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字生动起来——认识描写
写作技巧 让文字生动有趣

写作技巧让文字生动有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运用写作技巧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而如何让我们的文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写作技巧,帮助你提升写作的水平,让文字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一、运用形象的比喻和隐喻比喻和隐喻是两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可以帮助我们用简洁有力的语言来表达复杂的事物。
通过借用其他事物的形象或特性,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使得读者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例如,在描述一个人勇敢的特质时,可以写道:“他如同狮子一般勇猛无畏,不怕任何困难和挑战。
”这样的比喻让人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该人的勇敢和坚毅。
而在描述美景时,可以使用隐喻来增强描写的效果,比如:“夕阳如一滴蜜糖般慢慢融化在大海之中。
”通过运用形象的比喻和隐喻,文字即刻变得生动有趣。
二、运用生动的描写和细节生动的描写和细节是让文字更加有趣的有效手段。
当我们写作时,要注意通过详细具体的描述来展现事物的特点,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场景、人物或事物的存在。
例如,在描述一个风景时,可以写道:“湖水清澈见底,仿佛是一面镜子,倒映着远山的峰峦和天空的白云。
”这样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湖水的清澈与美丽。
再如,在描写一个人物时,可以注重细节,写道:“她扬起头,双眼像是两颗明亮的星星,透露出内心的喜悦和兴奋。
”通过这样的描写,读者能够生动地想象出人物的形象和情感。
三、运用对比和冲突对比和冲突是写作中经常使用的技巧,可以增加文章的张力和吸引力。
通过对相似或相反事物的对比,或者是描述人物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在描述两种截然不同的城市时,可以写道:“一座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大都市,另一座是宁静祥和,田园风光的小城镇。
”这样的对比让读者立刻感受到了两座城市的不同特点。
再如,在描述两个人物之间的矛盾时,可以写道:“他们之间的冲突如水与火般不可调和,每次见面都会产生火花。
”通过对比和冲突的描写,文章的情节更加扣人心弦,读者会更加感兴趣。
五个技巧帮你写出生动形象的文章描写

五个技巧帮你写出生动形象的文章描写在写作中,生动形象的文章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加沉浸在文字之中,产生强烈的视觉和感官冲击。
下面将介绍五个技巧,帮助你写出精彩的文章描写。
一、用具体的事物和形象化的语言当我们描写一个场景或一个人物时,使用具体的事物来描述可以让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和想象。
比如,不仅仅说某个女孩有一头漂亮的头发,而是可以用“她的头发如阳光般金黄,如丝般柔顺,每一缕都在微风中轻轻飘动”来作描写,读者可以几乎听到风吹动头发的声音,感受到阳光的温暖。
二、运用形象化的比喻和隐喻比喻和隐喻可以在描写中创造出丰富的意象。
通过将一个物体或一个动作与另一个物体或动作进行比较,使得描写更加生动。
例如,形容一个笑容可以选择使用比喻性的描写,如“她的笑容如同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而灿烂”,使读者感受到笑容所带来的愉悦和舒适。
三、运用五官感官的描写人类的感知主要通过五官来完成,因此描写中应该充分运用五官感官的描述。
比如,面对一个美丽的花园,可以用“花朵散发着浓郁的芳香,花瓣柔软光滑,像丝绸一样”来形容花园的感官特征。
读者不仅可以看到花园的美丽,还可以感受到其中的芬芳和触感。
四、注重动态描写生活充满了动态和变化,注重动态描写可以为文章增添活力。
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和动态来呈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使读者更加容易与人物产生共鸣。
例如,描写一个人忧伤时可以用“她瘫坐在椅子上,泪水无声地流淌下来,她的肩膀不停地颤抖着”,读者可以感受到人物内心的痛苦和无助。
五、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细节是文章描写的灵魂,通过描写细节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
细节包括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的描写,也包括人物的表情、姿态、语言等方面的描写。
例如,当描写一个秋天的风景时可以用“树叶逐渐变黄,风吹过时发出沙沙的声音,落叶在空中翩翩起舞,如同绽放的花朵”来形容秋天的美景,给读者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
综上所述,生动形象的文章描写可以通过使用具体事物和形象化的语言、运用比喻和隐喻、五官感官描写、动态描写以及生动的细节描写等技巧来实现。
小学作文写作要点-用感官细节使文字更生动

用感官细节使文字更生动内容提要第一个方面,如何用感官描写让文字更生动?第二个方面,如何用细节描写让人物更真实?01 如何用感官描写让文字更生动?想象一下,你走进了一个超级棒的花园,就像走进了一个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这时候,我们可以不仅仅说“哇,这个花园好美啊”,而是用我们的小小探险家的眼睛、耳朵、鼻子、手和心,去感受它的每一个细节。
视觉探险:你一眼望去,哇!有红彤彤的玫瑰,像是小脸蛋上害羞的红晕;有金灿灿的向日葵,它们总是笑眯眯地向着太阳打招呼;还有蓝得像大海一样的风信子,好像在告诉你远方的秘密。
这些花儿们手拉手,排成了彩虹的颜色,美极了!听觉冒险:你轻轻踏步,耳边响起了大自然的音乐会。
听,蜜蜂在花间勤劳地工作,它们 “嗡嗡嗡”地唱着歌,好像在为花园加油鼓劲。
微风吹过,树叶们“沙沙沙”地响,就像是在低语,分享着彼此的秘密。
嗅觉奇遇:深吸一口气,哇!一股清新又香甜的味道扑鼻而来,那是玫瑰花的香味,它悄悄地钻进你的鼻子,让你觉得整个人都变得轻飘飘的,好像飞了起来。
还有那些小草和泥土的味道,混合在一起,就像是大自然的拥抱。
触觉旅行:你走在软绵绵的小路上,脚下的石子好像都在跟你打招呼,痒痒的,但又很舒服。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你的身上,暖洋洋的,就像是妈妈温柔的手在抚摸你,让你觉得特别安心。
味觉想象:虽然我们不能真的吃下这些美丽的花朵,但你可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如果玫瑰花的香气能变成甜甜的奶茶,那是不是会很好喝呢?或者,风信子的蓝色,尝起来会不会是清凉的薄荷糖味道呢?这样的想象,是不是让花园变得更加有趣了?现在,你学会了吗?下次当你想要描述一个美丽的地方或者一件有趣的事情时,记得用上你的五种感官哦!这样,你的文字就会像魔法一样,把读者也带到那个奇妙的世界里啦!02 如何用细节描写让人物更真实?想象一下,你有一个超级棒的朋友叫小明,他超级喜欢运动,就像你喜欢画画或者玩玩具一样。
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明是怎么通过一些小细节,让大家知道他有多爱运动的吧!外貌小秘密:小明每次出门玩,都会穿上他那双闪闪发亮的跑鞋,就像穿上了魔法鞋一样。
如何使作文的语言生动活泼起来_写作指导

如何使作文的语言生动活泼起来许多同学由于语言表达能力偏差,虽然的选材、结构都不错,但由于语言平淡、枯燥,写出的作文总让人觉得干巴巴的,缺少文采。
怎样才能使文章的语言生动活泼起来,达到妙笔生花之境呢?一、附加成分,修饰限制扩展单纯的主谓关系的句子可以采取补充附加成分的方法。
句子的主干只是单纯的陈述与支配关系,而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能起到修饰、限制和补充的作用,要使语句扩展开,变得生动、具体,就要发挥附加成分的作用。
例句一:扩展下面语句,要求突出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格。
梅花开放。
补充附加成分我们可以说成“(什么样的)梅花[怎么样地]开放了”。
为突出梅花的不畏严寒,还可以再加一些状语进行限制。
如:[当积雪压断枝头的时候].[当冰凌高挂悬崖的时候],[当百花纷谢凋零的时候],梅花 [迎着风雪,带着微笑,悄悄地]开放了。
2.根据要求,描写渲染有些句子只用补充附加成分的方法,不足以达到题干要求的生动、具体,这就要在简单修饰限制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描写和渲染。
例句二:扩展下面语句,使其生动、具体,字数在70个左右。
琴声吸引了许多路人驻足倾听。
补充附加成分我们只能写成“(什么样的)琴声[怎么样]吸引了许多[什么样的]路人[怎么样地]驻足倾听,听得<怎么样>”。
这样写还不能写出具体和生动来,我们还需要对琴声怎么那么吸引人进行一番描写和渲染。
如:优美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轻轻地飘出小白楼的窗户,穿过蒙蒙细雨,撒落在林间的小路上。
许多行人情不自禁地停下了脚步,听得如醉如痴。
3.瞻前顾后,填补空白瞻前顾后,就是从前后的语句中找出暗含的对形式和内容方面的约束信息,根据这些约束来进行扩展,填补空白。
例句三:仿照画线的句式扩展语句,要求语意连贯,并加一个抒情议论性的话作收束。
童年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在童真的爱的目光下,一只蝴蝶就是一只凤凰, 。
此题在扩展的同时,还考查了句式的仿写。
我们提炼出已给句式的结构共性为:一(量词)+(名词)就是一(量词)+(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内容上已给句子提供的是:在孩子眼里,所有的东西都是美好的、新奇的。
小学二年级写作技巧:如何写生动的描述

小学二年级写作技巧:如何写生动的描述在小学二年级的写作中,生动的描述是让故事充满活力和趣味的关键。
对二年级的小朋友们来说,学会如何写生动的描述,不仅能让他们的文章更加吸引人,还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技巧,可以帮助小朋友们掌握写生动描述的艺术。
首先,使用具体的细节是生动描述的基础。
与其写“花很美”,不如写“花瓣上沾满了晶莹的露珠,像是一颗颗小小的珍珠”。
具体的细节能让读者更好地“看到”你所描述的景象。
这种方法不仅让文章更具视觉效果,还能让读者感受到场景中的情感和氛围。
接下来,运用感官描述可以让文字更具立体感。
描述事物时,除了视觉,还可以用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来丰富描写。
例如,在描述一片草地时,不妨写上“微风吹过,草地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在轻声低语”,这样读者不仅能看到草地,还能听到它的声音。
通过这些细腻的感官描述,小朋友们可以让他们的文章变得更加生动和真实。
此外,运用比喻和拟人化手法也是增强描述生动性的有效方法。
比喻能够帮助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使得描述更加生动有趣。
比如,“太阳像一个温暖的大火球挂在天空中”,通过这样的比喻,可以让读者更清楚地感受到太阳的强烈和温暖。
拟人化则是赋予非人事物以人的特征,比如“树叶在秋风中跳舞”,这种描述方式能让自然景物显得更有生命力。
在创作过程中,使用生动的动词也是至关重要的。
动词是描述动作的词汇,一个强有力的动词能够使描写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与其写“猫走得很快”,不如写“猫咪飞快地冲过花园”。
“飞快”这个动词不仅传达了速度,还增加了画面的动感。
再者,适当地加入比喻和夸张可以使描述更具吸引力。
比喻将事物与其他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想象。
而夸张则能够增强描述的效果,比如“天空中的星星多得像撒在黑布上的闪亮珠子”,这样生动的描述能够让读者感受到星星的数量之多。
创作生动的描述还需要运用生动的场景设置。
通过描写场景中的细节,可以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
我对汉字的理解和认识的作文

专利名称:一种2-巯基-3-三氟甲基吡啶的制备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方永勤,许亮,朱荣,吕新宇
申请号:CN200810019607.9
申请日:20080310
公开号:CN101239944A
公开日:
20080813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领域,具体地涉及2-巯基-3-三氟甲基吡啶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有机溶剂存在下,加入2-氯-3-三氟甲基吡啶及巯基化试剂,在回流条件下反应3~10小时,以2-氯-3-三氟甲基吡啶计,与巯基化试剂的摩尔比为1∶1~3,与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3~10;反应液通过蒸馏回收有机溶剂,在搅拌下向反应液中加酸调节pH为1~3,过滤即可。
所述的有机溶剂采用甲醇、乙醇、异丙醇,巯基化试剂采用硫氢化钠、多硫化钠、硫脲。
本发明的优点是采取一步反应、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低、产品纯度≥99%、收率50%左右。
申请人:江苏工业学院
地址:212013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滆湖路1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汪旭东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如何运用描述和描写展现文章生动感

如何运用描述和描写展现文章生动感在文学创作中,运用描述和描写是表达作者观点和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准确而生动的描述,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文章所描绘的场景、人物以及情绪氛围。
本文将以故事为例,探讨如何运用描述和描写展现文章生动感。
故事背景:这是一个雨天的下午,小明一个人在家。
窗外的雨水急切地敲打着窗户,带着薄薄的雾气,室内的灯光昏暗而柔和,强烈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安静而温暖的氛围。
1.描写氛围:小明看着窗外的雨滴,深吸一口气。
他突然感到一种莫名的寂寞和无助,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变得模糊不清。
细碎的雨点打在窗户上,发出清脆而又舒缓的声音,让他的思绪徘徊在这个清冷的下午。
屋内的灯光透过铺满雾气的窗户,所呈现出来的景象是如此动人,仿佛在追寻着失去的记忆。
2.描写人物形象:小明安静地坐在沙发上,他的眼神迷离而深沉,散发着一种忧郁的气息。
他的长发凌乱地覆盖在他额头上,紧蹙的眉头透露出他内心的纠结和痛苦。
透过他的衣服可以看到他纤细的身影,他静静地呼吸着,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深邃的问题。
他的眼眸里燃烧着一股坚定和渴望,但也藏着无尽的孤独和痛苦。
3.描写场景细节:小明环顾四周,屋子里摆满了书籍和照片。
书柜上摆放着一排古旧的书,书页上有些泛黄,有着岁月的痕迹。
其中一本书特别引人注目,封面上的字迹已经褪色,但仍透露着岁月的沧桑。
照片墙上挂满了小明和他家人的合照,那些笑脸中透露出温暖和幸福。
面对这些熟悉的场景和面孔,小明的眼神变得柔和而温暖。
4.运用心理描写展现情感:小明静静地注视着窗外的景色,心中涌动着各种情绪。
他的脑海里不由地浮现起往事,他回忆起与家人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
悲伤和愧疚如潮水一般涌上心头,他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试图把这些情绪压制下去。
但是,那些温暖的回忆又带给了他一丝安慰和坚持。
总结:通过以上的描述和描写,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故事中主人公小明在雨天下午的心情和情感变化。
准确而生动的描述场景、描写人物形象以及运用心理描写展现情感,使文章更具生动感。
如何运用描述和描写展现文章生动感

如何运用描述和描写展现文章生动感描写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通过精彩的描写可以使读者身临其境,更加深入地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描写的目的是让读者感受到故事或场景的真实性和生动性,因此在文章中运用恰当的描述和描写是展现文章生动感的关键。
一、使用形象生动的词语为了让描写更具有生动感,可以使用一些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述事物的特征。
比如,不仅可以用“有颜色的花朵”,还可以用“绚丽多彩的花朵”来描述花朵的美丽。
另外,可以通过字面意义上的形容词和副词来增加描写的力度,比如用“悠闲漫步”来描述一个人的行走方式,而不仅仅是“走路”。
二、运用五感描写为了增强读者对场景或人物的感知,可以用五感来进行描写。
视觉描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可以通过描述颜色、形状、大小等来使读者更具体地了解人物或物品的外观。
听觉描写可以通过描绘声音的大小、音调、音质等来让读者切实感受到场景的氛围。
嗅觉描写可以通过描述气味的种类和强度来让读者感知到环境的特征。
味觉描写可以通过形容食物的味道、口感等来使读者仿佛品尝到食物的美味。
触觉描写可以通过描述物品的质地、温度等来让读者感受到场景或人物的真实存在。
三、注重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让文章生动感倍增的关键因素。
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表情、气味、声音等细节,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关注人物的情感和特征。
同时,对于场景的描写也要注重细节,通过描绘细小的物品、如街道上的小摊、墙上的涂鸦等,可以让读者更加真实地感受到环境的氛围。
四、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比喻和拟人是一种有效的修辞手法,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描写的内容。
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类比,可以使读者对描写的事物有更深刻的了解。
拟人是赋予非人物以人的特征和行为,可以使描写更具有情感和戏剧性。
综上所述,运用精彩的描述和描写是展现文章生动感的重要手段。
通过使用形象生动的词语、五感描写、注重细节描写以及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可以让读者获得更具体、更真实的阅读体验,更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文字生动起来
——认识描写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认识描写。
2、学生能够区别描写和记叙,体会到描写这种手法使文章更加具体形象生动。
3、在写作中,学生能够初步用上描写这种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1、区别描写和记叙,体会描写的好处。
教学难点:
1、在写作中用上描写。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在批改记叙文的时候,我常常给学生写的评语是:“如果多采用描写的手法,你的作文会更加具体、生动、形象。
”看到这个批语,我的学生一头雾水地看着我,问:“老师,从小我就知道文章里要多描写,可到底什么样的文字才算是描写啊?”我想这个困惑应该是大家都有的吧!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解答这个困惑,让大家明白,什么样的文字是描写。
二、初识描写。
1、教师分析描写,让学生知道描写。
①我校田径场看台的顶棚,②造型特别独特,③就像大鹏展开的翅膀。
(呈现在白板上)
第一句话是叙述,主要给我们介绍描写的对象的基本情况,解决“有什么”的问题,描写对象出现。
第二句话是形容,主要告诉我们描写对象的基本特征,解决“怎么样”的问题,使描写对象具体。
第三句话是修辞,主要把描写对象比作我们更加熟悉的东西,让描写对象更加直观,解决“像什么”的问题。
这里可使用一些如比喻、拟人这样的修辞手法。
(此处用到白板,在三个句子下面分别标上:1、叙述,基本情况;2、形容,基本特征;
3、修辞,形象生动)
做好这样的三个步骤,描写就会非常具体形象。
注意:
这样的三个组成部分不是一成不变的。
例如:例一:屋外的园子里,绯红色的杏花拥拥簇簇,似乎都想攀高看看这春之美景,春之繁华。
这句话中用到了拟人。
(呈现在白板上)这句话,“绯红色”是行用用在了描写对象之前,后面“看看”用的不是比喻是拟人。
例二:“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呈现在白板上)这一句当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它先提出描写对象,再从各个角度形容描写对象的特征,几笔勾勒,将他的穷困潦倒尽收笔底。
这也叫描写,以后大家深入学习描写会讲到的白描。
2、学生分析文段,熟悉描写性文字。
学校办公楼的后面是一排排整齐的竹林。
这片竹林有二十多亩,翠竹蓊蓊郁郁,竿竿直立,像一排排英姿飒爽的战士在等待着首长的检阅。
(此段文字用白板呈现)
学生分析,上来用电子笔标示。
3、学生比写:
在教室里任意挑选一个物件,进行描写,比比谁写得最形象。
(搜集学生习作,学生将习作投影出来进行点评)
三、区别记叙和描写,深入体会描写的妙处。
1、阅读下面两段文字,说说它们有什么区别,你认为哪段文字更加打动你,为什么?
文段一:不出几秒钟的功夫,我就困了起来,这时妈妈送来一杯浓浓的牛奶,我体会到了浓浓的母爱。
文段二:不出几秒钟的功夫,上下眼皮就打起了架,揉揉朦胧的睡眼,望向窗外的天空,星星和月亮都藏起了光辉,想必他们都困了吧。
这时你悄悄推门而入,伴着浓浓的奶香,轻轻地来到我的身旁,你我目光交汇的一刹那,我看到了你甜美的笑容。
你没有说话,温柔地将玻璃杯放到我的手上,示意我将它喝下,我轻轻地啜了一口,浓浓的奶茶自舌尖泛起,又从喉咙滑下,直抵心间。
我慢慢品味,牛奶的香醇在心中回荡着,在这淳淳的奶香里,我品到了浓浓的母爱。
(上面两段文字呈现在白板上,学生上来讲解,可用笔圈出不同的地方进行比较)总结:第一段文字是偏重叙述,叙述要求把人事物写清楚,所以把事情写下来就可以了;而描写则要求将你所要描述的对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常常要在里面加上一些形容词,一些修辞手法,让文段更加具体形象生动。
(蓝字部分呈现在白板上)
2、练习:
发挥想象,把下面的两句诗改写成景物描写,不少于30字。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
三、师生比写。
给出写作场景:(此处网络链接一个微博,给学生具体的场景。
)
学生和教师同时展示自己的作品,比较评价。
(用白板展示)
教师作品:
小时候,母亲总是在我耳边唱着:‚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到这里。
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燕子于我而言,是春的使者。
长大了,倒从不留心这微不足道的燕子。
它们再次引起我的注意。
却是这番场景。
那只仰面躺着的燕子死了,远远看去如同地上一块黑色的泥巴。
远处飞来两只燕子,一大一小。
大燕子停在死去的燕子的身上,用爪子牢牢抓住它,一双翅膀费力地挥动着。
它没有手,不能抱住死去的燕子的身体,只能用这样的方式,似乎想摇醒死去的燕子。
可是,上天并没有给它一双如鹰一般有力的爪子,它的爪子只是用来挑拣树枝,搭建家园,却抓不住死去的家人。
我看到它受伤的脖子,因为用力,又流下了鲜红的血。
站在一旁个子很小的燕子,从头到尾都在旁边看着,一动不动。
因为它们太小,我看不到他们眼里的泪水。
但那一刻,我眼眶润湿,因为我确定它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燕子。
只是于它们而言,此时没有春意。
备注:在教师和学生比写的过程中,如遇学生过度使用描写,可提示学生,描写的好处固然多,但文章也不能少了记叙。
描写可以使文章具体形象,可是通篇都用描写会使文章变得非常矫情,如同一餐饭只有肥肉一样令人腻味。
记叙和描写结合使用,一篇文章才能恰
到好处。
四、总结。
"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历历在目"、"惟妙惟肖",这些都是好文章的标准,大家今天初步了解了描写这种表达方式,并且能够在文章中用到,我们已经朝着这个标准迈出了第一步。
(在白板上写出“描写”这两个字)
今后,我们会接触到更多关于描写的技巧,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够掌握它,一定能够让自己的文章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