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

合集下载

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的成就

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的成就

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的成就
一、海洋工程建设
中国在海洋工程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经建设了多条全球最长的海底隧道和世界最大的海上风电场,还修建了一系列的海洋通道,如北海海峡、台湾海峡、长江口等。

同时,我国建设的船舶和港口也在全球海洋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
中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走在全球前列,我国南海地区的勘探深度已经超过3000米,并取得了多项世界级的技术突破。

目前,中国石油已经提高了海域勘探投资比例,加快了海上油气勘探、试采和开发,为我国提供了可靠的能源保障。

三、海洋渔业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渔业大国,我国的渔业资源数量和质量居全球前列。

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建设和管理水平逐步提高,渔业乡村逐步走向现代化,孵化了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渔业企业。

同时,我国大力推进远洋渔业等海洋渔业的健康发展,为实现全球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作出了努力。

四、海洋生物资源开发
我国具有丰富多样的海洋生物资源,诸如海带、紫菜、鱼虾贝类等。

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和无害化开发,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不仅提高了海洋生物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同时也为我国的食品行业、医药行业、化工行业提供了庞大的生物基础。

浩瀚的海洋资源是中国的宝藏,利用和开发好这些资源是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继续加大海洋工程建设的投资力度,推进海洋科学研究,建设一批海洋经济示范区,发挥海洋产业的重要作用,为保持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的领先地位继续发挥自己的作用。

中国海洋资源开发现状与海洋综合管理策略

中国海洋资源开发现状与海洋综合管理策略

中国海洋资源开发现状与海洋综合管理策略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海洋资源的国家,拥有着8400多公里的海岸线和3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海洋资源开发的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海洋资源开发的不断加速,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破坏等。

海洋综合管理策略成为当务之急,需要加强对海洋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一、中国海洋资源开发现状1、海洋资源潜力巨大中国海域有利于渔业发展的渔场总面积达430万平方千米,东海、南海、黄海都是富饶的渔场。

我国沿海盛产贝类、藻类、海参、珍珠、鱿鱼等海产品,已经成为海洋资源开发的重要宝库。

除了渔业资源,中国的海洋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矿产等资源,潜力巨大。

2、海洋资源开发状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海洋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一些地区存在资源过度开发,海洋环境污染、渔业资源枯竭等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3、海洋科技装备先进我国在海洋科技装备方面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有自主研发的深海探测器、海洋生物资源调查船等高科技装备。

这些科技装备的发展,为海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二、中国海洋综合管理策略1、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环境保护是海洋综合管理的重要内容,需要建立健全海洋环境监测网络,完善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加大对海洋环境破坏行为的打击力度。

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确保海洋生态平衡。

2、科学利用海洋资源科学利用海洋资源是海洋综合管理的核心任务,需要建立健全海洋资源开发的管理规划体系,制定合理的渔业资源开发计划,合理利用石油、天然气等海洋资源。

加强对渔业资源的监测和评估,确保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推动海洋产业发展海洋产业是海洋综合管理的重要内容,需要积极推进海洋产业的发展,培育海洋经济新业态,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发展海洋旅游、海洋能源等产业。

加强海洋法治建设,为海洋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4、加强国际合作海洋综合管理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维护海洋的和平与稳定,推动国际海洋法的发展与实施。

中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总结]

中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总结]

中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对应策略向海洋进军,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成为扩大人类生存空间、增加资源储备的重要出路,世界各国对海洋资源和开发高度关注,不断强化海洋发展战略,运用高科技进行海洋的开发与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资源开发获得了快速发展,国家对海洋资源开发投入力度逐年增加,为海洋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九五”期间,沿海地区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比“八五”时期翻了一番半,年均增长16.2%,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据国家海洋局统计,2004年我国海洋产业的总产值达到1284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9%。

其中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的海洋产业总产值均已超过4000亿元。

而山东省在海洋渔业、海盐和海洋化工业,上海市在滨海旅游业和海洋船舶工业,广东省在海洋生物医药业等产业活动中分别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随着海洋油气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滨海旅游资源、海水利用等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力带动了海洋经济的发展。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的世纪,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海洋经济的增长将成为决定我国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水平还比较落后,目前中国海洋开发的综合指标仅为3.4%,这不仅低于海洋经济发达国家14%至17%的水平,而且低于5%的世界平均水平。

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及有效利用无论在思想认识上、技术装备上、经济效益上还是在科学管理上都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和不足,这已经成为阻碍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因此,加强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力度与科学管理已成为我国缓解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快经济发展,增强国家实力的战略选择。

1中国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面临的初始条件1.1没有形成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的海洋资源开发的整体开发战略长期以来,人们普遍接受并习惯的认为海洋资源是自然力量形成的,因此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实际上执行的是资源无偿或低价使用的政策。

中国海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中国海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 煤、铁等固体矿产:中国大陆架浅海区广泛分布有铜、煤、 硫、磷、石灰石等矿。
• 海洋砂矿:海底沉积物中有许多贵重矿物,中国近海海域 的海滨砂矿含有金、锆英石、钛铁矿、独居石、铬尖晶石 等经济价值极高的砂矿。
• 多金属结核和富钴锰结壳:多金属结核含有锰、铁、镍、 钴、铜等几十种元素。我国已在太平洋调查200多万平方 公里的面积,其中有30多万平方公里为有开采价值的 海 洋资源远景矿区,联合国已批准其中15万平方公里的区域 分配给中国作为开辟区。
返回
海水储存的能量
海水由于运动产生海洋动力资源,主要 有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及海水因温差 和盐差而引起的温差能与盐差能等。
海水不但可以通过其热能和机械能等 给我们电能,从海水中还可提取出像汽油、 柴油那样的燃料——铀和重水。铀在海水 中的储量十分可观,达45亿吨左右,相当 于陆地总贮量的4500倍,按燃烧发生的热 量计算,至少可供全世界使用1万年。
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是从海 水中提取各种化学元素(化学品)及其深 加工技术。主要包括海水制盐、苦卤化工, 提取钾、镁、溴、硝、锂、铀及其深加工 等,现在已逐步向海洋精细化工方向发展。
我国是世界海盐第一生产大国,年产量2000 万吨左右。沿海宜盐土地及滩涂资源约0.84万平 方千米,其中黄海、渤海沿岸最多,占全国的 82%;东海沿岸较少;南海沿岸最少,仅占3%。 另外,渤海湾、莱州湾等沿岸的滨海平原中还分 布着大量高浓度的地下卤水,总净储量为74亿立 方米,含盐量为6.46亿吨,含氯化钾为0.15亿吨。 这些卤水资源储层浅,易开采,是制盐及盐化工 业的理想原料。我国从辽东半岛到海南岛,沿海 12个省、市、自治区有30多座盐区(场),从北 至南算起,我国有六大海盐区(场)集中了 50% 以上的海盐资源,分别为:辽东湾盐区、长芦盐 区、山东盐区、淮盐产区、莺歌海盐场、布袋盐 场。

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 要点归纳(含答案)

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 要点归纳(含答案)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
知识点1丰富的海洋资源
1.海洋自然环境
中国海域自北向南跨越①、亚热带和热带,沿海② ____________ 面积宽广,海水温度适中,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

2.生物资源
(1)四大海产:③、小黄鱼、带鱼和乌贼(又称墨鱼)。

(2)四大渔场: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④渔场,其中舟山渔场最大。

(3)海水养殖:中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海水养殖产量占海洋水产
品产量的1/3以上,主要品种有海带、紫菜、虾、扇贝、牡蛎、鲍鱼等。

3.矿产资源
(1)近海资源:石油、天然气。

(2)滨海砂矿:钻石、钛铁矿、金红石、石英砂等。

4.化学资源
(1)从海水中提取海⑤ _____ 和钾、镁、澳、碘等化学元素,是中国开发利用海洋化学资源的主要方式。

(2)盐场:以长芦盐场、淮北盐场、布袋盐场、⑥盐场最为著名。

其中长芦盐场最大。

知识点2海洋资源的保护
中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的问题和保护措施。

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如石油泄漏、沿海城市污水排放等防止海洋污染,如加强海洋污染监测,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
近海渔业资源衰竭,难以形成渔汛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实施休渔制
度,禁止过度捕捞
要点点拨
渔场的形成
沿海大陆架海区寒暖流交
汇处
沿岸有河流
径流注入
海水浅,阳光充足海水发生
搅动
带来大量营
养物质
浮游生物多,饵料丰富
渔场形成
盐场选址的条件
答案
①温带②大陆架③大黄鱼④北部湾⑤盐⑥莺歌海。

中国的海洋地理与海洋资源

中国的海洋地理与海洋资源

中国的海洋地理与海洋资源中国是一个拥有广阔海域的国家,其海洋地理和海洋资源对于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海洋地理的概况、海洋资源的分布及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海洋地理概况中国地处东亚大陆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汇处,拥有约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

中国海洋地理上分为东海、南海和黄海三个海区。

其中,东海和黄海是半封闭海域,南海作为独立的辐射式海域较为开放。

这些海域位于亚热带和温带交界处,拥有丰富的海洋气候资源,受季风和洋流的影响较大。

二、海洋资源的分布中国的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包括渔业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海洋能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生物资源等。

1. 渔业资源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渔业大国之一,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

东海、南海和黄海等海域的渔业资源分布广泛,包括各类鱼类、虾蟹类、贝类等。

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保障国内人民的食物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海洋经济都具有重要作用。

2. 石油天然气资源中国海域潜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渤海、东海和南海等地都有大量的油气勘探开采活动。

中国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对于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3. 海洋能源海洋能源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包括风能、潮能、波能等。

中国拥有巨大的海洋能源潜力,特别是在东海和南海地区,风能、潮汐能等资源丰富。

积极开发利用海洋能源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降低能源依赖程度,促进可持续发展。

4. 海底矿产资源中国的海域潜藏着丰富的海底矿产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等。

尤其是南海地区被认为是全球海底热点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油气和金属矿产资源。

海底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满足国内资源需求、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 海洋生物资源中国海域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包括各类鱼类、贝类、海藻等。

这些资源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

中国在海洋资源开发领域的成就

中国在海洋资源开发领域的成就

中国在海洋资源开发领域的成就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海洋资源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国作为一个海洋国家,在海洋资源开发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首先,中国发展了大规模深海采矿技术。

在中国南海的南海区块中,中国现已探明含丰富海底沉积物的燕子矿区,燕子矿区的沉积矿物主要有铝、镁、锰等。

其中,锰矿资源占据主导地位,锰元素的含量达到25%以上,而锰是一种重要的冶金原料,主要用于制造钢铁,因此燕子矿区的开发对于中国的经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其次,中国在海洋油气勘探领域进展顺利。

中国南海及东海地区是中国油气资源的重点开发区域,根据2018年公布的《中国海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报告》,中国东海和南海油气资源潜力巨大,东海地区海上可采储量为57.5亿吨,南海地区海洋石油勘探的总面积已达到20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实施项目面积已超过110万平方公里。

除此之外,中国在深海水产养殖、海洋能源利用等领域也有着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中国大规模开展深海水产养殖,通过建立深海人工鱼礁,推广现代工业化养殖技术,在研究员工的努力下,深海水产养殖已从单一品种的研究转向多种深海物种的研究和开发。

在海洋能源利用领域,中国也在进行各种实践。

中国率先在全球范围内启动深海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和开发工程,通过在深海沉积物中寻找水合物资源的策略,已经成功获得了大量深海天然气水合物资源。

此外,中国还在海洋风能、海洋生物质能等领域积极探索,并在一些海洋风电站的建设上取得了成功。

总体而言,在海洋资源开发领域,中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不仅意味着中国海洋经济实力的提升,更意味着中国在保障国家经济发展、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等方面具备了更多的保障能力。

我们相信,在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中国在海洋资源开发领域的成就还将更加耀眼。

我国在海洋开发利用方面取得的成就

我国在海洋开发利用方面取得的成就

我国在海洋开发利用方面取得的成就
近年来,我国在海洋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是在拓展海洋资源方面,不断积累丰富的海洋技术和设备以外,积极开展海洋潜水勘探,发掘我国潜力巨大的海洋资源,尤其是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勘探开发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二是在推进海洋经济发展方面,建立了“中国东海联动、保护、开发、利用一体化”的技术体系;推动海洋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实施沿海经济带和经济海岸线发展战略,促进海洋经济的集约发展;
三是在环境保护方面,实施“中国海洋垃圾清洁行动”,围绕垃圾类型和治理技术,积极探索垃圾清理等技术措施,持续加强海洋环境治理,确保海洋生态安全稳定,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四是在国际舆论场上,我国以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改善国际海洋秩序,坚持“以协商促和平、以柔制刚、以情求理”的外交原则,为实现共同、综合、可持续的海洋发展贡献力量。

以上成就,充分体现了我国在海洋开发利用上的优秀技术实力和贡献力度。

我们有信心在未来,将坚定不移地践行好海洋发展的思路,努力实现海洋文明和和谐发展的宏伟蓝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
概要: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众多的岛屿和辽阔的管辖海域。

我国陆地海岸线长达18000公里,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多达7272个,海岛岸线长达14000公里。

多年来,我们通过大力开发海洋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撑。

当前我国GDP 中有大约十分之一的份额都来自海洋经济。

但是,由于开发方式不当、对环保不够重视,对海洋的开发利用也产生了诸多问题
一、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海水、生物、矿物、能源等资源。

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众多的岛屿和辽阔的管辖海域。

我国陆地海岸线长达18000公里,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多达7272个,海岛岸线长达14000公里。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和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的主张,可归我国管辖的海域约300万平方公里,名列世界第九位,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近1/3。

其中属我国主权范围的领海面积达3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四省市面积的总和。

多年来,我们通过大力开发海洋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撑。

当前我国GDP中有大约十分之一的份额都来自海洋经济。

二、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开发方式不当、对环保不够重视,对海洋的开发利用也产生了诸多问题:海洋环境恶化,野生动植物减少,自
然灾害增加,自然资源被破坏,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损害。

三、海洋资源开发面临的挑战
1、海洋开发多是在茫茫大海中进行的,有许多未知的因素,因而许多风险不可预测;同时也由于海洋开发是一项新事业,人们积累的经验有限,因而规避风险的能力较小。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鼓励社会力量进入海洋开发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

这就要求我们建立和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如先由地方政府投资启动防范风险机制,引导社会风险资金投入;鼓励各级各类保险公司,根据海洋综合开发的新要求,设立新的险种,为海洋开发保驾护航;建立各种类型的合作组织,加强群众互助保险意识,增强群众自我保护能力;建立海洋风险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完善海洋灾害防御快速反应机制和油污处理应急系统;等等。

2、我国海洋资源科技发展近年来取得了突出成就,但仍有差距。

目前的主要差距表现在勘察装备落后、基础研究薄弱、开发能力较低以及生态保护和治理技术落后等4个方面。

科技需求主要表现在海洋资源调查和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和装备、深海采矿技术和装备、高新海洋生物技术和海洋生态技术、海水综合利用技术与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技术等5个方面。

3、海洋污染
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包括纳污容量)进行综合管理。

这不仅需要系统健全的政策法规和科学合理的规划,
而且需要高科技,二者缺一不可。

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是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防止海洋生态环境全面恶化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由此,我们对待海洋资源应该既科学开发、又合理保护,统筹兼顾、共同推进。

这不仅是因为我国海洋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小、资源脆弱易损,也是因为过去重点关注经济开发的错误方式使我们更加警惕开发的方式。

兼顾开发与保护,既有利于推动沿海和全国经济进步,也有利于保护我国海洋资源,从而长远上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第一,完善海洋开发、保护方面的相关立法。

在现有《海岛保护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相关的法律,确定海洋资源开发的规模、区域、方式等内容,以及海洋资源的保护区域、保护方法,为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奠定法律基础。

第二,严格进行科学规划。

站在国家海洋战略发展的高度,建立海洋综合管理规划体系,对全国沿海地区海洋资源发展的目标、功能给予合理定位,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划定优化、重点开发区和限制、禁止开发区域,合理建立产业集聚区和自然保护区。

注重海洋高科技产业、旅游业等新兴产业、绿色产业发展,确立科学合理的发展格局。

第三,加强区域整合协作。

宏观上整合各地资源,灵活调配、优势互补,防止出现重复建设。

建立各省、地、县的领导干部会议协调机制,定期协商海洋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海
洋保护,形成联动、协调机制。

第四,优化海洋开发方式。

特别注重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相关项目的审查力度,建立污染源控制与综合管理系统,严格禁止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产能,大力引入、推广高技术、低污染的产业、产能,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综合利用,各级政府积极建立科研机构,重点研发海洋资源开发的高新技术,提高海洋资源利用率,降低污染。

第五,加大对海洋资源的综合保护。

在完善法规、规划的基础上,加强重点领域的保护与防治,适当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大对城市、企业排污的监管力度,普及自动监测设备,对排污超标的严格问责。

发挥民间环保组织的监督作用,政府和媒体合作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参与度,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与海洋开发共同形成“综合性海域管理”体系。

五、小结
海洋资源开发是一项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创新性强的高科技事业,我们不仅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更要开拓自己的海洋开发技术。

海洋资源开发对高科技人才有很高需求,我们在征服海洋的路上还需要走很远。

参考资料:
1、中国国家地理自然百科系列:海洋斯蒂芬·哈钦森博士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4)海洋出版社
3、未来10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海洋科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