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蛋白的表达系统(详细版)
petduet1 pacycduet 原理

Petduet1和pacycduet是两种常用的双元表达系统,用于原核和真核表达重组蛋白。
它们都包含了两个不同的多克隆位点,可以用于插入感兴趣的基因并进行表达。
Petduet1使用了T7和lacUV5启动子,pacycduet则使用了T7和CMV启动子。
以下是关于这两种系统的详细介绍:Petduet1和pacycduet系统的结构Petduet1和pacycduet系统的DNA载体结构大体相似,都包括了多个重要元件:双选择标记位点(Ampicillin和Chloramphenicol)、启动子(T7和lacUV5/CMV)、His标签、HA标签、TEV位点、定向载体和复制起点等。
Petduet1由5429bp长的质粒构成,其中含有lacIq基因的启动子和T7启动子,并通过MCS1和MCS2多克隆位点构建了重组基因组成,方便插入两个不同的重组蛋白基因。
Petduet1还包含了His标签和HA标签,对于蛋白的纯化和检测非常有帮助。
Pacycduet的质粒长度为5726bp,包含了Ampicillin和Chloramphenicol的双选择标记位点,T7和CMV的启动子,His标签和HA标签。
与Petduet1类似,pacycduet也有MCS1和MCS2多克隆位点,方便插入两个感兴趣的基因。
pacycduet还包含了TEV位点,方便进行蛋白纯化和切割。
Petduet1和pacycduet系统的应用这两种双元表达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原核和真核系统中,用于表达多种蛋白。
研究表明,它们不仅可以同时表达两个重组蛋白,而且还可以在同一细胞中进行蛋白融合。
在原核表达系统中,Petduet1和pacycduet系统可以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重组蛋白,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的蛋白制备方法。
而在真核表达系统中,它们同样可以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重组蛋白,为疾病治疗和生物医药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总结Petduet1和pacycduet是两种常用的双元表达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应用广泛的特点。
细菌发酵生产重组蛋白的科学方法

细菌发酵生产重组蛋白的科学方法引言:细菌发酵生产重组蛋白是一种生物技术方法,可以用于大规模生产潜在的药物和工业用途的重组蛋白。
本文将介绍细菌发酵生产重组蛋白的科学方法,主要包括蛋白表达系统的选择、基因工程的构建和发酵过程的优化。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重组蛋白的产量和纯度,为临床和工业应用提供可靠的生产方法。
一、蛋白表达系统的选择在细菌中表达重组蛋白,需要选择适合的蛋白表达系统。
常用的细菌蛋白表达系统包括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和毕赤酵母表达系统。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是最常用的表达系统之一,具有高效、易于操作和便宜的特点。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则适用于复杂蛋白的表达,能够产生高产量的重组蛋白。
选择蛋白表达系统时,需要考虑到目标蛋白的特性和需求,以确定最适合的表达系统。
二、基因工程的构建基因工程构建是细菌发酵生产重组蛋白的关键步骤之一。
该步骤涉及到目标基因的选取、克隆和转化等过程。
1. 目标基因的选取:首先需要选取与目标蛋白相关的基因序列,并进行PCR 扩增。
在选择基因序列时,需要考虑到目标蛋白的活性、稳定性以及易于表达等因素。
2. 克隆:将PCR扩增得到的基因序列与表达载体连接,形成重组的基因。
常用的连接方法包括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和连接酶催化反应。
完成连接后,将重组的基因序列转化到宿主细菌中。
3. 转化:将构建好的重组基因导入到适合的宿主细菌中。
可以通过化学转化、电转化或热冲击等方法完成转化。
转化后,需进行筛选和鉴定,选择转化效果最好的细菌株。
三、发酵过程的优化发酵过程的优化是细菌发酵生产重组蛋白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优化发酵条件和培养基组分,可以提高蛋白的产量和纯度。
1. 优化发酵条件:包括温度、pH值、培养基组分和气体供应等。
温度和pH值是影响细菌生长和蛋白表达的重要因素,需根据不同的细菌株和重组蛋白的特性进行调节。
培养基组分的优化包括选择合适的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以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
另外,气体供应也是优化发酵过程的关键,通气和搅拌能够提供充足的氧气和混合培养基,有利于细菌的生长和蛋白表达。
重组蛋白表达体系

目
CONTENCT
录
• 重组蛋白表达体系概述 • 重组蛋白表达体系的组成与构建 • 重组蛋白的表达方式与策略 • 重组蛋白的表达产物检测与分析 • 重组蛋白表达体系的挑战与解决方
案 • 重组蛋白表达体系的未来展望
01
重组蛋白表达体系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重组蛋白表达体系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在宿主细 胞中表达并产生相应蛋白质的过程。
提高表达产物的产量与纯度
高密度培养技术
01
通过优化培养条件,提高宿主细胞的生长密度,从而提高重组
蛋白的产量。
蛋白质纯化技术
02
利用先进的蛋白质纯化技术,如亲和色谱、离子交换等,提高
重组蛋白的纯度。
蛋白质折叠与修饰
03
研究蛋白质折叠与修饰机制,优化重组蛋白的稳定性与功能。
重组蛋白表达体系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
01
02
03
04
药物研发
利用重组蛋白表达体系生产具 有生物活性的药物,如单克隆 抗体、酶抑制剂等。
疫苗研发
通过表达病原体抗原或相关蛋 白,用于疫苗的研制和生产。
疾病治疗
利用重组蛋白表达体系生产具 有治疗作用的蛋白质,如生长 因子、细胞因子等。
生物材料
利用重组蛋白表达体系生产具 有特定功能的生物材料,如蛋 白质支架、纳米颗粒等。
表达产物的纯化问题
总结词
表达产物的纯化是重组蛋白表达体系中的另 一个挑战,它涉及到如何有效地分离和纯化 目标蛋白。
详细描述
表达产物的纯化问题通常与目标蛋白的溶解 性、稳定性以及与其他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有 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可以采用 多种纯化方法,如离子交换、凝胶过滤、亲
重组蛋白的表达系统(详细版)

终止子:转录终止子按照是否依赖和不依赖ρ因子的作用分为两类,这两类终止子均在终止点前含有一段7-20bp的回文序列。终止子可以保护mRNA在核外不被降解,显著延长mRNA的寿命,由此提高重组蛋白的表达量。但是对于T7系统来说,由于T7 RNA聚合酶效率极高,宿主中随时都有充足的mRNA以供翻译,因此大部分在T7系统中表达的重组蛋白并不在意质粒上是否有终止子,只有一些自身带有翻译起始信号的外源基因需要终止子。启动子受细胞类型的限制,在不同的细胞系中有很大不同,因此需根据宿主细胞(尤其是真核宿主)的类型选择不同的启动子以便于目的基因的高效表达。
表4:常用原核表达载体质粒
1.3 优化表达条件
重组蛋白的表达流程很少有一次成形的,为了提高蛋白表达量、改善蛋白质量,表达条件和白不表达时:
2
如果重组蛋白不表达(包含体和可溶蛋白都没有),首先检查cDNA和质粒是否正确,蛋白对宿主菌是否有很大毒性,然后尝试更换菌株、质粒载体和融合标签。原核蛋白在大肠杆菌中不能表达的情况很少见,通常是真核蛋白不能表达。不能表达的重组蛋白,即使在更换了宿主、载体后可以表达,表达量也不会很高,如果需要大规模生产,最好尝试酵母和昆虫细胞表达系统。
融合标签:融合标签是与目的蛋白共表达的一段多肽,方便重组蛋白的纯化、固定和检测,表3给出了常用的重组标签。如果不需要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尽量不要引入融合标签,以免影响蛋白性质;如果重组蛋白本身能够结合某种亲和柱,如某些金属结合蛋白可以结合Ni-NTA,某些糖结合蛋白能够特异识别糖类,也不必引入标签。融合标签的引入能够大大简化重组蛋白的纯化流程,并提高蛋白溶解度。商业化表达质粒,如pET、pGEX等提供了各种纯化标签和融合蛋白供选,应根据蛋白具体情况进行选择。His-tag是最常用的纯化标签,它具有很多优点:标签较短(10-20个氨基酸残基),不带电(pH8.0),免疫原性差,通常不影响重组蛋白的结构和功能,Ni2+亲和力高,能够通过一步纯化达到60%-90%的纯度。如果蛋白质溶解度不高,导致折叠困难、表达量低,可以选择较大的融合标签(GST、MBP、Trx等)帮助重组蛋白表达和折叠,提高重组蛋白溶解度,从而提高表达量。较大的融合标签有时也会导致翻译困难甚至提前中止,纯化后发现大部分都是标签蛋白也是常见现象。翻译的提前中止会大大影响重组蛋白产率和后续纯化,所以在短标签能够达到目的的时候,尽量不要选择大的融合标签。标签位置的选择也很重要:N端标签(短的或长的)自身带有启动子和适应宿主偏好的密码子,可以帮助目的蛋白表达,提高表达量,但是提前中止翻译的蛋白片段也会被一并纯化出来,降低重组蛋白纯度,对蛋白酶敏感的、自身容易降解的以及一级序列中有集中的疏水残基区的蛋白尤其要避免使用N端标签;C端标签则可以保证只有完整蛋白得到纯化。另外,如果蛋白的近N端或近C端有重要功能区,如酶活中心、配体结合位点、二硫键、多聚体稳定界面、相互作用界面等,则要避免纯化标签位于该末端,以免影响重组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如果融合标签对蛋白性质有较大影响,但又是纯化所必须的,就可以考虑在纯化过程中去除标签。主要有三种方法:化学裂解,如溴化氰(CNBr)、羟胺(NH2OH)等,能够简单有效地去除标签,但反应条件苛刻(羟胺需要在pH9.0下反应),特异性较差,而且会引入不必要的修饰,除包含体蛋白的处理外已经很少使用了;酶解,如PPase等,其底物一般是一段比较长的肽链,特异性强,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缺点是酶切反应需要较长的时间,也增加了蛋白纯化的步骤,使纯化变得繁琐;IMPACT质粒,该质粒在纯化标签和目的蛋白之间插入了一个蛋白质内含子(intein),intein具有可诱导的自切割活性,使用IMPACT质粒表达的重组蛋白,只需要改变缓冲液的pH和温度,即可切掉融合标签。
关于重组人血白蛋白的系统性表述

关于重组人血白蛋白的系统性表述人血白蛋白(HSA)作为一种重要的临床急救药物及重要的药物辅料,在医药,科研及化妆品生产等领域应用广泛。
随着国内医疗水平及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和对血液制品认知度的提高,血液制品的临床使用量不断增加,市场容量不断增长,行业快速发展。
根据国家医药管理局的报告,2010年全国16城市医院血液系统用药金额约62亿元,其中白蛋白类药物占据了血液制品的主要份额(大于50%)。
但作为一种血液制品,HSA同时也面临原料短缺及病毒污染等缺陷的影响。
用基因工程重组人血清白蛋白(rHSA)替代HSA是国际上公认的最有前途的高新技术途径。
一.什么是重组人血白蛋白1.定义通过基因重组的技术将目的蛋白的基因克隆后,将该基因插入到某种生物(如细菌、酵母、植物,哺乳动物细胞等)中进行复制,然后收集的白蛋白称为重组人血白蛋白。
2.rHSA的等级分类按不同的质量标准分为了培养基级、药用辅料级和药用注射级(药用级)三类,三类级别的重组人血白蛋白生产工艺相同,但最终控制参数不同,药用级白蛋白质量标准最高。
3.rHSA的表达系统分类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是一组复杂的大分子蛋白质,必须经过正确的折叠、组装和翻译后修饰,才能赋予其特定的结构和功能,表达系统是重组人血白蛋白生产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
(1)原核表达系统HSA基因最早就是在原核生物大肠杆菌(E.coli)中表达成功的,Lawn等于1981年首次报道了rHSA的cDNA序列并首次构建了第一个表达rHSA的表达载体pHSA,然后在E.coli中表达成功,表达量为细胞总蛋白的7%,但E.coli表达系统体外很难正确折叠和组装结构复杂的HAS,缺乏翻译后的修饰和加工,表达的蛋白多形成包涵体,且纯化较难,所以未能得到有生物功能的蛋白,细菌细胞壁脂多糖还会造成热反应。
因为HSA在原核生物中表达量不高且分泌效果不够理想,所以研究的重点转向其在真核生物细胞中的表达。
重组蛋白的详细介绍

重组蛋白的详细介绍
重组蛋白是一种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蛋白质。
它是将目标基因通过克隆和表达系统引入宿主细胞中,使其合成并表达出目标蛋白质。
与传统的蛋白质生产方法相比,重组蛋白具有以下优点:
1. 特异性高:重组蛋白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和改造,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能够满足特定的研究和应用需求。
2. 纯度高: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控制表达系统,获得高纯度的重组蛋白,减少杂质的干扰。
3. 大量生产:重组蛋白可以在宿主细胞中高效表达,实现大规模生产,满足工业化应用的需求。
4. 可定制性:可以对重组蛋白进行修饰和改造,如添加标签、改变氨基酸序列等,以满足不同的实验和应用要求。
重组蛋白在生物医学研究、药物开发、诊断试剂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研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筛选药物靶点、开发新型药物、制备抗体等。
需要注意的是,重组蛋白的质量和活性取决于多个因素,如表达系统的选择、培养条件的优化、纯化方法的合理性等。
在使用重组蛋白时,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和活性检测,确保其符合实验和应用的要求。
总之,重组蛋白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产品,为生物医学研究和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资源。
关于重组人血白蛋白的系统性表述

关于重组人血白蛋白的系统性表述人血白蛋白(HSA)作为一种重要的临床急救药物及重要的药物辅料,在医药,科研及化妆品生产等领域应用广泛。
随着国内医疗水平及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和对血液制品认知度的提高,血液制品的临床使用量不断增加,市场容量不断增长,行业快速发展。
根据国家医药管理局的报告,2010年全国16城市医院血液系统用药金额约62亿元,其中白蛋白类药物占据了血液制品的主要份额(大于50%)。
但作为一种血液制品,HSA同时也面临原料短缺及病毒污染等缺陷的影响。
用基因工程重组人血清白蛋白(rHSA)替代HSA是国际上公认的最有前途的高新技术途径。
一.什么是重组人血白蛋白1.定义通过基因重组的技术将目的蛋白的基因克隆后,将该基因插入到某种生物(如细菌、酵母、植物,哺乳动物细胞等)中进行复制,然后收集的白蛋白称为重组人血白蛋白。
2.rHSA的等级分类按不同的质量标准分为了培养基级、药用辅料级和药用注射级(药用级)三类,三类级别的重组人血白蛋白生产工艺相同,但最终控制参数不同,药用级白蛋白质量标准最高。
3.rHSA的表达系统分类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是一组复杂的大分子蛋白质,必须经过正确的折叠、组装和翻译后修饰,才能赋予其特定的结构和功能,表达系统是重组人血白蛋白生产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
(1)原核表达系统HSA基因最早就是在原核生物大肠杆菌(E.coli)中表达成功的,Lawn等于1981年首次报道了rHSA的cDNA序列并首次构建了第一个表达rHSA的表达载体pHSA,然后在E.coli中表达成功,表达量为细胞总蛋白的7%,但E.coli表达系统体外很难正确折叠和组装结构复杂的HAS,缺乏翻译后的修饰和加工,表达的蛋白多形成包涵体,且纯化较难,所以未能得到有生物功能的蛋白,细菌细胞壁脂多糖还会造成热反应。
因为HSA在原核生物中表达量不高且分泌效果不够理想,所以研究的重点转向其在真核生物细胞中的表达。
基因工程的下游技术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和分析

基因工程的下游技术是实现基因功能研究和基因产品开发的关键环节,对于生 命科学研究、生物医药、农业、工业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基因工程下游技术的分类与流程
01
02
03
04
05
分类
1. 目的基因的克 2. 重组载体转化 3. 表达产物的分 4. 表达产物的分
隆和…
宿主…
离和…
析
基因工程下游技术主要包 括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 和分析等技术。
根据宿主细胞的偏好性, 对重组蛋白基因的密码子 进行优化,以提高重组蛋 白的表达水平。
载体优化
通过改造载体,增加重组 蛋白的表达量和稳定性, 如使用分泌型载体、融合 标签等。
培养条件优化
通过调整培养基成分、温 度、pH等培养条件,提高 重组蛋白的表达水平。
03 重组蛋白的纯化
重组蛋白的分离与纯化方法
详细描述
纯化是重组蛋白制备的关键步骤,通常采用多种分离纯化技术,如离心、过滤、沉淀、离子交换、亲和层析等, 以去除杂质并获得高纯度的目的蛋白。
案例二:重组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 总结词:重组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分析是了解蛋白性质和功能的重要手段,通过 X射线晶体学、核磁共振等技术,可以解析蛋白质的三维结构,进一步揭示其 生物学功能。
重组蛋白纯化的优化策略
选择合适的亲和配基
针对目的蛋白的特性选择特异性结合的配基,提高亲和 色谱的纯度。
结合多种分离方法
综合运用多种分离技术,如凝胶过滤色谱和反相色谱等 ,提高目的蛋白的纯度和回收率。
ABCD
优化离子交换色谱条件
通过调整离子强度、pH等参数,提高分辨率和纯度。
优化缓冲液和添加剂
选择合适的缓冲液和添加剂,如稳定剂、还原剂等,保 持目的蛋白的稳定性和活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 表达菌株
原核表达系统刚用的宿主菌有E. coli,Bacillus等。其中革兰式阳性的Bacillus 更适宜在其周质空间分泌表达重组蛋白;革兰氏阴性的E. coli能够广谱表达异 源蛋白。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是目前发展最完善的重组蛋白表达系统。常用大肠杆菌菌株 有BL21(DE3)、BL21(DE3)Star、B834(DE3)等,这些菌株都敲除了蛋 白酶,并溶源了噬菌体DE3。DE3是的一种衍生λ噬菌体,带有噬菌体21抗性区 和 lacI基因,lacUV5启动子,以及 T7 RNA聚合酶基因。这一区段被插入int基 因,因此阻止了DE3在没有辅助噬菌体时整合到染色体上或从染色体切出。一 旦形成DE3溶原状态,就只有受IPTG诱导的lacUV5启动子指导T7 RNA聚合酶 基因转录,在溶原培养体系中加入IPTG诱导T7 RNA聚合酶生产,继而质粒上 的目的DNA开始转录。同时,还有一些特殊设计的菌株以表达有特殊需要的 重组蛋白,如甲硫氨酸营养缺陷型表达硒代甲硫氨酸蛋白,溶解性增强的菌株 表达毒性蛋白,补充了稀有密码子的菌株表达真核蛋白等,表2给出了常用的 大肠杆菌表达菌株。
启动子受细胞类型的限制,在不同的细胞系中有很大不同 ,因此需根据宿主细胞(尤其是真核宿主)的类型选择不 同的启动子以便于目的基因的高效表达。
融合标签: 融合标签是与目的蛋白共表达的一段多肽,方便重组蛋白的纯化、固定和检测,表3给出了常用的重组标签。如果不需要对重组蛋
白进行纯化,尽量不要引入融合标签,以免影响蛋白性质;如果重组蛋白本身能够结合某种亲和柱,如某些金属结合蛋白可以结合 Ni-NTA,某些糖结合蛋白能够特异识别糖类,也不必引入标签。 融合标签的引入能够大大简化重组蛋白的纯化流程,并提高蛋白溶解度。商业化表达质粒,如pET、pGEX等提供了各种纯化标签 和融合蛋白供选,应根据蛋白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His-tag是最常用的纯化标签,它具有很多优点:标签较短(10-20个氨基酸残基),不带电(pH8.0),免疫原性差,通常不影响 重组蛋白的结构和功能,Ni2+亲和力高,能够通过一步纯化达到60%-90%的纯度。 如果蛋白质溶解度不高,导致折叠困难、表达量低,可以选择较大的融合标签(GST、MBP、Trx等)帮助重组蛋白表达和折叠, 提高重组蛋白溶解度,从而提高表达量。较大的融合标签有时也会导致翻译困难甚至提前中止,纯化后发现大部分都是标签蛋白也 是常见现象。翻译的提前中止会大大影响重组蛋白产率和后续纯化,所以在短标签能够达到目的的时候,尽量不要选择大的融合标 签。 标签位置的选择也很重要:N端标签(短的或长的)自身带有启动子和适应宿主偏好的密码子,可以帮助目的蛋白表达,提高表达 量,但是提前中止翻译的蛋白片段也会被一并纯化出来,降低重组蛋白纯度,对蛋白酶敏感的、自身容易降解的以及一级序列中有 集中的疏水残基区的蛋白尤其要避免使用N端标签;C端标签则可以保证只有完整蛋白得到纯化。另外,如果蛋白的近N端或近C端 有重要功能区,如酶活中心、配体结合位点、二硫键、多聚体稳定界面、相互作用界面等,则要避免纯化标签位于该末端,以免影 响重组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P等L、启c动sp子A使启得动宿子主使在宿3主0℃菌时能抑够制进重行组温蛋度白依表赖达型,的而表在达4。2在℃温时度诱敏导感重型组突蛋变白体表菌达株;中cs,pAPL 启动子则被高温(37℃)抑制,低温(10℃)启动。温度诱导型的启动子避免了诱导剂 的引入,降低了使用成本,同时也降低了诱导剂对细胞的伤害。
启动子:
表达重组蛋白时,我们需要考虑启动子的强弱、作用方式 、调控方式和本底表达水平。表达载体通常选用强启动子 以提高表达量,但弱启动子也有其优点,如降低本底表达 、增加可溶表达、表达小量伴侣蛋白等。按照作用方式, 启动子可以分为两类:组成型表达的启动子使宿主不停地 表达重组蛋白,常用于工业生产,如σS等;诱导型表达的 启动子使宿主仅在受到诱导(诱导剂、温度等)时表达目 的蛋白,诱导型启动子使重组蛋白的表达容易控制,同时 降低了外源蛋白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终止子: 转录终止子按照是否依赖和不依赖ρ因子的作用分为两类
,这两类终止子均在终止点前含有一段7-20bp的回文序列 。终止子可以保护mRNA在核外不被降解,显著延长 mRNA的寿命,由此提高重组蛋白的表达量。但是对于T7 系统来说,由于T7 RNA聚合酶效率极高,宿主中随时都有 充足的mRNA以供翻译,因此大部分在T7系统中表达的重 组蛋白并不在意质粒上是否有终止子,只有一些自身带有 翻译起始信号的外源基因需要终止子。
图1:大肠杆菌表达质粒pET-22b(+)图谱及多克隆位点
早期大肠杆菌表达体系中,常见的启动子是lac和lacUV5。lac是一个弱启动子,很难使 外源基因得到高表达。目前使用的含有需要小量共表达的蛋白(如分子伴侣,蛋白抑制 剂等)的载体,有很多都采用了经典的lac启动子。
强启动子中,tac和trc是lac启动子的变体,其重组蛋白产率能够达到细胞总蛋白量的1530%。araBAD启动子的诱导剂是便宜无毒的L-阿拉伯糖,本底表达量低,启动能力比 tac稍弱。T7则是目前原核表达系统中最高效的启动子,pET表达系统即是以它为中心构 建的。T7启动子来源于λ噬菌体,专一与T7启动子结合的T7 RNA聚合酶则被整合在宿主 菌的基因组中。在λ噬菌体溶源的表达宿主菌,如BL21(DE3)中,lacI抑制T7 RNA聚 合酶的表达,IPTG的加入可以解除这种抑制。当受到诱导时,T7 RNA聚合酶开始表达 并结合在T7启动子上,启动重组蛋白的表达。T7 RNA聚合酶活性很高,转录速度比大 肠杆菌RNA聚合酶快5倍,使其下游的重组蛋白得到高效表达,其产率可以达到细菌总 蛋白量的50%以上。T7lac启动子则在T7启动子下游加入了一个lac操纵子,其中带有一 个常规启动子和lac阻遏蛋白的编码序列。lac阻遏蛋白可以抑制宿主合成T7 RNA聚合酶 ,并阻断T7 RNA聚合酶导致的目的基因转录,从而降低重组蛋白的本底表达水平。
表2 常用E. coli表达菌株
1.2 质粒载体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采用质粒为表达载体,质粒上的重要元件包括复制 子,启动子,终止子,多克隆位点,信号肽,融合标签,筛选标记等 (图1)。原核表达载体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有多种质粒可供选择( 表4)。
复制子: 复制子决定着质粒载体在宿主中的拷贝数。通常情况下质粒拷贝数越
重组蛋白表达系统
1.原核表达系统 2.酵母表达系统 3.昆虫细胞表达系统 4.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 5.转基因植物表达系统 6.转基因动物表达系统 7.表达系统的选择
一、 原核表达系统
原核表达系统发展完善、流程简单快速、成本低、产 量高,对大部分蛋白来说都值得一试,尤其适宜于表 达原核来源的以及不需要翻译后修饰的真核蛋白。
高,重组蛋白的表达量就越高,但是高拷贝的质粒也会严重影响宿主 的生长,质粒本身也不稳定,容易丢失和突变。克隆载体常采用拷贝 数低、严谨复制的复制子,如pSC101;表达载体通常选用高拷贝的复 制子,如pCoE1,pMBI(pUC),等。如果需要进行多个质粒的共转 化,就要根据复制子的相容性选用不同复制系统的复制子,如pSC101 和pUC共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