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1《从自然数到有理数》练习题题1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1《从自然数到有理数》练习题题1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1《从自然数到有理数》练习题题1

1.1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1)

1.小明体重55 kg,其中用到的数属于(B)

A.计数B.测量C.标号D.排序

2.某校为庆祝建校60周年,举行了“班班有歌声”合唱比赛,其中自然数“60”属于(C)

A.标号B.测量结果

C.计数 D.以上都可以

3.纸店有三种纸,甲种纸4角买11张,乙种纸5角买13张,丙种纸7角买17张,则三种纸中最贵的是(C)

A.甲种 B.乙种

C.丙种 D.三种一样贵

4.将10

17,

12

19

15

23

20

33

30

49

这五个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那么排在中间的一个数

应是(B)

A.15

23

B.

30

49

C.

20

33

D.

12

19

5.找规律、填数字:2,6,12,20,30,42,__56__.

6.人民公园的侧门口有9级台阶,小聪一步只能上1级台阶或2级台阶.小聪发现当台阶数分别为1级、2级、3级、4级、5级、6级、7级……逐渐增加时,上台阶的不同方法的种数依次为1,2,3,5,8,13,21……这就是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那么小聪上这9级台阶共有__55__种不同方法.

7.绕湖一周的长是24 km,小张和小王从湖边某一地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小王以每小时4 km的速度每走60 min后休息5 min;小张以每小时6 km的速度每走50 min后休息10 min,则两人出发__160__min后第一次相遇.

8.一个纸环链,纸环按红、黄、绿、蓝、紫的顺序重复排列,截去其中的一部分,

剩下部分如图所示,则被截去部分纸环的个数可能是(D)

(第8题)

A.2016 B.2015 C.2014 D.2013

【解】一个基础纸环链共5个环,左边配上蓝、紫可形成一个基础环链,右边配上红即可,中间少了n个基础纸环链.故截去部分纸环个数必为5n+3,所以选D.

9.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胶滚从左到右滚涂墙壁,下列平面图形中符合胶滚涂出的图案是(A)

)

【解】由胶滚的图形可得,最左边中间为一个小黑正方形,胶滚从左到右,则最先留下印记的即为中间有一个小黑正方形的图形.

10.如图,某人从点A处到点B处有两种不同的走法:方法一是直接从楼梯走到点B 处,方法二是先乘电梯到点C处,再从点C处走到点B处,则这两种方法中路程较短的是(C)

(第10题)

A.方法一

B.方法二

C.两种方法一样

D.不确定,由梯楼的高度决定

【解】根据题意,知方法一中所有竖直的路线的和一定是AC,所有水平的路线的和一定是BC.∵方法一的路程是AC+BC,∴两种方法一样.

11.某商场因季节因素,将某品牌的空调的售价上涨了10%,后又因季节因素而重新下调了10%.问:下调后的空调售价与上涨前相比,是贵了还是便宜了?

【解】 上调价格后为(1+10%)×原价=1.1倍原价,下调后价格为1.1倍原价×0.9=0.99倍原价,∴下调后售价比上涨前便宜了. 12.古希腊人常用小石子在沙滩上摆成各种形状来研究数的规律.例如:

(第12题)

由图①中的小石子围成三角形,其颗数3,6,10,…称为三角形数.类似地,称图②中的4,9,16,…这样的数为正方形数.下列数中,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是(D )

A .15

B .25

C .55

D .1225

【解】 三角形数的规律s 1=1+2+…+n =n (n +1)

2,正方形数的规律s 2=n 2

,故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数必是某一个数的平方,并且是相邻两个自然数乘积的一半,故选D.

数学浙教版七上-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总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一.知识结构: 1.1从自然数到分数: 1.知识点: 自然数: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数,0,1等。 自然数的应用:计数和测量,标号或排序 分数和小数:分数都可以化成小数 1.2有理数: 1有理数:正数负数零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有理数的分类:ⅰ整数(正整数和负整数),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零。ⅱ正有理数,负有理数,零。 3.负数的现实意义: 4.正负数是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3数轴:规定了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的直线叫做数轴。 1.三个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 2.数轴的画法。 3.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零除外)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4.相反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 5.求一个数的相反数 6.复习倒数,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 1.4值对值:把一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1.正数的值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2.求一个数的值对值:a=(分类讨论思想)-a≠负数。

1.5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1.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都大于负数。(没有最大的有理数也没有最小的有理数) 2.两个正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大,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3.作差比较和作商比较。 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 1.加运算法则: ⅰ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ⅱ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ⅲ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一个烽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2017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1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自然数的意义和用处;了解分数(小数)的意义和形式;了解分数 产生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2、 能力目标:通过自然数和分数的运算,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初步体验数的发展过程,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自然数和分数的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 合作学习中的第2题的第⑵小题。 设计亮点 教学过程 备 注 一、创设情境 出示材料:(多媒体显示) 请阅读下面这段报道: 2008年8月8日到8月24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召开,我国体育代表团以51枚金牌,21枚银牌,28枚铜牌,获得奖牌榜的第一名,为国家争得了荣誉。我国金牌数约占总金牌数的6 1。牙买加飞人博尔特以一己之力,将人类速度的极限改写。男子100米、200米和4×100米接力3项世界纪录全部被刻上“牙买加制造”的标签,男子百米“飞人”大战,博尔特以9秒69第一个冲过终点线。男子100米世界纪录历史性地首次被“浓缩”到了9秒70以内。提问:你在这篇报道中看到了哪些数?请你把它们写下来,并指出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类数?如果将9秒69写成9.69秒,9.69又属于什么数? (由北京奥运会有关报道引入,既合时事形势,又具有爱国主义教育,并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提问复习 问题1:先请同学们回忆小学里学过的自然数,哪一些数属于自然数?你了解自然数最初是怎样出现的吗? 注意:自然数从0开始。 问题2:你知道自然数有哪些作用? 自然数的作用: ①计数 如:51枚金牌,是自然数最初的作用; ②测量 如:小明身高是168厘米; ③标号和排序 如:2008年,金牌榜第一。 注意:基数和序数的区别。 (三、做一做(多媒体显示,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请学生回答) 下列语句中用到的数,哪些属于计数?哪些表示测量结果?哪些属于标号和排序? (1)、 2002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003所;(2)、小明哥哥乘1425次列车从北京到天津; (3)、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中国银行大厦高368米,地上70层,至1993年为止,是世界第5高楼;(4)、 信封上的邮政编码321407;(5)、今天的最高气温是35℃ 四、小组讨论 问题1:我们知道小学里先学自然数再学分数,但你了解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你能用自然数表示四人均分一个西瓜,每人可得多少西瓜吗? 引入新课 提出课题:今天我 们复习自然数、分数和小数及它们的 应用 [板书课题]第1节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因为自然数在小学里已经非常熟悉,因此教师以提问的形式,帮助学生回忆有关知识 补充2小题,加强巩固自然数的作用

七年级上数学找规律题专题

七年级上数学找规律题 专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归纳—猜想---找规律 一、数字排列规律题 1、观察下列各算式: 1+3=4=22,1+3+5=9=23,1+3+5+7=16=24…按此规律 (1)试猜想:1+3+5+7+…+2005+2007的值? (2) (2)推广: 1+3+5+7+9+…+(2n-1)+(2n+1)的和是多少 2、下面数列后两位应该填上什么数字呢?2 3 5 8 12 17 __ __ 3、请填出下面横线上的数字。 1 1 2 3 5 8 ____ 21 4、有一串数,它的排列规律是1、2、3、2、3、4、3、4、 5、4、5、 6、……聪明的你猜猜第100个() 5、有一串数字 3 6 10 15 21 ___ 第6个是什么数? 6、观察下列一组数的排列:1、2、3、4、3、2、1、2、3、4、3、2、1、…,那么第2005个数是 (). 7、100个数排成一行,其中任意三个相邻数中,中间一个数都等于它前后两个数的和,如果这100个数的前两个数依次为1,0,那么这100个数中“0”的个数为 _________个. 二、几何图形变化规律题 1、观察下列球的排列规律(其中●是实心球,○是空心球):●○○●●○○○○○●○○●●○○○○○●○○●●○○○○○●……从第1个球起到第2004个球止,共有实心球个. 2、观察下列图形排列规律(其中△是三角形,□是正方形,○是圆),□○△□□○△□○△□□○△□┅┅,若第一个图形是正方形,则第2008个图形是(填图形名称). 三、数、式计算规律题 1、已知下列等式:① 13=12;② 13+23=32;③ 13+23+33=62;④ 13+23+33+43=102; 由此规律知,第⑤个等式是. 2、观察下面的几个算式: 1+2+1=4, 1+2+3+2+1=9,1+2+3+4+3+2+1=16,1+2+3+4+5+4+3+2+1=25,…

浙教版七年级上数学教案全集

1.1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有理数产生的必然性、合理性及有理数的分类; 2 .能辨别正、负数,感受规定正、负的相对性; 3 .体验中国古代在数的发展方面的贡献。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概念 难点:建立正数、负数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是数学抽象思维一次重大飞跃。 三、教学手段 现代课堂教学手段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大家知道,数学与数是分不开的,它是一门研究数的学问.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小学里已经学过哪些类型的数? 学生答后,教师指出:小学里学过的数可以分为三类:自然数(正整数)、分数和零(小数包括在分数之中),它们都是由于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为了表示一个人、两只手、……,我们用到整数1,2,…… 4.87、…… 为了表示“没有人”、“没有羊”、……,我们要用到0. 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许多量不能用上述所说的自然数,零或分数、小数表示. (二)师生共同研究形成正负数概念 某市某一天的最高温度是零上5℃,最低温度是零下5℃.要表示这两个温度,如果只用小学学过的数,都记作5℃,就不能把它们区别清楚.它们是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 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相反意义的量还有很多. 例如,珠穆朗玛峰高于海平面8848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高于”和“低于”其意义是相反的.“运进”和“运出”,其意义是相反的. 同学们能举例子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怎样区别相反意义的量才好呢? 待学生思考后,请学生回答、评议、补充. 教师小结:同学们成了发明家.甲同学说,用不同颜色来区分,比如,红色5℃表示零下5℃,黑色5℃表示零上5℃;乙同学说,在数字前面加不同符号来区分,比如,△5℃表示零上5℃,×5℃表示零下5℃…….其实,中国古代数学家就曾经采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古时叫做“正算黑,负算赤”.如今这种方法在记账的时候还使用.所谓“赤字”,就是这样来的. 现在,数学中采用符号来区分,规定零上5℃记作+5℃(读作正5℃)或5℃,把零下5℃记作-5℃(读作负5℃).这样,只要在小学里学过的数前面加上“+”或“-”号,就把两个相反意义的量简明地表示出来了. 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表示出前面例子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高于海平面8848米,记作+8848米;低于海平面155米,记作-155米; 教师讲解:什么叫做正数?什么叫做负数?强调,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界限,表示“基准”的数,零不是表示“没有”,它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并指出,正数,负数的“+”“-”的符号是表示性质相反的量,符号写在数字前面,这种符号叫做性质符号.(三)介绍有理数的有关概念。 1.给出新的整数、分数概念 引进负数后,数的范围扩大了.过去我们说整数只包括自然数和零,引进负数后,我们把自然数叫做正整数,自然数前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整数,因而整数包括正整数(自然数)、负整数和零,同样分数包括正分数、负分数。 2.给出有理数概念

七年级数学规律题

七年级数学核心题目赏析 有理数及其运算篇 【核心提示】 有理数部分概念较多,其中核心知识点是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乘方. 通过数轴要尝试使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把抽象问题简单化.相反数看似简单,但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等于0这个性质有时总忘记用..绝对值是中学数学中的难点,它贯穿于初中三年,每年都有不同的难点,我们要从七年级把绝对值学好,理解它的几何意义.乘方的法则我们不仅要会正向用,也要会逆向用,难点往往出现在逆用法则方面. 【核心例题】 例1计算: 2007 20061......431321211?++?+?+? 分析 此题共有2006项,通分是太麻烦.有这么多项,我们要有一种“抵消”思想,如能把一些项抵消了,不就变得简单了吗由此想到拆项,如第一项可拆成2 111211-=?,可利用通项()11111+-=+?n n n n ,把每一项都做如此变形,问题会迎刃而解. 解 原式=)2007 120061(......413131212111-++-+-+-)()()( =2007 120061......41313121211-++-+-+- =2007 11- =2007 2006 例2 已知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 分别为A 、B 、C(如右图).化简b c b a a -+-+. 分析 从数轴上可直接得到a 、b 、c 的正负性, 但本题关键是去绝对值,所以应判断绝对值符号内表达式的正负性.我们知道“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大数减小数是正数,小数减大数是负数,可得到a-b<0、c-b>0. 解 由数轴知,a<0,a-b<0,c-b>0 所以,b c b a a -+-+= -a-(a-b)+(c-b)= -a-a+b+c-b= -2a+c 例3 计算:?? ? ??-??? ??-????? ??-??? ??-??? ??-211311 (9811991110011)

初一数学找规律题及答案

归纳—猜想——找规律 具体方法和步骤是(1)通过对几个特例的分析,寻找规律并且归纳;(2)猜想符合规律的一般性结论;(3)验证或证明结论是否正确,下面通过举例来说明这些问题. 一、数字排列规律题 1、观察下列各算式: 1+3=4=22,1+3+5=9=32,1+3+5+7=16=42 按此规律 (1)试猜想:1+3+5+7+…+2005+2007的值? (2)推广: 1+3+5+7+9+…+(2n-1)+(2n+1)的和是多少 ? 2、下面数列后两位应该填上什么数字呢?2 3 5 8 12 17 __ __ 3、请填出下面横线上的数字。 1 1 2 3 5 8 ____ 21 4、有一串数,它的排列规律是1、2、3、2、3、4、3、4、 5、4、5、 6、……聪明的你猜猜第100个数是什么? 5、有一串数字 3 6 10 15 21 ___ 第6个是什么数? 6、观察下列一组数的排列:1、2、3、4、3、2、1、2、3、4、3、2、1、…,那么第2005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7、100个数排成一行,其中任意三个相邻数中,中间一个数都等于它前后两个数的和,如果这100个数的前两个数依次为1,0,那么这100个数中“0”的个数为 _________个. 二、几何图形变化规律题 1、观察下列球的排列规律(其中●是实心球,○是空心球): ●○○●●○○○○○●○○●●○○○○○●○○●●○○○○○●…… 从第1个球起到第2004个球止,共有实心球 个. 2、观察下列图形排列规律(其中△是三角形,□是正方形,○是圆),□○△□□○△□○△□□○△□┅┅,若第一个图形是正方形,则第2008个图形是 (填图形名称). 三、数、式计算规律题 1、已知下列等式: ① 13=12; ② 13+23=32; ③ 13+23+33=62; ④ 13+23+33+43=102 ; 由此规律知,第⑤个等式是 . 2、观察下面的几个算式: 1+2+1=4, 1+2+3+2+1=9, 1+2+3+4+3+2+1=16, 1+2+3+4+5+4+3+2+1=25,… 根据你所发现的规律,请你直接写出下面式子的结果: 1+2+3+…+99+100+99+…+3+2+1=____. 3、1+2+3+…+100=?经过研究,这个问题的一般性结论是1+2+3+…+()12 1+=n n n ,其中n是正整数.

(完整版)最新版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各章节重难点.doc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各章节重难点 第一章有理数 1.1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正数:大于零的数 负数:小于零的数 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负分数和正分数统称为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有理数整数 正整数 零 负整数 正分数 自然数 分数 负分数 1.2数轴 数轴:规定了原点、单位长度和正方向的直线叫做数轴。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相反数:如果两个数符号不同,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注意,零的相反数是零。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零除外)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1.3绝对值 绝对值:一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绝对值相等。 注:任何数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零。(非负数) 1.4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一般地,我们有: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 总结:两个正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大;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 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 2.1有理数的加法 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等于零;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在有理数运算中,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仍成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从自然数到有理数1》教学设计

1.1从自然数到有理数(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数和分数是由于人们生活和生产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 2、了解自然数和分数的应用。 3、经历数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的应用,感受数还需作进一步拓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数的发展过程,感受由于生活与生产实践的需要,数还需从自然数和分数进一步的扩展。 难点:本节“合作学习”第2(2)题学生不易理解 三、教学过程 1.奥运报道: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共由621人组成,其中运动员396人,参加本届奥运会23个大项,212个分项的比赛。在本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共获得奖牌88枚,其中金牌38枚,银牌27枚,铜牌23枚。 你在这段报道中看到了哪些数?它们都属于哪一类数? 2.请阅读下面一段报道: 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3年6月8日奠基,于2008年5月1日全线通车。这座设计日通车量为8万辆,全长36千米的6车道公路斜拉桥,是中国大陆的第1座跨海大桥。 自然数有些是用来计数和测量的,而有些是用来标号或排序的。 做一做: 下列语句中用到的数,哪些属于计数和测量?哪些表示标号或排序? (1)2002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003所; (2)小明哥哥乘1425次列车从北京到天津; (3)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中国银行大厦高369米,地上70层,至1990年为止,是世界第5

高楼。 3.在解答下列问题时,你会选用哪一类数?为什么? (1)小华和她的7位朋友一起过生日,要平均分一块生日蛋糕,每人可得多少蛋糕?(2)小明的身高是168厘米,如果改用米作单位,应怎样表示? 练一练: 书本P6 作业题2、3 4.完成合作学习的第1个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 ①T32次火车发车时间是________;②小慧坐火车从温州到杭州需______时; ③小慧在市内交通和检票进站最少需_________分钟; ④你是怎样理解“最迟”的含义的? ⑤小慧最迟在________时从温州出发才一定赶得上火车. 用自然数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用分数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对合作学习第2个问题中第二问方案可行不可行怎么理解? ①硬卧下车票___________元/张? ②小慧打算买一张硬卧下车票后还剩_______元,她实际有_____元钱? ③方案可不可行,怎样计算? 四、课堂小結: 1.回顾一下小学里我们学过哪些数? 2.找一找我们身边有哪些数的应用?想一想这些数有什么作用? 3.想一想为什么有了自然数后还要引入分数或小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自然数和分数够用了吗? 五、拓展训练

七年级上数学找规律题专题

归 纳—猜想---找规律 一、数字排列规律题 1、观察下列各算式: 1+3=4=22,1+3+5=9=23,1+3+5+7=16=24…按此规律 (1)试猜想:1+3+5+7+…+2005+2007的值? (2)推广: 1+3+5+7+9+…+(2n-1)+(2n+1)的和是多少 ? 2、下面数列后两位应该填上什么数字呢?2 3 5 8 12 17 __ __ 3、请填出下面横线上的数字。 1 1 2 3 5 8 ____ 21 4、有一串数,它的排列规律是1、2、3、2、3、4、3、4、 5、4、5、 6、……聪明的你猜猜第100个( ) 5、有一串数字 3 6 10 15 21 ___ 第6个是什么数? 6、观察下列一组数的排列:1、2、3、4、3、2、1、2、3、4、3、2、1、…,那么第2005个数是( ). 7、100个数排成一行,其中任意三个相邻数中,中间一个数都等于它前后两个数的和,如果这100个数的前两个数依次为1,0,那么这100个数中“0”的个数为 _________个. 二、几何图形变化规律题 1、观察下列球的排列规律(其中●是实心球,○是空心球):●○○●●○○○○○●○○●●○○○○○●○○●●○○○○○●……从第1个球起到第2004个球止,共有实心球 个. 2、观察下列图形排列规律(其中△是三角形,□是正方形,○是圆),□○△□□○△□○△□□○△□┅┅,若第一个图形是正方形,则第2008个图形是 (填图形名称). 三、数、式计算规律题 1、已知下列等式: ① 13=12; ② 13+23=32; ③ 13+23+33=62; ④ 13+23+33+43=102 ; 由此规律知,第⑤个等式是 . 2、观察下面的几个算式: 1+2+1=4, 1+2+3+2+1=9, 1+2+3+4+3+2+1=16, 1+2+3+4+5+4+3+2+1=25,… 根据你所发现的规律,请你直接写出下面式子的结果: 1+2+3+…+99+100+99+…+3+2+1=____. 3、1+2+3+…+100=?经过研究,这个问题的一般性结论是1+2+3+…+()12 1 +=n n n ,其中n是正整数.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个类似的问题:1×2+2×3+…()1+n n = ?

初一上册数学找规律练习题

找规律专题练习 1、你喜欢吃拉面吗?拉面馆的师傅,用一根很粗的面条,把两头捏合在一起拉伸,再捏合,再拉伸,反复几次,就把这根很粗的面条 次后可拉出64根细面条。 第一次捏合第二次捏合第三 次捏合 2、如下图,将一张正方形纸片,剪成四个大小形状一样的小正方形,然后将其中的一个小正方形再按同样的方法剪成四个小正方形,再将其中的一个小正方形剪成四个小正方形,如此循环进行下去;(1)填表: 剪的 次数 1 2 3 4 5 正方 形个 数 (2)如果剪n次,共剪出多少个小正方形?(3)如果剪了100次,共剪出多少个小正方形? (4)观察图形,你还能得出什么规律? 3、小明写作业时不慎将墨水滴在数轴上,根据图中的数值,判定墨迹盖住部分的整数的和是. –6 –4 –3 –2 -1 0 1 2 4 5 x 1 10 100 1000 2 100 1 x (1)根据上表结果,描述所求得的一列数的变化规律 (2)当x非常大时, 2 100 x 的值接近于什么数? 5、现有黑色三角形“▲”和“△”共200个,按照一定规律排列如下:▲▲△△▲△▲▲△△▲△▲▲…… 则黑色三角形有个,白色三角形有个。6、仔细观察下列图形.当梯形的个数是n时,图形的周长是. 1 1 7、用火柴棒按如下方式搭三角形: (1)填写下表: 1

2 (2) 照这样的规律搭下去,搭n 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______ 根火柴棒 8、把编号为1,2,3,4,…的若干盆花按右图所示摆放,花盆中的花按红、黄、蓝、紫的颜色依次循环排列,则第8行从左边数第6盆花的颜色为___________色. 9、已知一列数:1,―2,3,―4,5,―6,7,… 将这列数排成下列形式: 第1行 1 第2行 -2 3 第3行 -4 5 -6 第4行 7 -8 9 -10 第5行 11 -12 13 -14 15 … … 按照上述规律排下去,那么第10行从左边数第5个数等于 . 10、观察下列算式:2 3451=+? ,2 4462=+?,2 5473=+?, 24846?+=,请你在察规律之后并用你得到的规律填空: 250___________=+?, 第n 个式子呢? ___________________ 11、一张长方形桌子可坐6人,按下列方式讲桌子拼在一起。 ①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______人。3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____人, n 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______人。 ②一家餐厅有40张这样的长方形桌子,按照上图方式每5张桌子拼成1张大桌子,则40张桌子可拼成8张大桌子,共可坐______人。 ③若在②中,改成每8张桌子拼成1张大桌子,则共可坐_________人。 12、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式,并将结果填写在横线上。 ① 1×7×15873= ② 2×7×15873= ③ 3×7×15873= ④ 4×7×15873=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把你发现的规律用简练的语言写出来; 13、观察下列顺序排列的等式:9×0+1=1 9×1+2=11 9×2+3=21 9×3+4=31 9×4+5=41 …… 猜想:第n 个等式(n 为正整数)应为 . 14、 一个两位数的个位数是a ,十位数字是b ,请用代数式表示这个两位数是__________________。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2016-2017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 卷 姓名: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 【总分100分 时间120分】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一个学期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你们一定体验到了成长和收获的快乐。现在请你认真阅读、仔细审题、冷静思考,用心做完这张测试卷。老师相信你,一定能交上一份令父母满意的答卷,祝你成功! 一、认真看,仔细选。(本题共24分,每小题3分) 1. -5的绝对值是( ) A .5 B .-5 C .15 D .-1 5 2.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这些年党和政府在生态文明的发展进程上持续推进,在“十一五”期间,中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 460 000 000吨,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将1 460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146×107 B .1.46×107 C .1.46×109 D .1.46×1010 3. 下面四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都不可能看到长方形的是( ) A B C D 4. 把弯曲的河道改直,能够缩短船舶航行的路程,这样做的道理是( ) A .垂线段最短 B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D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5. 已知代数式165m a b --和21 2 n ab 是同类项,则m n -的值是( ) A .1 B .-1 C .-2 D .-3 6. 如图所示,将一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O 放在直尺的一边CD 上,如果∠AOC =28°, 那么∠BOD 等于( ) A .72° B .62° D A B C O

浙教版七年级上数学1-4章错题测试

七年级上数学1-4章错题检测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零是最小的整数B.有理数中存在最大的数 C.整数包括正整数和负整数D.0是最小的非负数 2.在数轴上,与表示数﹣1的点的距离是2的点表示的数是()A.1 B.3 C.±2D.1或﹣3 3.数轴上表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某数轴的单位长度是1厘米,若在这个数轴上随意画出一条长为2004厘米的线段AB,则线段AB盖住的整点的个数是()A.2002或2003 B.2003或2004 C.2004或2005 D.2005或2006 4.若ab>0,则a b ab ++ a b ab 的值为() A.3 B.﹣1 C.±1或±3D.3或﹣1 5.已知|a|=3,|b|=5,且ab<0,那么a+b的值等于()A.8 B.﹣2 C.8或﹣8 D.2或﹣2 6.若a3=a,则a这样的有理数有个.()A.0个B.1个C.2个D.3个 7.用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是万,关于这个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精确到万分位B.它精确到0.001 C.它精确到万位 D.它精确到十位8.已知a=是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则a的可能取值范围是()A.≤a≤B.≤a<12.35 C.<a≤D.<a< 9.的算术平方根 .....是() A.±3 B.±9C.9 D.3 10.1118×1311×1410的积的末位数字是()A.8 B.6 C.4 D.2 二、填空题(本题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在中,无理数有_________ 个. 12.9 349 000(精确到万位)为_________ . 13.比﹣3大,但不大于2的所有整数的和为_________ ,积为_________ .

七年级数学规律题集锦

七年级数学学习.讲义八 规律题集锦 (1):1、2、3、4……n (2)奇数列:1、3、5、7……2n -1 (3)偶数列:2、4、6、8……2n (4)列:1、4、9、16……n 2 (5)2的数列:2、4、8、16……2n (6)符号性: -1、1、-1、1……(-1)n 1、-1、1、-1……(-1)n+1 1、-1、1、-1……(-1)n-1 一、基本方法——看增幅 (一)如增幅相等 例:4、10、16、22、28……,求第n 个数。 (二)如增幅不相等 例:2、5、10、17……,求第n 个数。 【对应练习1】观察下列各式数:0,3,8,15,24,…试按此规律写出第100个数是 给出的数:0,3,8,15,24,…… 序列号: 1,2,3, 4, 5,…… 【对应练习2】 1,9,25,49,(),(),…… 【对应练习3】 4,16,36,64,?,144,196,… ?(第一百个数) 【对应练习4】2、4、8、16.......增幅是2、4、8.. ..... 【对应练习5】2、9、28、65.....增幅是7、19、37....,增幅的增幅是12、18…… 二、典型例题 例1 观察下列算式:,65613,21873,7293,2433, 813,273,93,3387654321========…… 用你所发现的规律写出20043的末位数字是__________。 例2 观察下列式子:(1)326241?==+?;4312252?==+?; 5420263?==+?;6530274?==+?……请你将猜想得到的式子用含正整数n 的式子表示来_______ ___。 ( 2 )给出下列算式:1881322?==-,28163522?==-,38245722?==-,48327922?==-…,观察上面的等式,规律是 。 例3、已知下列等式: ④ 13=12; ② 13+23=32; ③ 13+23+33=62; ④ 13+23+33+43=102 ;...由此规律知,第⑤个等式是 . 例4、观察下面的几个算式: 1+2+1=4, 1+2+3+2+1=9, 1+2+3+4+3+2+1=16, 1+2+3+4+5+4+3+2+1=25,… 根据你所发现的规律,请你直接写出下面式子的结果: 1+2+3+…+99+100+99+…+3+2+1=____. 例5、探索常见图形的规律,用火柴棒按下图的方式搭三角形

七年级上册数学规律题题目

一、数字排列规律题 1、观察下列各算式: 1+3=4=22,1+3+5=9=32,1+3+5+7=16=42 按此规律 (1)试猜想:1+3+5+7+…+2005+2007的值? (2)推广:1+3+5+7+9+…+(2n-1)+(2n+1)的和是多少? 2、下面数列后两位应该填上什么数字呢?2 3 5 8 12 17 __ __ 3、请填出下面横线上的数字。 1 1 2 3 5 8 ____ 21 4、有一串数字3 6 10 15 21 ___ 第6个是什么数? 6、观察下列一组数的排列:1、2、3、4、3、2、1、2、3、4、3、2、1、…,那么第2005个 数是(). A.1 B.2 C.3 D.4 7、100个数排成一行,其中任意三个相邻数中,中间一个数都等于它前后两个数的和,如果这100个数的前两个数依次为1,0,那么这100个数中“0”的个数为 _________个. 二、几何图形变化规律题 1、观察下列球的排列规律(其中●是实心球,○是空心球): ●○○●●○○○○○●○○●●○○○○○●○○●●○○○○○●…… 从第1个球起到第2004个球止,共有实心球个. 2、观察下列图形排列规律(其中△是三角形,□是正方形,○是圆),□○△□□○△□○△□□○△□┅┅,若第一个图形是正方形,则第2008个图形是(填图形名称). 三、数、式计算规律题 1、已知下列等式: ①13=12;

② 13+23=32; ③ 13+23+33=62; ④ 13+23+33+43=102 ; 由此规律知,第⑤个等式是 . 2、观察下面的几个算式: 1+2+1=4, 1+2+3+2+1=9, 1+2+3+4+3+2+1=16, 1+2+3+4+5+4+3+2+1=25,… 根据你所发现的规律,请你直接写出下面式子的结果: 1+2+3+…+99+100+99+…+3+2+1=____. 3、1+2+3+…+100=?经过研究,这个问题的一般性结论是1+2+3+…+()12 1 +=n n n ,其中n是正整数.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个类似的问题:1×2+2×3+…()1+n n = ? 观察下面三个特殊的等式 ()21032131 21??-??=? ()32143231 32??-??=? ()4325433 1 43??-??=? 将这三个等式的两边相加,可以得到1×2+2×3+3×4=205433 1 =??? 读完这段材料,请你思考后回答: ⑴=?++?+?1011003221 ⑵()()=++++??+??21432321n n n ⑶()()=++++??+??21432321n n n 4、,,,,已知: 245 52455154415448338333223222222?=+?=+?=+?=+ =+?=+b a a b a b 则符合前面式子的规律,,若 (21010) 参考答案: 一、1、(1)1004的平方(2)n+1的平方

2019-2020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1章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1 5的相反数是() A. -1 5 B. 1 5 C. -5 D. 5 2. 如果潜水艇下潜3 m记做-3 m,那么潜水艇上浮4 m记做() A. 4 m B. -4 m C. 7 m D. 1 m 3. 在0,1,-1 2,-1四个数中,最小的是() A. 0 B. 1 C. -1 2 D. -1 4. 数轴上表示-1 2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 A. -1 2 B. 1 2 C. -2 D. 2 5. 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3,这个数是() A. 3 B. -3 C. 3或-3 D. 1 3 6. 下列各数:0. 01,10,-6. 67,-1 3,0,-90,-(-3),-|-2|,其中是负数 的共有()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B. 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C. 一个数的绝对值一定是它本身 D. 在有理数中,没有绝对值最小的数 8. 如图所示的数轴被墨迹盖住了一部分,被盖住的整数点有() (第8题) A. 7个 B. 8个 C. 9个 D. 10个 9. 在数轴上与表示-3的点的距离等于5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A. -8 B. 2 C. -8和2 D. 1

10. 如果a,b表示的是有理数,并且|a|+|b|=0,那么() A. a,b的值不存在 B. a和b符号相反 C. a,b都不为0 D. a=b=0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11. 在一批零件的检测中,如果一个零件的质量超过标准质量0. 05 g,记做+0. 05 g,那么-0. 03 g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在有理数-3,0,20,-1. 25,13 4,-|-12|,-(-5)中,正整数是__________, 负整数是__________,非负数是________________. 13. 最大的负整数是________,最小的正整数是________,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 是________. 14. 比较大小:-3 4________- 4 5(填“>”或“<”). 15. 若|a-2|与|4-b|互为相反数,则b-a-1的值是________. 16. 下面是杭州钱塘江段某年雨季一周内的水位变化情况(其中0表示警戒水位, 高于警戒水位为正),则水位最高的是星期________. 17. 数轴上-1所对应的点为A,将A点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6个 单位长度,则此时A点到原点的距离为________个单位长度. 18. 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1,点B,C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且点C与点 A间的距离为3,则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_. 三、解答题(19,20,21题每题6分,22,23题每题8分,24题12分,共46分) 19. 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5,-1 2,0. 81,-3, 22 7,-3. 1,-4,171,0,3. 14,1. 6. 正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负整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如图,数轴上的点A,B,C,D,E大致分别表示什么数?其中哪些数互为 相反数?

七年级数学规律题汇总(免费)

七年级数学规律题汇总 (免费)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012最新】七年级数学规律题汇总 1. 把正方体摆放成如图所示的形状,若从上至下依次为第1层,第2层,第3层,……, 则第n层有个正方体 2.木材加工厂堆放木料的方式如图所示:依此规律可得出第6堆木料的根数是 。 3. 如图:是用火柴棍摆出的一系列三角形图案,按这种方式摆下去,当每边上摆20 (即n=20)根时,需要的火柴棍总数为根。 4. 用火柴棒按如图的方式搭一行三角形,搭一个三角形需3支火柴棒,搭2个三角形需 5支火柴棒,搭3个三角形需7支火柴棒,照这样的规律搭下去,搭n个三角形需要 S支火柴棒,那么S关于n的函数关系式是 (n为正整数). 5. 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如图5所示可得到一条折痕(图中虚线).续对折,对折时每次

折痕与上次的折痕保持平行,连续对折三次后,可以得到7条折痕,那么对折四次可以得 到条折痕.如果对折n次,可以得到条折痕. 6.用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边形地面砖按如下所示的规律,拼成若干个图案: ⑴第4个图案中有白色地面砖块; ⑵第n个图案中有白色地面砖块。 7. 下图是一组有规律的图案,第1个图案由4个基础图形组成,第2个图案由7个基础图形组成,……,第n (n是正整数)个图案中由个基础图形组成. 8. 为庆祝“六一”儿童节,某幼儿园举行用火柴棒摆“金鱼”比赛.如图所示: 按照上面的规律,摆n个“金鱼”需用火柴棒的根数____________ 9. 柜台上放着一堆罐头,它们摆放的形状见右图: 第一层有2×3听罐头, 第二层有3×4听罐头, 第三层有4×5听罐头, …… 根据这堆罐头排列的规律,第n(n为正整数)层有听罐头(用含n的式子表示). (1) (2) (3) …… …… ①②③

七年级数学(上)探索规律类-问题及答案

1、一组按规律排列的数:,,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七年级数学(上)探索规律类问题 班级七(8)姓名袁野成绩 一、数字规律类: 1371321 ,,,……请你推断第9个数是31/49. 49162536 2、(20XX年山东日照)已知下列等式:①13=12;②13+23=32;③13+23+33=62; ④13+23+33+43=102;…………由此规律知,第⑤个等式是1^3+2^3+3^3+4^3+5^3=15^2. 3、(20XX年内蒙古乌兰察布)观察下列各式;①、12+1=1×2;②、22+2=2×3; ③、32+3=3×4;………请把你猜想到的规律用自然数n表示出来n^2+n=n*(n+1)。 4、(20XX年辽宁锦州)观察下面的几个算式:①、1+2+1=4;②、1+2+3+2+1=9; ③、1+2+3+4+3+2+1=16;④、1+2+3+4+5+4+3+2+1=25,……根据你所发现的规律,请你直接 写出第n个式子1+2+3+…+n+(n-1)+(n-2)+…+1=n^2 5、20XX年江苏宿迁)观察下列一组数的排列:1、2、3、4、3、2、1、2、3、4、3、2、1、…,那么第2005个数是(A) A.1B.2C.3D.4 6、(20XX年山东济南市)把数字按如图所示排列起来,从上开始,依次为第一行、第二行、第三行、……,中间用虚线围的一列,从上至下依次为1、5、13、25、……,则第10个数为_41___。 第1行1 第2行-23 第3行-45-6 第4行7-89-10 (第6题图)第5行11-1213-1415 ………………(第7题图) 7、(05年江苏省金湖实验区)已知一列数:1,―2,3,―4,5,―6,7,…将这列数排成如上所示的形式:按照上述规律排下去,那么第10行从左边数第5个数等于-50. 二、图形规律类: 8、(20XX年云南玉溪)一质点P从距原点1个单位的A点处向原点方向跳动,第一次跳动到OA 的中点A处,第二次从A点跳动到O A的中点A处,第三次从A点跳动到O A的中点A 1112223处,如此不断跳动下去,则第n次跳动后,该质点到原点O的距离为An。 9、(20XX年江苏泰州)如下图是小明用火柴搭的1条、2条、3条“金鱼”……,则搭n条“金鱼”需要火柴6n+2根. …… 1条2条3条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浙教版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考试范围:浙教版七上全册。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的倒数是 A.3 B.1 3 C.–1 3 D.–3 2.据资料显示,地球的海洋面积约为360000000平方千米,请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地球海洋面积约为多少平方千米 A.36×107B.3.6×108 C.0.36×109D.3.6×109 3.在–4,0,–1,3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A.–4 B.2 C.–1 D.3 4.若3a2b c m为八次单项式,则m的值为 A.3 B.4 C.5 D.7 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3+2=–5 B.(–3)×(–5)=–15 C.–(–22)=–4 D.–(–3)2=–9 6 .如图,点 A位于点O的 A.南偏东35°方向上B.北偏西65°方向上 C.南偏东65°方向上D.南偏西65°方向上 7.已知|x|=5,|y|=2,且|x+y|=–x–y,则x–y的值为 A.±3 B.±3或±7 C.–3或7 D.–3或–7 8.如果∠A的补角与∠A的余角互补,那么2∠A是 A.锐角B.直角 C.钝角D.以上三种都可能 9.将一堆糖果分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如果每人2颗,那么就多8颗;如果每人3颗,那么就少12颗.设有糖果x颗,则可得方程为 A. 8 2 x- = 2 3 1 x+ B.2x+8=3x–12 C. 8 3 x- = 2 2 1 x+ D. 8 2 x+ = 2 3 1 x- 10.一个自然数的立方,可以分裂成若干个连续奇数的和.例如:23,33和43分别可以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分裂”成2个、3个和4个连续奇数的和,即23=3+5;33=7+9+11;43=13+15+17+19;…;若63也按照此规律来进行“分裂”,则63“分裂”出的奇数中,最大的奇数是 A.37 B.39 C.41 D.43 第Ⅱ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