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剖面数据
土壤的剖面形态和土壤结构

土壤结构的创造措施
1、调节目的:破坏不良的结构体,创造更多 的团粒结构。 2、调节方法: a、深耕结合施有机肥; b、调节土壤阳离子组成; c、合理耕作; d、合理轮、间、套作; e 、施用土壤结构改良剂。 f、合理灌溉,晒垡冻垡
土壤结构对肥力的影响
土壤结构主要影响土壤的孔隙性,通过孔
隙性来影响水、热、气、肥的运转。
类型
有结构土 (团粒结构)
无结构土 (其余结构体)
特征
共同点:
土粒间是小孔隙,土团 间为大孔隙。
1、小孔隙主 1、小孔隙主要 要是毛管孔隙。是无效孔隙。 大小孔隙相互 大小孔隙相互 贯通不足。 贯通协调。
不同点:
aa1313暗棕壤剖面图暗棕壤剖面图aa1414潮土剖面图潮土剖面图aa1515黄绵土剖面图黄绵土剖面图aa1616龟裂性土剖面龟裂性土剖面aa1717红壤剖面图红壤剖面图aa1818褐土剖面图褐土剖面图aa1919灰化土剖面图灰化土剖面图aa2020黑土剖面图黑土剖面图aa2121黄壤剖面图黄壤剖面图aa2222灌淤土剖面图灌淤土剖面图aa2323栗钙土剖面图栗钙土剖面图aa2424石灰土剖面图石灰土剖面图aa2525磷质石灰土剖面磷质石灰土剖面aa2626灰钙土剖面图灰钙土剖面图aa2727石膏盐盘棕漠土剖面图石膏盐盘棕漠土剖面图aa2828海滨盐土剖面图海滨盐土剖面图aa2929二土壤结构二土壤结构土壤的结构性是对土壤中土粒存在方式的一种描述
5、片状结构
土粒结持体沿水平向发展,外观形态近似 片状,多出现在粉质土的犁底层和表层: a、 较厚的,称为板状结构; b、 较薄的,称为片状结构; c、 较小的,称为鳞片状结构。
5、单粒结构
土粒彼此不胶结,呈孤立存在。
“松沙土”
中国主要土壤类型剖面及景观ppt课件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地带性土壤——石膏盐盘棕漠土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非地带性土壤——龟裂土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非地带性土壤——紫色土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地带性土壤——黑土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地带性土壤——黑钙土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地带性土壤——黄壤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地带性土壤——砖红壤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非地带性土壤——高山草原土
15土壤剖面性态现场记录表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土壤剖面性态现场记录表
项目编号: 第 页 共 页
深度(m)
剖面图
发生层次色
质地
结构
松紧度
孔隙度
植物根系
湿润度
腐殖质
pH值
碳酸盐反应
新生/入侵体
形状、大小、多少、颜色
0
20
40
60
80
100
120
说明:1.剖面图以A、AB、B、BC等自然土壤剖面发育层次代号及界面线绘制剖面图;2.发生层次深度用发生层次代号下加深度表示,如:A 0-25、B 25-50等;3.采样位置填写样品编号及采样区间,如:L220-A0-20,L220-B25-35,L220-C80-100等;4.颜色:对照土壤比色卡填写土壤颜色;5.质地:在野外用手测法进行定性测定,分为砂土、砂壤土、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粘土;6.结构:从某土层取土,使之散开在地面或手中,观察其自然结合的现状和大小,按形状可分为块状、片状和柱状三大类型;按其大小、发育程度和稳定性等,再分为团粒、团块、块状、棱块状、棱柱状、柱状和片状等结构;7.松紧度:利用剖面刀插入土壤中用力大小来鉴定,一般可分为疏松、稍紧、较紧、紧密、极紧;8.植物根系:填写植物根的种类、粗细和数量多少;9.湿润度:以手摸来判定干燥、湿润和潮湿;10.腐殖质:野外估测,用丰富、贫乏表示;11.碳酸盐反应:用无、微弱、中等、强烈表示;12.土壤新生体包括石膏、碳酸钙、铁锰结核等;13.土壤侵入体包括石块、砖块、瓦片、玻璃、金属等。
土壤剖面记录

中文摘要:在庐山,老师们按照每天行进路线,分气象气候、地质地貌、植物、土壤、规划五个方面沿途讲解,期间土壤部分也有进行适当的剖面分析实验,加深了同学们对地理的实地感知。
庐山总的气候特点是多雨多雾,天气变化大,这与山体与鄱阳湖的作用有关;在地貌上,构造地貌、重力地貌、流水地貌明显,另外还有存在争议的第四纪冰川地貌;森林覆盖较好,植物种类丰富,主要是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土壤类型主要分布有红壤、黄壤、山地黄棕壤,垂直分异清晰;庐山的开发和规划,经历了将近一个多世纪,它包含了许多的历史和人文知识,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多方面都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英文摘要:In Mount Lu, the teachers had told us about the climate, geology and geomorphology, branch plant, soil, the five aspects of planning the explanation, according to the daily route. During it ,we have done some analysis experiment for proper section, making students have a deep spot perception of geography .The total climate characteristic of Mount Lu is rainy and foggy, the weather is changeful ,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mountain and Poyang Lake; in the landscape, it’s obvious to see the brtectonic geomorphology, gravity landform, fluvial geomorphology, Quaternary glacial landforms and controversial;Mount Lu has good forest cover, species is rich, mainly of it are forest, evergreen and deciduousbroad-leaved evergreen forest broadleaf, forest, coniferous forest, deciduous; soil type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red soil, yellow soil, mountain yellow brown soil, vertical differentiation is clear; the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of Mount Lu, has experienced nearly a century, it contains many historical and humanistic knowledge, has a profound cultural connotation, has important research value in many aspects . (二)土壤剖面记录1、大月山土壤剖面调查(9.10.)土壤分层土层厚度质地pH值颜色枯枝落叶层 6腐殖质层18 砂壤 4.8 暗棕7.5Y/R.2/2过渡层52 中壤 5.6心土层28 中壤 6.0土壤分层干湿程度结构空隙侵入体枯枝落叶层腐殖质层干碎屑中孔少量碎石、树根过渡层潮块状细孔少量树根心土层湿块状细孔无植被状况:植被生长良好,覆盖完整,有杉树,苔藓和灌丛。
土壤剖面观察试验报告

土壤剖面观察试验报告实验目的1. 掌握土壤剖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
2. 了解土壤剖面的性质和组成。
3. 学习利用土壤剖面的特征对土地利用和管理进行评价和规划。
实验材料1. 铁铲、尺子、手帕、对数表等。
2. 正常林地、旱地、水田等土壤剖面。
实验步骤1. 选择不同类型的土壤剖面,并用铁铲挖出一块直立的土壤剖面样品,尽量保持完整。
2. 观察土壤剖面的外观,记录颜色、质地、土壤层的厚度和分界面的性质等。
3. 用尺子测量每个土壤层的厚度,并记录下来。
4. 用手帕沾水轻轻擦拭每一层土壤的表面,观察有无结壳、密度、孔隙度、透水性、透气性等性质,并记录下来。
5. 用对数表测量每层土壤的pH值、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并进行记录和比较。
6. 根据观察和测量结果,分析土壤剖面的性质,包括土壤类型、水分条件、肥力水平、适用作物等方面,并进行评价和总结。
实验结果样品一:正常林地土壤剖面该土壤剖面由上至下依次为枯枝落叶层、淋溶层、粉砂质土层和粘土质土层。
颜色由上至下变化较大,从黑色、暗棕色到黄色,质地也有所不同。
各层土壤具有一定的厚度,分界面也比较明显。
经过擦拭比较,枯枝落叶层较轻,透水性、透气性好,由于有机质含量较高而导致pH 值偏酸。
淋溶层是粉土和黏土的混合层,密度较大,有较高的肥力,但透水透气性差。
粉砂质土层是较为肥沃的土层,适用于农作物生长。
粘土质土层质量较为粘稠,透气透水性更差,适用性较差。
该土壤剖面由上至下依次为稻草层、稻壳层、粘土质土层和黏土质土层。
颜色由上至下变化较小,基本都是浅褐色,质地相对较为粘稠。
经过擦拭比较,稻草层和稻壳层含有较多的有机质和养分,不仅可以增加土壤肥力,还可以改善土壤质量,提高透水透气性。
粘土质土层适用性较好,肥力水平也较为平均,有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
黏土质土层虽然粘稠但较为肥沃,容易培育作物。
结论通过对三种不同类型土壤剖面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正常林地土壤肥力较好,适用于农业和林业生产。
土壤剖面观察试验报告

湖北师范学院城市与环
境学院
土壤地理学实验报告
土壤剖面的野外观察实验
专业:地理科学
班级: 1202
姓名:王双双
学号: 19
日期: 2014年6月21日
土壤剖面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土壤的外部形态是土壤内在性质的反映,我们可以通过土壤的外部形态来
了解土壤的内在性质,初步确定土壤类型,判断土壤肥力高低,为土壤的利用
改良提供初步意见。
本实习在土壤基本形态观察的基础上,要求学会掌握土壤剖面形态的观察描述技术。
二、实验器材
铁锹,门塞尔比色卡,土壤坚实度计,10%盐酸溶液,pH混合指示剂,白瓷板、玻璃棒、pH标准比色卡,皮尺,剖面刀,铅笔、塑料袋,标签,纸盒,土壤剖
面记载表,文件夹。
三、实验内容
(一)选择土壤剖面点
(二)实验结果
四、结果与分析。
土壤剖面观察实验报告

开课学院及课室: 2017年 11 月 09日
学 院
地理科学
年级、专业、班
地理161
姓名
学号
实验课程名称
自然地理实验
成绩
实验项目名称
土壤剖面的观察
指 导
教 师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土壤的外部形态米了解士壤的内在性质,初步确定土壤类型,判断土壤肥力高低。
2.为土壤的利用改良提供初步意见。
母质层是指土壤剖面下部的层次,位于淀积层和母岩层之间,是未经受土壤发育过程的显著影响的土壤母质。由岩石风化碎屑残积物或运积物构成,很少受生物作用影响,成土作用不明显,基本上保持着母岩的特点。因此严格地讲,母质层不属于土壤发生层,因为其特性并非土壤形成作用所产生。母质层以C表示。
三、使用仪器、材料
铁锹,门塞尔比色卡,土壤坚实度,皮尺,铅笔、塑料袋,标签,袋子。
淋溶层:南方多降雨,雨水的冲积作用使得淋溶层不具有大量的有机物质或者矿物质。由于A 层下发生强烈的淋溶作用,粘粒、铁和铝的三氧[化物与腐殖质一起大量淋失,使淋溶层残留的适应等抗风化性强沙粒和粉砂相对含量增加,出现颜色特别淡的灰白色层。
淀积层:南方地区富含铁、铝离子。淀积层的物质有由上层下移来的铁、铝氧化物,粘粒等,呈现暗棕或红棕色。这层盐基含量高,一般呈中或微碱性反应。
3.在土壤基本形态观察的基础上,学会学握土壤剖面形态的观察描述技术。
二、实验原理
腐殖质层是指富含腐殖质的土壤表层。其显著特征是,色暗,疏松。
淋溶层简称A层。自然土壤剖面的上部,由于长期间水分自地表向下的淋溶作用所形成的层次。其特征为土壤中可溶性盐类和胶体及细小土粒,遭到淋洗,一般淋溶层下部,腐殖质含量少,土色较浅或成灰白色,质地较粗,肥力较低。耕作施肥,对防止淋溶作用,改善土壤性状,有很大效果。
野外土壤剖面记载表

天气 T2-2:
野外命名
海拔:
m 正式定名
土壤
土壤温度状况 T3-2:
温/湿状况 土壤水分状况 T3-2:
地 T3-5:
地 小地形 T3-6:
形 微地形 T3-7:
地 特殊地形 T3-8:
貌 部位 T3-9:
坡度 T3-10:
坡形 T3-11:
坡向 T3-12:
对比度
物质
颜色
矿质瘤状结核 T4-16
丰度 种类 大小
(V%)
(mm)
形状
硬度
剖 面 性 态 特 征(2-4)
发生 层次
盘层胶结与紧实状况 T4-17 连续性 内部构造 胶结程度 物质
填充物 T4-18
丰度 性质 分布
(V%)
侵入体 T4-19 物质 丰度
滑擦面 T4-20 面积 (%)
土壤动物 T4-21
土壤颜色 干态 湿态
干湿状况
根系 T4-7
T4-6 类型 粗细
丰度
(mm)
(条/dm2)
VF&F N&C
细土质地 P23
孔隙度 (%)
孔隙 T4-9
粗细
丰度
(mm) (个/dm2)
类型
位置
剖 面 性 态 特 征(2-2)
发生 层次
土壤结构 T4-10,11 形态 大小 发育程度
丰度 (%)
土体内岩石和矿物碎屑 T4-12 大小 形状 硬度 组成物质 (mm)
%
平均间距:
%
大小:
cm
cm
结持度:
成 因:
长度:
cm 间距:
cm 连续性:
% 厚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剖面数据:
1、黄龙寺
地理位置:29.55000°N 115.97322°E,海拔:900m左右
剖面下层具有网纹红土,该处土壤类型主要为黄棕壤
2、七里冲路口
地理位置:29.55943°N 115.99010°E,海拔:1280m
植被类型:日本柳杉等
土壤剖面观测数据:(山地棕壤观察点)
表1(示范?)
分层OA A AB AB2 B BC 厚度(cm) 较薄,主要是针
3-12 12-27 27-40 40-60 60以上叶枯枝落叶
颜色褐色
表2(小组实践)
分层厚度(cm)颜色松紧度孔隙度干湿度根系状况O 0-7 褐色松多润较多OA 7-10 黄褐色较松少
A 10-17
AB 17-27 黄棕色比较紧
B 27-40 一般湿没有
C 40以上黄色紧少
3、一线天路
地理位置:29.545565°N 116.00252°E,海拔:1107m
植被类型:柳杉、扁柏等
分层厚度(cm)颜色松紧度干湿度
O 0-10 黑色松湿
A 10-32 黑褐-暗棕色稍紧润
B 32-100 黄棕色潮
BC 100以上极紧
土壤结构?团粒→小块状→块状,倾向:145°坡度:40°
没有新生体和侵入体
4、土坝林(山地黄棕壤观察点)
地理位置:29.56861°N 115.97455°E,海拔:1060m
分层厚度(cm)颜色土壤结构质地孔隙度干湿度O 0-10 黑色
A 10-50 黑褐色团状壤土多润
AB 50-82 暗棕色潮
B 82以上黄棕色块状少
好汉坡土壤剖面观察
途好汉坡的土壤剖面观察:
1、海拔:930m
分层厚度(cm) 颜色土壤结构干湿度松紧度孔隙度质地O 0-5
A 5-25 黑色团粒状润较松多壤土
AB 25-30 暗棕-黄
较紧一般壤土
棕
B 30以上黄棕块状潮紧少黏土B层有侵入体(碎石)
2、海拔:858m
分层厚度(cm) 颜色干湿度土壤质地土壤结构松紧度孔隙度O 0-5
A 5-30 黑褐色湿壤土团粒状疏散多
B 30-50 棕色润砂壤稍紧
BC 50-90 黄棕色块状较紧一般
C 90以上红棕色潮砂土团块状紧实少
A、B层有根系,C层有侵入体
3、海拔:842m(黄壤与红壤交界处)
分层厚度(cm) 颜色松紧度干湿度土壤质地孔隙度土壤结构
A 0-46 暗棕色稍松润砂壤土多团粒状
B 46-100 黄棕色较紧潮壤土少块状
植被类型:黄山松几乎没有,该处属于针阔叶混交林且有大量人工林,海拔每下降100m积温增加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