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艺与茶道课之作文
茶艺学习心得体会(精选32篇)

茶艺学习⼼得体会(精选32篇)茶艺学习⼼得体会 什么是⼼得体会? ⼼得体会是指⼀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字。
语⾔类读书⼼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字,近似于经验总结。
茶艺学习⼼得体会(精选32篇) 当我们经过反思,对⽣活有了新的看法时,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
相信许多⼈会觉得⼼得体会很难写吧,以下是⼩编为⼤家整理的茶艺学习⼼得体会(精选32篇),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茶艺学习⼼得体会1 作为院拓所接触到的第⼀门课程——中国茶艺。
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只知道中国茶叶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只知道喝茶有很多保健功效,除此之外也没有更多的认识了。
在学习了整整⼀周的茶艺课程之后,我对茶具、茶的种类,泡茶的基本流程都有了⼀定的认识。
这门课和其他科⽬不同,它是⼀门实践性课程,更注重的是我们的实际操作能⼒。
虽然中间换了⼏位⽼师,但⽼师们都很耐⼼负责。
⽼师⼀开始先是对⼀些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接着让我们看视频,然后亲⾃给我们做⽰范。
因为是第⼀次接触这门课,所以我对这些茶具都特别感兴趣。
我家不是那种经常喝茶的家庭,在家⼏乎没有泡过茶。
很多⼯具是上了这门课之后才认识的。
例如形状如夹⼦的称呼茶夹;形状如勺⼦的称呼为茶勺;形状是⼀个环形的⽃称呼为茶漏;形状为⼀根细头针形状的称呼为茶针或茶茶通;形象为⼀扁平弯头⽊棍称呼为茶刮;形状为花瓶造型的称呼为茶瓶。
茶艺学是⼀门新的学科,它包含有知、情、意的部分,是综合的学科,也是整合的科学。
学习了茶的相关知识之后,各种体会也慢慢随着茶知识的提⾼⽽产⽣。
⽼师给我们看的视频,也让我们知道了制作茶叶的过程需要多么的认真和负责的态度,勤劳的茶农从采茶,到杀青,揉捻,⼲燥,每⼀个步骤都那么重要,容不得半点马虎,正是因为他们认真的⼯作和细⼼的态度,才能让我们在家⾥喝上⾹⽓扑⿐,热腾腾的好茶。
它们的加⼯⽅法让我⼤感茶的复杂以及深刻的内涵,这些都蕴藏着⾼尚的品质。
学习插花与茶道有感

学习插花与茶道有感中国是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也是茶的发源地!!很早以前茶就已经在中国非常流行了,并且一直被我们视为珍品!!在古代茶被国外的传教士带回他们的国家,并因为味道独特品质优秀被视为珍品,并且只有贵族才能享用。
随着历史的发展,茶叶已经越来越流行于世界各地。
茶有很多种类,像是绿茶,红茶,茉莉花茶,普洱茶,铁观音茶,毛尖茶等等。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喝法有不同的品茶方式。
茶在千百年来能被视为珍品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口味独特还因为它有修身养性健体的功效。
关于茶的认识,我的想法还很肤浅,以下是我在课堂上和在张立坤老师的书中学到的一些东西。
“鲁迅先生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首先必须有工夫,其次是练出来的特别的感觉”。
品茶有三个境界:(一)信:真实,是物质方面的需求;(二)雅:高雅,是精神方面的感受;(三)达:通达,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茶道是一茶为载体,以道德为原则,通过品茶而参悟人生的一种修行。
绿茶是中国生产历史最悠久,产量最多的一种茶叶。
习茶的方法是:采青,杀青(蒸青,炒青),揉捻,干燥(炒青,烘青,晒青)。
‘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盖非人力所可致,正焙之不过四五家,不过一二株。
’白茶主要分为两类1.白芽茶:用大白茶肥壮的芽头制成的白茶;2.白叶茶:采摘一芽二三叶或单片叶为原料加工而成的白茶,有白牡丹,汞眉,寿眉等品种。
黄茶是一种很独特的茶叶。
其制作工艺近似绿茶,加工工序为:鲜叶—>杀青—>揉捻—>焖黄—>干燥。
黄茶的汤色,香气,味道要比绿茶,白茶更浓郁。
黄茶依原料茶叶嫩度和大小分为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
青茶是介于不发酵的绿茶和全发酵的红茶之间的一类茶叶,属于半发酵茶类,因干茶色泽多半青褐故称青茶茶界俗称乌龙茶,是中国特有的茶类之一。
青茶按加工工艺可分为:闽北乌龙,闽南乌龙,广东乌龙,台湾乌龙。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类。
由于全发酵所以形成红茶“红叶红面”的品质特点。
花艺与茶道

花艺与茶道听课感想姓名:段琛璐学号:2220143137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三班说真的,《花艺与茶道》这门选修课与我想象的有“点”出入,一开始天真的我以为是在某一个偏僻但却充满古朴文化气息的教室里,配上昏暗但又不失古雅的灯光,每个人,平心静气,相互一笑,席地而坐,前方摆着古色古香的茶具,中间放置释放幽幽并沁人心脾的龙涎香,我们在长胡子老师的朗朗教诲中,右手的大拇指与食指轻捏刻有古代图案花纹的紫砂杯,左手缓缓并优雅的帮扶着右手,随后,右手轻抬,淡雅或是浓郁亦或是幽香的茶水滑入咽喉,随后闭上眼睛,听着,风的走过,碧叶的摇曳,怦然的心动~~~~~~~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当理想碰上现实,理想壮烈的碎了一地,远航楼里一间硕大的教室里挤满了人,我呵呵一笑,还是太年轻啊,啧啧啧~~~~~,不过令我欣慰的是,花茶老师挺帅的。
言归正传,这是我听过的最真的、最能让我反省的、最让我不虚此行的课。
老师不遗余力的讲述他的经历、观点、意见及见闻,他丰富的知识底蕴让我望尘莫及,井底之蛙的天下只是一本书,老师确是在无数本书的基础上并讲解了自己的观念,或许他爆粗口,但往往爆的却是我鼓起一千遍勇气都不敢去想的、去做的,像这样随心所欲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的人还有吗?不得不说,我在许多事面前就是一个弱者,不是畏惧困难,而是不敢踏出第一步,往往将雏形的梦想拘泥在鸟窝里,真为自己默哀,或许我也应该或者说早就应该去学会改变了吧,像老师一样淡定又不虚此行的去生活,去品味,我也应该踏出自己的一步吧。
在老师的每一节课上都似乎像一场修行,没有矫揉造作、木讷呆板,想其所想,言其所言,一切都像花谢了,自然会开那样自然,你会慢慢融入其中,恨不得将所有的属于他的知识全盘接收,但一想,似乎接收了又岂是我能消化了的,老师似乎不再和我们一样的境界了,他能看到好多我看不到的事情,但也却觉得他也是一样的入世者,会和我们一样不高兴会骂,不舒服会发牢骚,在实时交错中,我们品味着他,他也品味着我们,慢慢的我们的年少轻狂对上他的干练锐利,我们的天马行空对上他的口若悬河,我们在对碰中寻找灵感,在对碰中寻找心灵触动。
学习茶道的感悟范文3篇

学习茶道的感悟范文3篇我们在学习茶道的时候会有一些感悟,那么你们知道众人学习茶道的感悟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学习茶道的感悟范文,一起来看看。
学习茶道的感悟范文1学习茶艺的感想自从学习,从事茶文化以来,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年时间,但我已深深爱上茶,每天都会泡上几泡和朋友们分享,以茶会友。
茶道属于东方文化。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在于东方文化往往没有一个科学的、准确的定义,而要靠个人凭借自己的悟性去揣摩它、理解它。
中国人崇尚自然,朴实谦和,不重形式。
饮茶就是最好的体现,不像日本茶道有严格的仪式和浓厚的宗教色彩,但茶道毕竟不同于日常的饮茶。
在中国饮茶分为两类,一类是“混饮”,即在茶中加盐、加糖、加奶活葱、桔皮、薄荷、桂圆、红枣,根据个人的口味嗜好,爱怎么喝就怎么喝。
另一类是“清饮”,即在茶中不加入任何有损茶本味与真香的配料,单单用水泡茶来喝。
“茶饮”又可分为四个层次:将茶当饮料解渴,大碗海喝,称之为“喝茶”;如果注重茶的色香味,讲究水质差距,喝的时候又能细细品味,可称之为“品茶”,如果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等,可称之为“茶艺”,而在茶事活动中融入这里、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味人生、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洗礼,这是中国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
茶道不同于茶艺,它不但讲求表现形式,而且注重精神内涵。
中国茶道在从事茶事时所讲究的“真”,不仅包括茶是真茶、真香、真味;环境最好是真山真水;挂的字画最好是名家名人的真迹;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还包括了对人要真心,顾客要真情,说话要真诚,心境要真闲。
茶事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每一个环节都要求真。
而中国茶道追求的“真”有三重含义:1.追求道之真,即通过茶事活动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达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的目的。
2.追求情之真。
即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得以发展,达到茶人之间互见真心的境界。
插花和茶艺培训心得体会

插花和茶艺培训心得体会插花和茶艺是典型的文化艺术,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插花和茶艺对于提高个人素养和营造高雅生活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近来我参加了插花和茶艺的培训,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和体会。
下面我就来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一、插花培训心得插花是一种较为精致的艺术,对于我这样一个生活比较粗糙的人来说,绝对需要细心耐心去学习。
在培训中,老师们教授了我们许多基本的花材搭配和花艺技巧。
从几根花杆的搭配到整个作品的构思,都需要细心考虑和处理。
在插花作品中,花材的选择非常重要,不同的花材有不同的用法和效果,需要掌握好它们的特点。
同时,插花的角度、高低、密度、空间和色彩的搭配也是关键,这些都决定了这个作品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作为一名初学者,在插花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心态和细心的重要性。
要将花材插好要有耐心,不能心急总想要快速完成作品,一旦有不慎,甚至可能影响整个作品的美感。
另外,花材插好后要细心打理,使花艺(插花作品)看起来更加完美。
后来我独立完成了自己的一份花艺作品,虽然有一些小瑕疵,但总的来说,我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二、茶艺培训心得茶艺是一门独立的艺术,不仅仅是简单地泡一杯茶,而是一种讲究礼仪、规矩和感情交流的表达方式。
在茶艺培训中,老师们告诉我们,饮茶要有五心:诚心、谦心、平常心、安心、虚心。
这五心体现在了招待人、泡茶、斟茶和品茶的过程中。
在茶艺中,制茶就像一门高明的技艺,从选茶、烘焙到调制,都需要技细心操作,有几分饕餮之功的感觉。
在茶艺的培训过程中,我懂得了许多文化礼仪的知识。
茶道文化讲究的是“雅俗共赏”,简单的行为里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这种方式传达着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感情。
在品茶时,我们还应该注意气息和味道的品评,慢慢品味出其特色和内涵。
这种过程非常犹如人与自然的对话,会让我们的心境趋于平静和喜悦。
茶艺和插花是比较高雅的文化艺术,涉及到的文化内涵和礼仪规则,都需要细心理解和周详处理。
茶艺和插花都讲究的是慢节奏、细致化、微创新,这种生活方式对于当代人来说是非常受用的。
学习茶道作文(精选31篇)

学习茶道作文学习茶道作文(精选31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
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习茶道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茶道作文篇1当我知道要学习茶道时,我很好奇:茶道是什么呀?同时我也很奇怪,茶道就是喝茶吗?但是喝茶也只有把茶叶放进去,然后加入水就行啦,怎么还需要学呢。
刚坐到位子上,一位端庄大方的茶道老师走上了讲台。
她的声音温柔而清晰:“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茶道是什么吗?茶好不好喝?茶分别有绿茶、红茶,白茶、黑茶、黄茶,青茶也叫乌龙茶六大种类。
……”讲完茶文化,接着老师又讲起了怎么沏茶……,我竖起耳朵认真地听着,生怕漏了一个过程。
听到老师说:“好了,小朋友们自己动手沏一壶茶吧。
”我跃跃欲试了,但是看着桌上洁白的茶器,我既兴奋又紧张。
温好了杯,砌茶就正式开始啦。
把茶叶放到盖碗里,小心地加入热水,接下去要把茶水倒入公道杯里。
可是盖碗不听话啊,水沿着碗壁流到了杯底,弄得桌子上都是水。
还好,我事先准备好了餐巾纸,桌子上又变干净了。
不过,第一次沏的茶可不能喝,这是在洗茶,于是我把水倒入了水盂里。
我把新泡好的茶依次倒入品茗杯里。
第一杯茶,献给妈妈。
第二杯献给旁边的小伙伴,第三杯就是我自己的了。
按照老师教的茶要品三口。
因为“品”字就是有三个口组成的呀。
我慢慢地品着,虽然我还没喝习惯它的苦,但是茶真的好香啊!对了,我还知道茶只能沏七次哦,再泡下去就没那么有味道了。
当活动结束时,我把茶器洗得干干静静,按原来的位子摆放整齐。
我觉得这次的小记者活动太有趣了,它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让我明白了做事情要细心,有耐心,更要有始有终的茶道精神。
学习茶道作文篇2今天,我们202班小分队又出动了,一起去中国茶叶博物馆学茶道。
我们刚到就找了一个地方停车,车停好了,我们走了一会儿就看到了一大块地方种满了茶叶。
花艺与茶道

学期之初,在各种原因的综合作用下选择了“花艺与茶道”。
对这门课虽然不是极富兴趣,但是茶花,品茶之事,也是能都对自身修养有不上提高,应该也不是很折磨人的课。
期末考试要求概述18周的上课内容,这个我想我是不可能做到了,第一二周老师大概介绍课程安排,要求,穿插介绍一些自身经历,伴随一些关于鲜花和茶叶的小提问,之后的一周发放茶具,领到4个(3类)茶杯,还有茶叶小样。
之后一周介绍了几种绿茶。
然后是一次插花实践,我将作品带回寝室照了相,放了3个星期。
之后随着上课人数减少,讲课的主题也是是情况而定,在国学中穿插茶花茶艺,同时结合社会问题,有时也包含个人感想,还有玉石茶具,传统风俗。
上课之前便对老师有所耳闻,很有风格,原来以为这会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因为插花和茶艺,多在手法的技术精巧,还有就是要对各种茶叶,花草有了解,能区分,会搭配;但是上了几节课之后,感觉上课压力很大,一点也没有之前所想的轻松。
课上所讲的很多内容,引申的知识,让我觉得做自己好像没读过书一样,这点我得承认。
确实自己平时除了课本也不看什么其他的书,这点很惭愧。
但是让我最有感触的并不是这些,毕竟我还有读书的时间,还有读书的可能,只要自己有这样的信念。
让我很有感触的是关于之前一周上课时提到的学生听课质量的东西。
确实现在大学扩招,教育改革之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大学教育已经从之前的精英教育转变为普及的教育,学生对待上课的态度也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为了让整个国家的整体教育水平提升,国家对大学录取采取了放宽的政策,这是能够有效提高全民学历水平的方法,但是不是提高受教育水平的好方法呢,我不知道。
老师说对很对,几年之前,也许会有很多人甚至是旁听,都希望能够多听一节课,但是现在,大家很多情况下只是为了那个学分,不听课原因只在于学生? 不完全是,也许可以利用这选修课的时间学好专业课,可以背背单词,可以做做兼职,可以。
,如果是这样,我想老师您也不能完全责备学生吧,因为毕竟大家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只是他们把你作为机会成本抛弃了,因为,上大学已经不仅仅是来读书的。
花艺课堂作文

花艺课堂作文前几天,我心血来潮报名参加了一个花艺课堂。
原本只是想打发一下无聊的周末时光,没想到却收获了满满的惊喜和乐趣。
那天,我早早地来到了花艺课堂的教室。
一进门,就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
教室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鲜花和绿植,五颜六色的花朵争奇斗艳,散发出阵阵迷人的香气。
绿色的叶子像是一片片小小的翡翠,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
花艺老师是一个温柔又有气质的姐姐,她微笑着迎接我们,那笑容就像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让人心里暖洋洋的。
老师先给我们简单介绍了一下花艺的基本知识,什么花适合做主角,什么花适合当配角,还有各种花的花语。
我听得津津有味,心里想着:原来这小小的一束花里,还有这么多的学问呢!终于到了动手实践的环节,老师发给我们每人一个花篮和一堆花材。
我看着面前的花材,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
这时,老师走到我身边,轻轻地说:“别着急,先想一想你想要什么样的风格,是清新自然的,还是热烈奔放的?”我想了想,说:“我想要清新自然一点的。
”老师点点头,拿起几支白色的百合花和淡粉色的康乃馨递给我:“那你可以先从这几种花开始。
”我小心翼翼地接过花,开始修剪枝叶。
百合花的香气扑鼻而来,让我心情格外舒畅。
我仔细地剪掉多余的叶子,把百合花的茎剪成合适的长度,然后轻轻地插进花篮里。
接着,我又拿起康乃馨,康乃馨的花瓣柔软而细腻,就像婴儿的皮肤一样。
我把康乃馨围绕着百合花插好,顿时,花篮里已经有了一些形状。
在插其他花材的时候,我可遇到了不少困难。
有一支玫瑰花的刺特别多,我不小心扎到了手指,“哎呀”一声叫了出来。
旁边的小伙伴听到我的叫声,关切地问:“怎么啦?”我苦着脸说:“被玫瑰刺扎到了。
”小伙伴笑着说:“这玫瑰可真是带刺的美人儿,不好惹呀!”听了她的话,我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好不容易把花材都插好了,我开始调整花的位置和角度。
这可真是个细致活儿,稍微动一下,整个花篮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我一会儿把这朵花往左移一点,一会儿又把那朵花往上抬一点,折腾了好半天,终于觉得满意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艺与茶道课之作文
花艺与茶道课快要结课的了,正好趁今天心情不大好写点什么。
结合我选这课的原因及这学期我听课的表现,我表示很对不起老师对不起我自己,记得上学期选课的时候很是开心,因为可以依据自己所喜欢的去选合自己胃口的课了。
当时选这课是因为我喜欢茶,不仅喜欢喝茶也喜欢茶文化以及与之相关禅师对于茶道的领悟。
感觉他们特强悍。
于是我乐颠的选了这课,当时想像中的老师是十分风趣十分有学问的男老师,我就爱听这样的老师讲的课,他能旁征博引的教给你一些东西,我高中同桌以前教我题目的时候都是不直接和我说答案而是引导我的。
上第一节课的时候我们宿舍四个坐在最后一排,这一节课我真的真的是很认真很认真的去听了的,虽然对于老师说的话有时候听不大清,可能是语速的原因吧,也可能是因为教室太大了回声的原因。
不过依然从听懂的话语中感觉到了这个老师和我想象中的挺像的,老师第一节课在黑板上随便几笔就用粉笔描出了兰花,当时就特崇拜老师,随后老师把我们说的一阵笑,毫无疑问他够幽默。
这不是在夸老师,真的是我当时想的。
慢慢的,我上课不大听的了,和她们一起坐在后面,课前去商店买点吃的啊,课上做做作业的啊,反正一切不认真听课的行为我们都做的差不多的了。
覃彪喜在《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一书中曾说过大学不逃课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当时特赞同,应该是叛逆心理比较重,而一般人都不是很赞同逃课啥的,所以当初次听到这话得时候比较能有共鸣的吧。
可是现在觉得有的课还是不能逃的啊。
对于这个课呢,感觉开设这个课是有必要的,因为老师好好,虽然我本人没大听,但相信那些听了的肯定学的不少的吧。
当我听到老师说以后在海大不会再看这么多课的时候,我当时就替海大以及未来的海大的学弟学妹们感到悲哀,海大的选修课也学了几门的了,感觉没几个老师有这么风趣的的了。
老师,是不是我们这些人让你特别失望的啊,如果是因为我们的表现让你做出这种决定的话,感觉我们太罪恶了,或许学弟学妹们能从你那真的学到啥东西的呢,那样的话我们毁了他们一次可能学习的机会的了。
望老师酌情考虑。
额,我也不知道这写了啥,这算不算是作文的呢,其实我觉得更像是日记,可能因为我有记日记的习惯因而我写的可能也是很随性的写成日记的形式了吧,不过反回去看了一遍,发现真的没写啥,连我自己想表达啥我都没看出来。
不知道老师能不能看,如果能看呢,就浪费老师时间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