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天线标准

合集下载

中国移动定制终端天线限值标准

中国移动定制终端天线限值标准

13dBm(3GPP)
Min TRP(3GPP/行标) 13dBm
Designed by Mr hou 20l30905
测试配置 仅人头模型 测试配置 仅人头模型 测试配置 仅人头模型
测试配置 仅人头模型
测试配置 仅人头模型
WCDMA Band 5 TRP
Avg TRP
Min TRP
11dBm(3GPP)
-
Designed by Mr hou 20l30905
网络模式 TD-SCDMA/TD-HSPA
网络模式 TD-SCDMA/TD-HSPA
网络模式 WCDMA/HSPA
TD-SCDMA/TD-HSPA Band 34/39 UE传导接收灵敏度 工作频段
传导接收灵敏度dBm(3GPP/企业)
Band 34
-96.5dBm(4GPP/行标/企业) -95.5dBm(3GPP) -95dBm(3GPP)
WCDMA Band 1/Band 2/Band 5 UE TIS
工作频段
平均值
Band 1
-101dBm(3GPP)
Band 2 Band 5
-99dBm(4GPP) -96dBm(3GPP)
最小值
-98dBm(3GPP)
1880-1920MHz 2300-2400MHz 2496-2690MHz 2010-2025MHz 1880-1920MHz
1880-1920MHz 必选 2300-2400MHz 必选 2496-2690MHz 推荐 2010-2025MHz 必选 1880-1920MHz 必选
Band 8
880-915MHz
Band 1 Band 3 Band 17 Band 4 Band 20 Band 1 Band 2 Band 5

4g天线标准

4g天线标准

4g天线标准4G天线标准是指在4G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天线的规范和标准。

天线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负责将电磁波能量转化为无线信号并进行辐射。

4G天线标准的制定旨在保证通信系统的性能以及天线的互操作性。

首先,4G天线标准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

国家或国际标准是为了对通信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和规范,以确保在不同地区或不同运营商中使用的天线具备相同的性能和互操作性。

例如,在中国,批准发布的国家标准包括《GB/T 20240.10-2011 LTE设备无线接口天线规范》和《GB/T 20240.22-2011 LTE设备无线接口无线控制和用户平面上行传输的信令测量规范》。

其次,4G天线标准需要考虑天线的频率范围和增益。

4G通信系统使用的频率范围较广,包括LTE(Long Term Evolution)和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等多种制式。

天线的频率范围需要满足不同制式的通信要求。

同时,天线的增益需要足够高,以提高信号的覆盖范围和传输距离。

第三,4G天线标准需要定义天线的形状和尺寸。

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安装条件要求天线具备不同的形状和尺寸。

例如,室内天线一般比较小巧,可以放置在办公室或家庭中的角落,而户外天线需要具备较大的尺寸和良好的耐久性,以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

另外,4G天线标准还需要定义天线的极化方式和辐射特性。

天线的极化方式可以是垂直极化、水平极化或圆极化等,不同的极化方式适用于不同的通信场景。

天线的辐射特性包括辐射方向图和辐射功率等参数,可以帮助确定天线的辐射范围和信号覆盖情况。

此外,4G天线标准还需要考虑天线的安装方式和连接方式。

天线可以通过螺纹接口、N型接口等不同的连接方式与通信设备相连,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设备需求,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

天线的安装方式可以是固定安装、可调节安装或移动安装等,根据具体的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安装方式。

中国 td-scdma标准

中国 td-scdma标准

TD-SCDMA是中国自主研发的3G移动通信标准。

该标准全称为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DMA(时分同步CDMA),是中国电信行业百年来第一个完整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

TD-SCDMA采用了智能天线、联合检测、接力切换、同步CDMA、可变扩频系统、自适应功率调整等技术,具有系统容量大、频谱利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TD-SCDMA是我国向国际电信联盟提交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标准,并被接纳为国际第三代移动通信三大主流标准之一。

该标准的提出不经过2.5代的中间环节,直接向3G过渡,非常适用于GSM系统向3G升级。

TD-SCDMA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信技术标准,与欧洲WCDMA、美国CDMA2000并称为3G时代主流的移动通信标准。

目前,TD-SCDMA已经进入了标准成熟后的完善阶段,主要在完善HSD-PA、HSUPA和MBMS 等重要特性的标准化工作。

TD-SCDMA标准的长期演进 (LTE)工作也取得了初步成果,两个候选方案的关键参数已经基本确定,相关性能仿真工作已在全面展开。

TD-SCDMA标准的专利数量和质量在不断提高,联盟产业联盟之链在国际标准推进过程中已全面进入标准演进后的产业化和商业化拓展阶段。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中国TD-SCDMA标准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资料或咨询专业人士。

移动TD-LTE天线技术要求-电气

移动TD-LTE天线技术要求-电气

T D -L T E 系统双极化天线技术要求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T D -L T E D u a l -p o l a r i z e d A n t e n n a D e v i c e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版本号: 4.0.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发布╳╳╳╳-╳╳-╳╳发布 ╳╳╳╳-╳╳-╳╳实施QB-╳╳-╳╳╳-╳╳╳╳前言本标准旨在明确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对TD-LTE系统双极化天线设备的技术要求,并为相关设备的集中采购和网络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TD-LTE天线工作频段涵盖F频段(1880~1920MHz)、A频段(2010~2025MHz)以及D 频段(2575~2635MHz)。

天线类型包括FAD宽频智能天线、单D频段智能天线、FAD小型化智能天线、FAD可独立电调智能天线、单D频段电调智能天线以及FAD双通道天线。

TD-SCDMA天线工作频段为F频段(1880~1920MHz)和A频段(2010~2025MHz)。

天线类型包括FA窄带智能天线、FA电调智能天线以及FA双通道天线。

其指标皆可对应TD-LTE 天线指标相应列。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欣、王安娜、曹景阳、许灵军、金磊、程广辉、丁海煜、高峰、苏健、张晟※浅蓝色部分大多为概念、原理性的东西,可以加深对天线的了解※红色部分为重要的表格和信息,要熟练掌握。

※黄色部分为关键的尺寸要求,要牢记于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常用术语、定义、电气性能、机械性能、环境条件、可靠性、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工作频段为TD-LTE系统。

2术语、定义和缩略语下列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3双极化智能天线阵列的结构、原理3.1双极化智能天线的结构双极化智能天线是用一组双极化辐射单元代替原有单极化辐射单元,并且阵列数量减少为原来的一半,以达到在保持端口总数不变的前提下,减小天线宽度的目的。

中国移动通信基站天馈、设备安装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基站天馈、设备安装规范
E、天线安装要求垂直,其高度、倾角、方位角及小区位置必须于频率规划(设计)一致。
F、同一扇区两天线间隔>4米 ,邻扇区天线间隔>1米。
G、同一水平面天线与其他设备天线间隔>8米,同一垂直天线与其它设备天线的间隔>2米。
6 January 2020
安徽博达监理公司设备铁塔项目部
6
2﴿、馈线:
A、馈线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
D、馈线的弯曲半径符合设计要求。
E、馈线进室前的入口应安装防水板,套好防水圈做好防水处理,并且穿过进户板时要有回 水弯,防止雨水沿着馈线渗入机房,回水弯的切角大于60度。
移动通信基站安装
规范简介
目录
移动通信基站简介 天馈安装 主设备及配套设施安装要求 相关图片
6 January 2020
安徽博达监理公司设备铁塔项目部
2
移动通信基站简介
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是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商投资的重要部分,种类大致分为GSM、CDMA、 SCDMA等几种。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一般都是围绕覆盖面、通话质量、投资效益、建设难易、 维护方便等要素进行。随着移动通信网络业务向数据化、分组化方向发展,移动通信基站的发展 趋势也必然是宽带化、大覆盖面建设及IP化。公司现阶段进行的设备监理项目主要是基站设备安 装监理以及传输设备安装监理等。现在简单介绍移动通信GSM基站的一些基础知识。
三、天馈系统安装规范:
1﴿、天线:
1、抱杆 (图5) :安装天线的载体,其安装位置应距塔身距离(全向)>3米,定向>1米, 接地、固定都应符合要求。抱杆的高度应比天线长10cm以上。抱杆垂直度、方位角符合设计要求。
2、天线的安装要求:
基站使用的天线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天线安装的俯仰角、方位角正确(使用罗盘等工 具测量。一般情况下方位角偏差不能大于5度;俯仰角必须符合设计或局方要求),天线的软跳线 应与塔抱杆使用专用扎带连接牢固。

天线测试标准5410

天线测试标准5410

天线测试标准5410
天线测试是指对天线进行性能测试和评估的过程。

天线测试标准5410是指在
无线通信领域中广泛应用的一项标准,它规定了天线测试的方法和要求,以确保天线在实际使用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性能。

首先,天线测试标准5410包括了天线的电气性能测试和射频性能测试。

电气
性能测试主要包括天线的阻抗匹配、驻波比、增益和极化特性等测试项目,而射频性能测试则包括了天线的辐射效率、辐射图案、功率传输和频率响应等测试项目。

这些测试项目对于评估天线的性能至关重要,可以帮助天线制造商和用户了解天线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其次,天线测试标准5410还规定了测试设备和测试环境的要求。

在进行天线
测试时,需要使用专业的测试设备,如网络分析仪、天线分析仪和功率计等,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测试环境也需要符合一定的要求,如消除外界干扰、保证测试场地的开阔和平坦等,以确保测试过程的顺利进行。

此外,天线测试标准5410还对测试过程中的数据处理和结果评估提出了要求。

在进行天线测试时,需要对测试数据进行准确的处理和分析,以得出准确的测试结果。

同时,还需要根据测试结果对天线的性能进行评估,判断其是否符合预期的要求,从而为天线的设计和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总的来说,天线测试标准5410对天线测试的方法和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旨在确保天线在无线通信领域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性能。

通过遵循这些标准,可以有效地评估天线的性能,为天线的设计、生产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推动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中国移动TD-LTE室分天线规范V1[1].2.0(征求意见稿)

中国移动TD-LTE室分天线规范V1[1].2.0(征求意见稿)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T D -L T E 室内分布系统天线设备规范T D -L T E A n t e n n a D e v i c e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I n d o o r D i s t r i b u t e d s y s t e m 版本号: V 1.2.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布╳╳╳╳-╳╳-╳╳发布 ╳╳╳╳-╳╳-╳╳实施 QB-╳╳-╳╳╳-╳╳╳╳目录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4双极化室内分布系统天线的结构和原理 (3)4.1双极化室内分布系统天线的结构 (3)4.2双极化室内分布系统天线的原理 (3)4.3双极化室内分布系统天线支持的频段 (4)4.4双极化室内分布系统天线的分类 (4)5电气性能要求 (4)6机械性能要求 (6)6.1馈电端口设计要求 (6)6.2其它机械指标要求 (7)6.3环境条件要求 (7)7电性能和环境测试要求 (7)7.1电性能测试要求 (7)7.1.1增益测量 (8)7.1.2方向图圆度(全向天线)、半功率波束宽度、前后比、副瓣电平的测量 (9)7.1.3驻波比测量 (10)7.1.4隔离度测量 (12)7.2环境测试要求 (13)8检测、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4)8.1检验规则 (14)8.1.1型式检验 (14)8.1.2出厂检验 (15)8.2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5)8.2.1标志 (15)8.2.2包装 (16)8.2.3运输 (16)8.2.4贮存 (16)前言本规范旨在明确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对TD-LTE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天线的技术要求,并为相关设备的集中采购和TD-LTE网络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本规范主要包括天线术语和定义、分类、电气性能、机械性能、环境指标、测试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内容。

本标准由中移号文件印发。

移动LTE天线隔离度要求

移动LTE天线隔离度要求

1.1 网间干扰协调在TD-LTE频段附近使用的移动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制式:(1)GSM1800:1710-1755MHz(上行),1805-1850MHz(下行);(2)CDMA2000:1920-1935MHz(上行),2110-2125MHz(下行);(3)WCDMA:1940-1955MHz(上行),2130-2145MHz(下行);(4)TD-SCDMA:1880-1900MHz(F频段),2010-2025MHz(A频段),2320-2370MHz(E频段)(5) WLAN: 2400—2483.5MHz;经过分析计算,各系统间的干扰协调要求如下。

1.1.1TD-LTE宏站(F频段)与其他系统共站时的干扰协调在工程实施中,两系统天线之间适当进行垂直或水平空间隔离,建议TD-LTE 基站天线安装间距采用如下标准:GSM/DCS符合3GPP TS 05.05 V8.20.0(2005-11)规范要求时,TD-LTE线阵和GSM/DCS定向天线之间间距要求:并排同向安装时,建议采用垂直隔离方式,垂直距离≥1.8 m;GSM/DCS符合3GPP TS 45.005 V9.1.0 (2009-11)规范要求时,TD-LTE线阵和GSM/DCS定向天线之间间距要求:并排同向安装时,水平隔离距离≥0.5m,垂直距离≥0.3m。

TD-LTE线阵和CDMA 1X定向天线之间间距要求:并排同向安装时,建议采用垂直隔离方式,垂直距离≥2 m。

TD-LTE线阵和CDMA2000定向天线之间间距要求:并排同向安装时,建议采用垂直隔离方式,垂直距离≥3 m。

TD-LTE线阵和WCDMA定向天线之间间距要求:并排同向安装时,水平隔离距离≥0.5m,垂直距离≥0.2m。

TD-SCDMA符合《YD/T 1365-2006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接入网络设备技术要求》及《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关于发布《2GHz频段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设备射频技术要求(试行)》的通知(信无函[2007]22号)》时,TD-LTE与TD-SCDMA隔离要求:同向安装时,建议采用垂直隔离方式,垂直距离≥0.9 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试指标 状态 975 GSM900 37 124 Channel TRP FS 29.86 30.57 31.50 TIS FS 加头TRP R 加头TIS R 加头手 TRP R 加头手TIS R -97.92 -98.46 -97.91 加头TRP L 22.7 23.8 24.5 加头TIS L -100.81 -101.42 -101.71 加头手 TRP L 20.89 21.24 22.07 加头手TIS L -96.52 -96.91 -96.62
目前中国移动TD-SCDMA系统可使用频率资源为85MHz,具体如下: A频段(2010~2025 MHz,原B频段):共计15MHz,可供全国范围室内室外覆盖使用。 F频段(1880~1900MHz,原A频段):共计20MHz,可供全国范围室内室外覆盖使用。 E频段(2320~2370 MHz,原C频段):共计50MHz,可供全国范围室内覆盖使用。
验证终端TD A频段TRP性能
不低于17dBm
不低于16dBm 不高于-104dBm 不高于-103dBm *翻盖机: 小于4dB 其他机型:小于6dB *翻盖机: 小于4dB 其他机型:小于6dB 不低于17dBm 不低于16dBm 不高于-104dBm
TD A频段TIS人手影响 TD F频段TRP平均值 TD F频段TRP最小值 TD F频段TIS平均值
TD F频段TIS最大值
TD F频段TRP人手影响
不高于-103dBm
*翻盖机: 小于4dB 其他机型:小于6dB *翻盖机: 小于4dB 其他机型:小于6dB
TD F频段TIS人手影响
左耳高中低信道加右耳高中低信道, 共六个数据的平均值。 左耳高中低信道加右耳高中低信道, 验证终端GSM900频段TRP性能 GSM900频段TRP最小值 共六个数据的最小值。 左耳高中低信道加右耳高中低信道, 验证终端GSM900频段TIS性能 GSM900频段TIS平均值 共六个数据的平均值。 左耳高中低信道加右耳高中低信道, 验证终端GSM900频段TIS性能 GSM900频段TIS最大值 共六个数据的最大值。 右耳加右手高中低信道的TRP值,将 验证终端GSM900频段TRP在增加人 此值与仅人头右耳模型下对应信道测 GSM900频段TRP人手影响 手影响下的恶化情况 得的值相比较,考察三个差值中的最 大值。 GSM900频段TRP平均值 验证终端GSM900频段TRP性能 GSM900频段TIS人手影响 右耳加右手高中低信道的TIS值,将 验证终端GSM900频段TIS在增加人 此值与仅人头右耳模型下对应信道测 手影响下的恶化情况 得的值相比较,考察三个差值中的最 大值。 左耳高中低信道加右耳高中低信道, 验证终端GSM1800频段TRP性能 共六个数据的平均值。 左耳高中低信道加右耳高中低信道, 验证终端GSM1800频段TRP性能 共六个数据的最小值。 左耳高中低信道加右耳高中低信道, 验证终端GSM1800频段TIS性能 共六个数据的平均值。 左耳高中低信道加右耳高中低信道, 验证终端GSM1800频段TIS性能 共六个数据的最大值。 右耳加右手高中低信道的TRP值,将 验证终端GSM1800频段TRP在增加 此值与仅人头右耳模型下对应信道测 人手影响下的恶化情况 得的值相比较,考察三个差值中的最 大值。
512
DCS180 0 698 885 9404 TD1900 9500 9596 10054 TD2100 10087 10121
28.36
28.57 28.42 22.74 21.99 22.21 21.72 21.28 21.19
23.19 -101.30 21.59 107.00 24.14 -102.41 21.78 107.48 25.38 -101.48 22.58 106.41 24.49 -105.64 21.71 109.61 25.10 -105.81 21.87 109.68 24.65 -104.01 21.45 107.98 18.80 -107.67 15.79 110.69 18.28 -107.58 15.12 110.74 18.65 -107.35 15.53 111.11 18.69 -107.87 14.92 110.67 18.27 -107.93 14.47 111.24 从测试数据上看,可以 PASS 18.18 -107.84 14.39 111.54
不低于20.5dBm 不低于18.5dBm
不高于-97dBm
不高于-94dBm *翻盖机: 小于6dB 其他机型:小于8dB
*翻盖机: 小于6dB 其他机型:小于8dB 不低于21dBm 不低于19dBm 不高于-99.5dBm 不高于-96.5dBm *翻盖机: 小于4dB 其他机型:小于6dB
GSM1800频段TRP平均值 GSM1800频段TRP最小值 GSM1800频段TIS平均值 GSM1800频段TIS最大值
Antenna Test Report
Project Name:***** Data:2013-11-25 Ver.1.0
Testing Standards
TD A频段TRP平均值
TD A频段TRP最小值 TD A频段TIS平均值 TD A频段TIS最大值 TD A频段TRP人手影响 左耳高中低信道加右耳高中低信道, 共六个数据的平均值。 左耳高中低信道和右耳高中低信道, 验证终端TD A频段TRP性能 共六个数据中的最小值。 左耳高中低信道加右耳高中低信道, 验证终端TD A频段TIS性能 共六个数据的平均值。 左耳高中低信道和右耳高中低信道, 验证终端TD A频段TIS性能 共六个数据中的最大值。 右耳加右手高中低信道的TRP值,将 验证终端TD A频段TRP在增加人手影 此值与仅人头右耳模型下对应信道测 响下的恶化情况 得的值相比较,考察三个差值中的最 大值。 右耳加右手高中低信道的TIS值,将 验证终端TD A频段TIS在增加人手影 此值与仅人头右耳模型下对应信道测 响下的恶化情况 得的值相比较,考察三个差值中的最 大值。 左耳高中低信道加右耳高中低信道, 验证终端TD F频段TRP性能 共六个数据的平均值。 左耳高中低信道和右耳高中低信道, 验证终端TD F频段TRP性能 共六个数据中的最小值。 左耳高中低信道加右耳高中低信道, 验证终端TD F频段TIS性能 共六个数据的平均值。 左耳高中低信道和右耳高中低信道, 验证终端TD F频段TIS性能 共六个数据中的最大值。 右耳加右手高中低信道的TRP值,将 验证终端TD F频段TRP在增加人手影 此值与仅人头右耳模型下对应信道测 响下的恶化情况 得的值相比较,考察三个差值中的最 大值。 右耳加右手高中低信道的TIS值,将 验证终端TD F频段TIS在增加人手影 此值与仅人头右耳模型下对应信道测 响下的恶化情况 得的值相比较,考察三个差值中的最 大值。
-103.03
-103.76 -102.36 -103.78 -103.69 -103.47 -104.09 -104.14 -104.35
26.3
24.3 23.8 18.65 18.23 18.51 19.21 18.65 18.88
-105.62
-106.23 -104.81 -108.37 -108.16 -108.35 -108.55 -107.98 -108.12
GSM1800频段TRP人手影响
右耳加右手高中低信道的TIS值,将 验证终端GSM1800频段TIS在增加人此值与仅人头右耳模型下对应信道测 GSM1800频段TIS人手影响 手影响下的恶化情况 得的值相比较,考察三个差值中的最 大值。
*翻盖机: 小于4dB 其他机型:小于6dB
The Test Result for South Star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3.41
22.03 21.07 15.21 15.02 15.01 15.46 14.98 14.66
-103.10
-103.32 -102.71 -106.22 -105.84 -105.96 -105.88 -105.65 -105.47
CMCC OTA测试标准
根据2002年10月原国家信息产业部下发文件《关于第三代公众移动通信系统频率规划问 题的通知》(信部无[2002]479号)中规定: 将我国第三代公众移动通信系统主要工作频段规划为时分双工(TDD)方式, 即 1880~1920MHz、2010~2025MHz;补充工作频率为时分双工(TDD)方式,2300~ 2400MHz。 因为第三代公众移动通信系统中TDD方式仅有我国的TD-SCDMA,根据上述规定,产业 界为方面表达,称1880~1920MHz为A频段,称2010~2025MHz为B频段,称2300~ 2400MHz为C频段。 目前中国移动10城市TD-SCDMA均运行于B频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