特点对乘数进行适当的变换。
【易错一】156+488+344=156+344+488运用了()。
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解题思路】加法交换律:指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四年级上册运算律

四年级上册运算律主要包括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1.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3.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5.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等于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以上是四年级上册的运算律知识点总结,如果需要更详细的介绍和示例,可以查阅教材或者寻求教师的帮助。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四年级数学上册公式大全人教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1 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 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 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 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2 正方体V:体积 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 长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4 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第 1 页共17 页(2)体积=长×宽×高V=abh5 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 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s=ah7 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8 圆形S面积 C周长∏ d=直径 r=半径(1)周长=直径×∏=2×∏×半径C=∏d=2∏r(2)面积=半径×半径×∏9 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10 圆锥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总数÷总份数=平均数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第 2 页共17 页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加法交换律精选5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加法交换律精选5篇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加法交换律篇一教学目标1.能从实际例子中,观察、概括出加法交换律。
2.理解掌握加法交换律,会用字母公式表示加法交换律。
3、提高观察、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一)呈现事实,形成问题1.出示准备题:27+73 73+2758+37 37+582.学生计算得数。
3、请学生观察两组算式,说说有什么发现?是否任意一个加法算式中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都会出现和不变的现象?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猜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5.问题:这个猜想正确吗?(二)验证猜想,形成结论1,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可以举更多的例子,符合猜想的例子越多,猜想将被认为越可靠。
女生完成:3024+76 96+237男生完成:76+3024 237+96学生汇报答案。
加数相同,调换位置,得数也相同,符合猜想。
2、同学自己设计一组式题验证,小组交流结果,汇报结论。
3、这种猜想看起来比较可靠,但我们不可能把符合猜想的例全部举完过就给我们的证明留下了遗憾,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呢?我们来看生活实例。
例:一家电影院,走廊的左边是476个座位,走廊的右边有518个座位,一共有几个座位,(用两种方法计算)(1)口答列式:476+518 518+476为什么这样列式?(2)判断:得数会相同吗?(3)计算结果,得出结论:476+518=518+476为什么会相等呢?固为根据加法的意义,这两个算式都是把两个相同的部分数合并起来,所不同的只是加数在算式中的位置,它们的意义是一样的。
所以,在加法算式中,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加法交换律”(板书)5.学生自学书本、质疑。
6.小结:(1)什么是加法交换律?(2)用字母a、b表示加法交换律。
板书:a+b=b+a(三)应用成果,巩固新知1.学习加法交换律的最终目的是用。
问:验算加法,我们用什么方法?根据什么?2.“练一练”1,先计算出得数,再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小学四年级上加法交换律_结合律_乘法交换结合分配律及商不变规律汇总

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结合律,分配律,商不变规律汇总注:减法也适用于上述前两个公式。
商不变规律除Array了定义以外,还有两方面含义。
1.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几倍,商就扩大相同的倍数;被除数若缩小(o除外)几倍,商就缩小相同的倍数。
2.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几倍,商就缩小相同的倍数;若除数缩小(o除外)几倍,商就扩大相同的倍数。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练习题一.用简便方法运算。
355+260+140+245 1022-478-422 987-(287+135)478-256-144 672-36+64 36+64-36+641814-378-422 568-(68+178)561-19+58382+165+35-82 155+256+45-98 512+(373—212)228+(72+189)169+199 109+(291—176)二. 判断。
1、56+72+28=56+(72+28)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2、83+63+27=83+27+63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三.应用题。
1.小明买了88斤苹果,10斤雪梨,12斤李子,总共买了多少斤水果!2.小明有3条数学题要做,5条英语题要做,2条语文题要做,今天一共需要做多少题3.小明,小红,小芳分别有68支铅笔,小明先给小芳26支,小红给小芳32支,问芳芳现在有多少支铅笔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练习题一、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23×15×2 125×7×8 250×56×4 75×9×2二、在□里填上适当的数35×8=35×(□×□) 45×12=45×(□×□)16×15=16×(□×□) 18×25=18×(□×□)125×32=125×(□×□) 25×24=25×(□×□)三、用简便方法计算:45×8 28×15 25×12 125×32 75×24四、判断18×12×5=18×(12×5),这应用了乘法结合律。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精选8篇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精选8篇《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第56—第58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会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加法验算。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教者:唐荣教学设计:明确今天的教学内容板书:运算律简介运算律的含义:即运算过程中发现的规律。
一,教学加法交换律:1,出示例题画面,由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并根据题中所提问题(跳绳的有多少人)选择相关条件并进行解答。
2,学生交流各自的解法,说说列式的理由板书:28+17 男生跳绳人数+女生跳绳人数17+28 女生跳绳人数+男生跳绳人数3,比较两式结果,总结规律4,由学生说出他们的发现: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5,比较两式异同点,明确式中各部分的名称,逐步导出规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6,说明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太多太多,为了简明表示出这一规律,我们用一个字母式子表示为a+b=b+a,明确这里的a,b分别代表两个数,等号表示"不变".二,数学加法结合律的条件(通过例题发现规律)1,根据例题的条件,你能求出参加活动一共有多少人吗各自列出算式:2,交流解题方法,明确算理(28+17)+23 28+(17+23)由学生分别算出结果,并比较异同,明确虽然顺序不一样,但结果相同,说明这也是一种规律,由各人再举出例子试试,看这一规律是不是具有普遍性。
4,总结归纳这一规律,并学习用字母表示。
5,明确两规律的名称。
三,组织练习1,做第58页想想做做第1题,说出每一个等式各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做第2题,让学生先填一填,再说出各是怎么想的。
3,完成第4题,说出每组题中哪种方法简便,为什么4,完成第5题。
四,全课总结1,由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2,教师总结及要求这节课我们学习加法运算中的两种运算规律,要能准确说出它们的字母表达式,并明白其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918+39件下载页面: /thread-419067-1-1.html
4.减法和除法也满足交换律吗?举例试一试。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运算律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加法交换律
乘法交换律
加法交换律
乘法交换律
1.结合下面的例子说明等式为什么成立。
2.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填一填。
45+76= 76 +45
28+13= 13 + 28
+=
+
45×102=102× 45
296×200= 296 × 200
×=
×
3.计算下列各题,并运用加法交换律或乘法交换 律进行验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