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要非地带性气候的分布及原因
完整版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及形成原因_2022年学习资料

三热带沙漠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分布地区一:南美洲西海岸的热带沙-漠气候呈狭长分布延伸到赤道附近:-1、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2、由于秘鲁寒流延伸到赤道附近,-3、南北 长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沙漠-气候向东部内陆延伸-。-分布地区二:北美洲西岸的热-带沙漠气候延伸到33°N以北,-是由于受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影-响。
三热带沙漠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分布地区三:非洲大陆东岸-索马里半岛的沙漠的形成:-一是由于东北信风从亚洲大-40-陆吹来,干燥少雨;-二是夏季盛行来自非洲大陆的西风越过索马里,干燥少雨-三是夏季沿岸为上升流(索马里-寒流,使该地沿岸降温、干旱加-赤道。
分布地区四:印度河流域-成因:-1、受副热带高压-控制;-2、西南季风吹不-到这里;-3、当地历史上植-度群样-被破坏严重。-亚洲
一热带雨林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分布区一: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中美地峡东部-成因:1、东北信风或东南信风从海上带来暖湿气流,(大气环流)、受地形抬升形成大量降水。(地形-3、-暖流对沿岸起到增温增湿作用(洋流)-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厄加勒斯暖流、-澳大利亚东北部东澳大利亚暖流、-巴西东南部的巴西暖流、 中美地峡东部的北赤道暖流-分布区二:非洲西部15°N附近-成因:几内亚暖流对沿岸的增温增湿作用:
二热带草原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1、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该地虽然纬度较低,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但由于东非高原海-拔较高,改变了水热状况,使气温较同纬度地区低、降水较 -纬度地区少,热量、水分条件达不到热带雨林气候标准,成为-热带草原气候。(地形地势)-2、马达加斯加岛西部:-该地虽受暖流影响,但因其在山脉的背风坡而降水少,因而形 成热带草原气候。(地形)
四温带海洋性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之极地-分布地区一:-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延-伸至北极圈内:-温带大陆性气候-北大西洋暖流增-高山气候-欧洲气候图-温增湿
小专题: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及原因

降温减湿
4
赤道附近东非高原和圭亚那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
地势较高,气温随之下降,降水也减少
2021/3/10
5
也门首都萨那气候温和、四季如春, 素有“阿拉伯明珠”之称。
萨那
2021/3/10
6
印度河下游(塔尔沙漠)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
1、全年受副高控制;
2、冬季受东北季风的控制,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
分布区二:几内亚湾的北侧
1、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偏转为西南风,从海上带来丰富降水。
2、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2021/3/10
3
索马里半岛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
1、夏季盛行西南风,较为干 燥;冬季受盛行东北风,风由 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
2021/3/10
2、夏季受离岸寒流(西南季
风使表层海水远离海岸,底层
2021/3/10
9
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和苔原气候
海陆分布,南半球同纬度为海洋
2021/3/10
10
为什么荒漠中会有绿洲? 非地带性
鸣沙山和月牙泉
影响非地带性的因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
2021/3/10
1
南美洲南端,由于地形阻 隔,东西两侧反映出非地 带性特点
2021/3/10
2
热带雨林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
分布区一: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
1、都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2、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3、人类对古代植被的破坏
2021/3/10
7
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一直延伸到北极圈附近 北美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范围狭小且南北延伸
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及其成因分析——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例共21页PPT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及其成因分析——以,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非地带性气候类型

③
③ ③
(1)特殊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区
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南半球) ①地处热带(纬度低),气温高②地处(东南 )信风迎风坡,降水 多③ 暖流增温增湿
①地处热带,气温高 ②地处(西南季风)迎风坡,降水多 ③暖流增温增湿作用
③
③
③ ③
(1)特殊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区
中美洲东北部、海地岛东北部、夏威夷群岛东北部(北半球) ①地处热带(纬度低),气温高 ②地处(东北 )信风迎风坡,降水多 ③ 暖流增温增湿
地处盛行西风背风坡,降水少 (主导因素:地形)
(5) 其他非地带性现象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2.导致该地区气候类型与同纬度主导气候类型不同
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洋流
C地形 D大气环流
(3)非洲北部西海岸/非洲西南部/澳西部/北美西海岸/秘鲁西海岸 以上是地带性因素(副高或离岸信风) 和非地带性因素(寒流的降温减湿)共同影响形成的
秘鲁西海岸热带沙漠气候一直向北延伸到赤道的原因: 寒流影响
非地带性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成因
(1)热带雨林气候
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 ①地处热带(纬度低),气温高 ②地处(东南 )信风迎风坡,降水多 ③ 暖流增温增湿 中美地峡东北坡、 海地岛东北部、夏威夷群岛东北部
①地处热带(纬度低),气温高 ②地处(东北 )信风迎风坡,降水多 ③ 暖流增温增湿
几内亚湾沿岸
①地处热带,气温高 ②地处(西南季风)迎风坡,降水多 ③暖流增温增湿作用
(2)热带草原气候
⑦
①
② ③
非洲东部赤道附近的 热带草原气候
(主导因素:地形)
非地带性总结

非地带性因素及具体案例(一)热带雨林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分布区1: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成因:1、东南信风从海上带来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形成大量降水。
2、马达加斯加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分布区2:澳大利亚东北部成因:1、东南信风从海上带来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形成大量降水。
2、东澳大利亚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分布区3:巴西东南部成因:1、东南信风从海上带来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形成大量降水。
2、巴西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分布区4:中美地峡东部成因:1、东北信风从海上带来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形成大量降水。
2、北赤道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分布区5:非洲西部15°N附近成因:1、南半球东南信风随太阳直射点北移,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风,从海上带来暖湿气流,形成丰富的降水;2、赤道逆流经过,增温增湿。
(二)热带草原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1、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东非高原地形隆起,使水热条件达不到热带雨林气候标准,成为热带草原气候。
2、非洲30°S附近地区:该地湿季是由于夏季来自海洋的气流越过暖流上空带来大量水汽,干季是因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影响该地区,气流下沉,降水稀少。
3、马达加斯加岛西部:山脉的背风坡,降水少4、北回归线附近的墨西哥高原:墨西哥高原地势较高,气温较低,蒸发弱,成为热带草原气候。
(三)热带沙漠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北美洲西岸的热带沙漠气候延伸到33°N以北:是由于受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影响。
南美洲西海岸的热带沙漠气候呈狭长分布延伸到赤道附近:是由于秘鲁寒流延伸到赤道附近,南北狭长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沙漠气候向东部内陆延伸。
非洲大陆东岸索马里半岛的沙漠的形成:一是由于东北信风从大陆吹来,干燥少雨;二是夏季盛行的西南风越过索马里上升流(寒流),使该地沿岸降温、干旱,从而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四)温带海洋性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只要是温带地区,终年有暖湿空气从海洋上吹来,就可以形成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气候分布的非地带性现象

气候分布的非地带性现象某些地区的气候因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和洋流等因素的影响,往往表现出与气候分布的一般规律不相吻合的现象,我们称之为气候分布中的非地带性现象。
因其是“特例”,常常成为考察的重点。
下面笔者对重要的、典型的非地带性的气候分布作一梳理。
一、热带雨林气候的非地带性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纬10°之间,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但是在远离赤道的地方,只要气温和降水量达到一定的数值,也可以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这种分布地球上有四处: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大洋洲澳大利亚东北部、中美洲东北部和南美洲巴西高原的东南沿海。
显然,这些地方不在赤道附近,也不会终年受到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但是由于它们处于来自海洋湿润的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暖流又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本身的纬度范围处于低纬,所以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具体原因如下。
①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附近有马达加斯加暖流流经;②大洋洲澳大利亚的东北部: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附近有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③中美洲东北部: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附近有墨西哥湾暖流流经;④南美洲巴西高原的东南沿海: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附近有巴西暖流流经。
另外,还有两个热带雨林气候分布范围比常理要大:一是亚马逊平原的热带雨林气候。
亚马逊平原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范围广泛的原因,除了终年受赤道低气压的控制外,也与地形和信风有关。
亚马逊平原南、北、西三面分别被高原和山地环绕,只有东面面向大西洋,来自东面大西洋的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都能长驱直入,遇到高原和山地阻挡而形成降水,加大了流域内的降水量,从而扩大了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范围。
二是非洲几内亚湾沿岸的热带雨林气候。
非洲几内亚湾沿岸的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延伸到15°n附近,与附近的几内亚湾暖流、地形和风向都有关系。
该地位于高原边缘,地势较高,夏季东南季风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西南季风,西南季风带来的被洋流增温增湿的水汽与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使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范围扩大。
非地带性的表现

非地带性的表现1.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圭亚那高原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影响因素地形因素:由于东非高原、圭亚那高原海拔高,随着地势升高,气温随之下降,对流运动减弱,降水也减少。
2.索马里半岛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
成因:受东北信风带的控制,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
受离岸寒流(西南季风使表层海水远离海岸,底层海水上泛成为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
3.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中美洲东部热带雨林气候的影响因素盛行风因素:以上这些地区处在信风(北半球为东北信风,南半球为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4.几内亚湾的北侧沿岸热带雨林气候纬度位置偏高的影响因素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
这里与非洲的刚果盆地紧密相连,虽然同为热带雨林气候,但成因却并不相同。
成因: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5.非洲的东南部气候类型:在教材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但在个别资料可见到它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成因:夏季南部非洲存在一个低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为东南季风。
冬季南部非洲存在一个高压,风由陆地吹向海洋,为西北季风。
由于非洲南部陆地面积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故亚热带季风气候不够典型。
与其相似的是美国的佛罗里达半岛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6.南美洲西侧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地区狭长成因:①安第斯位于南美洲大陆西岸,使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地域狭窄。
②西侧有秘鲁寒流经过,降温减湿。
③处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7.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一直延伸到北极圈附近的影响因素洋流和海陆轮廓因素:由于欧洲西部的海陆轮廓更有利于沿岸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深入,所以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一直延伸到北极圈附近。
非地带性温带大陆气候

非地带性温带大陆气候1、非洲有哪几种非地带性气候,形成原因是什么?(1)马达加斯加岛的热带雨林气候,形成原因有信风的迎风坡,地形的抬升作用和附近暖流的影响;(2)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形成原因:东非高原海拔高,空气上升减弱,降水减少,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3)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高原山地气候,形成原因:海拔高;(4)非洲西部的热带雨林气候,形成原因:西南季风带来丰富水汽,地形的抬升作用;2、地理气候非地带性分布有哪些1、地球上除南极大陆外,其他大陆的高山高原气候属于非地带性,原因是海拔高,气候寒冷.2、南美洲南部巴塔哥尼亚高原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原因是安第斯山脉阻挡了太平洋上的西风气流,巴塔哥尼亚高原地处背风坡.3、南美洲西部热带沙漠气候分布于3°S——30°S,原因是秘鲁寒流的影响.4、马达加斯加岛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沿海、中美洲东北部(接近回归线)的热带雨林气候,原因是纬度低,气候炎热;信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水汽;地形的抬升作用;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4、非洲赤道附近的热带草原气候,原因是地势高.5、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和苔原气候,原因是南半球40°S——60°S几乎没有陆地.3、非地带性气候、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圭亚那高原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影响因素地形因素:由于东非高原、圭亚那高原海拔高,随着地势升高,气温随之下降,降水也减少。
2非洲几内亚湾沿岸热带雨林气候纬度位置偏高的影响因素洋流因素:几内亚湾暖流对沿岸的增温增湿作用。
3、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中美洲东部热带雨林气候的影响因素盛行风因素:以上这些地区处在信风(北半球为东北信风,南半球为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5、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一直延伸到北极圈附近的影响因素洋流和海陆轮廓因素:由于欧洲西部的海陆轮廓更有利于沿岸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深入,所以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一直延伸到北极圈附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主要非地带性气候的分布及原因
1.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是热带草原气候的典型区域。
该地海拔较高,受地形影响,暖湿水汽不易进入,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
南美圭亚那高原也有相似的气候类型。
2.索马里半岛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
受东北信风带的控制,降水很少。
同时,离岸寒流也会导致降温减湿。
3.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中美洲东部都是热带雨林气候的典型区域。
这些地区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沿岸暖流也会增加温度和湿度。
4.几内亚湾的北侧也是热带雨林气候,但成因与非洲的刚果盆地不同。
该地处于西南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沿岸暖流也会增加温度和湿度。
5.小亚细亚半岛的中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而两侧则是地中海气候。
由于安纳托利亚高原的存在,海洋水汽难以深入,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
伊比利亚半岛中部也有类似的气候类型。
6.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典型区域。
受XXX暖流影响,增温增湿。
与北美洲的中高纬度温带海洋性气候相比,欧洲西部的分布纬度更高。
7.巴塔哥尼亚高原是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典型区域。
由于XXX的阻挡,该地处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很少。
沿岸寒流
也会导致降温减湿。
8.南美洲西侧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地区很狭窄,原因有三:安第斯山位于大陆西岸,使得该气候类型的分布区域很窄;西侧有秘鲁寒流经过,导致降温减湿;处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很少。
9.古巴岛的气候类型是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夏季受东北信
风的控制,降水较多;冬季受副高控制,降水较少。
墨西哥高原也有相似的气候类型。
10.中美地峡东岸是热带雨林气候。
该地处于东北信风的
迎风坡,降水较多。
XXX那暖流也会增加温度和湿度。
11.黑海沿岸气候类型不一,但都受到海洋的影响。
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冬季受西风控制,温和多雨。
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受副高控制,冬季受东北季风的控制,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同时人类对古代植被的破坏也是成因之一。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在北美大陆东部季风气候不显著。
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澳大利亚西海岸,受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地形平坦,大分水岭对东南信风的阻挡也是成因之一。
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气候,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一直延伸到北极圈附近,洋流和海陆轮廓因素是成因之一。
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地区,只要是温带地区,又能受到西风的影响,终年有暖湿空气从海洋面上吹来,就可以形成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气候,北美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范围狭小且南北延伸,地形因素是成因之一。
气候类型: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亚欧大陆北部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在大陆东岸比大陆西岸纬度位置偏低,洋流因素也是成因之一。
气候类型: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南半球缺失,因为南半球同纬度地区为海洋。
气候类型:极地气候苔原气候,南半球缺失,因为南半球同纬度地区为海洋。
气候类型:极地气候冰原气候,北冰洋沿岸缺失,因为北半球同纬度地区为北冰洋,但在格陵兰岛内陆地区有分布。
气候类型:南北美洲西海岸的各种气候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分布。