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品茶之道

合集下载

茶与花的交融茶艺师的插花艺术

茶与花的交融茶艺师的插花艺术

茶与花的交融茶艺师的插花艺术茶与花的交融:茶艺师的插花艺术茶与花,作为传统文化的两大元素,互为辅彰,相得益彰。

茶,使生活得到滋养和安宁;花,为生活带来美感和活力。

二者的交融,成就了茶艺师的插花艺术,使人们在品茶的同时领略到质朴而高雅的花艺之美。

一、茶与花:文化的交融茶与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茶作为一种独特的饮品,具有醇香的气息和独特的口感,而花则以其丰富多彩的色彩和婀娜多姿的形态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茶与花的结合,既体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同时也展示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二、茶艺师的角色与技艺茶艺师,是专门从事茶艺表演与传授的专业人士。

他们以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知识,致力于将茶与花两者融合在一起,创造出独具匠心的插花艺术。

茶艺师不仅需掌握茶艺的基本要素,还需要具备对花艺的深入了解和把握,以选取合适的花材、设计独特的插花造型,将茶与花的美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三、茶艺师的插花艺术茶艺师的插花艺术旨在通过花艺的手法,为品茶过程增添一份雅致和美感。

插花艺术可以通过不同的插花形式和花色搭配,让茶室更加生动活泼。

例如,清新淡雅的茶花插花,为茶室注入一份宁静和安详;艳丽多彩的花束插花,则给人带来一份热情和活力。

茶艺师的插花艺术不仅能够为品茶过程增添一份视觉的享受,同时也为人们在品尝茶饮的同时提供了更多层次的感受。

四、茶与花的情感共鸣茶与花的交融,在插花艺术中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情感共鸣。

茶,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花,有其独特的生命力和美感。

二者相结合,通过插花艺术传递一种和谐与平衡的感受。

细致入微的插花艺术,使人们在品茶的过程中更加陶冶情操,沉淀心灵。

茶与花的共鸣,不仅是一种审美上的愉悦,更是一种对自然、对人类生活的思考与热爱。

五、茶艺师的责任与使命茶艺师作为茶与花的连接者和传承者,承载着传统文化的责任与使命。

他们通过自己的艺术表演和传授,将茶与花艺结合的技艺传承给后人,使其在今后的创作中发扬光大。

中国茶道插花艺术

中国茶道插花艺术

中国茶道插花艺术中国茶道插花艺术是一门结合中国传统茶道与插花技艺的独特艺术形式。

茶道以茶艺为核心,注重茶的品质和制作过程,而插花则以花艺为主线,追求自然美与造型美的结合。

将二者有机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茶道插花艺术,既满足了观赏与品茗的需求,也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茶道与插花的渊源中国茶道起源于古代的仙山茶会,是一种追求禅境与雅致的饮茶方式。

插花艺术则源自中国古代花神插花祭祀的仪式。

两者都蕴含着追求自然与和谐的思想,因此,将茶道与插花相结合,形成了中国茶道插花艺术。

二、中国茶道插花艺术的特点1. 自然美的追求:中国茶道插花艺术强调对自然的尊重和追求,注重表现花草的自然美。

插花者会选择具有自然形态和色彩的花材,并注意布置和造型的自然流畅,使插花作品呈现出自然之美。

2. 协调与平衡:中国茶道插花艺术注重协调与平衡的表达。

插花者会结合茶道神韵和插花韵味,通过布局和花材的选择,使茶道和插花之间达到一种协调和谐的空间感和视觉效果。

3. 简约与克制:中国茶道插花艺术倡导克己奉公、简约自制的精神。

插花作品不追求繁杂的装饰和夸张的形式,而是以简约的方式表现花材的美和插花者的心境,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受。

4. 寓意与表达:中国茶道插花艺术追求寓意和表达的结合。

插花者通常会根据不同的茶道主题和场景,选择不同的花材和造型来表达特定的情感和意境,以增加茶道仪式的艺术内涵。

三、中国茶道插花艺术的应用与发展中国茶道插花艺术既可以作为茶道的陪衬,也可以独立展示。

在一些茶道馆和艺术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插花作品的应用,为茶道增添了艺术的魅力。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高,中国茶道插花艺术正在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门类。

在中国茶道插花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茶道爱好者开始学习插花艺术,既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茶道的内涵,也是为了丰富自身的艺术修养。

而插花艺术家则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将中国茶道插花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使之与国际茶艺插花艺术水平相接轨。

中国茶道茶道插花

中国茶道茶道插花

中国茶道茶道插花茶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被誉为“雅俗共赏、以茶为媒、以礼为核、以道为本”的艺术形式。

而在茶道中,茶道插花更是扮演着一种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中国茶道中的茶道插花艺术,包括其历史渊源、意义及技巧。

一、历史渊源茶道插花,最早可追溯至中国古代的唐代。

当时,茶道被视为文人雅士的修身之道,而花艺则是他们表达情感以及塑造雅致空间的重要手段。

茶道插花,随着茶道的发展而逐渐演化并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

在宋代,茶道插花逐渐被纳入茶道仪式的一部分。

文人士大夫们常常以茶道插花来净化心灵,使得整个茶道过程更加美感和舒适。

并且,茶道插花在宋代达到了巅峰,不再仅仅追求花材的美感,更注重花材的择选和搭配,以及插花的造型和布局。

明代,随着茶道的日益兴盛,茶道插花成为了茶道仪式中的一项重要环节。

明代的不少茶具创作,也是为了茶道插花所设计的。

茶道插花成为了茶道仪式不可或缺的一环。

二、茶道插花的意义茶道插花作为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意义。

首先,茶道插花可以给茶室营造出一种雅致与美感。

通过将花材巧妙地插入到花器中,再将其放置在茶室的适当位置,可以让整个茶室氛围更加雅致、舒适。

花草的芬芳和色彩,使得茶道仪式更具仪式感,进而提升了整体的视觉和心灵愉悦感。

其次,茶道插花可以向来宾传递出主人的心意。

文人雅士们通过插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情,同时也是对来宾的敬意和款待。

通过茶道插花,主人与客人之间的情感得以传递和沟通,更加增强了茶道仪式的内涵和情感韵味。

第三,茶道插花可以给茶人提供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在茶道仪式中,插花需要精细的观察花材、择选与搭配,并凭借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来进行插花。

这种过程需要茶人的专注与耐心,有助于茶人调整自己的情绪,并提升专注力与创造力。

三、茶道插花的技巧茶道插花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下面将介绍几个常用的技巧。

首先,要保持简约与朴素。

茶道插花不能过于繁琐,应保持简约的原则。

《插花与茶艺操作》课件

《插花与茶艺操作》课件

花茶融合
将插花和茶艺相结合,赋予茶点 与饮品更多的艺术感。
艺术茶具
采用独特的花卉设计茶具,增添 美感与观赏价值。
插花茶艺表演
通过精心设计的插花茶艺表演, 展示独特的艺术和仪式感。
6. 提高技巧与实践建议
1
创新与实践
鼓励尝试新的插花和茶艺技巧,并进行实践与探索。
2
学习与交流
多参与插花和茶艺的学习班、研讨会,与他人分享经验和心得。
2. 插花的基本技巧与步骤
材料选择
了解不同花材的特点和搭配。
色彩与造型
掌握色彩搭配与造型美学,创造独特的插花作 品。
剪裁与插入
学习正确的剪裁与插花的日常保养。
3. 茶艺的基本知识与流程
茶叶种类
探索不同茶叶的种类和特点。
泡茶步骤
学习传统茶道的步骤和仪式。
品茶技巧
了解如何品味茶的香气、滋味 和口感。
4. 插花与茶艺的共同点和联系
1 表现艺术
插花和茶艺都是一种表现艺术,通过独特的形式传达美的感受。
2 自然与和谐
两者都追求自然与和谐的美,体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3 心灵与身体
插花和茶艺都能带给人们心灵的平静与身体的放松。
5. 案例分享:插花与茶艺的结合
3
专业导师指导
寻找有经验的导师,获得专业指导与反馈。
7. 结语与总结
插花与茶艺是两门相辅相成的艺术,它们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带给我们美的 享受。通过创作和实践,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技巧,并将这一传统艺术延续 下去。
《插花与茶艺操作》PPT 课件
本PPT课件将带你了解《插花与茶艺操作》的奥秘。通过独特的排版与精美的 插图,我们将深入介绍插花与茶艺的基本知识、技巧和联系,以及案例分享 和实践建议。

花艺与茶道心得体会范文

花艺与茶道心得体会范文

【导语】所谓⼼得就是⼯作或学习中的体验和领悟到的东西,亦可以称作⼼得体会。

“⼼得体会”是⼀种⽇常应⽤⽂体,属于议论⽂的范畴。

⼀般篇幅可长可短,结构⽐较简单。

下⾯是由为⼤家整理的“花艺与茶道⼼得体会范⽂”,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

花艺与茶道⼼得体会【1】 插花是⼀门艺术,泡茶的每⼀个动作,每⼀个⼼态,都是与我们的⽣活息息相关的。

只要⽤⼼去体会,便会收获很多。

插花课上了解了花的品种,很多诗⼈喜欢菊花,看重的是它历尽风霜⽽坚贞不屈的⾼尚品格。

杜甫曾说“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元稹说得更直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花。

”这两句诗抒写了⾃⼰的爱菊之情,盛赞菊花的坚贞品格。

花也有⾃⼰的精神,了解的花不同个性。

插花的⽅法也是各种各样,插花艺术虽与雕像、盆景、造园。

建筑等艺术学科有很多共同之处,但也有其⾃⼰的特点。

插花特点时间性强,随意性强,装饰性强,总之插花艺术是最接近⽣活环境、最容易被⼈们所接受的⼀种美化⽅式,⼀种艺术修养及⽂化娱乐的活动。

插花的选材也很重要,考虑的是插花的⽬的和⽤途,还有个⼈喜好与创作风格挑选花材。

挑选花材是创作的开始,是艺术构思的过程,所以不是盲⽬的。

插花的历史很是悠长,⽇本花道起源于中国,不仅流派众多,花型有特⾊,技艺⾼妙,⽽且活动⾯很⼴,其国内上下和世界各地,都有⽇本花道各⼤流派的分⽀机构,随起源与中国,但却演化成⽇本⼤和名族特有的传统⽂化艺术之⼀,并且早已⾛向世界。

中国的插花种类,按照不同的容器、应⽤⽅式和特殊形式,有瓶式、盆式、筒式、野味式、挂掉式、盆景式等。

中国插花艺术在汲取各国,各地区插花艺术的精华中,逐渐成熟起来。

花艺茶道中茶⽂化是必要的,茶⽂化包括茶叶品评技法、艺术操作⼿段的鉴赏、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

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化现象。

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

全世界有⼀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都喜爱品茗。

茶道插花

茶道插花
维普资讯
冒冒 詈腱 ●


刚 劲 、秀 色 一 般 不 超 过 三 种 , 描 淡 写 , 雅 脱 轻 清
雅 等 都 可 俗 。 花 枝 多 选 择 山花 野 卉 , 枝 或两 三 一
体 现 。 各 枝 ,用 最 自然 的 方法 摆 放 在 花 器 里 , 使
数量 不多,以姿和 j
不 不 , 展现 了多姿多彩 的茶道插 花作品。花枝 质 取 材 , 花 哨 、 l
线条千变万化 , 表现力非常丰 富, 柔美 、 多余 。作 品中的颜 i

维普资讯
垒 !呈 鬣 冒 阻 雪
பைடு நூலகம்
强 的 粘 土 . 般 的 土壤 均 适 合 络 石 的 一
饮茶 , 重一个“ ” 。 “ 茶 ” 注 品 字 品 不 材 自然 的形 式美、 色彩 美。对待每一片
每 或 在 现 代 花 艺 发展 过 程 中 , 道 插 花 仅 是 鉴 别 茶 的优 劣 , 带 有 神 思 遐 想 和 叶 、 一 枝 花 都 是 顺 其 自 然 之 势 , 直 茶 也 或 巧妙 组 合 , 之 各 得 其 使 表 现 出的 主 要 风格 特 点 是 : 条 优 美 的 线 领 略 饮茶 情 趣 之 意 。在 百忙 之 中泡 上 一 或 曲 、 仰 或 俯 , 彼 宛 充 造型 、 洁淡雅 的用材 、 简 自然清新 的情 壶 浓 茶 , 雅 静 简 洁 之 处 , 啜 慢 品 、 所 , 此 和 谐 共 处 , 如 自然 天 成 , 满 择 细 自 趣 、 情 画意 的意 境 。 诗 斟 自饮 , 以消 除疲 劳 、 烦 益 思 、 奋 了蓬 勃 的生 命 力 ,毫 无 刻 意 造 作 之 气 。 可 涤 振 也 精神 , 美 的享 受 , 是 精神 的升 华 。品 茶 是 即 使修 剪 , 不 显 露 丝 毫 人 工痕 迹 。 构

学习插花与茶道有感

学习插花与茶道有感

学习插花与茶道有感中国是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也是茶的发源地!!很早以前茶就已经在中国非常流行了,并且一直被我们视为珍品!!在古代茶被国外的传教士带回他们的国家,并因为味道独特品质优秀被视为珍品,并且只有贵族才能享用。

随着历史的发展,茶叶已经越来越流行于世界各地。

茶有很多种类,像是绿茶,红茶,茉莉花茶,普洱茶,铁观音茶,毛尖茶等等。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喝法有不同的品茶方式。

茶在千百年来能被视为珍品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口味独特还因为它有修身养性健体的功效。

关于茶的认识,我的想法还很肤浅,以下是我在课堂上和在张立坤老师的书中学到的一些东西。

“鲁迅先生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首先必须有工夫,其次是练出来的特别的感觉”。

品茶有三个境界:(一)信:真实,是物质方面的需求;(二)雅:高雅,是精神方面的感受;(三)达:通达,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茶道是一茶为载体,以道德为原则,通过品茶而参悟人生的一种修行。

绿茶是中国生产历史最悠久,产量最多的一种茶叶。

习茶的方法是:采青,杀青(蒸青,炒青),揉捻,干燥(炒青,烘青,晒青)。

‘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盖非人力所可致,正焙之不过四五家,不过一二株。

’白茶主要分为两类1.白芽茶:用大白茶肥壮的芽头制成的白茶;2.白叶茶:采摘一芽二三叶或单片叶为原料加工而成的白茶,有白牡丹,汞眉,寿眉等品种。

黄茶是一种很独特的茶叶。

其制作工艺近似绿茶,加工工序为:鲜叶—>杀青—>揉捻—>焖黄—>干燥。

黄茶的汤色,香气,味道要比绿茶,白茶更浓郁。

黄茶依原料茶叶嫩度和大小分为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

青茶是介于不发酵的绿茶和全发酵的红茶之间的一类茶叶,属于半发酵茶类,因干茶色泽多半青褐故称青茶茶界俗称乌龙茶,是中国特有的茶类之一。

青茶按加工工艺可分为:闽北乌龙,闽南乌龙,广东乌龙,台湾乌龙。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类。

由于全发酵所以形成红茶“红叶红面”的品质特点。

中国花艺与茶道关系是什么

中国花艺与茶道关系是什么

中国花艺与茶道的关系是什么代茶道插花可是方插花的一奇葩,既延了方插花的人文格,又融入了茶道之神性,具特色。

她的清爽、雅致,以及她的野趣,越来越碰到人青。

条是茶道插花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条的粗曲直、柔、疏密。

形成了、逸、粗的造型。

展了多姿多彩的茶道插花作品。

花枝条千万化,表力特别丰富。

柔美、、秀雅都可以寥寥数枝舒畅淋漓的表达。

粗枝干表宏伟气。

柔枝表温馨秀。

的条人以洒自如、酣淋漓之美。

而下的条有一泻千里之感。

波折迂回的条又有溪水潺潺的风采⋯⋯充分利用自然界千姿百的枝条是茶道插花的特色之一。

花韵犹如茶韵。

喝茶意在品韵,喝茶是一种心境。

在清寂的境中以平和的心去品味人生,不求奢只一内心的寂静。

茶道插花有于大大紫的代插花,它不求浮之美,只求自然,它不求簇众多,只求寥寥点睛之笔。

描淡写、清雅脱俗。

花枝多用山野花卉、野果、残枝。

三两枝以不改其自然生形,置放在古朴花器内。

使其更具自然野趣美。

花器和几架也究。

茶器即花器——茶、茶碗、茶杯、茶桶( 筒) 、盛上清水就可以养花枝材。

插花作品配上茶几,茶。

不增美感,更脱俗雅致。

花性如茶性,她侧重自然情味。

着力表花和枝自然形美,不揉造作,待每一片叶,每一枝花都是其自然之,巧妙合。

使之各得其所、和共,犹如天成。

毫无成心造作之气,即便修剪也不毫人工印迹。

花艺与茶艺在中国更多表现出禅意,历代高僧及智者无不极致修行,高明到无形,极致到无踪,潜于心,悟与意。

在中国,信奉忧如是豪侈品,多以寄望方式表现,于是渐出禅意来释放。

小到掌心琴炉,大到空间场景,任何事、任何物都会涂抹禅意,或许是悟道或许是跟风,总之追求的是境地,可否真实谁都无法考据。

境地这玩意多数是自己给自己的欣慰,基本都是做给别人看的外衣,真实能修行到所谓境地的甚少。

也罢,国人有国人的方法,欧式风格也可以进入中国的夜总会,大家惊呼高档,设计者认为是混搭,我则认为是混蛋。

花艺与禅意,禅意与茶艺在中国素来有渊源和联系,也是传承的精神与表现的形式,其实,禅在心,禅在意,走多远,悟多高,最后是修与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插花品茶之道》课有感
插花是一门艺术,泡茶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心态,都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只要用心去体会,便会收获很多。

插花课上了解了花的品种,很多诗人喜欢菊花,看重的是它历尽风霜而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

杜甫曾说“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元稹说得更直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

”这两句诗抒写了自己的爱菊之情,盛赞菊花的坚贞品格。

花也有自己的精神,了解的花不同个性。

插花的方法也是各种各样,插花艺术虽与雕像、盆景、造园。

建筑等艺术学科有很多共同之处,但也有其自己的特点。

插花特点时间性强,随意性强,装饰性强,总之插花艺术是最接近生活环境、最容易被人们所接受的一种美化方式,一种艺术修养及文化娱乐的活动插花的选材也很重要,考虑的是插花的目的和用途,还有个人喜好与创作风格挑选花材。

挑选花材是创作的开始,是艺术构思的过程,所以不是盲目的。

插花的历史很是悠长,日本花道起源于中国,不仅流派众多,花型有特色,技艺高妙,而且活动面很广,其国内上下和世界各地,都有日本花道各大流派的分支机构,随起源与中国,但却演化成日本大和名族特有的传统文化艺术之一,并且早已走向世界。

中国的插花种类,按照不同的容器、应用方式和特殊形式,有瓶式、盆式、筒式、野味式、挂掉式、盆景式等。

中国插花艺术在汲取各国,各地区插花艺术的精华中,逐渐成熟起来。

花艺茶道中茶文化是必要的,茶文化包括茶叶品评技法、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

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

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

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都喜爱品茗。

有的地方把饮茶品茗作为一种艺术享受来推广。

各国的饮茶方法相同,各有千秋。

中国人民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习惯,这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明和礼貌。

茶的种类各式各样,茶树适合生长在热带或亚热带,属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湿度高,光照适中,土壤肥沃的地方。

中国茶叶产量很多,产地覆盖20个省区。

茶叶采集后必须进行的特定加工,包括揉捻、发酵、干燥等,这些步骤决定了各类茶叶在色、香、味、形的质量。

由于产地品种和制作方法的不同,各地出产了许多茶叶品种。

依据制造方法和质量,大概将茶叶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和花茶类。

泡茶是一门技艺,品茶则是一种精神和物质的双重享受,先说泡茶。

泡茶看似简单.其实大有讲究。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泡茶有一段十分生动的描写:贾母、宝玉、黛玉等一行来到栊翠庵,妙玉亲手泡茶待客,她为贾母用旧年积存的雨水泡了“老君眉”,盛在五彩小盖盅里;而对宝玉、黛玉、宝钗更是另眼相待.泡茶用的水竟是“五年前收的梅花上的雪,装入瓮中埋入地下,今夏才开的”。

茶具则全是古代的珍玩,其讲究的程度真是令人大开眼界。

茶叶,是确保冲泡好茶的物质基础。

不同的茶叶具有不同的滋味和功效,因此每人可根据自身的喜好与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茶叶。

茶叶的用量与用水要有一定的比例,否则冲泡出来的茶汤过浓过淡都不相宜。

水,是茶叶滋味和内含有益成分的载体。

茶的色、香、味和各种营养保健物质,都要溶于水后,才能供人享用。

清人在(梅花草堂笔谈)中说:‘茶情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八分之水,遇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

’因此好茶必须配以好水。

茶具,能保持茶叶的香与味,衬托出茶叶的色与形,而且其本身往往还有艺术欣赏价值,因此是泡茶时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

尤其是用茶待客时,就更必须精心挑选茶具,以体现对客人的热情和尊重。

茶具的种类很多、特点各异,常用的有瓷器茶具、紫砂茶具、玻璃茶具等。

瓷器茶具有白瓷和青瓷等品种,它不吸水,传热、保温性适中,白瓷茶具还能准确地反映出茶汤的色泽,其外观常绘有各种色彩的图案和纹饰。

无论是白瓷还
是青瓷,都极有观赏价值。

紫砂茶具质地致密坚硬,但有一定的透气性,因此能保持茶的本色,夏天也不易变质,紫砂茶具传热缓慢,既不会烫手,又利于保温;尤其是造型千姿百态,艺术价值极高,近年来成了茶人和收藏者的新宠。

玻璃茶具价廉、透明,用来冲泡银针、碧螺春等名优茶,茶叶经浸泡后,在水中舒展、翻滚的情景,可一览无遗,极具观赏性。

说品茶。

“品”字包含品评、鉴赏、仔细体验茶给人带来的精神和物质享受的意思。

唐人写的著名的“七碗茶诗”说:“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壮骨轻,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眼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对饮茶的体验可以说达到极致。

除了第一碗是生理体验外,其余的均是心理感受,七碗茶喝过,他已经飘飘欲仙了。

品茶大致包括闻香、辨形、观色、品味四个环节。

闻香分为干嗅、热嗅和冷嗅。

即先嗅干茶,干茶有的清香,有的甜香,有的焦香,应在冲泡前进行。

热嗅是冲泡后嗅茶汤的香气,花茶除了茶香外,还有不同的天然花香。

冷嗅则在茶场冷却后进行,这时可以嗅到原来被芳香物掩盖着的其他气味。

辨形是观察茶叶在冲泡后的形状变化,茶经水浸泡。

逐渐恢复了鲜叶的原始形状,一些原料细嫩的名优茶,芽叶在茶汤中亭亭玉立,婀娜多姿,有的茶冲泡后,芽叶在杯中沉浮起降,上下翻滚,煞是好看。

观色主要是欣赏茶汤的颜色。

茶汤随着茶叶内含物质的渗出,会不断改变颜色,常是由浅入深;不同的茶类又会形成不同的颜色。

有的黄绿,有的橙黄,有的浅红,有的暗红等等。

同一种茶叶,由于使用不同的茶具和冲饱用水,茶汤也会出现色泽上的差异。

宋代贵白茶,使用黑色茶盏,以衬托茶色,这种因茶择具的做法,也推动了茶具生产和制作工艺的发展。

品味是通过舌的味觉器官来感受茶的美妙趣味。

不同的茶类有不同的滋味,如有的浓烈,有的清和,有的鲜爽,有的醇厚,都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

总而言之,我想说的是,花艺与茶道学习让我可以相信美丽,创造自信,感悟生活,感恩生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