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玉器鉴定-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博物馆馆藏红山玉器鉴赏(上部)作者李利峰

合集下载

红山文化玉器鉴别

红山文化玉器鉴别

红山文化玉器鉴别红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北方原始文化的代表,距今约5000至6000年,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曙光”。

玉器后期抛光因为手工和机械的关系,也会呈现不同:手工抛光玉器的阴槽里和光面的线比较乱,有深有浅、有长有短,有点状的、有断续的,现代机械抛光的痕迹是非常的细密均等。

“真品红山玉十分难求,目前已知的存世量还不到200件。

”据说,1996年就有一件红山玉器以253万元人民币拍卖成交。

目前市场上大量出现赝品红山玉和其中的暴利有关,是真品和赝品间的巨大价格差异直接导致了造假者的蜂拥。

“专家对红山玉的了解程度不够,对是否有砣加工才能称玉的业内争议不断,这两方面的原因给了制假者以理论和技术上的空间,不少赝品被当成真品出现才成了可能。

”目前这些赝品已经源源不断地流入古玩市场。

一件价值在几十到几百元的新料青白玉,经过一定浓度的氢氟酸溶液浸泡,然后打孔、打磨、抛光后,几周内就能变成一块似乎是埋于地底数千年的红山古玉。

造假者一旦出手,其价格往往高至几十万元。

因为红山古玉的器型非常简单,其材料也很容易寻找,所以在古玩市场里,红山古玉的仿制品数不胜数。

而这些赝品的仿制水平、真实度之高让行内人士甚至包括专家都难分辨。

记者了解到,近5年来,浙江的各大拍卖公司都没有拍过红山古玉,有部分拍卖行甚至拒绝接受红山玉拍品。

“仿制的水平太高,加上又没有太多的真实样品作参考,拍卖行都不敢拍红山玉。

”拍卖业内一人士说,不用说拍卖行的鉴定师,连专业机构的人员都会频频走眼。

民间玉猪龙收藏者捧出稀世“天下第一龙”有人对红山古玉的鉴别分为12个字来鉴定,我觉得还是很不错的方法,他们是“净、熟、肥、透、葬、孔、坑、缩、次、过、浆、神”。

“净”,玩过古玉的人都知道,玉出土是干净的,老玉出土要吐浆,要吐白浆、要吐黏浆、要吐灰。

它为什么干净呢?玉埋在土里会发生变化,它会吸收土壤中的元素,它遇水遇汗也会发生变化。

它会和它周围的东西结合,会生成二次生成的次生物,我这个方法也叫次生物之说。

收藏家谈红山文化玉器的鉴赏与收藏

收藏家谈红山文化玉器的鉴赏与收藏

收藏家谈红山文化玉器的鉴赏与收藏收藏家谈红山文化玉器的鉴赏与收藏1,所谓“美”,是指红山文化玉器的艺术性要高,要有美感,一眼看去就被其吸引的红山文化玉器自然是美玉。

以美作为判断红山文化玉器的优劣这一标准自古就有,古人形容一块玉好称其“美玉”,如美玉和氏璧,因为它美。

所以秦王愿意以10多座城池来换取和氏璧,可见玉美的价值连城。

任何一件玉被人喜爱,首先是它的美感。

了解到这一点,对红山文化玉器投资十分重要。

“好”即是指玉完美、品相好。

美好的红山文化玉器是投资红山文化玉器的首要条件。

2,闻气味出土红山文化玉器,放到嘴边轻轻呼气或是用温开水浸泡一会,放到鼻子上闻,会闻到一股浓浓的土香,并且这种气味每次实验,生坑的红山文化玉器都会存在。

反之,会有一股刺鼻的酸味或是臭哄哄的异味。

3,玉浆。

生坑的红山文化玉器,往往会在雕痕内、绺裂处、伤痕中生城一种黄白色或灰白色的浆状物。

用开水能将其煮出。

沁成这种程度需要2000年以上。

4,开窗。

红山文化玉器受沁最慢的地方是表面最光洁和距离边缘远的地方,的以,在到了满沁或者快到满沁的状态时,往往会留有一小块尚未受到沁染而显露原来红山文化玉器底子的地方,这片地方就称为“开窗“,从开窗的地方能清楚地看到红山文化玉器原来的本来面目。

沁到这样的程度,需要1800年以上。

5,红山文化玉器的仿品水平不断提高,并且突破了前人鉴定红山文化玉器的一些理论,给辨伪工作带了新的难题,致使许多博物馆收藏家对红山文化玉器不敢问津,有的怀疑一切,有的又片面的扩大化的肯定一些高仿品。

面对近年的高级仿品,过去和现在的一些鉴定红山文化玉器的方法已不适应当代红山文化玉器的辨仿。

现需要我们不要停留在原有的鉴定理论上,从客观实际出发,针对仿品的不同特点进行科学研究,深入市场,不断总结实践经验,进行科学的、客观的、全面的分析鉴定,而不是依靠带有主观性的推理、考证、猜测去鉴定真伪。

下面根据我个人多年的收藏经验、市场经验总结以下六点鉴定方法,有些是前所未有的新方法。

红山文化古玉器形种类和鉴定特征

红山文化古玉器形种类和鉴定特征

红山文化古玉器形种类和鉴定特征红山文化古玉器形种类和鉴定特征时间:2015-05-23 14:44:28 来源:作者:一起玩收藏红山文化古玉,往往被泛指东北、内蒙、外蒙古、冀北出土的特殊形态的新石器古玉,覆盖地域比较广、时间跨度比较长,所以其器形、风格、大小、沁色等方面都会有所差别。

本文主要以考古发掘实物为例分析红山文化古玉的器形,请欣赏《红山文化古玉器形种类和鉴定特征》。

一、几何造型的红山文化玉器几何造型类玉器的器体呈立体或平面的几何造型,主要有玦、管与管珠、斧、筒形器、刃边形器、环、璜形器、三孔器、瓦沟纹臂饰等。

块、管、斧等玉器主要承袭了兴隆洼文化的形制,在制作上进一步规范化,主要见于红山文化早期;刃边形器则是在吸纳吉黑地区同类玉器风格的基础上加以发扬;而筒形器、环、三孔器、瓦沟纹臂饰等器型较大,制作工艺成熟,是红山文化晚期玉器的代表性器型。

一是红山文化玉玦玦是近年来学术界对一种环状或管状而带有缺口形状玉器的通称,最近有学者考证这种玉器应为古代文献中所谓的“珥”。

从出土位置看,它是佩戴在耳部的玉饰,从新石器时代一直沿用至春秋战国时期。

新石器时代玉玦的共同特征是均光素无纹,断面较厚,有的外缘、内孔及缺口的断面不规则,形制厚拙古朴。

在中国南方和北方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中都发现了玦,东北地区主要出土于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前期和黑龙江的小南山文化,在红山文化后期基本不见这种器型。

兴隆洼文化距今约8000年左右,是中国较早制作和使用玉器的时期,这里出土的玉器有的比较规整,有的则非常古朴,说明当时制作玉器的技术还处于不太成熟的阶段。

在赵宝沟、洪格力图和查海遗址出土的玦,圆环形外廓相对规整一些。

但在这些遗址中也有一些较粗糙的作品,较小的玦和管式玦磨工较差,直接裸露切割痕。

晚于兴隆洼文化而早于红山文化的赵宝沟文化出土的块,形制更加规整。

在阿鲁科尔沁旗塔本套勒盖和克什克腾旗南台子出土的红山文化早期的玦,与兴隆洼文化的块相比,红山文化早期的玦制作技术有很大进步,都是由规矩的圆环切口而成,肉部较窄,中央的孔较大,缺口处虽为线具切割,但已经比较平整。

古玉界:馆藏红山文化玉器

古玉界:馆藏红山文化玉器

古玉界:馆藏红山文化玉器
距今6000年—5000年的红山文化,是中国境内新石器时代北方原始文化的代表,主要遗址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河北北部、吉林西北部,因1935年赤峰红山遗址的发掘而得名。

红山文化玉器在造型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讲求神似和对称,以熟练的线条勾勒和精湛的碾磨技艺,将动物形象表现得生灵活现,栩栩如生,极具古朴遒劲之神韵。

牛河梁红山遗址考古在我国玉器史中具有里程碑的作用.
鉴于许多玉友喜欢红山玉器,
特介绍牛河梁红山遗址考古玉器部分.
个人认为这是认识红山玉的正路.
牛河梁红山遗址第二地点而号冢中心大墓。

(已被盗)
牛河梁女神庙全景之一
女神头象側面
玉龙
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4号墓出土,高10.3,宽7.8,厚3.3,出土时是一对。

这个漂亮许多。

玉箍
也是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4号墓出土,长18.6,口径7.4-10.7
双兽首三孔器
牛河梁第16地点二号墓出土(既凌源三官甸子城子山)
玉璧
牛河梁第五地点一号冢1号墓出土.
出土时位于墓主人头骨两侧.
玉璧
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7号墓.
此墓为三人合葬墓,为二次葬.
玉璧放在人骨上.
勾云器
牛河梁第16地点二号墓出土勾云器.
勾云器
牛河梁第五地点一号冢1号墓出土.
出土时位于墓主人右下臂内侧下部,为竖置,切反面向上
勾云器
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14号墓出土.
(文章源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
广州信昶艺术品抵质押:真品可照价值四成至七成抵押典当,快速简单真品:热线:176****0544。

红山文化典型玉器

红山文化典型玉器

红山文化典型玉器或许是因为生活在北方的原因,见到的红山玉器相对较多,所以对红山玉器情有独钟,在此交流平台上也不止一次的提到红山文化时期玉器,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红山玉器是重灾区之一,甚至于是假货泛滥的重中之重,其次才是良渚和齐家。

当我们大多数人还没弄懂红山文化玉器来龙去脉,拿红山玉器当垃圾的时候,被台湾古董商人以十分低廉的价格收入囊中,不过还好,当红山文化玉器几乎快消失贻尽的时刻,价格在不可同日而语的关键点上,我们部分勤劳智慧的内陆人,便研究出了仿红山文化玉器,兜售给台湾同胞,也算是挽回了部分损失吧!呵呵,就算是打了个平手吧。

(幽默一下,开个小玩笑,请勿当真)当然这些仿古玉器也便顺理成章的流入到了内陆市场,直到现在在北方的古玩市场上还能很轻易的找到批发店面。

那么如何辨别高古玉器真伪,便是我们这群好古者们应该掌握的技能。

首先要多翻阅靠谱的资料,现在科普高古玉器的书籍,也有很多来源不清净的,都是一些所谓的伪专家的著作,这些资料不但对我们的好古之路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很容易使我们误入歧途以假当真。

经小编收集整理的所有图文资料,来源绝对清净靠谱,请大家放心浏览。

本期图文资料,都是博物馆的展品,有的甚至是镇馆之宝。

马蹄形器,红山文化,高14厘米,上口径10厘米,辽宁省建平县采集,辽宁省博物馆藏。

玉马蹄形器,红山文化,高11厘米,天津市文物公司藏。

玉马蹄形器,红山文化,高11厘米,建平县牛河梁出土,辽宁省博物馆藏。

玉外方内圆形器,红山文化,宽11厘米,辽宁省凌源县三官甸子出土,辽宁省博物馆藏。

玉双联璧,红山文化,建平县牛河梁出土,辽宁省博物馆藏。

玉双联璧,宽10厘米,红山文化,辽宁省博物馆藏。

玉三联璧,红山文化,辽宁省阜新县胡头沟出土,辽宁省博物馆藏。

玉勾形器,红山文化,长10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玉勾形器,红山文化,长10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玉勾形器,红山文化,长10厘米,天津市文物公司藏。

玉勾云形器,红山文化,长11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快速教你鉴定红山文化玉器!

快速教你鉴定红山文化玉器!

快速教你鉴定红山文化玉器!
1,很多红山文化玉器鉴定高手都有自己独到的经验和方法,往往看似轻描淡写间就能一语中的、切中要害,这种令人艳羡不已的高超眼力,让每一个爱玉朋友身不能至,心向往之。

2,另一方面“心态”则代表勇于否定自己的态度,红山文化玉器鉴定中的经验积累,其实正是对自己不断否定的一个过程,只有从容面对自己的失误,端正心态勇于改正,才能够不断进步。

3,红山文化玉器的艺术价值:红山文化玉器大多数都是官玉,标志着官员的身份和方位,每一件红山文化玉器作品都有着很强的艺术性,代表着汉代从前的文明艺术。

4,赝品伪造这种裂缝的受沁,采用的是高温高压的强化染色技术,这种强化染色的线条,显现的是一条红线,没有向纵深渗透的颜色过渡,裂缝没有腐蚀形成的锯齿形残痕,特别是裂缝中有粘性的沉积物。

5,斑块沁。

斑块色沁一般需要200年以上;斑块水沁需要400年;斑块土沁需要700年;斑块水银沁至少需要1300年。

6,薄膜沁。

不一定布满整器,但已经大面积形成较厚的膜状,使红山文化玉器不再有原来的光泽。

这种膜多由石灰和污泥所沁。

时间大约需要200年以上。

7,红山文化玉器的钙化过程,是一个物理的变化过程。

变化的过程中,仅仅是玉质内部的分子晶状结构排列和微量元素发生了变化,其化学性质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

所以,在盘玩时,红山文化玉器会慢慢恢复其分子结构的稳定性,它的物理特征会慢慢发生变化,逐步恢复到趋向于原来的面貌。

这就是红山文化玉器的奥妙所在,也是众多玩玉人对红山文化玉器趋之若鹜的原因之一。

赤峰市博物馆.藏「红山文化玉器」

赤峰市博物馆.藏「红山文化玉器」

赤峰市博物馆.藏「红山文化玉器」赤峰市博物馆位于赤峰市新城区富河街,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

被评为考古文博实践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4a级旅游景区、赤峰市优质服务窗口、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先进集体。

赤峰市博物馆历史沿革解放初期,文物工作由昭乌达盟文教处管理。

1958年,组建昭乌达盟博物馆筹备处。

1961年改称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

1963年10月,经原昭乌达盟公署批准,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正式转入地方编制,撤销原赤峰市(县级)文化馆,全部历史文物移交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管理。

文革期间,机构被撤销,组建毛泽东思想宣传站,内设文物组。

1974年重新恢复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内设业务办公室和行政办公室,业务办公室负责文物保护、宣传、陈列展览、藏品管理、资料管理工作,行政办公室负责党务、财会及后勤等工作。

1983年,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更名为赤峰市文物工作站,再度筹建博物馆,1987年7月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之际竣工,7月1日赤峰市博物馆正式开馆,馆址位于赤峰市红山区哈达街中段文化广场北侧。

2007年年底在国家发改委和赤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赤峰市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工程启动,2010年8月8日落成并正式开馆。

场馆建筑1974年重新恢复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80年代初,昭乌达文物工作站文物库房为70平方米,文物陈列室300平方米,工作人员15人。

1983年,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更名为赤峰市文物工作站,再度筹建博物馆,1987年7月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之际竣工,馆址位于赤峰市红山区哈达街中段文化广场北侧。

博物馆建成后,原文物工作站工作机构并入博物馆,馆内设有文物保护管理部、展览接待部、考古队、资料研究室、治安办公室、行政办公室等机构,工作人员47人。

赤峰市博物馆(老馆)占地面积3400平方米,外形为仿古楼阁式建筑,高48米,主体3层,塔楼4层,四角攒尖顶,飞檐饰有黄色琉璃瓦,外形具有浓郁的中国古典建筑特色和民族风格。

梦回红山!!——上手红山文化玉器

梦回红山!!——上手红山文化玉器

梦回红山!!——上手红山文化玉器梦回红山—一个收藏家的旅程笔记陈逸民陈莺几回回梦中还红山,急吼吼驱车赴赤峰。

国庆前夕,我们一行,钱益中、韩连国,再加上赤峰和北京的朋友,日夜兼程,就是为了早日能够登上赤峰红山之颠,寻觅心中梦想的红山,寻觅红山文化的历史遗存,寻觅红山先民的迁涉踪迹。

2 梦回红山车窗外,晚霞映红了白山黑水间的崇山峻岭(图1),在不断颠簸中熟睡的我们(图2),或许已经梦想在红山上寻觅:脚下是一片荒芜,遍地散落的打击石器,偶尔露出地表的小件红山玉器,伴随着陶器,在晚霞下闪烁着并不耀眼的光芒。

我们兴奋地寻找,热烈地讨论,这才是真正的红山,一个5000年前人类居住的地方。

3 惊起了乌鸦也许是梦到兴奋处发出惊人的呼噜,或者是面包车在颠簸中的轰鸣,惊得乌鸦在暮色中慌忙逃窜(图3)。

这样的赶路对于一群一直生活在上海这座大都市的我们来说,实在是辛苦和劳累,要不是红山的诱惑、红山的召唤、红山的迷人,谁愿意在荒山野岭中不顾时辰地赶路。

红山,你真的值得我们为此辛苦为此劳累吗?4 恰同学少年6 远眺红山远眺红山(图6),这是探讨和研究红山文化及其玉器的学者和爱好者们心目中的圣地。

红山文化——新石器时代叱咤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古代文明,因为没有文献记载,而使我们难以了解其历史的真实面貌。

但是,红山文化的原始先民们却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中华大地上留下了自己的祭坛、女神庙、积石冢、石器和陶器,特别是以自己的玉器,记叙了自己鲜为人知的历史,把史前中华文明的灿烂篇章,留给了后人。

这些以实物形态留存于史的真实记录,在地下等待了5000多年,默默地希望总有一天能为我们叙说红山古国辉煌的昨天。

谁有这么幸运,能够读到、读懂连孔子和司马迁都没有读过的历史?内蒙古东部,老哈河支流英金河畔,有一座暗红色花岗岩构成的山体。

山以色名,是谓红山;市以山名,是谓赤峰。

红色!给人鲜艳、耀动、诱惑的感觉。

红山文化!同样给人鲜艳、耀动、诱惑的刺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 录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
红山文化青玉匕型器:
目 录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
红山文化青玉匕型器 皮壳包浆及孔道:
目 录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
红山文化青玉斧:
目 录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
红山文化青玉斧 皮壳包浆及使用痕迹:
目 录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
红山文化青玉斧 皮壳包浆:
目 录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
红山文化青玉斧 打磨使用痕迹:
作者:李利峰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
红山文化青玉玦:
目 录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
红山文化青玉玦 玦口痕迹:
目 录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
红山文化青玉玦 自然沁:
目 录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
红山文化青玉玦 皮壳包浆:
目 录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
红山文化简易勾云佩:
目 录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
红山文化简易勾云佩:
目 录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博物馆馆藏红山玉器鉴赏
作者:李利峰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博物馆馆藏红山玉器鉴赏
目录:
1、青玉玦 2、简易勾云佩 3、多头器 4、青玉蚕 5、鸡骨白手镯 6、青玉鱼 7、青玉匕型器 8、青玉斧 9、青玉猪龙
10、碧玉斧 11、青玉勒 12、青玉桶形器芯料 13、黄玉枭 14、青黄玉斧 15、玉钺 16、青玉桶形器芯料2 17、黄玉勾形器 18、黄玉者简介:
李利峰,实战派收藏家。 全国工商联河南省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理事。 北京遇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特聘古珠及高古玉器鉴定专家。 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委员会研究员。 99年进入收藏界,收藏品涉及天珠、金铜佛造像、历代古珠、红山玉器、古钱 币等。擅长天珠、历代古珠、红山玉器的鉴定,实战经验丰富。
红山文化简易勾云佩 皮壳包浆及打磨痕迹:
目 录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
红山文化简易勾云佩 自然绺裂和侵蚀痕迹:
目 录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
红山文化多头器:
目 录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
红山文化多头器 皮壳包浆:
目 录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
红山文化多头器 工痕:
目 录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
红山文化青玉蚕:
目 录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
目 录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
红山文化青玉斧 皮壳包浆:
目 录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
红山文化青玉猪龙:
目 录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
红山文化青玉猪龙 头部五官工艺:
目 录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
红山文化青玉猪龙 中孔管钻错台痕迹:
目 录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
红山文化青玉猪龙 中孔管钻痕迹及皮壳包浆:
目 录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
红山文化青玉猪龙 系挂小孔对钻痕迹:
红山文化青玉蚕 皮壳包浆:
目 录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
红山文化鸡骨白手镯:
目 录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
红山文化鸡骨白手镯 钙化及皮壳:
目 录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
红山文化青玉鱼:
目 录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
红山文化青玉鱼:
目 录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
红山文化青玉鱼 皮壳及孔道:
目 录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
红山文化青玉鱼 工痕: 横纹
目 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