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影数字特技的思考和认识

合集下载

浅议数字特技在现代电视节目制作中的运用

浅议数字特技在现代电视节目制作中的运用
浅议数字特技在现代电视节目制作中的运用
尚 要:在制作电视节目的过程中,使用数字特技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由于数字特效技术的合理应用,电视节目更为 丰富多彩,不仅提高了节目的艺术表现力,而且视觉效果更好,有助于提高收视率。本文针对数字特技在现代电视节目制作中的 运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现代电视节目;节目制作;数字特技 电视节目中图像所在位置及图像的 规格等,都可以应用数字技术进行调整, 以使画面符合电视节目的技术要求。随 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完善,电视节目可使 用数字技术制作特技节目,在制作上可 以应用各种技巧,内容表现更为丰富, 电视节目的可塑性更强,而且可以使观 众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 1 制作电视节目中所采用的数字特技 制作电视节目中所采用的数字特技 主要包括三种,即数字影像生成技术、 数字影像的处理技术、数字影像的合成 技术。其中,数字影像生成技术就是将 电视节目中的各种形象都采用计算机媒 体软件制作,用虚拟角色表达节目主题。 数字影像的处理技术多用于电视节目的 后期处理,对数字影像进行修改,将画 面进行拼接、变形、夸张,以使电视节 目具有更好的艺术效果 [1]。数字影像的合 成技术,是采用合成技术对电视节目的 数字影像进行合成处理。采用计算机软 件对数字电视节目进行影像的裁剪,根 据需要进行拼接,调整色彩,对文字和 背景声音都采用特技,以取得理想的效 果,由此提高电视节目的表现力。 2 电视节目制作中应用数字特技需要遵 循的原则 2.1 电视节目制作中应用数字特技 要恰到好处 制作电视节目的过程中,应用数字 特技是为了提升电视节目的感染力。但 是,制作人员如果缺乏基本的数字特技 应用能力,就会导致大量的数字特效充 斥在电视节目中,导致电视节目的主题 无法体现出来,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数字特技的使用应恰到好处,发挥其为 电视节目服务的作用。特别是一些严肃 类的节目,如纪录片、新闻等,在使用 数字特技的时候,就要注意不可以喧宾 夺主,要保证节目的科学性。 2.2 电视节目制作中应用数字特技 要提高节目的艺术性 电视节目制作中应用数字特技是为 了渲染节目氛围,因此,在节目制作中, 要突出其艺术性 [2]。比如,对电视节目中 下雨情景的制作,要求给观众以视觉真 实感,而且要富于美感。所以,数字特 技的作用是配合电视节目制作,它并不 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要起到画龙点睛的 作用,让节目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2.3 电视节目制作中应用数字特技 要增强节目的真实性 电视艺术的艺术形态是虚拟的,采 用数字特技这种虚拟技术,可以达到虚 拟的视觉效果。这种做法是为了满足观 众的需求,将真实世界反映出来。所以, 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应用数字特技要以 增强节目的真实性为目标,使数字特技 起到烘托的作用,以提高电视节目的艺 术效果。 3 制作电视节目中数字特技的应用 3.1 文娱节目的制作中数字特技的 应用 文娱节目需要塑造欢快、热烈的氛 围,给人以喜庆之感。对于这种综合性 节目,在节目制作中采用数字特技,就 可以增加观众的视觉冲击力,以吸引观 众的目光。中国的春节晚会是每年春节 节目中的“大餐”,从 2010 年开始就采 用了实景拍摄与数字特技相结合的方法, 这个舞台为虚拟舞台情境,配合调整灯 光,获得了良好的舞台效果。舞台上的 屏幕、舞台背景、舞台的地板以及舞台 的两侧等,都可以播放动画,呈现出立 体化的舞台。目前在电视剧拍摄中,也 普遍采用了数字特技,如在电视剧的片 头制作过程中,就可以使用数字特技, 使片头频繁闪烁,产生淡入淡出或者叠 化效果。观众在观看电视剧的时候,通 过观看片头就可以对电视剧所要表达的 主题有所了解,有助于使观众更容易融 入电视剧的故事情节中。 3.2 新闻节目的制作中数字特技的 应用 新闻节目需要给人以庄重之感,因 此,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数 字特技以镜头转换为主,通过硬切使切 换的镜头之间更具有紧密性,而且能够 使镜头在场内与场外之间转换 [3]。比如, 在拍摄人物采访的时候,对于人物的语 言表达及动作都可以采用叠化技巧,以 起到一定的强调作用。在电视节目的转 接过程中,也可以使用数字特技将节目 之间、栏目之间以及片花过场等进行自 由转接,将各种节目整合。比如,中央 电视台对奥运主题的包装设计就采用了 三维元素,使节目特点更为突出。 4 结语 应用数字特技制作电视节目,就是 采用数字特技丰富电视节目的内容,使 电视节目更吸引人,更具可视性。电视 节目制作人员要不断学习数字特技的操 作技术,转变节目制作观念,以提高电 视节目制作质量。 作者简介:尚超(1987-),男,汉 族,本科,河南长葛人,助理工程师, 研究方向:电视节目包装与制作。

影视制作行业数字特效与后期制作解决方案

影视制作行业数字特效与后期制作解决方案

影视制作行业数字特效与后期制作解决方案第一章数字特效基础 (2)1.1 数字特效概述 (3)1.2 数字特效发展历程 (3)1.2.1 起源阶段 (3)1.2.2 技术积累阶段 (3)1.2.3 突破阶段 (3)1.3 数字特效技术分类 (3)1.3.1 二维特效 (3)1.3.2 三维特效 (3)1.3.3 动态特效 (3)1.3.4 虚拟现实特效 (4)1.3.5 人工智能特效 (4)第二章数字特效制作流程 (4)2.1 前期准备 (4)2.2 拍摄与素材采集 (4)2.3 后期制作与合成 (5)第三章三维建模与渲染 (5)3.1 三维建模技术 (5)3.2 材质与纹理制作 (6)3.3 光照与渲染效果 (6)第四章视觉特效合成 (7)4.1 合成原理与方法 (7)4.2 动画与动态特效 (7)4.3 色彩校正与调色 (7)第五章动态追踪与匹配 (8)5.1 追踪技术 (8)5.2 匹配技术 (8)5.3 应用实例分析 (9)第六章视频剪辑与调色 (9)6.1 视频剪辑技巧 (9)6.1.1 直接切换 (9)6.1.2 渐变切换 (9)6.1.3 匹配剪辑 (9)6.1.4 切换速度与节奏 (9)6.2 调色原理与方法 (9)6.2.1 色彩平衡 (10)6.2.2 色彩饱和度 (10)6.2.3 对比度 (10)6.2.4 色彩校正 (10)6.3 剪辑与调色案例 (10)6.3.1 剪辑处理 (10)6.3.2 调色处理 (10)第七章音频后期制作 (10)7.1 音频处理基础 (10)7.1.1 音频信号 (11)7.1.2 音频格式 (11)7.1.3 音频编辑软件 (11)7.1.4 音频处理技巧 (11)7.2 环境音效制作 (11)7.2.1 环境音效分类 (11)7.2.2 环境音效录制 (11)7.2.3 环境音效处理 (12)7.3 音乐与声效剪辑 (12)7.3.1 音乐选择与剪辑 (12)7.3.2 声效选择与剪辑 (12)7.3.3 音乐与声效混音 (12)第八章数字特效项目管理 (13)8.1 项目管理流程 (13)8.1.1 项目立项 (13)8.1.2 项目策划 (13)8.1.3 项目执行 (13)8.1.4 项目验收与交付 (13)8.2 团队协作与沟通 (14)8.2.1 团队构成 (14)8.2.2 团队协作 (14)8.2.3 沟通机制 (14)8.3 项目风险控制 (14)8.3.1 风险识别 (14)8.3.2 风险评估 (15)8.3.3 风险应对 (15)第九章影视作品特效案例分析 (15)9.1 电影特效案例分析 (15)9.2 电视剧特效案例分析 (15)9.3 广告特效案例分析 (16)第十章数字特效行业发展趋势 (16)10.1 技术发展趋势 (16)10.2 行业应用趋势 (17)10.3 市场与政策影响 (17)第一章数字特效基础1.1 数字特效概述数字特效,作为影视制作领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主要是指在影视作品中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的视觉效果。

电影摄制从传统特技到数字特技的思辨

电影摄制从传统特技到数字特技的思辨
批 评 、 权 主义 理论 等 等 . 女 也无 法撼 动 其 作为 电影 叙 事 的根基 。 技 术仿 佛 只是 承 载着 电影 叙事 艺术 长 河 滔 滔 向前 的 “ 河
年 英 国人 彼 得 ・ 马克 ・ 格 特 公 布 了 他 的 “ 觉 暂 留 ” 论 , 罗 视 理 才
发 现 了在 视 网膜 上 组 合 形 象 的 运 动 。 后 随着 照 相 术 、 印 术 之 洗
和 胶 卷 的 发 明 , 19 到 8 5年 1 2月 2 8日 , 国 人 卢 米 埃 尔 在 巴 法 黎 卡普 辛 路 大 咖 啡馆 的印 度 厅 里 ,用他 自 己研 制 的 电影 放 映 机公映了 1 2部 短 片— — 电影 才正 式 诞 生 。 1 3年 的 时 间里 , 1
电 影 从 无 声 到 有 声 . 黑 白 到 彩 色 , 普 通 单 声 道 、 拟 立 体 从 从 模
2 0年 1月 01
湖 北 经 济 学 院学 报 ( 文 社 会 科 学 版 ) 人
Hu e i es t o c n misHu n t s a d S ca c e c s bi Un v ri fE o o c ( ma i e n o il in e v i S
和 格 里 菲斯 的影 片而 言 .投 人 使 用 的便 携 式 摄 像 机 、大 胶 片
讲述 、 文字 记 载 的崭 新 的展 示 和叙 述 。 而 ,默 默无 闻 ” “ 然 “ 的 技
术” 却会 于偶 然 间 突如 其 来 地 “ 镜 头 ” 抢 冒尖 : 米 埃 尔 “ 放 ” 卢 倒 “ 墙 ” 成 灰 尘 中神 奇 地 竖 立 起 了一 堵 墙 , 治 ・ 里 爱 “ 拆 变 乔 梅 停 机再拍” 故酿就了天衣无缝的“ 事 魔幻 ” 面 … …这 些 “ 观 ” 画 奇 冲击 着接 受 者 的 视野 . 突兀 ! 奇 ! 新 电影 人从 “ 然 ” “ 然” 偶 到 必 , 从 “ 幻 ” “ 律 ” 发 现 , 如 这 类 创 造 视觉 奇观 特 效 的特 魔 到 规 的 诸

浅谈电影数字化

浅谈电影数字化

《 国家“ 十一五” 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 确定 的重大文化产业推进 项目——国家 中影数 制作基地 ,1日在京落成 。高质量的多种专业化 3 服务 , 制作工艺实现了全数字化和 网络化_j l。随着现代数字技术的飞速 发展与不断融合 , 诞生 r 年的电影, 已经不再 是传统意义上 的胶片影像 艺术 , 它的创新依赖于以计算机为依托的数字图像 处理技术 、 数字软件开 放技术等方方面面的发展 , 数字技术所带来的变革将 电影带 进了新的产 业 阶段 。


电影 数字 化 的 涵义
电影是以活动影像技术为基础的艺术。而传统的影像技术是基于感 光化学 的胶片技术, 主要是靠光线与视觉原理来完成影像 的生成 ; 现代影 像是基 于电信号与计算机的数字技术 , 是一种电子影像 , 数字从某些角度 来说 只是电子信号的表达方式。 数字化通常是指用连续变化的物 理量 所表示的模拟转化为以离散形式表示 的数字信 号。从 而电影 的数字化 , 字面上是指将传统的胶片技术下生成的影片( 模拟信号) 转化成数字技术 下的影像( 数字信号) 即是指胶片技 术和数字技 术的相互融合 与转换 应 , 用。转化成数字信 号的电影图像 , 通过计算机这个有利的操作载体 , 完成 想要的艺术效果 , 最后再记录到胶片上显示 , 便于放映。
应 用 技 术
C iaS in ea dT c n l yR v w hn c c e h o g e i e n o e
●I
浅谈 电影数字 化
刘紫薇
( 武汉华 中师范大学
肖灵君
湖北 40 质入手 , 与传统电影技术作对比, 阐述 了数字化技 术在 电影中各阶段的应用优势 。 并侧重阐述 了电影特技领域 中: 计 算机 生成影像、 字影像 处理、 字影像合成的应用与分析。 数 数 [ 关键字] 电影 胶 片 术 数字化 电影特技 技 中图分类号:9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09—94 2 0 } ( )一 l5- 1 J3 A 10 1X(09 7 b O 1 0

数字视频特技在影视节目制作中应用

数字视频特技在影视节目制作中应用

关键词:数字视频特技;影视节目制作;画面合成0引言现阶段,在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水平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特别是在影视节目制作方面,采用的技术尤为先进。

其中,数字视频特技技术在影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能够让影视节目画面更加形象、生动,视觉体验效果显著提升,为观众带来更强的视觉冲击力。

1数字视频特技简述特技是用来表现非常规现象或者常规手段无法展现的场景的一种手段[1]。

数字视频特技通过数字技术对输入的视频信号采用各种方式进行处理,通过安装在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二维、三维等动画软件来展现事物、景物等场面,如汽车相撞、各种自然现象、人物非常规变化以及动物的拟人画面等。

数字视频特技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将帧存储器中读出的像素地址和图像帧存储器中的像素地址通过一系列的运算改变位置,从而对图像进行适当的缩放、位移等操作,或者按照一定的规律改变像素数值,实现二维特技效果,另外也可以采用透视运算算法,实现各种想要表达的三维特技效果。

数字视频特技在电视节目、电影制作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数字视频特技的特点为了让节目的效果更加丰富、精彩,在实际的影视节目制作过程采用数字视频特技,可以保障影视节目后期制作素材处理质量,使影视节目变得更加形象、生动。

运用先进的特效技术对节目进行处理,可以使节目的画面更加逼真,从而让观众身临其境。

数字视频特技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2.1较强的处理能力传统视频切换特技实现屏幕效果的主要方式是对两组或若干信号以不同的幅度比例进行有效结合,或者通过各种形状、大小不同的分界线在屏幕的不同位置对屏幕进行分割。

分割屏幕的分界线虽然可以沿着不同的方向进行移动,但并不能对各路图像进行处理。

而数字视频特技相较于传统视频切换特技,能对图像本身视频信号作出尺寸、位置变化、颜色变化、亮度变化的处理。

2.2较强的创造能力数字视频特技在影视节目制作中具有较强的创造性[3]。

影视节目制作人员在进行创作时,创新能力尤为重要。

浅谈数字电影技术

浅谈数字电影技术

浅谈数字电影技术数字电影是指利用电子技术,将电影影像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数字化处理和储存达到制作和放映电影的目的。

数字电影的出现,不仅在制作电影的过程中提高了效率和降低了成本,同时也提高了电影的品质和观赏体验,数字电影技术的发展也成为电影产业不可避免的趋势。

数字电影的发展历程数字电影技术的发展始于上世纪 70 年代,当时美国多个研究机构开始研究如何将电影转换成数字形式。

1984年,第一个数字化的电影上映,这让人们看到了数字电影的前景。

随着数字电影技术的不断发展,1992年,美国放映了第一部完全数字化的电影——《星际旅行6:未来之城》。

接下来,数码电影逐渐代替电影胶片成为电影制作、传播和欣赏的主流方式。

数字电影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数字化制作数字化制作是数字电影技术最早期的应用。

在数字化制作阶段,电影制片人使用电子设备拍摄电影、编辑电影、音效以及剪辑。

数字化制作主要解决了电影制作中沉重、低效的制片过程,可以让电影更快地完成制片流程,也可以在影像和声音的处理上实现更加完美的效果。

第二阶段:数字化后期制作数字化后期制作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图形处理技术和数字音响技术对电影音像进行加工、修复、组合、调整等处理。

数字化后期制作在电影音像的创作和加工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电影创作和制作的时间更短、成本更低。

第三阶段:数字化放映数字化放映是数字电影技术的又一次质的飞跃。

数字化放映是指将经过数字化制作和后期制作的电影放映在电影院的大屏幕上,使观众可以欣赏到更加清晰、真实的画面和声音。

数字化放映的出现也使得电影院更加高效地利用空间、提升观影品质。

数字电影技术的优势数字电影技术与传统电影技术相比有以下几个优势:电影品质更精细传统电影技术的胶片容易出现划痕、污染、变形等问题,影像清晰度和稳定性较差。

而数字电影技术可以将电影纹理全数呈现,使画面更加细腻、清晰、真实,在配色上也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效果。

数字电影特技的艺术魅力

数字电影特技的艺术魅力

数字电影特技的艺术魅力摘要:数字技术创造了神话,创造了奇迹,这预示着它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将会有新的艺术形式——第九艺术的诞生,并不预示着电影艺术的末日,只是到那时电影艺术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和格局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

这就是技术的魅力,技术最终是可以提升艺术,开创电影艺术的另一个新纪元。

关键词:数字技术电影特技魅力特技,电影制作中永恒的话题。

数字特技全称电子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它是将数字用于电影的特殊技术,是一种令传统特技无地自容,令观众无话可说的电脑制作。

它以数字合成、数字图像处理和三维动画为代表,给艺术想象插上了一对腾飞的翅膀,把人们带进一个数字狂欢的视觉时代。

它几乎一夜之间席卷了全球,是现代电影特技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也是电子电影特技发展的极致产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 数字特技创造电影视觉神话(1)数字特技可以用来创造出人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想所未想的全新的电影镜头。

那些敢于赴汤蹈火,不怕粉身碎骨,面对惊心动魄的挑战面不改色心不跳的英雄人物,过去只是存在于作家、艺术家及其忠实的读者或观众的想象中,数字特技却让这些意念中的英雄须眉毕现地展现在观众眼前。

还有堪称经典的《烈火狂风》等影片中,那种让炽热的岩浆在人们的眼前怒火万丈地奔突咆哮,并让提心吊胆的观众目睹了肝胆俱裂的演员在龙卷风中随风抛掷的逼真场景,如果没有数字特技的支持,是根本不可能出现在银幕或荧屏之上的。

还有美国生产的《玩具总动员》、《勇敢人的游戏》、《龙卷风》等大片之所以有不俗的票房,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奇妙的数字特技设计所产生的逼真而神奇的画面效果,使观众领略到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更无法体会到的全新感觉。

(2)数字特技还可以用来完成巨大的、困难的甚至危险的摄制影像。

比如影片《真实的谎言》中在飞机上打斗的场面和导弹拖着人飞行的镜头就是演员根本无法表演的,只能用计算机特技完成;在《泰坦尼克号》影片中,庞大的群众场面如果由演员组成,不仅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与财力,而且难以组织,同时海难的场面也不可能让演员冒着生命危险去完成,这就需要以计算机制作出数字人代替真人表演。

电影特效的看法认识及设想

电影特效的看法认识及设想

电影特效的看法认识及设想电脑特效影视赏析特效电影的看法认识及设想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蜕变,数字殊效把许多本来电影整体表现没用的题材搬上了银幕,创建了全新的电影语言范式和风格。

为创作者提供更多了无穷的想象空间,电影人的思想从技术的束缚中革命了出。

通过数字殊效编剧能缔造出来原本没的人景物,能够复原巨大的古代建筑。

特技电影发生改变了人们的心智,给人们一个真实的虚拟世界。

basefx是一个国际化的公司,洛杉矶的办公室负责海外市场的扩展,国外客户的联系接洽与海外专家技术支持等,而三里屯的制作基地主要负责项目管理和制作。

早期的basefx多承接国外项目,像是《超级8》(super8)、《关键第四号》(iamnumberfour)、《灵魂冲浪》(soulsurfer)等,近年来,国内电影特效的观念开始跟进,而且电影制片的预算大幅提升也促使国内导演开始尝试不同类型的创作,像是魔幻题材的《画壁》,影片中神秘仙境、奇幻效果、奇异生物、华丽唯美的场景都经由basefx依美术概念图落实呈现。

《白银帝国》、《赵氏孤儿》等,basefx皆有部份参与。

多年前,后期特效只占影片总预算的10%左右,而今特效可以占影片预算的40%并非少数,国内的特效预算虽然还不似国外的比例如此之重,但是国内导演利用特效动画来强化影片视觉的概念已经萌芽,只是目前中国电影特效多数以写实需求为主,像是《赵氏孤儿》中箭蠓的动画,缺乏国外骇人怪物之类的生物角色表现。

basefx能获得海内外电影制片公司的认可并非偶然,他们主要采用市面上常见的软件,像是maya、houdini、nuke、mari等,但是每一个部门会配置1-2位td人员(technicaldirector),专门研究软件的运用研发,虽然多数特效公司选用的软件大致相同,但是因为研发的软件插件不同而创造出不同的制作效果,basefx极为看重内部的技术研发、尝试创新,每日有固定时间在放映室观片检验制作成品的效果,此外,也不吝惜培训新人,basecamp便是其中一项免费提供的培训项目,这些因素都是促使他们不断进步成长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电影数字特技的思考和认识
电影艺术是视觉艺术的延伸,是对世界和心灵的再现。

为了达到这种融合,其技术可谓是变化多样,尤其是特技的发展,其经历了传统特技——数字特技的一系列过程。

虽然技术的应用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美的享受,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影艺术需要迅速的变革才得以跟上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在电视艺术大行其道的今天,电影艺术的传统优势正在消失,而计算机的出现使电影艺术重新焕发了其独特的魅力,由计算机参与创造的电影画面不仅能够模拟现实,甚至能够超越现实,实现难以想象的画面,极大地拓展了电影艺术的表现空间。

数字特技全称电子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它是将数字用于电影的特殊技术。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数字特技的出现不仅改变着传统的影视制作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影视制作的效率,同时也以更新、更奇的艺术表现力,带给了观众更具震憾力的视觉冲击,也大大地丰富了影视制作设计手段。

一般来说,数字特技制做画面可分两种。

一种是量线形图形,即单线条几何图形画面;一种是扫描图形,即有色调的扫描影像图形。

动画片中多用第一种,故事影片多用第二种。

制做方法是:根据拍摄要求,计算机进行运算并编制程序;经自动检验校正后,按程序用录像机拍摄录制画面,然后再将磁带信号转录到胶片上使之形成光学影像。

在这里我想解释一下:数字特技和数字特效是不一样的。

数字特效是将数字技术用于电影所产生的特殊视觉效果。

数字特效偏重画面最后的效果,是“名词”。

数字特技偏重于产生这种效果的技术,是“动词”。

它包括计算机影像虚拟生成(二维或三维动画)即计算机数字创建和计算机数控影像技术(数字合成与处理,简称数码制作)即计算机数字控制。

我们在进行数字处理的时候要遵循光线匹配原则,色彩匹配原则,透视匹配原则,时间匹配原则及运动匹配原则等“五项基本原则”。

数字化给视觉提供了全新的表现手段,从宏观上说,计算机参与电影特效的制作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种是创建作用,另一种是控制作用。

计算机三维动画和虚拟技术属于创建作用,数字处理和数字合成属于控制作用。

1 三维动画特技主要用于在实拍中无法用其它方法实现的各种效果。

当前用得最多的除了怪物与飞船,就是烟火与环境。

在大型灾难片的烟火背景和本来就不存在的幻想空间中,使用三维技术就要比实拍模拟廉价而高效,三维技术大概包括:A.仿真角色(用于模拟不明生命体的造型和运动);B.变形对象(各种变形对象、随机变化的环境、柔软的类生命体、制作图像扭曲辅助通道);C.粒子特
效(火焰发射器、星空背景、沙尘、群体动画、动态遮罩);D.仿真场景(异度空间的远景、类生命体的飞船、幻想的植物与建筑); E.灯光模拟(各种光效元素、体积光、闪光、三维镜头光斑)。

2 数字合成特技真正用于电影创作还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

所谓计算机数字影像技术是电子计算机编辑处理影像(仅用电子计算机制作合成状态与动作的技术)与数字影像合成程序(以影片等为素材在电子计算机中合成的技术)在电影制作上的概称,简称数字合成特技。

数字合成特技在影片制作中通常被笼统地归纳成影视后期。

需要合成特技来完成的镜头几乎包含了整个影片的所有特技部分。

最常见的效果包括后期抠像、动态遮罩、各种光效和扭曲。

合成技术大概包括:A.蓝(绿)幕抠像(用于特技摄影中各种人物和场景,删除和增加配色素材中的对象);B.跟踪(匹配前期拍摄的镜头或对象运动,三维与实拍素材合成的位
置参考、人物修饰的参考、光效的位置匹配等);C.调色(匹配所有实拍场景、抠像人物、三维对象在同一镜头里的色彩。

弥补前期拍摄各种环境影响的色彩缺陷);D.扭曲特技(各种时空变化、人物变形);E.二维粒子(弥补三维粒子的不足,局部的图像修饰);F.光效和特技滤镜(提供了给素材添加特效和气氛的无限手段)。

无论哪一种技术都离不开数字计算机,且都需要光学印片, 并且在各种不同题材的影片摄制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成本很高、难度大、费时过多、危险性大的摄制任务或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被摄对象和现象,常常要求摄制一些难于用一般摄制技术方法完成的电影画面,就需要用特技方法去拍摄。

因此特技的作用表现在五个方面:1.完成巨大的、困难的甚至危险的摄制任务。

2. 提高电影镜头的艺术质量,加强艺术效果。

3. 创造全新的电影镜头。

4.扩展银幕的调度空间。

5.节约拍摄时间,降低影片成本。

数字特技技术从形态上观察,是一些借助计算机数字技术电影特技技术。

从美学层面思考,是数字技术给特技技术带来的新手段。

面对数字特技电影,有的研究者是从电影观念和本体论层面来认识问题的,有的研究者已经提出了虚拟现实主义。

更有甚者提出了“电影叙事的游戏假象说”。

与此对照,数字特技电影的叙事信念和叙事形态就和主导文化的文艺理论十分不符。

我们在观看国外的绝大多数影片、尤其是使用数字特技技术的影片时是非中心化的,没有宏大叙事所要求的那种认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的决定论信念。

在观赏的阶段,数字特技电影给我们带来的游戏心态,是对视听奇观的
享受而不是对银幕现实的认同。

因为很多数字电影虚拟的不是“现实”而是21
世纪杀人络中的数字杀手、恐龙复活的侏罗纪公元、彗星撞地球这样的“非现实”!
美国电影《阿甘正传》带给观众的是一种快感观赏,影片试图用轻松和玩笑的态度来稀释历史,在笑声中弥合社会心理的矛盾、交流各民族、各阶层的价值观。

主旋律影片要的是理性创作、权威性观赏,它能否接受这种嬉笑态度,能否容纳那种由数字技术带来的历史场景的明显虚构和历史“再现”即历史阐释的不确定性?
面对数字特技和其它新技术,我看到的却是破除形式崇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今天,谈论“特技”这个词,如果不加限制词,我们指的就是技术。

它只是制造影片真实感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我们无法再把数字特技当作一个物质性的手段,而放弃或逃避我们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数字影像,仅仅是一种手段,影片能否吸引人,能否让世界范围内的更多观众认同,还要看编导对基本的历史事实有无尊重、敢不敢尊重;对人性的认识是否深入、准确;还要看作品中的主题是否蕴涵了一种普世性的基本人道情感和当今商业社会的共同契约。

从技术条件对美学形态的影响来看问题,数字电影也把某种革命性观念“逼”到了我们眼前。

它打破了我们中国大陆学人和电影创作者理解的巴赞电影美学:完整现实的复原。

数字电影给了我们一个存在主义的时空:形式体系没有什么先于其具体活动、具体显现的本质规定性,手段、技术的的自由带来的是创造的无限多向选择,也是理解上的非权威阐释。

以存在主义的眼光看:形式系统语言不提供担保,数字技术给创作者带来自由,给观赏者提供一个非权威的叙事时空,它再次将选择的自由和思考判断的责任放在每个个体观众的肩头。

在我看来,数字特技和其它新技术影片对技术应该是一种对技术控制的平衡。

影片的价值取决于数字技术和真实性叙事的结构平衡。

暴力美学的血腥打斗、数字电影的虚拟现实表面上弱化或者摒弃了社会劝戒或道德审判,但就电影社会学和心理学来说其实是一种把责任和选择交回给观众的电影观。

它是对爱森斯坦“杂耍”蒙太奇观念的彻底反驳。

它的含义是:电影不再提供社会楷模和道德指南,电影也不承担对观众的教化责任,它认为电影提供的是一种纯粹审美判断。

这就是把选择的责任还给每一个观众,它是一种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

当然,它所面对的,也是产生它所不可少的社会环境是:具备商业伦理和基本人道情感的观众、契约健全的商业社会、和由此产生的后现代境况、高度法制化社会、有自由竞争的文化空间、有自由的文化产品选择权。

而在我们这里,大众呼唤和要求都是比较“传统”的写实性电影时空和权威的、有现实感的、认同的观赏接受心理。

这些就是我们面对数字电影的悖论和错位,正是这些错位和悖论构成了数字电影可能给我们的启示和张力。

数字化是一柄双刃剑。

这把双刃剑给我们带来
了启示:影视特技应该为电影而服务,高超的技巧是不露痕迹的。

这也可以作为数字电影一个不能称得上标准的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